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自动化系统建设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a3da60b59eef8c75fbfb373.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摘要】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对煤矿企业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够有效提高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能力,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预防灾害和事故的功能,这一系列的功能联合能够实现煤矿产区对全矿井的数据采集和统一生产安排。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执行实现科学化网络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煤矿生产的稳定与安全也能够提供可靠的保障。
本文结合许厂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其他煤矿企业在今后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煤矿综合自动化;拍袋子系统;供电子系统;架空乘人器子系统本文以许厂煤矿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许厂煤矿地面1000M 工业以太环网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变电所、提风机房、调度室机房和机电集控中心机房设置了5个千兆环网节点,用单模光缆形成网络将地面的所有子系统接入环网,在监测监控中心形成对地面各个子系统的信息集成。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不断的完善,本文主要对这一系统基础上的进一步信息集成,井下供电、主运输皮带和架空乘人装置系统的网络接入和安装调试进行研究,旨在为生产提供更加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1 煤矿综合自动化集控平台的建立和实施煤矿综合自动化集控平台的建立需要配备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硬件,经过建立综合自动化传输集成,形成畅通安全的传输通道,进而实现综合自动化的数据集成,在煤矿区为生产管理和指挥调度提供数据信息上的支持。
首先需要建立煤矿综合自动化网络平台,在许厂煤矿现有的自动化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井下环网的建立,主干网络采用光纤进行传输,建立独立运行的双环路光缆传输系统,对其采用相对于的双层管理。
在这一传输网络平台之上,进行煤矿个现场总线、以太网以及其他数据传输和集成,实现该系统的高速化和集中化。
许厂采用的是多通道工业以太网综合接入器,其具有多个接口,应用的是透明传输技术,能够实现各个子系统在传输上形成虚拟的相互隔离,在通讯上避免相互干扰,各自完成通讯使得数据在传输上既高效又准确,这样的传输体系也能够维持各个传输架构的稳定,不影响原有系统的稳定性。
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和计划
![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fa8154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0.png)
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和计划一、为啥要搞煤矿智能化。
咱煤矿要是一直走老路子,那可就跟不上时代喽。
现在智能化多牛啊,就像给煤矿装上了超级大脑。
智能化能让采煤更安全,让工人兄弟们少在危险的地方晃悠;还能提高产量,就像给咱煤矿开了挂一样,多赚钱才是硬道理嘛。
二、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
# (一)采煤智能化。
1. 智能采煤设备引进。
咱得搞那种高级的采煤机,能自己根据煤层情况调整切割速度和高度的。
就像一个聪明的大厨,能根据菜的不同情况调整火候和切菜的大小。
先去市场上考察考察,找几家靠谱的设备供应商,比比价格和性能。
配套的刮板输送机也要智能化。
让它能根据采煤机的速度自动调整输送速度,不能让煤在那儿堵着,就像汽车的传送带一样,采煤机采多少,它就得送多少。
2. 远程监控系统建立。
在办公室里搞个大屏幕,就像看电影似的,能清楚看到采煤机在井下的工作情况。
万一有啥问题,在办公室就能指挥,不用工人兄弟再跑到井下查看。
这就需要拉网线或者搞无线传输设备,把井下采煤机、输送机等设备的数据都传到办公室来。
# (二)运输智能化。
1. 智能矿车调度。
给矿车都装上定位系统,就像给每辆车都配了个小管家。
调度室能清楚知道每辆矿车在哪,是装满了还是空着。
然后根据运输需求,智能调度矿车,让它们走最合理的路线,不能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2. 自动化运输轨道。
把运输轨道升级一下,搞成自动化的。
矿车能自己沿着轨道跑,不需要人工一直推着或者拉着。
轨道上可以装一些传感器,一旦发现轨道有损坏或者有障碍物,就立马报警,这样就能避免矿车出轨之类的危险情况。
# (三)安全智能化。
1. 瓦斯监测预警智能化。
多装一些瓦斯传感器,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井下各个角落。
这些传感器就像一个个小鼻子,稍微闻到一点瓦斯超标的味道,就马上把信息传到地面的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收到信息后,不仅要报警,还要能自动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大通风量之类的。
2. 顶板压力监测智能化。
在顶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时刻盯着顶板的压力情况。
煤矿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煤矿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048b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6.png)
煤矿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逐渐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煤矿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意义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生产过程中安全和效率是两个关键因素。
传统的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效率相对较低。
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首先,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
煤矿作业环境恶劣,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如瓦斯爆炸、塌方等。
通过引入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工作时间,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其次,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的人工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而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关键要素,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等。
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传感器可以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转化为电信号,以供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需要考虑到煤矿的具体情况,如瓦斯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数据处理技术是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
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需要根据煤矿的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通信技术是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矿通常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到多个工作面和设备。
通过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
