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_戚万学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作业习题第一章德育范畴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着,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着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着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_戚万学
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戚万学[摘要]无论从发展逻辑还是现实而言,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或者说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又是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因为公民社会的生长在根本上依赖于良善公民的呵护和捍卫,而良善公民的养成则依赖良好的教育。
就当下的公民道德教育而言,若要担负起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使命,需要它在反思自身的基础上培育公民的边界意识、义务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关键词]公民社会;道德教育;义务意识;边界意识;行为举止[作者简介]戚万学,曲阜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曲阜273165)——————————*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的建构研究”(课题批准号:BEA100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是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追求。
我们乐见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注定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育何为,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主题。
可以确定的是,教育既是依赖于公民社会支持的公民社会的构成部分,又是促进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独特而又重要的力量。
进言之,公民社会是由自由、平等、理性的“公民”构成的现代社会,这样的规定意味着公民的种种良好素养是公民社会健康、有序生长的根本保证。
不过,公民素养不是先天的,唯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养成。
而在种种公民素养中,公民的德性是根本,因为它是公民卓越和理性自觉的标识,缺乏正义感和公共善的公民,是无论如何也达不成普遍共识和公共认同的。
职是之故,推动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教育使命也就自然而然地集中体现为“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
一、教育: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与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动力无论从逻辑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都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技术”何以重塑教育陈晓珊戚万学
“技术”何以重塑教育陈晓珊戚万学[摘要]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技术的教育应用的逻辑不是由技术工具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背后的原理决定的。
技术推动的教育变革本质上是教育技术的变革,技术重塑教育本质上是技术重塑了“进行教育的技术”。
支撑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的发现、捕捉和利用是技术重塑教育的逻辑起点。
单一的技术要具备重塑教育的力量需要经过一个组合进化的过程,由单数技术、单体技术走向复数技术、组合技术,形成“域”。
教育的重塑本质上是“域”的更替,是新域取代旧域的重新域定、重新定义教育的过程。
教育会随着技术的进化出现结构的变化,改变教育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等整套安排,重构教育系统结构。
教育变革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教育技术的变革;在教育被技术重塑的过程中,技术将逐步代替我们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演变为教育变革的阻力,教育技术的革新并不必然等同于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作者简介]陈晓珊,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戚万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院教授(山东曲阜273165)引言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展现出驱动教育发展的巨大潜力,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重塑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计划 2010(以下简称 NETP2010)《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提出了“应用技术促进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目标。
[1]日本《以尖端技术支持新时代学习推进方略》提出,以信息通讯技术和大数据驱动教育创新与学习变革。
[2]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2024年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
2024年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德育理论概述、德育实践方法、德育评价体系、德育师资建设、德育与家庭社会联动以及德育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德育理论概述德育理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涵盖了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
德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个体。
德育内容通常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等。
德育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
德育方法则包括说服教育、情感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手段。
二、德育实践方法德育实践是将德育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如组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是对德育工作过程和成果的客观评价,是改进和提升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德育评价体系应以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价。
如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德育表现信息,运用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和分析。
德育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表现,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和进步。
四、德育师资建设德育师资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学校应重视德育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完善的德育师资队伍。
首先,要选拔具有高尚师德、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德育课程教师和班主任等德育工作岗位。
浅谈构建“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特色德育工作模式
摘要:如何构建中职校德育管理模式,一直是中职校德育管理的核心课题。
