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42页PPT

合集下载

正常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

正常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

诊断新生儿及婴儿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炎
新生儿及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 易受到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导致脑炎等神经 系统疾病。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帮助医 生诊断脑炎,通过观察脑电波的异常表现来 判断是否有神经系统受损。
癫痫
癫痫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和意识障碍。睡 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癫痫发作时的 异常脑电波,帮助医生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
建立多模态睡眠监测体系
将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与其他睡眠监测技术相结合,如呼吸监测、 肌电监测等,以提供更全面的睡眠信息。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研究的潜在应用领域
1 2 3
临床诊断
通过对新生儿和婴儿的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 ,有助于早期发现睡眠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疾 病。
睡眠研究
利用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研究睡眠与认知、情绪 、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为改善婴儿和儿童的睡眠 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采集
在婴儿睡眠过程中,通过电极记录脑 电波信号,并由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 传输到记录仪中。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脑电波数据进行处理,包 括滤波、去噪、基线校正等,以获得 清晰、准确的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图 形。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的评估与分析方法
评估方法:根据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的 图形特征,评估婴儿的睡眠质量、睡眠 周期变化、大脑功能状态等。
参考。
预测新生儿及婴儿的未来认知功能
要点一
学习能力
要点二
认知功能
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预测新生儿及婴儿未来的学习能 力。研究发现,脑电波的某些特征可以反映宝宝未来的学 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这种预测方法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提前 规划宝宝的教育和培养方案。

正常脑电图PPT课件

正常脑电图PPT课件
与智力水平、人格、个性无关
第4页/共46页
α节律变异
1.慢α节律锯齿状α,频率约为α主频率的一半,因与两种频率的 α波未完全融合 2.快α节律,11-13Hz,夹杂14-20Hz的快波以上两种变异型部 位、反应性同正常α节律
第5页/共46页
第6页/共46页
ß活动
1.大于13Hz的节律性活动 2.常小于20uv,偶达到20-30uv 2.常为正弦波,如果频率相近,可形成良好的调幅 3.额区,常见;后头部,可形成快α变异,中央区,与mu节律 混合 4.量可多可少,因人而异 5.弥漫性,如大量,多为药物作用,巴比妥类,安定等,若非药 物引起,属于不正常现象;颅骨缺损;各个睡眠期
肌电图 持续高波幅
波幅下降 波幅低平 消失,平坦
2Hz以下高波幅慢波 无眼球 占50%以上,少量K- 运动 综合波
消失,平坦
低至中波幅去同步 化混合波
第36页/共46页
间歇期 快速眼 球运动
消失,平坦
1.思睡期(Early drowsiness)特点总结
1.α波幅增高,分布范围扩大,然后消失 2.β活动增多,偶呈爆发性,然后减低 3.Θ活动波幅增高,分布范围扩大 4.伴有出现慢速度侧方眼球运动 5.短程思睡活动多见于儿童与老人
1.各种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弥漫性的θ增多,节律性σ,呈爆发 性出现,持续性节律σ活动
2.在成年人,前头部慢波增强为著
3爆发性θ活动波幅增高可左右交替
4.用力过度换气和低血糖则反应增强
5.过度换气停止后60-90s内慢波增强作用消失,如再次出现局 灶性σ或θ为异常
6.可诱发局灶性棘慢波、全部性棘-慢波综合、局灶性σ、θ活动
构架
清醒 正常

