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讲解品读
苏轼《定风波》解读赏析
【原文】《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绝对的北宋“网红”,“粉丝收割机”。
据称,苏轼每有诗文写出,各路“粉丝”的阅读可谓达到“废寝忘食”之地步。
文坛领袖欧阳修读毕汗流浃背,当天必废寝,连夜修改自己文稿。
老妻劝慰:算了吧,早点退休,别跟小年轻竞争了!皇帝神宗是用膳不举箸,忘记吃饭。
内侍明白,肯定在读苏大学士诗文,此时绝对不能惊扰皇上雅兴!苏轼诗文究竟有何魅力?后人一致认为,苏轼于我国词史上的主要贡献,即在于开创了豪放一派。
明人张綖在《诗余图谱•凡例》后云:“按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
”此评价得到众人一致认可。
那么,在苏轼创作的三百多首词作里,是否全部都为风格豪放呢?其实并不尽然。
比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我们不妨来赏读一二。
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
官衔是“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苏轼从京城朝中大员贬至穷乡僻壤的黄州,公职保留,没有工资,必须在居住地生活,随时向当地长官报到。
用现在的话说,即判处缓刑,监外执行。
四十五岁的苏轼,政治生命宣告死亡。
对苏轼来说,这不啻晴天霹雳,毁灭性打击。
黄州生活拮据。
据苏轼本人自称: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
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
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东坡八首•叙》,《苏轼诗集》卷二十一)在老友马正卿帮助下,苏轼向官府求来州城旧营地东面一片荒地,可以躬耕其中,贴补家用,勉强度日。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豪情·豪气·豪语——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豪情·豪气·豪语——苏轼《定风波》词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以豪情、豪气、豪语为主题的词作品。
这首词描绘了苏轼在被贬谪时,面对困难和逆境所表现出的豪迈和坚韧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他的风范和气度。
首先,词作品的开篇便展现出了苏轼的豪情。
他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开头,直言自己身处逆境,但并不愁眉苦脸,反而振奋精神,自娱自乐,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和自在的精神风貌。
其次,词中充满了豪气。
苏轼在词中用“山光忽西落,水色逐东流”等自然景象来比喻他的处境,用“风吹草低见牛羊,天气晚来秋”来隐喻自己的心情,表达出自己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词中的豪语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用“一丝一线缕缕愁,千点万点淡淡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说:“欲把相思说断肠,已是黄昏独自愁”,表达出了自己的无奈和痛苦。
总之,苏轼的《定风波》不仅在词牌、词调、词句上都达到了高妙的境界,更是表现出了他的豪情、豪气和豪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1 -。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
苏轼词《定风波》赏析【原文】【原文】【赏析】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是写狂风中的树木,实际上是通过风来隐喻政治上的坎坷。
全篇语言明快,没有半点做作之态,苏轼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但精神不倒。
“定风波”表面是说树木在风中摇动,但实际上是影射官场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一个是表示主张,一个是表示反对。
词人以“风”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而以“吟啸”、“徐行”两种行为来消释和排遣,意谓虽然在政治上失意,但是,这些并不会动摇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和信念。
苏轼这时正被贬到黄州,政治上处境极其艰难,因此他自己常以诗酒自娱,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卷入朋党的是非争斗。
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使他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即便是最狂妄的东西,也要对它恭敬三分;这就是谦逊。
即使你飞扬跋扈,可以将天地搅得混乱不堪,你却不能高高在上。
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大臣,大臣在宫门外下车步行,如果让天子等候,那么他将低三下四地迎上去。
不管你多么伟大,都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下属的位置上,这就是谦逊。
苏轼在黄州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黄州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又有很多山水和名胜古迹,在这里,苏轼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他利用这段时间在荒野中耕种,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思考生命的价值,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现在的苏轼依旧像当年出仕之时那样,乐观豁达,还没有被人生的逆境磨灭了热情和斗志。
他积极接触社会,广泛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与朋友欢聚畅饮,抚琴赋诗。
本文为您提供了《定风波》赏析及原文翻译等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作者介绍】苏轼(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苏轼 定风波 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其通过自然气象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人生哲理和感悟。
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赏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首词的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官之后所作,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暗示着人生的不如意和挫折。
然而,苏轼并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这首词的主题。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人生哲理和感悟,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即从容淡定、豁达乐观。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即使面对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淡定的态度。
此外,我们还要探究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苏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感人。
这种手法使得这首词的艺术价值更加突出,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苏轼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探讨这首词的影响和价值。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这首词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意义。
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思想和情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时,这首词也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淡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定风波 苏轼赏析
