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6a2fb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3.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一、引言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矿工安全而设计的一种集成化管理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模块、技术架构和实施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实现煤矿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事故风险:通过实时监测、预警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
3. 保障矿工安全:提供矿工定位、呼叫救援等功能,确保矿工的安全和紧急救援能力。
三、功能模块1. 人员管理模块:包括矿工信息管理、矿工定位、考勤管理等功能,实现对矿工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2. 设备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预警、设备维修管理等功能,实现对煤矿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维护。
3. 安全监测模块:包括瓦斯检测、火灾监测、温度监测等功能,实时监测煤矿的安全状况,预警和报警。
4. 生产管理模块:包括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监控、生产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和优化。
5. 报表和统计模块:包括数据分析、报表生成、统计分析等功能,为煤矿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四、技术架构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采集子系统、中间数据处理子系统和后端管理子系统。
前端采集子系统负责采集各种传感器数据和矿工信息,中间数据处理子系统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后端管理子系统负责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管理和控制。
1. 前端采集子系统:a. 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布设在煤矿各个位置的传感器,采集煤矿设备状态、瓦斯浓度、温度等数据。
b. 矿工信息采集:通过矿工佩戴的定位设备,采集矿工的位置信息、工作状态等数据。
2. 中间数据处理子系统:a. 数据存储和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b. 数据传输和通信: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后端管理子系统,并与其他子系统进行通信。
煤矿自动化管理制度
![煤矿自动化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57a62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4.png)
煤矿自动化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煤矿自动化管理,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和效率,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 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人员伤亡。
3. 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工作舒适度,减轻工作强度。
4. 提高煤矿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设绿色煤矿。
三、管理体系1. 自动化设备管理(1)设备选型: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设备选型方案。
(2)设备采购: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和标准,对设备进行采购,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煤矿生产要求。
(3)设备安装: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要求,对设备进行安装,保证设备安装的稳固和安全。
(4)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
2. 自动化系统管理(1)系统设计:根据煤矿生产流程和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自动化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2)系统集成:对各个自动化设备进行集成和联网,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
(3)系统运行: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可靠性。
3. 自动化数据管理(1)数据采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形成完整的生产数据。
(2)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3)数据存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管理程序1. 设备管理程序(1)设备选型程序:煤矿生产部门提出设备需求,设备管理部门根据需求制定设备选型方案。
(2)设备采购程序: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设备选型方案进行设备采购,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3)设备安装程序:设备管理部门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要求进行设备安装。
(4)设备维护程序: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2. 系统管理程序(1)系统设计程序:煤矿自动化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和流程设计自动化系统方案。
煤矿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煤矿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9b77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b.png)
煤矿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XXX辅助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矿井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系统维护质量,避免因设备维护不力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监测监控失效等事故发生,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管理规定依据《煤矿安全规程》、《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结合矿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条管理规定按照“统一管理、相互协作”的原则对智能化系统设备及线缆实行管理。
第四条全矿各科室应遵循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各系统进行规划、安装、使用、维护及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为切实加强对矿智能化工作的领导,促进矿智能化工作协调发展,成立XXX智能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副组长:机电副矿长成员:其他矿级领导、副总师、机电科长、供应科科长及调度室主任。
机电副矿长具体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及考核。
第六条矿领导主要职责:(一)矿长对全矿智能化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1(二)机电矿长分管智能化工作,对现场网络、工业电视、智能系统管理负间接领导责任,对因机电装备原因无法通讯、无法供电,影响智能化管理负间接领导责任。
(三)总工程师卖力对智能化的技术管理、工艺技术的优化负间接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
第七条机电科主要职责:(一)卖力组织和协调全矿智能化管理工作,是全矿的智能化系统的主管部门,卖力智能化系统方案,装备点布置、线缆敷设的需求调研、计划和上报等工作;(二)卖力编写智能化系统装备、线缆一样平常维护和保养的质量标准化规范,卖力矿井生产进程中的数据管理;(三)依据质量标准化要求,对井下系统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标识牌的悬挂等进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和考核;(四)卖力智能化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制定、修订执行,监视矿各单位严厉落实管理责任制,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五)贯彻落实集团智能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并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六)卖力组织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矿山智能化建设任务,并对智能化管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监视、搜检、评判与考核;(七)负责智能化资料和智能化部分的建设工作;(八)其他应履行的职责。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c7bfc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1.png)
安全监控系统
1 2
人员定位系统
实时监测井下人员的位置,保障人员安全。
通风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矿井通风情况,保证矿井通风的稳定。
3
瓦斯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瓦斯浓度,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矿井通风与排水系统
矿井通风自动化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矿井通风的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 。
