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分子的立体构型》完美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PPT
![人教版《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fa642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a.png)
CO2
H2O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C10H16
S8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桐山万里丹山路,雄风清于老风声
SF6
B12
直线形
V形
若ABn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0° 推测分子的立体模型必须先找到VSEPR模型再略去VSEPR模型中的孤电子对
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思考与交流
思考3:同样都是三原子分子,为什么CO2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不 同?同为四原子分子,为什么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 同?分子的立体构型与我们之前学的哪些知识有关?
2
3
4
5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三角双锥体
6
正八面体
思考5:分子的VSEPR模型和真实立体构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直 线 形
:: ::
H H:C :H 正四面体形
H
H:N :H 三角锥形
H
氨气的空间构型为
::
H: O: H V形
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中和间心孤,平三原电 并形面角子与子的成对价键)层电都电子要子对占对互据(相中包排心四体括斥原面形 子σ。电的推子空测对 分子的立体模型必须先找到VSEPR模 型再略去VSEPR模型中的孤电子对
σ键电子对:原子之间形成σ键的共用电子对
孤电子对:原子中未与其它原子共用的一对电子
.. H :O.. :
H
O为中心原子,周围的四对电子为价层电子对;其中H与 O共用的电子对为σ键电子对,未与其它原子共用的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2.2分子的立体结构-课件品质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2.2分子的立体结构-课件品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c2e4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c.png)
用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价电子对n VSEPR模型
例
n=2
直线形
CO2、 CS2
n=3
平面三角形 CH2O、BF3
n=4
正四面体形
CH4、 CCl4
n=5
三角双锥形
PCl5
n=6
正八面体形
SCl6
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
中心原
代表物 子价电
子对数
中心原子 孤对电子 对数
VSEPR模型
型,下列说法正确的(C )
•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课堂练习
• 4.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L.Pauling, 1901—1994)教授具有独特的化学想象力: 只要给他物质的分子式,他就能通过“毛
CO2 2 0
直线形
CH2O 3 0
平面三角形
C2H4 3
0
平面三角形
SO42- 4
0
四面体形
H2O 4 2
四面体形
NH3 4 1
平面三角形
中心原子价 中心原子孤 电子对数 对电子对数
2
0
4
0
2
0
4
1
3
1
3
0
中心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的分子: • 先由价层电子对数得互斥模型, • 然后略去孤对电子占有的空间, • 分子的立体结构。
•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孤对电子和σ键电子)
由于斥力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 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电子对之间的夹 角越大,排斥力越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构》经典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分子的立体结构》经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bb0129fe4733687f21aa0e.png)
(4)根据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之间相互斥 力的大小,确定排斥力最小的稳定结构,并估 计这种结构对理想立体构型的偏离程度。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实例
电子 对数
目
电子对 的立体
构型
成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 的排列
方式
分子的 立体构 型名称
实例
HgCl2 、
2 直线形 2
0
直线形 BeCl2 、
②NH4+结构中具有4对成键电子,且都是完 全等同的N—H键,应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方向 伸展才能使相互间的斥力最小。VSEPR模型与 CH4类似,是正四面体形结构,VSEPR模型为:
③H3O+中含有孤电子对,结构与NH3相似,是三 角锥形结构,VSEPR模型为:
④BF3分子中硼原子的价电子为3,完全成键,没 有孤电子对,应为平面三角形分子。VSEPR模型为:
3
0
3 三角形
2
1
CO2 平面三 BF3、
角形 BCl3 SnBr2
V形 、
PbCl2
电子 对数 目
4
电子对 的立体
构型
四面 体形