定风波苏轼赏析《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描绘了苏轼在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波涛汹涌,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深刻感悟。
本文将从诗歌的结构、意象、哲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探究《定风波》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一、诗歌结构《定风波》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十个字,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六字为上阕,后二十四字为下阕。
上阕主要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下阕则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人生哲理的思考,构成了一幅深刻的意境画卷。
二、意象描绘《定风波》的意象描绘十分精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人生的感悟。
首先是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描绘,苏轼写道:“三十里波光照晴空,岳降千嶂出皆虚。
”这里的“三十里波光”和“岳降千嶂”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接着是对湖面上的船只的描绘,苏轼写道:“白波乘风偏有意,济物细看方觉讳。
”这里的“白波乘风”和“济物细看”把船只的运动和功能都表现得十分生动,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
最后是对天空的描绘,苏轼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里的“瀑布”和“飞流直下”描绘了天空中的壮丽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哲理思考《定风波》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思考的诗歌。
苏轼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他在诗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里的“一夜春风”和“梨花开”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给人一种深刻的感悟。
苏轼还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的“登高处”和“茱萸”把人生的境遇和传统的文化习俗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亲人离别和人生变化的思考。
四、艺术魅力《定风波》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和思想深刻。
苏轼在诗歌中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
苏轼《定风波》的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的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苏轼的诗歌创作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尤以《定风波》一诗脍炙人口,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篇文章将会就《定风波》的原文阅读与翻译赏析做一些探究。
《定风波》是苏轼在北宋末年创作的一首长诗,全诗共有258句,以赞颂洛阳府太守韩忠州为主题,诗中包含了苏轼对当时时局、政治风云的看法,以及对自己人生、学问、诗歌创作等方面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杰出作品。
在阅读《定风波》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诗歌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比喻、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比如在诗的开头,他就借用了汉代刘彻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典故,以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落日熔金,一江数点鸥。
”这里的“落日熔金”比喻夕阳的光芒,而“一江数点鸥”则是指河中飞舞的几只鸥鸟,由此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苏轼在《定风波》中还运用了一些比喻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例如他在诗中对韩忠州进行了多次比喻,用诸如“铁门山外忠州卧,石柱山前忠州跳。
”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韩忠州刻苦锻炼、勇猛果敢的性格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诗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夸张手法,例如苏轼将自己脱“序衣冠”,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清高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路,不问曾经沧海横。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定风波》的原文和翻译。
“落日熔金,一江数点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拂衣秦汉诸侯客,犹忆李将军旧游。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奄忽垂阴数十载,骨化风刮泥土中。
”夕阳映照大江,数只鸥鸟自由飞翔。
就像是初次见面一般,人生仿佛只有那一刻。
怎能让秋风的呼唤,悲泣和画扇,失落于心?曾经亲密的朋友,容颜却改,心意也变。
定风波 苏轼解析
苏轼《定风波》解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前者胜过后者的道理,用一个“轻”字点明,耐人咀嚼。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因为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定风波苏轼赏析
定风波苏轼赏析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和书法领域都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他的《定风波》一诗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绝。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探究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定风波》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共有322字,分为十三首。
它的创作背景是苏轼被贬谪岭南时的经历。
当时,苏轼被贬到了岭南地区,他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涯。
他在这段时间里,游历了许多景点,包括临江看潮、游南岳、观瀑布等,这些景点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回到岭南后,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点和自己的感慨。
《定风波》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它的语言表现力。
苏轼的语言非常精练、深刻,他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
例如,他用“银烛秋光冷画屏”来描绘南岳衡山的美景,用“洞庭波光渔火夜”来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描绘临江看潮的壮观景象。
这些语言的表现力非常强,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景点的美丽。
其次是它的叙事性和节奏感。
《定风波》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通过一系列的景点来展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整首诗的节奏感非常强,通过诗句的紧凑和起伏,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景点的变化。
例如,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句子,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景点的美丽。
最后是它的文化内涵。