矿井排水自动化控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矿井排水的自动调节和远程监控 。
平煤集团智能化矿井建设
平煤集团在智能化矿井建设中,采用了多种自动化技术,包括无人驾驶矿车、 智能通风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矿井的生产 效率和安全性。
国际典型案例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矿山的自动化采矿系统
必和必拓公司采用了一套自动化采矿系统,该系统通过无人驾驶的采矿设备进行矿石采集和运输。该系统提高了 采矿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 • 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CHAPTER
背景介绍
01
煤炭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来源之 一,其开采和加工过程对经济发 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梅萨里特公司的远程控制采矿系统
梅萨里特公司开发了一套远程控制采矿系统,该系统通过遥控操作进行采矿作业。该系统的应用减少了采矿作业 中的人员数量,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案例比较与启示
技术应用差异
国内外的自动化采矿系统在技术应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国内系统更注 重实用性,而国外系统则更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a2c7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3.png)
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煤矿安全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达到更高水平。
一、制度背景和目标1. 背景:煤矿事故发生频率高,安全隐患较多,制定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是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举措。
2. 目标:通过完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煤矿事故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煤矿工人生命安全。
二、制度内容1. 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要求(1)煤矿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监控系统,覆盖煤矿地下和地面各个重要部位。
(2)安全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预警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安全监控系统应与其他矿井安全设备联动,形成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
2.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要求(1)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明确责任人和任务分工。
(2)安全监控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运行稳定,设备完好。
(3)安全监控系统应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技能。
3. 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应用(1)煤矿应建立安全监控系统数据管理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
(2)煤矿应加密和备份安全监控系统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煤矿应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数据模型和算法提前预警和判断安全风险。
4. 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监督检查(1)煤矿所在地煤矿监察部门应定期对煤矿的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监督检查。
(2)对于违反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的煤矿,煤矿监察部门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并追究责任。
(3)煤矿应积极配合煤矿监察部门的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
三、制度实施1. 煤矿应尽快按照2024年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
2. 煤矿应统一组织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0c0961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0.png)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煤矿
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隐患,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监测温度、氧气含量、甲烷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威胁煤矿
安全的重要因素,及时发现隐患,预防事故。
二、供电自动化系统:实现电力自动化控制,通过电能质量监测、电容式储能、分布
式能源优化等技术,提高煤矿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运输自动化系统:运用无人驾驶技术、激光雷达测距技术、GPS导航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煤矿内部物流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煤炭的输送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四、生产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煤矿
生产环节的智能自动化控制,可大量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和能耗。
五、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矿区内各个生产环节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包括
资源规划、生产计划、物资管理、人员管理等,提高煤矿管理效率,为煤矿转型升级提供
数据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前期投入的成本、技术与设备的
更新换代,对于智能化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升级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煤炭企业的技术
培训和能力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煤炭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的目标。
煤矿无人值守自动化机房站管理制度
![煤矿无人值守自动化机房站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2ace7e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2.png)
煤矿无人值守自动化机房站(所)硐室管理制度目录煤矿无人值守机房站(所)硐室管理制度 (1)一、总则 (3)二、运行管理模式 (4)三、无人值守管理机构 (4)四、工作职责 (5)五、岗位职责 (10)六、安全管理 (12)七、调度室集控中心管理 (17)八、运行管理 (21)九、设备管理 (30)十、无人值守站/所停送电管理 (36)十一、技术资料管理 (39)十二、培训管理 (40)十三文明生产管理 (41)一、总则1、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府谷县煤矿调度时、机电队无人值守机房、站(所)、硐室的运行管理。
2 、本制度依据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规范》,华北电网公司颁发的《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及《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文件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3、本制度制定了调度室集控中心和无人值守机房、站(所)、硐室运行管理模式、管理范围、管理职责、岗位职责、安全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培训管理、文明生产管理等10个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无人值守机房、站(所)、硐室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规范煤矿无人值守调度室集控中心、机房站(所)、硐室的运行管理。
4、调度室对各机房、站(所)、硐室上传数据管理和调度室集控中心各设备运行记录参数(电流电压、压力、流量、振动、温度等参数),进行认真分析比对,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发现运行参数变化较大的,立即汇报机电、运输主要领导,现场由机电队立即组织排查原因,监控由调度室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做好记录。
5、调度室、机电队管理人员成员应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本制度。
6、本制度由机电副总工程师组织机电部和区队有关人员统一审核并报有关矿领导批准后方下文生效执行。
每年根据无人值守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7、本制度未涉及的部分,按国家电力公司《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规程》、《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规范》,华北电网公司颁发的《变电站标准化管理条例》及《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https://img.taocdn.com/s3/m/32ea16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1.png)
