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模板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模板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单位。
能用速度进行简单计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识结构】运动图像:有两物体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2米/秒、4米/秒,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一、热身训练:1.运动员在跳伞过程中,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的, 选择降落伞作参照物时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飞机作俯冲飞行时,飞行员说:“大地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参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时4. 54千米/时=______________米/秒二、典型例题: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秒内经过1米,在二秒内经过2米,在3秒内经过3米,在4秒内经过4米,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运动路程 S/m 汽车A 0.1 0.2 0.3 0.4汽彻B 0.2 0.4 0.8 1.2运动时间t/s 汽车A 1 2 3 4汽车B 0.5 1 2 3(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5-1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汽车B的快慢程度.(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分析出两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三、课堂巩固:1.两个同学并肩走在林荫路上,若相对于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来说两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对于其中的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是_________的。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1电阻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1电阻我的教案:14.1电阻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掌握电阻的影响因素,并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难点:电阻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阻器、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实验桌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阻现象,如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3. 学习电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5. 应用与拓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阻值,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活动难点:电阻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电阻在其他因素(如材料、温度等)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精品教学案精选
14.2 变阻器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能分析滑片移动时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原因;3、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并能根据电流变化的要求连接和调节滑动变阻器。
学习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正确分析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要调控电灯的亮暗,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二、活动14.3 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N端固定,闭合开关,将M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
1、当M端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电流表的示数,灯的亮度。
2、当M端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电流表的示数,灯的亮度。
3、这个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三、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元件符号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接法:若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若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3、滑动变阻器铭牌的含义:若标有“10Ω2A”字样,则其中“10Ω”表示,“2A”表示。
4、要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应将滑动变阻器联接入电路。
5、在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P放在处。
1、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比较滑动变阻器:电阻箱:2、读数方法:如图,该电阻箱的示数为五、电位器收音机中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实质就是一种。
六、变阻器的应用试分析油量表的工作原理:七、本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八、布置作业:《物理课课练》、《物理补充习题》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五要素,会画杠杆的示意图,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灵活运用解题;2、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绕线方法;3、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的计算;4、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率的计算;5、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6、会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教案(精选篇1)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
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
这一节是将机械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
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方法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
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
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
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机能来主动学习。
5、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法、视频辅助法、指导读书法、问题引导法。
运用实验探究法能更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3章的第1节《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常见的家用电器。
2.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难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的判断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家用电器实物、电路图、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电路图、导线、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实物,如电视、冰箱、空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什么电器?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家用电器的基本概念,解释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 电路组成讲解:教师通过电路图和实物,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
4. 电路连接方式讲解:教师通过电路图和实物,讲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一些例题,如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用电器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家里常用的家用电器,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 根据教材第13章第1节的内容,画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图示,并说明两者的区别。
答案:1. 如电视、冰箱、空调等,作用如上看示例。
2. 见教材第13章第1节图示。
3. 无法计算,因为题目中没有给出灯泡的电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1. 调查身边的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 苏科版
3、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4、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教学重点】 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测量功率。
【实验器材】 多媒体材料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提问
1.国旗上升时,升旗手用力的方向向哪里?
2.为什么升旗手向下用力,而国旗会上升呢?
讨论和回答
出示滑轮
提问并演示
1.滑轮的形状是怎样的?
2.转动时,它的轴是否运动?