面对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的具体现状,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这一德育管理的新思路,并对“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提出的原因、内涵、可行性以及实施效果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以期对解决我国中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贡献。
关键词:构建“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德育模式一、什么是“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的特色德育工作模式所谓“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育人模式,是指以实现中职德育工作目标为落脚点,遵循育人规律,在中职三年,通过相对的“三个阶段”,相应开设“七个课程”,让学生学会“五会”,并在学校形成“十育人”,以活动课形式来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种育人模式。
它是基于“适应新时期中职学生成长特点,转变传统德育工作模式,有效实现中职德育工作目标”的需要,总结学校多年来的德育工作经验,研究构建的学生品行教育方面的特色模式,由时间、内容和制度三个要素构成。
模式的必要性1.国家政策的支持《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注重人才的实用性,更注重人的综合个人素质。
加强中职素质教育关系到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关系到学校能否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新世纪的青少年学生不仅具备理想、信念、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还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适应繁纷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
开展“三段、五会、七课、十育人”育人模式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现代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道德的本质
社会规范体系。如礼貌待人、爱护公物、 有责任、尽义务等。 神或上帝的命令。 如摩西十诫:不可信他神;不可擅自 雕刻偶像;不得滥用上帝名字;尊父敬母; 不可杀人;不可通奸;不得偷盗;不得作 假证陷害邻人;不许贪图他人的东西。
习得的行为方式。如做出慈善、利他、 牺牲等的活动和行为。 心理反应类型。如道德良心的体验。 总结: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与人、 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 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及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三)关心教育的主题
1.关心自我 2.关心周围的人 3.关心陌生人 4.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 5.关心非生命的物品和器具 6.关心知识
(四)关心教育的方法
1.榜样
这是关键因素,教师应向学生展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范围内怎 样关心。榜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关心他人的能力高低或许取决 于被关心的经历。以关心者的身份对学生的需要作出反应,这是 源于我们内心的道德反应。
(二)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三水平六阶段
(三)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测量:两难故事法
(四)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特征
1.道德发展阶段即道德判断结构 2.道德阶段是一种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3.道德阶段具有不变的序列性 4.道德阶段具有文化的普遍性
(五)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强调道德形式的发展,而不是道德内容的累积 2.强调儿童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五)用道德的方式进行德育
(六)善于反思,不断提升实践智慧
老师的“同路人”
——魏书生的真情告白
有一位同学长得又高又大,过去不认真学习,交了一些后进同学的 朋友,他的朋友得罪了社会上的人被打了, 来找他,他讲义气,拔刀 相助,暂时胜利,但对方不算完,事情越搞越复杂,得罪的人越来越多。 来到我们班级后,他想改好,但过去的冤家对头总来找他,使他静 不下心来,上课的时候还好说,放学走在路上常常挨截,弄得心神不安。 他家跟我家在同一方向,相距不远,我便邀他放学后跟我一同走, 那些对头自然不来截他了,他有了安全感。一路上,他告诉我不少淘气 同学结帮成伙打伏的“新鲜事”。我听了增进了对后进同学的了解,加 深了对他们的同情。 我感觉到,自已经常外出开会,兼职又多一些,接触学生、了解学 生的机会就少了。这样放学路上和学生一起走,离开了课堂、学校的环 境, 我们师生面对着一个广阔的社会,谈话更自由些,离社会实际问 题更近些。那位同学放学以及上学和我一起走了很长时间,时间长了, 他离开了那些找他打架的人,静下心来学习了。
第十二章德育活动论第二节德育活动方法
第十二章德育活动论第二节德育活动方法引言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一、阅读和学习的文献[1]潘蕾琼、曾文婕、黄甫全.第十二章“德育活动论”的第二节“德育活动方法”[2]张铃艳.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一一德育项目活动案例U1教育现代化,2017,4(41):323-324+326.二、摘录所学材料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主题学校德育活动管理组织之间缺乏协刑性/德育活动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基础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多变性,德育活动策略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才能增强动力地位主体参与是镌育活动教学的前提赦学策略感悟导行策略合作探究策略创新发展策略主体参与策略教学形式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的自主参与,在活动中的自我脚⅛,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内化目的相应的道德认识,从而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实现自主发展地位感悟是甯育活动教学的内化机制目的措施指学习主体通过对具体事物飒和情境的感染,来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使学生形弼久的道德动机和行为,形成正确的道镌认识,进而保证学生的正确行为实践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的恰当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通过教师科学的导入、导读、导思,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动,通过教师对学生凝出的不同的道德观念的归纳和提燎,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进而保证学生的正确行为实践地位合作探究是镑育;舌动教学的基本形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道德发展的自主建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大家彼此合作,互相启发,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胶,措施通过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地位创新发展是镌育活动教学的灵魂指在活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彻底打破传概念统教学的统TW口标准化,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与个性发展的问勉要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选择”措施/ ------------------------------------------------------------------------------ Q、鼓励学生质疑和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德育活动的计划缺乏整体性三、特殊收获与推荐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德育项目活动案例摘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多少人做人的准则,被传为千古美谈,流芳百世。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等
