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保护法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中的作用分析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中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8623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c.png)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中的作用分析在当代社会,妇女和儿童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之一。
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妇女儿童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妇女儿童保护法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将深入分析妇女儿童保护法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方面的作用。
最后,将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保护法的执行,以达到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目标。
一、妇女儿童保护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妇女儿童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通常,妇女和儿童容易成为家庭、社会中各种暴力和虐待的受害者。
妇女在家庭中面临家庭暴力、家庭纠纷等问题,而儿童则容易面临虐待、弃婴、剥削等问题。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制定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加强对暴力行为的打击,提高社会对妇女儿童权益的关注。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妇女和儿童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需要特殊的保护。
妇女的平等权益常常受到歧视和限制,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出台,可以有效地保护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2. 预防和打击暴力行为。
妇女和儿童常常成为各种暴力行为的受害者,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妇女儿童保护法可以帮助预防和打击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包括家庭暴力、性侵犯、虐待等。
通过加强对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可以有效地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
3. 提高社会意识和关注度。
妇女儿童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妇女儿童权益的认识和关注度。
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社会对妇女和儿童权益的认识和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妇女儿童的氛围。
二、妇女儿童保护法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中的作用妇女儿童保护法在保障妇女和儿童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禁止和打击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
妇女儿童保护法对于家庭暴力、强奸、性侵犯、剥削等行为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和打击这些不法行为。
《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推荐五篇]》
![《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caf2f12f60ddccdb38a06b.png)
《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推荐五篇]》第一篇: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这次《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最广大妇女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总结了十几年来保障妇女权益的成功经验,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完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们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男女平等得到了的拓展。
如今,几乎在中国所有行业中,都能看到中国女性们自信、勇敢、活跃的身影。
特别是都市中,用知识武装起来的“白领”女性,比起老一辈“半边天”们,她们更加开放地享受着个性发展的自由与欣喜。
然而在现代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不是因为自身的提高法律的保护而真正意义上得到了提高还是遭到了大家的质疑。
对于我们的社会中两性究竟是否平等的问题,在法律上的平等是不是也意味着心里的平等呢。
不少知识女性并没感觉到外在形式上的不平等,但还是能感到有一种心理层面微妙的不平等。
从知识女性角度看,社会平等对我们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
从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自己的生活天地上,没感到来自男性的压抑,但是在观念层次上对女性的歧视还是存在的。
有些家庭暴力的成因,决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而其产生的背景,而是社会大环境下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习俗或观念是一种有行或无形的社会力量,重男轻女是一种丑陋习俗和落后的观念。
与现代社会文明相悖,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法制的健全,女性同胞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不仅仅在法律讲究平等更应该在心理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实现男女平等,共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需要法律保障,还需要政治的,经济,文化,社会的条件。
可以树立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同男人平等的思想,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在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中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实现自己的解放和发展。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3875eb171fe910ef02df826.png)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婚姻家庭法律知识】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最新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
工程验收单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拖欠工程款工程款税率工程款支付申请新中国历来对老人、妇女、儿童的权益都是提供了更多的保护,毕竟在整个社会上,这三类人可以说是处于一种比较弱势的地位,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对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