归纳小结滑轮的概念
实物
演示
定滑轮提物体,归纳定滑轮的概念
讨论记忆
多媒体演示
探究(1)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装配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弹簧秤,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秤的读数。比较F与G的关系。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全套教案 苏科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
活动
估测人上楼的功率
1、从物理学角度考虑,你认为人的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猜想?请设计出记录表格。
讨论探究方法
投影
实 验 表 格
质量/千克
重力/牛顿
楼房高度/米
做功/焦耳
时间/秒
功率/瓦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 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的概念。
3. 掌握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原理。
2.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家庭电路中的各个部分。
3. 能够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并能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2. 教学重点:了解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用电器模型、电路图、连接线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电路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如电视的显像原理、冰箱的制冷原理等。
3. 电路概念: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4. 家庭电路: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讲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5.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如何连接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图,并写出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2. 板书内容: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电路的基本概念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家庭电路的连接图,并写出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绘制出正确的家庭电路连接图,并准确写出各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表与电功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表与电功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知道电能表的参数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2. 电能表的参数意义3. 电功的计算方法4. 电功公式的应用5. 节约用电的原则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电功的计算方法,电功公式的应用。
2. 难点:电能表参数的意义,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电功的计算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共同探讨节约用电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电能表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电能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电能表的结构和参数意义,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构成和作用。
3. 实例分析:给出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总结电能表的作用和电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电。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电能表参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电功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
4. 评价学生对节约用电原则和方法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电能表模型或图片。
2. 电功计算实例。
3. 节约用电宣传资料。
八、教学步骤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通过展示电能表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能表的各个部分,解释电能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电能表参数意义:介绍电能表上的参数,如电压、电流、计量单位等,让学生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和作用。
3. 电功计算方法:讲解电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含义。
13.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 掌握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3. 学会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并简要介绍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 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3. 学会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安全用电的原则。
2. 教学重点: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家用电器实物、电路图示。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在家庭电路中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1)家用电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以洗衣机为例,讲解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电器等。
(3)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3. 例题讲解:分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危险。
5.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6. 实践操作:让学生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用电器:洗衣机、电视、冰箱等家庭电路:电源、开关、电线、插座、电器等电流过大原因: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家用电器,并简要介绍其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2)绘制家庭电路图,并标注各部分的作用。
(3)举例说明如何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危险。
2. 作业答案:(1)家用电器:洗衣机、电视、冰箱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考虑与时俱进,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制定好全面的教案,这也是最基本的才能,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教学设计教案
11-1 杠杆(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训练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教学难点】力臂的画法【实验器材】螺丝刀、羊角锤、钢丝钳、木块、钉子扳手、夹子、(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探究、归纳【学情分析】实物演示多媒体演示并小结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问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2、为什么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5. 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用N的力就能撬起重7.图中的农民拿着一根用来挑东西的扁担于__________类机械,使用扁担挑东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11-1 杠杆(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
2、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1、复习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训练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
备课本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课时数NO:教学内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杠杆课型:新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具学具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一、激发兴趣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
那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发现什么?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聆听 思考观察 思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出——支点。
○2有没有阿基米德要的硬棒一样的东西。
引出——硬棒。
○3要使上面的这些物体工作,要不要给它施加力?引出——力。
○4在力的作用下,这根硬棒将会发生什么?引出——转动。
告诉学生这就是阿基米德要的东西,它叫杠杆。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2.4节,主要讲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原理。
2. 掌握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 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如质量、温度、状态等。
4. 掌握热量的概念,了解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有关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内能与机械能转化的过程,热量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加热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组提升重物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阐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实验演示:演示滑轮组提升重物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 随堂练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重物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内能与机械能转化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讨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如质量、温度、状态等。
7. 热量概念讲解:讲解热量的概念,阐述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
