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矿物学 矿物共生组合
成因矿物学(矿物的标型性)2

如金刚石原只产于金伯利岩岩筒中,现发现在钾 镁煌斑岩中、基性、超基性岩包体中也有产出,其 中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已成为一重要的金刚石 矿床类型。
海绿石:原是海相地层的指示矿物,现在不同 盐度的陆相水体沉积物中也有发现。 3)区域性:有些标型矿物具有全球的适用性, 而有一些只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矿床或矿区内适用 ,这是由于当地的构造地质背景决定的。
形成和稳定于某种特定的地质环境,或者只在某一特定的地质作用 中形成的矿物。
特点: 1)矿物的单成因性:
在自然界有些矿物主要趋向于或者只有一种成因。如:铬铁矿主要 产于超基性岩中;斯石英、柯石英专属于高压冲击变质成因(多在陨石坑 和上地幔);辰砂、辉锑矿是低温热液矿床的标志。
2)标型矿物的相对性:
一些是单成因的矿物,在其它成因中也有发现。
5.分布于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矿床类型、不同岩石类型中的 矿物同位素组成不同。
如:沉积碳酸盐:δ13C,接近于0值(PDB; 岩浆成因的碳酸盐矿物:δ13C -5.3~-7.0‰; 有机质堆积物:δ13C -24~-29‰; 基性超基性岩矿物组合包裹体中金刚石:δ13C -0.25~-03.44‰ 陨石中有金刚石δ13C -0.58~-0.63‰ 冲击岩中的金刚石δ13C -1.32~-1.87‰
黄铁矿中的Co/Ni:
王奎仁(1989)通过我国65个点,共115件黄铁矿样品的 分析研究指出不同成岩成矿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其Co/Ni有一定 的标型特征。 同生沉积:显著小于1,范围0.011~ 0.37 沉积改造:随改造强度而增大,从0.16~0.8到接近于1 沉积变质:随变质程度加深而增大,从1.47~5.75
二、离子占位标型
一些结构复杂矿物中离子占位与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关系密切。 例如辉石的结构类型受化学成分和温度的控制; 辉石晶体的化学式基本上可用M1M2X2O6表示,X位置通常进行类质 配位数为6,M1位置为Ti4+, Al3+, Cr3+, Fe3+, 同 象代替的是Al, Si 它们占据四面体孔隙,配位数为4,M1M2为八面体孔隙, M2位置为Ca2+, Li+, Na+, K+
金矿床中共生组合及主要金属矿物特征

参考 文 献 『 1 1 栾世伟等. 金矿床地质及找矿方向【 M 】 . 成都: 四川科学技 术 出版社, 机械混入为主的元素, 其中 C o、 N i替换 F e、 A s、 s e、 T e、 1 9 8 7 . S b、 B i取代 S 而进入 晶格,也有 部分 A u、 A g、 C 1 1 、 P b、 2 1 陈光 远 等. 成 因矿 物 学 与找矿 矿 物 学[ M】 . 重庆: 重庆 出版 社 , 1 9 8 7 . Z n在黄铁矿晶格 中占据 F e的位置。其中 C r、 N i、 V、 P t、 『
・
2 6・
科 技 论 坛
金矿床 中共 生组合及主要 金属矿物特征
宋伟全 尤佳顺
f 黑龙 江省 齐 齐哈 尔矿 产 勘 查 开发 总 院 , 黑 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6 1 0 0 察研究其 形状 、 习性 、 大小、 集合体特点, 提取找矿信 息。通过 对金矿物的形 态特征相 关资料 的收集研 究。 总结 了金矿床 中金矿物、 黄铁矿 、 方铅矿、 闪锌矿 、 黄铜矿 、 辰砂等金属矿物的产状 , 形状、 习性 、 大小 、 集合体特点。金 与这些矿物 紧密 共生的特点 , 尤其是金与石英、 黄铁矿 等矿物 密切共生的特点 , 从 中提取 出金矿床成 因信息以及判定金矿化程度。 关键 词 : 金矿 ; 金属 矿 物 ; 形 态特 征 T i等 是反映 矿质来源 和矿 床成 因的有 效指示 元素 , A s、 S b、 自然界金矿物约有 6 0种, 均为不透明矿物, 但具工业意义的却为 B i 、 S e、 T e 和 S 挥发 性元 素是 A u 迁移 矿化 的搬运 剂 , 而 数有限, 金矿床 中具工业意义 的金属矿物有 自然金 、 银金矿 、 碲金矿 、 A I 1 、 A g、 C U、 P b、 Z n等是矿化强弱的直接标志。 锑金矿 、 铂金矿 、 黑铋金矿、 铜金矿、 金铜矿 、 硒金银矿等。 黄铜矿 、 黝铜矿 、 方铅矿和闪锌矿多在黄铁矿中呈微细包裹体, 引 2金 矿物 的 共生 组 合 起黄铁矿中 C 1 1 、 P b、 Z n含量高, 在与岩浆热液和火山 次火山热 自然金主要产于砂金矿及热液成 因的含金石英脉。与黄铁矿密 液有关的金矿中具专属性, 并且黄铁矿 中 C u+ P b +Z n含量与其 切共生 , 以及磁铁矿 、 毒砂 、 闪锌矿 、 方铅矿 、 辉钼矿、 白钨矿等 。 中的 A u、 A g含量呈正相关。黄铁矿的特征元素比值可作 为判断 银金矿和金银矿主要产于中 一 低 温热液矿脉氧化带 ,或产于与 成矿物质来源 的重要标志。 热液石英脉有关 的脉体 , 与辉银矿 、 淡 红银矿 、 深红银矿 、 方铅矿 、 辉 3 . 2方 铅 矿 铜矿 、 辉锑矿 、 自然金、 银、 辰砂 、 石髓共生。 方铅矿属中低温矿物, 在金矿床成矿中晚期产 出, 可指示局部金矿 特别是在太古宙的热液金矿 碲金矿主要在 中 一低温热液矿脉中与 自然金 、银金矿 和碲化物 化或富金矿化地段。方铅矿在前寒武纪, 组合 , 也与黄铁矿、 方铅矿 、 闪锌矿 、 黝铜矿成组合 。 中含量极少 。方铅矿的微形貌, 如含 A u 方铅矿 的{ O O l } 晶面常具弯 锑金矿在碳酸盐与金 、 银、 黝铜矿 、 辉锑矿 、 硫锑铅矿 、 硫铜锑矿 、 曲现象, 可作为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反射率 降低 、 单位晶胞棱长加长和 车轮矿 、 毒砂 、 黄铁矿 、 黄铜矿 、 闪锌矿共生组合 ; 产于含金石英脉中 热 电系数 的高负值是含 A 1 1方铅矿的标志。含 A u方铅矿富含微 锑金矿与与 自然锑 、 毒砂 、 黄铁矿 、 黄铜矿 、 辉锑矿共生。 量 元素 A g、 C u、 S b、 B i 、 C d、 A s、 S e、 T e、 M O、 G e、 n等 。 层控型方铅矿含少量 A g和大量 S b, M O、 G e、 I n含 铂金矿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 , 与 自然金连生 , 在砂矿中可见到。 I 黑铋金矿产于高温含金石英脉中。