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系统建模方法—库存系统模型
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案例研究.
7.5 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案例研究7.5.1 板材加工柔性制造系统配置与参数的优化1.板材加工 FMS 概述板材加工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材成形的零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家用电器、仪器仪表、控制柜、汽车以及通信产品中,如图 7-30所示。
图 7-30 板材成形零件示例20世纪 8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板材加工设备开始向数控化转变,出现了数控冲床(NC Punching 、数控剪板机(NC Shearing以及数控折弯机(NC Bending等系列数控加工设备。
但是,独立的数控化板材加工设备存在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车间物流管理混乱、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
1967年,英国人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条柔性制造系统(FMS 。
1979年,世界上第一条板材加工 FMS 在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研制成功。
柔性加工方式具有高效率、高柔性、高质量以及高度自动化等优点,填补了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与数控加工小批量生产方式之间的空白。
FMS 的出现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区已出现多家专业生产板材数控及柔性加工设备的公司,如意大利 Salvagnini 、芬兰 Finn-Power 、日本 Marata 以及德国 Trumpf 等。
板材加工FMS 可以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例如:日本 Yaskawa 公司投产一条板材加工FMS 后,操作人员由 23人减少为 9.5人,材料利用率由 76.9%提高到 91.4%,占地面积由 725m 2减少为 377m 2,外包加工费由 37800美元 /月减少为 3000美元 /月,零件库存费用由 41640美元 /月减少为 7500美元 /月,材料种类由 10种减少为 7种。
20世纪 80年代末, 板材柔性加工设备开始进入我国市场。
广西柳州开关厂、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江苏扬中长江集团以及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等多家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生产线。
1991年, 我国第一条自主开发的板材加工 FMS 研制成功, 在长城开关厂投入使用。
制造业信息化建模方法
第二章制造业信息化的建模方法制造业信息化中很重要的工作是对信息化对象进行建模,包括功能模型、组织模型、过程模型、信息模型和知识模型的建模,其作用是帮助信息化咨询人员、开发人员和用户进行沟通和知识转移,帮助确定信息化的需求,帮助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等。
制造业信息化建模需要一套体系结构的支持。
2.1节将首先讨论制造业信息化建模方法的需求,然后介绍国际上两个著名的制造业信息化建模体系结构,以及制造业信息化的L3型体系结构.2.2节将介绍若干制造业信息化模型设计方法,包括制造业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型设计方法、社会-技术系统模型设计方法、面向软件开发的建模方法等。
2.3节将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的功能、组织、过程、信息和知识模型。
2.1 制造业信息化建模需求和体系结构2。
1.1 制造业信息化建模方法的需求制造业信息化建模方法的需求主要是:不同专业技术和知识交流的需要、软件工程的需要、制造企业间信息交流的需要。
1. 不同专业技术和知识交流的需要制造业信息化需要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例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熟悉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人员协同开发;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需要熟悉信息技术和产品设计技术的人员协同开发;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需要熟悉信息技术和产品工艺技术的人员协同开发。
如果对整个企业进行信息集成,则需要熟悉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
事实上不可能每个人都熟悉各种技术。
因此需要建立包括有关方面人员的项目组,在项目开发和实施中,进行各种业务知识的交流.为此,需要有一套能够完整描述业务过程、信息系统等的模型。
2. 软件工程的需要软件工程就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是一门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
在早期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纯属一种开发人员个体单干的智力产品。
供应链系统模型分析
供应链系统模型分析实例:沃尔玛和宝洁20世纪80年代,在这两家公司开始合作之前,美国零售商和制造商分享的信息很少,双方总是围绕着商品价格和货架位置争夺控制权,情形就像今日中国之零供关系。
而随着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的确立,美国零售商和供应商的目光开始转向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以及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不再仅仅盯住渠道控制权。
宝洁,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企业;沃尔玛,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
它们之间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
曾几何时,有着“自我扩张欲的家伙”之称的宝洁与沃尔玛经历过长时间的“冷战”。
宝洁总是企图控制沃尔玛对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条件,而沃尔玛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威胁要终止宝洁产品的销售,或把最差的货架留给它。
当然,双方很快认识到深度合作的好处。
1987年, 为了寻求更好的手段以保证沃尔玛分店里“帮宝适”婴儿纸尿裤的销售,宝洁负责客户服务的副总裁Ralph Drayer和沃尔玛的老板Sam Walton终于坐到了一起。
那个时刻,被认为是协同商业流程革命的开始。
“宝洁-沃尔玛模式”的形成其实并不复杂。
最开始时,宝洁开发并给沃尔玛安装了一套“持续补货系统”,具体形式是:双方企业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和卫星通讯实现联网,借助于这种信息系统,宝洁公司除了能迅速知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纸尿裤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纸尿裤在沃尔玛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这样不仅能使宝洁公司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同时也能对沃尔玛的库存进行单品管理,做到连续补货,防止出现商品结构性机会成本(即滞销商品库存过多,与此同时畅销商品断货)。