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需要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三、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智能化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复杂的矿井结构、恶劣的工作环境等。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c7bfc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1.png)
安全监控系统
1 2
人员定位系统
实时监测井下人员的位置,保障人员安全。
通风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矿井通风情况,保证矿井通风的稳定。
3
瓦斯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瓦斯浓度,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矿井通风与排水系统
矿井通风自动化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矿井通风的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 。
矿井排水自动化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矿井排水的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 。
平煤集团智能化矿井建设
平煤集团在智能化矿井建设中,采用了多种自动化技术,包括无人驾驶矿车、 智能通风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矿井的生产 效率和安全性。
国际典型案例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矿山的自动化采矿系统
必和必拓公司采用了一套自动化采矿系统,该系统通过无人驾驶的采矿设备进行矿石采集和运输。该系统提高了 采矿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CHAPTER
背景介绍
01
煤炭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来源之 一,其开采和加工过程对经济发 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梅萨里特公司的远程控制采矿系统
梅萨里特公司开发了一套远程控制采矿系统,该系统通过遥控操作进行采矿作业。该系统的应用减少了采矿作业 中的人员数量,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案例比较与启示
技术应用差异
国内外的自动化采矿系统在技术应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国内系统更注 重实用性,而国外系统则更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653d1a227916888486d7c5.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2009年10月目录第1章系统概况 (3)1.1建设目标 (3)1.2建设内容 (3)1.3建设要求 (4)第2章设计规范 (6)第3章网络传输平台建设 (8)3.1总体要求 (8)3.2网络交换机主要技术要求 (8)3.3交换机配置 (9)3.4与信息网连接 (9)3.5系统的安全体系 (9)第4章集成监控平台建设 (11)4.1总体要求 (11)4.2功能要求 (11)4.3硬件技术指标 (12)4.4软件技术指标 (13)第5章子系统接入平台建设 (15)5.1子系统现状 (15)5.2接入要求 (15)5.3硬件接入方式 (15)5.4软件接入方式 (16)5.5原有子系统的接入 (17)5.5.1地面变电子系统 (17)5.5.2瓦斯抽放子系统 (17)5.5.3制氮装置控制子系统 (17)5.5.4皮带子系统 (17)5.5.5电子秤子系统 (18)5.5.6瓦斯监测系统 (18)5.5.7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系统 (18)5.5.8束管监测子系统 (18)5.5.9风机监测子系统 (18)5.5.10瓦斯脱水系统 (19)第6章调度大屏系统建设 (20)6.1系统概述 (20)6.2设计原则 (20)6.3建设内容 (21)6.4系统性能与参数 (22)6.4.1系统性能 (22)6.4.2系统参数 (24)6.5系统结构与组成 (25)6.5.1系统结构 (25)6.5.2大屏幕显示系统 (26)6.5.3显示系统管理软件 (29)第7章数字工业电视系统建设 (33)7.1总体性能 (33)7.2建设内容 (33)7.3系统功能 (36)第8章设备明细清单 (37)第1章系统概况1.1建设目标此次综合自动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建设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将矿井的各个控制系统及各工业现场的视频监控汇聚到集成监控平台,充分考虑子系统的接入与整合,节省投资、资源共享,提高系统功能,并可与矿信息管理网实现无缝联接,从而为信息化矿井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大平矿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
![大平矿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4f23f315a300a6c30c229f50.png)
兆环网, 然后逐步建设井上下电网监控系统 , 随后建 设和接人其他 自动化子系统。各子系统相对独立 ,
但都通过千兆 网平 台进行数据传输 , 最终实现 了全 矿井的综合 自动化。
3 工 业 环 网 建设
通讯平台建设是建设矿井自动化的基础。过去很 多矿的很多 自 动化子系统都各 自为政, 自 各 建设了各
础, 其他 自动化逐步实施和接人 。大平矿 自动化建
设主 要涉及 以下几 个方 面 :
统一的整体, 实现了集中、 综合、 高效管理与调度。
( ) 建设调度中心的工业监控平台 ; 1 ( ) 建设 工业千兆 网通讯平 台, 括井下千 2 包
兆 工业 环 网和地面工业 环 网两个千兆 环 网的建设 ; () 建设井下供 电 自动化 系统并接人 环网: 3 包括
在工业控制的信息传输领域 , 工业以太环 网以 其通用性强 , 第三方支持产品多, 技术成熟 , 数据吞
吐量大, 易于普及和掌握等优势 , 成为工业控制领域
通
平矿建设 了井下、 地面两个千兆环网。这样维护方 便, 传输更安全可靠。大平矿环网系统构成如图 1
所示 。
长治
图 1 大平 矿 自动 化系统构 成 图
・
传输通道 , 自建控制中心和控制系统 , 造成全矿 自动 化系统构成复杂 , 维护麻烦 , 资源浪费。
各自 动化子系统能够共享的资源主要有通讯平 台和调度中心工业组态平台。整个综合 自动化系统 的设计建设重点在于通讯网络平 台的设计和调度 中 心工业组态平 台的设计。
2 ・ 5
件 的共享 , 不能 每个子 系统 自建一套 软硬件 系统 , 这
升机 自 动化子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等部分 自 动化子系 统建设基础之上, 扩展建设了电网自动化子系统, 压 2 建设与改造范 围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0c0961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0.png)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矿
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隐患,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监测温度、氧气含量、甲烷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威胁煤矿
安全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隐患,预防事故。
二、供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力自动化控制,通过电能质量监测、电容式储能、分布
式能源优化等技术,提高煤矿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运输自动化系统:运用无人驾驶技术、激光雷达测距技术、GPS导航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煤矿内部物流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煤炭的输送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四、生产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煤矿
生产环节的智能自动化控制,可大量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和能耗。
五、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矿区内各个生产环节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包括
资源规划、生产计划、物资管理、人员管理等,提高煤矿管理效率,为煤矿转型升级提供
