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45

合集下载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原诗1. 《狐假虎威》——《战国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 《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揠苗助长》——《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5. 《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6. 《叶公好龙》——刘向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7. 《伯牙绝弦》——《吕氏春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8. 《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9. 《杨氏之子》——刘义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一至六年级必背小古文补充

一至六年级必背小古文补充
15.《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zhÌ乎?”
2.《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dù》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还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再也没有获得,而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0.《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9.《古人谈读书》(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小古文100篇

1小古文100篇

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古⽂100篇带翻译第⼀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原⽂】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我后⾏。

,你⾛在前⾯,我跟在后边!【原⽂】乡间农家,⽵篱茅屋,临⽔成村。

⽔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双,忽⾼忽低,来去甚捷。

,都是⽤茅草搭盖的房屋和⽤⽵⼦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建在⼩河边,⼩河边栽有⼏棵杨.在树⽊间有⼀对燕⼦,⾝形矫捷,忽⾼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花【原⽂】⽔滨多芦荻。

秋⽇开花,⼀⽚⽩⾊,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原⽂】池中种荷,夏⽇开花,或红或⽩。

荷梗直⽴。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原⽂】菊花盛开,清⾹四溢。

其瓣如丝,如⽖。

其⾊或黄、或⽩、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清⾹四处散发.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它的颜⾊,有黄、有⽩、有,种类繁多.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第⼆组天的魔术6、⾬【原⽂】今⽇天阴,晓雾渐浓,细⾬如丝。

天晚⾬⽌,风吹云散,明⽉初出。

,⼤雾渐渐的变浓了,⾬如丝线般细.晚上,⾬不下了,风⼉吹⾛了乌云,⽉亮⼜绽放了7、雪【原⽂】冬⽇严寒,⽊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林屋宇,⼀⽩⽆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茫茫的⼀⽚,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星,晚上有⽉亮,晚上⼜有星星.太阳、⽉亮、星星三个⾥⾯,太阳最亮,⽉亮其次,星星最弱【原⽂】⼀⽇有夜,分为⼗⼆时。

⼦丑寅卯,⾠巳sì午未,申⾣戌xū亥,是也。

夏⽇长⽽夜短,冬⽇短⽽夜长。

夜半为⼦,⽇中为午。

午前⽈上午,午后⽈下午。

,共分为⼦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这⼗⼆个时⾠.夏天⽩天长⽽夜晚短,冬天⽩.半夜⼗⼆点为⼦时,中午⼗⼆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天是下午.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原⽂】缸中有⾦鱼,⼀猫伏缸上,欲捕⾷之,失⾜坠⽔中,急跃起,全⾝皆湿。

小古文100篇(图文并茂版)

小古文100篇(图文并茂版)
小古文一百篇
37. 道与德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小古文一百篇
38. 君子与小人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儿骄而不 泰。”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小古文一百篇
16. 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 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 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 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 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小古文一百篇
17.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 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古文一百篇
18. 称 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 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 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 可知矣。”
小古文一百篇
19. 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 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小古文一百篇
33. 怀素写字
•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 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 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 之再三,盘板皆穿。
小古文一百篇
34. 王冕好学
•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 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 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 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 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 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

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译文: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

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

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小古文100篇+注释

小古文100篇+注释

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一到十篇小古文

一到十篇小古文

一到十篇小古文1.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3.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 《数星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 《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 《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9.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教版,1到6年级所有古诗词小古文

人教版,1到6年级所有古诗词小古文

部编版语文1-6年级全12册课文必背古诗古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1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6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7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 人之初《三字经》节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12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 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材必背古诗文15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6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7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8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9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注释+配图(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注释+配图(打印版)

小学生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带注释和配图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小学一至五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100篇

小学一至五年级小古文经典诵读100篇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完整版)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

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

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译文: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

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

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寒霜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三年级小古文100首

三年级小古文100首

三年级小古文100首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 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日月星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10、猫捕鱼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11、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3、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Kai叔小古文目录(简洁版)1-202