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等作者:来源:《小学德育》2010年第06期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戚万学在2009年第10期《教育研究》撰文指出,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这种来自文化层面的焦虑和困惑愈来愈显著。
具体表现为:文化路向的迷失、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文化殖民的压力等等。
文化路向的叩问旨在展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确立的主导性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文化传统的追索旨在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多元文化碰撞的辨析是从现实文化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选择的困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化殖民压力的揭示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和弱势文化的立场来探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正在遭遇的困惑。
道德教育应该成为文化的检视者与开拓者,应该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回应文化上的难题,承担起自己应有的历史使命。
蔡秀梅:从“知行不一”看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蔡秀梅在《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24期撰文指出,学校德育不应也不能为生活中的知行不一现象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德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面对知行不一的社会道德失范局面,一味抱怨学校德育的失效是无力的,这一观点只是看到了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而没有看到学校德育能力的有限性。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知行不一的事实是生活的原貌,是人之常情,这一点德育无论如何是不能否认的;从理论上来说,学校德育也不能在“道德之知”与“道德之行”之间建立一个必然的桥梁。
因为,道德之知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教的,在个体复杂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个体道德行为也是不确定的。
面对“重知轻行”的指责,学校德育也在进行改革,努力使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不断加强社会实践,但学校德育永远也无法摆脱其计划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理性规划与充满偶然和不确定因素的现实生活之间永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注定了学校德育作用的有限性。
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作者:刘梦园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24期摘要《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是道德教育理论家戚万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研究成果,是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一部重要的著作。
作者通过翔实、丰富的资料阐释、评价了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影响较大的学派(涂尔干、杜威、威尔逊、价值澄清派、科尔伯格、贝克)关于道德教育八个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理智与行为、他律与自律、内容与形式、道德原则、灌输、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以及道德教育教学论的观点。
本文在结合该书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关键词道德教育基本问题文本解读作者简介:刘梦园,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8.355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也即是说,道德教育最终达到怎样的目的。
这一问题的探究对道德教育中的教育者来说,具有导向作用、评价作用以及调控作用,教育者通过教育目的引导、调控、评价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动;对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来说,具有引导性作用与规范性作用,受教育者朝着最终要实现的目的,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那么,具体来讲,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社会本位的还是个人本位的,是具有“现实的道德”还是“理想的道德”,是要达到修养德性的目的还是谋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一、出发点: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是从社会利益出发来界定的,认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最终形成符合国家社会利益的道德。
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从个人价值出发来界定的,认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个体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要成为自由的道德主体。
多元文化背景中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_戚万学
思想前沿 SI XIANG QIAN YAN
LILUN 理 论
பைடு நூலகம்
否定都是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做法。 “中国要树立自 己的文化自信, 既要排除文化上的数典忘祖和自 惭形秽的自卑心理, 也不能有唯我独尊和夜郎自 大的傲慢态度。” ⑦ 在实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 道德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尤其不可弃绝民族文化 的道德与精神内核而走一条彻底颠覆传统、 完全 接纳西方文化的“全新”路子。 因为, 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是立身于中华大地的土壤, 基于中华民族 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 道德传统与价值资源而为 自己开辟道路的, 它必定是民族文化精神的拓展 与延续、 诠释与构造。 中国的现代化及文化、 道 德的发展必然要置身于世界现代化的总体进程, 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中, 但绝不能因他源文化的 冲击和多元文化的夹击而改变自己的历史道路。 多元文化时代的道德教育, 应始终立足于我国当 前的现代化实践, 植根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 社会实际, 最终建立起一套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 和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肯定要融合和吸收各种域 外的因素, 但外来文化只能是强身健体, 为我所 用, 而断不可全盘照搬。 这是道德教育体现中国特 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根本立场。
德育原理学科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钟启泉、黄志成
编的 《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等。
h
14
这一时期德育比较研究兴起, 有影响的著作有:
朱永康主编的《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 教育出版社,1998;
宋春宏著的 《比较德育新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 1999;
李申申的 《人性: 存在与超越的省视———中西方 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 1999
1978 年以前, 除翻译前苏联的德育著作外, 大多数
是专题文章类的研究,很少从创建德育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德育学科问题。
h
7
试验历程
二、新时期德育原理学科研究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新时期, 由于社会的转型, 人们的价值观 念发生变化, 道德教育研究成了时代新课题。
从1979 年开始, 人们对德育问题的研究日趋渐多, 涉及德育基本理论的各个方面。
h
16
( 三) 德 育 原 理 学 科 研 究 的 交 叉 纵 深 阶 段( 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 我国的德育研究呈现异彩纷呈局面。 特别是 2001 年, 德育研究更是热闹非凡,人们形象 地称“德育年”。
德育研究不仅涉及基本理论问题,而且面对社会的
变革, 直面实践,德育研究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出现 一些德育的分支学科。同时, 德育面对社会变革的现 实, 积极探索回应的策略。
在这一阶段, 期刊文章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传统德育、 古今中外德育思想研究、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学校德育研究、商品经济与德育研究、德育心 理研究、德育功能与地位研究、德育内容研究、德育原 则和方法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和德育改革发展研究等。
实施活动化教学建构高效品德课堂
实施活动化教学建构高效品德课堂在当今社会中,品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现代教育必须发展出既有教育价值体系,又能够达到实效的教育方法。
活动化教学方法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品德教育方法,他能够丰富学生的品德领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学生的品德意识和品德责任感。
本文将探讨使用活动化教学法构建高效品德课堂的必要性,并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活动化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活动化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了游戏、探究、运动、讨论等多种形式,能够积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品德教育方面,活动化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1.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活动化教学法注重以情境、案例等形式呈现品德教育内容,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述,深入浅出的传授品德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理性认识。
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立品德典型人物人物塑造游戏、情感操练活动等,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言语交流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品德修养的体验感和认识感,进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信仰。
活动化教学法强调的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环境中发现其内在价值,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寻找品德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在品德教育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情境、角色扮演、分角色讨论、班会主题发言等等方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探究品德问题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品德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品德责任感活动化教学法尤其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到品德知识,还能够在活动中体会道德价值。
在品德教育中,通过体验、模拟、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品德所带来的利益和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推动学生积极行动,致力于自身品德素养的提高。
1. 精心策划教学内容针对某一品德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年龄特点,研究合适的教学内容。
关于创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活动模式的探讨
关于创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活动模式的探讨[摘要] 高校学生活动是大学生重要的校园生活内容之一。
新时期下,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性格、认知、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明显,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例,探讨了如何针对学生专业兴趣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校学生活动。
[关键词] 艺术设计;学生活动;创新一、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其实用性广泛,与很多专业都能相互融合。
学生除了要掌握大量设计理论知识之外,还需利用更多的时间完成相关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的创新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
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
1、思想性格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上大学前经过艺术课程的训练,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个性表达超越一切”的艺术家思维,注重个人艺术思想的表达和创作。
而艺术设计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在设计创作上常常会接受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设计思潮。
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相比,个人视野将变得开阔,观念更为新潮。
这就形成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独立张扬、思想活跃开放,自我意识较强等特点。
2、思维模式方面艺术设计的思维“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
”[1]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模糊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方式。
从而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直观的,甚至是打破常规的,而不是严谨和理性的。
3、文化基础方面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低,中学阶段艺术专业教育使学生接受的文化基础课教育时间不足,严重制约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培养,从而导致在大学课程学习上艺术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偏科”、“文化基础课挂科”等现象,其文化水平相对低于其它专业的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生活行为方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生活中追求自由,表现出强烈的自主独立性,不惧怕竞争。