而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专心于经营销售活动,同时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者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代为实施,这样不仅沃尔玛不用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而且由于双方企业之间不用就每笔交易的条件(如配送、价格问题)等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订货经过进货、保管、分拣到补货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
生产计划与控制04第四章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
4.4.1 Petri网的概述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之三——
Petri网(Petri net)
1962年,德国人Carl Adam Petri首次使用网状模型模拟通信 系统,后发展成为Petri网理论。
Petri网能够描述系统的结构特征,并能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 行分析。与其它建模方法相比,Petri网建模具有下述优点:
▪ Petri 网描述系统的最基本概念是库所和变迁。
▪ 库所表示系统的状态,变迁表示资源的消耗、使用及使系统 状态产生的变化。
▪ 变迁的发生受到系统状态的控制,即变迁发生的前置条件必 须满足;变迁发生后,某些前置条件不再满足,而某些后置 条件则得到满足。
生产计划与控制04第四章制造系统的 建模方法
4.4.2 Petri的基本概念
ACD法的缺点: ✓ 当系统庞大、复杂时,活动循环图将十分复杂; ✓ ACD法只描述系统的稳态,而不研究系统的瞬态(如动作的
开始、结束等); ✓ ACD法缺乏定量的分析工具。
生产计划与控制04第四章制造系统的 建模方法
活动循环图法(Activity Cycle Diagram,ACD)
ACD法中的术语: ✓ 实体 ✓ 活动 ✓ 队列 ✓ 实体行为模式 ✓ 直联活动和虚拟队列 ✓ 合作活动
绘制实体活动周期图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①交替原则 ②闭合原则
生产计划与控制04第四章制造系统的 建模方法
活动循环图法(ACD)--举例
(3)系统活动周期图
生产计划与控制04第四章制造系统的 建模方法
活动循环图法(ACD)--举例
(4)增加必要的虚拟实体
(5)确定模型的参变量和 属性描述变量
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知识点
知识点21. 结合具体制造系统或服务系统,分析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2. 什么叫“状态空间爆炸”?产生状态空间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它给系统性能分析带来哪些挑战?3. 常用的离散事件系统建模方法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分类的?4. 什么是马尔可夫特性?它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分析中有什么作用?5. 根据功能不同,仿真模型(程序)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分析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6. 分析事件调度法、活动循环法、进程交互法和消息驱动法等仿真调度方法的特点,在分析每种调度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几种仿真调度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绘制每种仿真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7. 结合具体的离散事件系统,如银行、理发店、餐厅、超市、医院、作业车间等,采用事件调度法、活动循环法或进程交互法分析建立此类系统的仿真模型,试分析仿真模型中的建模元素以及仿真调度流程。
8. 从系统描述、建模要点、仿真时钟推进机制等层面,比较事件调度法、活动循环法和进程交互法的异同之处。
9. 什么叫仿真时钟,它在系统仿真中有什么作用?什么叫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常用的仿真时钟推进机制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适合于怎样的系统?10.结合具体的离散事件系统,分析若采用固定步长时间推进机制、下次事件时间推进机制或混合时间推进机制时,分别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以图形或文字等形式分析时钟推进流程。
11.什么叫仿真效率?什么叫仿真精度?分析影响仿真效率和仿真精度的因素?12.从仿真效率和仿真精度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三种仿真时钟推进机制的特点,并分析三种仿真时钟推进机制分别适合于什么样的系统?13. 什么是蒲丰投针试验?绘制蒲丰投针试验原理图,通过推导蒲丰投针试验中针与任一直线相交的概率,分析采用随机投针试验方法来确定圆周率π的原理。
14. 按照蒲丰投针试验的条件和要求,完成投针试验,在统计投针次数、针与直线的相交次数的基础上,求解π的估计值,并以报表或图形等形式表达试验结果。
建模与仿真
1.仿真是基于模型进行的,仿真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
2.仿真技术:对模型进行试验以便评价、分析和优化系统的技术。
3.物理仿真:是按照实际系统的物理性质构造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在物理描写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4.数学仿真:是在对系统进行抽象,并将其特性用数学关系式加以描述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数学模型进行实验的过程;5.半实物仿真:是数学仿真与物理仿真的结合甚至实物联合起来进行实验的过程。
6.数学仿真也称为计算机仿真7.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对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利用计算机实现仿真)。
8.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模型描述与处理、仿真实验的执行与控制、仿真结果的表达与分析。
9.仿真技术已成为战略研究、系统分析、运筹规划、预测决策、宏观及微观管理等领域的有效工具10.阻碍生产系统仿真技术应用的原因:1建模难度大:某些系统如对于大比例系统模型,建模十分复杂 2机时需求大:仿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机时 3数据要求高:仿真需要大量实际的、准确的数据,这是一般企业所难以提供的,因此对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了影响,导致了人们对仿真能力的怀疑。
11.总体而言,计算机仿真技术正朝一体化建模与仿真环境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热点为:面向对象仿真、定性仿真、智能仿真、智能仿真、可视化仿真、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网上仿真12.系统:由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集合体,它们共同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②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在系统内部形成特定的结构。
③具有边界(boundary),进行仿真时必须划清边界。
④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具有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并且系统功能受到系统结构和环境的影响13.系统环境:能对系统产生影响且属于系统之外的元素集14.系统分类:①连续系统:指系统状态随时间发生连续性变化的系统。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状态空间方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形式。
IDEF0建模方法
1 2
A3图
3 4
IDEF0分解说明
无论如何分解,在每一层 和每个模块上下左右的 ICOM必须一致 。即有开 端的边界箭头一定与父图 中父盒户的箭头一致。