04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施方案 与案例分析
实施方案设计
需求分析
明确煤矿综合自动化系 统的需求,包括生产、 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需
求。
系统架构设计
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 包括硬件、软件、网络
等方面的设计。
实施步骤
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 包括设备安装、系统调 试、人员培训等方面的
内容。
保障措施
制定系统的保障措施, 包括备份、容错、安全
05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保障 措施与风险控制策略
安全保障措施设计
1 2 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 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章 可循。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 全隐患。
02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架构设计
传感器与执行器
工业控制计算机
用于监测和控制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 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算法,对煤矿生 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
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并传输到控制中心 ,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软件架构设计
操作系统
数据采集
0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采集生产过程中的
数据,包括矿井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效率等。
数据处理
02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为
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挖掘
0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数据
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预警和预测。
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406b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a.png)
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监控系统的管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煤矿监控系统的煤矿,包括国有煤矿、民营煤矿和合资煤矿。
第三条煤矿监控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数据传输线路和监控中心等设备,对矿井内的生产情况、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第四条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煤矿应当制定和完善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煤矿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五条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不断提升监控系统的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二章责任和义务第六条煤矿监控系统的所有权归煤矿所有,在煤矿内使用的监控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具有相应的资质。
第七条煤矿监控系统的管理由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由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员负责。
第八条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员是煤矿专职从事监控系统管理和运维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的资格证书。
第九条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包括:(一)负责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二)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控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三)对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及时向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四)加强对监控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条煤矿监控系统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员应当制定维护计划和保养方案,对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
第十二条煤矿监控系统管理员应当建立设备档案和台账,对监控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十三条煤矿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应当设有专门的巡检人员,定期对监控设备和监控数据进行巡检和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93c0c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5.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一、引言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而设计的一种集成化的信息化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定义、目标、功能模块、技术架构和实施步骤。
二、定义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指通过集成各种自动化设备、传感器和信息系统,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并通过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实时的生产指导和安全预警,以实现煤矿生产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降低事故风险: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3.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和指导,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与监控模块: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采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浓度等,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进行实时监控。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统计分析、异常检测等,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3. 决策支持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包括生产调度、安全预警、设备维护等,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4. 远程控制与操作模块:通过网络和远程控制设备,实现对煤矿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远程控制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5. 报警与应急模块:根据监控数据和预警规则,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提供应急处理方案,帮助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五、技术架构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技术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1. 硬件方面:包括传感器、监控设备、控制器、通信设备等,用于数据采集、监控和控制。
2. 软件方面:包括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决策支持系统、远程控制与操作软件、报警与应急软件等,用于数据处理、决策支持、远程控制和应急处理。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及实施
![浅谈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及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89c86a5c3c1ec5da50e270c9.png)
() 3较少电网的电压损失, 改善供电质量。计算线
2 8 第6 0年 期 0
3 系统参考架构
童 斜技 钱差 l1 Fra bibliotek3 3套设备较多且设备 内部控制 、 传输类 型也不相 同, 以 可 采用 两次集成 方式。首先 , 在各 子系统 内设置 具有 网 关功能的智能设备 , 通过该设备对该子 系统进行集成 ,
系统采用 1 0M工业 以太环 网技术 , 为控 制 内 0 0 分 网和信息外 网。在 内 、 网间采用 网闸 、 外 防火墙 、 防毒 墙等设备实施安 全隔 离 , 设计 为 内网对外 网仅实 现 并
然后再通过网关提供的接口接入综合自动化系统。 () 机 系统 ( 5胶带 控制 系统 ) 过每 台胶带 机控 。通
1 系统实现的 目标
调度集 中展示 、 区队分散控制模式等 。 () 目的 目标及 实现 的措 施。 明确 综合 自动化 4项 在减轻职工劳动 强度 、 提高 安全性能 、 提高 职工素质 、 提高生产工效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和达到的水平。
2 系统实施前提
、
() 1接入子系统 。除调度通 信系统 、 行政通讯系统 井下无 线通讯系统和矸石 山系统等外 , 其余的系统均
实施前提 、 网络技术比较 、 系统架构 等, 并指 出煤矿 综合 自动化系统在技术 、 实施等方面的重点和 难点 , 以及今后 需研 究解 决问题。