因此我国也相应的制定了一些法律,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下文中小编带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内容,帮助你进行了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a99f464431b90d6d85c70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作者:来源:《中国新农村》2013年第06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婦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八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九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十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81a541a8956bec0975e37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公布,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一部法律。
目录概述内容意义概述内容意义展开编辑本段概述(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编辑本段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33ac1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5c.png)
《中华⼈民共和国妇⼥⼉童权益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妇⼥⼉童权益保护法》 第⼆⼗⼀条、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劳动权利。
第⼆⼗⼆条、各单位在录⽤职⼯时,除不适合妇⼥的⼯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妇⼥或者提⾼对妇⼥的录⽤标准。
禁⽌招收未满⼗六周岁的⼥⼯。
第⼆⼗三条、实⾏男⼥同⼯同酬。
在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男⼥平等。
第⼆⼗四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应当坚持男⼥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
第⼆⼗五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在⼯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从事的⼯作和劳动。
妇⼥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第⼆⼗六条、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职⼯或者单⽅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事业,为年⽼、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的妇⼥获得物质资助创造条件。
第五章、财产权益 第⼆⼗⼋条、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财产权利。
第⼆⼗九条、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三⼗条、农村划分责任⽥、⼝粮⽥等,以及批准宅基地,妇⼥与男⼦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害妇⼥的合法权益。
妇⼥结婚、离婚后,其责任⽥、⼝粮⽥和宅基地等,应当受到保障。
第三⼗⼀条、妇⼥享有的与男⼦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在同⼀顺序法定继承⼈中,不得歧视妇⼥。
丧偶妇⼥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不得⼲涉。
第三⼗⼆条、丧偶妇⼥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顺序法定继承⼈,其继承权不受⼦⼥代位继承的影响。
第六章、⼈⾝权利 第三⼗三条、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权利。
第三⼗四条、妇⼥的⼈⾝⾃由不受侵犯。
禁⽌⾮法拘禁和以其他⾮法⼿段剥夺或者限制妇⼥的⼈⾝⾃由;禁⽌⾮法搜查妇⼥的⾝体。
第三⼗五条、妇⼥的⽣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禁⽌溺、弃、残害⼥婴;禁⽌歧视、虐待⽣育⼥婴的妇⼥和不育妇⼥;禁⽌⽤迷信、暴⼒⼿段残害妇⼥;禁⽌虐待、遗弃⽼年妇⼥。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doc
![2020年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3ac78e5b856a561253d36f9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八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九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十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法官学习新修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
![法官学习新修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2b18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5.png)
法官学习新修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
新修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是为了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实施。
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保障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预防和打击对妇女儿童的暴力虐待、促进妇女儿童教育等方面。
这个法律的通过和实施对于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了平等、尊重和保障原则,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对于法官来说,学习并贯彻新修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需要根据这个法律来做出公正的判决。
在学习和实施新修订的法律过程中,法官应当注重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例如贫困家庭、残疾人等。
法官需要具备严谨的法律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审慎处理案件,确保妇女儿童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此外,法官还应该在实践中加强对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法官可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妇女儿童提供公正的司法保障。
总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为法官提供了更加明确、全面的法律依据,以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方案
![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23a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a.png)
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方案
以下是 6 条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方案:
1. 咱得给妇女儿童一个坚实的后盾呀!就好比给花朵一个温暖的花园,让他们能茁壮成长。
比如说,当孩子们在学校遭遇不公对待时,那我们是不是得立刻站出来,要求学校给个说法呀!要确保孩子们能安心学习,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呢!
2. 妇女儿童的权益可不是小事!这就像建造房子,根基不牢怎么行呢?想想看,如果一个小女孩被恶意骚扰,那该多么可怕呀!我们必须全力保障她们的安全,谁敢侵犯,咱就绝不轻饶!
3. 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得提上日程啦!这就跟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重要啊!假如有妇女在工作中受到性别歧视,那多不公平呀,难道我们能坐视不管吗?肯定不行呀!
4. 哎呀呀,得好好保护妇女儿童啊!这就如同守护我们最珍视的宝贝。
要是有儿童被虐待,那心不得疼死啊!我们必须严格立法,重重惩罚那些伤害他们的人!
5.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可太关键啦!这不就是给他们撑起一把大伞嘛,为他们遮风挡雨。
像有些地方男孩子读书机会多,女孩子却被忽视,这怎么行呢?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呀!