与白钨矿 、 石英 、 磷灰石 以及 量较高, S b/ A g值可达 6 —7 ; 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由于后 其他一些含铋矿物共生。 期热液作用使方铅矿 中 S b含量降低, A g、 C u、 B i、 C d含量 铜金矿和金铜矿产于蛇纹岩中。而不常见的硒金银矿则产于铀 略有增加, S b / A g值为 3 ~5 ; 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中的 方 铅 矿 以 富 A g、 S b、 C u、 B i 、 c d、 S e、 T e 为 特 征 , 矿床 的碳酸盐脉中, 与硒银矿、 硒铅矿 , 自然金等共生。 3金矿床中最常见 的金属矿物特征 S b / A g值为 1 2 ;与火 山 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及热液型金矿 常见 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 毒砂 、 磁黄铁矿 、 方铅矿 、 闪锌 矿 、 黄 床 中的方铅矿, 以微量元素含量低 、 少或不含 B i为特征。方铅矿硬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浅谈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

浅谈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范长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作者经过相关资料收集和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多年工作总结出热液金矿床中共生矿物的组合特征。
根据其矿物组合特征从中提取出含矿与非矿矿物特征来判定矿化程度,对寻找金矿体具有指示作用。
关键词: 热液;矿床;共生;金矿物;目前自然界中的金矿物有约有60种,多数金矿物产于热液金矿床中,与金矿物共生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其中:黄铁矿在金矿物最为密切,而辉钼矿、白钨矿、黑钨矿、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磁铁矿、白铁矿、晶质铀矿、硫砷铜矿等金属矿物则以主要矿物出现;与金矿物共生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碳酸盐、绢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冰长石、玉髓、绿泥石等,而石英、绢云母矿物在金矿床中最常见,石英与金密切共生,同时也反映出无硅不成金的现象。
1 金矿床中常见的金矿物物理特征在自然界中众多的金矿物中具有工业意义的矿物为数有限,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碲金矿、铜金矿、金铜矿及金的锑化物,其中以自然金和银金矿最为普遍和重要。
金矿物的结晶习性为八面体晶型,而立方体和菱形十二面体较少,其它晶型少见,而完整晶型也少见。
自然金和银金矿:等轴晶系,形态六八面体类,完好晶型少见,单形有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以及四六面体、四角三八面体;金黄色,具有耀眼的光泽,自然金富含银者淡黄—乳黄色,随着含银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减小。
故可根据硬度来确定金的成色。
矿物硬度2~3,比重15.6—18.3,具延展性。
碲金矿:晶体呈柱状、针状。
颜色为草黄—银白色,硬度2.5—3,比重9.1—9.4.溶于硝酸,产于铁锈色的金沉淀。
锑金矿:粒状晶体,灰白色,具有是斑铜矿的青色、硬度3—4,比重9.98.铂金矿:等轴晶系,不规则粒状,与自然金连生,比重19.53,具可展性,硬度略大于自然金,淡黄—土黄色。
成因矿物学矿物共生组合

3
角闪石、云母和石榴子石共生
在酸性火成岩中,角闪石、云母和石榴子石常常 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见的矿物组合。
变质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01
绿泥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共生
在变质岩中,绿泥石、黑云母和白云母常常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见
的矿物组合。
02
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共生
在变质岩中,石榴子石、透辉石和硅灰石常常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常
沉积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会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矿物共生组合,可 以推断出沉积环境的水深、水动力条件、氧化还原状态等信息。
指示成矿作用的意义
指示成矿物质来源
矿物的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关于成矿物 质来源的信息,例如岩浆熔离成矿、 接触交代成矿等。
指示成矿时间和过程
通过研究矿物共生组合的演变,可以 推断出成矿作用的时间和过程,有助 于确定矿产资源的形成历史和分布规 律。
指导找矿勘探
矿物共生组合可以指示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找矿勘探提供重 要的依据。
在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中的应用前景
评估矿产资源量和品质
通过研究矿物共生组合,可以评估矿产资源的数量和品质,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预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的特点,可以预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经济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支 持。
野外地质观察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矿物的分布、产状、共生关系等,为室 内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室内实验研究
