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碘酒作消毒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酸碱中和反应C.蒸发食盐水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①FeCl2﹣氯化亚铁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H2O﹣1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4.如图图标属于禁止烟火的是()A.B.C.D.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不会造成对环境污染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7.欲在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计算:需要16g氯化钠,水100g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16g氯化钠C.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因为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都是碱溶液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AB .BC .CD .D 10.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按所学初中化学知识,用化学符号填空.(1)最清洁的燃料是.(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3)能用于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1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1)炒菜时一不小心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立即倒入刚洗过菜米灭火,其原理是;(2)菜刀用过后如不及时处理容易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3)要测定自来水的酸碱度性最适宜选用(填字母).A.紫色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pH试纸 D.pH计(4)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用符号表示)构成.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淮安市某学校学生营养午餐摄入标准值(2016•淮安模拟)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50℃时,把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的是.15.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四种实验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某同学用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来配制果味饮料.配制果味饮料发生如下反应,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3NaHCO3+C6H8O7═C6H5O7Na3+ +3CO2↑(3)一定量木炭与一定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木炭与氧气质量之比在范围内,将有CO生成.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6.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用A和D装置来制取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①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制取②先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部位集中加热③先等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进行收集④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3)B装置相比于C装置的优点是(4)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收集前可将气体先通过E装置,则E中所盛的药品是,气体应该从(填“a”或“b”)端进入E瓶内.(5)C中小试管所起作用是.17.化学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A、酸B、碱C、盐【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任写一种).【设计并实验】(1)小红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军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军认为只需选择图中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18.金属铁、铝、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工业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①乙实验的现象为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③按如图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乙实验中,CuSO4溶液一定是过量的B.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不可能是无色的C.乙、丙混合过程中,可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Al2(SO4)3,可能含有FeSO4.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19.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6g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7.1%的无色溶液20g.(2NaOH+CuSO4═Cu(OH)2↓+Na2SO4)请计算:(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活性炭作吸附剂B.稀盐酸作除锈剂C.碘酒作消毒剂 D.碳酸钙作补钙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活性炭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稀盐酸作除锈剂,是利用了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碘酒作消毒剂,是利用了碘酒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作补钙剂,是利用了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酸碱中和反应C.蒸发食盐水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打开瓶塞,瓶塞要倒放,且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反应,应使用橡胶塞;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①Fe Cl2﹣氯化亚铁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H2O﹣1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为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⑦ D.②⑤⑥⑦【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③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⑤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⑥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⑦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①FeCl2中铁元素显+2价,从右向左读,读作氯化亚铁,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a2+可表示为2个钙离子,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③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可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⑤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1个水分子可表示为H2O,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⑥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合.⑦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表示为,故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故①②⑤⑦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4.如图图标属于禁止烟火的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循环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需要点燃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燃烧需要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不会造成对环境污染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14: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此题主要是由分子模型图来判断分子的构成以及化学式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CH4+H2O CO+3H2.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的生成中有一氧化碳,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B错误.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3,故C错误.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是28:(2×3)=14:3,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欲在实验室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计算:需要16g氯化钠,水100g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16g氯化钠C.量取: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D.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量筒溶解【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称取氯化钠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室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16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 (合84mL),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16g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C、量取84mL水,应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C.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因为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都是碱溶液【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C、根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有可能是盐溶液.【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属于盐,故选项说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化合物与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C、根据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解答】解:A、过量的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把碳酸钠反应了起不到分离的目的,故选项错误;B、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通过蒸发得到氯化钠,能够起到除杂的作用,故选项正确;C、一氧化碳能够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通过观察石灰水变浑浊不能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原有的二氧化碳会对一氧化碳产物的检验产生干扰,故选项错误;D、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滴加酚酞看溶液颜色变化的方法鉴别出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0.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空气组成的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进行解答;B、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置中,瞬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随着红磷的燃烧,被消耗的氧气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瓶中压强降低,至氧气被消耗尽并且装置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不再改变,可以据此解答;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可以据此解答;D、根据甲烷燃烧时分子的变化分析判断.【解答】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错误;B、将燃着的红磷放入装置中,瞬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使装置中的气体压强增大,随着红磷的燃烧,被消耗的氧气的也随之增加,从而使瓶中压强降低,至氧气被消耗尽并且装置冷却后装置中的压强不再改变,分析题中的曲线可以知道与我们的分析不一致,故B错误;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增大,最后为一定值,故C正确;D、由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CO2+2H2O可知,甲烷燃烧前后分子个数不会变化,分析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的相互联系;并且,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按所学初中化学知识,用化学符号填空.(1)最清洁的燃料是H2.(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H2CO3.(3)能用于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Ca(OH)2.(4)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故填:H2;(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为碳酸;故填:H2CO3;(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Ca(OH)2.故填:Ca(OH);2(4)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填:O2.。

江苏省淮安市近年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2021年整理)

江苏省淮安市近年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2021年整理)

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且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CO2C.敞口的浓盐酸的试剂瓶口产生大量白烟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物质的是( )A.用霉变菜籽生产食用油B.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保鲜鱼虾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做面包D.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提高含氮量3.“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O2C.O2D.Cl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 D.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钴元素的符号是COB.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gC.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铬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8个质子6.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事实解释项A铜导线夏天会变长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某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没有嗅到氨味无氨气放出,一定不是氮肥D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出现白色粉末氢氧化钠发生了潮解A.A B.B C.C D.D7.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B.过滤浑浊的水C.证明氨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制取二氧化碳8.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一定是化合物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在t1﹣t2时间段内,四种物质的质量不再改变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29.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B.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有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 CO2CO点燃B CaO CaCO3适量稀盐酸,过滤C Mg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CO CO2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A.A B.B C.C D.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

江苏省淮安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 B.酒精燃烧 C.海水晒盐 D.石蜡熔化2.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菜油 B.面粉 C.蔬菜 D.豆腐3.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Ca(H2PO4)2C.CO(NH2)2D.K2SO44.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A.Ca B.Al C.Cu D.Au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A.C6H12O6B.CO2C.N2D.O27.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Ca(OH)2C.NaHCO3D.NaCl8.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木炭 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9.“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电池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当人被蜜蜂或蚂蚁叮咬时,昆虫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或减缓这些症状,可在昆虫叮咬处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已知食醋的pH为3,食盐水的pH为7,肥皂水的pH为10,火碱液的pH为14)()A.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11.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疾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加热过程中会破坏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可溶于乙醚C.提取青蒿素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D.青蒿素中碳、氢、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可B.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D.因为中和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14.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小气球变瘪B.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铁、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其中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29分)15.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石灰石B.熟石灰C.干冰D.小苏打(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3)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用到的是.16.用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所以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3)化学工业上人们常说“二酸两碱”,其中两碱的是、.(4)石灰石高温煅烧上产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5)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①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富含油脂的物质是.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X↑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X是,它能使食品疏松.③请写出检验配料中含有淀粉实验方法和现象:.18.春暖花开,某校九年级同学外出春游.请回答下列问题:出发前,小乐购买某品牌自热米饭.①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油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②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金属铅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③饭盒底部有用塑料膜密封的生石灰,使用时需将膜撕掉,并倒入水,这时会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到达景区,同学们陶醉了!④景区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⑤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酚等物质,其中丁香油酚(C16H12O2)属于(选“有机物”或“无机物”)春游回来,小海打算到化学实验室研究从景区带回的一块鹅卵石,想用实验证明鹅卵石中是19.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梦同学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知识后,结合常见盐酸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如图“﹣”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用石蕊试纸检验稀盐酸呈酸性,应选择.A.红色石蕊试纸B.蓝色石蕊试纸(2)在镁、锌、铁和铜四种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变成浅绿色的金属是.(3)根据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酸的用途是.(4)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胃液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用氢氧化铝的药物.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其中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29分)20.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1所示.(1)写出图A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图A中收集气体方法是.(2)图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C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的现象是.(4)要制取一瓶供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同时观察燃烧后的产物,若选择B,则需要在发生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如图2所示的干燥装置,该装置中的液体是.21.某学校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1大红花汁(填②据上表推测,大红花汁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③取少量厨房清洁剂放入试管中,加入大红花汁,发现溶液变为绿色,得出厨房清洁剂显性.(2)用pH试纸测得碳酸饮料的pH(填“>”、“<”、“=”)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肥皂水酸碱性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C”,下同),可能导致肥皂水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22.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图有关碱性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1)实验1的目的是.(2)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填一项)优点.(3)实验2中出现的现象是.(4)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不考虑酚酞)是.(5)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②;…实验设计)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丝的目的是.(3)实验前需要用98%的浓硫酸10ml配制10%的稀硫酸.①用到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杯、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②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硫酸溶质质量分数10%(填“>”、“<”或“=”).③下列实验中,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正确的是(4)拓展应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10分)24.为测定某盐酸的质量分数:往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C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是.(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计算该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 B.酒精燃烧 C.海水晒盐 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河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菜油 B.面粉 C.蔬菜 D.豆腐【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菜油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故选项错误.B、面粉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故选项错误.C、蔬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项正确.D、豆腐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3.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Ca(H2PO4)2C.CO(NH2)2D.K2SO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解答】解:A、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故选A.4.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A.Ca B.Al C.Cu D.Au【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答案.【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Ca>Al>Cu>Au.故选D.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A.C6H12O6B.CO2C.N2D.O2【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合成氧气与葡萄糖的过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合成氧气与葡萄糖的过程,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是氧气.故选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 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葡萄汁的pH为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pH为3.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鸡蛋清的pH为8,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柠檬汁的pH为2.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7.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Ca(OH)2C.NaHCO3D.NaCl【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故A错误;B、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故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D、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C.8.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木炭 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分析】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一般是易挥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分析解答本题即可.【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A错误;B、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变稀,需要密封保存,故B正确;C、石灰石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C错误;D、氯化钠在空气中很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D错误.故选:B.9.“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电池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Mg+O2+2H2O═2Mg(OH)2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2Mg+O2+2H2O═2Mg(OH)2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10.当人被蜜蜂或蚂蚁叮咬时,昆虫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或减缓这些症状,可在昆虫叮咬处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已知食醋的pH为3,食盐水的pH为7,肥皂水的pH为10,火碱液的pH为14)()A.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可以根据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结合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解:蚁酸具有酸性,要消除肿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利用中和反应可以中和掉蚁酸,根据题意可知,肥皂水、火碱等物质的pH都大于7,显碱性,但是火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应该涂上肥皂水;而食醋的pH<7,溶液显酸性,食盐水的pH=7,溶液显中性.故选A.11.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疾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加热过程中会破坏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可溶于乙醚C.提取青蒿素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D.青蒿素中碳、氢、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C.根据青蒿素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而青蒿素中有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可溶于乙醚,故选项说法正确;C.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会破坏其有效成分,说明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可B.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D.因为中和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根据燃烧和灭火的条件进行解答;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解答;C、根据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解答;D、根据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解答.【解答】解: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是灭火时只要去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故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C、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属于盐,故错误;D、中和反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如稀盐酸除铁锈,生成氯化铁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答案:A.【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D、根据铁会与稀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A正确;B、取样品,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铁会与稀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既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主要物质,故D错误.故选:D.14.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小气球变瘪B.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铁、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小气球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会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说法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会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说法正确.D、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均比铁弱,均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不能验证铁、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其中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29分)15.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石灰石B.熟石灰C.干冰D.小苏打(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2)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D.(3)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B.(4)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用到的是A.【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C;(2)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填:D;(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来改良土壤酸性,故填:B.(4)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用到的是石灰石,故填:A.16.用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H+,所以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3)化学工业上人们常说“二酸两碱”,其中两碱的是NaOH、Na2CO3.(4)石灰石高温煅烧上产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其符号为:H+;(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其符号为:OH﹣;(3)在碱类物质中,烧碱氢氧化钠作为工业原料在化工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碱;而碳酸钠因其溶液呈碱性又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所以人们俗称其为纯碱,与烧碱合称为“二碱”,其化学式为:NaOH、Na2CO3;(4)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无现象,因此若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钙,若没有气泡说明没有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1)H+;(2)OH﹣;(3)NaOH、Na2CO3;(4)CaCO3CaO+CO2↑.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肥皂水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5)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①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富含油脂的物质是棕榈油.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X↑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X是CO2,它能使食品疏松.③请写出检验配料中含有淀粉实验方法和现象:取适量食品于试管中,滴加碘水或碘酒,试管内出现蓝色,说明配料中含有淀粉.【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食醋显酸性,能够显碱性的物质反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总个数不变;淀粉遇碘变蓝色.【解答】解:(1)山药中含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故填食醋.(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填:乳化.(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肥皂水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肥皂水.(5)①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富含油脂的物质是棕榈油.故填:鸡蛋;棕榈油.。