正常睡眠期 各种诱发试验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2.
振幅整合脑电图
妇儿中心
2020/7/12
3.
妇儿中心
❖该理论是以过滤压缩的脑电图为基础,通 过相对简便的阅图分析,得出脑电背景活 动在一段时期内的趋势和变化,以指导对 临床预后的判断。
2020/7/12
4.
妇儿中心
❖单一导联aEEG的信号通常由对称安置在局 部的电极记录(根据脑电图国际10-20系统 安置在P3和P4位置,且FZ为地线),信号 经过放大后通过一个不对称的旁路滤过器, 滤过器的作用主要是减弱2Hz以下以及 15Hz以上的活动,消除因流汗、肌肉活动 以及电干扰等引起的伪迹。
2020/7/12
37 .尚可,哭声大,呼吸平顺,头 部有肿块,有波动感。双肺呼吸音粗,未 闻及罗音,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有 力。
2020/7/12
38 .
初步诊断
❖ 1.抽搐查因:颅内感染? 2.头颅血肿
妇儿中心
2020/7/12
39 .
病程
妇儿中心
❖患儿入院后仍有高热,体温达39°C。入院 第4天行脑功能监测。
2020/7/12
40 .
妇儿中心
2020/7/12
41 .
MRI
妇儿中心
2020/7/12
42 .
aEEG在国内新生儿的研究现状
妇儿中心
❖我国新生儿学领域中,aEEG研究的起步很 晚,仅是近几年来才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而且大部分研究也仅限于重复他人的实验。 不过很多学者已认识到aEEG作为一种新兴 的新生儿脑功能监护手段的重要性,对其 临床应用也在大力推广。
[4] Toet MC, van Rooij LG, de Varies LS. The use of 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for assessing neonatal neurologic injury. Clin Perinatol, 2008, 35:665-678.

脑电图图谱PPT课件

脑电图图谱PPT课件
第11页/共64页
脑电图的基本内容
• 位相 同步或同时相 负相(阴性) 正相(阳性) 位相倒置(慢波) 针锋相对(尖波)
双极导联原理模式图
只有在双极导联出现
第12页/共64页
脑电图的基本内容
• 出现方式
波:单个形式出现的波 活动:数个相似的波 节律:三个以上相同波连续出现。按出现时限区分为 短程:小于
第55页/共64页
• 额叶癫痫发作期:左侧额部导联为著起源的低波幅18次/秒左右的快波节律,持续8秒 后转变为 3-4次/秒的尖慢波节律,并第向56对页侧/共额64部页扩散
• 眼动伪差:眼球旋转时角膜和视网膜之间电场的极性发生改变所致, 可在额部导联引起节律 性活动。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种与额颞慢活动相似的伪差。 第37页/共64页
第四部分
癫痫
第38页/共64页
• 癫痫是一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部疾病
• 脑电图对于癫痫的诊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辨认并无法使用。 • 伪差的产生有三个基本原因
外部原因 仪器原因 生理学原因
第33页/共64页
• 心电伪差:某些个体,尤其是肥胖和短 颈者,在头部有较大的EKG电场。在
• 50Hz交流电伪差:由于现代EEG仪通常带有5060Hz滤波器,这种伪差在常规工作中罕有发生。伪
EEG记录上可出现心电图样改变,其中,
合 • 高波幅的慢波、快波爆发出现。过度换气中出现两次以
上的爆发性活动 • 睡眠时出现的顶部尖波、睡眠纺锤、K综合波明显不对
称 第20页/共64页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 边缘状态: 正常背景活动的轻度量变。如两侧的波率不佳, 波幅一过性不对称,为非特异性改变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03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03
无睡眠周期 上边界 >10μV 下边界 <5μV 下边界波动有限
波带宽度增加(一般> 25μV)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 直) 细梳齿状波形 下边界黑带约在0μV至3-4μV 之间
爆发抑制相关概念
• 爆发抑制: (burst.suppression,BS):不连续的背景形式,间歇期电 压极低,间有高幅爆发,下边界无波动性,可用灰度识别区别不 连续正常电压。
• 安静睡眠:QS • 活动睡眠:AS • 觉醒状态:W
• aEEG睡眠觉醒周期分类:
• 无SWC:即aEEG背 景活动无正弦样改变; • 不成熟SWC:即下边界有 周期样变化但不完全; • 成熟SWC:有明显的正弦 样改变,周期持续20 min以上。
睡眠觉醒周期(SWC)
A: No SWC
无睡眠觉醒周期
没有睡眠周期 上下边界均< 5 µV 谱带宽度变异性明显降低(1~2 µV) 下边界变异性缺失(下边界平直)
惊厥 Seizure
[Hellstrom-Westas, Rosen. Seminars in 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 2006; 11: 503-511]
a) 单一惊厥(SS) b) 30分钟内反复性惊厥发作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应用
aEEG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
• 通过观察脑电趋势图aEEG(振幅整合脑电) 并结合 原始EEG与实时的阻抗值来实现脑功能判读,通过对 趋势图上下边界的的电压值,及谱带宽度与下边界 波动性等进行分析,以便医护人员可随时对新生儿 脑活动的放电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从而做出准确 的判断及相应治疗。
>10 >10 >10 (暴发时电压) <10 <5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29 .
妇儿中心
2020/7/12
30 .
妇儿中心
❖如上图,脑损伤患儿的aEEG(足月儿)呈 不连续性脑电图表现,最低电压在1-2μV, 无明显SWC形成。
❖多数早期aEEG有爆发抑制的窒息的婴儿神 经学的预后很差,然而如果得到快速恢复 (前24小时),不影响存活率。
2020/7/12
31 .
aEEG背景活动的概括
2020/7/12
10 .
妇儿中心
10-20国际标准电极安置法示意图
2020/7/12
11 .
● 国际10/20电极放置标准。
妇儿中心
❖ 主要分为额区F、中央区C、顶区P、枕区O和颞区 T。
❖ 左右对称放置,左奇右偶。 ❖ 地线电极置于FPz。 ❖ 参考电极置于A1和A2等。 ❖ 数据采集 ❖ 分析 ❖ 报告 ❖ 存档
28 .
aEEG背景活动分类
妇儿中心
❖一般新生儿aEEG的背景活动分为3种:
(1)振幅正常:振幅波谱带上边界>10μV, 下边界>5μV ;
(2) 振幅轻度异常:波谱带上边界>10μV , 下边界≤ 5μV ;
(3) 振幅重度异常:波谱带上边界< 10μV , 下边界< 5μV ;
2020/7/12
妇儿中心
❖近年来,由脑功能监护仪(Cerebral function monitor, CFM)记录得出的振幅 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在新生儿 监护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2020/7/12
1.
常规脑电图
妇儿中心
2020/7/12
19 .

