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0正确理解通假字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66 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66 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含解析)

难点66 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准确把握括号与点号的连用,考生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学会区分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判断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关键是看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什么进行注释或解说的。

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则这种括号为句内括号;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或整个文段的,那么这种括号为句外括号。

2.掌握句内括号和点号连用的法则。

句内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词语或分句的,一般来说,句内括号应放在被注释的词语或分句后。

如果被注释的分句后面有点号,则点号应放在括号后面。

句内括号里的语句可以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但句末不能使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除外)。

例如:中国猿人(全名叫“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3.掌握句外括号和点号连用的法则。

句外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或整个文段的,一般来说,句外括号应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

句外括号里的语句末尾可以使用各种标点符号。

例如: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过动物园里的一只乳虎,每天用牛奶一匙一匙地喂它。

)1.下列各句中,括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

B.三峡工程启动175米蓄水后,昭君镇有望通过开发昭君品牌、发展特色旅游,成为湖北省“两山一江”旅游线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的重要游客集散地之一。

C.我长久地凝视着《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中,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D.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1.句内括号:如果括号里的话是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的,那么这种括号叫作句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g/L)【答案】B【解析】B项,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两山一江”的解释说明,因此应将括号放在“两山一江”的后面。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3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含解析)

精选资料 难点 43 准确作答信息概括推断题1.看清选项,前后兼顾。

考生在做题时,要看清每个选项的各个部分。

因为命题者有时 会利用考生的粗心、紧张,在选项的后半部分设置陷阱,以迷惑考生,而许多考生没有完全 把握选项信息,以致妄加判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选项的 各个部分都仔细地加以推敲。

2.警惕“无中生有”。

文言文本来就是比较难理解的,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心理,有些 考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把全文理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

因此,命题 者在设题时就会利用这一点,把文中本来没有的事件强加到某个人物身上,以迷惑考生。

3.警惕“张冠李戴”。

试卷中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 止一个的时候,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到甲身上。

考 生在文中确实看到有这件事情,然而没有仔细分辨这件事情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

如有一篇 文言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也把百姓放在心上,并且把自己的嫁妆都 分给了百姓。

在设题时,命题者把这一功劳记在了这个官员的头上,说这个官员爱民,把妻 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

考生在文中确实看到了把嫁妆分给百姓这件事,但没有注意到底是 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丈夫和妻子是一家人,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

这样草率 判断,当然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4.警惕叙述情节时的“信息扭曲”。

在某些选项中,命题者总会在人物事件的信息表述 中设下陷阱。

如有一篇文言文中写一位官员不断升迁,他在每个阶段都有功绩。

于是命题者 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在做太守时的功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功绩,以迷惑考生。

5.核对原文,做到万无一失。

当初步认定答案后,考生切勿草率作答,一定要把该选项 所述信息与原文仔细核对,做到有据可依,然后再选定答案。

精选资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毛羽健,字芝田,公安人。

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元年由知县征授御史。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十 字形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三十 字形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三十字形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变换/变幻处世/处事渊源/源远流长B.爆发/暴发法制/法治融汇/融汇贯通C.装潢/装帧琐碎/琐细谋取/牟取暴利D.拖拉/拖沓挑拨/挑唆激流/急流勇退答案 B解析“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立竿见影无尚光荣余勇可贾怨天尤人B.振聋发聩弥天大谎委曲求全省吃俭用C.沧海一粟坐收鱼利屡见不鲜金榜题名D.与时俱进自负盈亏耳熟能详欢渡良宵答案 B解析A项,尚—上;C项,鱼—渔;D项,渡—度。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斓贪脏枉法好高骛远孽根祸胎B.包涵默然消魂萍水相逢棉里藏针C.遐想披星戴月拭目以待恍然大悟D.呕歌义愤填膺貌和神离湮没无闻答案 C解析A项,脏—赃;B项,消—销,棉—绵;D项,呕—讴,和—合。

4.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靓丽哈密瓜反躬自问过目成颂B.卸妆明信片开源截流玲珑剔透C.账目至高点优柔寡断过尤不及D.涵养亲合力人才汇萃嘻笑怒骂答案 C解析A项,颂—诵;B项,截—节;C项,至—制,尤—犹;D项,合—和,汇—荟,嘻—嬉。