成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 的排列
方式
分子的 立体构 型名称
实例
4
0
3
1
正四面 体形
CH4 、CCl4NH3三角锥形 、
NF3
2
2
V形 H2O
电子 对数 目
电子对 的立体
(2)表示 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 电子对的原子,叫做 配位体 ;B是接受孤电子对 的原子,提供空轨道 ,叫做 中心原子。
(3)实验
实验 操作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实例
电子 对数
目
电子对 的立体
构型
成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 的排列
方式
分子的 立体构 型名称
实例
HgCl2 、
2 直线形 2
0
直线形 BeCl2 、
②NH4+结构中具有4对成键电子,且都是完 全等同的N—H键,应向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方向 伸展才能使相互间的斥力最小。VSEPR模型与 CH4类似,是正四面体形结构,VSEPR模型为:
③H3O+中含有孤电子对,结构与NH3相似,是三 角锥形结构,VSEPR模型为:
④BF3分子中硼原子的价电子为3,完全成键,没 有孤电子对,应为平面三角形分子。VSEPR模型为:
3
0
3 三角形
2
1
CO2 平面三 BF3、
角形 BCl3 SnBr2
V形 、
PbCl2
电子 对数 目
4
电子对 的立体
构型
四面 体形
成键电 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 的排列
方式
分子的 立体构 型名称
实例
4
0
3
1
正四面 体形
CH4 、CCl4NH3三角锥形 、
NF3
2
2
V形 H2O
电子 对数 目
电子对 的立体
(2)表示 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 电子对的原子,叫做 配位体 ;B是接受孤电子对 的原子,提供空轨道 ,叫做 中心原子。
(3)实验
实验 操作
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课件1新课标人教选修3.ppt
![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课件1新课标人教选修3.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84c3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a.png)
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碳原子,它们的立 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n来预测,概括
如下:
ABn 立体结构 n=2 直线形 n=3 平面三角形 n=4 正四面体形
范例
CO2 CH2O CH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中心原子 有无孤对电子
空间结构
CO2 H2O
:O::C::O: H :O : H
:: : :
O=C=O H-O-H
无
有
直线形 V 形
-
::
NH3
H:N :H H
H-N-H H
有 三角 锥形
=
:O: :
CH2O
: H:C :H
O H-C-H
:: --
CH4
H H:C :H
H H H-C-H
H
无
无
平面 正 三角形 四面体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 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 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 排斥。例如,H2O和NH3的中心原子分别有2对和l对 孤对电子,跟中心原子周围的σ键加起来都是4,它们 相互排斥,形成四面体,因而H2O分子呈V形,NH3 分子呈三角锥形。
小结: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中心原子 中心原子 代表物 结合的原子数
CO2
2
无孤对电子 CH2O
3
CH4
4
分子 类型
AB2 AB3 AB4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有孤对电子 H2O
2
AB2
V形
NH3
3
AB3 三角锥形
应用反馈:
《分子的立体构型》完整ppt课件
![《分子的立体构型》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9fc65da2161479171128f5.png)
SP
直线形
CH2O
0
CH4 0
SO2
1
NH3
1
0+3=3 0+4=4 1+2=3 1+3=4
SP2
平面三角形
SP3
正四面体形
SP2
V形
碳的sp2杂化轨道 .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②sp2杂化 C2H4
.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③sp杂化
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
.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乙炔的成键
.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③sp杂化 大π 键
C6H6
.
.
基态N的最外层电子构型为 2s22p3,在H影响下, N 的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 轨道进行sp3 不等性杂化, 形成四个sp3 杂化轨道。其中三个sp3杂化轨道中各 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另一个sp3 杂化轨道被孤对电 子所占据。 N 用三个各含一个未成对电子的sp3 杂 化轨道分别与三个H 的1s 轨道重叠,形成三个 N―H键。由于孤对电子的电子云密集在N 的周围, 对三个N―H键的电子云有比较大的排斥作用,使 N―H键之间的键角被压缩到 107 o18',因此NH3 的空 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
0
H
H
..
H2O H O. . H
O HH
2
2
.. ..
.. ..
..
NH3 H N. . H H N H
3
1
H
H
.