脑电图教学ppt课件

脑电图教学ppt课件
脑电图可以检测到脑部疾 病引起的脑电波异常,如 脑炎、脑肿瘤等,为疾病 诊断提供依据。
睡眠障碍诊断
脑电图可以监测睡眠过程 中的脑电波变化,帮助医 生诊断失眠、睡眠呼吸暂 停等睡眠障碍。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元活动研究
脑电图可以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 ,帮助神经科学家了解大脑功能
和神经机制。
认知过程研究
通过脑电图分析,神经科学家可以 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如注意力、 记忆、思维等。
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如何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电极和导联数可以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电极应该根据患者 的年龄、病情和检查目的进行选择,导联数越多,记录到的脑电信号越 全面。
正确的安放电极和保持记录环境安静可以降低干扰,提高脑电图的清晰 度和准确性。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提高脑电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医生应该熟 悉脑电图的基本原理、正常值范围和异常波形的意义,并具备解读脑电 图的能力。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01
02
03
神经元电活动
大脑中的神经元在活动时 会产生微弱的电信号。
电极与放大器
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能够 检测到这些电信号,并通 过放大器将其传输到记录 设备。
波形与节律
脑电图的波形和节律反映 了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状 态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 系。
脑电图的分类与解读
分类
根据记录时间的长短,脑电图可分为 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长程脑电 图。
解读
脑电图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医生通过分析脑电图的波形和节律,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诊断和 评估。
02
脑电图的采集与记录
脑电图的采集设备
电极帽
计算机
用于固定电极,确保电极与头皮紧密 接触。

aEEG对新生儿脑功能监测意义ppt课件

aEEG对新生儿脑功能监测意义ppt课件
了解新生儿的脑功能状况,有助于调整护理策略,如喂养、睡眠等方面,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及时调整护理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AEEG的监测,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如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康复训练是否改善脑功能等。
预测预后
AEEG的结果可以作为预测新生儿预后的参考依据,帮助家长和医生了解宝宝的未来发展状况。
实时监测
通过AEEG监测,可以在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早期干预
AEEG的监测结果可以作为评估新生儿脑功能预后的参考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患儿的康复情况和预后。
评估预后
AEEG的监测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指导,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指导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EEG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靠性
AEEG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03
02
01
干扰因素
新生儿的哭闹、移动等行为以及外界干扰可能会影响AEEG的监测结果。
04
CHAPTER
AEEG对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意义
根据AEEG的监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神经康复等。
标准化和规范化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2
CHAPTER
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的重要性
1
2
3
胎儿在母体内的最后3个月开始形成脑细胞,出生时脑细胞数量已达到成人的90%以上。
胎儿期
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已接近成人,但神经元连接和突触数量较少,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新生儿期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临床的应用ppt课件