专业意识和社会角色要求使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带有一定的艺术特质。
筑牢本科教学阵地 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的主阵 课。学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 得了一等奖人数和获奖总数连续五届
地,学校坚持向课堂要质量,聚焦优 育人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 “ 双料第一”的优异成绩。2019年,学
质精品推动课程改革,培育“ 金课” 学成果特等奖。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 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两个专业参加
TIAN JIN JIAO YU XIAN DAI HUA
筑牢本科教学阵地 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戚万学 /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曲阜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始终坚 持把本科教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不断强化教学为先、 质量为要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专业 建设、课堂质量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筑牢本科教学阵地, 在以文化人、教师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打造 特色育人品牌。
落实动态调整,深化专业建设“ 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学校推动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进一步深 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对 标“ 双万计划”,强化“ 调整结构、强化重点、彰显特色、优 化布局”的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推进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 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和新旧动能转换专业群建设,加快新工科 建设,探索完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 择有条件的学科试点交叉人才培养。目前,学校将原有87个招
制度,重点督导检查青年教师授课;实 研读”、洙泗学社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创新创业优势资源,全方位、多举措
施分段式“ 大小学期”,科学设置长 和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 国学小课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了优秀
短课,推进小班化教学,鼓励教师开 堂“” 儒家文化齐鲁行”等志愿服务活动。 传统文化融入“ 双创”教育、“ 双创”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
作者: 戚万学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版物刊名: 教育研究
页码: 69-76页
主题词: 传统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模式;道德生活;自我教育;活动课程;道德发展;自我认识;人的活动;感性活动;自我评价
摘要: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活动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探讨”之实验研究的核心内容。
该模式一俟提...。
论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与体验-2019年文档资料
论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与体验创新发展的时代, 需要创新发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亦是如此。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 人们的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也意味着, 我们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必要的转变――从传统的“教会顺从”向“道德自觉”与“道德体验”的转变。
而所谓职业道德, 就是某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所应当具备的思想品德,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某一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是调整从业人员与从业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医生有医生的职业道德, 我们简称为医德。
教师也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一般简称为师德, 商人有商人的职业道德, 我们一般简称商德。
职业道德也直接影响到行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的和谐的稳定。
简单的说, 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服务的工作意识以及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当前, 我们从媒体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医疗纠纷和教学事故的事件, 而在这些事件中往往并不是简单的医疗技术或者是教学水平问题, 很多情况正是由于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偏差、责任意识淡化和工作态度不端正所造成的。
特别是当前“小病大看”、“红包现象”“教育腐败”事件的频发, 都是职业道德匮乏的结果。
这些问题的出现, 很快便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政府和单位也都希望努力从政策和制度上解决这些“民生焦点”,用行政法规来遏制职业道德水平的下滑。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还要从职业道德在日常教育的培养方面入手,特别是高等教育, 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的摇篮, 有着提高人才业务水平的重任, 但其任务不仅是培养具有良好技能的从业人员, 还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道德培养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未来从业人员的素质、群体的团结协作、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所以说, 道德培养是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部分。
一、道德自觉的习惯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造成的。
学习中学德育理论 指导中学德育实践——读《中学德育概论》
学习中学德育理论指导中学德育实践——读《中学德育概论》班华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
【年(卷),期】1994(000)002
【摘要】我读完陈泽河、戚万学主编、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德育概论》一书(以下简称“概论”),联想到几年教育界对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的讨论,我
没有参加这个讨论,但有自己的看法。
这里只说两点:一点是教育理论与实际脱离是
双向的,是相互的,即既有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也有实际工作中不重视理论指导,脱离理论的问题,后一方面的情况不比前一方面好。
另一点看法是:对理论联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班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1
【相关文献】
1.科学管理效能高德育实践硕果丰——增城市华侨中学德育实践的几点体会 [J],
黄为众
2.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德育实践策略探索——以上海市延安中学社会实践活动为例[J], 马越;李法瑞;