关键词 中图分 类号 文 献标 识码
煤矿综合 自动化系统 , 地面、 是将 井下 由智 能控 制 设备 ( P C C T D5等) 如 L 、S、 C 控制 的各生 产子 系统通 过 网络 、 A A软件联接到综合 自 S D C 动化监控平台 , 实现对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616f0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1.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一种集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系统,能够实现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从系统概述、功能特点、应用优势、发展趋势和技术挑战等方面对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系统概述1.1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1.2 该系统集成为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能够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1.3 通过该系统,煤矿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二、功能特点2.1 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2 远程控制: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功能,矿工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对煤矿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3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煤矿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匡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三、应用优势3.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功能,煤矿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3.2 提升安全性:系统能够监测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指标,匡助企业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
3.3 降低成本: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成本。
四、发展趋势4.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未来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将更多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智能化的管理和决策支持。
4.2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系统将更多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4.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将更多地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五、技术挑战5.1 安全性挑战:随着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安全性问题也将成为一个挑战,煤矿企业需要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保护。
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47375279563c1ec4da7150.png)
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一、关于自动化系统管理职责1.生产指挥中心调度组、信息组、运转队和生产服务中心机电组应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调试、检查、维修和升级等项工作。
系统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生产指挥中心调度组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上位机的运行、操作及管理,随时监测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地操作,并做好系统的运行记录。
上位机的登录密码要严格保密,不得随意告诉别人,不允许在上位机上干与自动化控制无关的事情,更不得在其上打游戏或上网冲浪,调度员有权利和义务阻止任何人在其上进行的违规操作。
3.对自动化系统出现的故障,生产指挥中心值班调度员要按照程序处理故障的提示迅速进行处理,若故障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并报告有关领导。
4.生产指挥中心信息组负责MIS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软件、硬件、光缆等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并负责上位机运行界面的维护、修改和升级(必须经过矿长审批,同意后实施),并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和应用程序的备份工作,出现控制系统故障要及时排除。
5.运转队和生产服务中心机电组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其所辖范围内硬件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定期巡回检查、定期试验及维护检修。
对变电所、加压泵房、排水泵房生产服务中心机电组要安排巡检人员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二、关于停送电制度1.煤矿自动化系统内的高、低压停送电分为遥控、近控、就地三种操作方式,在正常情况下选择为遥控方式,由调度指挥中心值班调度员在上位机上进行相应操作,同时做好记录。
但无论采用哪种操作方式,都必须严格地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2.井下所有高压线路通过调度员远程操作停、送电,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及有关停、送电的其它制度。
3.工作负责人持生产办机电组签发的工作票交给调度员,由调度员指令生产服务中心检修工和工作负责人到指定的高压柜所在地进行停电操作,高压柜停电后应将手车断路器拉出;低压柜停电后应拉开隔离开关,然后由检修工向调度员汇报。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58010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b.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一、引言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为了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效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升煤矿综合管理水平而开发的一种信息化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功能、架构、技术要求以及实施步骤。
二、功能需求1. 人员管理功能:包括人员信息管理、考勤管理、权限管理等,实现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2. 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信息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故障监测等,实现对煤矿设备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3. 生产管理功能:包括生产计划管理、煤矿生产数据采集、生产过程监控等,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掌控和管理。
4. 安全管理功能:包括安全事故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管理等,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5. 能耗管理功能:包括能源消耗监测、能源利用优化、能源成本分析等,实现对煤矿能源消耗的全面掌控和管理。
6. 报表分析功能:包括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生成和展示、数据可视化等,为煤矿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三、系统架构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前端展示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存储层。
1. 前端展示层:提供用户界面,包括各种功能模块的展示和操作界面,支持多终端访问,如PC端、移动终端等。
2. 应用服务层: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交互,包括人员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等,通过接口与前端展示层和数据存储层进行通信。
3. 数据存储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人员信息数据库、设备信息数据库、生产数据数据库等,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者分布式数据库。
四、技术要求1. 安全性要求:系统应具备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操作。
2. 可靠性要求: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性,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服务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扩展性要求: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煤矿规模和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扩展和升级。
4. 实时性要求:系统应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并能够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做出决策和调整。
煤矿综合自动化相关管理制度汇编
![煤矿综合自动化相关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7b139c6ec3a87c24128c405.png)