数据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前期投入的成本、技术与设备的
更新换代,对于智能化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升级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煤炭企业的技术
培训和能力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煤炭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的目标。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97b7b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d.png)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探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其中,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概述1.1 系统组成: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监控系统组成。
1.2 工作原理:传感器感知矿井内水位情况,控制器根据水位信号控制执行器进行排水操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
1.3 特点优势:自动化排水系统具有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二、传感器应用2.1 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矿井内水位情况,实时反馈给控制器。
2.2 流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排水管道的流量情况,判断排水效果。
2.3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温情况,防止水温过高影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三、控制器设计3.1 控制逻辑: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水位信号,实现自动控制排水操作。
3.2 控制算法: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水位情况调整排水量,保持矿井内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3.3 远程控制:控制器支持远程监控和操作,方便矿井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排水系统运行情况。
四、执行器选择4.1 排水泵:作为排水系统的核心部件,排水泵应具有高效、耐用、低噪音等特点。
4.2 阀门:用于控制排水管道的通断,防止漏水情况发生。
4.3 水泵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水泵的启停和运行状态,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监控系统建设5.1 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内水位、排水量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5.2 数据分析:监控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矿井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5.3 报警功能:监控系统可以设定报警阈值,一旦超过设定数值即可自动报警,确保矿井安全运行。
总结: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矿井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矿井排水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煤矿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e6e1a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b.png)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煤矿井下排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排水方式存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排水的效率和安全性,煤矿自动化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1.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井下水位、水流情况,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实现对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1.2 控制算法的优化控制算法的优化是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核心。
通过分析井下水位、流量等数据,优化控制算法,实现自动调节排水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排水效率。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远程监控与管理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
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排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可以远程控制排水设备的启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2. 排水设备的自动化升级2.1 自动化泵站传统的排水泵站存在工作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泵站的自动化升级。
自动化泵站可以根据井下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泵的启停、转速等参数,提高排水效率,降低能耗。
2.2 自动化阀门煤矿井下的排水管道复杂多样,传统的手动操作方式存在工作量大、操作不便等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阀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道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阀门可以根据水位、流量等参数自动调节开关状态,实现对不同管道的排水控制,提高排水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2.3 自动化水泵传统的水泵工作状态需要人工监控和调节,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水泵,可以实现对水泵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水泵可以根据井下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水泵的工作状态,提高排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采矿自动化系统规划(两篇)
![采矿自动化系统规划(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c0bb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7.png)
引言:采矿自动化系统的规划是现代矿山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目的是提高采矿作业效率,保障工人安全,并降低矿山的环境影响。
本文将对采矿自动化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矿山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概述:正文内容:一、系统设备规划1.采矿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需根据操作环境和采矿工艺来选择适当的设备。
2.必须考虑设备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故障率等因素,确保系统能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二、通信网络规划1.采矿自动化系统需要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监测。