把子图中每个边界箭头的 开端分别用字母I,C,O,M 来标明是父盒子的输入、 控制、输出及机制。再用 一数字表示父盒子上箭头 的相对位置,见右图C1
结点树:
结点号是由盒子的编号推导出 来的。活动图的所有结点号都 用字母A开头。最顶层图形为 A0图,在A0以上只用一个盒子 来代表系统内外关系的图,编 号为A—0。(读作“A减0”,必 要时还可有A一1,A一2)。
应用举例:
基于ASP虚拟企业构建过程的IDEFO模型
IDEFO在建模的开始,先定义系统的内外关系和来龙去 脉。用一个盒子及其接口箭头来表示,确定了系统范围。
产品名称 数量
具 有
质量计划• 产品号(FK)
检测规程
具有 • 确定
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产品号(FK)
• 性能指标数据表
6 信息系统建模工具
3、IDEF1X方法 应用
质量计划 产品号(FK) 检测规程
物料 物料编号(PK) 物料名称
具有
•
物料质检计划 产品号(FK) 物料编号(FK)
检测规程
指导 检测
• 调用(Call) :指再调用下一个更为详细 的模式来解释目前的功能。
IDEF0的ICOM说明:
“输入”就是这个活动需要“消耗掉”、要“甩掉” 或“变换成”输出的东西,它可以是具体的事物、 抽象的数据或其他用名词表示的东西。
Control一般指一些原则、方法、规则等,说明了 控制变换的条件或环境,或者说是约束。
3、IDEF1X方法 分类联系:
工业数字建模方式
工业数字建模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兴起,工业数字建模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工业数字建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对工业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工业数字建模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常用的建模方法。
工业数字建模的基本概念是将工业系统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对工业系统的数字建模,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预测和优化。
工业数字建模还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调度和资源管理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业数字建模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制造业中,工业数字建模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虚拟样机制作、工艺规划和优化、生产线布局和调度等方面。
在能源领域,工业数字建模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能源消耗的优化和节约。
在交通运输领域,工业数字建模可以用于交通流量的预测和优化、交通规划和管理等方面。
在环境保护领域,工业数字建模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的模拟和预测、环境规划和监测等方面。
工业数字建模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系统动力学建模、离散事件建模、代理模型建模和多智能体建模等。
系统动力学建模是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组的建模方法,适用于描述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动力学关系。
离散事件建模是一种基于事件和状态转换的建模方法,适用于描述系统中离散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
代理模型建模是一种基于代理对象行为的建模方法,适用于描述系统中个体或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多智能体建模是一种基于多个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建模方法,适用于描述系统中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工业数字建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建模方法,并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工业数字建模还需要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和算法支持,以实现对复杂系统的准确建模和仿真。
工业数字建模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通过对工业系统的数字建模,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仓库库存管理系统设计
仓库库存管理系统设计目录前言--------------------------------------------------------------------- ------------------------2摘要------------------------------------------------------------------------------------------- 2第一章概述-------------------------------------------------------------------------31.1 库存管理的必要性1.2 库存分类1.3 库存管理的目标第二章开发背景 --------------------------------------6第三章系统分析-------------------------------------------------------------------63.1进行资料收集3.2绘制业务流程图3.3用户需求分析第四章系统设计-------------------------------------------------------------------- 94.1总体设计4.2详细设计4.3 库存系统数据流程图4.4 库存实体E-R图4.5 入库实体E-R4.6 出库实体E-R图4.7 部门需求实体E-R图4.8 库存实体E-R图4.9 计划采购实体E-R图4.10实体之间关系E-R图第五章系统实施-------------------------------------------------------------------185.1、开发工具简介5.2 系统实现第六章系统使用说明----------------------------------------------------------34第七章结束语------------------------------------------------------------------------35第八章致谢-----------------------------------------------------------------------------36第九章参考文献-------------------------------------------------------- -----------36前言仓库库存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仓库库存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4制造系统建模方法—库存系统模型
61
设t´时刻的库存量为Q ´,有Q ´=Q-Rt ´,则一
固定一个库存的最高限额S(如库房容积限制等) 以及一个库存最低标准s,通过经常检查实际库存量, 当X≤s时即发出订单,补充库存到最高限额S。发出 订货弹道货物入库这段时间tL内要继续消耗库存,设 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消耗量(需求量)为R,订购批量 为Q=S-X+RtL。
(3 )混合式策略:定期检查库存量,当实际库存 量X≤s时发出订单。优点:避免了订货点法需要经常 检查的麻烦,并且能减少订购次数,订货费用也低。 缺点:需求波动大时可能发生缺货。为避免缺货,缩 短检查周期---订货点法。
物资本身的费用由需求方负担,从存贮系统的输入 转移到输出,在分析模型的经济数量指标是不计入。在 仓库单独经营核算、物资在存贮其间发生价格变动、决 定是否接受优惠批发价格时,需考虑物资的购入 成本。
1.4 存贮策略 存贮系统明确了决策环境(输入方式、需求性
质、数量规律、是否允许缺货、以及可供选择的条 件等),需决策:什么时候应补充库存物资?每次 订购(或生产)多少?最低库存量水平与提前订购 期的关系?在计划期内需外出定购的次数多少?
