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必修一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产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学说和学说的工具。

它由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来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其中生产资料和资源将被社会共同拥有和管理。

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概念包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的历史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等。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成为了20世纪各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不断革新和更新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和学派相继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体系包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斯大林主义、国际共产主义和非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列宁主义是俄国革命领袖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立的理论体系。

列宁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专政和工人农民联盟,主张通过武装革命实现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斯大林主义是苏联革命领袖斯大林根据苏联革命的实际情况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斯大林主义强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主张通过计划经济和集权统治实现社会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际共产主义强调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统一和团结,主张通过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非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和发展的理论。

非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探索和创造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路。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政治学的特点和任务。

3. 政治学的科学性和价值取向。

二、政治学的基本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2. 量化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

3.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问题。

三、国家和政权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2.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3. 国家的职能和作用。

4. 科层制和政治体制。

四、政治权力和政治组织1. 政治权力的概念和特征。

2.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形式。

3. 政治组织的概念和种类。

五、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1.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2. 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3. 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传播。

六、国家的基本制度1. 国家的宪法制度。

2. 国家的行政制度。

3. 国家的立法制度和司法制度。

七、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1.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

2.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3. 民主政治的原则和机制。

八、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历史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发展。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阶段。

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方式。

九、我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1.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

2. 我国的政治运行机制和决策制度。

3. 我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改革。

十、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1. 国家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2. 国家安全的威胁与挑战。

3.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以上是2024年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1. 政治的定义和性质- 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关于权力的组织与运行的活动。

- 政治具有阶级性、国家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2. 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

- 国家具有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基本要素。

- 国家的权力是合法的、专断的和强制的。

3. 国家的职能和目标- 国家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等。

- 国家的目标包括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等。

4. 的历史和性质-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指导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优先等。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是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中级阶段逐步实现现代化。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1. 政治的定义和特点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组织和运用政治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

政治具有以下特点:- 政治是社会的基本属性,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 政治是权力的运用,是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目标和利益的;- 政治是有组织的,需要政治组织来实现政治活动;- 政治是公共的,涉及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 政治是动态的,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2. 国家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国家是指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的统一体。

国家的组成要素包括:- 人口:国家由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 领土:国家具有一定的领土范围;- 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权力,对内外事务有最高的决定权;- 政权:国家通过政府来行使政治权力。

3. 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为实现国家目标和公共利益所履行的各项职责。

国家的作用主要包括:- 维护社会秩序: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保障公共利益:国家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经济调控: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交事务:国家代表全体国民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和合作,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4. 国家的分类和发展阶段国家可以根据国家体制、国家形态和国家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常见的国家分类包括:- 根据国家体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国家等;- 根据国家形态:联邦国家、中央集权国家、地方自治国家等;- 根据国家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

5. 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彼此相互影响。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组织,而民族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

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国家的形成和存在离不开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民族群体;- 国家是民族的保障: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民族的权益和发展;-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个体对所属国家的认同。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新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1.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以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等政治义务。

2.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是具有统一的政治权力、独立的国土和人民,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的社会组织。

国家主权性是国家成立的前提,包括内部主权和外部主权。

国家的独立性是指国家在外部没有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支配。

国家的统一性是指在国家内部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同时公民也必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同时政府也必须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

5. 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参与听证会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同时,公民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理性参与政治生活。

以上知识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时事政治。

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政治生活的基本理论1. 政治的定义与功能- 政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包括权力分配、利益协调、社会管理等。

-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 政治体制的类型- 民主与专制:区分不同政治体制的基本标准。

- 议会制与总统制:不同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与运作方式。

3.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制约- 人民主权原则:政治权力来源于人民,应受人民监督。

-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原则。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及其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

-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公民的政治参与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含义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中国选举制度的特点和实施情况。

2. 政治自由与政治责任-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保障。

- 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应承担的责任。

3. 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通过选举、参与政治社团、参与政治讨论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 公民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参与政治的新形式。

四、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1. 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的组成要素,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政治行为模式等。

- 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2. 政治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 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 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 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五、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1. 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 当前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

