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篇范文》第一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跑步者说说:因为懂你,所以一直陪你跑文丨meiya不知不觉我已经晨跑近2年了,虽然也有各种各样不想跑步的时刻:“哎呀,好累,今天不跑了。
”“不行啊,今天太忙了,跑不成啦。
”“又下雨了,没地方跑了”……但是就整体而言,还是持续跑下来,即使有的时候连续一个星期不跑步,下个星期我也会更努力一点,多多少少能补回一些之前没跑的里程数,尽管有的时候这种补跑形式只是一种减少内心罪恶感的方式而已。
但是我确实从跑步中得到了许多。
我从跑步中得到的好处和生活感悟较之我在跑步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多得多,简单的一句总结既是:回报大于付出。
这种好事在世间应该难得见吧,我们在生活中往往面临的尴尬是付出很多,得到很少,得到的成果总是比付出的努力要显得少,但是这仅仅是“显得”而已,是我们的主观上的认知,事实并非如此。
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得到。
付出与得到之间是成正比的。
有个成语叫“功不唐捐”,意思是没有一点努力是白白丢掉的。
付出的努力在未来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某时某地就会自行展现,我们要确信的只是这一点:今日努力了,将来就会有所得。
我们常常觉得付出与得到不成比例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得到。
“为一件事去付出”这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得到,一种人生意义所在。
没有一点努力是白白丢掉的,同样的没有一步是浪费的。
坚持跑步的人,每一步都有所得。
我的跑步偶像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时引用了毛姆的话:“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他说这句话“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某种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我非常同意这种说话,因为我就从跑步中得到许多可以应用在生活其他方面的道路。
真正喜欢的事情无需坚持。
某乳品企业最近推出名为“平凡人的奥林匹克”的系列微电影,其中第二支《跑吧老李》在上线当天点击量即破75万。
62岁的老李是马拉松发烧友,6年跑了25000公里,17个马拉松比赛。
他说自己每天跑步的时间比坐着的时间多,他把跑步视为最大的快乐,把马拉松视为自己的节日。
他不光自己跑,还自建网站,通过网络募捐组织“海口马拉松赛”。
他在短片中说“常有人说我坚持的好,其实真正喜欢的事不用‘坚持’,让自己变得健康,真的很容易,不停地跑下去,就不会老。
跑步可以沿途欣赏美景,享受运动的快乐,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谁健康,谁就能跑得更长远。
”“做真正喜欢的事情不用坚持。
”这一点村上在自己谈跑步的书中也说道:“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
意志之类,恐怕也与“坚持”有一丁点瓜葛。
然而无论何等意志坚强的人,何等争强好胜的人,不喜欢的事情终究做不到持之以恒;做到了,也对身体不利。
”村上君从一九八二年开始跑步,如今已经跑了30年了,跑了无数次马拉松,成为跑步小说家,就是因为喜欢跑步的缘故,而我之所以能够晨跑近两年,也是因为喜欢,而不是什么坚持、毅力之类的。
所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重要,因为喜欢,你不用苦苦坚持,也因为喜欢,你愿意投入时间、精力,长久以往获得成功就是自然而然
的事情。
这一点同样适用在寻找爱人这件事上。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与之在一起,并不需要费力坚持,太过辛苦经营,只因为你们在一起是喜欢的,是快乐的,是充实的。
在一起的时间越长,爱情如美酒一般变得愈加醇美。
计划不是最重要的,行动才是。
随着这两年的电影、电视、网络、图书等传媒越来越提倡跑步这一运动,形成了一股“跑步热”的风潮,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知道我跑了近两年步之后,也都开始蠢蠢欲动,摩肩擦掌的准备加入这股“跑步热潮”。
有一些朋友通过面谈或者打电话的方式告诉我,自己最近正在计划跑步,或者说自己做了一个一年的跑步减肥计划,每天几点到几点为跑步时间,一周至少要跑多少公里,一个月至少要跑几公里,跑了一月希望减重多少斤等。
不管他们的计划做得多么完美,但真正开始行动起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计划的定义是:“预先明确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的活动。
”但是当你知道目标和行动却没有去追求目标,贯穿行动,那计划仅仅是计划而已,再好的计划如果没有行动都是零。
无论计划是简单还是复杂,比如你是计划晨跑一周还是计划晨跑一年,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所有的计划都注定失败。
与其计划着去失败,还不如不要计划,只要去做就好。
我在跑步过程中很少做长期周密的计划,因为我的计划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每天早起去跑步。
如果我每一天都做到这一点,那我的计划就实现了。
跑步如是,其他事情也是如是。
当然,有的时候计划确实很重要,比如你几个月后要参加一个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那你就要计划着用多少时间看书,用多少时间复习,用多少时间做习题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如果没有
行动,也许过了两个月,你发现自己连一页书都没看,一道题都没做。
正因为制定计划是容易的,落实计划是困难的,所以只有少数落实计划的行动派能够成功,他们超越大多数人,从平庸中脱颖而出。
因此,想做的事情就立刻行动起来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一观点跟上面提到的“行动”会让你觉得有点重复,事实上我想表达的是要完成一个大目标,你要从小目标开始,一步步累积,你就能达到千里。
一切事情都是从头开始,逐步进行的。