淮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淮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淮安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二氧化碳答案:C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答案:B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答案:C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中,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C. 酸和碱反应中,酸的氢离子与碱的金属离子结合D. 酸和碱反应中,酸的氢离子与碱的非金属离子结合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氯酸钾B. 氧化铜C. 碳酸钙D. 硝酸钾答案:B7.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B.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C. 金属都能与水反应D. 金属都能与盐溶液反应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氢气B. 氮气C. 铁D. 铜答案:B9.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等D.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关系取决于反应类型答案:D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NaOH2.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33.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是______。

答案:氢氧化铜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金属是______。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镁条在空气变黑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花生米霉变了 D.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C.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用汽油清洗油渍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盐B.冰水 C.汽水 D.食醋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高层建筑着火,立即乘电梯下楼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5.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过滤7.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A.SiO2 B.CO C.CO2D.Na2CO38.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氧化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B.黄酮素属于有机物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9.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10.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能供给呼吸,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是.12.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户外运动.(1)野外运动时经常带的食品之一是牛肉,牛肉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2)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汗,需及时补充的物质是(填字母)A.糖盐水B.果汁C.巧克力(3)晚间用木材生一堆篝火,要使其燃烧更旺的方法是.13.如图是甲、乙、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的含义.(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3)t2℃时,在含有100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g甲和m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取值范围是.14.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干冰是由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天然气已替代煤炭成为家庭主要燃料,天然气相比煤炭的优点有(举1例)(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乙醇(C2H5OH)和一种含碳常见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其剥离原理,就像我们将写错的字母胶条从纸上粘下来一样,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B.石墨烯的化学性质稳定C.石墨烯不溶于水D.制作石墨烯过程属于化学变化.15.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1)Fe2(SO4)3生成FeSO4的化学方程式为.(2)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3)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填化学式).(4)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2分)1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1)指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组合是.17.某学习小组准备利用下列两种方法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提出问题】如何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分析处理】实验一:(1)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反应后盐酸过量的依据是.(2)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实验一至少需准备g的稀盐酸.实验二:(3)向连接好装置,再(填操作),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20mL徐盐酸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脱缓慢推入,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误差分析】(4)实验一测定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理由是.18.某白色固体A由碳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钙中的两种物质组成,为判断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完成下列填空:(1)操作Ⅰ是.沉淀B的成分是,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2)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如表(实验药品自选)19.小明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明一起分析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取25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4.7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1)产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是?(2)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镁条在空气变黑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花生米霉变了 D.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变黑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花生米霉变了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C.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D.用汽油清洗油渍【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解答】解:A、用食醋除水垢,是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从而把水垢除去,故选项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B、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从而把铁锈除去,故选项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C、用洗洁精清洗油污,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D、用汽油清洗油渍,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盐B.冰水 C.汽水 D.食醋【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冰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C、汽水中含有水、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高层建筑着火,立即乘电梯下楼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火药能燃烧爆炸的性质判断.C、根据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D、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解答】解:A、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A错误.B、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B正确.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C正确.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5.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硒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过滤【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去分析判断;D、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称量氯化钠固体时,要放在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A.SiO2 B.CO C.CO2D.Na2C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解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C,1;Na,2;O,6;H,2;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Si,1;Na,2;O,4;H,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和2,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就能正确解答.8.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氧化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B.黄酮素属于有机物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黄酮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的,1个黄酮素分子是由27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黄酮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6×2=222.故选项说法正确.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8: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分析】生锈铁片表面是氧化铁,氧化铁首先与盐酸反应,其后铁与盐酸再反应直至反应完全;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与氯化钠,而与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但氢氧化铁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会存在;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依据以上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首先是与铁锈氧化铁的反应,不会生成气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在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在酸性环境下氢氧化铁不会存在(氢氧化铁会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需要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观察图象一开始就出现沉淀,不符合反应事实,故C错误;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主要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间的反应事实,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时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0.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空气组成的测定;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C、氯化钡和硝酸银或硫酸盐都会产生相同的现象;D、由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注意事项可知,完全燃烧后,等到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解答】解: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或稀盐酸过量.故选项错误;B、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蒸发后会留下白色固体,而蒸馏水什么都没有留下.故选项正确;C、氯化钡可能是和银离子反应产生沉淀,也可能是硫酸根反应产生的沉淀,因此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选项错误;D、由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注意事项可知,完全燃烧后,等到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D.【点评】此题是对物质鉴别的考查,涉及到常见物质的鉴别及操作,只要对鉴别的方法有所认识就可顺利结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其中③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能供给呼吸,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是②.【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故答案为:③;①;②.【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户外运动.(1)野外运动时经常带的食品之一是牛肉,牛肉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2)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汗,需及时补充的物质是A(填字母)A.糖盐水B.果汁C.巧克力(3)晚间用木材生一堆篝火,要使其燃烧更旺的方法是将木柴架空;增大柴火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牛肉所富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2)爬山时,人体会大量出汗,需要补充能量和无机盐,即糖盐水;(3)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2)爬山时,人体会大量出汗,需要补充能量和无机盐,即糖盐水;(3)要使篝火燃烧的旺盛,其方法是:把木柴架空一些;或吹入空气.故答案为:(1)蛋白质;(2)A;(3)将木柴架空;增大柴火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营养素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和燃烧的条件等知识,基础性比较强.难度不大.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13.如图是甲、乙、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P点的含义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t2℃时,在含有100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g甲和m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取值范围是10g<m≤6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加甲物质、蒸发水、降温;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t2℃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50g的甲、乙,t3℃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110g甲、60g乙,要保证乙固体有剩余,需要大于10g,保证甲固体完全溶解需要小于或等于60g,所以t2℃时,在含有100g 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g甲和m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所以m的质量范围是:10g<m≤60g.故答案为:(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降低温度,降温结晶;(3)10g<m≤60g.【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干冰是由分子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天然气已替代煤炭成为家庭主要燃料,天然气相比煤炭的优点有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放出的热量多(举1例)(3)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乙醇(C2H5OH)和一种含碳常见气体,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4)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其剥离原理,就像我们将写错的字母胶条从纸上粘下来一样,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B.石墨烯的化学性质稳定C.石墨烯不溶于水D.制作石墨烯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蜡烛燃烧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3.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状现象,应施用的复合肥是()A.CO(NH2)2B.KNO3C.Ca(H2PO4)2D.KCl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过滤C.点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5.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6.硫的某种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的中间产物,该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SO2B.SO3C.Na2SO4D.H2SO4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8.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A.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D.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9.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化学式是C16H31N2PO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B.达菲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C.达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31D.达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2%10.下列变化过程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B.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将等质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D.电解水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现有六种物质:①聚乙烯、②水银、③聚氯乙烯、④甲烷、⑤氮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3)医用体温计里的液体;(4)能用于包装食品的是.12.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含有(填一种微粒符号)较多的水称为硬水.(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填序号).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3)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细菌(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煮沸,其化学原理是.是的溶解度曲线.(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3)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14.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为3:8;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且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2)G→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A与D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热量.15.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将该溶液分为等质量若干份,向每份溶液中加入质量不等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不考虑由于另一种金属的覆盖而使得内部金属不能完全参加反应),某化学小组绘制了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与所加铁粉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当所加铁粉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所得溶液中Cu(NO3)2质量分数分别为x、y,则x y (填>、=或<);(2)当溶液中溶质种类为2种时,则过滤后滤纸上金属单质种类为种.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通常利用如图中装置(选填字母)与D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2)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3)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4)“操作3”的名称是.(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8.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NH4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2NaHCO3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②氨气极易溶于水.③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实验I:探究膨松剂的成分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1)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关闭K1,打开K2;③点燃酒精灯.打开K1,关闭K2.④打开K2,关闭K1.⑤继续充分加热(2)实验现象:步骤③中A中石灰水变浑浊且(1).(3)实验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中既有碳酸氢钠,也有碳酸氢铵.(4)实验反思:装置B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2).实验II: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1)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为足量).将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3)(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4);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2)测定氨气的质量:调整上图装置的连接顺序为(5).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质量良好.【反思与评价】实验II中,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可能会(6).(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9.家用食醋中所含醋酸(CH3COOH)质量分数的合格值在3%~5%之间.小林同学为检验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合格,他先称取75.0g食醋样品,放入质量为100.0g的玻璃杯中;再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至气泡不再产生为止,共用去10.0g Na2CO3溶液;最后称得玻璃杯与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9g.(已知: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忽略其它反应)(1)求生成CO2的质量.(2)通过计算说明,小林同学购买的食醋中醋酸的含量是否合格.(3)生活中有时会用到稀食醋.要配制醋酸质量分数为l%的稀食醋100g,需要上述食醋多少克?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冰雪融化 C.香水挥发 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香水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3.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状现象,应施用的复合肥是()A.CO(NH2)2B.KNO3C.Ca(H2PO4)2D.KCl【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说明土壤中缺乏钾元素和氮元素.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C、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故选:B.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过滤C.点燃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A错;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故B错;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C正确;D、浓硫酸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故选C.5.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根据甲醛的毒性考虑;B、根据加碘食盐的用途考虑;C、根据塑化剂的危害考虑;D、根据亚硝酸钠的毒性考虑.【解答】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故A错;B、加碘食盐既能调节汤的味道,又能提供碘元素,防止大脖子病的发生,故B正确;C、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所以不能放到果汁中影响身体健康,故C错;D、亚硝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但要放入适量,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影响人体健康,故D 错.故选B.6.硫的某种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的中间产物,该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SO2B.SO3C.Na2SO4D.H2SO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结合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将+6价带入,为零的就是正确答案,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的化合物.【解答】解:A、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6+(﹣2)×2═+2≠0,故A错误;B、三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6+(﹣2)×3═0,故B正确;C、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错误;D、硫酸属于酸,故D错误;故选B.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二者都不燃烧,无法说明任何问题;B、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限制的条件不同,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D、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空气.【解答】解:A、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二者都不燃烧,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故不符合题意;B、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符合题意;C、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限制的条件不同,不能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D、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空气,而不是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A.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D.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就是要使就是与水和氧气隔绝.【解答】解:A、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故选项正确;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会促进铁生锈.故选项错误;C、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促进铁生锈.故选项错误;D、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如果不及时除去会加快铁的生锈速率.故选项错误.故选A.9.抗流感药物“达菲”的化学式是C16H31N2PO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菲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B.达菲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C.达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31D.达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B、根据“达菲”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B、“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达菲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31)≠16:31,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1.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0.下列变化过程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B.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将等质量的Mg和Fe投入到足量稀H2SO4中D.电解水【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进行解答;B、根据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解答;C、根据结束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分析:金属越活泼,和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关系进行解答.【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小,但不会小于7,故A错误;B、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该坐标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故B正确;C、镁比铁活泼,与稀硫酸反应时,镁比铁反应剧烈;当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比镁少,故C错误;D、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2:1,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现有六种物质:①聚乙烯、②水银、③聚氯乙烯、④甲烷、⑤氮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⑤;(2)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④;(3)医用体温计里的液体②;(4)能用于包装食品的是①.【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物质的组成、性质等分析回答【解答】解:(1)空气中含有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最简单的有机物的是甲烷;(3)医用体温计里的液体是水银;(4)能用于包装食品的是聚乙烯.故答为:(1)⑤;(2)④;(3)②;(4)①.12.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含有Ca2+(填一种微粒符号)较多的水称为硬水.(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C (填序号).A.粉笔灰 B.硫酸铜 C.蔗糖 D.食用油(3)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细菌(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N2;(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煮沸,其化学原理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考点】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1)根据定义知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2)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5)根据煮沸消毒的原理分析;【解答】解:(1)由于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故填:Ca2+;(2)A、粉笔灰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所得溶液为蓝色,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溶液呈无色,故选项正确.D、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3)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2NaOH+H2↑+Cl2↑;(4)据方程式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8个H原子、6个N原子、5个C原子、29个O原子,反应后有5个C原子、38个H 原子、29个O原子,所以上述反应中3X含有6个N原子,故X物质的化学式为N2.故填:N2;(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煮沸,是在给碗筷消毒,其化学原理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故答案为:细菌体内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2)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答案为:(1)硝酸钾;(2)降温结晶;(3)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14.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为3:8;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且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CO2;(2)G→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3)A与D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 ,该反应放出(填“放出”或“吸收”)热量.【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E 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为3:8,所以B是二氧化碳,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所以D是盐酸,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所以F是水,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G会转化成F,所以G是双氧水;双氧水分解可以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A和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和二氧化碳可以互相转化,所以E可以是碳酸钠,A和碳酸钠也可以相互转化,所以A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E 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一种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B中两元素质量比为3:8,所以B是二氧化碳,人体胃酸中含有D,可帮助消化,所以D是盐酸,生活中F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所以F是水,F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G会转化成F,所以G是双氧水;双氧水分解可以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氧气,A和E都是由三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双面使用练习本纸张B.