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分类

合集下载

法规的分类

法规的分类

法规的分类
法律规定和法规可以被分类为几种不同的形式和类型。

文本不仅是规定的关键形式,而且是无法替代的条款与规定来源。

本文将介绍法规的分类方式。

1. 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政府行政机构依据其法律权限制定的法规。

这类规定通常与行政机构的权力范围有关,并被用来确保公众的利益,保护政府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2. 司法法规
司法法规是法院根据司法实践及法律原则制定的规则。

这些规则具有强制力,因此传播和执行必须是在整个司法系统内部。

司法法规的任务是解释和执行法律的具体规定,所以是法律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 立法法规
立法法规指通过立法过程制定的法律的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法规是由法律的形式制定的条款与规定,当然,特定的有关规则也往往被制定与执行。

立法法规是保障公民权利及保护政府机构合法行权权益的根本法规。

4. 环境法规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球关注,环保法规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法规之一。

环境法规是指独立的法律文本,以确保环境保护的合法性和机制的制定。

5. 金融法规
金融法规是指金融机构或在金融业务中规定的法规。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和健康,并维持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法规的分类方式,当然,还有其他的归类方法。

无论是分类方式还是其他法律规定,理解法规对于确保公民权利,维护法治和保护政府机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充满公正与正义的社会。

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

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

中国的法律有哪些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权益的要求日益增加,法律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法律是一套准则和规则,用以引导和管理人们的行为,并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提供基础。

在中国,法律主要分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国际法和社会法等几个大的分类。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分类的内容和特点。

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书,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宪法是法律体系中的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

宪法的修订一般需要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

宪法的颁布和修改是对国家制度和权力结构的重大调整。

二、民法: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日常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财产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民法是保护个人、家庭和财产权益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公民平等自由的基础。

民法以平等、自由、民主和公正为原则,为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刑法:刑法是对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进行惩罚和预防的法律规范,包括行为构成、罪名、刑罚等方面的规定。

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制裁,维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

刑法实行犯罪与刑罚相对应的原则,即犯罪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政府行为和规范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包括行政法规、行政管理程序、行政行为等内容。

行政法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证公共利益、制约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

行政法通过规范公共行政行为,保证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国际法: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规范国家行为的法律规范,包括国际法律和国际习惯法。

国际法是国家间交往和合作的法律基础,对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法通过制定国际协议和条约,规范国家行为和解决国际争端。

六、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社会关系,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教育法等方面的规定。

社会法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法律保障,通过保护公民劳动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法律法规的类别

法律法规的类别

法律法规的类别法律法规的类别引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各国制定并实施了各种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类别可以根据其内容、领域和形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本文将对法律法规的类别进行详细介绍。

一、宪法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机构,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国家权力的前提和依据。

宪法类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宪法、地方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宪法等。

二、行政法规类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一般性规范性内容,对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行政法规类别包括中央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法规。

中央行政法规适用于整个国家范围,地方行政法规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

三、法律类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一般性规范性文件,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手段。

法律类别包括宪法的补充法律、民法、刑法、商法、劳动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等。

不同的法律类别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行为,以保障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

四、司法解释类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解释和解决的文件,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

司法解释类别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各级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专门法院的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法律适用,保证司法公正和一致性。

五、规章类规章是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具体规定,包括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规章类别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

规章的制定与实施与行政管理紧密相关,对于规范行政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六、法律法规修订类法律法规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订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法律法规修订类别包括法律法规的修改、废止和补充等。

修订的目的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效力和适应社会变革。

结论法律法规的类别多种多样,根据其内容、领域和形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宪法类、行政法规类、法律类、司法解释类、规章类以及法律法规修订类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法规的分类及分级

法规的分类及分级

法规的分类及分级法规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公布,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规的不同性质和作用,可以进行分类和分级。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法规进行分类和分级的内容进行介绍。

一、法律法规的分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内容等方面的法规。

3.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和公民行为等方面的法规。

4.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5. 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规章是由地方各级政府的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和公民行为等方面的规章。

6. 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规范性文件是由地方各级政府或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和公民行为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二、法律法规的分级1. 宪法:宪法是最高级别的法律法规,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2. 法律:法律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一般性法规,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对全社会具有约束力。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行政行为的程序和内容等方面的法规,具有普通法规的约束力。

4.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和公民行为等方面的法规,具有普通法规的约束力。

5.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具有部门规章的约束力。

6. 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规章是由地方各级政府的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本地区的行政管理、社会秩序和公民行为等方面的规章,具有规章的约束力。

