《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人 民 广 播 事 业 的 发 展 阶 ( 一 ) 起 步 时 期 ( 1949 年 之 前 ( 二 ) 初 步 发 展 时 期 ( 1949 年 至 1965 年 ( 三 ) 挫 折 、 停 滞 时 期 ( 1966 年 至 1976 年 ( 四 ) 复 苏 、 振 兴 时 期 ( 1977 年 至 1980 年 代 中 期 (五)发展、繁荣时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段 ) ) ) )

人 民 广 播 事 业 的 诞 生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 播 电 台 在 窑 洞 里 的 “ 播 音 室 ” 开 始 试 验 播 出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念日 建国初期的我国广播事业 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
三、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
广播电视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提供了点对面的传者
和受众之间传播可能性
广播电视还能给人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 广播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情状、思维框架 和文化景观
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丹麦 奥斯特
英国
法拉第
苏格兰 麦克斯韦
德国 赫兹
• 无线电理论及初期应用 – 无线电波的传输与接受真正从科学原理到应用于人类 的传播领域——最初的发明是无线电报。
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

一、电视画面的物理特性
电视表达的重要特征:视、听、读三位一体。 二、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 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 1873 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 · 梅证实了硒元素的“光电效 应”,这是电视发明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电视的发明奠定 了理论基础。
无线电传播
1844年
网络传播
1969年
二、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开办了广播电视机构
电视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广播电视已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之一

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 为实现确定的目标,提出了实 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 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 针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政策等一 系列改革措施。 这次会议对广播电视的改 革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国 民 党 统 治 下 的 民 营 广 播 电 台 -1929年 8月,国民政府公布了《电信条例》,原则上允许民间经营无线电广 播,但由于国民党当局于此同时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新闻管制政策。 -民营广播电台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商业性广播电台;第二类:教育性 电台;第三类:宗教性电台。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的 无 线 广 播 电 台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中央广播电台随国民党政府不断内迁,于1938年3月10 日 在 重 庆 全 面 复 播 。 - 抗 战 期 间 , 国 内 播 音 的 广 播 电 台 主 要 有 : 1)国统区内由国民党或国民政府主办的广播电台; 2)国统区内民营广播电 台;3)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广播事业;4)沦陷区内的民营广播电台;5)沦陷 区内的日伪广播电台;6)其他性质的广播电台。







广




对 广 播 宣 传 严 密 管 理 与 审 查 - 国民党实际控制下的“中广”与军政广播,主控台湾广播业及宣传导向 - 对 大 陆 的 “ 宣 传 ” 与 “ 对 外 ” 广 播 -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民营电台




机械性无线电图像扫描盘——“尼普科夫圆盘”
“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
最早传播的电视图像

三、电视广播的早期发展 1930年,BBC成功实验播出了有伴音的电视图像,并直播 了实况电视演出——舞台剧《口含一朵鲜花的勇士》。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 英国第一座正式的电视台,也是世界第一座正式电视台, 并 于 11月2日第一次正式播送电视节目,这一天被视为世 界电视事业的开端。

澳门地区的声音广播 澳 门 地 区 的 电 视 广 播

由于澳门当局不干预香港广播电视机构对澳门的信号覆盖,澳门居民可以收到 香港地区的广播电视信号;尤其是在电视方面,澳门本土的竞争力并不强。
第四节 台湾地区声音广播的 发展与现状

台 湾 广 播 的 重 建 与 发 展 - 1945年日本投降,此前日本殖民当局所开设的广播电台及其分支机构,由国 民 党 当 局 接 收 , 对 旧 有 广 播 设 备 进 行 改 装 、 修 复 与 增 补 - 1949年前,国民党有计划地从大陆撤迁到台的公、民营广播电台,其设备、 技术、人才、资金等为当地广播事业的起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香 港 地 区 的 主 要 电 视 机 电 视 广 播 有 限 公 司 ( TVB - 亚 洲 电 视 ( 香 港 ) 有 限 公 司 ( ATV 或 aTV 香 港 有 线 电 视 有 限 公 -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凤凰卫视)(非本地服务)
构 ) ) 司
第三节 澳门地区广播电视的 发展与现状

香港地区的其他广播服务
第二节 香港地区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1957年5月29日,香港“丽的映声”电视正式开播,这是全球华人地区第一 个 电 视 台 ; 采 有 线 方 式 播 出 。 -1967 年 11 月 19 日,香港地区的第二家商营电视台 ——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TVB)成立,采用无线播出方式。
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
NTSC制(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即正 交平衡调幅制,也称恩制。 技术标准: 每秒29.97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分辨率为
720 × 486 , 24 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 4 : 3 。
•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费森登
李· 德福雷斯特
•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 授费森登与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李· 德福 雷斯特。 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 电台,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台。