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宣泄明信片重峦迭嶂再接再厉B.文身挖墙角悬梁刺股计日成功C.凑和水蒸汽犄角之势平心而论D.简练水龙头一如继往三缄其口答案 B解析A项,“重峦迭嶂”应为“重峦叠嶂”;B项,“挖墙角”应为“挖墙脚”,“计日成功”应为“计日程功”;C项,“凑和”应为“凑合”,“水蒸汽”应为“水蒸气”,“犄角之势”应为“掎角之势”;D项,“一如继往”应为“一如既往”。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既使连锁店察颜观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B.坐落炒鱿鱼青山绿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苍桑下马威渡过难关防人之口,胜于防川D.影碟歌午厅偃旗息鼓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答案 B解析A项,既—即;C项,苍—沧,胜—甚;D项,午—舞,溪—蹊。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3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3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含解析

难点 33 结合语境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考生须要根据其具体语境加以区 别。

那么如何准确判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呢?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如要判断“府 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中的“因”的意义和用法,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 暂时请假赶了回去”,推断“因”是副词,于是,就。

2.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筛 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中“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 有:(1)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谁”“怎么样”等;(2)副词,“怎么能”“多么”等;(3)通“呵”, “呵斥”;(4)通“荷”,“扛,背”。

将这些义项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在该句中,“何”为 副词,译为“多么”。

3.结构推断法。

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了这点,考生就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 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 “以”的意义和用法和它的相同,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4.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其中许多成语中的虚词的意 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

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要判断“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可根据自己 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这里的“是”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抓住这些标志,考生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了。

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之”等。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0正确理解和翻译文中重要的虚词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40正确理解和翻译文中重要的虚词含解析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难点 40 正确理解和翻译文中重要的虚词关键虚词,翻译不虚。

有些恰是得分的关键点,翻译时要注意以下 3 点: 1.有些虚词可不译,但有些虚词必须译出,且要翻译到位。

如:“以”这一高频虚词,它有介词义, 如“用、拿”“凭借……身份”“因为”等;有连词义,表目的,“来,用来”,表示并列,“并且”等。

例 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意为“用、拿”。

2.有些虚词兼有虚词义和实词义。

考生翻译时要注意区分,保证实词义的落实。

例如:“所”作为助 词,可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可不译;与“为”搭配,组成固定句式“为…… 所……”,表被动;还可做名词,意为“处所、地方、位置”。

例如:(1)“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孟 子·公孙丑上》),“所”可不译;(2)“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所”意为“地方”。

3.留意特殊虚词。

对于复音虚词,考生不能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

例如:“得无”不是“得到 没有”的意思,而主要表达两种语气,一是揣测性的疑问语气,可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二是 反问语气,可译为“能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陵论白居易《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

”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作者用忠、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孝、智、勇的标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

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 准 来 衡 量 李 陵 班孟坚①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故败而死者,是 兵 败 投 降 匈 奴其所也。

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的行为,认为他再接再捷,功孰大焉。

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高考语文通假字归纳资料

高考语文通假字归纳资料

高考语文通假字归纳资料2018高考语文通假字归纳资料通假字是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用的一种字形,也是高考考试中的必考考点之一。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通假字归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通假字归纳资料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含解析