2. 全球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概览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概览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概览
1. 政治概念和性质
- 政治的概念和本质
- 政治与经济、法律、道德的关系
-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 国家的概念和本质
-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 国家的特征和基本职能
3. 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
- 国家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国家机关的概念和职能
- 国家机关的分类和作用
4. 国家政权与政党制度
- 国家政权的概念和特点
- 国家政权的来源和形式
- 政党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5. 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特征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历史地位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6. 的产生和发展
- 的产生和奋斗历程
- 的执政理念和目标
- 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制度
7. 革命与建设的总任务
- 革命和建设的关系和任务
- 革命和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基本要求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全部知识点概览,包括政治概念和性质、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国家政权与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革命与建设的总任务,以及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全面了
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中国政治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梳理5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梳理5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梳理5篇在学习新学问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学问,确定会累,所以要留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足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盼望能关心到大家!高一政治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生产与经济制度(一)进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确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确定)生产确定消费对象,生产确定消费方式,生产确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进展的基础.从肯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进展的历史.大力进展生产力1、必要性:①大力进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确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需大力进展生产力.2、重要性:只有大力进展生产力,才能为稳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添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进展的经济制度(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表达: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进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掌握力上,即表达在掌握国民经济进展方向,掌握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掌握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需占支配地位.高一政治必修一学问点总结2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指个人将属于其合法的全部人民币或者外币储蓄机构,储蓄机构等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按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活动.2、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誉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3、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都能获得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银行因为使用储蓄存款而支付的酬劳,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4、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淌性强、敏捷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淌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誉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状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股票、债券和保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 国家与国家关系
-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 国家间的平等原则
- 国家间的合作与冲突
- 国家间的和平与发展
2. 国家与公民关系
- 公民的定义和权利
- 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 公民的参与与监督
- 公民的发展与保障
3. 国家与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4. 国家与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
- 宪法和法律的关系
- 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5. 国家与政治制度
- 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 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和依法治国原则
6. 国家与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
7. 国家与国防建设
- 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任务
- 国防力量的组成和发展
- 国防建设的原则和政策
- 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关系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全,内容涵盖国家与国家关系、国家与公民关系、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与法律法规、国家与政治制度、国家与经济管理、国家与国防建设等方面。

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识点总结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识点1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

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是中国高中政治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等。

