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数和整数- 数数规则- 从1开始,依次加1,数到多少就写多少。

- 能够用整数解决的问题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 减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性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当 a 不等于 0 时)- 除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定义- 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分数的比较- 分数的加法- 分数的减法长度和质量- 表示长度的单位- 米、厘米- 比较长度- 直接比较长度的大小- 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表示质量的单位- 克、千克- 比较质量- 直接比较质量的大小- 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比较边和角-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 边的定义- 角的定义- 角的分类图形与对称- 直线对称和旋转对称-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面镜的使用- 平面镜的特点-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排列与组合- 排列的概念与应用- 组合的概念与应用翻译数字- 1-100的数字翻译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阅读题目- 明确问题- 找出解决方法- 运算求解- 检查答案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数字表示:①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2 3567中的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

②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2358 9454中的2358在万级上,表示“2358个万”, 9454在个级上,表示“9454个一”二、多位数的读法:1、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亿级和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多位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整万数、整亿数的改写:(改写用“=”)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亿”字。

六、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求近似数用“≈”)省略某数位后面的尾数,就看该数位的后一位:①后一位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1,再舍去尾数;②后一位小于5,则直接舍去该数位后面的尾数。

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在我国的计数惯中,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从右边起依次为个级、万级、亿级。

计数单位包括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

个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个、十、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亿、十亿、百亿、千亿。

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个级的数位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十进制计数法。

二、读数的方法读数时,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亿以上数的读法是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三、写数的方法亿以内数的写法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如果某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占位。

亿以上数的写法也要保证个级和万级都是四位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同样,如果某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多位数大小时,先确定数位数,看位数是否相同。

1、当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2、当数的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如果相同则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将个级的四个数字省略,换成“万”字。

2、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将个级和万级的八个数字省略,换成“亿”字。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PEP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
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整数
1. 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整数的比较大小
3.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加
4. 减法: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第二单元:小数
1. 小数概念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小数的比较大小
4. 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口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认识
1. 点、线、面的概念
2. 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
3.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的认识
4. 图形中的对称关系
第四单元:长度、重量和容量
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重量单位:千克、克
4. 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 容量单位:升、毫升
6. 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第五单元:时间和温度
1. 时间的概念:秒、分、时、天、周、月、年
2.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
3. 温度的概念:摄氏度、华氏度
4. 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第六单元:二维几何图形
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2. 边长不等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
3.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
4. 圆的认识和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 数据的概念:调查、记录、整理
2. 用表格整理调查数据
3. 用折线图表示调查数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02. 整数的比较大小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是四年级上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要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位置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是四年级上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要能够将小数与整数进行比较大小,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三、约数和倍数1. 约数的概念: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称b为a的约数2. 倍数的概念:整数b是整数a的倍数,意味着a能被b整除约数和倍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要能够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四、图形1. 四边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2. 三角形的认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3. 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图形是四年级上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要能够认识和辨别各种图形,正确描述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五、时间1. 时、分、秒的概念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认识3. 时间的读法和写法4. 时间的加法和减法时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学生要能够正确地读写时间,进行时间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准时到校、规划作息时间等。

六、长度1. 厘米、分米、米的概念2. 长度的读法和写法3. 长度的加法和减法4. 长度的换算长度是四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识别长度单位,进行长度的加减运算,并能够进行长度的换算。

以上知识点是四年级上数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许多有趣且实用的数学知识。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等都是数位。

4.按照我国的记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5.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8.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1)只要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换成一个“万”字即可。

(2)改写前后的两个数的大小不变,中间用“=”连接。

9.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先看千位上的数是几,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后,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中间用“≈”连接。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1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4.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大数的单位换算规律: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以亿级为例,千、百、十、个分别对应位位位和万千百十个,亿级以上的数位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

4.数位和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

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

6.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补足。

8.改写和省略: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个,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注意使用“四舍五入”法,如果去掉部分的最高位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3.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

4.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1公顷=0.0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面积单位包括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1. 数到10 000
- 学会用中文读 1000 以内的整数。

- 学会用阿拉伯数字把 1000 以内的数写出来。

- 学会理解和使用“十位”、“百位”和“千位”的概念。

2. 加法与减法
- 学会用心算和列式计算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 学会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性质。