存贮物资的输出是为了满足需求,需求或输出 的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连续均匀:
库存量
R
R
QA
A
输入速率 A=∞ 输出速率 R=dQ/dt
o
t
t
时间
②断续的: 库存量
Q
时间 O
③需求来自存贮系统的变化,仓库管理者无法控制。
④需求量可能是随机性的:可以通过长期的统计,找 到统计规律性,做出概率分布,建立存贮模型。
2.1 订购物资存贮模型
确定性的定购物资存贮模型:输入物资从货源采 购而来,输入速率A→∞,每一周期订购一次且数量不 变,提前订购时间确定;存贮费率一定,没有安全存 贮量的要求;需求率是确定性的。 2.1.1 不允许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形
生产库存控制模型的仿真设计
1 前言1.1国内外研究现状19世纪末期以前,封建地主、资本家等均以其拥有的库存多少作为衡量财富的重要指标,库存即是财富。
而在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由于生产过剩二造成库存过剩,从而引起恐慌,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影响企业的投资、扩张,企业的发展受到库存过剩的束缚,这时,库存再也不是财富,而是企业的坟墓,企业也从此意识到了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随后,众多的企业都加强了对订购量的管理,初期库存管理的模型相对简单,并做了许多假设。
随着对库存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动态特性的一面,这个阶段,有必要在库存控制中引入统计学和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出现了,原来对库存进行分析和控制均采用手工操作,工作量太大,影响了效率,现在借助计算机,一方面计算处理的速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发展出许多综合的比较复杂的库存控制策略[1]。
另一方面,在仿真技术的研究领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自动控制领域普遍采用计算机模拟(computer simulation)方法研究控制系统动态过程。
为了规范术语与译名,1979年在烟台举行的全国系统仿真学术会议上建议将“simulation”译为“仿真”[2]。
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十几年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仿真技术本身及其应用领域大大扩展了,计算机仿真在应用领域、仿真对象、仿真框架、仿真目的及仿真软件等方面都发生了十分重大的转变[3]。
这种转变十分明显地说明:计算机仿真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的重要性与特殊功效已越来越突出。
如:1)在应用领域方面,已有航空、航天领域转向制造业。
1991年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列出了90年代影响美国国家繁荣与安全的21项关键技术,建模与仿真为其中之一[3],而仿真的应用领域排在第一位的是制造业;2)在被仿真的系统方面,已由重点是对连续系统仿真转向对离散时间系统的仿真;3)在对仿真基本框架中三个步骤(建模、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的重视程度方面,已由重视仿真实验转向重视建模及仿真结果分析;4)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方面,已由强调并重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转向强调与重视与图形技术及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5)在仿真环境方面,已由集中式仿真转向分布式仿真;6)在仿真软件方面,已由开发仿真语言转向研究开发一体化仿真软件系统(或称一体化仿真环境)。
流水线生产系统WITNESS建模与仿真
运行仿真模型
启动仿真模型,观察生产线的 运行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定义元素
在WITNESS软件中定义生产线 上的各种元素,包括实体、设 备、缓冲区等。
建立逻辑关系
定义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 物料流动的方向、设备之间的 加工顺序等。
分析仿真结果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生 产线存系统中各个实体 的状态变化,如设备状态、在制 品状态等,有助于分析系统的动 态行为。
数据表
数据表可以详细列出仿真过程中 产生的各项数据,如生产数量、 设备利用率、在制品库存等,便 于进行定量分析。
仿真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生产效率分析
通过统计仿真过程中的生产数量和时间,计算 生产效率,评估流水线生产系统的产能。
包括设备故障率、维修时间、 产品加工时间等实际生产数据。
建立仿真模型
利用WITNESS软件建立流水 线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 设备、缓冲区、物料流等元素
的定义和属性设置。
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数据和仿真目标,设 置仿真模型的运行参数,如仿
真时间、随机数种子等。
仿真运行与结果
运行仿真模型
启动WITNESS软件,加载仿真模型,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仿真运 行。
监控仿真过程
实时观察仿真运行过程中设备状态、物料流动等情况,确保仿真过 程的顺利进行。
结果输出与统计分析
在仿真结束后,导出仿真结果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 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05
WITNESS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可视化展示
甘特图
通过甘特图展示流水线生产系统 中各个工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 间以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直 观地反映生产流程。
均衡性
实验4:生产-库存系统仿真
