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一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新闻题型突破三新闻特色题型_比较新

合集下载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精品文档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同卷地区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高考全国甲卷:《语文》科目2020年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一、(2016河南三门峡陕州段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5分)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女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句诗出自《诗经》,其中的“苹”指的是蒿类植物。

这就是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的由来。

或许是巧合,在《诗经》产生近三千年后,这位叫“呦呦”的女科学家和她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发现了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这种药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她1955年进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屠呦呦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了贡献。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

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
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 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 触到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 长
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了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 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温总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
3 月 18 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人民日报 人民网记者问时说 :“‘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 , 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 , 多 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 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 , 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 作 , 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 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上网 , 脑
只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
生、改善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 ,
总理谈到了最让他感动和痛心的事——“我最感动
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 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我最觉得痛心 的问题是我这三年的工作,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 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
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 起了 援 救 两 个 意大利工人的运动 , 他们是沙柯 (N.Saceo)和樊宰底(B.Vanzetfi),他们被诬告 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 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
而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我读到
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 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 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 ,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 发 展。‛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⑤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lleon)旁边,我 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4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4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冲刺(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42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当下,人们一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说三道四,有时甚至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对各种评论,包括质疑、指责等,却不比从前那么敏感了。

B. 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孙’。

”C. 翻检历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轨迹:艰难创业时往往具有使命感和危机感,不怕筚路蓝缕;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会疏于律己,贪图奢华。

D. 势不可当的春节返乡大潮也为人们带来了其他思索,那就是,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致使数以亿计的打工者不得不背井离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为应对雨雪天气,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保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确保线路畅通。

B.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

C. 从民族层面来说,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D.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选拔考试影响很大,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功名不仅是读书人的个人奋斗目标,而且全社会都会厚待科考士子。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笔到电脑,汉字的书写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化,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逐渐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现在可以预见的是,在不太遥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表现出一些普遍的共性——________。

________,所以,重点在于,________,让我们的文化生态稳定地延续下去。

2019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2019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

2019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高中语文专题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

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

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

“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

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高考全国 I 卷:2019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 I 卷:2019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I 卷:2019年[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1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1 Word版含答案.doc

实用类文本阅读1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永不熄灭的烛光徐鲁1947年一个夏日午后,一个未满10岁的女孩倾倒出自己幼小心灵中全部的同情和爱心,写成了一篇凄婉感人的故事《可怜的小青》,之后她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寄给了当时在上海发行的《大公报》副刊《现代儿童》。

不久,《可怜的小青》发表。

这个幸运的小女孩,就是现在早已名满天下的台湾言情小说作家琼瑶。

为她编发了这篇《可怜的小青》的编辑,就是现代著名儿童文学家和编辑出版家陈伯吹先生。

陈伯吹先生是跨越了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在他91年的生命履历中,有75年是在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创作、翻译、编辑、出版和研究中度过的。

他献出了毕生的心血,为幼芽和小苗洒上泉水。

1906年,陈伯吹出生在上海市宝山区宝山县的罗店镇上。

他在宝山县甲种师范讲习所(相当于今天的初中)念了3年书后被分配到杨行乡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今朱宅小学)当教员。

正是在朱家宅第六国民学校任教的日子里,这位小学教员,神色庄重地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入党宣誓仪式,加入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地下组织。

白天,他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常给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激发学生们反对封建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热情;晚上,他偷偷阅读一些思想激进的书籍和刊物。

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鼓舞着他。

他的创作热情也异常高涨,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

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早期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坛上已崭露头角。

1929年2月,23岁的陈伯吹来到上海。

他来这里是为了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和命运寻找一块小小的空间。

他是家中的长子,全家的经济来源几乎都落在他一个人肩上。

初到上海,他一文不名,只有一支笔。

于是,他只能靠写作、投稿换取有限的一点稿费来维持全家的生计。

为了挣钱养家,一开始时他什么题材都写。

他根据自己失恋的经历写过一个中篇小说《畸形的爱》,接着又把这段经历写成了长诗《誓言》。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2020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一轮复习