6. 一定要重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啊!这就好像给他们铺上一条平坦的道路。
如果因为是个女孩就不让继承财产,那多荒唐呀!这权益,必须坚决捍卫!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刻不容缓,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用各种办法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妇女儿童保护法
![妇女儿童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ac234aba1aa8114431d9ba.png)
妇女儿童保护法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是从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客观实际出发,以维护婚姻家庭的安定和谐为目标的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2.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婚姻法》对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成年人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被其他近亲属抚养的权利。
(2)不同类型的子女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
(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4)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5)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6)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3.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的老年人合法权益主要包括:(1)老年人有接受赡养扶助的权利。
(1)老年人有继承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遗产的权利。
(2)参年人的婚姻自主权应受到婚姻法的充分肯定和保护。
(3)乙创生育原则五、计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地控制出生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发展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创生育的要求:计划和晚婚晚育。
2.少生、优生。
第三节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身份法律行为是指以发生身份上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身份法律行为的后果是在当事人之间姓生身份关系的变动。
身份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身份法律行为适用身份法的规范。
2.身份法律行为涉及伦理关系,法律有较多的限制,如离婚合同不得代理等。
3.主体资格具有限定性。
4.身份行为不得代理。
5.身份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6.身份行为具有要式性。
1.身份行为的评价具有独立的规则。
身份法律行为可分为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
单方行为指基于当事人一方意思表示即可依法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辞去委托监护。
双方行为指依双方当事人相互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收条、协议离婚等。
二、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身件权是基于身份关系所产生的权利。
身份权的技心问题是身份,因此,它所表送的就是承照之间的身份地位关系,表明特定的家员之间各自所处的不同地位和关系,因此,身份投成是素服地位的法律化。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3ab99a6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2.png)
2024/5/26
3
(二)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 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 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 伤害后果的行为。
2024/5/26
5
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了《婚姻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总 则中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将实施家 庭暴力作为法院应准予离婚的法定情形之一, 并专门规定了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救助措施 和施暴人的法律责任。
▪ 2005修正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 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暴力问题做了规定。
家庭暴力主要是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 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之间,不仅 仅存在于夫妻之间,也存在于父母子女之 间。持续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2024/5/26
4
▪ 国际反家庭暴力日
▪ 早在1960年11月25日,米拉贝尔三姐 妹在多米尼加被杀害。很多世界上的妇女 活动家就把这一天确立为消除对妇女暴力 的纪念日,并为此开展了大规模的活动。 后来在1999年联合国正式把11月25日这 一天确立为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学习单元4
婚姻家庭法基本知识
2024/5/26
1
学习内容2 婚姻家庭法的 基本原则
2024/5/26
2
四、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一)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1、理由:(1)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2)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 (3)男女两性的固有差别; (4)女性的家庭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2020年整理).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2020年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12e2cdb581c758f5f61f679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全文)(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禁止歧视、虐待、残害妇女。
第三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保障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六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八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九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十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措施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605e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5.png)
家庭暴力防治策略
立法保护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 家庭暴力的性质、类型和处罚措
施,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障。
教育宣传
加强家庭暴力防治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家
庭暴力的氛围。
建立专门机构
设立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机构, 负责接待投诉、提供咨询、进行
调解和开展救助等工作。
相关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该法规定了婚姻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妇女在 婚姻中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该法规定了劳动者在就业、工资、工时、休息等方面的权益,保障 妇女和儿童在劳动市场中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该法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妇女和儿童平等接受教 育的权利。
儿童受教育权保障
教育平等权
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 受教育机会,不受任何形 式的歧视。
免费义务教育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确保 所有儿童都有接受基础教 育的机会。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 城乡、区域间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公平。
儿童心理健康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儿童心 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04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性别平等原则
宪法保障
0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原则,为性别平等提供了最高法律
保障。
法律体系
02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
力法》等,确保性别平等原则在各个领域得到贯彻。
性别歧视禁止
03
禁止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包括就业、教育、政治等方面,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cc5a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
该法律的实施旨在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权益,确保她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为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努力工作。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了该法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它明确规定了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非歧视和最佳利益原则。
第二章:妇女权益的保护第二章详细阐述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措施和法律义务。
它包括对妇女的人身权利、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保护。
该章还规定了对妇女暴力行为的打击,如家庭暴力和性别暴力。
此外,该章还涉及到妇女的保护和关心措施,如妇女福利保障和职业培训等。
第三章:儿童权益的保护第三章重点关注儿童权益的保护。
它规定了对儿童的基本权利的保护,如生存权、发展权、保健权和教育权等。
该章还明确规定了禁止虐待和忽视儿童的行为,保护失去父母抚养的儿童和保障儿童的最佳利益。
第四章:保护机制和责任第四章介绍了保护机制和责任。
它强调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该章还规定了相关机构的建立和职责,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委员会和监督检查机构等。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救济第五章明确了对违反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
它规定了对行为人的处罚和对受害者的补偿措施。
此外,该章还强调了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第六章:国际合作第六章强调了国际合作在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上的重要性。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层面上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的方针和原则。
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权益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