电脑24小时不关机C.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很低 D.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2.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钢铁锈蚀 C.呼吸作用 D.干冰升华3.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铜锌合金 B.玻璃 C.涤纶 D.棉花4.合理施肥是农业增产和城市氯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Cl B.KNO3C.CO(NH2)2D.Ca(H2PO4)2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食盐水B.滴管的使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6.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白醋洗去水壶内部的水垢7.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2CO+O22CO2B.C+CO22COC.H2+Cl22HCl D.2H2+O22H2O8.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Zn、X、Cu B.Cu、X、Zn C.Zn、Cu、X D.X、Zn、Cu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校园里桂花开的时候处处花香怡人,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2)为可爱的同学过生日,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3)学校水池中取出的水里有很多不易沉淀的细小悬浮物,我们可以加入进行处理.(4)同学们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到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5)杀菌消毒时,会用到某种消毒泡腾片,其中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ClO2),该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医用酒精也能杀菌消毒,其杀菌消毒的原理是.(6)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小强家某天午饭的食谱如表:主食:馒头副食: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饮料:牛奶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你建议食谱中应增加(填写代号)A.油饼 B.烧豆腐 C.凉拌黄瓜 D.炒鸡蛋.12.现有①氢氧化钠、②氢氧化钙、③盐酸、④硫酸铜、⑤碳酸氢钠五种物质,按要求将序号填在空中.(1)常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2)水溶液呈蓝色的物质;(3)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物质;(4)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1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t2℃时,将26gA物质、29gB物质同时放入100g水中,降温至t1℃,能析出晶体的物质是;(3)大量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以用的方法提纯A物质.1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如图的转化关系.(1)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是常见金属,如果人体缺丙元素,易患贫血,工业上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为.15.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1)该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能.(2)在催化重整时发生的反应为甲烷和水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6.实验室通常采用下面装置制取少量气体,请根据要求回答:(1)实验室使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这种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碳往往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可将杂质气体通过装置除去;(2)使用装置A在实验室中还可以制取某气体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装置收集该气体,集满该气体后的集气瓶能否按装置G方式放置备用,原因是.17.为了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图丙装置中A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管B实验前后的质量并未称量,它的作用是.(2)甲同学若要计算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还需要测得的数据是.在乙同学的实验中装置内的空气没有排出,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已知铜锌合金的质量为1.0g,该温度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可算得获得氢气的质量为0.02g.则乙同学测得的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8.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的灼烧石灰石的实验,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灼烧后的石灰石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同学们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无损耗).请回答:(1)灼烧后的石灰石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组成为:1.CaCO3 2.3.CaO (2)请写出一种证明灼烧后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氧化钙的方法(写出操作、现象、结论):.(3)根据如图实验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4)过滤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19.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刘畅同学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100g盐酸溶液中,测得pH变化如图所示.求:(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2)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双面使用练习本纸张B.电脑24小时不关机C.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很低 D.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分析】“低碳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双面使用练习本纸张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电脑从不关机,电脑也会消耗电能,这样会浪费电能,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即对身体不好,并浪费了能源,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代替开车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BC.【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2.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钢铁锈蚀 C.呼吸作用 D.干冰升华【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铜锌合金 B.玻璃 C.涤纶 D.棉花【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锌合金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D、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4.合理施肥是农业增产和城市氯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Cl B.KNO3C.CO(NH2)2D.Ca(H2PO4)2【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食盐水B.滴管的使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分析】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液体飞溅;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解答】解: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蒸发溶液、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6.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白醋洗去水壶内部的水垢【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白醋除水垢是利用酸与盐和碱的反应;酒精清洗碘是利用碘溶于酒精的性质;汽油能溶解油污.【解答】解:A、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的性质,故A错误;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碘能溶解于酒精的性质,故B错误;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C正确;D、用白醋除水垢是利用酸与盐和碱的反应的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乳化的原理,此题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化学服务于生活.7.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2CO+O22CO2B.C+CO22COC.H2+Cl22HCl D.2H2+O22H2O【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图及物质分子结构微观图,反应为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分析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的特点,选出与微观图所表示反应特点一致的反应.【解答】解:A、该反应为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且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一致;故A正确;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与微观图所示的反应的各物质的类别相符;但化学方程式所示的反应中各物质的微粒数的比1:1:2与微观图中的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不同;故B不正确;C、该反应为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不一致;故C不正确;D、该反应为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反应事实,还可以表示出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的比例关系.8.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A.Zn、X、Cu B.Cu、X、Zn C.Zn、Cu、X D.X、Zn、Cu【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X>铜;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即Zn>X.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X>Cu.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Na2CO3能与过量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氢,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后和硫酸铜反应,因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溶于稀硫酸.【解答】解:A、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性减弱,pH升高,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pH升高,会大于7,该选项不正确;B、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硫酸钠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不正确;C、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到0,该选项不正确;D、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即开始时不产生沉淀,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铜,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校园里桂花开的时候处处花香怡人,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分子的不断运动.(2)为可爱的同学过生日,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学校水池中取出的水里有很多不易沉淀的细小悬浮物,我们可以加入明矾进行处理.(4)同学们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到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5)杀菌消毒时,会用到某种消毒泡腾片,其中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ClO2),该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医用酒精也能杀菌消毒,其杀菌消毒的原理是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使病菌失去生理活性.(6)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小强家某天午饭的食谱如表:主食:馒头副食: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饮料:牛奶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你建议食谱中应增加 C (填写代号)A.油饼 B.烧豆腐 C.凉拌黄瓜 D.炒鸡蛋.【分析】(1)利用分子是运动的知识进行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明矾的特性分析回答;(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得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实验结论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实验还可以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显﹣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6)从馒头中含有的淀粉为糖类物质,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中含有蛋白质和油脂,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从而判断缺少的营养成分;【解答】解:(1)具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远远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故填:分子的不断运动;(2)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吹灭蜡烛时吹出的风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填: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有吸附作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以加入明矾加速细小悬浮物的沉降;故填:明矾;(4)在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通过实验现象和验证,可以得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填: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5)设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x.x+(﹣2)×2=0解得x=+4病菌中含有蛋白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使病菌失去生理活性,起到消毒之目的.故填:+4;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使病菌失去生理活性.(6)从提供的食谱可以看出该食谱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及水分与无机盐,缺少维生素,所以应该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类食品凉拌黄瓜.故填: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12.现有①氢氧化钠、②氢氧化钙、③盐酸、④硫酸铜、⑤碳酸氢钠五种物质,按要求将序号填在空中.(1)常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②;(2)水溶液呈蓝色的物质④;(3)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物质③;(4)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⑤.【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氢氧化钙呈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1)氢氧化钙呈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②;(2)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水溶液呈蓝色的物质硫酸铜,故填:④;(3)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物质盐酸,故填:③;(4)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且由于碳酸氢钠是由于水解显的碱性,其碱性很弱,刺激性不大,故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⑤.答案:(1)②;(2)④;(3)③;(4)⑤.【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2)t2℃时,将26gA物质、29gB物质同时放入100g水中,降温至t1℃,能析出晶体的物质是 A ;(3)大量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以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物质.【分析】(1)据该温度下A 的溶解度分析解答;(2)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降温后AB的溶解度分析解答;(3)据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分析判断.【解答】解:(1)t1℃时A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的A,所以将30gA 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10gA,则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20g:100g=1:5;(2)t2℃时,将26gA物质、29gB物质同时放入100g水中,降温至t1℃A的溶解度是20g,小于26g,析出晶体,B的溶解度是30g,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能析出晶体;(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应用降温结晶法提纯大量A物质;故答案为:(1)1:5;(2)A;(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点评】明确溶解度概念、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才能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1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如图的转化关系.(1)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写出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此转化关系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合理即可).(2)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丙是常见金属,如果人体缺丙元素,易患贫血,工业上冶炼该金属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分析】(1)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则乙是氧气,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要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甲是一氧化碳;丙是常见金属,如果人体缺丙元素,易患贫血,则丙是铁;工业上冶炼该金属,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若乙是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则乙是氧气,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要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合理即可).(2)若甲是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甲是一氧化碳;丙是常见金属,如果人体缺丙元素,易患贫血,则丙是铁;工业上冶炼该金属,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合理即可);(2)Fe2O3+3CO2Fe+3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15.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1)该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在催化重整时发生的反应为甲烷和水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H2O CO+3H2.【分析】(1)根据燃料电池原理分析;(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该装置中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四种气体存放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 (2016九上·大连期中) 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3%,若这些氮元素都以尿素[CO(NH2)2]形式存在,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A . 0.2%B . 1%C . 2%D . 3%3. (2分)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分解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和B . 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C . 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4. (2分) (2017九上·邓州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熄灭酒精灯B . 倾倒液体C . 气体验满D . 液体过滤5. (2分)下列各组物质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 . 木炭和氧化铜B . 锌粉和铁粉C . 氯化钠和蔗糖D . 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二、填空题 (共6题;共38分)6. (7分) (2019九上·岳池期末)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取和进行相关实验的装置。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 B 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当用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的方法制取氧气,则你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7价,变为反应后的+4价和________价。

(3)用已收集好的二瓶氧气C和D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在________(选填“C”或“D”)中进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将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物质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食盐是白色晶体B .浓盐酸易挥发C .一氧化碳具可燃性D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2.下列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的是( )A .盐酸B .纯碱C .干冰D .氢氧化钙A .AB .BC .CD .D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使之长期不变质B .菜刀切完咸菜后立即用水清洗干净,并用布擦干,以防生锈C .电动车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D .实验室用完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后可用作复合肥料给花卉施肥5.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完成的是( )A .Zn→H 2B .KMnO 4→MnO 2C .CO 2→CaCO 3D .Cu→Cu(OH )2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稀释浓硫酸 C .检验铵态氮肥D.蒸发食盐水7.向CuS04溶液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出的固体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金属铜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镁D.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镁8.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LiMnO2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9.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分子是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醋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D.每个醋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10.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从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和数字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1)2个氢原子;(2)一种有机物分子;(3)金属元素.12.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4)妈妈说,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14.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判断的依据是.15.A与B有如下的复分解反应:A+B→C+D(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 是;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A为;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2分)1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 装置中的导气管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3)若用10g质量分数为98%额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需加水g.17.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18.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猜想与假设】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则其实验现象应是;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你的判断依据是.【探究反思】(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列表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19.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g,试计算:(1)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2)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物质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食盐是白色晶体B.浓盐酸易挥发C.一氧化碳具可燃性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食盐是白色晶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浓盐酸易挥发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一氧化碳具可燃性是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密度大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2.下列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的是()A.盐酸B.纯碱C.干冰D.氢氧化钙【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盐的识别,根据盐的概念可知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盐酸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氢氧化钙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错误;故选:B.【考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分析】A、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电器着火的处理方法、居室装修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不能,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水,使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变化不大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均正确.B、硫酸与适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而木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均正确.C、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居室装修,要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故选项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均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故选:D.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使之长期不变质B.菜刀切完咸菜后立即用水清洗干净,并用布擦干,以防生锈C.电动车电池充电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D.实验室用完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后可用作复合肥料给花卉施肥【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分析;B、根据金属防锈的措施分析;C、根据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分析;D、根据硝酸钾的营养元素分析;【解答】解:A、甲醛有毒,食用的水产品不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故A错误;B、为破坏菜刀生锈的条件,切完咸菜后立即用水清洗干净,并用布擦干,可有效防锈,故B正确;C、电动自行车充电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D、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两种营养素,实验室用完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后可用作复合肥料给花卉施肥;故D正确.故选:A5.下列各组内物质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完成的是()A.Zn→H2B.KMnO4→MnO2C.CO2→CaCO3D.Cu→Cu(OH)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反应是否可以发生,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一步反应实现;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一步反应实现;C、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步反应实现;D、铜不和碱反应,所以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铜.故选D.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稀释浓硫酸C.检验铵态氮肥D.蒸发食盐水【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铵态氮肥的检验.【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验铵态氮肥,可将铵态氮肥与碱性溶液混合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变蓝色,说明是铵态氮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向CuS04溶液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出的固体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金属铜C.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镁D.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镁【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铁>铜,向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被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出的固体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铁>铜,向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则会有铜被置换出来,镁不能置换出来;因为过滤后往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铁.故滤出的固体必有铁、铜,因为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其中的铜,所以滤液中就不能再有硫酸铜了,只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由此可知: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镁,故A正确;B、由于铁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滤渣一定含有金属铜,故B错误;C、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滤液一定含有硫酸镁,故C错误;D、由于镁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滤渣一定不含有金属镁,故D错误.故选A.8.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LiMnO2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解答】解:A、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由0价变成了+1价,该选项说法正确;B、M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该选项说法正确;C、LiMn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分子是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醋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D.每个醋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D.根据分子的结构以及原子构成来分析.【解答】解:由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醋酸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CH3COOH.A.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醋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故正确;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D.一个醋酸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具有一个原子核,所以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故正确.故选C.10.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 4K 2MnO 4+MnO 2+O 2↑可知: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分解完毕则不变;钾元素和锰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而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则不变分析质量分数的变化.【解答】解: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不变,因此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错误;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不变,因此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不变,故正确;C 、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分解完毕,则不再减小,剩余固体不会是0,故错误;D 、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变而不会减小,故错误.故选项为:B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从H 、O 、C 、Ca 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和数字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1)2个氢原子 2H ; (2)一种有机物分子 CH 4 ; (3)金属元素 Ca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2)甲烷是一种有机物,其分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4;(3)H、O、C、Ca四种元素中,Ca属于金属元素;故答案为:(1)2H;(2)CH4;(3)Ca;12.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灼烧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4)妈妈说,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糖类.