立体结构
应用反馈:
0 1 2
0
1 0
0
0
PO43-
0
2 2 2
3 3
人教版化学《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完美版
![人教版化学《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1d9b00c77da26924c5b09f.png)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3课 时(共7 4张PPT )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 同,什么原因?分析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是否全部参加成 键?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 也不同,什么原因?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3课 时(共7 4张PPT )
物
原子数
对
子对 子对数
: : :: : : : :
H2O H :O : H
2
2
2
4
NH3 H :N :H
3
HH
CH4 H :C :H
4
H
CO2 :O::C::O: 2
3
14
4
0
4
2
0
2
价层电子对数 =δ键个数+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个数
δ键电子对数 =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3课 时(共7 4张PPT )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3课 时(共7 4张PPT )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3课 时(共7 4张PPT )
孤电子对的计算
=½ (a-xb)
分子或 中心原 a
x
b
离子 子
H2O
O
6
2
1
SO2
S
6
2
2
NH4+
N
5-1=4
4
1
CO32- C
4+2=6 3
2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3课 时(共7 4张PPT )
中心原子 上的孤电 子对数
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分子的立体构型PPT课件
![人教版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分子的立体构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4b86eb84868762caaed593.png)
S6
2
N 5-1=4 4
C 4+2=6 3
b 中心原子上 价层电 的孤电子对 子对
2
1
3
1
0
4
2
0
3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确定VSEPR构型
价层电子 对数目
2
3
4
价层电子 对构型
直 线
平面 三角型
四面体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并提高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形形色色的分子
P4
C60
分子世界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常使人流连忘返。那么分子结构又是怎么测定的呢
?
复习导入 引入新课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 (1)含有孤对电子 (2)不含孤对电子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2、VSEPR模型:
电子对相互排斥,在空间达到平衡取向。
电子对数
目与立体 2
结构
3
4
电子对数
目与立体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选修三 第二章 2.2分子的立体构型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1、要点: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 电子对(包括用于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和没有成 键的孤对电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的原子 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 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571be0bed5b9f3f80f1c28.png)
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
CH4分子(sp3杂化)
2s
2 p 激发 2s 2 p
sp 3杂化
sp3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sp3杂化 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组合而成, 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呈 四面体形。如CH4。
要点:
基态 原子
激发态 原子
1个S轨 道和3个 P轨道
混杂
4个相同的 SP3杂化轨道
7 、自卑的人,总是在自卑里埋没的自己,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 3 、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就是力量。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
5 、生命的路上,耐心使你获得力量,耐心使你认清方向;耐心使你坦途疾进,耐心使你少遭波浪。寻着古往今来的路,在耐心的帮助下看生 活。
杂化轨道间 夹角
VSEPR模 型名称
180°
直线形
实 例 BeCl2 , C2H2
sp2
sp3
1个s + 2个p 1个s + 3个p
3个sp2杂化轨 4个sp3杂化轨
道
道
120° 109°28′
平面三角形 四面体形
BF3 , C2H4 CH4 , CCl4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微粒的立体构型 杂化轨道数= 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课堂练习
例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
型相同的是 ( B )
A.CO2与SO2 B.CH4与NH3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
例2: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是( D )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轨道 C. S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 D. SO2为V形结构, CO2为直线形结确定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506d7d0029bd64793e2c64.png)
C原子轨道子轨道排布图
1s1
2021/4/24
3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C:2s22p2
2s
2p
激发
2s
2p
sp3杂化
sp3
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杂并重新组合成4个 能量与形状完全相同的轨道。我们把这种轨道称之 为 sp3杂化轨道。
2021/4/24
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课件(共23张PPT)
2.要点:
(1)参加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能量要相近;杂化后的轨道能量相 同。 (2)杂化前后原子轨道数目不变:参加杂化的轨道数目等于形 成的杂化轨道数目;但杂化轨道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 在成键时更有利于轨道间的重叠; (3)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容纳孤电子对,不能形成 π键,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
z
z
z
z
109°28′
y
y
y
y
x
x
x
x
sp3杂化:1个s 轨道与3个p 轨道进行的杂化,
形成4个sp3 杂化轨道。
每个sp3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为一头大,一头小,含
有 1/4 s 轨道和 3/4 p 轨道的成分,每两个轨道间的
夹角为109.5°,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2021/4/24
9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2021/4/24
18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乙烯和乙炔分子 的成键情况
2021/4/24
19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C原子在形成乙烯分子时,碳原子的2s轨道与2个2p轨 道发生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伸向平面正三角形 的三个顶点。每个C原子的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H原 子的1s轨道形成2个相同的σ键,各自剩余的1个sp2杂化 轨道相互形成一个σ键,各自没有杂化的l个2p轨道则垂 直于杂化轨道所在的平面,彼此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 所以,在乙烯分子中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
人教版选修3 化学: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共41张PPT)
![人教版选修3 化学: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af7123f46527d3240ce09f.png)
过程: 激发→杂化→轨道重叠
碳原子杂化之前都要发生电子跃迁
Sp3杂化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概念 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 形成能量相等新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杂 化,所形成的新轨道叫做杂化轨道
理论要点
①杂化轨道数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②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杂化 轨道形成的键比简单原子轨道形成的键更牢 固。 ③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 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 π键
子的电荷数
对于阴离子,a=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 离 子的电荷数 b: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 数,氢为1,其他原子等于“ 8-该原子的价 电子数 ” x: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阅读:课本P38表2-4
关于公式的说明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 ½(a-xb)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减去结合其他原子时所提供的电子数(xb), 所剩余的电子即为未参与成键的电子,一半 即为孤对电子数。
一般为2、4、6。 配离子的电荷数= 中心原子电荷数+配体总电荷数。
如[Zn(CN) 4 ]2-的电荷数是:+2+(-1)×4=-2;
3.配合物形成时的性质改变 (1)引起离子颜色的改变,如Fe(SCN)3的形 成; (2)引起离子溶解度的改变,如 AgCl→[Ag(NH3)2]+。
注意: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 外界离子,而内界配离子不能电离。
实验2-1
CuSO4 CuCl2.2H2O CuBr2 NaCl K2SO4 KBr
固体颜色 白色
绿色
深褐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溶液颜色天蓝色 天蓝色 天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碳原子杂化之前都要发生电子跃迁
Sp3杂化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概念 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 形成能量相等新轨道的过程叫做原子轨道杂 化,所形成的新轨道叫做杂化轨道
理论要点
①杂化轨道数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②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杂化 轨道形成的键比简单原子轨道形成的键更牢 固。 ③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 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 π键
子的电荷数
对于阴离子,a=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 离 子的电荷数 b: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 数,氢为1,其他原子等于“ 8-该原子的价 电子数 ” x: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阅读:课本P38表2-4
关于公式的说明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 ½(a-xb)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减去结合其他原子时所提供的电子数(xb), 所剩余的电子即为未参与成键的电子,一半 即为孤对电子数。
一般为2、4、6。 配离子的电荷数= 中心原子电荷数+配体总电荷数。
如[Zn(CN) 4 ]2-的电荷数是:+2+(-1)×4=-2;
3.配合物形成时的性质改变 (1)引起离子颜色的改变,如Fe(SCN)3的形 成; (2)引起离子溶解度的改变,如 AgCl→[Ag(NH3)2]+。
注意:配合物溶于水易电离为内界配离子和 外界离子,而内界配离子不能电离。
实验2-1
CuSO4 CuCl2.2H2O CuBr2 NaCl K2SO4 KBr
固体颜色 白色
绿色
深褐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溶液颜色天蓝色 天蓝色 天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中学化学选修三人教版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共32张PPT)
![中学化学选修三人教版 2.2 分子的立体构型(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628138915f804d2b16c1b4.png)
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共价键有极 性、非极性之分,以共价键结合的分 子是否也有极性、非极性之分呢?
分子的极性又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呢?