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模拟矿物的形成过程,探究矿物共生 组合的成因机制。
矿物学与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
01
02
03
矿物学
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晶 体结构、物理性质等,揭 示矿物的本质特征。
矿物的形成与变化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二)反映矿物形成条件的标志 1、矿物的标型特征
矿物的标型性:能够反映矿物或地 质体的一定成因特征的矿物学标志。 (1)标型矿物
主要包括: (2)标型矿物共生组合
(3)矿物标型特征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矿物的标型特征:
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 物学特征。简称矿物标型。
物的共生组合。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4、矿物中的包裹体 (1)概念 矿物生长过程中或形成之中被捕获包
裹于矿物晶体缺陷(如晶格空位、位 错、空洞和裂隙等)中的,至今尚完 好封存在主矿物中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界
线的那一部分物质。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2)特点
1)普遍存在于矿物中,数量相当多; 2)形状各异,成分复杂,可以是气态、
液态或固态; 3)大小不一,气液包裹体大多<
10m。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3)分类 按成因可分为: 原生包裹体 次生包裹体 假次生包裹体
§3 矿物的变化
(一)溶蚀 矿物生成之后,受后继溶液的作用可
发生部分溶解或全部溶解的现象,称 为溶蚀。 部分溶蚀的结果常常在晶面上留下溶 蚀的迹象——蚀象,致使晶面变粗糙, 光泽降低,角顶或晶棱变圆滑。
包括形态标型、物理性质标型、化学标 型、结构标型。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2、标型矿物 标型矿物是指只在某一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
的矿物。也就是说,标型矿物是指那些具有单 一成因的矿物。 3、矿物的共生组合 (1).矿物的共生 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所形成 的不同矿物共存于同一空间的现象。
影响矿物形成的因素
(2)共生矿物 彼此共生的矿物。可能是同时形成,
或是从同一来源的成矿溶液中依次析 出的。 矿物的共生组合:各共生矿物构成的 组合。
矿物共生组合

矿物共生组合矿物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特定的地质作用可以产生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
不仅内力、外力和变质作用所产生的矿物共生组合有很大差异,即使同是内力作用的产物,产状类型不同,矿物的共生组合也不同。
一、内力作用的矿物共生组合1.岩浆岩及岩浆矿床中的矿物共生组合(1)侵入岩(深成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主要类型深成岩中矿物共生组合列于下表。
此表只提供了共生矿物的大致范围,而且只限于正常岩浆岩系列的岩石,既不包括重熔花岗岩,与围岩有强烈变代作用的岩浆岩等。
与深成岩不同,喷出岩可以明显地分为斑晶和基质两部分,二者的矿物成分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
主要类型喷出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岩浆作用即可产生岩浆岩,亦可产生岩浆矿床。
已知的岩浆矿床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占多数,其次是中性碱性岩。
岩浆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伟晶岩是一种特殊的粗粒结构的岩石,其成分可以与各种深成岩体相当,而且多数伟晶岩体即产于这些深成岩体内或岩体附近的围岩中。
伟晶岩多呈脉状,亦有凸镜状(片岩中)、不规则状。
伟晶岩的形成晚于与其有关的深成岩。
常见的伟晶岩有:花岗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正长伟晶岩、辉长伟晶岩、伟晶辉石岩等,其中以花岗伟晶岩、碱性伟晶岩经济价值最大——可以形成矿床。
花岗伟晶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碱性伟晶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举例并可过渡到热液矿脉;其二,认为是岩浆岩经残余溶液交代岩石重结晶而成与成分相当的深成岩比较,伟晶岩具有下列特点:1主要造岩矿物与深成岩相同,但花岗伟晶岩较花岗岩更富于酸性(即SiO2含量更高),相应的伟晶岩中暗色硅酸盐矿物较少;2富含挥发分及稀有、稀土元素矿物;3伟晶结构、文象结构;晶洞构造、带状构造。
2.热液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热液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若以形成温度划分,则为高温、中温、低温热液共生组合;若以热液来源划分,则如表所示,分为与侵入岩有关的生成型,与火上作用有关的火山型,与远离侵入体的远成型。
生成型岩浆热液中以石英为主要脉石矿物的为石英亚型;以硫化矿物为主的为硫化物亚型;以碳酸盐为主的碳酸盐亚型。
矿物学

2.晶体的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有哪些?
答:对称操作:使对称图形中相同部分重复的操作。反伸,旋转,反映。对称要素:在晶体 对称的研究中,使晶体上相等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所凭借的几何图形。包括: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旋转反伸轴。
3.什么是晶体对称定律?如何解释?