民 国 时 期 广 播 电 台 的 发 轫 -1923 年 1 月 23 日 , “ 大 陆 报 - 中 国 无 线 电 公 司 广 播 电 台 ” 正 式 开 始 播 音 国 民 党 中 央 广 播 电 台 -1928 年 8 月 1 日 , 国 民 党 中 央 广 播 电 台 开 播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

中 国 电 视 的 初 创 -1958年,北京、上海电视台先后开播 中国电视的停滞期(1966-1976年)


1958-1965



中 国 电 视 的 恢 复 期 ( 1977-1978 -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



印刷术的发明
无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传播方式 语言传播 文字传播 印刷传播
产生时间
传播方式的优点
传播方式的缺点 传受双方受时空限 制 表意抽象 缺乏互动 对受众阅读理解能 力要求较高 传受不能同时进行 单向传播方式限制 了传授双方的沟通 与互动 信息可信度下降
50000至100000年以前 自由灵活 互动感强烈 公元前100年 公元8世纪 传播效率提高 降低传播成本 提升传播效率 信息容量大 传播效率提高 信息容量大 互动性参与性强

国 民 党 广 播 事 业 的 没 落 与 崩 溃 - 抗 战 胜 利 , 全 国 的 广 播 事 业 格 局 发 生 了 重 大 变 化 。 - 国 民 党 统 治 区 内 广 播 事 业 迅 速 恢 复 -随着国统区经济濒临崩盘、内战节节败退,国民党电台逐渐失去听众的支持 -1949年,大部分国民党党营电台的设备、资料随政府迁往台湾
第一章
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
一Baidu Nhomakorabea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
二、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三、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 四、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
广播电视的学术定义
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 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的传输含有 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 播过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broadcast)。















-1975年 9月,香港佳艺电视有限公司启播,成为香港第三家免费电视台;香 港 电 视 的 “ 三 台 鼎 立 ” 的 竞 争 格 局 就 此 形 成 。 -佳艺电视于1978年8月宣布停业,成为香港第一家倒闭的商营电视台

无 线 独 大 : 香 港 电 视 的 现 实 困 境 -1978年佳艺电视倒闭之后,港府再没核发第三家免费电视的牌照,导致香港 免费电视领域形成了“两台参战、无线独大”的稳定格局。 -亚洲电视(包括其前身)在与无线台的竞争中,长期相对处于弱势 技术突破:香港电视的前景
NTSC 电视标准用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的 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PAL制(Phase Alteration Line)即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 制,也称帕尔制。 技术标准: 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PAL电视标准 用德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内地、香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电 视 广 播 的 传 播 规 模 迅 速 - 电 视 制 作 条 件 与 传 播 手 段 的 - 播 出 节 目 的 内 容 与 形 式 更 加 -广播电视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加
进步 扩 进 丰
: 大 步 富
第三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
第一节 香港地区声音广播的 发展与现状
澳门。
SECAM制(Sequential Color with Memory)即顺 序传送和彩色存储,也称色康制。
技术标准:
每秒 25 帧,电视扫描线 625 行,分辨率为
720×576 ,画面的宽高比为 4:3。主要用于如法
国、俄罗斯。
第二章
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4.按技术标准划分
模拟广播、数字广播
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比
媒介名称 报刊书籍 媒介类别 纸质媒介 物质基础 印刷设备 信息载体 纸张 发行方式 报社自发 邮发合一 院线放映
电影
视听媒介
感光设备
胶片 数字硬盘
广播电视
电子媒介
电子摄录 设备
无线电波 导缆
无需特别 发行渠道
一、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形成与使用 文字的创制与运用

广播的类别划分 1. 按传播信号划分 广播( Radio ):只传输音频信号的,称为声音广播或 电台广播,简称广播。
电视(Television):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的,称为
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2. 按覆盖范围划分
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国际广播。
3.按传输方式划分 无线广播/开路广播:通过无线电微波开放式传送。 有线广播/闭路广播:通过电缆或导线封闭式传播。 卫星广播电视: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转发站传送信号。 网上广播:通过因特网传送信号的广播。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广 播 事 业 的 发 展 广 播 事 业 基 础 建 设 高 速 发 展 -广播电台从一家综合台到多个频率,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与国际接轨 -广播的传播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广播节目形态愈加丰富且趋向类型化、专业 化 -广播“受众本位”理念逐渐明晰,服务意识提高
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 诞生与发展







线

广

-香港最早的实验性广播出现在1923年至1926年间,由一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组成“香港无线电广播社” 广播电视机构理论类型的比较






RHK

RTHK
-1928年6月30日,香港GOW电台开播(即后来香 港 电 台 的 前 身 ) -1948 年 8 月,正式命名为“香港电台”( Radio Hong Kong , 简 称 RHK ) -1970 年 , RHK 成 立 公 共 事 务 电 视 部 -1976 年 4 月 香 港 电 台 英 文 名 改 为 “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RTH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