3.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分子: 电荷分布均匀对 称的分子
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Cl
Cl
Cl
Cl
共用电子对 2个 Cl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 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整个分子的 电荷分布均匀,∴为非极性分子
分子对称性与分子的许多性质如极性、 旋光性及化学性质都有关
2.手性分子
左手和右手不能重叠
左右手互为镜像
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
概念:如果一对分子,它们的组成和原 子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但如同左手和右手 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这 对分子互称手性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 子称为手性分子。 条件: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 原子上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手性异构体。 其中,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 称为手性碳原子。
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轨道。这 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杂化,所形成 的新轨道就称为杂化轨道。
① 有多少个原子轨道发生杂 化就形成多少个杂化轨道。
②杂化轨道的电子云一头大, 一头小,成键时利用大的一头, 可以使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 形成的化学键更稳定。即杂化 轨道增强了成键能力。
③杂化轨道之间在空间取最大 夹角分布,使相互间的排斥能最 小,故形成的键较稳定。不同类 型的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不同,成 键后所形成的分子就具有不同的 空间构型。
碳原子的p轨道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苯分子的结构:
C为SP2杂化 C-C (sp2-sp2 ) ; C-H (sp2-s )
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67c96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3.png)
配合物的组成
(配离子)内界 外界
Cu(H2O)4 SO4 中心 配 配 离子 体 位
数
实验1:硫酸铜水溶液中加入氨水
硫酸铜水溶液 加入氨水
继续加入氨水
现象
蓝色沉淀 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加入乙醇
深蓝色的晶体
原因: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NH3= [Cu(NH3)4]2++2OH-
实验探究[2—1] 向盛有固体样品的试管中,分别加1/3试管 水溶解Cl色2•2H2O
深Cu褐Br色2
NaCl
白色
K白2S色O4
KBr
白色
溶液 颜色
天蓝色天蓝色 天蓝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离子: Na+ Cl什么离子
K + SO42 –Br - K +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它的
要点是:当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的
2s轨道和3个2p轨道会发生混杂,混杂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
得到4个相同的sp3杂化轨道,夹角109 28 ′,表示这4个轨
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2p
2s
激发 2s
2p
正四面体形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
共价键
复习回顾
σ键 成键方式 “头碰头”,呈轴对称
π键 成键方式 “肩并肩”,呈镜面对称
键参数
键能
衡量化学键稳定性
键长 键角 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形形色色的分子
O2
HCl
思考:在O2、HCl这样 的双原子分子中存在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 吗?何谓“分子的立 体结构”?
人教版《分子的立体构型》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分子的立体构型》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389bd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7.png)
“V”形结构 ,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产生的新轨道叫
轨道。
空间 四面体 形。水分子立体构型 PCl5分子价层电子对
σ键电子对
。
如:1s轨道与2p轨道由于能量相差较大,它是不能发生杂化的。
及名称
五、AB m杂化类型的判断总结
氧原子的杂化过程: 五、AB m杂化类型的判断总结
例如CH4、NH3、H2O等。 1、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五、AB m杂化类型的判断总结
立因志难为也,不杂在胜人化,在轨自胜。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和中心原子的孤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对电子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志,气之帅也。
子结合的原子数。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数恰好与A的价电子对数相等)
杂化轨道数与杂化类型的关系
杂化轨道数与杂化类型的关系
课堂练习
例1:计算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的价电子对数,并根据已学填写下表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2课时) 注意:应当注意的是,杂化过程中还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而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
孤对电子。
2、写出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思考为什么碳 (3) sp 杂化:同一原子中 ns-np 杂化成新轨道:一个 s 轨道和一个 p 轨道杂化组合成两个新的 sp 杂化轨道。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全课时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全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0020bbed5b9f3f90f1cb3.png)
能形成配合物的 离子不能大量共 存。
回顾 Fe3+是如何检验的?