答:晶体对称定律:受格子构造规律的制约,晶体中可能存在的对称轴的轴次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1、2、3、4、6,与轴次相对应的对称轴也只能是L1、L2、L3 、 L4、L6。
磷光性:激发停止后(10-8秒)仍能继续发光一段时间的性质。如磷灰石的热发光。
6.了解一些矿物的特殊性质:如橄榄绿色(橄榄石)、金刚光泽(金刚石)、极完全解理(白云母)、挠性(绿泥石)、磁性(磁铁矿)、压电性(石英)、热电性(电气石)
7. 内生作用:主要由地球内部热能引起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主要指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作用,包括:岩浆作用,伟晶作用,热液作用,火山作用
自限性: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环境适宜且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能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几何 多面体形态。
均一性: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异向性:晶体的性质随方向不同有所差异。
对称性:格子构造中结点的周期性重复排列,导致晶体中相同的晶面、晶棱和角顶重复出现。
如玻璃、松香、琥珀、蛋白石。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答:空间格子:表示晶体内部质点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3.空间格子的分类方法。
答:分类依据: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和大小。立方格子,四方格子,六方格子,三方格子,斜方格子,单斜格子,三斜格子。
解释:
4.晶体对称分类的原则是什么(晶族,晶系,晶类)?
成因矿物学

与其他学科关系
与其他学科关系
成因矿物学成因矿物学要解决地质体的成因与含矿性,所以岩石学、矿床学、地层学和古生物学与它关系密 切,它又是研究矿物形成条件的学科,因此它与实验矿物学、实验岩石学相辅相成。矿物对外界应力反应十分敏 感,因此与构造地质学也密切相关。
成因矿物学和找矿勘探学都为找矿与勘探服务,因此两者密切。成因矿物学还与固体物理学、波谱学、物理 化学和胶体化学等学科有关。
相关学科
相关学科
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学、矿物学、矿床地质学、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生物地层学、 事件地层学、冰川地质学、地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火山地质学、煤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区域 地质学、宇宙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实验岩石学、工 程地质学。
谢谢观看
科。1979年拉扎连柯提出矿物成因分类纲要,并在矿物成因分类中引入矿物标型学说。中国陈光远与其学生 于1963年提出闪石、绿泥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的成因分类和成因矿物族的概念。1987年陈光远等在其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成因矿物学理论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成因矿物学归纳起来有下述4个方面:①矿物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即矿物发生史。主 要包括矿物个体发生史,矿物系统发生史(矿物种属发生史、矿物共生组合发生史、矿物成因年代学)。②矿物 形态、成分、性质、产状的内在及其对介质的依赖关系,反映介质状态和条件的宏观标志和微观标志,即矿物的 标型性。矿物温度计和矿物压力计是矿物特征反映出的矿物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状况,属于矿物标型范畴。③矿 物和矿物组合的平衡共生及其时空分布规律。④矿物的成因分类,主要根据不同成因的同一矿物种或族具有的化 学成分特点,并结合其形态、性质等标型,对某种或族的矿物进行成因分类建立体系。根据矿床成因划分的矿床 类型。常用的矿床成因分类是依据成矿物质及其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这3个基本成矿因素来划分的,其中, 成矿作用是划分的主要依据,按此原则划分的矿床成因分类如下:内生矿床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气化热液矿床喷 气矿床(含火山一喷气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夕卡岩矿床)热液矿床外生矿床风化矿床残余矿床(残积矿床)淋积矿床 沉积矿床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等)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一化学沉积矿床(石油、煤等) 变质矿床受变质矿床变成矿床上述成因分类是基本的归类,有人将火山成因矿床独立划出,还可划出由多种成因 形成的层控矿床、叠加矿床等。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有助于合理进行找矿、勘探等工作,也有利于深人研究成矿 规律。随着勘查工作的进展,还将有新的矿床类型被发现,现有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成因、环境指示及研究进展