【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1)利用分子是运动的知识进行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燃烧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4)根据常见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1)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2)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吹灭蜡烛时吹出的风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3)棉花和羊毛是天然形成的,为天然纤维,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纸中的成分相同,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4)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糖类.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灼烧;(4)糖类.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A (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在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减小明显.【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结合物质的性质进确定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解答】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故A曲线表示的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故填:A;(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表示在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故填:在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3)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故填:饱和;(4)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冬天温度低,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故冬天捞碱,故填: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减小明显.14.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B中分别盛有CO2、H2中的一种,试回答:由放置方法判断出A瓶中的气体是H2;判断的依据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氢气的物理性质.【分析】根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该倒放分析.【解答】解: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集气瓶应该倒放.故答案为:H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倒放.15.A与B有如下的复分解反应:A+B→C+D(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稀盐酸;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则A为氢氧化钠;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2NaOH+CuSO4=Cu(OH)2↓+Na2SO4.【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则C为氯化钠;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结合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A为酸;A与B反应生成氯化钠和D,则A为稀盐酸,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C为氢氧化铜沉淀,结合氢氧化钠固体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则C为氯化钠;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结合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A为酸;A与B反应生成氯化钠和D,则A为稀盐酸,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2)若A的固体是一种干燥剂,C是蓝色沉淀,C为氢氧化铜沉淀,结合氢氧化钠固体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A为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1)稀盐酸;HCl+NaOH═NaCl+H2O;(2)氢氧化钠;2NaOH+CuSO4=Cu(OH)2↓+Na2SO4.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2分)1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 装置中的导气管 d 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 b → c →g .(3)若用10g质量分数为98%额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需加水88 g.【考点】证明碳酸盐;气体的干燥(除水);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分析】(1)检验碳酸盐的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振荡,若有气泡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中含有CO32﹣,是一种碳酸盐,通入石灰水是用长导管,让气体与石灰水充分反应;(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将D瓶口向下时,应从长导管进气;(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回答.【解答】解:(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d连接,让生成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反应,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将D瓶口向下时,应从长导管进气;(3)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 C. D.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矿山粉碎 D.酒精燃烧3.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 B.米饭 C.黄瓜 D.红烧肉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取用固体药品6.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A.KC1﹣氯化钾B.3OH﹣1﹣三个氢氧根离子C.Cl2﹣两个氯原子D.2SO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用于制造铝箔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稀盐酸用于除锈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8.“盱眙十三香龙虾”史闻天下,该龙虾调料中含有的肉桂醛(C9H8O)是一种食用香料,关于肉桂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肉桂醛是一种氧化物B.肉桂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一个肉桂醛分子由18个原子构成D.肉桂醛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8....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请从①氮气②熟石灰③甲烷④硫酸钾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可用作钾肥的是.(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12.水是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与水相关的问题:(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组成的.(2)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它在净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3)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13.2015年12月28日,我市有轨电车(如图)正式通车,关于有轨电车有下列问题,请回答:(1)电车外壳的钢铁部分喷涂油漆,它不仅美观,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铁与等物质接触而生锈.(2)电车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3)电车的座椅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塑料属于(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4)为了探究锰、锌、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将锰块、锌粒和铁块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14.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2℃时,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溶质质量:A>B②溶剂质量:A<B③溶质质量分数:A=B.15.A﹣I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I属于糖类,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是.(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反应①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4)由如图可得出,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填字母).A、酸和碱B、无机物和有机物C、不同种类的原子D、化学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16.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b”或“c”)端进入.(3)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已知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最好选择(填字母).(4)F是某同学刚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和现象).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填一种仪器名称).(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20%.1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1),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③CaCl2+NaHCO3═CaCO3↓+2NaCl【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实验现象是.【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反思评价】(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填字母).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D、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四、计算题(本题包括共1小题,共6分)19.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盛有2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19.8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g.(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 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表示禁止烟火,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表示禁止放易燃物,与消防安全有关;D、表示禁止吸烟,与消防安全有关.故选B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石蜡熔化 C.矿山粉碎 D.酒精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3.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 B.米饭 C.黄瓜 D.红烧肉【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错误;B.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B错误;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C正确;D.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取用固体药品【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装置正确.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B、胃液的pH为0.8﹣1.5,小于7,显酸性.C、唾液的pH为6.6﹣7.1,显酸性.D、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A.6.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A.KC1﹣氯化钾B.3OH﹣1﹣三个氢氧根离子C.Cl2﹣两个氯原子D.2SO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KC1读作氯化钾,故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l,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3,故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故选A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用于制造铝箔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稀盐酸用于除锈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铝用于制造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支持燃烧的性质,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A.8.“盱眙十三香龙虾”史闻天下,该龙虾调料中含有的肉桂醛(C9H8O)是一种食用香料,关于肉桂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肉桂醛是一种氧化物B.肉桂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一个肉桂醛分子由18个原子构成D.肉桂醛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由肉桂酸的分子式和氧化物的定义进行解答;B、据元素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肉桂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肉桂醛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该有机物C9H8O2中C、H、O元素质量比=(12×9):(1×8):(16×2)=27:2:8,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一个肉桂醛分子由9+8+1=18个原子构成,故正确;D、肉桂醛C9H8O2中C、H元素质量比=(12×9):(1×8)=27:2,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A、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取样,滴加碘水或碘酒,若变蓝色,说明馒头中含有淀粉,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将水、酒精各50mL倒入100mL量筒中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取样,分别加水,测量变化前后的温度,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D、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应该逐渐的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B错误;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固体质量不变,然后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固体质量不变,故C正确;D、每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故D 错误.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请从①氮气②熟石灰③甲烷④硫酸钾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可用作钾肥的是④.(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②.(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③.(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①.【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做钾肥使用,故填:④;(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②;(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③;(4)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①.12.水是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与水相关的问题:(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它在净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3)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乳化.【考点】电解水实验;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3)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回答.【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在净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3)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乳化油污.故答为:(1)氢、氧两种元素;(2)吸附色素和异味;(3)乳化油污.13.2015年12月28日,我市有轨电车(如图)正式通车,关于有轨电车有下列问题,请回答:(1)电车外壳的钢铁部分喷涂油漆,它不仅美观,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铁与水和氧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2)电车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3)电车的座椅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塑料属于合成(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4)为了探究锰、锌、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将锰块、锌粒和铁块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2)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解答;(3)根据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解答;(4)根据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解答.【解答】解:(1)电车外壳的钢铁部分喷涂油漆,它不仅美观,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而防锈;(2)电车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3)电车的座椅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塑料属于合成材料;(4)为了探究锰、锌、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将锰块、锌粒和铁块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答案:(1)水和氧气;(2)大;(3)合成;(4)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14.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2)t2℃时,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①溶质质量:A>B②溶剂质量:A<B③溶质质量分数:A=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t2℃时,A的溶解度是30g,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溶剂质量:A<B,溶质质量分数:A=B,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解答】解:(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答案为:B>C>A;(2)t2℃时,A的溶解度是30g,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饱和;(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溶剂质量:A<B,溶质质量分数:A=B,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答案为:②③;15.A﹣I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I属于糖类,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是CO.(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反应①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4)由如图可得出,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B(填字母).A、酸和碱B、无机物和有机物C、不同种类的原子D、化学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C为铁;根据“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则推测G为水;根据“I属于糖类”,结合图框,推测E为酸,F为氢气,H为氧气,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C为铁;根据“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则推测G为水;根据“I属于糖类”,结合图框,推测E 为酸,F为氢气,H为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物质B为一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2)根据分析,反应②为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反应①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低处二氧化碳和铁,故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4)由如图可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在光合作用中生成糖类和氧气,而糖类和氧气在呼吸作用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故选B.故答案为:(1)CO.(2)置换反应.(3)铁.(4)B.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16.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填“b”或“c”)端进入.(3)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已知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最好选择C(填字母).(4)F是某同学刚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2(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和现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答;(3)根据制取乙炔气体,是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和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来选择发生装置;(4)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进;(3)根据制取乙炔气体,是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即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可用装置A或B;又因为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所以应选用装置C;(4)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CO2,答案:(1)长颈漏斗;(2)2KMnO4K2MnO4+MnO2+O2↑;b;(3)C;(4)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CO2;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钢铁生锈 C.西瓜榨汁 D.瓷碗破碎2.食用下列江苏省特产主要与蛋白质摄入有关的是()A.泰兴黄桥烧饼 B.如皋董糖 C.无锡水蜜桃D.高邮咸鸭蛋3.下列运动用品或设施中,主要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充气船B.木制双杠横梁 C.铁合金铅球D.纯棉护腕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量取B.称量药品C.测定某溶液的pHD.用滴管取稀盐酸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熔点高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6.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食盐水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处C.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车船表面喷涂油漆以防生锈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各物质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6gB.甲的化学计量数等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和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丙与丁的质量之和D.反应后密闭容器内为混合物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9.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t1℃时,50g水中分别加入10g的甲、乙,可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D.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相等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A.水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 D.稀盐酸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1)用化学用语表示: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②缺元素易患佝偻病;(2)现有以下几种物质:A.烧碱B.熟石灰C.纯碱D.聚乙烯E.聚氯乙烯请从A~E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①改良酸性土壤的是;②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12.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①A分子是由构成;②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关于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1)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填序号)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14.已知A、B、C、D、E、F、G、H、I、X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单质,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质;人体胃液中含有A,可帮助消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反应物和产物均已给出)(1)H的化学式是,X在此反应中的作用.(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在我国古代冶金业的应用被称为.(3)上述转化关系图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填序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滤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16.2015年某市初三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四个考签:a.O2的制取;b.CO2的制取;c.配制50g10%的NaCl溶液;d.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①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实验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代号).②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需称量NaCl g,溶解NaCl 时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17.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查阅资料: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选填装置编号).(3)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填字母编号).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5)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图3),在小烧杯外、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填字母编号).A.水和浓硫酸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D.水和氢氧化钠固体.18.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导出部分的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Ⅰ.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Ⅱ.忽略其他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以下实验的影响.探究活动: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1】用酸碱中和法测定: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1)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为了准确计算所称取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则应该选用上述表格中的稀硫酸的体积为mL,还需要补充的数据是.【实验2】沉淀法测定:乙组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资料摘要: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MgCl2=Mg(OH)2↓+2NaCl(3)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检验②中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已过量,进行以下的操作:A同学:将原试液静置后,直接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同学:将原试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合理的是(填“A”或“B”),理由是.(4)步骤④中洗涤沉淀物的洗涤液中含有的溶质为.四、计算题(本题6分)19.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 的稀硫酸时,刚好不再产生气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 B.钢铁生锈 C.西瓜榨汁 D.瓷碗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粉笔折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食用下列江苏省特产主要与蛋白质摄入有关的是()A.泰兴黄桥烧饼 B.如皋董糖 C.无锡水蜜桃D.高邮咸鸭蛋【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泰兴黄桥烧饼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如皋董糖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C、无锡水蜜桃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高邮咸鸭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运动用品或设施中,主要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充气船B.木制双杠横梁 C.铁合金铅球D.纯棉护腕【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解答】解: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正确;B、木头是天然材料,错误;C、铁合金是金属材料,错误;D、纯棉属于天然材料,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量取B.称量药品C.测定某溶液的pHD.用滴管取稀盐酸【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使用分析.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滴管使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使用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持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氢氧化钠应该放到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防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少量盐酸,不允许在液体内部排出滴管内的气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熔点高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人类对金属的利用情况分析;B、根据金的化学性质分析;C、根据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分析;D、根据合金的性质与保险丝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铜,较晚的是铝,故A错误;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不是熔点高,故B错误;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而不是纯铁,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因此应该是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性质,金属材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熟悉其性质,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解答.6.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食盐水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处C.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车船表面喷涂油漆以防生锈【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暖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纯碱溶液能与油脂反应,进行分析判断.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A、暖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食盐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处,故选项说法正确.C、纯碱溶液能与油脂反应,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D、车船表面喷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与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与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各物质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6gB.甲的化学计量数等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和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丙与丁的质量之和D.反应后密闭容器内为混合物【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由表格信息可知,物质甲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物质乙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8g+8g+20g+9g﹣25g﹣8g﹣5g=7g,故A错误;B、化学计量数需要依据相对分子质量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计算,题中没有给定四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化学计量数不大确定,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之和,故C错误;D、反应后的容器内含有甲、乙、丙、丁,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难度中等,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仔细推敲,即可求解.8.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加热条件下,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氧化铁是红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解答】解:A、加热条件下,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因此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2中少量的CO;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将固体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将混合物先溶解再过滤,然后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9.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t1℃时,50g水中分别加入10g的甲、乙,可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D.