3.初中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路径探索——以上海市洪山中学为例 [J], 郭树宝
4.生态德育的时代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学生态德育理论与实践”
课题中期报告 [J], 刘苗;肖联龙
5.从错误中学习:基于正面管教的德育实践 [J], 吴海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品德课程应直面生活
品德课程应直面生活
戚万学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06(000)011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逐步走向纵深。
小学品德课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都与原来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本次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上可以这样表述:针对目前小学品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根据现代品德教育和品德课程应有的特点来进行改革,开发新的课程。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戚万学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品德课应直面生活——访戚万学教授 [J],
2.班主任应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和直面社会问题 [J], 陶慧芳
3.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任莉寅
4.让品德课程作业愉悦学生的生活——关于品德课程作业有效性的点滴思考 [J], 姜佳莉
5.让品德课程真正走进生活——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探究 [J], 林秋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六期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活动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探讨”之实验研究的核心内容。
该模式一俟提出,便得到广大教育理论界同行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引起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该模式在与理论界同仁的讨论、交流中不断修正,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本文拟对这一模式的理论设想作简要阐释,以进一步求教于学界前辈和同行专家。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活动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活动中通过活动而且为了活动的道德教育。
①对“活动道德教育”范畴的这一界定其实质在于认定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作为目的,意谓活动、实践道德生活或使学生形成一种道德的生活方式应当成为学校道德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手段,指教育者应当把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以及道德之个体意义实现的源泉来理解并作为促进道德发展的手段加以运用。
显然,这里是把活动范畴作为道德教育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作为整个道德教育过程的基础来看待的。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建构”的核心在于从理论上论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证明其实效性。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活动——一个尚待开拓的教育研究领域马克思在其被称作“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的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②强调活动、强调现实的感性活动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不把社会、社会现象看作毫无生气的既成事实,而是看作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结果,通过揭示人的活动及其发展,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不论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④因此,研究社会现象、研究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就要研究“真实的个人”,研究个人的活动,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
⑤然而,“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
”⑥本世纪对活动问题的研究最为轰轰烈烈且成果最丰者首推心理学。
在西方,30年代即有皮亚杰根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得出的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结论。
⑦在前苏联,自40年代鲁宾斯坦和维果斯基以活动范畴解释人的心理结构,指出:“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⑧从而揭示了人的心理在人的活动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面向21世纪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模式探讨”研究成果之一。
中形成发展的规律,“活动”就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后经加里培林、列昂节夫等人的进一步拓展,活动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至70年代后期,“活动观点是研究人的个性、意识发展规律性的基本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⑨活动问题在哲学、社会学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俟提出,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就活动,活动结构,活动与能动性、创造性,活动与实践的关系,活动与社会发展,活动结构与社会和社会生产结构等问题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活动的哲学问题”一度成为前苏联哲学家的热门话题。
而且对活动进行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随着对人学问题的兴趣日益浓厚,随着人的能动性问题逐渐成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对活动的研究也必将更加深入和成熟。
比照之下,教育领域对活动问题的研究则是数量少且不够深入的。
虽然有些学者对教育的活动基础10,对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1作过有益的开创性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并未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12把活动抬至决定教育学生死存亡的高度,然而,在许多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把活动只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甚或不甚重要的方式,事实上降低了活动本身的理论品位。
而活动在教育理论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装饰”地位,对活动之引入教育领域的“犹抱瑟琶半遮面”的羞羞答答的态度则反映了人们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漠视。
在我国,活动问题在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且更嫌贫乏。
心理学界对“活动”问题的重视是从80年代初译介列昂节夫的《活动·意识·个性》开始的。
而在哲学领域,活动范畴是80年代中后期随着重新确立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域的。
研究尚处在基础阶段或确立活动的地位阶段。
对活动本身、活动的内部结构尚乏系统的研究。