难点45 准确识别归纳概括类试题的设题陷阱“归纳概括”这类试题,命题者在设题时往往会使选项在时间、空间或逻辑上出现错误.考生要弄清错因的类型,保持高度的敏感,进行准确识别,以免掉入陷阱.错误类型主要有强加因果、事件杂糅(信息扭曲)、无中生有、颠倒是非、词语误解、张冠李戴等.1.强加因果.是指原文中前后两件事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生拉硬扯使之构成因果关系.2.事件杂糅(信息扭曲).是把两件事或几件事合在一起叙述,故意混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细节.3.无中生有.是指原文中没有此意,而选项中凭空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4.颠倒是非.是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5.词语误解.这类题往往是对某一个词的解释错了,而其他表述无误.6.张冠李戴.是指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或把乙做的事放到甲身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曹彬,宋初著名将领,从小就表现得非同凡响,长大后公私分明,功勋卓著.他曾出使吴越,并出色完成任务;太祖掌管禁军时,曹彬除了正常的工作,很少与太祖往来,以避嫌.后讨伐南唐,却能礼遇南唐后主李煜,爱护百姓,不事杀伐.同时,在为官上,曹彬能体察圣意,故深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有删改)【注】①觌(dí):相见.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B .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C .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D .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答案】D 得皇帝喜爱.1.关注传主的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确.如本文,曹彬的生平事迹主要是出使吴越、不阿权贵、讨伐江南与使相任命风波四件事情.2.关注传文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3.关注人物语言.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4.关注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题干信息的错解或误译.(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官.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党类.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文袭坐陷失州城,削籍为民.震以前功得赎,以虢州录事参军卒.太平兴国八年,衮登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知将乐县,改光禄寺丞、通判泗州.迁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俄通判宣州.淳化中,上命采庶僚中廉干者,给御书印纸,俾书课最,仍赐实奉以旌异之,衮预焉.改太常丞.咸平初,迁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干职闻,就加殿中侍御史.入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咸平六年,并三司使之职而分置副贰,以衮为刑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景德初,疽发于背卒,年四十五.录其弟扆为临颍主簿,子咸为将作监主簿.衮明敏有吏干,累掌财赋,清心治局,号为称职.然性惨毒,掊克严峻,专事捶楚,至有“大虫”之号.真宗尝谓近臣曰:“衮公忠尽瘁,无所畏避,人罕能及,然顷在外任,颇伤残酷,所至州县,纤微之过,无所容贷.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官吏自当畏威怀恩,不敢贰过,公家之事亦无不济.乃知为吏之方,适中为善也.”(选自《宋史·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B.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C.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D.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甚/不能临军/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下而上,推荐选拔人才,授予官职.B.伪官,指不是正统的朝廷或官府授予的官职,而是由叛军任命的官员.C.进士第,指古代科举考试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次.D.三司,指唐、宋时期主管盐铁、度支、户部的三个部门,合称三司,主理财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卞衮父辈英武,作战有勇有谋.卞衮的父亲卞震在遭到贼军围困时,亲临前线,奋勇抵抗,身受重伤;后使用离间之计,反败为胜,一举击溃了贼军.B.卞衮政绩突出,官职屡次升迁.皇帝让百官推选政绩优秀的官员,卞衮入选其中,受到朝廷俸禄嘉奖,屡次担任要职,后因病而英年早逝.C.卞衮办事干练,为官清正廉洁.他在任淮南转运副使等职时,就因办事干练让皇帝知晓,从而得以加封官职;他虽然连续掌管财赋,但清白为官,颇为称职.D.卞衮性情残忍,征税严厉刻薄.他虽为官干练,清正廉洁,但性情尤为残忍狠毒,常用拷打之刑,以致有了“大虫”的外号,但深得皇帝认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部余卒夹攻之,贼众遂平.(2)大凡督察部下,纠逖愆违,非有大故,所宜矜恕.1.B2.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项,对“辟”的理解错误,“辟”与“举荐”不同,是指古代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由上而下,征召来授予官职.3.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深得皇帝认可”有误,从末段“颇伤残酷”“无所容贷”等表述可知,皇帝对他残忍狠毒的做法并不赞同.4.(1)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2)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依据文意推断句子大意,确定得分点进行重点翻译,最后要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使句意完整通顺.本题涉及的句子中,“素”“大溃”“纠逖愆违”“矜恕”等要重点理解.【参考译文】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亲卞震,擅长写诗.考取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征召为判官.蜀平定后,仍任旧职.适逢盗贼杜承褒率军围城,援兵没有到来,卞震亲自率领士兵,一边战斗一边抵抗,被流箭射中,伤得很厉害,不能亲临军队.而州兵受到重创,收起兵器连夜逃走,刺史陈文袭不能阻止贼军,于是贼军进入并占据州城,用伪官职位和丰厚的财物引诱卞震,卞震都斩杀了他们的使者.贼军有个叫东章的人,是本州的兵校.卞震派人对他们讲清朝廷的威严与恩德,晓以福祸,东章害怕并且相信,于是埋伏军队袭击他的同党.杜承褒的队伍平时不作防备,立即大败,卞震与陈文袭分别率领剩余士兵夹攻他们,贼军于是被平定.陈文袭因犯失陷州城罪,被削去官职为平民百姓.卞震因以前的功劳得以赎罪,以虢州录事参军的官职去世.太平兴国八年,卞衮进士及第,多次升迁任大理评事、将知乐县,改为光禄寺丞、泗州通判.升迁为著作佐郎、广南转运司承受公事,不久任宣州通判.淳化年间,皇上命令选择百官中廉洁干练的人,发给皇上手迹印制的纸,让他们写出最优秀的人,并赐给实际的俸禄表彰嘉奖,卞衮在其中.改为太常丞.咸平初年,升为监察御史,为淮南转运副使、同荆湖发运使,以办事能干让皇帝知晓,就地加殿封为中侍御史.入朝判三司开拆司,再为淮南转运使并发运使.咸平六年,合并三司使的职务而分设副佐的官员,任命卞衮为刑部员外郎,充任盐铁副使.景德初年,背生毒疮而死去,年四十五岁.录用他的弟弟卞扆为临颍主簿,儿子卞咸为将作监主簿.卞衮聪明敏捷,有做官的才能,连年掌管财赋,以清白治理司局,被认为称职.然而他性情残忍狠毒,搜括财税严厉刻薄,专门进行拷打,以致有“大虫”的外号.真宗曾对亲近的臣子说:“卞衮秉公忠诚,竭尽心力,无所畏惧回避,人们很少能做到,然而近来在外任职,颇因残酷而使德行受损,所到州县,细微的过错,没有任何宽免.大凡督察部下,矫正过错,如果没有大的事故,就应该体恤宽恕,官吏自己应当畏惧权威怀念恩惠,不敢再次犯错,公家的事情也没有办不成的.这才懂得做官的方法,适中为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8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8正确理解一词多义含解析