《定风波》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他在诗中提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句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还在诗中提到了“岳阳楼”的故事,表达了他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追忆。
这些文化内涵,让这首诗更具有思想性和文化底蕴。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尤为著名,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带您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与韵味。
《定风波》全诗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意境赏析苏轼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置身于林间,耳边传来阵阵穿林打叶的声音,但他却选择不去聆听,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寓意着诗人超然物外,不受外物干扰的境界。
二、哲理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诗人以竹杖芒鞋代步,却自信地认为其轻便胜过骑马。
这里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态。
同时,诗人提到“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一生都在烟雨中奔波,也依然可以悠然自得。
三、情感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吹醒了诗人的酒意,带来一丝寒意。
然而,在这寒冷之中,山头的斜阳却给人以温暖。
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
四、艺术手法赏析苏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
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回首”寓意着回顾过去,而“归去”则代表着回到现实。
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展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风雨还是晴朗,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无需过于在意。
总结:《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林间景色、表达人生哲理、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更是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词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即公元1077年写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定风波》的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定风波》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首抒发豪情的词。
整首词以写景抒情的手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山水风光和个人豪情壮志。
词的开头,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为引子,以借景抒怀的手法展现出自己无拘无束的心态,婉转地表达了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
接着,“竹杖芒鞋轻胜马”形象地描绘了苏轼步履轻盈的情景,从而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豪情。
下面几句中,苏轼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形容春寒,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旧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眷恋。
最后一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抒发了对过去的惋惜,又展示了对未来的从容。
整首词以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了苏轼快意人生,不爱世间荣华的态度。
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词中的豪情壮
志更加真切可感。
这也是苏轼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苏轼《定风波》以其深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
苏轼豪情壮志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同时展示了对过去和未来的凡
尘不染的态度与情怀。
这也使得词作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一、导入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
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东坡志林》中又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可见,这首词应当是苏轼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阵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
它表达了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
一说到鉴赏文学作品,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为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在中学语文课上形成的习惯。
但是,它们并不等于文学作品。
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审美对象,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语言文字),它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来传情达意。
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具体再现和丰富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鸣”,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的过程,它才是文学鉴赏的真正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
当然,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但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文学鉴赏的起点。
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画地为牢,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抛开作品本身,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去主观臆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背离了文学鉴赏的目标,也失去了文学鉴赏的乐趣。
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在文学鉴赏中所得到的东西与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不同。
因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两回事。
下面我们就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必要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具体感受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复杂心情。
定风波重点词赏析
定风波重点词赏析《定风波》重点词赏析。
《定风波》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于世,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定风波》中的一些重点词进行赏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定风波》中的“定”字。
在这首词中,“定”字的含义非常丰富。
它不仅仅代表了“安定”、“稳固”的含义,还暗示了苏轼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坚定和安定的态度。