古人早就洞悉这一点,《》中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这一点我在跑步中体会的尤其深刻。
由于周末时间充足,我会打算跑10公里,但是当我开始跑步的时候,心里的目标并不是10公里,而是3公里,当我成功跑完3公里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现在继续跑,跑完4公里。
”跑完4公里时,我又会告诉自己:“现在你的目标是跑完5公里。
”如此反复,依次增加,不知不觉我就跑完了10公里。
我想那些跑完百公里超级马拉松的人应该也是第一个10公里,第二个10公里……一次又一次地攻克小目标,最后跑完100公里的。
所以当你有个较为宏大的目标时不如把它拆分成无数细小的目标,当这一个个小目标实现时,你的大目标也会随之实现。
假如你的人生理想是一生旅行100个城市,那你不妨把它分解为每年去4个不同的地方,用25年的时间实现它。
你不要说这不可能,我知道另一些人就是用这种方法周游了世界。
只要一点点去做,这个看起来遥远的理想就会
变得切实可行。
拆分目标的好处在于:
一、使得原本看起来有些吓人的大目标变得容易靠近和现实。
当你的心里觉得这是可以实现时,就不会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你的行动。
一个人做一件事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惧怕失败,细化目标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拖延。
二、细化目标可以增加信心。
当你觉得目标是可实现时,容易成功时,你就会增加信心。
信心对完成目标作用很大。
为一件事情找到多种目的其实我是个非常害怕重复和无聊的人,但是机械式的跑步我却坚持了下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我用的方法就是为跑步找到好几个目的。
我会带着耳机去跑步,有的时候听英语新闻,有的时候听中文有声书,还有的时候听喜欢的歌曲,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在学习和放松中跑步。
跑完步,我会在回来的路上买好早餐带回来,有的时候我还会设计一条能跑到附近菜市场的跑步路线,跑到菜市场后可以顺便完成接下来几天的食材采购,回家把冰箱装得满满的,心里就会很有成就感。
你看,跑步于我而言,不仅锻炼身体,出汗排毒,减肥瘦身,还可以顺便把买早饭,买菜等事情做完。
不瞒你说,有的时候我还会跑步去银行,在跑步的过程中做完取钱或者交房租之类的琐事,真是一举n得啊。
吴淡如在《时间管理幸福学》中说道。
“只要想到一件事情可以‘一石二鸟’或‘一石三鸟’我们比较容易有‘赚到’的感觉,会因为自己的‘贪恋’而继续下去。
”确实如此,每当我可以同时很好的完成几件事的时候,或者做一件事有很多方面的好处时,我就会有那
种“赚到”的满足感,“我是高效达人”的欣慰感。
当然,这跟专心做一件事并不冲突,这是一种正面积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
关于这一点,吴淡如用自己做主持的经历来举例说明。
她原先是个作家,然后有人找她去做主持,因为是新手她做得很菜,正考虑要不要放弃时,想着有人付钱给她上主持补习班,不仅赚钱还可以学习,甚至可以从主持节目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就继续当主持人,后来越做越好,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
“为一件事情找到多种目的”这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很适用。
我的工作经常要出差,早出晚归,舟车劳顿很辛苦,免不了会有负面情绪出现。
但是只要想着出差不仅可以在火车上或者飞机上不被打扰地阅读一本书,还可以吃到当地的特色小吃,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去一些地方旅行,我的负面情绪就会消减大半。
做一件事情时,加强它的正面意义,为它多找一些其他目的,不仅能让你快乐地完成这件事,还让你的生活变得积极而高效,充满正能量。
跑步入门【2】
跑步练习【3】
损伤恢复【4】
第二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看一个男人的品味,要看他的袜子。
理性而实际的男性大多喜爱穿着经典的黑色袜子,而灰色和棕色的袜子则是保守派男人的最爱,这类男人通常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发生大的变化。
绿色的袜子则体现了男人爱好和平的一面。
穿着蓝色袜子,体现了这个男人对体育和旅行的热爱。
那些喜欢被万人瞩目的男人,你会在他脚上找到白色的袜子。
当然,如果这个男人连穿着正装时也不忘白色袜子,那他的品位可就差一点了。
如果一个男人穿着红色的袜子,这意味着他有着专属于自己的风格。
男人的袜子穿在脚上,脚在人的服饰搭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女人对事物的喜好十分感性,女性的眼光观察角度细微也很挑剔,不显眼的地方,才能知品味,才能见功夫,“细节决定大局、细节决定成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眼头放低,从脚下看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三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敬爱的党组织:
凡是登过山的人都知道,想要登上山顶,必须拾级而上,一步一步的攀登。
我们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他的名诗《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可知,这样极富哲理的诗篇是杜老先生从岱宗坊起步,沿着6000多级石阶,一级一级向上走,艰难跋涉十八盘,跨入南天门,最后才会有的体会。
共产党人争取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终极奋斗目标,也犹如攀登泰山,只有通过实现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最低纲领,才能最后实现最高纲领———共产主义。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
不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看得那么宏大,单就个人体而言,
我们有自己的最终目标,也有自己的现阶段目标。