Fe3++3SCN- = Fe(SCN)3 血红色
(4) 配合物的性质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稳定
(5) 配合物的应用
a 叶绿素 在生命体中的应用 血红蛋白 酶 含锌的配合物 含锌酶有80多种 维生素B12 钴配合物 在医药中的应用 抗癌药物 配合物与生物固氮 固氮酶 王水溶金 H[AuCl4] 照相技术的定影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电解氧化铝的助熔剂 Na3[AlF6] 镀银工业
Cu2+与H2O是如何结合的呢?
1、配位键
(1)定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与接受孤电 子对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注意: 配位键与共价键性质完全相同 (2)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一方提供孤电子对(配位体)
一方提供空轨道
常见的配位体 H2O NH3 X- CO CN SCN-
(3)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A B
电子对给予体→电子对接受体 H O H
2+ H2O H2O Cu OH2 H2O [Cu(NH3)4]2+的配位键
H 请你写出NH4+ 的表示法?
,
讨论 在NH3·BF3中,何种元素的原子提供孤电子 对,何种元素的原子接受孤电子对?写出 NH3·BF3的结构式 NH3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BF3中的B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 H F H N B F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
理论要点(根本依据):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 心原子A上价层电子对之间相互排斥,尽可能趋向彼 此远离。价层电子对包括参与形成σ 键的电子对和中 心原子上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回顾 Fe3+是如何检验的?
Fe3++3SCN- = Fe(SCN)3 血红色
(4) 配合物的性质 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稳定
(5) 配合物的应用
a 叶绿素 在生命体中的应用 血红蛋白 酶 含锌的配合物 含锌酶有80多种 维生素B12 钴配合物 在医药中的应用 抗癌药物 配合物与生物固氮 固氮酶 王水溶金 H[AuCl4] 照相技术的定影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电解氧化铝的助熔剂 Na3[AlF6] 镀银工业
Cu2+与H2O是如何结合的呢?
1、配位键
(1)定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与接受孤电 子对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注意: 配位键与共价键性质完全相同 (2)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一方提供孤电子对(配位体)
一方提供空轨道
常见的配位体 H2O NH3 X- CO CN SCN-
(3)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A B
电子对给予体→电子对接受体 H O H
2+ H2O H2O Cu OH2 H2O [Cu(NH3)4]2+的配位键
H 请你写出NH4+ 的表示法?
,
讨论 在NH3·BF3中,何种元素的原子提供孤电子 对,何种元素的原子接受孤电子对?写出 NH3·BF3的结构式 NH3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 BF3中的B原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 H F H N B F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
理论要点(根本依据):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 心原子A上价层电子对之间相互排斥,尽可能趋向彼 此远离。价层电子对包括参与形成σ 键的电子对和中 心原子上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e0ac71a98271fe900ef901.png)
—
Fe3+
+ nSCN = [Fe(SCN)n ]3-n (n=1-6) 血红色
—
银氨溶液的配制 Ag++ NH3· H2O = AgOH↓+ NH4+
白色沉淀 AgOH+2NH3· H2O = [Ag(NH3)2 ]++ OH +2H2O
—
二氨合银离子 无色
冰晶石 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
第二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①直线型: CO2、HCN ②V型: H2O、SO2
2、四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①平面三角型: SO3、HCHO ②三角锥型: NH3
3、五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①四面体:CCl4、 CH4 ②其它等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
激发
C
杂化
C
sp 杂 化
2
2p
基态 激发态
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
+ +
-
3个sp2杂化轨道可形成3个σ键 剩下的一个未参与杂化 的p轨道用于形成π键 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中心原子 采用sp2杂化方式
+
构型 120° 正三角型
③ sp杂化 以C原子为例
2p 2s
2s 2p
激发
3 3 三角型 2
0
三角型
1
V—型
电子对 数目
电子对 的空间 构型
成键 电子 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的 空间构 型
实 例
4
0
Fe3+
+ nSCN = [Fe(SCN)n ]3-n (n=1-6) 血红色
—
银氨溶液的配制 Ag++ NH3· H2O = AgOH↓+ NH4+
白色沉淀 AgOH+2NH3· H2O = [Ag(NH3)2 ]++ OH +2H2O
—
二氨合银离子 无色
冰晶石 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Na3[AlF6]
第二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①直线型: CO2、HCN ②V型: H2O、SO2
2、四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①平面三角型: SO3、HCHO ②三角锥型: NH3
3、五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
