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PPT资料
外国新闻传播史-英美法三国的政党报刊与廉价报刊.pptx
廉价报刊的出现,使得普通民众也能 接触到新闻信息,从而增强了民众的 民主意识。这为后来的民主化进程奠 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对世界新闻传播史的贡献与影响
开创了新闻传播的新时代
英美法三国的政党报刊与廉价报刊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新闻传播不再只是政治家 和精英人士的专属,普通民众也能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
特点
价格低廉、内容通俗、注重娱乐和广告收入,逐渐摆 脱政党色彩,独立报道新闻。
美国廉价报刊
美国廉价报刊的兴起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 和工业化加速,大众消费市场形成,
为廉价报刊提供了发展空间。
代表人物
约瑟夫·普利策、威廉·伦道夫·赫斯特 等。
特点
重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煽情性,大 量使用图片和标题,追求高发行量,
法国
政党报刊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起步,报业经济状况较为薄弱。廉价报刊时期,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但整体上仍落后于英美。
社会文化背景对比
01
02
英国
美国
政党报刊时期,社会文化氛围较为保 守,报刊主要服务于上层社会。廉价 报刊时期,社会文化氛围逐渐开放, 报刊受众范围扩大。
政党报刊时期,社会文化氛围多元化 ,报刊反映不同群体的声音。廉价报 刊时期,社会文化氛围活跃,报刊成 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价报刊时期,政治背景复杂多变,报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经济背景对比
英国
政党报刊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尚未完全形成,报业经济来源有限。廉价报刊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经济蓬勃发展 ,报业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美国
政党报刊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报业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廉价报刊时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迅速发展, 报业经济来源更加广泛。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 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金林 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 邓超然等 人大
推荐: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中外新闻事业史课件ppt
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信息内容较 为简单,但却是当时人们获取信息的 主要途径。
近代新闻事业
近代新闻事业的兴起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西方的报业开始进入 中国,中国的近代新闻事业逐渐兴起。
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
新闻报道的内容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快,影响的范围更广,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报人和报刊。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经历了 初步融合、深度融合和全面融合三个阶段,呈现 出不断加速的趋势。
媒介融合的影响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方式、内容生产、信息分发 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和 变革。
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应用
01
人工智能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在新
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产 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影 响力。
02
外国新闻事业史
古代新闻传播
古代新闻传播方式
01
口耳相传、烟雾信号、鼓声、烽火等。
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02
传播速度慢、范围有限、信息容易失真。
古代新闻传播的影响
03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
版权保护
中外在版权保护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国加强了对版权保护的力度,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而西方国家则普遍重视 版权保护,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
04
新闻事业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
1 2 3
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体形态、媒介平台和信息传 播方式的融合,形成多元化、一体化的媒体生态 。
外国新闻史第一章PPT课件
2020/11/28
威尔伯 施拉姆
“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人 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 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 1小时=4166667年; 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 展如下:
21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 (10万年前) 23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 年前)
2020/11/28
羊皮纸
牛羊生皮放进石灰水泡,浸透,去毛,在架 子上凉干。然后用水和浮石打磨,直至平滑。 最后,成品按照标准的薄木版切割成块,上 面打蜡,用苇管笔书写。
2020/11/28
蔡伦纸
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 缕,制成稀浆,用竹蔑薄薄捞出一层凉干, 揭下,造出了最初的纸。后又将破布、烂鱼 网捣碎,或制丝绵时遗留的残絮等,掺进浆 中,再制成的纸便难以扯破了。为了加快制 纸进度,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湿 纸上墙烘干,不仅速度快,且纸张平整。
2020/11/28
弗里德里克·威廉斯《传播革命》中的传播史 表盘
刻度上的24小时,代 表着西方晚期智人克罗马 努人到现在的360个世纪, 即36000年,故称“一天 等于360世纪”,口头传播 在一天的开始便出现了; 手写阶段则在20时才姗姗 来迟;印刷阶段出现时已 经到了22时38分,距一天 的结束只有不足一个半小 时;电子传播阶段出现则 距一天结束只剩少得可怜 的三分钟。
2020/11/28
(二)印刷术: 1、隋唐——雕版印刷; 2、北宋——毕升活字印刷; 3、1450——约翰·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
2020/11/28
印刷术的应用和推广,在人类传播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1)15世纪下半叶出现印刷的新闻传单; (2)15世纪末出现印刷的小册子和新闻书——时效性差、篇幅 不等;
中外新闻传播史
背 保皇分子势力猖獗
大陆军一连串的军事失败使人民情
景
绪低落
内 批判英国殖民暴行,主张北美独 激励人民奋起作战
容 立,建立共和政体,号召人民拿
起武器
影 “独立”二字深入人心,革命浪 军心大振,扭转不利局势
响 潮势不可挡
2.爱德华• 开夫——《绅士杂志》
①1731 年,创刊《绅士杂志》,以刊登国会消息出名,是英国第一份以“杂志” (Magazine)做刊名的刊物。 ②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 ③是英国杂志史上发行最久、最富盛名的权威月刊 ④该刊以“合众为一”为信条
②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次成功斗争,启发引导了人民 的新闻出版自由意识。
③辩护律师汉密尔顿的答辩,为争取出版自由斗争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 页.