以下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总结。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革命学说- 劳动价值论和商品经济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3. 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建设- 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工作- 两个务必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和主要问题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和总体布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要求-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领域6.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发展方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和路径7. 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含义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民族团结和宗教政策的重要性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权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决策形式和决策程序- 党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的关系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道路和国际地位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培育-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核心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够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思想理论和发展道路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 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货币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职能: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 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 信用工具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5. 外汇和汇率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二、多变的价格1. 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三、多彩的消费1. 影响消费的因素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其他因素:物价水平、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大全一、政治与人生- 政治的概念及其作用- 政治与人生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和形式-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因素-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和意义三、国家与国家政权-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政权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政权的来源和形式四、政治权力与政治组织- 政治权力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权力的来源和作用- 政治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政治组织的作用和功能五、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制度的分类和作用-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影响六、政治与法律- 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法律的分类和作用- 法治的概念和要求七、民主与专政- 民主的概念和特征- 民主的形式和实质- 专政的概念和特征- 专政的形式和实质八、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制度的分类和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九、政治与文化- 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文化的分类和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任务十、政治与军事- 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军事的概念和特征- 军事的分类和作用- 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十一、政治与外交- 政治与外交的关系- 外交的概念和特征- 外交的目标和原则- 和平外交和不干涉原则十二、政治与法治- 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的概念和特征- 法治的实现条件和路径-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十三、政治与公民权利- 政治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公民权利的分类和保障- 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义务十四、政治与民族宗教- 政治与民族宗教的关系- 民族的概念和特征- 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宗教的概念和特征-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十五、政治与人权- 政治与人权的关系- 人权的概念和特征- 人权的分类和保障- 人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十六、政治与公共事务- 政治与公共事务的关系- 公共事务的概念和特征- 公共事务的分类和管理- 公共事务的重要性和影响根据《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大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价值规律一、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对价格起基础性作用⒈理论内容: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⑴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Ⅰ.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Ⅱ.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个体: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供求影响价格:⒈理论内容:非价值因素(间接因素)通过改变对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影响价格⒉供求与价格的关系:⑴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⑵供过于求→商品过剩,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三、价值规律:⒈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生产领域讲商品价值的形成⑵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从流通领域讲商品价值的实现Ⅰ.等价交换原则的特点:在动态中实现Ⅱ.等价交换原则的意义:维护各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二)消费水平一、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⒈根本因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二、消费类型⒈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⒉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⒊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三、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⑴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提高⑵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⒉变化规律: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4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政治与人民生活第一节政治与人的本质属性一、政治的概念、特征和作用1. 政治的概念和定义2. 政治的特征3. 政治的作用二、政治生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 政治生活的概念与内涵2. 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3. 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第二节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一、政治参与的途径1. 直接参与2. 间接参与二、政治参与的方式1. 法定途径2. 非法定途径3. 个人参与4. 集体参与第三节政治参与的条件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条件1. 具备市民权利的公民2. 年满法定年龄3. 形成良好的政治意识和行为品质二、政治参与的客观条件1. 合法的参政机构和参政渠道2. 充分的民主法制和媒体环境3. 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第二章国家和国家主权第一节国家的概念与国家主权一、国家的概念和外延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2. 国家的外延二、国家主权的概念与性质1. 国家主权的含义与内容2. 国家主权的性质三、国家主权的来源和实质1. 国家主权的来源2. 国家主权的实质四、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1. 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2. 国家主权与国家尊严的关系第二节国家的形式与组织一、国家的形式类型1. 国家的国体2. 国家的政体二、国家的组织形式1. 图-形成国家2. 图-三权分立第三节国家的功能与使命一、国家的内在功能1. 维护国家政权2. 维护国家生存二、国家的外在功能1. 维护国家安全2. 维护国家统一三、国家的使命1. 公正保障人权2. 促进国际合作第三章国家机构与决策第一节国家机构和政府职能一、国家政权机构的概念与特点1. 国家政权机构的定义与特点2. 国家政权的适应性二、政府职能和作用1. 政府职能的本质内容2. 政府职能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国家机构的类型与设置一、立法机关与国家政权1. 立法机关的概念与职能2. 立法机关的设置与主要类型二、行政机关与国家政权1. 行政机关的概念与职能2. 行政机关的设置与分类三、司法机关与国家政权1. 司法机关的概念与职能2. 司法机关的设置与类型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与国家政权1.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概念与职能2.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设置与类型第三节国家机构与决策一、国家决策的概念与特点1. 决策的含义与特点2. 国家决策的基本类型二、国家决策的程序与实施1. 决策程序的基本环节2. 决策实施的主要方法第四节国家政权机构间的关系一、各国家政权机构的相互关系1. 各国家政权机构的相互作用2. 各国家政权机构的相互制约二、国家政权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1. 国家政权机构与政党的关系2. 国家政权机构与社会团体的关系第四章政党与国家政权第一节政党的概念与性质一、政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 政党的定义与性质2. 政党的基本特征二、政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1. 政党的历史地位2. 政党的作用与功能第二节政党的发展与类型一、政党的发展阶段1. 早期形成阶段2. 现代政党发展阶段二、政党的类型与区别1. 主要的政党类型2. 政党类型的区别与特点第三节政党与国家政权一、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变化1.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矛盾关系2.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协作关系二、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合作与竞争1.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合作2.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竞争第五章政府与市场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政府与市场协调经济的方式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性质和特点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与竞争1. 政府与市场的合作2. 政府与市场的竞争第二节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市场调节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与作用1. 政府经济职能的内涵2. 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二、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1. 市场失灵的概念与表现2. 政府调节市场失灵的方式第三节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规律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性质1. 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与特征2. 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二、市场规律的形成与发展1. 市场规律的形成条件2. 市场规律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第一节公民权利的概念与种类一、公民权利的概念与特征1. 公民权利的定义与内容2. 公民权利的特征二、公民权利的种类与内容1. 公民的政治权利2. 公民的经济权利3. 公民的社会权利第二节公民权利保障与法制建设一、公民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1. 公民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2. 公民权利保障的实施路径二、公民权利保障的主要方式1. 法律保障2. 体制保障第三节公民权利的行使与限制一、公民权利的行使方式1. 公民权利的行使途径2. 公民权利的行使方法二、公民权利的限制条件1. 公民权利的限制原则2. 公民权利的限制范围第七章公共事务与普通公民第一节公共事务与普通公民一、公共事务的概念与内涵1. 公共事务的定义与特点2. 公共事务的内涵与范围二、普通公民的特点及其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1. 普通公民的特点2. 普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第二节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与方式一、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1. 直接参与2. 间接参与二、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1. 法定途径2. 非法定途径3. 个人参与4. 集体参与第三节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条件一、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主体条件1. 具备市民权利的公民2. 年满法定年龄3. 形成良好的政治意识和行为品质二、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客观条件1. 合法的参政机构和参政渠道2. 充分的民主法制和媒体环境3. 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以上是关于____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的大致内容,总结内容来自相关教材和考纲,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中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途径,即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 中国的性质、指导思想、党的最高理想和基本纲领-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中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发展观。