实验4 生产-库存系统仿真1.实验目的1.学习仿真技术在库存管理和生产-库存领域的应用;2.了解库存控制策略仿真的概念;3.培养复杂系统的抽象建模能力,并注意局部细节问题;4.在实验练习中学习仿真结果分析的概念,稳态型仿真、终止型仿真,以及置信区间等相关概念;5.加深学生对仿真技术的全面认识。
2.使用软件软件名称:Flexsim 3.0所属公司:Flexsim公司主要功能:离散事件系统仿真3.实验要求1. 实验前预习,阅读预习资料;2. 实验按照老师指导实验步骤进行;3. 提交实验报告。
4.实验内容系统描述与系统参数某企业要投产一条简单的加工线,如图4-1所示。
图4-1 生产-库存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该企业认为市场情况好,能制造出来就能卖出去,因此选择了传统的推动式面向库存的生产模式。
系统假设和系统生产、储存发货流程描述如下:①保证原材料是充足的;②原材料送至机器M1前,每耗时uniform(120,20)s加工出一件半成品;一单位原材料能加工出10件半成品。
③然后依次送到其他各道工序加工:到机器M2前加工,每件半成品加工时间为uniform(5,2)min;到机器M3前加工,加工时间normal(300,30)s;到机器M4前加工,加工时间为normal(6,1)min;最后成为最终产品。
④每加工两个半成品之间需要uniform(60,10)s的调整时间。
⑤原材料经过四道工序加工成成品,入成品库存储;假设仓库容量足够大。
⑥当机器M1加工完一个原材料时,立即从原材料库中提料,保持持续生产。
⑦当有订单或需求到达时,按照需求提货出库,订单到达时间间隔服从随机分布uniform(500,10)min;每个订单的需求量为normal(80,5)个单位的产品。
实验要求:对这样一个生产库存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别按1)连续一个月(每天按24h 计算)运行和2)每次运行24小时重复30次仿真运行,连续监测库存信息,即库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统计有无缺货发生,缺货率和缺货量为多少。
供应链的模型PPT课件
目标市场选择
11
价格
促销
构造供应链目标和战略
供
渠道
确定供应链结构方案与评价
评价标准
应
选择供应链结构
链
体
构造物流战略方案
规划其它部分
系
产生供应链成员方案
结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
选择标准
构
绩效的测量与评价
绩效报告
设 计
满足?
的
总
绩效可 改进?
体
模
改变供应
型
链结构?
供应链能 改变?
三、产品类型和供应链设计策略 (一)产品类型
• 用户
1. 非常短的订货周期 2. 有很多库存 3. 有很多品种 4. 低价格
(四)客户响应时间与物流网络中设施决策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是竞争因素之一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与供应链中节点设置的数量有关 • 在设施数量和成本中求得最佳
设施 数量
期望的 响应时间
图4-9 客户响应时间与设施布置的关系
图4-3 供应链核心企业示意图
P&G 制造商
示例:洗涤剂的供应链
Wal-Mart 或
Wal-Mart或
客
第三方配送中心
其它零售店
户
塑料制品 制造商
化工材料 制造商 (e.g. 石化企业)
包装材料 制造商
造纸、纸品 厂商
化工材料 制造商 (e.g. 石化企业)
木材 工业
图4-4 洗涤剂的供应链
(四)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网络问题
(二)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四、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五、在产品开发的初期设计供应链
六、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设计思想与方法 (一)基于多代理的集成供应链模式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概述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3 建模基本步骤 7)广义模型运行维护 所建造的广义模型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过程中,进
行模型的校正、增删和更新等维护工作。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3 建模基本步骤 8)广义模型评价鉴定 根据试运行结果,对广义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和鉴
定
由此可见,广义模型化的步骤是一个具有多重信息反 馈的模型设计、建造调试、运行维护的过程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可 能,灵活的UN用上述三种模型。在知识模型、数学模 型、关系模型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 集成,建立使用与实际大系统的广义模型
从广义模型的概念可知,广义模型可以全面的(定性、 定量、静态、动态)描述实际系统的结构、参数、功 能和特性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1 知识模型 KM 运用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的方法和技术 如知识表达方法、知识获取技术所建立的知识模型
主要用于表达人们关于事物的定性知识和经验知识, 以便利用知识进行定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求解有关问 题
3.2.2 广义模型的概念
2 数学模型 MM 运用控制理论、系统辨识或运筹学及其他数学的方法
制对象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系统辨识方法等。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3 建模基本步骤 5)广义模型技术支持 采用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进行计算机仿真,建立模
型库等。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3 建模基本步骤 6)广义模型建造调试 应用“分解-联合”,“演绎-归纳”、“人机结合”
方法,以及有关具体建模方法。技术支持手段和设备, 建造广义模型的各子模型、关系模型、并构成总模型, 在计算机上联调
3.2.3 广义模型化方法
(完整版)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1 Witness仿真软件认识一、实验目的熟悉Witness 的启动;熟悉Witness2006用户界面;熟悉Witness 建模元素;熟悉Witness 建模与仿真过程。