通过自身实践我们都很清楚,只有脚踏实地的走好现阶段的每一小步,才能步步为营,去实现我们人生的那一大步,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类都渴望美好的人生,渴望多姿多彩的生活,渴望自己心中的理想国。
为了我们常言的那个梦想或者说是未来,我们不断地拼搏、奋斗。
并为了这一终极目标,我们将目标细化到人生的每个阶段。
在高中时期,我们的短期终极目标即是通过高考考取一个好的大学,为着这个目标,我们又必须将其分解到每一学年,再是每一学期,每一个月,每一周,每一天。
歌词有言“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不无道理。
只有从点滴的把握开始,才能成就我们的理想,实现我们的目标。
高考的经历告诉我们,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无一不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获得最终的殊荣。
每一年都有记者采访高考状元,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读到的无非也是他们坚持不懈的、每日的努力。
而无法坚持者就与名校失之交臂,后悔莫及。
看我们的党亦如是。
我们党怀揣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目标是远大而美好的,但是,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即便掉馅儿饼也不一定砸到我们,即使砸到我们也会把我们砸伤。
所以,实现该终极目标的唯科学的方法使切实贯彻落实我们党现阶段的每一个目标,亦即最低纲领。
一座大厦都是由一块一块砖瓦堆建起来的,我们切实做好了现阶段的每一个目标,就是在位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个添砖加瓦的执行者,只有我们坚持不懈的行动才能实现这一伟大工程。
联想到所学的《运筹学》里的规划问题,觉得党这一伟大的理念确实是具备数学性的逻辑。
我们党确定了终极目标,这就是党对自己未来的一个长期规划。
科学的规划师建立在对现实的理解,党这一终极目标的确立也是综合分析了各种关系,紧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联系中国国情与xx主义伟大思想作出的规划。
有了明确的目标,使得我们党的奋斗过程有了指导,不会迷茫,不会再奋斗途中小鹿乱撞。
然后再脚踏实地的完成近期的目标,为实现终极目标奠定基础。
这也好比打仗,只有个个击破,才能取得胜利。
俗话说得好,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就是说既要看清前进方向,心中有个大目标,又要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把当前的任务完成好,否则就会变成一个空想者。
我们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的制定,是严格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党同志的不懈努力,通过一步一步实现祖国各阶段的目标,最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汇报人:kjz
xx年12月27日
第四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演讲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许友老师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揭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再远的路只有一步步去走,才可以到达,再大的困难,只要一点点地,细心地,认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解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懈的积累造就胜利,平凡的积累才能造就不平凡。
再复杂的机器都是由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的;再厚的书也是由一个个字写出来的;再高的楼也是由一块块砖砌起来的。
只有从身边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翻开历史,我们便知道,每一位成功人士,无不是吃尽千辛万苦,经历了无数失败的考验,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李时珍花了27年编出了《本草纲目》,xx用了40年写出了《资本论》,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寻找灯丝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等等。
他们无不具有坚强的毅力、踏实的作风,无不是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从第一步做起,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是,不少同学虽然也有学有所成的美好愿望,但却把握不住自己,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我们有的同学好高骛远却又患得患失,在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同学把学习作业一推再推,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有的同学自认为聪明,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更有甚者他们把家长的良苦用心和希望、老师的谆谆教诲统统忘到脑后,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视
学习为负担,能逃避则逃避,这样,不但会荒废学业,也虚度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志向是与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连的。
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宏伟的目标迈进,就像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随手关水关灯;听到上课铃声后立刻安静下来;上课的坐姿端正自然;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份作业;集合做操时整齐有序等等。