法律法规知识内容

法律法规知识内容

法律法规知识内容一、概述法律法规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对于每个公民来说,了解和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的定义、分类以及应用角度,介绍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法律法规的定义法律法规是国家或地区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关系的规则体系,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

法律法规通常由立法机关制定,对社会成员有约束力。

法律是指国家制定的普遍适用的规范,而法规则是具有局部性的法律。

三、法律法规的分类1. 宪法宪法是一国国家基本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和运行的根本规范,代表一个国家体制和治理原则的核心。

宪法通常对公民权利、国家机构、政治制度等进行规定。

2. 民法民法是调整私人公民关系的法律,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合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内容。

民法是对私人关系的基本规范,保护个人和财产的合法权益。

3. 刑法刑法是规范犯罪行为及其处罚的法律。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

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盗窃、抢劫、谋杀等。

4. 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与公民、组织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法律。

行政法规范了行政机关的组织和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5. 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涉及经济行为主体、市场竞争、合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法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6. 行业法规行业法规是对特定行业的管理和监管进行规范的法律。

不同行业的法规有不同的特点,例如食品安全法规、交通运输法规等。

四、法律法规的应用1. 普通公民的遵守作为公民,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个人的责任。

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可以保护自身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公民要遵循法律的要求,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应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2. 法律从业人员的应用法律从业人员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

他们需要熟悉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参与司法审判和法律监督工作。

法律的基本分类

法律的基本分类

法律的基本分类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在组织和规范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法律,我们需要对法律进行分类。

法律的基本分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律、刑法律、民法律和商法律等。

一、宪法法律宪法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权利。

宪法法律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确立了国家的政治制度。

宪法法律通常由宪法法规确定,并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

二、行政法律行政法律主要规范政府机关的行为和权力运行,保护公民和非政府组织的权益。

行政法律包括行政组织法律、行政程序法律、行政处罚法律等。

行政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公正、维护行政秩序和维护社会正义。

三、刑法律刑法律主要规范犯罪行为和处罚制度,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刑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旨在惩罚犯罪者并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刑法律主要包括刑事责任法律、刑事诉讼法律、刑罚执行法律等。

四、民法律民法律主要规范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民事关系,保护个人财产权益和合同自由。

民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公平有序和诚实信用。

民法律主要包括合同法律、侵权责任法律、家庭法律等。

五、商法律商法律是专门规范商业交易和商业活动的法律体系。

商法律旨在保护商业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商业市场的秩序和竞争行为。

商法律主要包括公司法律、商标法律、合同法律等。

综上所述,法律的基本分类是宪法法律、行政法律、刑法律、民法律和商法律等。

不同类型的法律有不同的职责和目的,但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

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为自身的权益和合法权益提供保护。

法规的分类

法规的分类

法规的分类法规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法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宪法法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法律法规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

二、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

行政法规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行政法规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三、立法法规立法法规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法法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立法法规的制定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不能违反宪法的原则。

四、司法法规司法法规是国家司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司法实践的基本依据。

司法法规包括司法解释、裁判文书等。

司法法规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五、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地方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

地方性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

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必须遵循法律和上级法规的规定,不能超越法律和上级法规的范围。

法规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法规可以分为宪法法规、行政法规、立法法规、司法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多种类型。

各种法规之间必须相互遵循、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法律法规知识点个人吐血整理

法律法规知识点个人吐血整理

法律法规知识点个人吐血整理1.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 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对社会行为有约束力的规则和规范。

- 法律法规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2.法律法规的分类- 宪法: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政治体制和公民基本权利。

-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制度。

-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章制度。

-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对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解释的文件。

- 地方法规: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章制度。

3.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 提出: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由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

- 研究起草:相关部门通过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起草法律法规。

- 审议通过:法律法规需要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经过投票通过。

- 发布实施:通过审议的法律法规由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发布实施。

4.常见的法律法规-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及其刑罚。

- 民法:规定了民事关系的成立、变更和终止。

-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规则。

- 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5.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法规规范了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 保护公民权益: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

- 促进社会发展:法律法规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序和稳定的环境。

以上是我对法律法规知识点的个人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概述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法律法规的概念、分类以及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法律法规的概念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

它们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法律基础。

法律法规通常由立法机关制定,并经过执法机关负责实施。

三、法律法规的分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责权利。

它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法律法规都必须遵守宪法。

2. 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法律法规是由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制定的,用于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范围以及行政行为等的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3. 刑法律法规:刑法律法规是国家对于犯罪行为及其处罚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 民法律法规:民法律法规是对公民之间民事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5. 经济法律法规:经济法律法规是为了规范经济组织和个人经济活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6. 社会法律法规:社会法律法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四、法律法规的实施法律法规的实施需要依靠执法机关进行。