2.在网络规划中,需考虑矿山地质条件、通信距离、数据传输稳定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通信技术和设备。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1.采矿自动化系统需要对大量的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2.数据管理方面,需要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级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3.数据分析方面,可以采用机器学习和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预测分析,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
四、智能化调度与控制1.采矿自动化系统需要实现智能化的调度与控制,以实现采矿过程的自主化和优化。
2.可采用优化算法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对采矿设备的调度和控制进行优化,提高整体效益。
五、安全与环境保护1.采矿自动化系统规划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需要对设备进行故障监测、预警和自动停机等措施,保障工人的安全。
2.同时,还需要考虑矿山对环境的影响。
可采用智能监测和控制技术,减少矿山的废弃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总结:采矿自动化系统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其目的是提高采矿作业效率,保障工人安全,降低矿山环境影响。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设备选择、通信网络、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化调度与控制以及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矿自动化系统规划方案,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概述采矿自动化系统在矿山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矿采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实施
![矿采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5c461590c69ec3d5bb75f7.png)
矿采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摘要虽然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比例逐年下降,但其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仍然是长期和稳固的。
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的煤炭,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正因如此,数字化煤矿建设成为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课题,煤矿自动化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通过我国煤矿行业现有的自动化系统现状,介绍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自动化、信息化的建设方向。
关键词煤矿;自动化;网络技术1我国煤矿自动化现状分析1)自动化系统相对独立,功能较为分散,管理不集中,信息不能互通,造成资源浪费。
而各系统之间难以做到相互协调,使各分项目部门断链,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资源的浪费使假设成本增加,不仅系统维护量大,而且整体可靠性差,维护困难;同时,在管理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方面也存在浪费的现象;2)各种自动化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做到统一监测、统一调度,严重影响生产力的水平。
由于信息无法共享,不能综合利用,所以很难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煤矿进行统一的自动化管理,难以有效的发挥自动化系统的最大效益;3)没有明确清晰的综合自动化建设组织单位,不利于系统的正常维护,而现有的网络数据传输交换速度也比较慢,不仅不能用于传输多路信息,甚至原有系统的扩展也难以实现。
我国的煤矿自动化现状不容乐观,煤矿安全一直以来成为煤矿开采的诟病。
在这样的现实下,煤矿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显得势在必行。
2 煤矿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实施煤矿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矿井生产过程实现全面监控的系统。
本稿主要从煤矿自动化系统的工业以太网和矿井排水和煤矿水源井等方面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阐述煤矿自动化系统是如何构建和实施的。
2.1 工业以太网为平台工业以太网是基于IEEE 802.3(Ethernet)的强大的区域和单元网络。
利用工业以太网,SIMATIC NET 提供了一个无缝集成到新的多媒体世界的途径。
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促进以太网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高速以太网的出现使得以太网能够克服自身的缺陷,高速以太网具备高宽带、远距离传输、接口开放的工业以太交换系统,采用环网连接架构,具备高速网络重构能力,实现网络的容错稳定运行机制,。
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08f7c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f.png)
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煤矿行业的发展,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概念、构建过程以及优化措施,以期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一、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煤矿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并提高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构建过程1.需求分析:在构建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系统所能提供的功能和效益的明确需求。
只有清楚了解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构建。
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构建的关键阶段。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平台、通信网络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策略,并设计相应的算法和模型。
3.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各个子系统、各个模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这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连接、软件的编程和调试等。
在集成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互动。
4.系统运行:系统构建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运行和调试。
这包括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测试和验证,以及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试和优化。
只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投入使用。
三、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措施1.数据采集与分析: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的模式识别和预测,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2.智能控制与决策: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可以基于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控制和决策。
例如,通过对煤矿生产设备的自动调节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自动控制,可以提高矿工的安全性。