- 学会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数字的特征
- 学会辨别一个整数的特点和规律。

- 学会回答有关数字特征的问题。

4. 乘法
- 学会用心算和列式计算两个数相乘。

- 学会理解乘法的意义和性质。

- 学会与除法的关系。

5. 两位数的整数除法
- 学会用心算和列式计算两位数的整数除法。

- 学会了解除法的意义和性质。

6. 金钱与时钟
- 学会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符号和面值。

- 学会用面值相同的不同人民币币值进行兑换。

- 学会读懂时钟和表示时间。

7. 长度和重量
- 学会使用标准化计量单位进行长度和重量的估算和比较。

8. 形状和图案
- 学会认识和描述不同形状和图案。

- 学会绘制简单的图案。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例2: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

例3: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在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例4:亿以内数的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5: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

例6: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小,把尾数都舍去。

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1. 关于近似数的问题: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

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

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

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

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

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

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万吨。

这里的“万”、“万”都是近似数。

二、数的产生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表示物体个数的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0也是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大数的认识。

1. 计数单位和数位。

-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 数位: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数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等。

2. 读数。

- 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 亿级和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后分别加上“亿”字和“万”字。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30050080读作三千零五万零八十。

3. 写数。

-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写。

-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如三千零五万零八十写作30050080。

4.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5.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 数的改写: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4个0或8个0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例如:50000 = 5万,1200000000 = 12亿。

- 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要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万位进1,然后加上“万”字;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要看千万位上的数,同理操作并加上“亿”字。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1. 公顷。

-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

-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三、角的度量。

1. 直线、射线和线段。

-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全书知识点总结必记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全书知识点总结必记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2.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 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再加上一个“万”字。

6. 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然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7.“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如果大于或等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8.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都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十进制计数法:个(一)、十、百……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亿以上数的认识1.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定义:正整数、负整数、0。

2. 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 整数的比较。

二、数的 read as1. 数的编码:一个数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示。

2. 数的读法: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3. 数的写法: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三、算数运算1. 加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加。

2. 减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减。

3. 乘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乘。

4. 除法:正整数和0的相除。

5. 运算律: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概念及其用途。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3. 小数的定义:分数的运算和小数的定义及其运算。

4.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5. 小数的写法:小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五、长度、质量、容积的认识1. 长度:长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2. 质量: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3. 容积:容积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六、几何图形1. 视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视图。

2.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4.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5.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七、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来源及其收集方法。

2. 数据的呈现:条形图、饼图、折线图及数据表的呈现方法。

3. 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掌握基础知识,幸运的是,四年级数学内容并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学习,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下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一步总结:一、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o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o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能够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o理解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进行大小比较。

2.亿以上数的认识:o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o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描述数。

o掌握亿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方法。

3.数的改写与近似数:o学会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o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角的度量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o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o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符号表示,能识别角和角的度数。

2.角的分类:o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及特征。

o了解角的分类方法,能正确判断角的类别。

3.用量角器量角:o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o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o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o能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判断积的范围。

2.笔算乘法:o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因数末尾有0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o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特别是积的定位和进位的处理。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o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识别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垂直与平行关系。

o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o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o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并理解高的概念。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o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2.笔算除法:o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方法,包括试商、调商、商的变化规律等。

o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特别是商的确定和余数的处理。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住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3.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4.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5.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1.写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2.写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住下写。

3.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4.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先数位数确定位数相不相同)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五、数的改写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的四个0省略,换成“万”字。

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再将个级、万级的八个0省略,换成“亿”字。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2.亿以内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例:780¦6009 读作:七百八十万¦六千零九3.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例: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302¦6000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例:50¦6012>5¦0601 50¦6012<50¦60225.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再加上一个“万”字;例:32¦0000=32万(目的是为了读写方便)6.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要将“千位”上的数四舍五人,然后再加上“万”字。

例:5¦3850≈5¦0000=5万5¦7220≈6¦0000=6万7.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先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如果小于5就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如果等于或大于5就先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后面的尾数全部舍去,改写成0。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数的产生:数是应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熟悉
1、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 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 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
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2496|0000〕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要写大写数字.〕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4、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5、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点1、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数位、数级、数位顺序表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3、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法:(1)分好级,再读数,四位一级,要分清;(2)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3)亿级或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4)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含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的写法:从最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5、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6、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万位后的四个0,再添上一个“万”字。