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不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正确;C、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50g水中分别加入10g的甲、乙,不能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相等,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是()A.水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 D.稀盐酸【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盐酸显酸性,氯化钙显中性,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显酸性;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时,溶液的pH逐渐升高到7,说明加入的物质显碱性;继续加入X达到一定量时,溶液的pH 才升高,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氯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显中性.【解答】解:A、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水时,溶液的酸性减弱,但是不能达到7,也就是说加入水稀释时溶液仍然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时,盐酸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石灰水时溶液的pH升高,不会出现平行于X轴的线段.故选项错误;C、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溶液时,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又和氯化钙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时,溶液的pH又升高.故选项正确;D、向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仍然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1)用化学用语表示: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②缺Ca元素易患佝偻病;(2)现有以下几种物质:A.烧碱B.熟石灰C.纯碱D.聚乙烯E.聚氯乙烯请从A~E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①改良酸性土壤的是B;②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②人体缺乏钙元素易患佝偻病,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时会分解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②人体缺乏钙元素易患佝偻病,其化学式为:Ca.(2)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②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时会分解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可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是聚乙烯.故答案为:(1)①CH4;②Ca;(2)①B;②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依据图示回答: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①A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②属于氧化物的是D(填序号);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N2+6H2O.【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1个A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②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③依据图示可知,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1个A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则一个A分子中含4个原子.②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个D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③依据图示可知,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答案:①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②D;③4NH3+3O22N2+6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关于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1)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_;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B;(填序号)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被压成薄片解答;(2)可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aO+H2O═Ca(OH)2,铝能被压成薄片说明铝具有延展性,故填:延展性;(2)“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答案:(1)CaO+H2O═Ca(OH)2 延展性;(2)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健康的知识以及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已知A、B、C、D、E、F、G、H、I、X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G为常见金属单质,E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呈紫红色,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所形成的常见气体单。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车汲水灌溉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2.下列各项为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色的白雾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 .西红柿C.大豆D.玉米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5.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安全常识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儿童生长缺锌元素→导致智力低下家中天然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海产品防腐→甲醛溶液浸泡C.物质鉴别D.环保知识羊毛布料和棉质布料→点燃闻味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淀粉溶液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水污染和土壤板结A.A B.B C.C D.D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测定溶液pHC.称取7.5gNaOHD.稀释浓硫酸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8.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打磨后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s内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金属甲乙丙丁氢气泡多少++ ++++ +++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A.铁B.铝C.镁D.锌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参加反应的A、B微粒个数比为1;210.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NaCl固体Na2CO3过量稀盐酸,蒸干B CO CO2氢氧化钠浓溶液,干燥C KCl KClO3MnO2,加热D FeSO4溶液CuSO4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现有H、O、C、Cl、Ca、Na六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写出食盐主要成分中的阳离子;(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4)标出发酵粉成分之一的小苏打(NaHCO3)中碳元素化合价.12.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煤、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2)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请说出一种生活中你能做到的节约能源的做法.13.去年12月28日,淮安有轨电车正式运营(如图所示),立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有轨电车的轨道使用的大量锰钢,你知道锰钢属于下列哪种材料(选填下列序号)A、合成材料 B、无机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2)电车外壳多为铝合金结构,其优点不仅质轻、美观,还耐空气腐蚀,其原因是.(3)电车座椅一般采用阻燃防火材料,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化学性质.(4)城市交通使用这种有轨电车的优点有(选填下列序号)A、缩短城市间的距离B、减少大气污染C、让出行更加便利快捷.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温度为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物质,所得溶液为(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3)将t2℃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填“>”“=”或“<”);(4)若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温度降低到t1℃,则下列各关系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选序号).A、析出晶体质量:甲=乙B、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C、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D、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5.生石灰是白色块状固体,生石灰被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在日常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人类很早就会通过烧制石灰石来获得生石灰,请回答关于生石灰的相关问题:(1)工业用烧制石灰石的方法获得生石灰,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海苔是广大同学喜爱的零食,打开海苔的包装袋,有一包白色的干燥剂,成分就是生石灰,生石灰做干燥剂可以干燥的气体有.A、H2B、O2C、CO2D、HClE、NH3(3)养鱼的池塘里也会定期洒少量的生石灰粉末,用以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撒入生石灰后的池塘水的pH 7.(填“大于”、“小于”、“等于”)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6.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图中带标号a仪器的名称;(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收集二氧化碳一般不选E装置的原因是;(3)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欲探究石蜡燃烧产物,则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17.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所需时间/min1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100 70 约1202 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0 约703 100 70 约480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小数点后保留1位).18.实验室贮存的烧碱易变质,围绕变质问题某学习小组同学取实验室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烧碱固体样品进行下列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原因分析】贮存在实验室里的烧碱为什么会变质?请分析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碱变质的原因.【方案讨论】欲检验烧碱是否变质,小王建议用无色酚酞试液,小李立即否定了小王的建议,他否定的理由是;同时小李提出可以使用一种碱溶液来证明烧碱是否已变质,大家讨论后觉得可行,小李选择的这种碱溶液是.【知识链接】若已变质,请参与定量测定样品纯度:【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酸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的测定,确定一定量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选用稀硫酸比稀盐酸测量结果更准确,请分析原因.【实验方案】小红同学根据原理思路,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交流讨论】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填序号).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②实验前,甲、乙装置内的空气没有排出③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④实验结束后,甲、乙装置内仍留有CO2.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19.我市著名的化工企业安邦集团,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现取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214.6g进行电解,当NaCl完全反应时,生成0.4gH2.(已知该反应是:2NaCl+2H2O2NaOH+H2↑+Cl2↑,假设生成的Cl2和H2全部溢出)试求:(1)当NaCl完全反应时,生成Cl2的质量为g.参加反应的NaCl的质量为g.(2)当NaCl完全反应时,所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车汲水灌溉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生产实践型.【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A选项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2.下列各项为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色的白雾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分析;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分析;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解:A、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浓厚白色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反应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烟”和“雾”的区别.3.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西红柿C.大豆D.玉米【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豆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米、面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解答】解:A、橙子属于水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西红柿属于蔬菜,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由以上分析可知,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大豆.故选:C.【点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D.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可用来除锈【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以用作人工降雨,故正确;C、熟石灰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D、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用作金属去锈,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5.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安全常识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儿童生长缺锌元素→导致智力低下家中天然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海产品防腐→甲醛溶液浸泡C.物质鉴别D.环保知识羊毛布料和棉质布料→点燃闻味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淀粉溶液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水污染和土壤板结A.A B.B C.C D.D【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加碘盐的检验;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铁锅可以给人体补充铁元素、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C、羊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淀粉遇碘变蓝色.D、根据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与过度施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锅可以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防止贫血;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儿童生长缺锌元素,导致智力低下;故选项主题知识的归纳全部正确.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故选项主题知识的归纳全部错误.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后者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布料和棉质布料;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加碘盐中不含碘,不能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故选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D、臭氧层空洞是氟利昂等排放造成的;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板结;故选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量元素的缺乏症与摄入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物质的鉴别原理、常见的环境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测定溶液pHC.称取7.5gNaOHD.稀释浓硫酸【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运用标签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分析.B、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要用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滴加在试纸上分析.C、运用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分析.D、运用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对着手心,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倾倒,故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或胶头滴管滴加在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操作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纸上称量,故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且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D.从碱溶液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正确;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C错误;D.碱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溶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8.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打磨后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s内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金属甲乙丙丁氢气泡多少++ ++++ +++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A.铁B.铝C.镁D.锌【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本题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利用表格中的记录可判断气泡的多少来得出金属的活泼性强弱.【解答】解:因取用大小相同的金属片,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间相同,则气泡的多少可说明反应进行的快慢,根据表格中的记录可知:金属的活泼性为乙>丙>甲>丁,而镁、铝、铁、锌的活泼性为镁>铝>锌>铁,则丁最有可能是铁.故选A.【点评】本题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实验记录来考查金属活泼性,学生应能利用表格中的记录作出正确的判断.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参加反应的A、B微粒个数比为1;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A、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都是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说法正确;B、物质A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虽然物质C二氧化碳为含C化合物,但因结构、组成、性质都与无机物相似,故列为无机物;D物质水不含C元素属于无机物;而物质B为氧气,是无机物;故说法错误;C、甲烷气体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前要检验其纯度;故说法正确;D、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B微粒个数比为1:2,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0.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NaCl固体Na2CO3过量稀盐酸,蒸干B CO CO2氢氧化钠浓溶液,干燥C KCl KClO3MnO2,加热D FeSO4溶液CuSO4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足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现有H、O、C、Cl、Ca、Na六种元素,请选择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初中化学)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 人教版

(初中化学)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解析版) 人教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化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常识,你认为加油站内应该张贴的标志是()A.当心爆炸B.严禁烟火C.节能标志D.绿色食品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创造.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器制作 B.陶瓷烧制 C.钢铁冶炼 D.美酒酿造3.我们淮安平桥豆腐远近闻名.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ON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由四个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亮氨酸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亮氨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9:2B.上述四种溶液中酸性最强是柠檬汁C.上述溶液的pH一定是用pH试纸所测D.胃酸过多病人不宜多吃菠萝和酱油5.用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关于“火”有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刻用锅盖盖灭C.可燃物着火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D.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使用CO2将其扑灭6.“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一种含+6价铬元素(元素符号为:Cr)的盐,它的化学式可能是()A.CrO3 B.HCr2O7C.K2Cr2O7D.K2Cr2O37.学习和研究化学离不开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有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过滤D.读取液体体积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的中正确的是()A.铁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8.85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性质和铁完全相同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铁制品只能在真空中使用D.铁由原子构成,常温下为固体,原子之间紧密排列,没有空隙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两个钠离子______;②天然气主要成份______.12.某校在春暖花开的四月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下列为此次春游活动中的部分问题,请您帮助回答:(1)有些同学带了如下的食品,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字母).A.午餐肉B.西红柿C.面包D.黄瓜2(3)野炊用水主要来自废黄河,你认为这样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要测定该水的酸碱度,可以选择______.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pH试纸D.蓝石蕊试纸(4)在野炊活动过程中,小花不小心被蚂蚁(毒液蚁酸)咬了,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选填下列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B.食盐水C.肥皂水D.食醋(5)在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是还原铁粉,但已部分生锈,该还原铁粉生锈的主要原理是______.1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现有如图1反应微观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2)从反应类型角度: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是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3)从能量变化角度:如图2,往烧杯的冷水中加入一定量下列某物质,其中不可能引起白磷燃烧起来的是______ (选填标号).A.生石灰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14.据2015年5月17日《中国日报》报道:连盐铁路是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预计2017年5月底建成,建成后,苏北革命老区将逐步跨入“高铁时代”.(1)钢轨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______(选填字母).A.无机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金属材料(2)为了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将铁、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溶亚铁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2)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中,溶剂质量最大的是______;(3)t2℃时,准确称取A物质40g,加入50g水中,在不改变溶剂质量的前提下,若想把A 物质完全溶解,你设计的操作是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若实验室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3)B、C都可以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但选用C比B更优越,理由是______.(4)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端进入.(选“b”或“c”)(5)实验室一般不采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6)常温下,用装置C制取氢气装置,在反应过程中,若关闭止水夹,过一会儿反应就会自动停止.其原因是______.17.清明节后,老师在复习酸碱性质时又让同学们进入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浓盐酸和蒸馏水分别配制了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50g质量分数分别为7.3%和14.6%的稀盐酸三种溶液.(1)配制一定质量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步骤:①溶解②装瓶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所需水的体积为______.(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他们会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______(3)他们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若干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请鉴别出三种溶.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224)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其分解产物进行如下探究:【设计实验】为了检验草酸分解的产物,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实验探究】(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产生了______.(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设计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3)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现象.即可证明生成物中有CO气体.【实验结论】若猜想3正确,则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19.向20g黄铜(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中加入1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该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为______g.(2)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_g.(3)图中?处应标注的稀硫酸质量应为多少?(第3小题要有计算过程)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化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常识,你认为加油站内应该张贴的标志是()A.当心爆炸B.严禁烟火C.节能标志D.绿色食品【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A.是当心爆炸标志,故错误;B.是严禁烟火标志,故正确;C.是节能标志,故错误;D.是绿色食品标志,故错误.故选B.2.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创造.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器制作 B.陶瓷烧制 C.钢铁冶炼 D.美酒酿造【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石器制作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陶瓷烧制是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钢铁冶炼是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美酒酿造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3.我们淮安平桥豆腐远近闻名.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ON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由四个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亮氨酸是由2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亮氨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9: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B.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H:N:O为:(12×6):(1×13):16:(14×2)=72:13:16:28,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C.亮氨酸是由亮氨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亮氨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12×6):16=9:2,故正确.故选D.B.上述四种溶液中酸性最强是柠檬汁C.上述溶液的pH一定是用pH试纸所测D.胃酸过多病人不宜多吃菠萝和酱油【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解答】解:A、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说法正确.B、pH小于7显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上述四种溶液中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说法正确.C、pH试纸只能测出整数,所以上述溶液的pH不是用pH试纸所测,故说法错误.D、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吃碱性食品而不是酸性食品,故说法正确.故选C.5.用火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关于“火”有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刻用锅盖盖灭C.可燃物着火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D.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使用CO2将其扑灭【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分析】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故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C、可燃物着火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故错误D、CO2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CO2扑灭,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故错误;故选B.6.“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一种含+6价铬元素(元素符号为:Cr)的盐,它的化学式可能是()A.CrO3 B.HCr2O7C.K2Cr2O7D.K2Cr2O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一种含+6价铬元素(元素符号为:Cr)的盐.氢显+1价,氧显﹣2价,钾显+1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A.设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3=0,则x=+6,但该物质是氧化物,不是盐,故错误;B.设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1)+2y+(﹣2)×7=0,则x≠+6,故错误;C.设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z,则(+1)×2+2z+(﹣2)×7=0,则x=+6,且该物质是盐,故正确;D.设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w,则(+1)×2+2w+(﹣2)×3=0,则w=+2,故错误;故选C.7.学习和研究化学离不开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有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过滤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内容,你认为下列有关铁的说法的中正确的是()A.铁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26,相对原子质量为58.85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性质和铁完全相同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因此铁制品只能在真空中使用D.铁由原子构成,常温下为固体,原子之间紧密排列,没有空隙【考点】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根据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性质和铁不完全相同解答;C、根据防锈的方法及使用判断;D、根据原子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表示原子序数为26;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选项说法正确.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它们的性质和铁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制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防止生锈,因此铁制品可以普遍使用,不是只能在真空中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由原子构成,常温下为固体,原子之间紧密排列,有一定的空隙,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A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FeSO4溶液和H2SO4均能与过量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H)2溶液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uSO4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HCl气体能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氢气不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在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A、高温煅烧碳酸钙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D、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解答】解:A、高温煅烧碳酸钙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固体质量减少了,反应停止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且起点不是零,后来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A 正确;B、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固体铁不存在了,但是由于生成了氯化亚铁溶液,所以溶液质量增加了,反应停止后,由于是加入的盐酸,导致溶液质量继续增加.