①四面体:CCl4、 CH4 ②其它等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
激发
C
杂化
C
sp 杂 化
2
2p
基态 激发态
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
+ +
-
3个sp2杂化轨道可形成3个σ键 剩下的一个未参与杂化 的p轨道用于形成π键 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中心原子 采用sp2杂化方式
+
构型 120° 正三角型
③ sp杂化 以C原子为例
2p 2s
2s 2p
激发
3 3 三角型 2
0
三角型
1
V—型
电子对 数目
电子对 的空间 构型
成键 电子 对数
孤电子 对数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的 空间构 型
实 例
4
0
人教版选修3 化学: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选修3 化学:2.2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265f85240c844769eaee9f.png)
1
SO2
62 2
1
孤电子对数 = —21(a-xb)
H2O
621
2
SO3
63 2
0
NH4+
5-1 4 1
0
CO32-
4+2 3 2
0
CO2 NH3 SO2
H2O SO3
NH4+ CO32-
σ键
2 3 2 2 3
4 3
价层电子对数
0
2
1
4
1
3
2
4
0
3
0
4
0
3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
learn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SO3的分子构型 __ A、正四面体形 B、V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3.下列物质中分子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CO2
B.H2S
C.PCl3
D.SiCl4
4.下列分子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H2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CO2
C.C2H2
D.P4
5.下列分子立体结构其中属正八面体型分子的
2、应用:确定分子的VSEPR模型和立体构型
VSEPR模型:确定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对数后,由价层 电子对的相互排斥,即可得到分子的VSEPR模型。
价电子对数 = 2
直线形
价电子对数 = 3
平面三角形
价电子对数 = 4
四面体形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
learn
立体构型:
若中心原子上无孤电子对,则VSEPR模型即为 分子的立体构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课件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c470206f1aff00bfd51ed4.png)
思考与 交流2
2、请根据H3O+的形成提出
[Cu(H2O)4]2+中 Cu2+与H2O结合方 式的设想,并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H2O 提供孤电子对
H+
提供空轨道接
受孤对电子
HOH H
H2O
Cu2+
H2O
2+
H2O Cu OH2
H2O
配合物理论简介
2、配合物
(1) 定义 通常把接受孤电子对的金属离子
H
同其他相同原子形成的
共价键键参数完全相同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无色离子:Na+ Cl- K + SO42 – Br - K + 什么离子 呈天蓝色:[Cu(H2O)4]2+
配合物理论简介
思考与 交流2 Cu2+与H2O是如何结合的呢? 1、在强酸溶液电离的过程中, H2O能与H+结 合形成H3O+,请用电子式表示H与O形成H2O的 过程,比较H2O和H3O+的电子式,讨论H2O与 H+是如何形成H3O+?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移: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将这2个原子看成两个点,则 它们在空间上可能构成几种形状?分别是什么?
O2
HCl
活动:
2、利用几何知识分析一下,空间分布的三个点是否一 定在同一直线上? 迁移: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将这3个原子看成三个点, 则它们在空间上可能构成几种形状?分别是什么?
在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由于原子间排列的空间 位置不一样,使得分子有不同的结构,这就是所 谓的分子的立体构型。
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指导阅读P39)
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 行推测,如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测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 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的一种。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所谓分子立 体结构其实只是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模型。当一束红外 线透过分子时,分子会吸收跟它的某些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 外线,再记录到图谱上呈现吸收峰。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得知各 吸收峰是由哪一个化学键、哪种振动方式引起的,综合这些信息, 可分析出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CO2
直线形
180°
H2O
V形 105°
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HCHO
平面三角形 120°
NH3
三角锥形 107°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正四面体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H4
CH3CH2OH
CH3COOH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6H6
C8H8
CH3OH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6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一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活动:
1、利用几何知识分析一下,空间分布的两个点是否一 定在同一直线?