通过该法律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诺为妇女和儿童的平等权利和机会努力工作。
然而,要真正实现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国际人权法下的妇女与儿童权益保护
![国际人权法下的妇女与儿童权益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cb261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3.png)
国际人权法下的妇女与儿童权益保护在当今社会中,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保护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人类社会的弱势群体,妇女和儿童往往受到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公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际人权法。
国际人权法是指由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制定和管理的国际公约和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
其目的在于确保所有人类享有尊严和基本权利,无论其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如何。
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保护在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妇女权益保护是国际人权法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联合国妇女权利公约》(CEDAW)中,明确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该公约确保了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机会,不受歧视和暴力对待。
此外,国际劳工组织还颁布了《消除对妇女工作的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保障妇女在职场受到公平对待。
妇女的权益保护不仅是道义要求,也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妇女在家庭、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她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将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因此,国际人权法的保护机制对于妇女解放和社会平等至关重要。
与妇女权益保护相比,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保护他们的权益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CRC)是目前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文书,包括对儿童生存权、保健权、教育权、参与权和保护权的全面保障。
在国际人权法下,儿童的权益保护必须得到优先考虑。
作为弱势群体,儿童通常无法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因此国家和社会有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保护他们免受虐待和剥削等。
然而,国际人权法下的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法律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
尽管大部分国家已经批准了相关公约,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着对妇女和儿童权益的忽视和漠视。
其次,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依然对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构成障碍。
法律知识:国际人权法中的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
![法律知识:国际人权法中的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beeb151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4.png)
法律知识:国际人权法中的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在国际人权法中,妇女和儿童的权利保障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妇女和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经常面临各种形式的暴力和歧视。
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国际社会提出了大量的法律条款和指导性文件。
妇女权利保障是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内容之一。
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旨在促进妇女在各个领域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公约规定,妇女在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公约还明确规定了性别歧视犯罪、妇女保健、家庭暴力和女性割礼等问题。
此外,联合国还通过了《妇女权利与国际和平与安全决议》,旨在提高妇女在防止武装冲突、后战乱重建和和平进程中的角色。
儿童权利保障是国际人权法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保障儿童权利的基础法律文件。
公约规定了儿童应享有的权利范围,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保护权。
公约还禁止儿童兵役、儿童性虐待和儿童劳工等问题。
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是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法律。
实际上,国际人权法中的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不仅在法律层面得到了保障,还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妇女发展基金会、国际妇女组织和国际儿童组织等机构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工作。
这些组织不仅在政策制定、法律监督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还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援助救助等方面提供实际帮助。
然而,现实中,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的问题仍然不少。
全球范围内,妇女和儿童面临的挑战包括性别歧视、贫困、暴力、健康问题等等。
对此,国际社会需要更加积极地采取行动,加大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工作的力度。
总之,国际人权法中的妇女和儿童权利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国际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妇女和儿童在各个领域得到全面的平等和公正的保障。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内容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bfd7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3.png)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内容
文件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儿童的权益包括其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
第三条妇女儿童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妇女儿童的权益。
第四条社会各界应当尊重妇女儿童的权益,维护妇女儿童的尊严,加强妇女儿童的保护。
第二章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
第五条妇女儿童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六条妇女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第七条妇女儿童有发展和在社会公平竞争的权利,鼓励和支持妇女儿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承担社会责任。
第八条妇女儿童有接受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的权利,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妇女儿童的这些权利。
第三章保护措施
第九条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
康和自由发展,发展儿童文化和儿童运动。
第十条国家应加强对妇女儿童的保护,采取措施消除儿童受到的性别歧视、暴力等。
第十一条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妇女儿童的司法保护,保障妇女儿童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救济。
第四章实施
第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a0aef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a.png)
中华⼈民共和国妇⼥权益保护法 为了保障妇⼥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平等,充分发挥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制定了中华⼈民共和国妇⼥权益保护法,下⾯是详细内容,欢迎⼤家阅读。
中华⼈民共和国妇⼥权益保护法 第⼀章总则 第⼀条 为了保障妇⼥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平等,充分发挥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条 妇⼥在政治的、经济的、⽂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活等各⽅⾯享有同男⼦平等的权利。
实⾏男⼥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权益的各项,消除对妇⼥⼀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
第三条 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各级政府根据中国妇⼥发展纲要,制定本⾏政区域的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 保障妇⼥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保障妇⼥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依法⾏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 国家⿎励妇⼥⾃尊、⾃信、⾃⽴、⾃强,运⽤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妇⼥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权益的保障⼯作。
县级以上政府负责妇⼥⼉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权益的保障⼯作。
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在各⾃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权益的保障⼯作。
第七条 中华全国妇⼥联合会和地⽅各级妇⼥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联合会,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的利益,做好维护妇⼥权益的⼯作。
⼯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的⼯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权益的⼯作。
第⼋条 对保障妇⼥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章政治权利 第九条 国家保障妇⼥享有与男⼦平等的政治权利。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问答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428472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c.png)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问答问题一,《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什么?回答一,《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是一部中国法律,旨在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该法规定了妇女和儿童在各个领域的权益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就业、医疗、婚姻家庭、暴力侵害等方面。