难点 28 正确理解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多种含义,乃至拥有不同词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 尤为普遍,也是高考中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

词义的分化衍生是有规律的,后起义往往是以原有义为基础 扩展衍生的,与原有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一般来说,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之分。

词 的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如“兵”最初的意义是“兵器”,“走”最初的意义是“跑”等。

词的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如“兵”的引申义有“军事,战争”“军队”“士兵”等,“走”的引申 义有“奔向,趋向”等。

词的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兽类的脚爪 和牙齿”,比喻义是“武臣,重臣”。

词的假借义是指借用已有的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如“至莫夜 月明”(《石钟山记》)中的“莫”通“暮”,意思是“晚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从考查方式看,高考对文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 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 种方式: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 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 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 的一项。

考查时,以单音节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 词居多。

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32 准确推断文中不理解的实词的含义(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 难点32 准确推断文中不理解的实词的含义(含解析)

难点 32 准确推断文中不理解的实词的含义要想准确推断文中不理解的实词的含义,考生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语境推断法。

文言实词含义丰富,大多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所以要想对其含义进行准确的界定、 理解,考生须要联系上下文,分析语境进行推断。

2.代入检验法。

就是把题目中所给的义项代入到句子中,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如果文从字顺就 是正确答案。

3.联想推断法。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考查题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

因此,考生在推断文 中实词的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准确的解释。

4.语法辨别法。

所谓语法辨别,是指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判断实词词性的方法对所给实词 的含义进行推断。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 当等,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推知它们的词性,进而推断他们的意思。

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爱”做“以……为”的宾语,不可能是动词“喜欢”的意思,由此可推知是“吝惜, 舍不得”的意思。

5.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等语言现象很多,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 或相反。

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6.古今对照法。

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词有古为今用的现象,但意义往往不同,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固定义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孙无忌字辅机。

性通悟,博涉书史。

始,高祖兵度河,进谒长春宫,授渭北道行军 典签。

从秦王①征讨有功,累擢.比部郎中、上党县公。

皇太子建成毒王,王病,举府危骇。

乃遣无忌阴.召房玄龄、杜如晦定计。

无忌与尉迟高考对文敬德、侯君集,平之。

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

即位,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 言实词的考查公。

虽然侧重常见1突厥颉利可汗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9正确理解古今异义(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9正确理解古今异义(含解析)

难点29 正确理解古今异义在语言演变中,有些词语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则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词语即使读音、字形相同但意义用法多不同。