这些事情虽小,但却能影射出一个人、一个班、一个学校的行为习惯,甚至是道德品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人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成功的方向。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鼓起勇气,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究有一天,当我们积累得足够多,当我们的力量足够充足,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抵达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获得我们想要取得的成就。
千里之行,从今天开始。
xx年3月19日
第五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及《》,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过程与方法。
正音诵读《》节选,感悟节选文段,理解文段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懂得事情的成功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难点:
正音诵读节选文段,准确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思想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诵读实践法情景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制作《》节选课件。
学生搜集《》经典名言,以及持之以恒的典故和名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2、提问引入
1我们刚才看了儿童配音诵读动画视频,里面的句子是出自哪本书的。
这本书又是谁的著作。
二、师生互动
1、学生回答
刚才视频诵读的句子出自《》,是思想家的著作。
2、教师展示
首先我们把掌声送给正确回答问题的同学,下面我给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和《》。
播放幻灯片:
(1)(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2)《》,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五千文》,是春秋时期的所撰写,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学生诵读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
2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4、播放《》第六十四章视频片段。
视频播放完之后,教师诵读,学生跟读。
三、合作展示
1、各小组展示搜集到的《》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2、各小组展示关于“持之以恒”的典故典故一:磨杵成针
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用功读书。
有一天,他到野外游玩,见到河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用力磨着。
李白很奇怪,就上前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一边磨铁棒,一边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
”
李白被老婆婆的行为所感动,向她深深行了个礼,回家发奋读书去了,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启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多么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3典故二:七口大水缸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八岁的时候就跟父亲学习书法,
他聪明好学,每天都要伏案练字。
可是,时间一长,王献之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感到厌烦,想走捷径,就问父亲学书法有什么秘诀。
王羲之指着家里的七口大水缸说。
“秘诀就在这七口缸里,你把这七口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其中的秘诀了。
”
王献之从此苦练基本功,真的写完了七口大缸里的水,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启示。
水尽功自成。
成就来自不断的积累和磨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3、学生展示关于“持之以恒”的名言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2)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xx
(3)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
——杨振宁(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蔡锷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
四、实践探讨
1、学生分小组讨论,体会典故和名言,感受诵读文段;提问学生关于诵读文段的体会,学生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反馈点拨。
2、学生自由讨论,谈谈对于和《》的一些感想,结合诵读文段,说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于“持之以恒”的认识,老师鼓励引导。
3、课件展示《》第六十四章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