Kai叔小古文目录(简洁版)1-202

凯叔小古文(最新)001-20201.《论语》:不怨天,不尤人02.《史记》:飞鸟尽,良弓藏03.《归田录》:我亦无他,惟手熟尔04.《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05.《墨子》:有志者,事竟成06.《后汉书》:满招损,谦受益07.《礼记》:玉不琢,不成器08.《韩非子》:小信成,则大信立09.《尚书》:满招损,谦受益10.《论语》:父母在,不远游11.《孙子兵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2.《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3.《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14.《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5.《左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6.《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7.《世说新语》: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18.《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误邪?谓鹿为马19.《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1.《论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22.《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3.《左传》: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24.《史记》:其身正,不令而行25.《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6.《论语》: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7.《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8.《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9.《三国演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0.《左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31.《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2.《说苑·政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3.《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4.《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5.《旧五代史·晋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6.《战国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37.《尚书》:用人惟己,改过不吝38.《水浒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39.《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40.《三国演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1.《后汉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2.《三国志》:读书百遍,而义自见43.《三国演义》: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44.《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5.《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46.《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7.《中庸》:人一己百,人十己千48.《全宋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49.《周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50.《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51.《战国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52.《左传》:居安思危,有备无患53.《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54.《战国策》:日中则移,月满则亏55.《左传》:君命无贰,失信不立56.《太子少傅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57.《左传》:辅车相依,唇亡齿寒58.《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59.《画禅寺随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60.《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61.《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62.《汉书》:绳锯木断,水滴石穿63.《左传》:过而不悛,亡之本也64.《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65.《平妖传》:树高千丈,叶落归根66.《左传》:末大必折,尾大不掉67.《左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8.《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69.《左传》:善不可失,恶不可长70.《四书章句集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71.《左传》:众怒难犯,专欲难成72.《孙子兵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73.《左传》:量力而动,其过鲜矣74.《论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75.《左传》:骄奢淫逸,所自邪也76.《晏子春秋》:衣莫如新,人莫如故77.《孙子兵法》: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78.《世说新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79.《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0.《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81.《世说新语》:乘兴而行,兴尽而返82.《世说新语》:管中窥豹,时见一斑83.《世说新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84.《后汉书》:覆巢之下无完卵85.《世说新语》:势利之交,古人羞之86.《左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87.《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8.《资治通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89.《国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90.《西游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91.《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92.《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93.《淮南子》:苟利于民,不必法古94.《尚书》:好问则裕,自用则小95.《史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96.《资治通鉴》:用人如器,各取所长97.《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8.《史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99.《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00.《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101.《史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102.《小窗自纪》:贵贱之间,易以势移103.《小窗自纪》:贫富之交,可以情谅104.《史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105.《孙子兵法》》: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106.《礼记》:知耻近乎勇107.《楚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08.《象山集》: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109.《增广贤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110.《增广贤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111.《事林广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12.《史记》: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113.《战国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114.《景德传灯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115.《史记》:祸不妄至,福不徒来116.《孟子》:恻隐之心,仁之端也117.《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8.《增广贤文》: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119.《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20.《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12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2.《庄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123.《拍案惊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124.《韩非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25.《西游记》: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126.《史记》: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27.《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128.《史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129.《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30.《西游记》:龙游浅水遭虾戏131.《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32.《庄子》相濡与沫,不如相忘于江湖133.《孟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134.《论语》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35.《西游记》:山高自有客行路136.《论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7.《史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38.《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139.《封神演义》: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140.《西游记》:尿泡虽大无斤两141.《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4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143.《贞观政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46.《资治通鉴》:一言许人,千金不易147.《荀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148.《庄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49.《实贡篇》: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150.《三国演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151.《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152.《抱朴子》: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153.《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154.《红楼梦》: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155.《史记》: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156.《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57.《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58.《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59.《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60.《警世通言》:画龙画虎难画骨161.《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162.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63.《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64.《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165.《水浒传》:踏破铁鞋无觅处166. 《论语》:子在齐闻《音韶》,三月不知肉味167.《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68.《老子》: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169.《旧唐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170.《庄子》:知道易,勿言难171. 《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72.《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173.《世说新语》 :王戎不取道旁李174.《上书谏吴王》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175.《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176.《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 .177.《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78.《水浒传》: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179. 《论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80.《东观汉记》:疾风知劲草181.《醒世恒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182.《西溪丛语》:得饶人处且饶人183. 《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184.《水浒传》: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185. 《警世通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186.《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87.《西游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8.《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89.《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0.《资治通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91.《论语》: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92.《庄子》:朝三暮四193.《汉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194. 《周易》:见善则迁,有过则改195. 《老子》: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196.《庄子》:游刃有余197.《红楼梦》: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个也难求198.《庄子》: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199.《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0.《增广贤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201.《淮南子》:人无善志,虽勇必伤202.《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小学生必备小古文86篇,建议打印早读背诵!

小学生必备小古文86篇,建议打印早读背诵!

1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 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 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9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0篇猫 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1篇幼学琼林 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2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3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4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5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第16篇称 象曹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 后行。
——选自民国老课本
2.乡 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 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 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选自民国老课本
3.芦 花
水滨多芦荻。秋日开花,一片 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选自民国老课本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 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 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 孔,断之有丝。
——选自民国老课本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 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 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 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选自民国老课本
第6课 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 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 明月初出。
老课本
— 选自民国
第7课 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 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 成群,未暮归林。夜半,北风 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 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 世界,真奇观也。
——选自《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
18.称象
•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 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在船中, 使水几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选自《三国志》
19.道边李苦
•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 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取之,信然。
第30课 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 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 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史记五帝本纪》
31.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 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 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25.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 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 “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 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 愈远耳。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
11.猫斗
黄白二毛,斗于屋上,呼呼而鸣, 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 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 走入室,不敢复出。
——选自民国老课本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 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 则龟已先至矣。
——选自《意拾喻言》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 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是有宾客,何益主人? 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 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 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翁破之,水逬,儿得活。
2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 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 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8课 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 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 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9课 日时
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亥戌亥, 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 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 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10课 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 起,全身皆湿。
第26课 盘古开天地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 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 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选自《三五历记》
第27课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第28课 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 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 移焉;地覆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淮南子·天文训》
第29课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选自《山海经·海外西经》
选自《后汉书·孔融传》
22.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 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 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
2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 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24.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 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 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 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唐林语》
14.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 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 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
——选自《古岩斋丛稿》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即到矣, 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选自《训学斋规》
16.读书须有疑
•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 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 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 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 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选自《训学斋规》
17.铁杵磨针
•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风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 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 白感其意,还卒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