在教育和道德教育领域,活动范畴仍在大部分研究者视界之外,为数不多的《教育学》、《德育原理》等著作或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出发阐释教育诸规律,或以活动解释道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德育的基础,都表明这一问题已开始引起部分学者的重视。
然而,要在此基础上确立活动在教育、道德教育学科中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围绕活动建立一种完整的教育或道德教育理论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活动道德教育,是在反省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于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本质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传统教育”的理解虽殊为不同,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这里还是首先对“传统道德教育”作一初步的界定。
我们把“传统道德教育”理解为教育发展史上试图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道德思想的目的之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
如此理解和界定的传统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传统。
它认定要传授给学生的那些价值是先定的、天然合理的,教育的全部工作,不外是借助各种实质上是灌输的方法把这些价值传授给学生。
道德教育便是使学生想“正确”东西,做“正确”事情的事业。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这种教育曾长期占居主导地位。
在我国,即便是建国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所奉行的以“听话”为标准、以“服从”为目的的教育,都带有传统教育的色彩。
这种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主体精神活动在道德中的重要地位。
其所奉行的道德,乃是一种“驯服式”的道德(柏拉图语),而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陈独秀语)。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行为不能参与真正的道德评价。
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道德作用的发挥乃至其存在的价值无不以主体性的发挥,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
传统道德教育因其对教育对象“标件化”的追求而难以培养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和有个性的个体;因其限制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可能性而难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
这与把道德看成人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手段而不是外部强加的枷锁,把学生看作主动选择和吸收教育影响的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主体而不是作为被改造对象的现代教育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与现代社会追求开拓、进取、呼唤自主理性的时代精神也是不相契合的,对这种教育进行历史的、现实的反省是构建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更好地承诺培养具有丰富道德生活,有充实、积极的道德精神之实践主体这一庄严使命的必要预备。
(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也是对当代认知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补充,在于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无论对道德教育的理论还是对道德教育的实践来说,20世纪都是一个认知主义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知识、认知能力在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确证,道德认知能力包括道德推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得到教育理论家的普遍赞同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广泛接受。
作为对压抑理性、无视个人主体特征之传统道德教育的一种积极反应,把儿童的智力活动、把儿童的思维和探究引入道德发展、道德教育领域,从根本上转变了道德教育的观念。
从这种意义上讲,认知主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然而,必须同时指出,单纯的认知主义道德教育是片面的,以简单地灌输道德知识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则更是有害的。
同时,这种认为道德行为不过是认知发展的一种逻辑结果的道德哲学本身也是错误的。
认知之于道德既非唯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
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份,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
而且,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正确的推理和丰富的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逻辑联系。
要充分考虑并试图努力解决知、行统一这一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棘手的道德教育问题,就必须预制一种与认知主义互补的教育形式。
此外,把“活动”范畴引入道德教育领域,并以“活动”为元点建构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基于对“活动”之独特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功能的认同与肯定。
二、活动与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一)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范畴至少到目前为止,对活动范畴的界说还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
“`活动’概念本身的含义是极不确定的……直到今天,无论是心理学著作,还是社会学和哲学著作,都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活动’概念。
”13“还没有对活动概念作出公认的定义。
”14活动领域本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使得人们可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界定。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活动”范畴,简言之,就是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
具体说,就是在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
对“活动”范畴的这一界定至少包含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里的活动指主体的自主活动,体现了活动的能动性这一属人的特征。
活动的能动性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本质特征。
它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中的自为、自主、自由、自觉和创造。
表明人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现成条件而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和创造对象世界从而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表明人不仅可以意识到外部世界而且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观念把握对象世界的属性和规律,从而使之为自我服务;不仅能意识到对象世界的属性和规律,而且能洞察自己的内心活动,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所以,能动性乃是人通过活动改造世界完善自我的根本动因。
其次,活动是指个体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不是指内部思维的、意识的活动,虽然我们并不否认内部和外部活动的直接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