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相关管理制度汇编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试运行) (3)一、成立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领导小组 (3)二、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具体要求 (7)三、综合自动化系统日常运行管理 (8)四、考核办法 (9)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1)一、主皮带运输系统自动化运行管理制度 (11)二、主运输系统相关制度 (16)(一)、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 (16)(二)、巡回检查制度 (16)(三)、皮带接头检查制度 (17)(四)、驱动机房巡回检查制度 (17)(五)、交接班制度 (18)(六)、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19)(七)、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20)二、11采区变电所管理制度 (22)三、11采区水泵房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32)四、11采区水泵房其他各项制度 (34)五、制氮、压风车间自动化运行管理制度 (38)六、净水站巡回检查制度 (43)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岗位责任制 (44)(一)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维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44)(二)集控员岗位责任制 (45)(三)主运输系统岗位职责 (45)(四)11采区水泵房巡检工岗位责任制 (48)(五)11采区变电所巡检工岗位责任制 (49)(六)制氮、压风车间巡检人员岗位责任制 (50)(七)净水站巡检工岗位责任制 (51)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规程 (53)一、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维护操作规程 (53)二、主运输集控系统操作规程 (63)三、井下11采区水泵房集控操作规程 (70)四、井下11采区变电所集控操作规程 (75)五、井下11采区变电所巡检工操作规程 (78)六、净水站巡检工操作规程 (83)七、净水原水处理系统集控操作规程 (87)八、压风系统集控操作规程 (91)九、制氮系统集控操作规程 (94)十、主煤流系统巡检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8)十一、PSA—1500型变压吸附制氮机技术操作规程 (103)十二、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107)某某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试运行)为了加快某某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步伐,规范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日常管理,切实提高矿井综合自动化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保障安全、减人提效、降低成本、提高管控效率的作用。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70368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7.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一、引言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为了提高煤矿生产运营效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设计的一种集成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手段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控、控制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系统架构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通信三个主要部份。
1. 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
传感器负责采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压力等。
控制器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信设备负责实现各个硬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监控系统负责实时监测和显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同时提供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数据处理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数据处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优化生产过程。
3. 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连接各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桥梁,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
局域网用于连接煤矿内部的各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实现内部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互联网用于连接煤矿与外部的监管机构、供应商和客户,实现外部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三、功能模块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 实时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模块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实时显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
包括煤矿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参数、瓦斯浓度、温度等。
同时,该模块还能够提供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2.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数据。
包括生产数据、能耗数据、设备故障数据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措施,优化生产效率。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9a935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f.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引言概述: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一种集成为了各种先进技术的系统,旨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五个主要部份,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测、智能化设备与控制、安全监控与预警、生产调度与优化以及信息管理与分析。
一、数据采集与监测:1.1 传感器技术:利用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环境参数,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1.2 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煤矿各个区域的数据实时传输,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1.3 数据存储与处理:建立大数据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二、智能化设备与控制:2.1 自动化设备:引入自动化设备,如智能化采煤机、输送机等,实现煤矿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2 远程控制技术: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煤矿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2.3 人工智能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故障诊断,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煤矿生产的连续性。
三、安全监控与预警:3.1 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对煤矿生产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3.2 智能化报警系统:利用智能化报警设备,对煤矿各个区域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提高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3.3 安全预警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建立安全预警模型,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四、生产调度与优化:4.1 生产计划优化:基于煤矿生产的实时数据和需求,优化生产计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4.2 运输调度优化:利用智能调度算法,对煤矿内部的运输车辆进行调度,减少运输时间和能源消耗。
4.3 能耗监测与管理:通过对能耗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优化能源使用,降低能耗成本,提高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信息管理与分析:5.1 数据集成与共享: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和共享,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61ed8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1.png)