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成因、环境指示及研究进展第33卷第1期2011年3月地球科学与环境JournalofEarthSciencesandEnvironmentV olI33No.1Mar.2O11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成因,环境指示及研究进展金章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摘要:湖泊沉积物是不同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各类碎屑,黏土,自生/生物成因矿物以及有机物质等的综合体.沉积矿物蕴含着丰富区域和全球环境演变信息,如湖水的化学组成,流域构造,气候,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相关信息可以赋存在矿物外部微形貌,内部微结构,化学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同位素组成,谱学特征,成因以及共生组合等方面.因此,湖泊科学的许多关键课题都离不开矿物学,特别是在利用湖泊沉积物进行区域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深入的机理研究归根到底都要涉及矿物学,如流域化学风化作用,粒度组成,生物壳体化学组成,测年材料的选择等.然而,由于湖泊沉积物中矿物的多源性,复杂性,如何有效提取和解译其中的环境信息,是一项长期困扰研究者的课题,湖泊沉积矿物学的研究往往被许多研究者所忽视,中国的相关研究也较为薄弱.笔者综述了湖泊沉积物中碎屑,黏土,自生/生物矿物的矿物组合,特征,成因在(古)环境反演中的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除了继续加强对湖泊沉积物中矿物来源,成因和古环境示踪的深入研究以外,矿物相间的转变及其对湖水和孑L隙水组成的响应,一些非晶质或隐晶质及低丰度矿物相在湖泊化学和动力学中的作用也是很有潜力的研究领域,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面对的挑战以及对研究前景的展望.关键词:碎屑矿物;黏土矿物;自生/生物矿物;环境载体;湖泊沉积物;陆地环境中图分类号:P571;P5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561(2011)01—0034—11 Composition,OriginandEnvironmentalInterpretatiOn0f MineralsinLakeSedimentsandRecentProgressJINZhang—dong (StateKeyLaboratoryofLoessandQuaternaryGeology,InstituteofEarthEnvironment,Chi neseAcademyofSciences,Xi'an71OO75,Shaanxi,China)Abstract:Lakesedimentisanintegratedcontentofdetrital,clay,authigenic/biogenicmineral sandorganicmatterundervariousgeologic,climaticandhydrologicconditions.Themineralsbearabundantinfo rmationonregionaland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s,suchaslakewaterchemistry,basintectonics,climate,hydrol ogy,andhumanactivityinteraction,ere.Theinformationhostsinexternalappearance,internalmicrostruetur es,chemicalcompositions,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isotopiccompositions,spectroscopy,origi n,andassemblageofminerals,etc.Therefore,manykeytopicsoflakesciencesaredependeduponmineralogy,inp articularduringthereconstructionofpastregional/globa1changesusinglakesediments.Theunderstandingon mechanismshouldinvolveinmineralogy,includingcatchmentweatheringprocesses,grainsizevariation,shell chemistry,anddatingmateria1.However,owingtovarioussourcesandcomplexityofmineralsinlakesediments,h owtowithdrawandinterpretmineral—bearingenvironmentalinformationisalongstandingtroubling,resultinginthatmineralogyo flakesedimentsisoverlookedoftenbysomeresearchers,alsoinChina.Inthispaper,theassemblag e,charactersandoriginsofdetrital,clay,authigenic/bi0genicmineralsinlakesedimentsandtheirroleinpaleoe nvironmentalreconstructionwerereviewed,thensomepotentialresearchtopicsweresuggested,suchasth etransformation amongmineralsanditsresponsetochemistryoflakeandporewaters,therolesinlakechemistr yanddynamicsofsomeamorphous,cryptocrystallineandlowabundancemineralsinlakesediments,inadditio ntothecontinuedresearchesonlakemineralsource,originandpaleoenvironmentaltracing,andfinallysomepr oblemsandchallengeswereputfurtherforwardto.收稿Et期:2010—10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308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0CB833404)作者简介:金章东(1971),男,浙江永康人,研究员,搏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表生地球化学和全球变化研究.E-mail:****************第1期金章东: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成因,环境指示及研究进展Keywords:detritalmineral;claymineral:terrestria1environment0引言由于覆盖面广,分辨率高,对区域环境响应迅速等优势,湖泊沉积物已成为科学家日益重视的陆地环境变化研究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1].湖泊沉积物是湖盆在自然与人类作用下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和信息库,保存了丰富的有关区域构造活动,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信息口].