8.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原理。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等。
3. 热量概念及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地面上升到高度为10m的位置,求物体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情况。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3节,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以及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及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包括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生活中的电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欧姆定律的公式。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4. 例题讲解: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给定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的大小。
6. 知识巩固: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2. 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R = U/I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段电阻的电流为2A,电压为10V,求这段电阻的电阻值。
答案:R = U/I = 10V/2A = 5Ω2. 题目:一个电路中的电流为3A,电压为12V,求电路中的总电阻。
答案:R = U/I = 12V/3A = 4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14.2变阻器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4.2 变阻器教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第2节,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变阻器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3. 学习不同种类的变阻器及其特点;4. 掌握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概念和作用,能正确识别各种变阻器;2. 掌握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能解释实际电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变阻器进行电路调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阻器的原理、构造和种类;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难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熟练使用变阻器进行电路调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变阻器、电路图、导线、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讲解过程中,结合实例和图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变阻器的例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包括:(1)根据电路图,判断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2)计算在某一电路中,当变阻器的阻值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如何变化。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练习题包括:(1)根据电路图,分析变阻器的作用;(2)设计一个电路,利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5.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在实验和练习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到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白什么;到最低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白什么;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白什么,一起看看苏科版九班级上册物理教案!欢迎查阅!苏科版九班级上册物理教案1【教学过程】1,试验引课观看滚摆试验,用板图关心分析.试验时要留意观看: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上升阶段速度如何变化.留意分析的问题:到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白什么;到最低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白什么;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白什么;在上升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白什么.试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新授课: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分析实例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由同学自己列举能体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并详细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用争论分析的方法完成课堂学习.方法2:一般状况下,可以分析重点实例,例如分析乒乓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留意分析:乒乓球从某他高度下落到接触地面的过程;乒乓球从接触地面到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乒乓球渐渐恢复原来外形到反弹起来的瞬间;乒乓球反弹起来后上升到点的过程.2)结论: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乒乓球发生弹性形变过程和恢复原来的外形的过程中,是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动能也可以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3)其他实例分析:可以做课本上的试验2和试验3,并由同学自行分析在试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难点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分析能量的转化.方法1,一把般状况下,同学由板图观看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和速度的特点,从而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和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移动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并知道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也为以后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方法2,针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由板图观看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的特点,并告知同学在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让同学分析在卫星到达近地点和远地点的位置时,运行速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想象卫星是如何绕地球转动的,从而增加同学想象事物的力量.【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名称】观看和分析某个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的实例【组织活动形式】同学小组【辅导参考】1,观看和实践蹦床运动,分析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和能量转化.2,拆开一个玩具小车,观看上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以及它在恢复原状过程中的特点.【评价方案】1、同学自评.2、写出分析和观看的过程.3、应用到其他的实例.苏科版九班级上册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杠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认识杠杆,会分析杠杆的几个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
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 你认为这可能吗?阿基米德用来撬动地球的工具就是杠杆,也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杠杆1、认识杠杆要求学生观察书上图12-2-3:生活中的常见的杠杆。
要求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杠杆。
进行讨论,找出图中杠杆的共同特征——都绕一固定点转动。
教师出示羊角锤,分析使用时有一固定点。
要求学生分析其余杠杆的固定点。
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杆,叫杠杆。
“硬杆”指在力作用下不易发生形变的受力的杆状物体,可以是直的也可是弯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可是方的、圆的等。
要求学生再举其他例子。
例如:用来拧螺母的扳手可以使我们轻易地将螺母拧紧或拧松。
订书机可以很方便地把纸装订在一起。
2、与杠杆有关的概念首先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 ( O )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 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 F2 )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 L1 )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 ( L2 )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力臂的步骤:( 1 )找准支点;( 2 )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 )标出力臂。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1杠杆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1 杠杆一、教学内容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什么是杠杆,以及杠杆的分类,包括一端固定杠杆、一端活动杠杆和转动杠杆。
2. 力臂的概念:解释力臂的定义,以及如何确定力臂的长度。
3. 杠杆的平衡条件:介绍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4. 杠杆的力矩:解释力矩的概念,以及力矩与杠杆平衡的关系。
5. 杠杆的应用:举例说明杠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力臂的概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力矩的概念。
2. 教学重点:杠杆的分类,力臂的确定,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杠杆模型、力臂模型、力矩模型。
2. 学具:学生实验用具,包括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原理。