如:万万7、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1)当千位上的数字等于或大于5时,则向万位进1,并舍掉万位后的尾数,同时添上“万”字;(2)当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时,则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同时添上“万”字。

如:15万200万100万8、把整亿的数的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1)先去掉末尾的8个0;(2)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2=2亿 5306=5306亿9、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1)先分级,找到亿位;(2)再将千万位上的数字与5比较(3)当千万位上的数字等于或大于5时,则向亿位进1,并舍掉亿位后的尾数,同时添上“亿”字;(4)当千万位上的数字小于5时,则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同时添上“亿”字。

如:10≈10亿 19≈20亿10、认识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学中最常见的是十进制,而计算机中则采用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二进制。

12、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器(20世纪70年代)13、算盘上珠:每颗珠子代表5;下珠:每颗珠子代表114、计算器ON/C 开关及清除屏幕键 AC清除键M+ 数据存储键 MR 提取数据 MC 清除存储的数据MRC 按第一次提取所存数据,按第二次清除所存数据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公顷和平方千米)1、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2、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m2、平方千米k m2 2、进率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3、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1)计量土地的面积常用的单位是:平方米、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2)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平方米。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湖南省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长沙市面积约11819平方千米开福区面积约188平方千米4、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第三单元知识点(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线段名称端点个数延伸情况长度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可以量出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无法量出长度射线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无法量出长度线段是直的,任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直线也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和一条直线,但可以画两条射线。

2、认识角3、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圆平分成36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角的分类:1直角=90° 1平角=180° 1周角=360°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注意: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0°刻度线在左边,则看外圈刻度,0°刻度线在右边,则看内圈刻度。

读完数后,可以将所量角与直角比较,如是锐角,读数应小于90°,如是钝角,读数应大于90°当角的边较短,不便于读数时,可以适当延长边的长度。

6、画角步骤:(以65°为例)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745°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以下角30°,45°,6 0°,90°,75°,105°,120°,135°,150°,180°,15° 如:75°=45°﹢30° 15°=45°﹣ 30° 8、数线段2个端点 1条线段 3个端点 2+1=3条线段 4个端点 3+2+1=6条线段 5个端点 4+3+2+1=10条线段 6个端点 5+ 4+3+2+1=15条线段 N 个端点 (N-1)+(N-2)+(N-3)+ …+2+19、数角图示射线条数角的个数关系式2条 1 1 3条 3 1+2 4条 6 1+2+3 5条 10 1+2+3+46条 15 1+2+3+4+5n 条1+2+……+(n-1)第四单元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45°90°90°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1:3、笔算乘法2:4、笔算乘法3: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笔算法:先笔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笔算法:先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口算法:先口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等于3180。

口算法: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等于4800。

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再算十位上的1乘以145等145,两数相加等于1740可以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

估算时所得结果是近似数,要用“≈”连接。

注意:在实际问题中,有时候只能估大,如在购物时。

例如:学校组织四一班去欢乐谷玩,欢乐谷的门票是每人128元,四一班有52人,大约需要多少元门票? 128元) 6、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7、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将末尾的0都放在一边,0前面的数的数位要对齐。

注意:因数中间有0的,要把0看成是普通的数字参与运算,而且要占位。

8、积的变化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6 × 5 = 30 6 × 5 = 30 6 × 50 = 300 6 × 500 = 3000不变不变×10×10×100×100(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

6 × 50 = 300 6 × 50 = 300 6 × 5 = 30 6 × 25 = 150(3)一个因数乘几(如m ),另一个因数也乘几(如n ),则积乘m 与n 的积7 × 8 = 56 70 × 40 = 2800(4)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如m ),另一个因数也除以几(0除外)(如n ),则积连续除以m 与n 100 × 20 = 2000 10 × 4 = 40(5)一个因数乘以几(如m ),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如n ),则积乘m 再除以n100 × 20 = 2000 1000 × 5 = 5000不变不变÷10÷10÷2÷2×10×5×5×10÷10÷5÷5÷10×10÷4×10÷49、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10、行程问题: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常用速度的单位如下:米/秒读作:米每秒如10米/秒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如60千米/时第五单元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图一:“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的平行线是直线b”,记作:a//b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点C是垂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