流域内不同时期风化一剥蚀方式,强度和沉积过程都直接影响着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和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诠释.湖泊沉积物中矿物的微形貌,微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同位素组成,谱学特征以及共生组合等蕴含着丰富区域和全球环境演变信息.因此,在利用湖泊沉积物进行区域及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很多环境代用指标和测年所用材料的选择,指标的机理解译等都离不开矿物学.在湖泊盆地不同演化阶段,流域岩石/矿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人湖后形成沉积物,其组成的差异可以用来反映受气候旋回,构造事件等控制的流域岩石/矿物经历的风化方式(物理剥蚀,化学风化)及其相对强度,沉积速率及产物(如自生碳酸盐, 生物碳酸盐)_2.].因此,通过对湖泊沉积物矿物组合研究可以获取流域环境,生物演化,风化一剥蚀速率及其对区域构造活动和不同时问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的详细信息.然而,在提取和分析沉积物组成及环境代用指标解释的过程中,因为某一指标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而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或客观上的不确定性.如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及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常常用来反映湖泊水位或盐度的变化,其实沉积物中碳酸盐可能是不同比例碎屑碳酸盐,自生碳酸盐和生物碳酸盐的混合,其氧同位素组成则可能受不同成因碳酸盐相对比例以及水量变化,蒸发量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2.因此,充分认识湖泊沉积物中各类矿物特征,组合,沉淀过程,自生/生物矿物的形成,矿物的次生变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能给湖泊化学, 湖泊动力学,沉积化学以及古气候环境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1矿物组合特征流域内岩石类型是输入湖盆水体和沉积物中元素,同位素组成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不同岩石类型风化强度及其对水体可溶态物质组成的相对贡献是利用湖泊沉积物序列反映受气候旋回,构造事件等因素控制的流域物理剥蚀和化学风化率变化的关键,也影响着自生矿物(化学沉积)的形成.在地球表生作用过程中,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岩石在暴露地表后将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往往导致矿物的溶解,分解,并在地表环境下形成更稳定的新矿物,如黏土,碳酸盐矿物等.因此,湖泊沉积物中矿物是原生耐风化矿物和次生矿物的组合,其组合特征受流域基岩类型,构造,气候,湖泊内生物种类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制约.识别沉积物矿物的物源对阐明沉积物与湖水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湖泊沉积物中矿物来源于流域地表岩石的风化产物以及自生矿物,可以分为3种.(1)外源矿物:由地表径流,风力和冰川搬运,岸蚀作用等带人湖中的碎屑物质,其组合和分布受湖流,波浪等物理搬运机制的影响.湖泊沉积物中外源矿物主要来源于河流,岸蚀,大气沉降以及人类活动等带人湖盆的各种矿物颗粒,其矿物组合是受流域基岩,地表地质,风化作用,水文条件等因素制约的,对粒状沉积物粒径,矿物学分布的研究可以反映一定时间尺度下湖泊内搬运体系的变化过程.(2)内生矿物:湖泊水体内部发生的化学过程导致的化学沉淀或凝絮和被吸附作用形成的矿物,其内生过程包括生物滤食,碳酸盐沉淀等化学作用.淡水湖泊中内生矿物沉淀受湖泊化学状态制约.因为细菌可以改变局部的地球化学环境,所以一些内生矿物是以细菌为媒介的,如黄铁矿,水针铁矿等].(3)自生矿物:包括从湖水中直接化学沉淀的和在先前的沉积物内部发生的新生和生物成因矿物.它主要受湖泊产生力变化控制.一些沉积矿物还可以成为开采利用的矿产,如盐湖中盐类沉积,热液Fe—Cu—Zn硫化物等,目前已成为环境矿物学领域中较为活跃的研究内容之一_l"J.表1列出了湖泊沉积物中的常见矿物.从中可以发现,湖泊沉积物中的外源矿物以造岩铝硅酸盐为主,而内生矿物在含量上碳酸盐(方解石)占绝对优势.大多数淡水湖泊沉积物都由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伊利石,蒙脱石,硫化铁和氧化铁等矿物组成;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按成因将沉积物中36地球科学与环境第33卷表1湖泊沉积物中矿物类型,来源及其环境指示Tab.1Types,Originsand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ofMineralsinLakeSediments 的矿物一一区分,最常见的就是上述碳酸盐矿物,往往是3种以上成因的综合.并且由于沉积后的压实成岩作用,一些内生,外源矿物将被自生相所取代,如二氧化硅,磷酸盐,硝酸盐等.组成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种类虽然并不复杂,但是每一类(种)矿物却都包含着重要的地球表生环境化学信息,特别是湖泊中痕量的自生和生物成因矿物,如各类氧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等.从本质上来说,湖泊沉积物中的外源矿物组合(包括碎屑矿物和黏土矿物)可以看作是湖泊系统主要物理因素的反映,而自生/生物矿物组合则主要反映了湖泊系统中化学和生物状态及其变化.2碎屑矿物及其影响因素在绝大多数湖泊沉积物中,石英和长石是碎屑部分的主要矿物,在水动力较弱的浅水湖泊,平原湖泊以及较小面积湖泊中其颗粒以粉砂级,砂级为主. 石英是湖泊沉积物中最普遍的矿物,但在火山岩,碳酸盐或热带的湖泊中,石英也可能完全缺失.石英矿物的表面物理形态,结晶度及分布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状况以及湖泊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如随着水深增加和机械能的消耗,石英在湖盆的不同位置其粒径和表面形态存在差异.石英的表面形态,磨圆度和分布特征可以反映搬运的远近和高能或低能动力,如表面呈光滑圆球可以反映颗粒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搬运,如风力等. 