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一、引言煤矿行业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确保矿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标准格式。
二、系统概述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监控、控制、分析和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优化资源利用。
三、系统结构1. 系统硬件结构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监控终端、控制器、通信设备等。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采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监控终端用于显示监控画面和报警信息,控制器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通信设备用于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2. 系统软件结构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的软件结构包括监控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和决策支持软件。
监控软件负责实时监控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决策支持软件则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四、系统功能1. 数据采集功能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煤矿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矿工工作情况等。
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获取到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为后续的监控和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2. 监控功能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可以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设备状态监测、环境参数监测和矿工工作监测等。
通过监控功能,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环境异常和矿工安全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控制功能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设备启停、参数调整等。
通过控制功能,系统可以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数据分析功能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统计、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
通过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为决策提供依据。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0a3a5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b.png)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设施 •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 •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特点 •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例 •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煤 矿生产过程、设备监控、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自动化管理。
CHAPTER 04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 特点
冗余设计
总结词
增强稳定性
详细描述
冗余设计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特点。它通过在系统中加入备用设备或线路,确保在 主设备或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设备或线路,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 率。
可靠性技术
总结词
提升设备性能
生产调度模块
生产计划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 的生产计划,包括日计划、周计
划、月计划等。
生产调度
根据生产计划,对生产过程进行调 度,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资源优化
通过对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人员定位模块
人员定位
通过佩戴定位标签,对井下人员 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
轨迹回放
特点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特点, 它能够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 有力保障。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范围
生产过程自动化
包括矿井通风、排水、运输、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以及采煤、掘进、支护等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与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家梁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榆家梁煤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条关于自动化系统管理职责
(一)生产指挥中心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调试、检查、维修和升级等项工作。
系统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生产指挥中心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操作及管理,随时监测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地操作,并做好系统的运行记录。
(三)对自动化系统出现的故障,生产指挥中心值班调度员要按照程序处理故障的提示迅速进行处理,若故障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时,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并报告有关领导。
(四)生产指挥中心信息组负责MIS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软件、硬件、光缆等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并负责维护、修改和升级(必须经过处长审批,同意后实施),并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和应用程序的备份工作,出现控制系统故障要及时排除。
(五)生产指挥中心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其所辖范围内硬件设备的管理及维护,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定期巡回检查、定期试验及维护检修。
对变电所、加压泵房、排水泵房要安排巡检人员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第二条关于停送电制度
(一)榆家梁煤矿自动化系统内的高、低压停送电分为遥控、近控、就地三种操作方式,在正常情况下选择为遥控方式,由调度指挥中心值班调度员在上位机上进行相应操作,同时做好记录。
但无论采用哪种操作方式,都必须严格地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二)井下所有高压线路通过调度员远程操作停、送电,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及有关停、送电的其它制度。
(三)工作负责人持生产办机电组签发的工作票交给调度员,由调度员指令检修工和工作负责人到指定的高压柜所在地进行停电操作,高压柜停电后应将手车断路器拉出;低压柜停电后应拉开隔离开关,然后由检修工向调度员汇报。
在确认负荷侧没有反送电时,再打开柜门。
在负荷侧验电、放电、打短路接地线,并在开关柜上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标志牌。
最后由调度员下令允许开始工作,同时由调度员作好停电记录。
(四)工作负责人必须在工作地点挂接短路接地线,如因工作无法短路接地时应在工作地点前一级可以挂接短路接地线处进行短路接地,方可开始工作。
(五)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要查看工作地点无短路接地等现象后,首先拆除自己挂接的短路接地线,并同调度员联系,要求送电,调度员应指令检修工到停电现场与工作负责人共同拆除“有人工作禁止送
电”的标志牌。
拆除在负荷侧接的短路接地线,并向调度员汇报。
由调度员下令推入断路器小车或合上隔离开关。
最后由调度员远程合闸送电,同时由调度员作好送电记录。
(六)严禁开关柜在只分闸情况下,没有任何安全措施进行线路检修、拆、接等工作。
(七)对突发性的抢修,可以不用工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记录本内,得到值班调度员同意后先进行停电操作和执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当日内补交“操作票”。
同时必须有指定的专人负责监护。
(八)因电网失压造成全矿井停电进行事故送电时,值班调度员要分清主次负荷,分别送电,如排水泵等重要负荷,同时做好记录。
当一次送不上电时,应按机电事故处理程序汇报有关领导,按指令执行。
第三条关于故障处理制度
(一)值班调度员要严密注视报警机的报警状况,当出现故障时要根据报警记录立即联系有关人员进行处理,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二)检修工或运行工在处理故障,尤其是控制系统故障时,一定要先将故障内容汇报清楚,然后根据上级指示进行处理,不得擅自操作,更不允许随意拆卸模块或其他硬件、修改控制程序。
(三)信息中心要定期汇总网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解决方法,以提高现场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