执法机关是国家机关中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机构。

执法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查、处罚等工作,以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社会成员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并加深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遵守,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法律法规的意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为公民提供了法律保护。

其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

法律法规知识

法律法规知识

法律法规知识本文介绍的是法律法规知识的模板范本,请参考下文。

一、基本概念法律法规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一种行为规范,用于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分类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法规,主要由立法机关制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为目的。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通性规范性的具体规定,用于行使行政职权,限制和规范行政行为。

4.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的适合于本行政区域内的法规,根据国家法律的授权而制定。

5.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政府机关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制定的有关本行政机关或者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具体规定。

6.决定和决议决定和决议是国家的有关机关依照国家法定程序制定的一种具体措施,用于处理特定问题和情况。

三、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法律法规按照其层级关系,普通可以分为宪法层级、法律层级、行政法规层级、地方性法规层级、部门规章层级。

四、法律法规的制定流程1.立法需求确认立法机关对于制定法律法规的需求进行确认,并组织制定立法方案。

2.立法方案的制定根据立法需求,制定立法方案,包括制定草案、调研、听取公众意见等。

3.立法机关的审议和通过立法方案交由立法机关进行审议和通过,并最终形成法律法规。

4.发布和施行通过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法规需由国家机关进行发布,并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日期开始施行。

五、法律法规的违法和处罚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国家机关可以采取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措施进行处理。

六、所涉及附件如下:1.附件1:国家宪法2.附件2:民法典3.附件3:刑事诉讼法4.附件4:行政法规七、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法律: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法规,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法律的分类有哪些

法律的分类有哪些

法律的分类有哪些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强制执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根据不同的角度和目的,法律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法律的几种主要分类。

一、按照法律的性质分类1.公法:公法是指调整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国际法等。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基本权利;行政法调整了政府行为;刑法规定了犯罪与刑罚;国际法调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私法:私法是调整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私法主要包括民法、商法、劳动法等。

民法调整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商法调整商业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调整雇佣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按照法律的内容分类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等。

宪法是最高法律权威,具有基本法律地位。

2.刑法:刑法是指规定了犯罪行为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应遵守的底线,以及违反底线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民法:民法是指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民法是最基础、最常见的法律,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4.商法:商法是指规定了商业活动中的法律规范。

商法主要调整商业交易、商业合同、公司法等商业领域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5.劳动法: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定了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等内容。

三、按照法律的层级分类1.宪法:宪法是每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2.法律: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是国家机关、公民和法人应当遵守的法令。

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

4.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政府批准的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章,调整和管理特定行政事务。

5.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规,调整和管理地方地区的事务。

法律法规识别表

法律法规识别表

法律法规识别表法律法规识别表一、简介本文档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个法律法规识别的范本,以帮助识别、理解和应用各种法律法规。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章节的细化内容。

二、法律法规分类1、宪法及基本法律1.1 宪法1.2 基本法律2、行政法规2.1 命令2.2 行政规章2.3 部门规章2.4 行政指导性文件3、立法法规3.1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3.2 全国人大决议3.3 法律3.4 法规3.5 部门规章3.6 行业标准3.7 地方法规3.8地方性法规3.9地方性规章4、司法解释4.1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4.2 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4.3 高级人民法院解释4.4 高级人民检察院解释5、地方性法规5.1 省级法规5.2 地市级法规三、法律法规识别方法1、文书精读法2、法律检索法3、数据库搜索法4、专业人员咨询法5、判例检索法四、法律法规识别的注意事项1、法律的时效性、适用性2、法律的法定解释权和司法解释权3、法律修订和废止的影响五、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法律法规检索工具及2、相关行业标准和指南3、案例分析及判例检索工具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详见附录。

附录:法律名词及注释-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和权力范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

- 基本法律: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基本法律体系,对国家和公民的基本权益进行规范。

(以上为示例注释,具体注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我们国家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们国家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们国家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的法律分类:
宪法,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

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

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

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

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

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

(1)刑事方面。

它又分两类,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等。

如:刑法、惩法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有关决定、通知、补充规定等。

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

如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有关补充规定等。

(2)民事方面。

它也分两类,一类是实体法,如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著作权法等等,以及有关的补充规定。