正常早产儿(纠正胎龄36周)的aEEG为连续性 脑电图; 可以比较清晰地分辨出SWC; 波幅的变动, 大约在5~50微伏范围. 蓝色轨迹的 较低的末端为aEEG 的“基线”。
正常早产儿(纠正胎龄38周)的aEEG;为连续 性脑电图表现; 具备典型的SWC。 蓝色轨迹显示波幅的变动, 大约在5 ~50微伏范 围。蓝色轨迹的较低的末端为aEEG 的“基线”。
EEG的记录过程包括不对称的记录带通滤过器, 减弱2Hz以下和15Hz以上的活动,半对数压缩 以及时间压缩。 频宽所表示的是EEG最大和最小电压的变化。
aEEG主要提供以下的临床信息: (1)背景活动信息(总体的脑功能); (2)爆发间期(早产儿智力发育期有价值的信 息); (3)背景活动的周期变化相当于睡眠-清醒周期 (总体的脑功能); (4)癫痫发作的行为事件(新生儿大脑病变易导 致癫痫发作)。
半对数坐标是指将幅度轴以对数坐标来表示,主 要目的是使非常低幅度(<5μV)的背景活动能 够在显示时得到增强。 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结果已经不是常规EEG的 信号,而是代表脑电背景整体活动情况的波谱带 信号。
aEEG是由EEG图形过滤压缩而得出的,通常使 用的是单导联(由一对电极记录)或双导联(由 四个电极记录,每侧脑半球设两个电极)。
10-20国际标准电极安置法示意图
● 国际10/20电极放置标准。
主要分为额区F、中央区C、顶区P、枕区O和颞 区 T。 左右对称放置,左奇右偶。 地线电极置于FPz。 参考电极置于A1和A2等。 数据采集 分析 报告 存档
电极的安置
电极的安置
脑电的发育 早产儿aEEG的变化是随着胎龄的增长,背景活 动从原来不连续性脑电图逐渐发育为连续性脑电 图。

脑电图课件PPT

脑电图课件PPT

确定脑电图的节律
脑电图有一定的节律,如 α、β、θ等。分析节律可 以判断大脑的状态,如清 醒、睡眠等。
识别异常波
异常波是脑电图中的异常 表现,如棘波、慢波等。 识别异常波可以判断大脑 是否存在异常。
脑电图的异常表现
异常波形的出现
脑电图背景活动的改变
如棘波、慢波等。这些波形可能表明 大脑存在异常。
如脑电图背景活动的增快或减慢。这 些改变可能表明大脑存在异常。
波特征,帮助医生确诊。
脑部疾病诊断
脑电图可以辅助诊断脑部疾病 ,如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疾 病等。
科研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和 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广泛应 用,用于探索大脑功能和认知 过程。
监测
脑电图可以用于监测重症患者 的脑功能状态,如昏迷、脑死
亡等。
02
脑电图的记录与解读
脑电图的记录方法
脑电图记录需要使用电极
脑肿瘤是指发生在脑部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脑肿 瘤,通过观察脑电活动的变化,判断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在治疗脑肿瘤时,脑电图可以监测手术效果和病情进展。如果脑电图显示异常放 电持续存在或加重,可能说明肿瘤未得到完全控制或出现复发,需要进一步治疗 。
04
脑电图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比较
脑电图与MRI的比较
总结词
MRI对脑部细节显示更精细,而脑电图主要用于监测脑部功能变化。
详细描述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脑部解剖图像,对于脑部细微 结构、脑血管病变等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脑电图则主要监测大脑的电活动变化,对于癫痫等疾病 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脑炎是脑部炎症性疾病,常常伴随着神经功能异常和颅内 压增高。脑电图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脑炎,通过观察脑电活 动的变化,判断炎症的程度和病灶位置。