2. 讲解:讲解杠杆的定义、分类、力臂的概念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3. 演示:使用教具进行杠杆的平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杠杆的定义和分类2. 力臂的概念3. 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4. 力矩的概念5. 杠杆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杠杆的平衡情况:a. 一端固定杠杆,F1 = 10N,L1 = 2m,F2 = 15N,L2 = 3mb. 一端活动杠杆,F1 = 8N,L1 = 1.5m,F2 = 12N,L2 = 2m2. 答案:a. F1 L1 = F2 L2,10N 2m = 15N 3m,20Nm = 45Nm,不平衡,F1 L1 < F2 L2b. F1 L1 = F2 L2,8N 1.5m = 12N 2m,12Nm = 24Nm,不不平衡,F1 L1 < F2 L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演示和实验,学生对杠杆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性质,了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掌握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欧姆表、电阻器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及电阻的性质,介绍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演示实验:教师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阻的概念、性质及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 电阻的单位: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并掌握欧姆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讲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让学生了解电阻的串并联对总电阻的影响。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灯、电热器等。
2.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以达到预期的电路性能。
八、拓展训练:1. 让学生设计一个电阻实验,验证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表测量生活中的电阻值,如测量导线的电阻、判断电阻器的好坏等。
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一起看看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欢迎查阅!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
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1.宇宙有多大?综合观察课本图10.1-1和课本图10.12-1。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科恒星中的一员;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3.人类对宇宙的探究过程。
交流资料: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哥白尼与日心说;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我国“神舟”号飞船的五次成功飞行。
宇航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4.宇宙的组成问题: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由分子组成○1问题: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
但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
到底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2分割物质实验:物质分割有一个限度,分割到这一限度时小粒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但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主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第一个把这些粒子叫做分子。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液体蜡在凝固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
)○2问题: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
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
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联系呢?○3探究: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时,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这三种情况下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空间。
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结论:根据以上探究,可以认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与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原子结构我们知道了物质同分子组成,人们又猜测分子能不能继续分割?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并把这样的粒子称为原子。
同时还发现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相相等。
原子核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而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夸克组成……达标自查1.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2.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
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观察。
3.固态物质中,粒子之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
4.液体没有确定的,具有。
气体粒子之间作用力小,故气体容易被,并具有性。
5.物质由组成。
分子由组成。
原子核外的电子绕运动。
6.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体积都变小;B.体积都变大;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8.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2nm=1.2×109m;B.12nm=1.2×10-9m;C.12nm=12×109m;D.12nm=12×10-9m。
9.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能力提高10.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猜想:设计、进行实验:选用熟动物油作为探究对象。
把熟动物油放在烧杯里,用火加热,使它完全熔化,记下液面所在的刻度位置。
拿开火源,使熟动物油冷却。
观察: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11.探究: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猜想:设计、进行实验:分析结论:交流:通过第10题和第11 题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2课题 1.初步认识,正确说出的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 2.欧姆定律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
其中:U——电压(V) I——电流(A) R——电阻(Ω)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间的关系。
导出式:;【典型例题】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答案】0.4A【解析】已知:,求I解:【针对训练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答案】12V【解析】已知:,求解:由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根据可得:,则:【针对训练2】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答案】10 Ω;2A【解析】依题意画电路图如下:由得:当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到20V时,如下图所示: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欧姆定律1.内容:2.公式:3.对欧姆定律的理解:I、U、R应指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I、U、R的单位应统一,采用国际单位。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三、今日感悟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18.2.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重点掌握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讲授新课知识点一: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经常是不同的,家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铝盘转动得越快,而且使用电热水器时比使用一只灯泡时转得快,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下图所示,节能灯上的“24 W” 是什么意思?演示:分别拿一只 24 W 和一只 500 W 的电吹风机,接在电路上,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铝盘转动得快慢不同,是由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即电流做功快慢不一样,我们把电流做功的快慢用表示。
如果用W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用t代表通电时间,用P表示用电器的,则: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常用的还有千瓦、毫瓦。
1 kW = 103 W1 W = 103 mW以下是常见用电器的:因为W=UIt,所以【典型例题】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A. B.C.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0.4WB.0.8WC.2WD.4W【答案】C试题分析: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3节总计4.5V,所以所以选C。
知识点二:千瓦时的来历因为,所以如果 P 和 t 的单位分别用 kW、h,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
1 千瓦时可以看作功率为 1 kW 的用电器使用 1 h 所消耗的电能。
【典型例题】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分钟内,消耗电能0.3千瓦时,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A.空调器B.电冰箱C.电视机D.白炽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用电器正常工作在15min内消耗电能,根据求出,由家电的功率知识可判断为哪种用电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为:,以上四种家用电器中功率超1000W的只有空调机.故选A.【针对训练】在下列单位中,哪一个不是的单位( )A.J/sB.kW·h/sC.V·AD.W·s【解析】试题分析:A、J是电功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所以J/s是的单位;B、Kw?h是电功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所以Kw?h/s是的单位;C、V是电压的单位,A是电流的单位,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是,所以V?A就是的单位;D、w是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和时间的乘积是电功,所以w?s是电功的单位.选 D.2.5 V 0.3A”的灯泡接在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它两端的电压,比较它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