做这类题,最忌望文生义、以今义代古义。

正确理解词的古今异义,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2.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

如“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意为“扬言”。

而在现代汉语中“宣言”有两个词性,双重含义:做名词,意为“(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做动词,意为“宣告,声明”。

3.结合所给词语的感情色彩加以区分。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卑鄙”的含义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在古代汉语中是自谦的词语;而在现代汉语中“卑鄙”意为“(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是贬义词。

4.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的区别。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而成,但只表达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的双音节词。

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偏指“作(劳作)”,没有“息(休息)”的意义;而在现代汉语中“作息”是一个词,意为“工作和休息”。

5.要归纳整理古今同音同形词。

近两年注重考查这类词,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归类整理,结合教材中的相关例句,以便于理解记忆。

如:形容、非常、前进、可怜、自由、具体、婚姻、妻子、南面、地方、逢迎等。

对于古今异义词,除了归纳记忆外,考生还可以根据词语本身的含义和上下文的意思准确推断出其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日知,郑州荥阳人也。

举进士。

天授中,累迁司刑丞。

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

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复至于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9准确把握要求翻译的重要实词、通假字(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9准确把握要求翻译的重要实词、通假字(含解析)

雨衣专享难点 39 准确把握要求翻译的重要实词、通假字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是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的综合考查。

它要求考生 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结合具体语境,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指定的文言句子。

掌握重要实词,可以帮助 考生比较准确、快捷地把握句子内容和理解文段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题中,几乎每个句子都包含 重要的实词,因此考生只要能准确译出其中的重要实词,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

句中若有通假字,那么 考生一定要将其准确翻译出来。

翻译实词时尽可能直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表意清楚。

如果无法直接翻 译,也可以采用恰当的意译。

如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三径”是指院 中的小路,代表隐士所居的地方,在此直译为“三条小路”就不妥当,应意译为“隐士住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

少孤,家窭 狭。

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 人以无细谨,薄 之。

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

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

. 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 而西,舍新丰,逆旅 .. 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实词翻译①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

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馀事,皆当世所切。

太宗 关键为以下几 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

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 点: 遣使者四辈敦趣 。

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

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

. 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段。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

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 之。

”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听之 ,令人忘倦。

区 别 和 拆 分。

2.碰到 多义词,要 根据语境确 定。

) 1.碰到 古 今 异 义 词,要学会苏、张、终、贾正应此耳。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6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26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

难点 26 掌握情境式默写的诀窍1.细读题干,把握题意。

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在题干部分提供一种情境,要求考生从某一文章中找 出与之意思贴近的语句,因此细读题干,准确地把握题干的意思,就成了解答情境式默写题的诀窍之一。

2.扣住提示,筛选语句。

题干中所设的情境既明确了语句的出处,又缩小了筛选的范围。

因此考生 在答这类题时,不仅要“瞻前”,还应“顾后”,善于捕捉题干中的提示信息,这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答 题。

3.检查书写,确保无误。

考生答题结束之后,必须再检查一番,以确保答案正确。

考生可从以下三 个方面着手:(1)查连贯,看所选语句与上下文是否贯通。

(2)查文字,主要检验是否错写、漏写、多 写。

(3)查书写,看有没有因书写习惯而造成笔误。

一、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过秦论》中的“ ① ,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的“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 ”,评判公允;《滕王阁序》中的“潦水尽而寒潭清,名句名篇③ ”,意境澄净;《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 ④ ”,情景交融。

考查立足“常【答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烟光凝而暮山紫 ④别时茫茫江浸月 见”二字。

无论是教材内的名句名篇,还是教材之外的名句名篇,都二、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是比较常见从曹植的“,”,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的。

同时,也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 都能体现“名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句”二字,所【答案】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考查的大多是【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题干中没有出现篇目名字, 富有哲理性、只出现了作者的名字,难度较大。

考生答题时,先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生 教育性和审美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据此可以判断出所填内容应为有关生死的 性的语句。

2018届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整理配答案)

2018届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整理配答案)

2018届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整理配答案)2018届高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与练习磁灶中学蔡金星句子通假字本字意思备注A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明月兮珮宝璐。

闻妻言,如被冰雪。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见其客朱亥,俾倪.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汉亦留之以相当。