-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基本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作用-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基础,是中国领导的人民对敌对势力实行专政的一种形式。

-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敌对势力实行专政。

- 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面的知识点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面的知识点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一:全面的知识点整理1. 政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政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政治是为人民服务的。

- 政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权益。

- 人民有民主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义务,要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

2.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 国家是一个政权组织,有一定的领土、人民和主权。

- 国家具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政府组织。

- 国家的权力是合法的,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

3. 政治权力与人民民主- 政治权力是国家的权力,是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 人民民主是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和义务。

- 人民民主的形式包括选举、监督、协商等。

4. 政治制度与国家制度- 政治制度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宪法、政府机构等。

- 国家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安排。

-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

5. 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 政治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 政治发展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提升。

- 社会进步需要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配合。

6. 政治与法治- 政治与法治是相互依存的,政治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 法治是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秩序。

- 政治要依法行政,遵守法律法规。

7. 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是相互关联的,政治决策会影响经济发展。

- 经济发展需要政治的稳定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 政治要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8. 政治与文化- 政治与文化是相互交融的,政治决策会影响文化的发展。

- 文化传承和创新需要政治的支持和保障。

- 政治要尊重和保护各种文化的多样性。

9.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归纳1.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3.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4.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5.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指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纸币升值,物价下跌;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7.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8.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而言,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商品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表现在,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反之,生产者获利减少,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10. 企业的含义、地位和作用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2、贵族金属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4、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职能。

价值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标签),流通手段是现实中的货币(日常生活中的买卖行为)。

5、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6、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7、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8、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9、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0、汇率:又称汇价,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1、如果用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本币的汇率下降。

12、外币的汇率与外币的币值同升同降,本币汇率与本币币值同升同降。

1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有利于对外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1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即卖方市场。

3、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销售者出现竞争,出现降价现象,“货多不值钱”,即买方市场。

4、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6、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是政治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思想1.阶级斗争学说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3.社会主义经济基础4.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统一5.乌托邦社会主义6.人民民主专政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科学发展观二、国家与革命1.国家的本质和功能2.共产主义目标和道路3.马克思的革命理论4.无产阶级专政条件和实现5.国家的消亡和消亡方式6.国家与政权三、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的作用和性质2.私有制的本质3.经济发展规律4.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革命5.农业集体化四、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的本质和作用2.共和制和民主制3.国家权力机关和政治体制4.国家行政机关5.国家立法机关6.国家司法机关7.国家监察机关8.政党制度五、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2.国际关系的性质和规律3.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原则4.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5.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六、政治意识形态1.意识形态的本质和作用2.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七、法律与秩序1.法律与权利的关系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3.法律的作用和功能4.社会主义法律的特点和作用5.法律的适用和实施八、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的概念和作用2.国家的政治文化3.国际政治文化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政治生活1.政治生活的本质和特点2.政治生活的主体3.政治生活的方式和内容4.党的政治生活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一、生活与消费(一)神奇的货币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4.信用工具和外汇: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汇票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l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二)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三)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品价格。

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的类型消费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会有不同的类型。

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的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

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劳率’↑生产品量↑劳时’↑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关系图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

(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发展的要求;享受资料消费能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

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

(2)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

(2)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6、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一: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考点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要性: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考点四、公司经营与发展1、企业。

①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②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

9、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的经济现象。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考点五: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光荣属于劳动者。

2、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④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3、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树立自主择业观。

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

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2)树立竞争就业观。

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

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平等就业观。

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日、临时工等就业方式不断增加,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