在苏轼的人生中,他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是他始终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种坚定的态度正是“定”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定风波》中的“风波”二字。
在这首词中,“风波”代表了苏轼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苏轼在词中写道,“自伤风化久,感激恩情深。
”这句词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生活中的风波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的感受。
但是,苏轼并没有沉溺于这种痛苦之中,而是通过自己的坚定和勇敢,克服了生活中的风波,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定风波》中的“江山”的形象。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江山的变化和壮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江山在词中成为了苏轼心中的理想之地,也成为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通过对江山的描绘,苏轼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也是《定风波》词中的一大亮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定风波》中的“烟霞”的意象。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烟霞的变幻和美丽,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烟霞在词中成为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也成为了他对人生的一种领悟和感悟。
通过对烟霞的描绘,苏轼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也成为了《定风波》词中的一大亮点。
总的来说,《定风波》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词,它通过对“定”、“风波”、“江山”和“烟霞”等重点词的赏析,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这些重点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定风波》这首词的艺术魅力,也更能够感受到苏轼在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苏轼《定风波》赏析8篇
苏轼《定风波》赏析8篇苏轼《定风波》赏析1【原文】定风波·红梅好睡1慵2开莫厌迟。
自怜3冰脸4不时宜。
偶作小红5桃杏色,闲雅6,尚余7孤瘦8雪霜姿9。
[1]休把闲心随10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11瑶肌。
诗老12不知梅格13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14。
【注释】好睡:贪睡,此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
慵:(yōng拥)懒。
怜:爱惜。
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
小红:淡红。
闲雅:文静大方。
闲,通“娴”。
尚余:剩下。
孤瘦:疏条瘦枝。
随:听任,顺从。
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态。
沁:(qìn)渗入。
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梅格:红梅的品格。
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近,境界不高。
【白话译文】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
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放,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
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创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贬官在黄州,因读石延年《红梅》诗引起感触,遂作《红梅》诗三首。
稍后,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词,即取调名《定风波·红梅》。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作品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
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
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
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
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感。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在作品的内容分析中,我们首先要理解词的小序交代的写作缘由。
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的,当时他正在前往沙湖相田的路上遇到了阵雨。
词的正文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写了作者在雨中的行为和感受,下片则着眼于雨后的景象。
对于上片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通过披文入情的方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累,去感受作者在雨中的心情和情感变化。
雨点穿林打叶声响不断,但苏轼却不想听。
他手执竹杖,脚穿芒鞋,感觉轻盈自如。
竹杖芒鞋虽然不如骑马便捷,但却是普通人或闲人常用的步行工具。
而苏轼因为被贬到黄州,常常在山水间漫步,与樵渔杂处,因此“竹杖芒鞋”成为他的常见形象。
此外,他被人推搡谩骂,却自喜渐不为人识,这种心理表明他对于做官的畏惧与厌烦。
因此,“马”与“为官”相联系,“竹杖芒鞋”则与“为闲人”相联系,这里的“轻”则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下片比较简单,它着眼于雨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想退隐江湖的心情。
此词风格清新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在《词选序》中,昔人张惠言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在表达这种感情方面,缺月有望月无眠的意象,有月而缺,也有孤独伤感之义,借此侧面烘托了思想感情。
而孤鸿则是托物言志,借孤鸿写自己。
惊起写其惊恐不安,有恨无人省写幽怨无法说出的愁闷,不栖寒枝写无处安身的慌乱。
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
实际上,这首词反映了在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
《定风波》讲解品读34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定风波》讲解品读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 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 闻,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 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 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 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 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 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 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 “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身处风雨而吟啸徐行,如闲庭漫步,何等洒 脱悠然!这不正是是一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行为 吗?这与“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苏轼独 特的生命精神在这种对照中突现了出来。
• “竹杖芒鞋轻胜马”,进一步展开,写自己在风雨 中体悟到的超旷乐观的心理感受。
• 竹杖芒鞋,颇有一份野趣,透露出老苏摆脱官场 羁绊、无拘无束的个性。
• 这表明,苏轼之所以能在宦海生涯中经得起那么 多的苦难,那么多的风吹雨打,就是因为他那本