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6138be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c.png)
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指将现代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处理和控制调节的系统。
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安全、降低事故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与煤矿企业的合作方进行需求洽谈、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详细了解,明确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功能。
2.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
硬件架构设计主要考虑所需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软件架构设计主要考虑系统的总体运行逻辑和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与协调。
3. 网络通信设计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各个子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和协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网络通信的问题,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通信协议的选择等。
4.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操作人员之间的桥梁,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易用性和操作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界面的布局、控件的选择、操作方式的合理性等,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操作的准确性。
二、煤矿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施1. 硬件设备采购与布置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与布置。
这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采购以及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2. 软件开发与集成进行软件的开发与集成,包括编写控制逻辑、设计数据库、编写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等。
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调试,确保软件的可靠性。
3. 系统联调与优化完成各个子系统的调试后,进行整体系统的联调与优化。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进行整体运行测试,发现并解决软硬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数据通信问题等。
4. 系统运行与监控系统实施完毕后,进行系统的运行与监控。
智慧矿山及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矿山及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9e73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a.png)
入井、升井自动考勤,提高考勤效率。
超员报警
03
根据矿井核定人数,实时监测井下人员数量,超员时自动报警
,防止超员生产。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设备状态实时监测
利用传感器技术对井下重要设备(如通风机、提升机等)进行实 时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故障诊断与预警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故障预 警和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模块设计
1 2
数据采集接口设计
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接 口,实现数据的统一接入和标准化处理。
数据传输协议制定
根据煤矿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需求,制定合适的数 据传输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针对煤矿监测数据的特点,研究有效的数据处理 算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为矿山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 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新技术。
运输、提升等环节自动化水平提升途径探讨
01
运输环节自动化
02
提升环节自动化
03
监控和管理系统建设
通过引进自动化运输设备和控制系统 ,实现矿石和废料的自动运输和分类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输效率。
采用先进的提升设备和控制系统,实 现矿井提升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高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 统建设
完成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 设计和实施,实现了煤矿生产 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 了人工成本和事故风险。
数据集成与共享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 实现了矿山各部门之间的数据 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决策 效率和准确性。
经验教训分享交流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142ca327d3240c8547ef2d.png)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摘要: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煤矿工作效率,改善工作作业环境,同时也能提高矿井作业安全系数,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生产、管理的一体化。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引言在矿山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矿山的产量,同时对矿山作业的环境也有很大的改观,拥有着智能、高效、安全、多功能等优势。
现阶段在矿山应用综合自动化水平来看,与智能化还有着一定的差异,在多个方面的空间还需要提升,所以矿山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自动化技术,使自动化技术与自身的生产能够进行融合,从各个生产类型上提高智能化的水平,从而促进智慧矿山建设。
1、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主要突出先进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和易用性、可视性和可控性、可互联和可共享、可扩展和可开发等原则,以先进的设计理念为基础,应用网络、通信、数据库、自动化、信息化以及工业电视等技术和设备来构架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
综合自动化平台的建设要采用当前先进成熟的技术,采用平台化的建设思想,系统间联动能根据业务需求实现灵活组合配置;通过生产过程的远程控制、集中控制和自动控制手段,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现矿井的高产、高效。
平台接入子系统原则为所有子系统应接尽接,不局限于机电分管业务范围。
.综合自动化平台基于以太网,采用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如PLC通讯接口)、标准开放的协议(如OPC、ODBC等接口协议)采集各系统数据,保证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平台形成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协议、统一数据格式。