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也包括各种有关的补充规定、暂行规定等。

(3)经济方面。

实体法主要有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税法、产品质量法等。

程序法与民事方面的程序法相同或基本相同。

(4)行政方面。

实体法有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程序法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和其他有关补充规定等。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制定、公布并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

根据其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法律法规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就法律法规的分类进行详细讨论。

一、宪法宪法是一国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和约束力,是其他法律法规的根本依据。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体、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与职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通过特定的立法程序,并得到国家的正式批准。

二、法典法典是一国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的法律传统和实践经验,对特定领域的法律规则进行系统编纂而成。

法典通常涵盖一定领域内的各种法律规定,例如《刑法典》、《民法典》等,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三、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基本法是一种由国家制定并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法律法规,用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殊自治或特殊制度进行规范。

有些国家或地区采用基本法来规范其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事务。

例如,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依据《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四、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力的法律法规。

行政法规对行政行为和行政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以及维护社会秩序。

行政法规的制定应遵循法定程序,充分考虑公众意见,并由上级机关批准后生效。

五、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法规。

它们适用于特定的地区和范围,用于规范地方的行政事务、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管理。

地方性法规与中央法规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关系,但地方性法规不能违反中央法规的规定。

六、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具有司法解释权的法院和检察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对特定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和适用的文件。

司法解释对法律的具体适用进行了补充和解释,有助于统一法律适用和加强司法实践的指导。

七、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法律法规。

中国所有法律分类汇总

中国所有法律分类汇总

中国所有法律分类汇总中国的法律体系庞大而复杂,由各种法律文件组成,以规范国家的社会行为和维护公共秩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了解中国法律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中国所有法律进行分类和汇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宪法法律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国家的制度和政权的基本原则。

作为最高法律文件,宪法法律类主要包括宪法、国家安全法、国歌法、国旗法等。

二、民法类民法是以规范和保护个人、家庭和私人财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民法类主要包括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

三、刑法类刑法是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目的的法律。

刑法类主要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四、行政法类行政法是以规范和监督政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行政法类主要包括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

五、经济法类经济法是以规范和调整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经济法类主要包括公司法、劳动法、反垄断法、投资法等。

六、环境资源类环境资源类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环境资源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水法等。

七、文化教育类文化教育类是以促进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文化教育类主要包括著作权法、教育法、文物保护法等。

八、军事安全类军事安全类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秩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军事安全类主要包括国防法、军事法、兵役法等。

九、外交国际类外交国际类是以规范和维护国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外交国际类主要包括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外国刑法等。

十、特殊行业类特殊行业类是以特定行业或领域的法律规范为主的分类。

特殊行业类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法、交通法、电信法、食品药品法等。

以上是对中国所有法律分类的汇总,每个分类又包含众多相关的法律文件。

通过了解这些法律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当然,本文仅仅是对中国法律分类进行的简要概述,如需更详细的了解和学习,请参考相关的法律文献和法规。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

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类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1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的决定(附: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17.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1990年)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22.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附件二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附件三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9.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31.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3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37.反分裂国家法3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39.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民法商法类包括: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7.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2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3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3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行政法类包括:1.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的决议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的决议附: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决议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决议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7.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的决议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2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27.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29.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人民警察法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39.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4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44.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4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5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5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2.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5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5.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5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5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5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5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60.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6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办教育促进法6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衔条例69.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70.中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济法类包括:1.华侨申请使用国有的荒山荒地条例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决议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7.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18.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2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9.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3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3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3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36.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3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3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4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41.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42.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4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4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46.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47.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4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49.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50.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5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5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5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5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社会法类包括: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决议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1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刑法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类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决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法律、法规、规章的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的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的区别法律、法规、规章的区别一、法律的定义及作用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具有强制力的法规准则,是国家用来管理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法律对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法律的分类法律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多个领域。

不同的法律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对象,以实现对社会各方面活动的规范和管理。

三、法规的定义及作用法规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具体规范。

法规是法律的补充和细化,是对法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规定的重要手段。

法规通过界定权力、义务和禁止行为,对各类主体行为进行规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四、法规的分类法规可以分为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两大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法定机关根据法律制定的法规,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约束力。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根据法律制定的法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低于法律。

五、规章的定义及作用规章是国家机关、国际组织和其他有管理权力的组织制定的对内对外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是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的补充,旨在进一步明确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促进规范化的管理。

六、规章的分类规章可以分为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和团体规章。

部门规章是国家机关和各部门为进一步明确法律、法规的执行而制定的规章,有约束力。

地方规章是地方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对本地区的具体管理规定,仅在本地区范围内有效。