思考题:1.试分析集权主义报业理论,与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手段。
集权主义报业理论:①报纸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被视为是政府的一项垄断的权利, 一般人若要经营这一事业,必须获得政府的特许。②集权主义报业理论的基本体 系形成于16、17 世纪,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代,集权主义传播思想的代表人 物有柏拉图、韩非子、马基雅维利。③随着近代报业的诞生,君主们终于利用所 谓“神授“的权力,全面的掌控报刊出版系统。④从近代报刊进化的历史来看, 统治者对报刊的控制理由从未消失,但专制政府在行使控制权时,超过必要限度, 沦为滥用武力的暴政。因此,集权主义报业理论在历史上备受批评。⑤集权主义 报业理论是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四种最具代表性的新闻理论之一,在17 世纪末期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兴起后,逐渐丧失了市场。 手段:特许出版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 知识税与津贴制度 严刑峻法
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的疆域,至少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 《每日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而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
外国新闻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外国新闻史概述 • 古代外国新闻史 • 现代外国新闻史 • 当代外国新闻史 • 外国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01
外国新闻史概述
新闻传播的起源
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播和手抄新闻。
古罗马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后来出现了手抄新闻,如罗马的 《每日新闻》。
古代外国新闻史
罗马帝国的新闻传播
罗马帝国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驿 站和信使系统,负责传递官方文
书和消息。
罗马的新闻传播还通过口头传播 和公告形式,向公众传达重要信
息。
罗马帝国的新闻传播对于欧洲新 闻传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教 会和封建领主的传令兵以及行 商等人员,传递消息和新闻。
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了短视频、社 交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化形式。
总结词:数字化、互动化
网络媒体成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随 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并且可以参与评论和互动 。
04
当代外国新闻史
社交媒体的崛起
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和广泛。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形式较为单 一,主要是口头传播和手抄新 闻,内容以政治、战争和宗教 等为主。
中世纪的新闻传播对于欧洲新 闻传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 动摆 脱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控制,出现 了印刷新闻纸和新闻通讯社等组
织。
近代早期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多 样化,出现了印刷品、报纸、杂 志等多种形式,内容也更加广泛
罗素
奥威尔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同时也 是著名的记者和编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 文笔报道了多起重大新闻事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ppt 124页)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12
总论——传播史五大里程碑
1. 语言的产生——口语传播 2. 文字传播(手写) 3. 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报纸 通讯社 4. 电子传播(广播、电视) 5. 国际互联网传播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5
学习参考
• 中华传媒网 • 中华传媒学术网 • 中华传媒考研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新闻网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6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7
12.02.2020
外国新闻传播史-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付庆军
•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 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 位的成功关键。
• 高锟1933年在上海出生。1949年随家前往香港。195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并于 1957年及1965年获学士和哲学博士 学位。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 三任校长。在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 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一章课件
第四节 新闻传播业从算数级数到几何级数的发展
四、新闻传播业从算数级数到几何级数的发展
(一)电报 1.开端 1844年在华盛顿巴尔的摩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后,莫尔斯用电报代码发出了第一句 话。在较长的距离之间,信息可以瞬间传递了。 2.发展 1839年照相术公之于众,并不断得到改进,推广速度较快。19世纪中叶,欧洲与美 洲间铺设了海底电缆,通讯社开始利用电报传递重要新闻。1876年电话首先在美国 出现。1895年法国首次出现电影技术。这些为20世纪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技 术基础,提供了观念准备。
全书概要
本书首先从宏观上概括了人类社会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 轨迹,使读者对15世纪末至今的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新 闻传播的发展大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接着,按照世界 各大文化板块的划分,分别介绍欧洲、美洲、西亚以外 的亚洲、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洋洲等六大区 域的新闻传播史。书中共涉及世界上101个国家,并 详细介绍了各文化板块、各代表性国家互联网传播的内 容。