中心原子结合原 σ键电子对 孤对电 价层电子
子数
子对
对数
: : :: :
: ::
H2O H :O :H
2
NH3 H :N H:
3
HH
CH4 H :C H: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 因?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 不同,什么原因?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20
C40
C7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内容
对ABx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
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 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 型,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或离子的体系能量最低, 最稳定。
σ键电子对和孤 对电子对
排斥力最小
2.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练习:孤电子对的计算 =½(a-xb)
分子或 中心原
a
x
b
离子 子
H2O
O
6
2
1
SO2
S
6
2
2
NH4+
N
5-1=4
4
1
CO32-
C
4+2=6
3
2
中心原子上 的孤电子对 数
2
1
0
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练习:价层电子对的计算
代表物 电子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 分子世界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 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 那么分子结构又是怎么测定的呢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价层电子对数 = 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⑴σ键电子对数 = σ键个数=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⑵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½(a-xb)
配位原子
a: 对于分子: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对 于阴离子: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
x : 配位原子个数 b : 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 子的价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ABxn+
对于阴离子: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
ABxn-
ABx中
A元素价电子数
孤电子对的计算 =½(a-xb)
ABx中
8—B元素价电子数 H元素为1
CH4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4、其它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P4
正四面体 60°
C2H2
直线形 18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O2
HCl
活动:
2、利用几何知识分析一下,空间分布的三个点是否一 定在同一直线上? 迁移: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将这3个原子看成三个点, 则它们在空间上可能构成几种形状?分别是什么?
在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由于原子间排列的空间 位置不一样,使得分子有不同的结构,这就是所 谓的分子的立体构型。
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指导阅读P39)
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 行推测,如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测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 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的一种。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所谓分子立 体结构其实只是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模型。当一束红外 线透过分子时,分子会吸收跟它的某些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同的红 外线,再记录到图谱上呈现吸收峰。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得知各 吸收峰是由哪一个化学键、哪种振动方式引起的,综合这些信息, 可分析出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CO2
直线形
180°
H2O
V形 105°
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HCHO
平面三角形 120°
NH3
三角锥形 107°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正四面体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H4
CH3CH2OH
CH3COOH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6H6
C8H8
CH3OH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6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一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活动:
1、利用几何知识分析一下,空间分布的两个点是否一 定在同一直线?
中心原子结合原 σ键电子对 孤对电 价层电子
子数
子对
对数
: : :: :
: ::
H2O H :O :H
2
NH3 H :N H:
3
HH
CH4 H :C H: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 因?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 不同,什么原因?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C20
C40
C7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内容
对ABx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包括成
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由于存在排斥力, 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构 型,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或离子的体系能量最低, 最稳定。
σ键电子对和孤 对电子对
排斥力最小
2.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练习:孤电子对的计算 =½(a-xb)
分子或 中心原
a
x
b
离子 子
H2O
O
6
2
1
SO2
S
6
2
2
NH4+
N
5-1=4
4
1
CO32-
C
4+2=6
3
2
中心原子上 的孤电子对 数
2
1
0
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练习:价层电子对的计算
代表物 电子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 分子世界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 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 那么分子结构又是怎么测定的呢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价层电子对数 = σ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⑴σ键电子对数 = σ键个数=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⑵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½(a-xb)
配位原子
a: 对于分子: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对 于阴离子: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
x : 配位原子个数 b : 配位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为1,其他原子为“8-该原 子的价电子数)
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ABxn+
对于阴离子: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
ABxn-
ABx中
A元素价电子数
孤电子对的计算 =½(a-xb)
ABx中
8—B元素价电子数 H元素为1
CH4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4、其它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
P4
正四面体 60°
C2H2
直线形 180°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 的立体 构型(第 1、2课 时)(共 62张P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