该法的出台旨在促进妇女和儿童的全面发展,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
问题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背景是什么?回答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出台是中国政府对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举措。
背景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发展中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现实需求、国际社会对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视、中国政府对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责任担当等。
该法的颁布旨在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和儿童权益的保护,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问题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回答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妇女和儿童的基本权利保护、教育和培训、就业和职业发展、医疗保健、婚姻家庭、暴力侵害防治等。
该法通过明确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和责任主体,为妇女和儿童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护和支持。
问题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对社会有何影响?回答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提升了妇女和儿童的社会地位,促进了性别平等和儿童权益的实现。
其次,该法的实施加强了对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减少了妇女和儿童在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最后,该法的实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意义。
问题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不足之处有哪些?回答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虽然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仍存在问题。
此外,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措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更好地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
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精简篇)
![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精简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e9cd6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f.png)
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心得体会通过认真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使我对有关妇女儿童保障权益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妇女儿童有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一名女教师,通过学习也倍感鼓舞。
下面就谈一点自己对妇女权益粗浅的认识和体会:这次《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最广大妇女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总结了十几年来保障妇女权益的成功经验,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完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我们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男女平等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
如今,几乎在中国所有行业中,都能看到中国女性们自信、勇敢、活跃的身影。
特别是都市中,用知识武装起来的白领女性,比起老一辈半边天们,她们更加开放地享受着个性发展的自由与欣喜。
然而在现代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不是因为自身的提高法律的保护而真正意义上得到了提高还是遭到了大家的质疑。
对于我们的社会中两性究竟是否平等的问题,在法律上的平等是不是也意味着心里的平等呢?不少知识女性并没感觉到外在形式上的不平等,但还是能感到有一种心理层面微妙的不平等。
从知识女性角度看,社会平等对我们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
从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自己的生活天地上,没感到来自男性的压抑,但是在观念层次上对女性的歧视还是存在的。
有些家庭暴力的成因,决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而其产生的背景,而是社会大环境下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习俗或观念是一种有行或无形的社会力量,重男轻女是一种丑陋习俗和落后的观念。
与现代社会文明相悖,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法制的健全,女性同胞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不仅仅在法律讲究平等更应该在心理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女儿童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
第三条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条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八条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
第十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妇女和妇女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
国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妇女代表的比例。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第十二条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国家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
第十三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妇女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
第十四条对于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批评或者合理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听取和采纳;对于有关侵害妇女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压制或者打击报复。
第十五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第十六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创造条件,保证贫困、残疾和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规定把扫除妇女中的文盲、半文盲工作,纳入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规划,采取符合妇女特点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组织、监督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根据城镇和农村妇女的需要,组织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
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第二十八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等权益。
国家提倡和鼓励为帮助妇女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第二十九条国家推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与生育相关的其他保障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贫困妇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
第三十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
第三十一条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三十二条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三十三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第三十四条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
丧偶妇女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五条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第三十六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七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
第三十九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第四十一条禁止卖淫、嫖娼。
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或者对妇女进行猥亵活动。
禁止组织、强迫、引诱妇女进行淫秽表演活动。
第四十二条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的人格尊严。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第四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
第四十四条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
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第四十五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
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
第四十七条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男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第四十八条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解决。
第四十九条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五十条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第五十一条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国家实行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五十二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三条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女组织应当维护被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
第五十四条妇女组织对于受害妇女进行诉讼需要帮助的,应当给予支持。
妇女联合会或者相关妇女组织对侵害特定妇女群体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并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的,或者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侵害男方和子女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权益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调解;受害人也可以依法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