二、实验内容1、运行witness软件,了解软件界面及组成;2、以一个简单流水线实例进行操作。
小部件(widget)要经过称重、冲洗、加工和检测等操作。
执行完每一步操作后小部件通过充当运输工具和缓存器的传送带(conveyer)传送至下一个操作单元。
小部件在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检测”以后,脱离本模型系统。
三、实验步骤仿真实例操作:模型元素说明:widget 为加工的小部件名称;weigh、wash、produce、inspect 为四种加工机器,每种机器只有一台;C1、C2、C3 为三条输送链;ship 是系统提供的特殊区域,表示本仿真系统之外的某个地方;操作步骤:1:将所需元素布置在界面:2:更改各元素名称:如;3:编辑各个元素的输入输出规则:4:运行一周(5 天*8 小时*60 分钟=2400 分钟),得到统计结果。
5:仿真结果及分析:Widget:各机器工作状态统计表:分析:第一台机器效率最高位100%,第二台机器效率次之为79%,第三台和第四台机器效率低下,且空闲时间较多,可考虑加快传送带C2、C3的传送速度以及提高第二台机器的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第三台和第四台机器的工作效率。
6: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Witness的操作界面及基本操作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同学会了对于一个简单的流水线生产线进行建模仿真,总体而言,实验非常成功。
实验2 单品种流水线生产计划设计一、实验目的1.理解系统元素route的用法。
2.了解优化器optimization的用法。
3.了解单品种流水线生产计划的设计。
4.找出高生产效率、低临时库存的方案。
二、实验内容某一个车间有5台不同机器,加工一种产品。
该种产品都要求完成7道工序,而每道工序必须在指定的机器上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工艺顺序进行。
Flexsim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件(完整版)
约束(6)表示每条生产线每天加班不能超过4小时, 因而在生产周期内表 示每条生产线总的加班时间不能超过4*W;
(7)为非负与整数约束。。
排产方法
生产计划问题
近似解方法
最优解方法
迭代方法
构造型方法
控制理论方法
枚举方法
人工智能
邻域搜索 移动瓶颈 插入算法 优先分派
钻
割
铣
单元布局
布局类型的比较
布局形式 产品布局 工艺布局 固定布局 混合布局 单元布局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大批量、少品种的生 结构简单、物流易控 只考虑定量要求,不
产
制、物料处理柔性高 考虑定性要求
同种产品多,产量低、运输成本低、有柔性、流动时间长、工序冲 产量中等批量生产 可应对多种工艺要求 突、成本高、效率低
排产模型
目标函数(1)表示单台平均成本最小化; 约束(2)表示每种产品的生产量与其缺货之和不小于其需求量与库存量
的增量之和;
(3)表示每条生产线的生产时间与夹具调整时间之和等于其正常工作时 间(用单产表示)与加班时间之和, 其中Aij0为第j条生产线期初夹具的总 数;
约束(4)表示库存和缺货不能同时发生; (5)为生产线在排产Xij下夹具调整数的表达式, 其本身不表示约束, 引
上图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 机器人及激光雕刻机单元;另 外, 系统有单独控制台, 用于整 个系统的节拍控制。。
该系统主要是进行上盖、 下箱、销钉的加工、装配、 检测和水晶雕刻, 码垛机从 立体仓库中取料至传送带, 各工序识别加工零件、进行 加工、装配、然后进行清洗、 热处理、打标签、综合检测、 废品分拣, 最后合格成品回 库形成一个闭环的FMS;实 现了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 化。
存货盘点系统与基本库存模型
存货盘点系统与基本库存模型前边已经提到,对于制造企业,计算订货量的两个理论模型(即最优经济定量模型和按需定量法)缺乏实际操作的意义。
下面就将介绍企业具体应用过程中真正可以用到的两个思路即对应的方法。
1.周期性盘点系统与P模型周期性盘点系统(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进行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库存盘点,即在货仓停止活动的静止状况下,对库存进行全面、彻底的盘点,而后将盘点的结果与期初的状况进行对比,它是按照周期、分阶段地展开的。
与之对应的是定期订货模型(fixed-time period model,即P模型,详见图7-1所示),其特点如下:“时间驱动”,即只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盘点,并且只限于在预定时期的期末进行订货,模型中唯一的驱动原因是时间的变化;平均库存(主要由于安全库存而形成)较大,主要是为了预防在盘点期发生缺货的情况;只有当库存经过盘点之后才可以做出订购决策,是否真正订购依赖于进行盘点时的库存水平。
图7-1 定期订货模型(P模型)示意图2.连续性盘点系统与Q模型连续性盘点系统(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的目标是确定一个特定的库存水平点,当实际的库存水平降到这个点时,即进行订购和补货。
在这个系统内,不存在盘点期,完全是“事件驱动”的模式,即当达到规定的再订货水平后才引发订货行为,这个事件有可能随时发生,主要取决于对该物质的需求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它是连续展开的。
与之对应的是定量订货模型(fixed-order quantity model,即Q模型),其原理和模型流程如图7-2至图7-4所示。
图7-2 连续性盘点系统原理示意图【图解】Stock on hand:实时监控现有库存量;EOQ:经济订货批量;Place order of EOQ:按照经济订货批量实施订货的时点;Lead time:提前期,即从订购到收到货物的时间;Buffer stock:安全库存,即超出预期需求之外的附加库存;Reorder level:预先设定的再订购库存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资储备量过小,不能及时供应,生产停顿, 设备闲置,经济损失大大超过物资存贮所需的费用; 物资储备量过大,造成物资积压,过多地占用流动资
金。
库存控制系统
输入(供应)
存贮 信息反馈
输出(需求)
库存控制:要求管理者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制定出合理的存 贮策略,其内容有:
1. 分析和建立合理的库存水平; 2. 在需要补充存贮时,每次定购的批量多大才合适? 3. 存贮周期多长?费用为多少? 4. 是否允许缺货? 5. 订购物资需提前多少时间提出和办理订购手续?