脑电图知识PPT课件

脑电图知识PPT课件
• 若用大量镇静剂或麻醉剂的患者出现此图, 则预后完全不同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3
生理性刺激的反映
• 睁闭眼试验(单一光刺激) 令受试者睁眼3~5秒后闭眼3~5秒,反复3次,观察α抑制 是否完全。
• 闪光刺激:闪光1—50次/秒,每次持续10—30秒。 反应:A 爆发活动 高波幅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或多 棘波慢波综合。 B 非爆发性慢波:节律同化 ( 基本节律同化、 小数反应、倍数反应)
• 轻度脑血管改变只引起一些基因和蛋白质表达 改变,当血流量下降至35-20ml/100g/分钟时, 神经元细胞出现代谢紊乱,毒性兴奋性氨基酸 堆积,乳酸堆积,能量耗竭;
• 当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到临界量18ml/100g/分钟, 此时不加干预任其发展,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在 所难免。
编辑版ppt
30
3.EEG可以发现可逆阶段的神经元功能障碍。
• 慢波:当人的脑电出现较多的慢波成份, 如超过15%,一般认为是某种疾病的反映。
• 综合波:可分为尖慢、棘慢、多棘慢等多 种病理波的组合。
• 三相波:三次通过基线呈现上、下、上或 下、上、下的组合波。 见于肝肾功能衰竭 等代谢性脑病。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脑电图的伪差
来自受试者的伪差:精神紧张、出汗、眼 动、生理方面(咬牙、吞咽、皱眉等)
来自仪器的伪差:地线接触不良、某接口 松动、电压不稳、电极过脏等
来自空间的伪差:电磁波干扰、人体静电、 空气的震荡等
编辑版ppt
17
电极安装
• 国际10/20系统电极安置法 • 根据颅骨标志确定,尽可能与头颅大小形状

脑电图分析ppt课件

脑电图分析ppt课件

病理波
• • • • • • • • 棘波 尖波 棘-慢综合波 尖-慢综合波 阵发性节律波 高幅失律 慢波爆发 三相波
• 脑电图的病理波形并不是某种疾病的 标志,而是疾病所引起的脑功能紊乱 的表现,在不同疾病下脑功能改变可 以相似,因而可具有类似的脑电图变 化,如脑肿瘤、脑脓肿可出现类似的 慢活动,反之,病因虽然相同,但脑 电波的改变可以不同。
导联组合
• 单级导联 • 双级导联
诱发实验
• 睁闭眼诱发(正常人睁眼时α波抑制,闭眼 时又出现α波) • 过度换气诱发(大脑缺血缺氧,脑电波的频 率逐渐变慢,并可能出现病理波) • 闪光刺激诱发(10-50HZ,可同步出现频率 相似的脑电波) • 睡眠诱发 • 药物诱发
3脑电图的分析
• • • • • 脑电节律 β 〉13Hz---快波 α 8-13Hz Θ 4-7Hz δ 0.5-3.5Hz
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发作时)
癫痫大发作
发作时EEG: 先兆期:散发性慢波、棘波或不规则棘 慢波 强直期:广泛高波幅棘节律 阵挛期:交替出现慢波和棘波 恢复期:平坦波或低幅慢波
全身型癫痫的脑电图
肌阵挛发作
全身强直—阵孪发作时的脑电图
癫痫小发作(失神发作)
发作时EEG:3周/秒高波幅棘慢波综合
间歇期EEG:背景活动大多正常约80%可 出现棘慢节律
精神运动性癫痫
• 发作时EEG:1. 双颞同步性高波幅θ节律 2. 阵发性快波 3. 低平波型 4. 无明显改变 • 间歇期EEG:1. 颞或额散发性棘波 2. 尖慢性、棘波性或爆发性慢波 3. 梯形波发放(锯齿波)
非典型小发作 (Lennox-Gastaut综合征)
炎症性脑疾病的脑电图
• 脑的炎症性疾病时脑电图异常分类如 下: • (1)急性期:分广泛性的慢波化和局 限性的慢波化。 • (2)慢性期:后遗重症的精神神经障 碍和癫痫发作分基本节律的局限性或 者广泛性异常、出现爆发性异常波。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脑电图基本知识  ppt课件

位相( phase ):指同一部位在同一导联 中所导出的脑波,于前后不同时间里波 的位置,或两个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里 所导出的脑波的位置,即时间关系。
同位相
非同位相
位相倒置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脑电图基本知识