由于搬运过程中机械分选和摩擦,湖泊中心的石英颗粒往往表面更光滑,粒径更细,而靠近湖岸的石英颗粒则粒径大且不光滑.特定地点石英颗粒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则可能反映一定时间尺度内风场的强度变化l1.长石是湖?白沉积物中与石英时时伴生的另一种常见矿物,两者的含量常呈正相关【3].与石英不同的是,长石类矿物在搬运过程中还常发生进一步的化学风化作用.由于钾长石比钠长石抗风化力强,从而导致随着远离湖岸斜长石丰度逐渐减少, 而钾碱长石含量则相对增加.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湖泊沉积物中,斜长石可以风化形成高岭石,三水铝石或蒙皂石.总的来说,两者变化反映了基岩和总体矿物的丰度.在古环境研究中,虽然科学家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湖泊系统的自生碳酸盐,但是碎屑碳酸盐可以是一些湖泊沉积物的重要组分,特别是岩溶地区或碳酸盐岩地层为主的流域,湖泊沉积物中会存在大量外源的粉砂或黏粒级的钙质和灰泥质黏土,甚至组成大量的湖相泥灰岩.湖相碳酸盐沉积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一些湖泊沉积物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主要来源于流域碳酸盐岩石的侵蚀和(或)与之有关的冰川沉积物.例如,欧洲的日内瓦湖和康斯坦斯湖,加拿大的哥伦比亚和美国中西部第l期金章东: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成因,环境指示及研究进展的许多钙质湖泊沉积物均与河流碎屑的供给有关.然而,将碎屑碳酸盐与自生碳酸盐区分开来是十分困难的,不同研究者做过不同的尝试.首先,碳酸盐颗粒的表面形态和镜下形状可提供直接的肉眼证据,如根据加拿大极地湖泊沉积物中白云石和石英在形态和粒度分布上的相似性,该湖泊深处的白云石被认为是碎屑成因的l】.Kennedy等则根据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总量,白云石和方解石的相对比例随沉积物粒级的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认为,碳酸盐相分布是水动力分选作用的结果,而与湖泊内的溶解作用,沉降过程无关_】.还有一种区分的方法是,假定淡水湖泊中自云石为碎屑物,如果碎屑输入恒定,那么方解石与白云石矿物比率的变化应与方解石沉淀有关_3].另外,淡水湖中的碳酸盐沉积物通常有低的"C和O,因此根据同位素值也可以大致估计出碎屑碳酸盐的百分比].重矿物(密度大于3.0g/cm.)组合的变化也常常用来获取有关湖泊沉积物的物源和搬运机制.如利用重矿物频率和沉积物粒度分布可以勾划湖盆沉积物的来源_3].沉积物中特征矿物相的组合表明, 沉积物总体上是受基岩岩性控制的,如美国安大略湖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其角闪石与辉石的比率呈递增趋势,即是由区域性地层的差异造成的;反之,根据岩芯中重矿物的分布特征可以反演流域内地层单元的变化及水动力状况,包括对人类活动的反映,如采矿,伐木,人类居住活动等口.通过对Shagawa湖沉积物中赤铁矿和褐铁矿随深度的变化证实了Ely地区人类采矿历史及强度,而根据沉积物中电气石的分布推断出该湖泊沉积速率的变化l】.火山地区的湖泊(如玛珥湖)通常具有成分比较复杂的底部沉积物,因为它的物质来源于周围的基岩,熔岩,火山灰,浮石,火山渣,角砾岩,凝灰岩和块集岩,在沉积物中表现为泥砂状,矿物成分可以包括斜长石,石英,辉石,角闪石,火山玻璃等,并且以火山成因物质占优势的湖泊通常与硅藻的高生产力有关.虽然这种类型湖泊在地球上为数不多且成分较为复杂,但是某一火山灰层的鉴定,成分对比研究可以进行区域性地层对比.同时,火山灰也是绝好的测年材料,准确的定年可以对含有特定火山玻璃层的沉积时问进行标定.如毛绪美等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通过对金川泥炭层中一层泥砂状沉积物的矿物学,化学成分的分析,确定该物质为玄武岩浆的火山喷发物,并对泥炭的"C年龄进行了可靠的校正E173.因此,绝大多数湖泊沉积物的非黏土碎屑矿物及其组合通常是流域范围内地质差异的反映,而由于湖泊内部物理过程的差异也常常造成湖盆不同部位具有明显差异的碎屑矿物组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搬运物的分选性沉淀和湖流簸选过程,特别是湖泊浅水区.因此,依据岩芯中沉积物非黏土碎屑矿物及其组合的变化还可以推测湖盆的发展过程以及水动力变化历史.3黏土矿物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黏土矿物是地球表生环境下最常见的矿物,也是湖泊沉积物中另一类重要的组成矿物.该类矿物是含水的层状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研究者采用2/,m 作为黏土级组分的界线.湖泊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主要包括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泥层黏土,高岭石,绿脱石以及各种混层矿物如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蛭石混层矿物等,有时还可见三水铝矿,蛭石,坡缕石等黏土矿物.湖泊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形成和转化与流域及湖水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黏土矿物沉积分异,组合及其含量变化,微细结构, 转化规律以及粒度分布等特征,可以恢复沉积历史中流域所经历的古气候,古温度,古盐度,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物质来源,湖水物理化学条件探讨等, 有助于揭示区域环境变化及全球环境演化.根据成因不同,湖泊沉积物中黏土矿物可以分为3种:①原生黏土矿物,流域母质中的碎屑矿物经搬运而在湖盆沉积,以物理风化为主,反映源区的信息;②化学风化形成的黏土矿物,一种黏土矿物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可以转变为另一种黏土矿物,其种类受母岩,水介质,气候等因素制约;③自生黏土矿物,在湖泊沉积过程中各种元素重新结合而成,主要发生在盐湖中,其他类型湖泊中几乎不存在自生的黏土矿物引.黏土矿物的形成离不开气候环境因素.在化学风化较弱而难以消除基岩物质成分差异造成影响的气候条件下(如较高纬度地区),湖?自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主要反映流域物源的岩性.Gibbs发现:在亚马逊河盆地,来自高地的绿泥石和伊利石是流域内安第斯山区未完全风化的产物,并在下游仍呈悬浮状态;由于低地内基岩的高度风化,在低地支流中以高岭石和三水铝石占优势;蒙脱石在一些火山地区湖泊沉积物中大量存在,是火山玻璃脱玻作用后形成的l1.