曹军不能抵当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一夜飞度镜湖月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E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某所,而母立于兹。

军惊而坏都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无他,但手熟尔。

以头抢地尔。

F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入则无法家拂土长乐王回深父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盖亦反其本矣。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媵人持汤沃灌。

H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困于心,衡于虑。

外连横而斗诸侯。

混黄华叶衰。

曲终收拨当心画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秦王还柱而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惊起而长嗟。

麾众拥豪民马前,甚矣,汝之不惠。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出门看火伴J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0正确理解通假字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0正确理解通假字

难点 30 正确理解通假字雨衣专享雨衣专享通假字属于文言实词中的一类。

从近几年的高考考情来看,通假字有时作为文言实词题单独考查,有 时出现在文言文翻译中。

又快又准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是正确解释通假字的前提条件。

复习时,考生 一定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1.联系语境分析法。

考生在解释某个通假字时要将其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以声求义”,找出 它的本字,而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蚤”字若按其本义“跳蚤”来理解, 句子就解释不通,若能弄明白“蚤”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早”,那么句意就豁然明朗了。

2.掌握古今音变规律法。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

由于古今语音变化较 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代可能变得读音完全不同;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或相近。

如 “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这里的“趣”通“促”,意为“催促”,两个字古代同音今天却不同音了。

3.例证认知法。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

如“无”通“毋”的例句: “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苟富贵,无相忘”(《陈 涉世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 于国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4.联系所学。

一般考查的通假字,往往是以前曾经学过的。

5.训练语感。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对通假字的学习也 是这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5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含解析2019011

2018届高三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5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含解析2019011

难点35 正确理解并解答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试题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的特殊的语法现象。

最常见的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为新的句式所取代,因此考生要对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式细致区分。

解答这类题,快速、准确地识别特殊句式是前提,须要注意两个问题:1.学会审题。

(1)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

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做标志;被动句多以“为”“为……所……”“见”“于”“见……于……”等做标志。

(2)容易被忽略的几种特殊句式要格外注意。

如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无标志的被动句、无标志的判断句、省略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2.学会答题。

要掌握各种特殊句式的固定翻译格式。

(1)判断句。

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2)被动句。

必须加上“被”字。

(3)倒装句。

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语序调正常。

(4)省略句。

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5)固定句式。

一般有固定的意思,不可望文生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蚊对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方孝孺,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宁海人,字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希直,一字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希古,号逊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志,曾以“逊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志”名其书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斋,因其故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里旧属缑城以寝矣,蚊已去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 30 正确理解通假字通假字属于文言实词中的一类。

从近几年的高考考情来看,通假字有时作为文言实词题单独考查 ,有 时出现在文言文翻译中。

又快又准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是正确解释通假字的前提条件。

复习时,考生 一定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语境分析法。

考生在解释某个通假字时要将其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 “以声求义” ,找出 它的本字,而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 “蚤”字若按其本义“跳蚤”来理解, 句子就解释不通,若能弄明白“蚤”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早” ,那么句意就豁然明朗了。

2.掌握古今音变规律法。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

由于古今语音变化较 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代可能变得读音完全不同;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或相近。

如 “弟子趣之! ” ( 《西门豹治邺》 ) ,这里的“趣”通“促” ,意为“催促” ,两个字古代同音今天却不同音了。

3.例证认知法。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

如“无”通“毋”的例句: “令壮者无取老妇” ( 《勾践灭吴》 )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寡人之于国也》 ) 、 “王师北定中原 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示儿》 ) 、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谏太宗十思疏》 ) 、 “苟富贵,无相忘” ( 《陈 涉世家》 )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 《诗经·氓》 )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寡人之 于国也》 )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 《伶官传序》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诗经·氓》 ) 。

4.联系所学。

一般考查的通假字,往往是以前曾经学过的。

5.训练语感。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对通假字的学习也 是这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 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通 假 字是 指古代汉语中“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 . . 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 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 . . 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 于首阳山。

(选自《史记》,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 B.天下宗周 宗:祭祀 . C.我安适归矣 适:往,到 . D.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徂:通“殂”,死亡 【答案】B )用与某个字音 同或音近的字 来代替这个字 的现象。