平台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远控控制采用C/S架构,浏览采用B/S架构,预留支持移动监管接口。
工业环网应根据业务系统划分VLAN。
2、矿井工业以太环网建设矿井工业以太环网是作为生产系统设备数据(运行状态、电机温度、轴承温度、振动等)、工艺参数(水位、流量、压力、煤位等)及环境监测数据(环境温度、烟雾监测的数据)的传输通道。
论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建设
![论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3dc2d2443323968011c9245.png)
论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建设[摘要]本文针对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的现状,阐述了建设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的功能,提出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步骤、内容,接入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系统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
【关键字】煤矿;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一、煤矿信息化自动化现状近年来,煤矿企业为应对市场的发展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实施科技兴企发展战略,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矿井瓦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安全定位监控系统,井下皮带机集中控制系统,井下电力监控系统、井下主排水监控系统、工业电视视频监控等系统。
煤矿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大力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建设本质、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奠定了技术基础。
但以上各子系统分属归口管理,占用人员多,且资源不能共享,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即时信息、数据。
要实现全矿井各环节的信息化控制自动化、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管理网络化,使煤矿安全生产、达到减员提效、降低成本,数据平台共享,网络协议转换,标准化的数据通讯、系统联动,管控一体化,使决策者能快速、准确地了解其各个系统运行情况及特点,实现对个子系统信息的融合、共享,消除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孤岛”。
并从科学的角度做出准确的决策,就必须建设煤矿信息化自动化系统,为建设本质、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奠定技术基础。
二、煤矿综合信息化自动化的实质煤矿综合自动化实质是依赖对矿井生产、安全、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应用和提升,达到信息增值的目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采集(传感器与检测)、信息的传输(通信)、信息的处理(计算机)、信息的应用与集成(自动化)等等,信息是未来煤矿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拥有全面、完整、准确的信息是企业提高生产能力,保障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保障。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370236edb6f1afe001f07.png)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第一节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要求一、系统一般要求金星矿井设计规划30万t/a,是采用两立一斜混合开拓的新型矿井。
当前,随着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提高,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立足将本矿井建设成为安全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二、系统的总体要求通过优化矿井的相关生产资源综合管理调控能力,建立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系统集成,以实现全矿井各生产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安全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业务运转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高效化。
1、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和煤矿生产工艺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等信息的有机集成。
2、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在矿调度指挥中心监测井下环境参数,集中控制井上、井下机电设备,减少井下作业人数,达到减人增效和提高矿井安全水平的目的。
3、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井下人员跟踪、位置查询、人数汇总、安全告警等井下人员信息。
4、通过应用软件,实现生产计划、生产安全调度、生产过程控制最优化,并能实现对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
5、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方案,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三、系统网络要求监控系统及自动化网络主要实现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情况调度监视和查询,对各个重要的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因此该网络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相关,也加深了系统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
本系统中,监测监控网络、管控网络、自动化网络从网络架构上都是相对独立的网络,相互间是物理隔离的,外网和内网之间的物理隔离都通过部署隔离网闸的方式实现。
同时在信息管理网络上也允许一部分高层主管领导用户对监控及自动化网络中的资源及系统进行访问。
因此配置防火墙和网闸以实现与外界的安全通讯。
第二节安全监控指挥中心的建设一、.机房的建设地板地板选用防静电陶瓷架空活动地板,豪华、美观、耐磨,地板安装高度为10-15mm,下面留出充分的布线空间。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b56b9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b.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引言概述:煤矿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煤矿事故频发、煤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向来困扰着煤矿行业。
为了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内容。
一、智能监测与预警1.1 煤矿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及时预警环境异常情况,确保矿工安全。
1.2 煤矿地质监测:利用地质雷达等设备对煤矿地质进行扫描和分析,实现对矿井结构、地质构造等关键信息的监测,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风险。
1.3 煤矿安全监测:通过视频监控、声音识别等技术手段,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事故隐患,确保矿工安全。
二、智能调度与管理2.1 煤矿生产调度: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煤矿生产设备、人员等资源的合理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2.2 煤矿物流管理:利用RFID技术对煤矿物资进行追踪管理,实现对煤矿物流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物资运输效率。
2.3 煤矿能耗管理:通过智能能源监测系统,对煤矿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耗成本。