2020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一轮复习

2020届高考语文实用类复合文本阅读第一轮复习泉州实验中学连景彬实用类复合文本阅读考查首见于2017年的全国卷,是一种新颖的考查题型。

对该题型的命题逻辑,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把握,相应的复习教学策略高考,也有待进一步总结和优化。

针对2019届的备考,笔者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复习策略——深入研究、精准复习、精编材料;力求三位一体,同步推进。

一、深入研究,把脉考查方向和命题逻辑。

实用类与论述类、文学类一道,共同构成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三个基本面,但是三者有着不同的考查方向和明确的任务分工。

文学类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论述类注重说理性和逻辑性,而实用类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三者都强调“四个自信”,凸显时代主题,落实立德树人。

(《新课标》2017年版)而实用类复合文本阅读也有自己的能力考查要求和设题逻辑。

先从能力考查要求看。

它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涉及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和探究四个能力层级。

如2017年全国III卷“博物馆的贡献”,考查考生对图表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和分析材料中相关信息的能力和对文章内容分析综合的能力。

再从设题逻辑看。

首先,试题由两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构成,三个小题在能力考查指向上既有合作也有分工:第一小题侧重于图文或概念理解、内容检索和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第二小题侧重于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的考查,第三小题侧重于文章内容分析综合和信息处理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如2018年全国II卷“知识产权”,第一小题考查图表理解能力,第二小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信息分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其次,选择题和问答题在设问上有着不同考量:选择题的几个选择项要求跨材料,其选择项分别来源于几则不同的材料,涉及概念理解、内容表述、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断能力的考查。

如2018年全国III卷“图书出版产业”,第二道选择题选择项分别来源于第一则材料的一、二两段和第三则材料。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题型突破四传记综合性选择题的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题型突破四传记综合性选择题的2
切片② 大成功”。以偏概全了。
[原文信息]
[选项切片]
[比对分析]
切片①:原文是“并不 究功国管可们研应具事主数夫许有是靠究该体实要他学。多的我所数根分为的特要 他 数 我 并 谓 学 据 析 主 想别下说学非不巧的客,。法强扎:家常认思方观一这。调实,佩同妙法实切是“”研的尽服他想。际以我外,D学想管文他②己方.①法们家研俊以名而研外的只究却客气是切切究国研靠数并观很坚片片数①②不究巧学不为大持学成少思认主用,,。果妙同的自尽吴数,认想而认偷切据一我“主坚同研不同换片客切主的②持他究是他概观以要方“:用们数们念实事的法吴原自靠学的了际实想研文文己所的研。具为法究俊“”以谓方究体主数却应而客巧法成分。学”并该不观”思果析这不根是为妙,是,”,,
[选项切片]
[比对分析]
C.①吴文俊能 切片①:原文没有直接对应 够清醒地认识 的语句,需要品味“所以不 到中国数学研 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 究领域存在的 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 主要问题, 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
切片① 就是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 ②期待着未来 的主要问题。
的中国数学家 切片②:“期待着未来的中 开拓创新,取 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 得巨大成就, 大成就”错将“创新”与 从而实现中华 “成就”分割开来理解,原 民族的复兴。 文应为“在创新方面取得巨
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 明的方法,
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
切片②
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 ③作出了影响深远的
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 贡献。
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切片③
[比对分析] 切片①:对应原文“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 势”,意思一致。 切片②:对应原文“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 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 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表述意思一致。

全国及各省2019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解析卷

全国及各省2019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解析卷

全国及各省2019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汇集解析卷(一)(2019全国I卷)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17. D 18. D 19. C【17题详解】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实用类文本阅读(一)(2019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

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

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新课标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课件