被替 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 代本字的那个 字叫借字。

通 假字应读本字 的读音,按本 字的字义解 释,表达时一 般用“×通 ×”的形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 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反国 B.置胆于坐 C.饮食亦尝胆也 D.振贫吊死 【答案】C 【解析】 )本 文 主要 讲述了伯夷、 叔齐不肯继孤 竹君之位,劝 阻武王伐纣之 举无果之后, 隐居首阳山采 薇而食,终致 饿死的事情, 宣扬了儒家传 统的尊崇礼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主要考查通假字。

A 项, 仪、严守秩序“反”通“返”; B 项,“坐”通“座”; D 项,“振”通“赈”。

的思想。

快 速 找出 通假字的诀 窍: 1.按通假 字字面意思来 解释明显不合 逻辑。

在翻译 一个文言实词 的时候,如果 按照它的字面 意思来解释, 发现明显有悖 于整个句子的 逻辑或句意, 那么它极有可 能是通假字。

2.明确词 性,抓住搭配 找通假。

当一 个文言实词就 其字面的词性 来讲,不能与 其前后的句子 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 们就可以考虑 该字为通假 字。

一、(2017—2018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 12 月月考)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善刀而藏之 B.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C.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D.砉然向然 二、(2016—2017 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 5 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

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

是时,汉帝在西 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

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

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 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

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 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

”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 使命遂得通。

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

后傕、汜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 谋。

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

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

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 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

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备遣子 人侍。

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

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

关右平 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

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 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

诸将议欲 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

若弃而去,示之以 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 !此为未战先自败也。

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 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

”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

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

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

语在《既传》。

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 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

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 间民户稍实。

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

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

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时司徒华歆、 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

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太和四 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

子毓嗣。

少子会,别有传。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 B.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 C.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 D.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 辟:征召 易:轻视 单:通“殚”,竭尽 殆:几乎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 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朝、清朝也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B.关右是古代地区名。

古人以东为右,亦称“关东”。

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

东汉末年 著名文学家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 右。

” C .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

因此有了 “崩”“薨”“不禄”“卒”“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

D.魏太傅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 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钟繇与王羲之并成为“钟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钟繇未归附曹操前,就暗中与曹操有交情,劝李傕、郭汜等人为曹操的使者放行,不要拒绝曹 操的诚意。

B.李傕、郭汜等人作乱,钟繇和尚书郎韩斌共同商量谋划,使得被挟持的汉献帝得以逃出长安,其中 包含了钟繇的努力。

C.钟繇围攻匈奴单于,受到增援的郭援的军队的威胁。

诸将劝其退兵,但他力排众议,巧妙安排,终于大败敌军。

D.曹氏父子对钟繇的政治、军事才能很欣赏,魏文帝称他为“一代伟人”,虽不免过誉,而在曹魏时 期颇受尊重是不争的事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

(2)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

一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主要考查通假字。

A 项,“善”通“缮”;C 项,“伏”通“服”;D 项,“向”通“响”。

二 1.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理解文言实词要结合句意推断,“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大意是“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可见“辟”理解为“征 召”。

“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大意是“况且郭援刚愎好胜,一定轻视我军”,可见“易”理解 为“轻视”。

“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大意是“从天子移民西迁以来,洛阳百姓人数将尽”, 可见“单”和“尽”意思相似,是“殚”的通假。

“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大意是“是一 代伟人,后世大概很难再出现了”,可见“殆”是表推测的副词,“大概”。

4.(1)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操是心里想着王室的,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 是用来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

(2)于是表奏汉帝任命钟繇担任侍中守司隶校尉,让他拿着天子符节督察关中诸军,把一切事务都委 托给他,特地让(他)不必被条文制度拘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文言翻译要联系前后文推断大意,之后确定得分点,最后疏通文意,句意要在补充的前提下通顺。

本题要注意的得分点包括“矫”“逆”“副”“所 以”“表”“委”“后事”“不拘科制”等。

【参考译文】 钟繇字元常,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尚书郎、阳陵令之职,因病离职。

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 门侍郎。

这时,汉帝在西京,李榷、郭汜等在长安城中作乱,阻断了汉帝和关东的联系。

太祖(曹操)担 任兖州牧,才派遣使者上书。

李榷、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 他的真意”,商议扣留太祖使者,拒绝接受他的诚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