第三节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三、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1.历史: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 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对报 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 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 2.特点: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 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 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二)近代 1.近代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谷登堡重新改进活字印刷术,且一开始就 是金属活字。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术用 于 “邸报”。谷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 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技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 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 2.意义:谷登堡客观上成了自由交流思想的化身,因为印刷术使得信息得以规模化 地传播,禁锢信息的政策遭遇到信息公开的挑战,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 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但是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出现,还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 用,才可能出现并持续下来。
英国新闻传播史课件
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受到 挑战。
社交媒体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和传 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
01
数字化转型使得新闻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带来了更多
的传播手段和形式。
详细描述
19世纪初,英国的报纸主要以政治运动和议会报道为主,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商业 和消费类报纸逐渐兴起。印刷技术的改进,特别是蒸汽印刷机的出现,使得报纸的印刷 速度大大提高,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报纸的扩张。此外,邮政系统的完善也为报纸
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报纸能够快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广播的兴起
新闻摄影的发展
总结词
18世纪,新闻摄影在英国开始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新形式。
详细描述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新闻摄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报道方式。摄影师通 过拍摄照片,记录下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场景,为人们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信 息。
03 19世纪英国新闻传播
报纸的扩张
总结词
19世纪是英国报纸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的推动,报纸数量 和发行量急剧增加。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新闻采集、 编辑、分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和准 确性。
版权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版权问题 日益突出,需要建立更加完善
的版权保护机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新闻摄影的普及
总结词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大众化,新闻摄影 逐渐在英国普及开来。
详细描述
19世纪末,摄影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早期的新闻摄影主要通过照片刊登在报纸上,为报纸 提供了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新闻报道方式。随着摄影技 术的不断进步,新闻摄影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媒介形 式,出现了专门从事新闻摄影的机构和摄影师。新闻 摄影的普及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方式,也使得人们 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PPT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PPT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对传播学的孕育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4.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施拉姆(1)施拉姆最早整理信息理论和传播研究的著作,创立一系列的传播研究所。
(2)著书立说:《传播学概论》: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传播学理论的专著、“传播学的集大成之作”。
《大众媒介与发展》《报刊的四种理论》《儿童生活里的电视》5.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批判学派。
6.传播的特性与功能特性:(1)双向性(2)间接性(3)传播契约普遍存在(4)传播双方心理环境的有限重合性(5)传播的特殊因果律功能(社会学分析):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论”(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4)提供娱乐(莱特)7.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需要(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8.大众传播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功能:三功能说、四功能说9.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1)资本主义的媒介控制理论:①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15~17世纪)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
②自由主义理论——倡导言论出版自由和集权主义相比,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处于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它奉行一种绝对放任的传播体制。
③社会责任理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而享有我们政府特权地位的报刊,就对社会承担某种主要职能。
(2)社会系统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与影响*国家、政府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大众传播进行政治控制,一方面大众传播对国家和政府进行批评和监督。
目的: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具体形式: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经济力量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大众传播离不开经济集团的支持,特别是商业广告为其经营提供大量的资金。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件第十三章
日本最早出现的报纸,是1858年从中国翻刻传入日本的 《官版中外新报》,此报系由在中国宁波活动的传教士 发行。
1861年6月英国人汉萨德创办英文《长崎船舶新闻》, 同年11月又在横滨创办英文《日本先驱报》。
最早在日本出版的日文报纸,是1862年1月由官方“洋 书调所”(外国事务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竖川三之桥、 万屋兵四郎印刷发行的《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此报翻 译自在荷属印尼巴达维亚出版的荷兰文报纸。