就爽朗健旺的人格生命中还内蕴着深邃的诗性智 慧。
读罢全词后,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 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 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从心理学“白日梦”的 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 旷达超脱的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 梦的特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我们的理解:
• “归去”,不仅仅是“归隐”而已,其深 层结构应该是指回到生命本真本然的状态 中,因而也就是最自在、最自然、自平常 的理想境界中去——实际也是对精神家园 的一种回归。
• 这理想的境界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经历了风雨,也消受了晴阳之后,一 切都看开了,一切都放下了,从此以后, 风雨也好,晴天也好,我都无所谓了。我 不会为风雨袭来而悲愁,也不会为晴天到 来而激动高兴。这实际上是一种大平常、 大自在、大超越的生命境界。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作者用 “竹杖”“芒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 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 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 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忧患,心情得以 平静,心境得以安宁。
• 这一境界既有老庄齐物我、一死生,以超 越的态度看待人生悲欢离合、是是非非的 的哲学精神的陶冶,更浸润着禅宗对境无 心、无住为本,以任运自在的态度对待宇 宙人生的思想智慧。它生动表征着四十五 岁的苏东坡在黄州谪居时期确乎已经证得 了不惑之智,其人格生命中不仅通儒,而 且已经通佛、通道,达到了一种高度圆融 的境界。
背景:
此词作于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 年(1082年)。 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时期。黄州四年 之中,他写出了不少著名的作品,散文如前、后《 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 壁怀古》等。课本所选的《定风波》和《临江仙》 也都是其黄州时期创作的名篇。
这是一首记事抒情之作。王文诰《苏诗总案》 卷二一:“元丰五年壬戌,三月七日,公以相 田至沙湖,道中遇雨作。”词前有小序。这一 小序语言洗练,而又意味深长。它具体交待了 该词写作的时间、地点与因由,为我们走进词 境,提供了一条通道。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读准字音 啸(xiào) 一蓑(suō)
定风波朗诵
上阕词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语相映照,一开笔便 以象征性的表现方式,将眼前的 日常生活中的风雨艺术化为人生 道路上的风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声”,指风雨吹打着树林树叶沙 沙作响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写出风之疾雨之 骤及其给人带来的萧瑟之感。一“穿”一 “打”,是很有力量感的动词,见出风雨之 大。
词人以“莫听”二字,显示出自己不惧风雨 的态度。 “何妨吟啸且徐行” 句承上而来, 将“莫听”之意补足,写出在风雨中从容不迫、 悠然自得的诗意情怀。“何妨”二字比“莫 听”,更多了一点挑战的味道。
定风波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 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 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 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 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 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 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 心情烦闷。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 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 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 生活,也即“归去”。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 乎,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 胧,创设了入梦的良好氛围。
• “轻”字颇耐咀嚼。轻者,轻便也,轻快也,轻 巧也,轻松也。
• 词人之化辛苦为轻松,化艰难为写意,正是其超 旷人格的写照。
“谁怕”一词,由“莫听”、“何妨”一 路而来,不惧风雨的气势愈唱愈高,从而水 到渠成地引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警句。
思考: 对“一蓑烟雨任平生”句,你有何体悟?
• 学界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句的不同解读:
下片词: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三句,照应序中的“已而遂晴”四字。
思考: 谈谈你对“料峭春风”三句的理解。
明确:
• “料峭春风“三句:明面上是写自然界天气 变化之快,但实际上又是以象征性的表现 方式抒写自己以顺处逆的诗性智慧:人生 旅程就像自然界一样时雨时晴,变化莫测 ,关键是在风雨来袭的时候要挺得住,在 风雨中要乐观地坚定地向前走,要相信, 风雨只是暂时的,走出风雨,就能走进阳 光地带。这也许就是词人“一蓑烟雨任平 生”而养成的经验和睿智。
• 其一,胡云翼《宋词选》解曰:披着蓑衣在风雨 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 辛苦的生活。) 叶嘉莹的解释与其相似:我不怕外边这一切风雨 的变化,我是准备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准 备冲冒着风雨过我这一生。
• 其二,陈长明解曰:这一句有归隐的含义。烟雨 ……乃是指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 苏轼是想着退隐江湖。他称赏张志和《渔歌子》 词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湖上的“斜风细雨”既令他如此的向往,路上 遭遇的几点雨自然就不觉得什么了。
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 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 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 写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 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一 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 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 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是作者着力刻画的 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 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 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 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 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 大彻大悟。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 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 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 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 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 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 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 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