故B不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pH值不断增大,但是不会等于加入的碱的pH值,而应该略小、故C不正确;D、开始时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是0,故D不正确.故选A.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两个钠离子2Na+;②天然气主要成份CH4.【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②天然气主要成份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可表示:2Na+.②天然气主要成份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①2Na+;②CH4.12.某校在春暖花开的四月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下列为此次春游活动中的部分问题,请您帮助回答:(1)有些同学带了如下的食品,其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A(填字母).A.午餐肉B.西红柿C.面包D.黄瓜2该饮料中含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锌.(3)野炊用水主要来自废黄河,你认为这样的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要测定该水的酸碱度,可以选择C.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pH试纸D.蓝石蕊试纸(4)在野炊活动过程中,小花不小心被蚂蚁(毒液蚁酸)咬了,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C(选填下列字母).A.氢氧化钠溶液B.食盐水C.肥皂水D.食醋(5)在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是还原铁粉,但已部分生锈,该还原铁粉生锈的主要原理是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分析】(1)根据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进行解答;(2)根据由图表可知锌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进行解答;(3)根据黄河水中含有难溶性以及可溶性的杂质以及用pH试纸测定该水的酸碱度进行解答;(4)根据毒液蚁酸呈酸性进行解答;(5)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解答.【解答】(1)A.午餐肉中富含蛋白质,故正确;B.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错误;C.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错误;D.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错误;故选:A.(2)由图表可知锌属于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故填:锌;(3)黄河水中含有难溶性以及可溶性的杂质,所以属于混合物,要测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使用pH试纸或pH计,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不能测定酸碱性的强弱;故填:混合物;C;(4)毒液蚁酸呈酸性,所以可用呈碱性的物质涂抹以减轻疼痛,肥皂水呈碱性,所以可用肥皂水,而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食盐水呈中性,食醋呈酸性,所以不能用;故选:C;(5)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故填:Fe与潮湿的空气接触.1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现有如图1反应微观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从反应类型角度: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是CO(填一种物质化学式).(3)从能量变化角度:如图2,往烧杯的冷水中加入一定量下列某物质,其中不可能引起白磷燃烧起来的是B(选填标号).A.生石灰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等.根据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分析回答.【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种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1)从微观上看,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从反应类型角度: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化学式是CO.(3)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不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只要温度达不到着火点就不可以燃烧,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不会引起白磷燃烧.故答为:(1)分子;1:1;(2)CO;(3)B.14.据2015年5月17日《中国日报》报道:连盐铁路是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预计2017年5月底建成,建成后,苏北革命老区将逐步跨入“高铁时代”.(1)钢轨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A(选填字母).A.无机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金属材料(2)为了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④(选填序号)①将铁、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溶亚铁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硝酸银溶液中(3)在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Fe (填化学式).【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钢铁的组成分析;(2)根据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用中间的金属和两边的盐反应,也可以用中间的盐和两边的金属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1)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故选:A;(2)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用中间的金属和两边的盐反应,也可以用中间的盐和两边的金属反应,①将铁、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铁会与硫酸铜反应,银不会与硫酸铜反应,可以验证,故正确;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中,银不会与硫酸亚铁、硫酸铜反应,不能验证,故错误;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溶亚铁液中,铜、银都不会与硫酸亚铁反应,故错误;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硝酸银溶液中,铜会与硝酸银反应,不会与硫酸亚铁反应,故正确.故选:①④;(3)在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会置换出铜、铁,不会置换出镁,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u、Fe.故答案为:(1)A;(2)①④;(3)Cu、Fe.1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2)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中,溶剂质量最大的是C;(3)t2℃时,准确称取A物质40g,加入50g水中,在不改变溶剂质量的前提下,若想把A 物质完全溶解,你设计的操作是升高温度到t3℃.。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 B.酒精燃烧 C.海水晒盐 D.石蜡熔化2.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菜油 B.面粉 C.蔬菜 D.豆腐3.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Ca(H2PO4)2C.CO(NH2)2D.K2SO44.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A.Ca B.Al C.Cu D.Au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A.C6H12O6B.CO2C.N2D.O26.下表是4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物质是()物质葡萄汁苹果汁鸡蛋清柠檬汁pH 4.4 3.5 8.0 2.5A.葡萄汁B.苹果汁C.鸡蛋清D.柠檬汁7.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Ca(OH)2C.NaHCO3D.NaCl8.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木炭 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9.“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电池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当人被蜜蜂或蚂蚁叮咬时,昆虫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或减缓这些症状,可在昆虫叮咬处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已知食醋的pH为3,食盐水的pH为7,肥皂水的pH为10,火碱液的pH为14)()A.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11.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疾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加热过程中会破坏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可溶于乙醚C.提取青蒿素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D.青蒿素中碳、氢、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可B.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D.因为中和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D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铁粉并过滤A.A B.B C.C D.D14.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小气球变瘪B.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铁、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其中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29分)15.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小苏打(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3)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4)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用到的是.16.用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所以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3)化学工业上人们常说“二酸两碱”,其中两碱的是、.(4)石灰石高温煅烧上产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5)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①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富含油脂的物质是.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X↑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X是,它能使食品疏松.③请写出检验配料中含有淀粉实验方法和现象:.18.春暖花开,某校九年级同学外出春游.请回答下列问题:出发前,小乐购买某品牌自热米饭.①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油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②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金属铅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③饭盒底部有用塑料膜密封的生石灰,使用时需将膜撕掉,并倒入水,这时会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到达景区,同学们陶醉了!④景区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⑤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酚等物质,其中丁香油酚(C16H12O2)属于(选“有机物”或“无机物”)春游回来,小海打算到化学实验室研究从景区带回的一块鹅卵石,想用实验证明鹅卵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请你参与此项研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⑥将石块敲碎,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明显现象鹅卵石中不含碳酸盐19.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梦同学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知识后,结合常见盐酸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如图“﹣”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用石蕊试纸检验稀盐酸呈酸性,应选择.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2)在镁、锌、铁和铜四种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变成浅绿色的金属是.(3)根据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酸的用途是.(4)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胃液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用氢氧化铝的药物.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其中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29分)20.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1所示.(1)写出图A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图A中收集气体方法是.(2)图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C是二氧化碳制备和性质实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的现象是.(4)要制取一瓶供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同时观察燃烧后的产物,若选择B,则需要在发生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如图2所示的干燥装置,该装置中的液体是.21.某学校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1)把自制的大红花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试剂白醋稀盐酸食盐水肥皂水石灰水加入红花汁后的颜色橙色橙色粉红色绿色绿色①图1大红花汁(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②据上表推测,大红花汁遇到稀硫酸溶液显示的颜色是.③取少量厨房清洁剂放入试管中,加入大红花汁,发现溶液变为绿色,得出厨房清洁剂显性.(2)用pH试纸测得碳酸饮料的pH (填“>”、“<”、“=”)7.(3)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肥皂水酸碱性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填“A”、“B”、“C”,下同),可能导致肥皂水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22.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图有关碱性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1)实验1的目的是.(2)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填一项)优点.(3)实验2中出现的现象是.(4)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不考虑酚酞)是.(5)实验4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②;…2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铜、铁、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现象(1)观察到现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比表面无气泡产生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铁>铜>银(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丝的目的是.(3)实验前需要用98%的浓硫酸10ml配制10%的稀硫酸.①用到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杯、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②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硫酸溶质质量分数10%(填“>”、“<”或“=”).③下列实验中,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正确的是(4)拓展应用: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混合,可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10分)24.为测定某盐酸的质量分数:往20g4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该盐酸,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C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是.(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计算该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河水结冰 B.酒精燃烧 C.海水晒盐 D.石蜡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河水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菜油 B.面粉 C.蔬菜 D.豆腐【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菜油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故选项错误.B、面粉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故选项错误.C、蔬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项正确.D、豆腐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3.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NO3B.Ca(H2PO4)2C.CO(NH2)2D.K2SO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解答】解:A、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故选A.4.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A.Ca B.Al C.Cu D.Au【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答案.【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Ca>Al>Cu>Au.故选D.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A.C6H12O6B.CO2C.N2D.O2【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合成氧气与葡萄糖的过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下合成氧气与葡萄糖的过程,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是氧气.故选D.6.下表是4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物质是()物质葡萄汁苹果汁鸡蛋清柠檬汁pH 4.4 3.5 8.0 2.5A.葡萄汁B.苹果汁C.鸡蛋清D.柠檬汁【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葡萄汁的pH为4.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pH为3.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鸡蛋清的pH为8,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D、柠檬汁的pH为2.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C.7.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A.NaOH B.Ca(OH)2C.NaHCO3D.NaCl【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故A错误;B、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故B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D、氯化钠不能与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C.8.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木炭 B.浓盐酸C.石灰石D.氯化钠【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分析】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一般是易挥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根据所给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分析解答本题即可.【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A错误;B、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变稀,需要密封保存,故B正确;C、石灰石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C错误;D、氯化钠在空气中很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D错误.故选:B.9.“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 g(OH)2.电池发生的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Mg+O2+2H2O═2Mg(OH)2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2Mg+O2+2H2O═2Mg(OH)2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10.当人被蜜蜂或蚂蚁叮咬时,昆虫会向人体射入一种“蚁酸”(具有酸性的物质),使皮肤发红,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或减缓这些症状,可在昆虫叮咬处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已知食醋的pH为3,食盐水的pH为7,肥皂水的pH为10,火碱液的pH为14)()A.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可以根据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结合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解答】解:蚁酸具有酸性,要消除肿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利用中和反应可以中和掉蚁酸,根据题意可知,肥皂水、火碱等物质的pH都大于7,显碱性,但是火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应该涂上肥皂水;而食醋的pH<7,溶液显酸性,食盐水的pH=7,溶液显中性.故选A.11.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抗疟疾的有效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加热过程中会破坏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可溶于乙醚C.提取青蒿素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D.青蒿素中碳、氢、氧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C.根据青蒿素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而青蒿素中有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利用了青蒿素可溶于乙醚,故选项说法正确;C.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会破坏其有效成分,说明青蒿素具有热的不稳定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可B.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D.因为中和反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根据燃烧和灭火的条件进行解答;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解答;C、根据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解答;D、根据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解答.【解答】解: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是灭火时只要去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就可以,故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C、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属于盐,故错误;D、中和反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如稀盐酸除铁锈,生成氯化铁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答案:A.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D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铁粉并过滤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D、根据铁会与稀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A正确;B、取样品,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氮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铁会与稀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既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主要物质,故D错误.故选:D.14.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小气球变瘪B.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铁、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小气球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会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说法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会观察到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说法正确.D、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均比铁弱,均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不能验证铁、铜和银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小题,其中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满分29分)15.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小苏打(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C .(2)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D .(3)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B .(4)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用到的是 A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C;(2)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填:D;(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来改良土壤酸性,故填:B.(4)生产水泥,玻璃以及炼铁用到的是石灰石,故填:A.16.用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H+,所以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这是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的原因.(3)化学工业上人们常说“二酸两碱”,其中两碱的是NaOH 、Na2CO3.(4)石灰石高温煅烧上产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其符号为:H+;(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其符号为:OH﹣;(3)在碱类物质中,烧碱氢氧化钠作为工业原料在化工生产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碱;而碳酸钠因其溶液呈碱性又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所以人们俗称其为纯碱,与烧碱合称为“二碱”,其化学式为:NaOH、Na2CO3;(4)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无现象,因此若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钙,若没有气泡说明没有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1)H+;(2)OH﹣;(3)NaOH、Na2CO3;(4)CaCO3CaO+CO2↑.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肥皂水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5)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①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富含油脂的物质是棕榈油.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X↑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X是CO2,它能使食品疏松.③请写出检验配料中含有淀粉实验方法和现象:取适量食品于试管中,滴加碘水或碘酒,试管内出现蓝色,说明配料中含有淀粉.【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食醋显酸性,能够显碱性的物质反应;隔绝氧气可以灭火;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总个数不变;淀粉遇碘变蓝色.【解答】解:(1)山药中含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故填食醋.(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填:乳化.(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肥皂水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肥皂水.(5)①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鸡蛋,富含油脂的物质是棕榈油.故填:鸡蛋;棕榈油.。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6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冰雪融化 C.火药爆炸 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水中的氯化钠从水中晶体出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2.制作如图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杯B.纯棉毛巾C.木桶D.涤纶制成的航天服【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不锈钢杯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涤纶制成的航天服,涤纶生成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天然气中常含有少量的硫化氢(H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硫化氢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氢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白色火焰B.硫粉,淡蓝色火焰C.红磷,大量烟雾D.铁丝,火星四射【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区别.5.如图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试剂B.用纸槽取用粉末C.倾倒液体D.取用块状固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要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A正确;B、用纸槽取用粉末状药品,要将试管横放,用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B正确;C、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C正确;D、块状固体取用: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竖起,故D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蔗糖 C.醋D.食盐【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C、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过多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A.氮肥 B.钾肥 C.磷肥 D.复合肥【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8.对二甲苯(简称PX)的化学式是C8H10,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下列有关对二甲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二甲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对二甲苯是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D.对二甲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通常称这些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C.根据对二甲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10=106,对二甲苯属于有机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属有机小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对二甲苯的化学式进行变形,变为CH1.25,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变形后它们的1个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相等,则氢原子个数少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则对二甲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正确.C.对二甲苯是由对二甲苯分子构成的,1个对二甲苯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二甲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0)=48:5,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油井着火,在火焰上方用炸药引发小型爆炸,从而灭火,该灭火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撤离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原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爆炸消耗氧气,使可燃物缺氧而熄灭.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填空与解答题(本题包括5题,共18分)11.填写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或其用途(只需写一条).【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用盐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分析其用途,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NaCl是氯化钠的化学式,俗称食盐,在生活中是最常用的调味品;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用作面碱;生石灰的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应用.(1)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维生素.(2)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钙元素.(3)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煮沸.(4)淮安正在将里运河风光带打造成5A级景区,在防止水体污染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有: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液、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写出一条即可)【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分析回答.(2)根据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大量钙元素分析.