出三个基本环节。 1.1.1 存贮环节
把本单位生产经营需要而暂时未用的原料、工具、 设备等物资存放到原料、备品等仓库中,或把本单位生 产的称成品或半成品暂时存放到成品或半成品仓库中以 待发售,这种过程称为“存贮”。
存贮:有形的仓库及其附属设备等的物流过程,还 包括无形的信息积累等消耗时间、费用的过程。
时期内的最优订购次数为:
n* RT Q*
6 9
④存贮水平
设提前订购时间tL为已知,为了不缺货及时补进Q*, 此时存贮水平为:
L RtL
依此数确定订购点。
6 10
【例6-1】某厂需用工业燃料每月200吨,其单价
为60元/吨,该厂不允许短缺此燃料,故必须有一定储
存量以保证每天的需求。若以月计,一个月的存贮费
5 库存系统基本模型
➢ 5.1 库存控制系统及其基本概念 ➢ 5.2 确定性存贮模型 ➢ 5.3 随机性存贮模型
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保持连续生产,需 要一定量的原材料、备品备件等的储备,形成物子的 储存,以调节物资的供需矛盾。
物资的耗用是经常性的、小批量的、或是零星分 散的,有些还带有季节性、周期性,或表现为高峰需 求;而供应的物资一般是分期、大批进货。因此,必 须建立“存贮”这一环节和手段来解决物资供需的连续
RQ t
6 1
设t´时刻的库存量为Q ´,有Q ´=Q-Rt ´,则
一个周期t内的总库存量为
t Qdt t Q Rt Qt 1 Rt 2 1 Rt 2 1 Qt
0
0
2
2
2
6 2
库存量
Q’
R
订购点
Q
L
0
tL
t
时间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库存量为:
t
Qdt
0
1 Rt 1 Q
t
2
2
6 3
常用的库存量控制策略: (1)循环策略:每经过一确定的循环时间t检查 库存,补充数量Q 的物资,是定期控制法。 (2 )订货点法:以订购期内的平均需求量为库 存最低量订货点,实际库存量下降到最低订货点时, 进行规定数量的订货,时定量控制法。优点:不会发 生缺货脱销,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定量控制法的另一种形式是限量补充策略,称 为(s,S)策略:
为燃料价格的5%,每一次的定购费为5元。试作出经
济定购存贮决策。
解:按经济订购批量。依题义有:
存贮费率 Ch=60× 0.05=3 (元/吨·月), R=200(吨/月),C0=5(元/次) 则经济订购批量为
Q* 2RC0 2 200 5 25.8 (吨/次)
Ch
3
①每月需订购次数为
n* RT 200 1 7.752 Q* 25.8
f
f0
fh
C0 t
1 2
C
0Q
5
1 3 200 305(元/月)=4f*
2
可见,一次购进从经济方面看是极为浪费的,其
原因请自行分析。
本例说明了这样一种库存策略思想:当订购费较
之存贮费为很小时,为了节省存贮费用,宁可多采购
几次,而不应盲目的去大批量一次购进全部需求量。
2. 1. 2 允许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形
1915年,哈里森提出最佳订购批量公式,而后威尔逊推 广应用。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日益重视库存问题,因为库存 构成了企事业单位收支平衡中显著的部分,一些公司由于缺乏 对库存量的控制而失败,从而促使存贮理论的发展,提出各种 存贮模型及其定量分析,运筹学增添了一个分支—存贮论。
存贮论是用库存总费用最小的原则来研究存贮模型,即 着眼于经济效益,因此其理论和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现实具有积 极的意义。
经济订购批量耗用
Q*=25. 8
订购点
L=13.3
3.87天
1月
如果仅从保证供应的角度考虑,每个月的需求量R =200(吨/月),在月初一次购入,到月末用完,绝不 会短缺燃料。设每天燃料消耗均衡(即R为常数),月 初入库量Q=R=200(吨)可作出当月库存量变化图的 一次订购直线。此时存贮总费用率为:
不缩短检查周期,为了保证不缺货,要考虑保险储备。 上述库存控制策略,对库存量限额、检查周期,
往往是凭仓库工作经验给出,因而订购批量、订货周 期和订购次数都不一定是最优的。评价一种库存控制方 法,要看该方法所花费的总费用是多少----建立存贮 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优化,辅助管理。
第二节 确 定 性 存 贮 模 型 Nhomakorabea.1 订购物资存贮模型