三、智能安全与救援3.1 煤矿安全管理:利用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2 煤矿事故预警: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对煤矿事故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3.3 煤矿救援装备:引入智能救援装备,如无人机、机器人等,提高煤矿事故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四、智能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4.1 煤矿生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煤矿生产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匡助煤矿管理者了解生产情况,优化决策。
4.2 煤矿安全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煤矿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供安全决策支持。
4.3 煤矿生产效率优化: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五、智能维护与保障5.1 煤矿设备维护:通过设备远程监测和故障预警系统,实现对煤矿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维护,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煤矿自动化系统建设
![煤矿自动化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36ea032714791711cd79172c.png)
煤矿自动化系统建设第一章系统概述煤矿全矿井自动化监控系统由地面控制中心、井下监控站、现场分站、网络信息传输系统、网络通信接口设备和矿井工业闭路电视系统等组成。
煤矿全矿井自动化系统采用过程知识系统,具有高先进性、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控制水平要求如下:1) 总体要求:对生产监控系统范围内的各子系统设备能够在生产控制中心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实现全矿集中控制;2) 井下要求:除掘进头外的所有电气设备均能在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和监视。
井下各子系统的控制均实现无人值守,仅有巡检工进行巡视和维护;3) 地面要求:自动化水平与企业的管理有密切关系,考虑到煤矿及煤矿周围的社区情况,故煤矿自动化系统除主扇风机、矸石山外,均实现无人值守,仅有巡检工进行巡视和维护。
但对主扇风机等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集中监视。
第二章矿井自动化系统平台随着现代煤矿采集工业中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无人化矿井采集的概念的逐步推广,煤矿采集安全作业的需要,拥有实时高效可靠,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中央监控系统平台越来越成为当代煤矿采集控制管理中心,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
一套良好的中央监控系统平台,是集数据通信、处理、采集、控制、协调、综合智能判断、图文显示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应用软件系统,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可靠、迅捷地作出反应,及时处理,协调各系统工作,达到实时、合理监控的目的。
我公司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监控一体化指挥平台技术基础上,开发具有“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监控全面,使用方便”特点的过程知识平台软件,由于系统是基于先进的平台软件技术开发,从技术,设计,开发,维护等各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先进性,是一套符合现代煤矿生产集中控制的软件系统。
中央监控系统平台,在中央监控管理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系统的高度集成。
它能实现包括CCTV视频监控系统,排水设备监控系统、安全生产设备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紧急电话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电力监控系统,选煤厂系统,报表系统以及联动预案调度系统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自动化系统建设第一章系统概述煤矿全矿井自动化监控系统由地面控制中心、井下监控站、现场分站、网络信息传输系统、网络通信接口设备和矿井工业闭路电视系统等组成。
煤矿全矿井自动化系统采用过程知识系统,具有高先进性、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控制水平要求如下:1) 总体要求:对生产监控系统范围内的各子系统设备能够在生产控制中心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实现全矿集中控制;2) 井下要求:除掘进头外的所有电气设备均能在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控制和监视。
井下各子系统的控制均实现无人值守,仅有巡检工进行巡视和维护;3) 地面要求:自动化水平与企业的管理有密切关系,考虑到煤矿及煤矿周围的社区情况,故煤矿自动化系统除主扇风机、矸石山外,均实现无人值守,仅有巡检工进行巡视和维护。
但对主扇风机等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集中监视。
第二章矿井自动化系统平台随着现代煤矿采集工业中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无人化矿井采集的概念的逐步推广,煤矿采集安全作业的需要,拥有实时高效可靠,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中央监控系统平台越来越成为当代煤矿采集控制管理中心,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
一套良好的中央监控系统平台,是集数据通信、处理、采集、控制、协调、综合智能判断、图文显示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应用软件系统,能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可靠、迅捷地作出反应,及时处理,协调各系统工作,达到实时、合理监控的目的。
我公司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监控一体化指挥平台技术基础上,开发具有“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监控全面,使用方便”特点的过程知识平台软件,由于系统是基于先进的平台软件技术开发,从技术,设计,开发,维护等各个方面保证系统的先进性,是一套符合现代煤矿生产集中控制的软件系统。
中央监控系统平台,在中央监控管理上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系统的高度集成。
它能实现包括CCTV视频监控系统,排水设备监控系统、安全生产设备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紧急电话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电力监控系统,选煤厂系统,报表系统以及联动预案调度系统的支持。
原有设计的中央控制集成系统中各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技术,被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所有的监控管理操作,都可在一台工作站上完成,这摆脱了以往其他煤炭采集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中独成一体的,需要分别操作控制的模式,管理人员不必再在各个子系统控制主机间来回奔波,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1.集中控制过程软件平台监控系统是基于高性能的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设计。
系统的所有组件完全集成为一体。
系统采用前沿开放性技术,如Windows 2000,以太网,ODBC,AdvanceDDE,VB和过程控制的OLE(OPC)以及基于标准Intel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等,为用户提供经济的,使用方便,功能完善的系统。
2.操作员界面系统的人机界面(HMI) 采用最流行的界面组态技术,将所有的人机界面,应用数据和商务数据完整地集成在基于WEB 的体系结构中,使用HTML作为用户显示画面格式,无需通过麻烦的程序插件,用户可通过安全的操作员站环境或Microsoft的IE浏览器来显示和操控过程显示画面。