波形:是由波的周期,波幅,时间等因 素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不 同的波形。
诱发时原有异常波消失,诱发试验停止后原有异常
波又出现 在正常阈值以下的刺激即出现临床发作
ppt课件 70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EEG的形式
阵发性异常 节律性阵发异常 非节律性阵发异常 持续性异常
ppt课件
71
ppt课件
72
ppt课件
73
ppt课件
74
ppt课件
75
ppt课件

局灶性棘慢波 泛发性棘慢波 多棘慢波
尖慢波 80-100ms 500-1000ms 三相波

1.2-2.7Hz 50-100 μv C1<C2<C3 A2>A1A2>A3
ppt课件 67
高幅节律异常
ppt课件
68
ppt课件
69
脑电图基本知识

诱发异常
非对称性异常 显著的发作波出现或增强 非发作性异常波的出现 显著局限性或病灶性异常 诱发后异常波的残存或再现

活动( activity) 指数(index) 节律(rhythm) 短程节律 长程节律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脑电图基本知识
慢波:

δ波 0.5-3Hz

脑电图ppt课件

脑电图ppt课件

T6
20%
O1
O2
Inion
10%
20%
25%
25%
A1
Left
25%
25%
Pg1
Pg2
Nasion
Fp1
Fp2
F7 F3 Fz F4 F8
T3 C3 Cz
C4 T4
P3 Pz P4
T5
T6
O1
O2
Inion
A2
Right
20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20%
Pz
20%
Oz
10% Inion
20%
9
脑电图 EEG
频率: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 或者从一个波底到下一个波底所需要的时 间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来表示(1秒等 于1000毫秒); 每秒出现的周期数称为频 率,以次/秒(c/s)或赫兹(Hz)来表示。
10
脑电图 EEG
11
脑波按照频率可分为以下几种: α 波:频率8~13c/s即8~13Hz。 β 波:频率超过13c/s,通常为14~30c/s。 θ 波:频率4至不足8c/s,通常为4~7c/s。 δ 波:频率不足4c/s或周期超过250毫秒。 β 波因频率高于α 波又称快波,θ 波及δ 波 频率低于α 波统称慢波。
C4 T4
Left
Right
Pz
T5
T6
20%
O1
O2
Inion
20%
10%
(3)侧连线:从FPz经T3和T4达Oz, 全长分别为100%,左额极点(FP1) 右额极点(FP2)为FPz分别向左向右
10%,左枕点(O1)右枕点(O2)分别为Oz 左右10%距离,左右颞前点(F7,F8)为FP1 与T3,FP2与T4中点,左右颞后点(T5,T6) 为O1与T3,O2与T4中点.

脑电图ppt课件

脑电图ppt课件

(4)其他:左右额点(F3,F4)分别为FP1 和C3,FP2和C4中点,或Fz与F7与F8 之间.左右顶点(P3,P4)分别为C3与O1,
C4和O2,或Pz与T5与T6之间
22
导联连接方式
参考电极导联法(单极导联) 双极导联法(纵连和横连、三角、四角) 平衡式非头部参考电极 平均参考电极 发生源导联法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例如: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脑死亡
编辑版ppt
5
脑电图的适应证(一)
1.脑死亡的判定; 2.睡眠障碍的诊断与监测; 3.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及危重病人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现代心脑血
管外科手术以及介入的监测; 5. 麻醉的监测,控制麻醉的深度; 6.缺氧性脑病以及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观察;
Fz
F8
20%
25% 25%
Nasion
Fp1 Fp2
F7 F3 Fz F4 F8
A1
A2
T3 C3 Cz
C4 T4
Left
Right
Pz
T5
T6
20%
O1
O2
Inion
20%
10%
(3)侧连线:从FPz经T3和T4达Oz, 全长分别为100%,左额极点(FP1) 右额极点(FP2)为FPz分别向左向右
编辑版ppt
30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α波的对称性:两侧大脑半球的α节律的
频率,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同的,轻微差异也 应怀疑异常,较低一侧一般是异常部位.波 幅在枕部双侧差异不超过50%,其他部位不 超过20%
α波的时相关系:一般说来,α节律在 两侧半球同时出现和消失,但每个α波 在不同的区域常不同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