团体规章是非国家机关或非组织根据其组织章程和内部管理需要制定的规章,主要适用于内部管理。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宪法: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根本原则和重要制度的最高法律文件。

⒉行政法:调整和规范行政机关与国家机关、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

⒊刑法:调整和规范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公民之间、法人之间的非经济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法律法规大全

法律法规大全

【法律法规大全】一、前言法律法规是国家行使权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工具。

为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本文档整理和梳理了各类法律法规,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全的参考。

二、法律法规分类及内容1. 国家法律法规(1)宪法(2)民法典(3)刑法典(4)商法(5)海关法(6)税法(8)土地管理法(9)劳动法(10)金融法(11)反恐法(12)食品安全法(13)知识产权法(14)治安管理处罚法(15)电子商务法(16)网络安全法(17)反不正当竞争法(18)个人信息保护法(20)反垄断法2. 地方性法律法规(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法规和规章(2)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3)各地的地方法院司法解释3. 行业法律法规(1)证券法(2)保险法(3)银行法(4)医疗法(5)公路法(6)航空法(7)水利法(8)林业法(9)渔业法(10)农业法(11)建筑法(12)城市规划法(13)旅游法(14)广告法(15)电信法(16)信息产业法三、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自身行为合法。

2. 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行业法律法规,确保行业安全和稳定。

3. 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4. 必须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四、总结1、列举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规定民事关系的专门法典,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等。

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刑法典的形式规定犯罪和刑罚的专门法律。

劳动法:是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

税法:是规定纳税人应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律。

知识产权法:是专门规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规定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法律。

网络安全法:是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的法律。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

法律法规分类法律法规分类引言在当今社会中,法律法规是指导和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出台的法律法规数量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分类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法律法规分类方法。

地域分类一个常见的法律法规分类方法是按地域进行分类。

根据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法律体系和制度,法律法规可以被归类为国际法、国家法和地方法。

国际法国际法是指适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适用于各个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

国际法包括国际公约、国际公约、国际习惯法等。

国家法国家法是指适用于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法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和制度,用于规范国家内部的社会行为和组织关系。

国家法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等。

地方法地方法是指适用于一个特定地区的法律法规。

在一些国家,地方政府可以依据中央政府的授权制定一些适用于本地区的特殊法律法规,用于处理与当地特点相关的事务。

主题分类另一种常见的法律法规分类方法是按主题进行分类。

根据法律法规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归为刑法、民法、商法、劳动法等不同的主题类别。

刑法刑法是指用于规范和惩罚犯罪行为的法律法规。

刑法规定了各种违法行为以及相应的刑罚和法律程序。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民法民法是指用于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法规。

民法涉及到个人、家庭、财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用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

商法商法是指用于规范商业活动的法律法规。

商法包括公司法、合同法、商标法等,用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商业交易的公平性。

劳动法劳动法是指用于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劳动法主要涉及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平衡雇主与劳动者的权力关系。

形式分类除了地域分类和主题分类,法律法规还可以按照其形式进行分类。

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具有强制力的规范性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法规分类(按宪法和立法法规定)
时间:2011-01-17 11:42:48 来源:利通区人民法院编辑:张伟
在一国之内同一法域之中,法律体系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特征。

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中,为了维持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不但各种法律部门在横向上要相互衔接,而且各种法律渊源在纵向上要保持协调。

从法的效力上看,一切法律渊源都具有法的形式效力,该效力本身并不存在差异;但是,不同渊源的法律规范却存在等级。

所谓法律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

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律。

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根本法律
由于最高权威的创制主体制定的、调整社会生活中最重要事项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处于该位阶的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

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项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即国家权力的归属及其纵向和横向的分工配置(国家权力的组织规范)、公民人权的尊重与保障(公民人权规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配置国家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法律即《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

为保持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通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数量上近3000人)。

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其他任何法律渊源均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2、基本法律
处于第二位阶的基本法律的创制权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它制定或系统修改必须经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才能达成,这是基本法律区别于宪法(根本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前所述宪法的创制或者修改须经全国人大体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才能通过)。

基本法律的局部修改和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的修改、解释不能突破该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法律的适用和执行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授予权力的行政机关。

基本法律的调整事项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归属和配置。

我国的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诉讼法等。

3、普通法律
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阶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律。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通常约为150人左右)。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普通法律的创制依据是作为根本法律的宪法和宪法之下的基本法律。

普通法律所调整的事项包容于基本法律调整事项之下,其内容为普通的社会关系中的利益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4、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的创制主体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是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是宪法
第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5、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6、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在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的位阶,行政规章区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两种。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