(3)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4)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填:维生素;(2)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大量钙元素,应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故填:钙;(3)日常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4)防止水体污染,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液、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液、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有:蒸发水.(举1例).(2)a中混有少量的c,除去c,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a、b两种物质t2℃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a=b(从以下各项中选择:a>b、a=b、a<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曲线的变化特点确定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可以是蒸发水、增加溶质、升高温度,故填:蒸发水.(2)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故a中混有少量的c,除去c,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填:降温结晶.(3)a、b两种物质t2℃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解度相等,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a=b,故填:a=b.【点评】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温故】铁生锈的条件(1)甲同学发现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易生锈,他的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知新】影响铁生锈速率快慢的因素乙同学说:菜刀沾有盐水生锈更快,这种说法对吗?同学广泛查阅资料.资料一:导电性强的溶液都可以加速铁的生锈.资料二:海上航行的轮船在与海水接触的部分镶嵌一锌块,能有效降低钢材被腐蚀的速率.(2)将铁钉涂上下列液体中的c,可使铁生锈的速率加快.a.蔗糖溶液b.无水乙醇c.硫酸镁溶液(3)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D 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A.锌B.锡C.镁D.铜【反思】(4)加快铁生锈的因素有导电性.(举一例)【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进行分析;(2)根据所给资料二分析解释;(3)根据防锈原理解答;(4)根据加快铁生锈的因素解答.【解答】解:(1)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故填: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因为导电的溶液可加速铁的生锈,硫酸镁溶液中含有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导电性较强,所以硫酸镁溶液可使铁生锈速率加快,蔗糖溶液和无水乙醇导电性差,故选c.(3)轮船上镶嵌锌块,防止钢的腐蚀,说明活泼的金属更易腐蚀,锌、镁、锡比铁活泼,锌、镁、锡涂层亢腐蚀能力更强,铜不如铁活泼,铜涂层亢腐蚀能力弱,故选D;(4)导电的溶液可加速铁的生锈,故填:导电性.故答案为:(1)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2)c;(3)D;(4)导电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点评】该题的难点是根据所给的资料信息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并运用到题目中解题.如资料一:导电的溶液可加速铁生锈,这里就要知道什么样的溶液易导电,一般是溶液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等;资料二:轮船上镶嵌锌块,防止钢的腐蚀,说明活泼的金属更易腐蚀.提炼出这些信息,解题就不难了.15.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利用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其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合成路线中用到15~20%的乙醇胺(HOCH2CH2NH2),其水溶液具有弱碱性,它的作用是CO2吸收剂.可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它的酸碱度.(2)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3)如图合成线路中,除水以外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乙醇胺.(4)如图合成线路中的优点有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举一例)【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分析;(2)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乙醇胺在加热的条件下又分离出来了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解答】解:(1)测定溶液酸碱度可用pH试纸或pH计;故填:pH试纸或pH计;(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填:CO2+3H2CH3OH+H2O;(3)乙醇胺在加热后又从吸收池中分离出来,又可以作为反应物;故答案为:乙醇胺;(4)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而本题中的反应恰好消耗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通过该题,还需要掌握新知识现学现用的能力.三、实验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1)写出仪器的名称:X锥形瓶.(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B(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3)若用E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进入(填a或b)(4)若要用C装置来检验生成二氧化碳,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澄清的石灰水.(5)D装置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净化(除杂);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除去氯化氢气体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仪器X的名称是锥形瓶.(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应选B.(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则气体应从a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4)若要用C装置来检验生成二氧化碳,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澄清的石灰水.(5)D装置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答案为:(1)锥形瓶;(2)B;(3)a;(4)澄清的石灰水;(5)NaHCO3+HCl=NaCl+H2O+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学生基本实验之一,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步骤A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称取过程中天平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粗盐,直至天平平衡.(2)乙同学按步骤C进行过滤,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3)在步骤D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AD(填字母).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取过程中天平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3)根据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精盐产率=×100%,氯化钠未完全溶解、蒸发时滤液或食盐飞溅等,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在步骤A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称取过程中天平偏左,说明食盐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粗盐.(2)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3)在步骤D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4)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会导致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B.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一部分泥沙会混入精盐中,会导致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高.C.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会导致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而使精盐的产率偏高.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导致则会使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答案为:(1)减少粗盐,直至天平平衡;(2)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3)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4)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影响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低的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甲组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如图1仪器,并检查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分析】①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6九上·安庆期中)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 火箭发射B . 节日焰火C . 风力发电D . 葡萄酿酒2. (2分)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 . 氧气B . 氮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3. (2分)(2016·盐城) 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3(PO4)2、K2SO4、CO(NH2)2 ,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 . 氮肥B . 磷肥C . 钾肥D . 复合肥4. (2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含磷洗衣粉可以让衣服更干净,应大量使用B . 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 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可防止“白色污染”D . 农药、化肥使用量越多,农作物生长越好,对人类越有利5. (2分) (2016九上·枞阳期中) 下列含有硫元素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 . H2SO3B . H2SO4C . KHSO3D . Na2S2O36. (2分)(2016·丹东) 不需要补充其它仪器,就能改正如图实验中错误操作的是()A . 浓硫酸稀释B . 取用固体药品C . 移走蒸发皿D . 过滤7. (2分) (2017九上·吉林期中) 导电陶瓷是一种新型陶瓷,除能导电外,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作航天器、发动机的绝热材料,按陶瓷中导电的物质不同,可分为氧化锆(ZrO2)、二硅化钼(MoSi2)、碳化硅(SiC)、铬酸镧(LaCrO3)等类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上述导电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ZrO2、MoSi2B . 铬酸镧由三种元素组成C . 碳化硅中硅、碳元素的质量比为7:3D . 导电陶瓷的化学性质稳定8. (2分)(2013·徐州)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未测32112A .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 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C . 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D . 物质Y一定是单质9. (2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B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 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10. (2分)(2020·唐山模拟)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 . 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B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C .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D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 (2分)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 . 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2. (2分) (2019九上·岐山期末)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A . AB . BC . CD . D13. (2分)(2020·东莞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的是()A . 碳酸钙和稀盐酸B . 氧化铁和稀盐C . 氧化钙和水D .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二、填空题 (共2题;共10分)14. (4分)(2018·邵阳)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6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6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四模试卷一、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N B.O C.H D.C2.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B.司马光砸缸C.凿壁偷光 D.火烧赤壁3.下列物质少量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铜B.芝麻油C.冰块 D.酒精4.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 B.有机玻璃 C.玻璃钢D.钢铁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B.连接仪器C.蒸发D.溶解氯化钠6.碘酸钙【Ca(IO3)2】可用于补碘剂,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价为()A.A.+4 B.+5 C.+6 D.+7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丙是O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8.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9.如表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用于区分下列各组物质,下列各选项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C.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D.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二、填空与简答(5小题,共18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2)氯化钙中的阳离子;(3)标出水中氧元素化合价.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1)为了防治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2)生活中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种现象属于(填“溶解”或“乳化”)(3)中国疾控中心食品强化办推荐使用铁强化酱油,该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4)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的下列饮品来解毒(填序号)①豆浆②果汁③蛋清④食盐水⑤牛奶⑥矿泉水.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3)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加水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ab(填“>”、“<”或“=”)(4)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②溶质的质量可能改变③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④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⑤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14.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1)合成氨工艺中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H2:2NaCl+H2O2NaOH+Cl2↑+H2↑,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能.(2)写出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3)合成氨工艺生产的尿素(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属于(填“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可以使植物叶色浓绿,叶片肥厚(4)工业生产硝酸的反应是:2NO+O2═2NO2;3NO2+H2O═2HNO3+NO为使反应物全部转化为HNO3,需要控制NO、O2、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5.化学中的“三角转化关系”普遍存在,掌握这些三角形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已知如图中A、B、C、D、E、F、G、H、M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是人体含量中最多的物质,A、C的组成元素相同,D、E、F均为含钙化合物,E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M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G、H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1)B物质是(填化学式)(2)指出C与D发生反应的一种用途.(3)写出H→G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3小题,共16分)16.在实验中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又可以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既可用于收集氧气,又可用于收集氢气的发生装置是.17.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Fe2O3Al2O3+2Fe称为“铝热反应”(如图所示),引燃镁条,漏斗内的物质熔化,镁条燃尽,漏斗下端仍持续产生大量熔融物落入沙中,该熔融物可用于焊接铁轨(1)实验中镁条的作用是.氧化铁和铝粉都用粉末状的,原因是.(2)某学习兴趣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①金属铝不但能和酸溶液(如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还能和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②Al、Al2O3、Fe、Fe2O3的熔点,沸点数据如表【实验猜想】(3)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反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融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4)请你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 的最简单的方法; . 【实验验证】(5)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请填写下列表格:18.实验室有一瓶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的粗盐,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提取精盐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含量,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1)步骤②、③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2)步骤③中,加入过量X 物质的目的是 ;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④中Y 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过量的Y 物质对所得的氯化钠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4)通过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精确到0.1%)四、计算题(共6分)19.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克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需写出计算过程)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N B.O C.H D.C【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据此解答.【解答】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B.司马光砸缸C.凿壁偷光 D.火烧赤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司马光砸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凿壁偷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物质少量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硫酸铜B.芝麻油C.冰块 D.酒精【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硫酸铜易溶于水,分散到水中能形成蓝色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芝麻油不溶于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C、冰是固态的水,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D、酒精易溶于水,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 B.有机玻璃 C.玻璃钢D.钢铁【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有机玻璃是化学合成的一种塑料,外观颇似玻璃,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D、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B.连接仪器C.蒸发D.溶解氯化钠【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称量器-托盘天平;物质的溶解;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溶解氯化钠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碘酸钙【Ca(IO3)2】可用于补碘剂,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价为()A.A.+4 B.+5 C.+6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钙显+2价,氧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设Ca(IO3)2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2)×3×2=0,解得x=+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难度不大.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丙是O2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结合分子的结构图示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然后对选项问题进行分析可大大简化做题的难度,分析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分析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A、根据丙分子的结构可知该分子是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化学式为:O2,故说法正确;B、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C、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说法错误;D、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三种物质是分子个数比是2:2:1,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的考查,依据信息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可简化做题的程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具体分析即可.8.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解答】解:,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①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④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②③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故选A【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9.如表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用于区分下列各组物质,下列各选项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选项中两种方法都正确,故选项正确.B、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D、棉纶和蚕丝灼烧,分别产生特殊气味、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但它们的颜色可能相同,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C.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D.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锌粉、镁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及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关系进行解答;B、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溶液质量的变化;C、根据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根据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关系据此分析.【解答】解:A、镁的活动性比铁强,因此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斜率大于铁反应产生氢气的斜率;等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提供的氢元素相等,产生的氢气相等,符合坐标,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坐标不符合,故B错误;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坐标不符合,故C错误;D、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O2,反应消耗一分子的氧气,则产生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因此气体分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坐标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物质反应关系坐标的考查,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二、填空与简答(5小题,共18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2H;(2)氯化钙中的阳离子Ca2+;(3)标出水中氧元素化合价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2)氯化钙中的阳离子是钙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水中氧元素化合价,故可表示为:H2;故答案为:(1)2H;(2)Ca2+;(3)H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1)为了防治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2)生活中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种现象属于乳化(填“溶解”或“乳化”)(3)中国疾控中心食品强化办推荐使用铁强化酱油,该酱油中加铁强化剂是为了防止贫血.(4)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的下列①③⑤饮品来解毒(填序号)①豆浆②果汁③蛋清④食盐水⑤牛奶⑥矿泉水.【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2)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3)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4)根据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来分析.【解答】解:(1)为了防止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油漆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填:隔绝氧气和水;(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填:乳化;(3)使用铁强化酱油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能够防止贫血;故填:贫血;(4)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的富含蛋白质的饮品来解毒,如豆浆、牛奶和蛋清;故填:①③⑤.【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5g(3)t2℃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加水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a<b (填“>”、“<”或“=”)(4)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②⑤(填序号)①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②溶质的质量可能改变③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④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⑤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3)据该温度下ab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温,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解答】解:(1)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最多溶解25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5g;(3)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即等质量的水溶解的a大于b,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加水形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小于b,故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a<b;(4)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加入c,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①若采取升温、加入溶质的方法,溶剂的质量不变,故错误;②若采取加入c的方法,溶质质量增加,故溶质的质量可能改变,正确;③若采取升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④若采取升温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质量不变,故错误;⑤该饱和溶液是c的饱和溶液,但不是其他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继续溶解c,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正确;故答案为:(1)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75;(3)<;(4)②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等知识,能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4.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1)合成氨工艺中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获取H2:2NaCl+H2O2NaOH+Cl2↑+H2↑,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写出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N2+3H22NH3.。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糯米酿酒 C.冰雪融化 D.锅炉爆炸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C.钛合金、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D.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 B.测溶液pH C.加热液体D.量筒读数)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5.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A.铁粉 B.烧碱 C.纯碱 D.生石灰6.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 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a、c B.c、b、a C.b、c、a D.a、b、c7.今年3月26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目的是号召公众从衣食住行做起,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B.露天焚烧田间秸秆C.多骑自行车、乘公交车D.减少空调的使用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2%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碥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10.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D含有两种元素,B、C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④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一定是中和反应B.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反应②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3个亚铁离子;(3)碳酸;(4)人体缺少会患甲状腺肿大.1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硝酸钾 B.明矾 C.不锈钢 D.氮气(1)具有净水作用的是;(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3)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4)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1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指明基本反应类型:(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2)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冶疗胃酸(HCl)过多:().14.我们每天要接触一些化学反应,都在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化学就在你我身边.(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2)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问题,科学家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CO2新循环体系:根据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③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以相互转化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5.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6.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实验.请回答:(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①仪器的名称.(2)以上(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后还需才能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否则收集到的氧气略呈红色.(3)若要用排空气法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17.实验室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2)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3)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4)“操作3”的名称是;(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c.H2+CuO Cu+H2O d.CO+CuO Cu+CO2.[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2)装置D中的药品为.(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可用装有(填试剂名称)的装置G.[实验结论]猜想正确[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如图1装置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进一步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实验操作是.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19.