日本目前全国有50多家报社,半数已经形成报团,旗下 还有很多子报子刊。 日本的区域性报纸有五家,即《中日新闻》(名古屋)、 《西日本新闻》(福冈)、《北海道新闻》(札幌)、 《南日本新闻》(鹿儿岛)、《四国新闻》(高松)。 《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是全球发行量居第一 第二位的财经类报纸,目前依次为460万份、230万份。
第四,较大的传媒往往与政府有着各种传统的非正式联 系(其中精神联系似乎更为重要),既承担一定的社会 认定的监督责任,但更多地受到权力组织的控制和得到 它们的一定保护。这种情形下,日本的大众传媒与政府 不经常显现为对立,“合作”似乎更多一些。
(三)报纸与广电、出版的特殊关系
日本二战后出现民间广电,由于当时资金的匮乏,创建 者或合作者都是实力较强的全国性民营报纸。 尽管民营广播电台、电视台建立后与出资创办的报纸脱 离了关系,但报纸和广电两类媒介形成一种松散的系列 关系,基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日本相当多的杂志和出版社,隶属于以大报纸为核心的 媒介集团,因而报纸和杂志社、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并不 激烈。
《读卖新闻》
日本的一家全国性报纸,具有相当的影 响力。 1874年11月2日在东京创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24年时合并《九州日报》、《山阴新 闻》等九家中小型报纸,自此由原来的 地方性晚报一跃成为全国性大报纸。政 治立场倾向亲美保守派。 2003年时每日发行量已超过1400万份, 排行全世界日报发行量第一名,被列入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德国与意大利的新闻传播史PPT模板
只允许认可的德国党派团体 创办报刊,以党报为主 全部国营
联邦德国
实行较为自由的新闻体制,除了法 西斯分子以外都可以自由办报 公营与民营并行
报刊类型单一,以党报为主, 报纸和杂志种类很多,日报设有较 审查制度过严,整体发展缓 多地方版,多为区域性报纸,政党 慢 报刊迅速衰落,报业呈集中化趋向
一实行原联邦德国的法统。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一)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 由于德国政治落后、经济不发展,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和战争状态,德国前期的 新闻业发展极为缓慢。报刊均为很小的地方性刊物,如《福斯报》、《施本纳报》、《总 汇报》和《科隆日报》。 (二)1815 —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 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开始出现具有民主意识的政治性报纸,如《莱茵报》。
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德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历程十分复杂,这里按不同的时期分别阐述: (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时间
1524年起 1608年 1795年
主要事件
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起书报检查制度 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要求教会或地方长官对印刷出版物预审 弗兰西斯二世加强对进口出版物和翻译书刊的管理
《德意志人民报》、《人民 报》、《新德意志报》 《新日报》、《新法兰西》、《德 意志简报》
五、德国统一后,新闻传播业的基本格局
媒介 发展情况 主要代表
报纸
通讯社 广播电 视台 媒介集 团
《世界报》《图片报》 以地方性为主,只有几家向全国发行,报 《法兰克福总汇报》 纸有1500多家,总发行量为2500万份 《南德意志报》《明镜》 德国主要的通讯社是德新社,几乎所有的 德国媒介都订购它的新闻稿,有五分之一 的日报完全从该社获取意义重大的新闻 德新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史?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习新闻传播史是为了理解现在新闻业 的发展状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坐标
强调两点:
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要学会的 是如何用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历史性的分 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 以及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
媒介是人自身,利用了人发言的能力,以 及将声音传递出去的能量;
传播符号:口头语言,对口头要素进行编 码的智慧;
基于口语的人际传播播 组织传播(按层级体系来传播) 大 众传播
借助一个职业(专业)媒介机构向 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口语传播局限
《美国新闻史》 爱默生 新华 《西方媒介史》 让纳内 广师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三联(重点推 荐) 《历史研究》 汤英比 商务
课后思考
学习新闻传播史的意义是什么? 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媒介的基本理想是什么?
古代传播:从口语到文字
口语传播:人类传播的第一个高峰 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的欲求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1.时间型媒介:绘画媒介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德国科学家斯巴恩 在巴西河岸上看到土人画的一条鱼,按 图索骥,在河中打到了鱼
1.媒介发展史上的启示 1信息要突破时间限制(在时间轴上延 伸),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这称作突破 时间按的空间成本。 2信息传播过程中,突破空间需要消耗 时间,突破时间需要空间,这种双向的
空间范围的限制:同一个空间, 无法超越
例如:柏拉图说,一个城市的大 小以,一个人站在市中心发出的 人声到达的范围为宜
时间范围的限制:同一个时间, 无法保存;
例如:诗经等口头文学的传播方 式
语言种类的限制 例如:《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
例如:地域限制与方言种类:全 世界现在还有不下三千种语言和 重要方言土语。如:斯瓦西里语, 豪萨语,乌尔都语,泰米尔语, 普什图语,阿萨姆语,僧伽罗语, 他加禄语
“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讲述的是人类的 经验及后人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其 中加进了许多因素,如社会形态,人等 — —李大钊
我们对一切历史的认识,都掺入我们当代
课程重点
媒介—— Channel 媒介发展变化的历史及成因
史: 报纸 、 广播电视、 数字媒体 论: 新闻传播发展变化的关键要素及相 互关系、媒介演化的脉络和传播生态形成 的原因。
3.每种媒介对于时间或空间成本的依赖也 称作“媒介的偏向” 4.空间型媒介:烽烟和旗鼓
崔林 clwood263 Cuc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1.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2. 案例一:马拉松长跑的来历 3. 媒介文学史上的启示:在无法借助于任何
交通工具的情况下,突破空间限制只能依 靠人自身的奔跑能力。
4. 为了突破空间限制,口语传播必须消耗巨 大的能量,甚至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5. 军事情报(信息)的传递是促进媒介发展
a. 突破空间的成本 b. 案例:印加帝国 c.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d. 空间:2400公里 e. 时间:10天(240个小时) f. 速度:每小时10公里? g. 另一个结论:突破空间的时间成本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 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金林 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 邓超然等 人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