新课标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课件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
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 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
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 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 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
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 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
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 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
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新闻材料的异同
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这种题型只出现在对新闻调查报告的 考查中。而这类新闻调查报告反映的都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 其内容往往由多则新闻材料构成。材料既各有侧重,又密切相 联。把握住了新闻材料的这种关系,就能很好地把握新闻调查 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倾向。“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这种题 型就很好地考查了这一点。
材料二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 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 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 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 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况且,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 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再加上有些 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 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而不能 生,因此,即使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 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而且,人口不足也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放 眼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为负的不在少数,而靠人口去带动 国家发展的情况屈指可数。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 产力,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养,壮有 所用,劳有所得,老有所依”,解除劳动力人群的后顾之忧, 以激发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益,可能是 比增加人口更有效的途径。
[参考答案] 共同之处:都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持 保留意见(或都认为全面二孩并不能解决人口问题)。意 图:材料二的数据是为了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 解决人口实际出生率低的问题;材料四的数据是为了说 明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导致人口激增,社会不堪承受。
媒体调查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大家还是有很多担忧 的。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最担心二孩的教育问题,21%的被调 查者表示担心生育二孩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提供充分 的保障,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对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就业难问题 表示了担心……
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绝大部分被调查者(67%)认 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这说明,公众为不生二孩所选择的理由经过了“斤斤计较”的 计算,但从人性和情感角度,他们大多数仍然认可二孩的价 值;只是在现实面前,人性被迫让位于计算。因此,如何通过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让“想生”变成“敢生”,“全面 二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另外,从欧洲各国及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生育政 策来看,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趋 势。因此,简单把人口当作一种国家资源来进行管理,效率 确实不高。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即 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 行管理和干预,而是使生孩子成为“家庭”的自主权利。
材料四 对全面放开二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或表示担忧。中 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就固执地认为,中国应该 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 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认为用放开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 可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曾给出数据:我 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 1.5 亿多户,按照 70%将生育两孩计算,未 来有近 1 亿的孩子出生,且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四五年之内生二孩。 这样的结果是,一年新增约 2 500 万人口,原来还有每年 1 600 万,这就是每年有 4 000 多万人口出生。“这比 20 世纪 60 年代 出生率最高的时候每年出生 2 900 万还要多。这会导致人口到 2030 年后突破 15 亿,而我国的人口战略目标是不超过 15 亿。”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全面放开二孩虽有可能带来人口红利,但 也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 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 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 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 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 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 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 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 大。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
材料三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企业招收女员工,就有“已婚已 育优先考虑”的潜规则。“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 生育、抚育两个孩子,这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女性在职场中的 相对弱势和待遇不公,造成女性就业中断和收入下降。因 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 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 因女职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 权、就业权和休息权,防止个别企业可能出现的对生育二孩
女职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后可生育二孩家 庭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的状况,除加大对生育二孩的 宣传力度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 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 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因 此,政府应提前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和配套工作,加大财 政投入,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 (0~2岁),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 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另外,抚育二孩所增加的 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对生育 进行财政补贴、奖励之外,政府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实行 税前扣除、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税等办法,增加生育二孩 家庭的收入。总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 考虑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
[常见设问方式]
(1)材料×和材料×关于××××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 概括说明。
(2)试比较材料×和材料×,简要说明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 不同。
(3)材料×和材料×都主张××××,但理由各有不同,请 说说它们各自的理由。
[解题方略] 比较新闻材料异同“4步骤”
[典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 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20世纪70年代,为控制 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 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0年党中央发表 《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 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在党的“十二 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 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二、四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基本看法有何共同之 处?两则材料中第一段使用数据的意图各是什么?
[解题指导] 题干中“基本看法”“第一段”等字眼显 示本题对应区间集中于每则材料中的第一自然节或导语部 分。通过划分层次和比较二者数据可发现,对应区域都有对 实行二孩政策的担忧,而数据则显示出二者担忧的意图不 同:一是认为该政策解决不了低生育率问题,一是认为该政 策会带来诸多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 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 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