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某同学称取了10.0g该合金放入盛有40.0g稀硫酸(H2SO4)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49.8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糯米酿酒 C.冰雪融化 D.锅炉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糯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锅炉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B.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C.钛合金、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D.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重金属中毒的原理和解毒方法判断.C、根据钛合金是金属材料;D、根据油脂的元素构成分析;【解答】解: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蛋白质和糖类符合定义,故A正确;B、可溶的重金属盐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饮用牛奶可防止人体蛋白质被破坏,故B正确;C、钛合金是金属材料,不是复合材料;故C错误;D、油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C.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 B.测溶液pH C.加热液体D.量筒读数【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A、验满要放在集气瓶口;B、测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C、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A错;B、测溶液的pH值,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用玻璃棒蘸取,故B错;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C错;D、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升高碱性增强.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解答】解:A、蔗糖水的pH等于7,是中性物质.B、在碱性情况下,pH越大,碱性越强,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的碱性强.C、酸性条件下,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D、雨水显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选B.5.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A.铁粉 B.烧碱 C.纯碱 D.生石灰【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题意,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则该物质必须具备:常温下能与空气中氧气、水分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铁粉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铁锈很疏松,易吸水,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B、固体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食品包装盒中,故选项错误.C、纯碱不与氧气反应,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包装盒中,故选项错误.D、生石灰只能吸收水分,不能与氧气反应,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 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a、c B.c、b、a C.b、c、a D.a、b、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说明b 在氢前,a、c在氢后;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说明a在c的前面,故其顺序为b>a>c;故选项为:A.7.今年3月26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目的是号召公众从衣食住行做起,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B.露天焚烧田间秸秆C.多骑自行车、乘公交车D.减少空调的使用【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根据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就是倡导低碳、绿色,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分析解题.【解答】解:A、拒绝一次性筷子,提倡反复使用塑料袋,不仅节省能源,而且避免环境污染,做法正确;B、焚烧小麦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做法错误;C、多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做法正确;D、减少空调的使用符合低碳、绿色生活理念,做法正确.故选:B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2%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进行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1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而青蒿素中有三种元素,故错误;B.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8.4%,故错误;C.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故正确;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5×16)=9:4,故错误.故选C.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碥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的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判断在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蒸发溶剂还是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解答】解:A、由于该答案没有说明在哪一温度下,故A错误;B、不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故无法确定降温析出晶体的情况,故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的方法,故C说法错误;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D正确.故选D.10.已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D含有两种元素,B、C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④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A.反应③一定是中和反应B.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反应②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A、B、C、D四种物质都是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B为碳酸钙;由A、D含有两种元素,B、C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④是放热反应,说明了A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生成了氢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盐酸酸等反应生成可氯化钙,D可以为氯化钙,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B、C、D四种物质都是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其中B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B为碳酸钙;由A、D含有两种元素,B、C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④是放热反应,说明了A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生成了氢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盐酸酸反应生成可氯化钙,D可以为氯化.代入题中验证,符合题意.A、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可以生成了氯化钙,不是中和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C、物质C是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正确;D、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故D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1.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N ;(2)3个亚铁离子3Fe2+;(3)碳酸H2CO3;(4)人体缺少I 会患甲状腺肿大.【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4)人体缺少碘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3)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H2CO3.(4)人体缺少碘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其元素符号为:I.故答案为:(1)2N;(2)3Fe2+;(3)H2CO3;(4)I.1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硝酸钾 B.明矾 C.不锈钢 D.氮气(1)具有净水作用的是 B ;(2)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D ;(3)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 C ;(4)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A .【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明矾溶于水能对杂质进行吸附,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明矾溶于水能对杂质进行吸附,能杂质沉降,具有净水作用.(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3)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4)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可用作复合肥料.故答案为:(1)B;(2)D;(3)C;(4)A.1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内指明基本反应类型:(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6CO2+6H2O C6H12O6+6O2;(2)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冶疗胃酸(HCl)过多: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2)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HCl═AlCl3+3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3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6CO2+6H2O C6H12O6+6O2;(2)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14.我们每天要接触一些化学反应,都在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化学就在你我身边.(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A (填字母序号).(2)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B (填字母序号).(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问题,科学家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CO2新循环体系:根据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填序号).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③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以相互转化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2)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3)根据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考虑;(4)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解:(1)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B.大米中富含糖类;C.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A;(2)A.棉布是由棉纤维制成的,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C.晶体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B;(3)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将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被水冲走,利用了乳化原理,所以说明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故填:乳化;(4))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③通过燃烧,可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氧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有机物,可以实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互相转化,故错误;④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故正确;故填:①②④.15.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燃烧匙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减少由于反应放热导致氧气从瓶口扩散出去;(2)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2CO ;(3)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能成正比关系.将ag碳和bg氧气放入一恒容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的取值范围是<≤.【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把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可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解答;(2)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3)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比是1:1,即压强在反应前后不变;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个数比小于1,即压强在反应后增大;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说明碳发生了不完全燃烧.【解答】解:(1)为了减少由于反应放热导致氧气从瓶口扩散出去,把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可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故填:减少由于反应放热导致氧气从瓶口扩散出去;(2)碳与氧气(不充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填:2C+O22CO;(3)如果P1<P2,说明氧气不足,碳完全燃烧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C+O2CO2,12 32即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3:8,如果氧气不足,则>,如果碳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一氧化碳,碳不完全燃烧时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C+O22CO,24 32即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3:4,如果碳都不完全燃烧,则则≤,故填:<≤.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6.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实验.请回答:(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①仪器的名称铁架台.(2)以上 A (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后还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才能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否则收集到的氧气略呈红色.(3)若要用排空气法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BE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2)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为利于空气的排出,导管应刚刚露出塞子;改正后还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才能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否则收集到的氧气略呈红色.(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所以应该选择B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E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铁架台;(2)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BE,CaCO3+2HCl=CaCl2+H2O+CO2↑.17.实验室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操作2”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漏斗;(2)加入“适量稀HCl”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氢氧化钠;(3)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2NaCl+CaCO3↓;(4)“操作3”的名称是蒸发结晶;(5)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若俯视读数,而其余操作均正确,这样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安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表示禁止烟火,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国家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C、表示禁止放易燃物,与消防安全有关;D、表示禁止吸烟,与消防安全有关.故选B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石蜡熔化C.矿山粉碎D.酒精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3.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B.米饭C.黄瓜D.红烧肉【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错误;B.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B错误;C.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C正确;D.红烧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取用固体药品【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装置正确.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5.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体液A、血液B、胃液C、唾液D、胆汁pH范围7.35﹣7.45 0.8﹣1.5 6.6﹣7.1 6.8﹣7.4A.A B.B C.C D.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B、胃液的pH为0.8﹣1.5,小于7,显酸性.C、唾液的pH为6.6﹣7.1,显酸性.D、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A.6.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A.KC1﹣氯化钾B.3OH﹣1﹣三个氢氧根离子C.Cl2﹣两个氯原子D.2SO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KC1读作氯化钾,故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3OH﹣;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l,故化学符号与含义不相符;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三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3,故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故选AD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用于制造铝箔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稀盐酸用于除锈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铝用于制造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稀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错;D、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支持燃烧的性质,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A.8.“盱眙十三香龙虾”史闻天下,该龙虾调料中含有的肉桂醛(C9H8O)是一种食用香料,关于肉桂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肉桂醛是一种氧化物B.肉桂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一个肉桂醛分子由18个原子构成D.肉桂醛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由肉桂酸的分子式和氧化物的定义进行解答;B、据元素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肉桂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肉桂醛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该有机物C9H8O2中C、H、O元素质量比=(12×9):(1×8):(16×2)=27:2:8,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一个肉桂醛分子由9+8+1=18个原子构成,故正确;D、肉桂醛C9H8O2中C、H元素质量比=(12×9):(1×8)=27:2,故选项错误;故选C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操作A 检验馒头中含有淀粉取样,滴加碘水或碘酒B 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隙将水、酒精各50mL倒入100mL量筒中C 区别硝酸铵和氧化钙固体取样,分别加水,测量变化前后的温度D 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分析】A、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取样,滴加碘水或碘酒,若变蓝色,说明馒头中含有淀粉,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B、将水、酒精各50mL倒入100mL量筒中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C、取样,分别加水,测量变化前后的温度,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D、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进行分析.【解答】解: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催化剂只会影响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溶液的质量应该逐渐的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B错误;C、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固体质量不变,然后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固体质量不变,故C正确;D、每64份质量的铜会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11.请从①氮气②熟石灰③甲烷④硫酸钾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可用作钾肥的是④.(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②.(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③.(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①.【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做钾肥使用,故填:④;(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②;(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③;(4)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①.12.水是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与水相关的问题:(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它在净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3)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乳化.【考点】电解水实验;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3)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回答.【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它在净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3)为了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少量洗洁精,洗洁精所起的作用是乳化油污.故答为:(1)氢、氧两种元素;(2)吸附色素和异味;(3)乳化油污.13.2015年12月28日,我市有轨电车(如图)正式通车,关于有轨电车有下列问题,请回答:(1)电车外壳的钢铁部分喷涂油漆,它不仅美观,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铁与水和氧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2)电车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3)电车的座椅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塑料属于合成(填“无机”、“合成”或“复合”)材料.(4)为了探究锰、锌、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将锰块、锌粒和铁块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2)根据合金的特性分析解答;(3)根据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解答;(4)根据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解答.【解答】解:(1)电车外壳的钢铁部分喷涂油漆,它不仅美观,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而防锈;(2)电车轨道的主要材料是锰钢,它属于铁的合金,其硬度比纯铁大;(3)电车的座椅和拉手制作时使用的大量塑料属于合成材料;(4)为了探究锰、锌、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将锰块、锌粒和铁块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该同学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答案:(1)水和氧气;(2)大;(3)合成;(4)所使用金属的颗粒大小不同14.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2)t2℃时,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①溶质质量:A>B②溶剂质量:A<B③溶质质量分数:A=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t2℃时,A的溶解度是30g,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溶剂质量:A<B,溶质质量分数:A=B,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解答】解:(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答案为:B>C>A;(2)t2℃时,A的溶解度是30g,向100水中加入20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饱和;(3)将t3℃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溶剂质量:A<B,溶质质量分数:A=B,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答案为:②③;15.A﹣I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I属于糖类,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是CO.(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反应①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4)由如图可得出,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B(填字母).A、酸和碱B、无机物和有机物C、不同种类的原子D、化学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C为铁;根据“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则推测G 为水;根据“I属于糖类”,结合图框,推测E为酸,F为氢气,H为氧气,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则推测A为氧化铁,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C为铁;根据“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则推测G为水;根据“I属于糖类”,结合图框,推测E为酸,F为氢气,H为氧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物质B为一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2)根据分析,反应②为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3)反应①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低处二氧化碳和铁,故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4)由如图可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在光合作用中生成糖类和氧气,而糖类和氧气在呼吸作用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故选B.故答案为:(1)CO.(2)置换反应.(3)铁.(4)B.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16.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填“b”或“c”)端进入.(3)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已知实验室可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非常剧烈,则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最好选择C(填字母).(4)F是某同学刚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CO2(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和现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答;(3)根据制取乙炔气体,是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和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来选择发生装置;(4)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进;(3)根据制取乙炔气体,是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即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可用装置A或B;又因为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所以应选用装置C;(4)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CO2,答案:(1)长颈漏斗;(2)2KMnO4K2MnO4+MnO2+O2↑;b;(3)C;(4)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是CO2;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瓶塞没有倒放.(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填一种仪器名称).(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20%.【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蒸发与蒸馏操作.【分析】(1)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4)实验室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2)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实验室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试剂瓶等,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答案为:(1)瓶塞没有倒放;(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3)引流;(4)胶头滴管;(5)<.1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如图1),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③CaCl2+NaHCO3═CaCO3↓+2NaCl【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同学小红小美小伍实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出猜想Ⅲ正确.【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钙引入了氢氧根离子,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实验现象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原理】通过测定一定质量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设计】小伍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准管高度可以上下调节,量气管是带有刻度的仪器).【反思评价】(一)在实验中,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二)操作中,下列情况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AB(填字母).A、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D、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原因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进行实验】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反思评价】(一)根据检验氢氧化钠时,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氢氧根离子,否则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进行分析;(二)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于盐酸反应,碳酸钠再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反思评价】(一)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进行分析;(二)A、根据实验的原理是生成多少二氧化碳,在收集装置中就会体现多少二氧化碳,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进行分析;B、根据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不会影响收集二氧化碳的多少进行分析;C、根据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会产生气压差,造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准确进行分析;D、根据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会影响收集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小聪同学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反思评价】(一)检验氢氧化钠时,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氢氧根离子,否则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二)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于盐酸反应,碳酸钠再与盐酸反应,所以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实验现象是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一)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所以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二)A、实验的原理是生成多少二氧化碳,在收集装置中就会体现多少二氧化碳,实验前试管中有空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A正确;B、实验中水准管口有水溢出,不会影响收集二氧化碳的多少,故B正确;C、读数时量气管和水准管液面不相平,会产生气压差,造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不准确,故C错误;D、实验后生成的气体在试管中仍有滞留,会影响收集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AB.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进行实验】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反思评价】(一)氢氧化钙引入了氢氧根离子,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二)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一)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