允许出现物资短缺的库存和需求如图:开始时库存为H,
需求速率R为常数,经过时间t1 物资消耗完,要等待一定时间t 2 才能进货,此时短缺物资量为S=R·t2,当 下一批订货到达时, 立即弥补 短缺量S ,故对仓库来说,最大库存量就减少到 H=
QS-S ,此时S=QS-H。
库存量
{}
QS H L S
R 定购点
存贮环节的内容多种多样,都需要“保管费用”。
1.1.2 输入环节 根据物资的来源,存贮物资的输入有以下两类不同的 方式: ①订购物资批量输入:物资的输入速率A可视为无穷 大,如下图。
库存量
R
R
QA
A
ot
t
输入速率 A=∞ 输出速率 R=dQ/dt
时间
②通过生产均衡地存贮入库:生产物资(包括产品、半成 品等)需要一定的时间tp,所以输入物资量Q速率A=dQ/ dtp可视为以正值,
t2 t1
tL
时间
tS
设每周期订购一次,每次订购费为C0(费用/ 次);存贮费率为 Ch(费用/件·时);输出速率R为单位 时间内的库存耗用量,在耗用率为常数的情况下有:
短缺损失费率CS(费用/件·时)。 由于物资短缺造成附加缺货费,所以存贮总费
的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连续均匀:
库存量
R
R
QA
A
ot
t
输入速率 A=∞ 输出速率 R=dQ/dt
时间
②断续的: 库存量
Q
O
时间
③需求来自存贮系统的变化,仓库管理者无法控制。
④需求量可能是随机性的:可以通过长期的统计,找
到统计规律性,做出概率分布,建立存贮模型。
概率%
28
22
20
18
8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库存量
Q’
R
订购点
Q
L
0
tL
t
时间
每 周 期 订 购 一 次 , 每 次 的 定 购 费 为 C0,( 费 用 / 次);存贮费率为Ch费用/件.时); 输出速率R为单 位时间内的库存耗用量,在耗用率为常数的情况下可
写为R=dQ/dt,再不缺货模型中,一个周期t内的耗
用量Rt数值上等于周期开始时的库存量Q,即Q=Rt。
②订购(存贮)周期为
(次/月)
T =1个月
t* 2C0 2 5 0.129 (月) ≈3·873(天)
RCh 200 3
③总存贮费用率为
f * 2RC0Ch 2 200 5 3 77.4 (元/月)
④设提前订购时间需2天,则存贮水平为 L=RtL=200× 2/30=13.3(吨)
当库存量下降到 13.3吨时,应立即订货。
库存量
QA
R
输入速率 A=dQ/dtp 输出速率 R=dQ/dtR
o tP
tR
时间
物资入库之前,订购入库-----提前订货时间;
生产入库-----生产准备时
间。
这段时间称为订购提前时间或生产前准备时间tL。 tL的大小:由货源及运输条件决定。可能是近
似确定性的,也可能是随机性的。
物资的输入由仓库的管理者控制,需要做出
固定一个库存的最高限额S(如库房容积限制等) 以及一个库存最低标准s,通过经常检查实际库存量, 当X≤s时即发出订单,补充库存到最高限额S。发出 订货弹道货物入库这段时间tL内要继续消耗库存,设 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消耗量(需求量)为R,订购批量 为Q=S-X+RtL。
(3 )混合式策略:定期检查库存量,当实际库存 量X≤s时发出订单。优点:避免了订货点法需要经常 检查的麻烦,并且能减少订购次数,订货费用也低。 缺点:需求波动大时可能发生缺货。为避免缺货,缩 短检查周期---订货点法。
决策的因素有:
•库存物资消耗到什么程度必须提出补充要求(这个最低的 库存量称为存贮水平L)? •什么时候需要提出订货或准备生产? •每次订购或生产的物资批量要多大? •订购时是否接受供方提供的大批量购买优惠条件? 上述库存控制因素要做到决策合理,必须结合输出需求 及存贮的经济分析综合考虑。
1.1.3 输出环节 存贮物资的输出是为了满足需求,需求或输出
确定性的定购物资存贮模型:输入物资从货源采 购而来,输入速率A→∞,每一周期订购一次且数量不 变,提前订购时间确定;存贮费率一定,没有安全存 贮量的要求;需求率是确定性的。
2.1.1 不允许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形 短缺损失费用率Cs为无限大。每批订货物资量Q
到达后立即入库,然后以每单位时间(天、周、月等) 耗用R的速率输出,库存量逐渐减少,经过一个周期用 完,这时第二批货物恰好补充入库,不会出现短缺现象, 由此开始第二周期的循环。订购物资需提前一定时间tL, 当存贮水平到达L时就应开始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