3.体系结构概述整个矿井监控处理自动化网络监控区域分为井上控制部分和井下控制部分,井上控制部分主要是对地面水泵控制系统、地面电力调度系统、地面消防系统、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地面监视系统、瓦斯监控系统、主井通风系统及办公等方面的控制联网。
井下控制部分包括:井下排水、井下运输、人员监控、井下视频监控系统、井下辅助系统、井下变电。
井上、井下网络系统采用100M或者1000M光纤冗余工业环网系统将各个控制部分连接起来,可以通过路由和防火墙与公网连接。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组成一个或多个光纤冗余环。
所有工业网络交换机和光纤环网共同汇集到指挥中心的交换机上,然后通过服务器进行管理。
整个系统平台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结构。
其中信息层为矿地面已有的局域网,控制层采用高速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矿井自动化系统结构组成1.统组成煤矿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测与控制的系统,根据矿井的实际特点和系统功能不同,煤矿自动化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1) 安全监控系统2) 井下中央泵房排水监控系统3) 通风机监控系统4) 瓦斯抽放站监控系统5) 注氮防灭火监控系统6) 矿用人员安全检测系统7) 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系统工作面自动化监控子系统8) 井下胶带运输监控子系统9) 井下变电所监控系统10) 锅炉房监控系统11) 选煤厂系统12) 井下降温监控系统13) 矿井水处理监控系统14) 压风机监控系统15)矿井工业电视系统16)DLP显示系统2.矿井自动化系统结构煤矿自动化整体网络采用光纤环网工业以太网结构,从控制中心的各个服务器、操作站,到工业现场的监控站,全部采用工业以太网,确保自动化系统主干网络的实时高速和稳定可靠。
3.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作为整个全矿井综合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来监测井上、下的各测点的环境参数。
在一些重要的地点安装传感器后,一些环境参数可以直接在地面中心站及网络工作站上反映出来,减少了井下有关的检查和值班人员,帮助领导和调度员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使值班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工作面的有安全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对于存在的隐患能够迅速作出处理决策,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
因此整个系统在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1)总回风巷的瓦斯、负压、风速、风门位置检测。
2) 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瓦斯、风速、温度、一氧化碳、风门位置检测,当瓦斯超限时断开综采工作面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3) 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煤机、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泵、喷雾泵开停状态。
4) 综掘工作面:综掘机、转载机、破碎机、局扇开停状态、瓦斯、风筒开关的检测,在瓦斯超限及风筒无风时,断开工作面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5) 所有监测、监控信息应传输至地面矿井调度监控中心,系统可与安全管理综合调度系统无缝连接。
4.井下中央泵房排水监控子系统系统以最先进的PLC控制器为核心,模块化设计,现场快速安装,操作维护简单,技术先进,性能可靠,通过工业以太环网平台可实现水泵房的地面远程监控。
该监控系统用于煤矿井下水泵房的集中分布控制;采用集中控制器与分布式远程I/O,对水泵房设备运行实行在线监控,自动、手动控制水泵的启停及电动闸阀的开、关及开度,并具有自诊断功能,实现水泵房的无人值守;监控系统通过10Mbps 高速Profibus 工业控制网并入目前世界最先进的100M工业冗余容错高速主干网,实现水泵监控子系统与全矿井的监控系统信息共享;水泵房现场以计算机图形界面结合现场操作,最大程度简化操作与状态显示;根据水位控制原则,自动实现水泵的轮换工作,大大延长了水泵的寿命;5.通风机监控系统风机是矿井的重大安全设备之一,它的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除了选用高品质、高可靠性的风扇主机和高压启动柜等设备以外,一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监控系统同样也是风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系统采用高性能PLC 或RTU 作为每个子系统的控制核心,辅之以工控组态监控软件,可以实现下述功能:1.工作方式:自动、手动、检修;2.就地箱工作方式:远动、就地;3.控制风门电动执行机构,实现风门的开闭,并监测到位信号;4.控制风机电机制动装置,实现风机的快速刹车,并监测到位信号;5.控制风机电机高压起动柜的分合闸,并监视开关和故障接点状态;6.监测风机电机的轴承温度、绕组温度信号;7.监测风机的主轴承温度、振动位移、失速信号;8.实时显示、记录所检测的各个温度值,绘制曲线,并提供历史数据的查询;9.实时显示、记录所检测的振动位移,绘制曲线,并提供历史数据的查询;10.根据监测到的风压、压差、温度信号,计算负压、风量和效率,实时显示、绘制曲线,并提供历史数据查询;11.控制润滑油泵站的泵电机、加热器的运行和切换;12.监视润滑油泵站的各个温度、油位、流量信号;13.显示系统的实时报警信息,实时报警打印,并提供历史报警信息的查询;14.检测高压系统的有功电度、无功电度、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压、电流,制作实时数据显示表和实时曲线;6.地面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监测监控系统主要通过监测管道瓦斯浓度、罐内瓦斯浓度、管道温度、管道压力、管道流量、真空泵的开停状态、循环水池水位、水温、泵房环境参数、轴温及罐高、罐压等, 真空泵冷却水缺水保护控制、根据瓦斯浓度进行的抽放气体流向控制等。
抽放监控中瓦斯抽放管道内的负压、浓度、温度和流量是评价瓦斯抽放效果及安全性能的基本参数。
现场监测级由现场各类传感器、信号电缆及PLC控制柜组成;7.注氮防灭火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可编程控制器,完成制氮机组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控制,该PLC 本身具有以太网通讯能力,可直接与网络交换机连接,从而实现与全矿综合自动化网络的汇接,由调度控制中心进行,配以工业电视进行图像监视,做到无人值守。
系统的输入信号有:空气压缩机的开停信号;管路气体压力信号;氮气传感器信号等系统的输出信号有:空气压缩机的开停控制;阀门控制。
8.矿井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系统是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下井后,就无法确切地知道他们所处的位置,该系统能实时的了解井下人员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和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
在平时可作为下井考勤系统,对任一指定月份、或任一指定日期段,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便于考核,打印相关报表;一旦矿井发生透水、火灾等灾害事故,可对抢险救灾的人员统计、定位等起准确的指导作用。
矿用人员监测系统由无线编码发射器、井下数据监测分站、地面中心站及数据传输信道组成。
无线编码发射器发出具有代表身份特征的射频信号,经数据监测接收,再发送到地面中心站。
中心站接收来自数据监测分站上的编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各种文件,使管理人员能及时查询各种信息9.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系统实现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对主要生产设备工况的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损坏,提高设备正常率和开机率;将工作面的相关信息及时传输到地面,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达到生产管理网络信息化。
综采工作面综合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工作面矿山压力(压力量、位移量等)、设备工况(开机率、负荷等)以及环境参数(瓦斯浓度等)的综合监测、数据采集、传送、记录、图形显示、历史数据分析、报表输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