贝加尔湖沉积物在末次冰期时蒙脱石和伊利石峰高比值的变化主要是与物源变化相联系38地球科学与环境第33卷的,与气候无关口.同时,水介质的pH,Eh,盐度等因素也对黏土矿物种类,形态和晶体结构产生影响.在湿润温暖的热带一亚热带气候环境下,由于岩石受淋滤和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碱金属,碱土金属流失后形成阳离子为Si,A1的高岭石,因此高岭石是低纬度地区湖泊沉积物中主要的黏土矿物,它是弱酸性,强化学风化和淋滤作用的环境指示矿物;而在高纬度的干冷气候条件下,由于淋滤和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碱金属,碱土金属被活化后形成阳离子为Si,A1,Fe,Mg 或K的绿泥石,伊利石,蒙脱石及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特别是绿泥石,蒙脱石,它们一般是高纬度地区(如冰川或干旱区)弱化学风化产物.伊利石则是在气温较低,弱碱性条件下由长石,云母类等铝硅酸盐矿物风化作用下形成的,随着风化程度的加强, 伊利石通过奥斯忒瓦德成熟化(Ostwaldripening)经1M,1M,2M等多型,最后可以演化为高岭石,其演化过程为:蒙脱石一无序伊/蒙混层矿物一有序伊/蒙混层矿物一1M型伊利石一1M型伊利石一2M型伊利石一高岭石l2.因此,矿物结晶度可以反映物质来源或沉积环境的变化.伊利石结晶度的变化可进一步根据伊利石微结构区分历史气候的冷干期和暖湿问冰期L2..伊利石的结晶度是其晶畴大小(Domain size),膨胀层(Swellinglayer)含量,晶体缺陷和化学组成不均一性的综合反映[2.其中膨胀层含量反映晶体结构的膨胀程度,并可用Srodon等提出的衍射峰强度比值(J)进一步判断:如果J为1表明伊利石中不含膨胀层;反之,J>1则存在膨胀层l2¨.根据伊利石是否含膨胀层及膨胀层含量进一步判断古气候的变化.通过对地中海沉积物中的伊利石结晶度研究表明,结晶度高反映干旱寒冷气候,而结晶度低则反映暖湿气候环境[】.利用蒙脱石的结晶度来反映气候环境的变化在湖泊沉积中还没有相关报道,但是在海洋沉积记录中已作了有益探讨,结果表明,结晶度良好的蒙脱石与暖湿气候相对应l_2引.高岭石的结晶度可分别用0.71nm处衍射峰高与同峰半高宽比值和0.714nm的衍射峰高与0.356nm的衍射峰高比值来表示.高岭石的结晶度高与气候相对干燥期相对应,而湿润期形成的高岭石具有较低的结晶度l2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湖泊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种类,丰度及结晶形态是流域内基岩种类和气候变化的函数].在利于强风化的气候环境下,沉积物中一般以伊利石一绿泥石一高岭石组合为特征,随着风化的加强还可形成高结晶度的伊利石和蛭石; 而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常常含有大量的蒙脱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它们是基岩不完全风化的产物.因此,降水量的增加可使蛭石,高岭石的含量增大,而蒙脱石的含量相对减少,蒙脱石含量与降水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线性负相关口.与碎屑矿物分布受水力分选制约不同,深水湖泊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可以不随水深,离岸距离甚至埋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丰度及组合变化可以用来反映气候变化甚至气候事件.例如,贝加尔湖和Hovsgol湖泊沉积物中伊利石含量及其与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组合不但响应了冰期一间冰期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记录了BMling—Allerod和新仙女木事件l_3.Blaise对加拿大温哥华岛晚第四纪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研究表明, 冰期和间冰期具有完全不同的黏土矿物组合:在冰期,以富铁绿泥石,伊利石和火山岩退变的蒙脱石为组合;在间冰期则以蛭石,高岭石,埃洛石和无序混层矿物为组合特征.Jin等对内蒙古岱海沉积岩芯中碎屑组分分析也表明,小冰期期间黏土矿物组成与间冰期表现出差别:小冰期时段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偏低(9%~12),且以伊利石,绿泥石,白云母为主;而间冰期沉积物中不但上述黏土矿物质量分数高(15~18),而且存在有滑石,高岭石及少量石膏l6j.淡水湖泊环境中黏土矿物一般认为是流域基岩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的产物,主要受源区基岩的控制,因为是否存在自生作用形成的黏土矿物至今还未获得可靠的证据.虽然盐湖中存在化学风化和自生成因的黏土矿物,但是盐湖的黏土矿物仍以他生的为主.它不但具有碎屑成因的黏土矿物岩性特征,而且与流域内黏土矿物组合及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因此各地区盐湖的黏土矿物组合受流域母岩和盐湖卤水的化学成分控制.在咸水湖中,由于黏土矿物随盐度变化而表现为不同的质量堆积速率,盐度梯度是半循环湖泊系统中黏土矿物分离的重要机制.因为高岭石比伊利石和蒙脱石更迅速的凝絮作用往往造成其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伊利石和蒙脱石的含量却恰恰相反l3.徐昶对中国一些盐湖黏土矿物研究表明,处于未成熟阶段的盐湖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不但质量分数较高(大于40),并且以伊利石一绿泥石一高岭石组合为特征,化学成分上继承了冷温带大陆黏土Alo.,K.O,MgO质量分数;而成熟阶段的第l期金章东: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成因,环境指示及研究进展盐湖沉积物则质量分数较低(小于20%),且缺少高岭石,以伊利石一绿泥石为组合,含少量蒙脱石,黏土AlO.,KO,MgO质量分数具有盐沼泽,干湖黏土化学成分特征l3.不同地区盐湖的黏土矿物组成除了受流域基岩种类制约外,湖区的干旱气候和卤水化学成分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例如,盐湖晶问卤水中Mg取代部分Fe致使早期未成湖阶段的铁绿泥石为镁铁绿泥石所代替,而富含K的卤水可使部分蒙脱石转变为伊利石.因此,根据盐湖不同沉积阶段黏土组合及化学成分的差异可以判断湖盆演化过程及湖区气候环境变化.通过对察尔汗盐湖,艾丁湖,查干诺尔湖剖面中黏土的叫(A1O.)/w(MgO)与沉积环境关系的讨论,盐湖黏土w(A1O.)/w(Mgo)的变化反映了盐湖沉积环境的咸化度及湖区气候的湿润度l_3.另外,单一黏土矿物的微细结构也可以进一步得到盐湖沉积环境方面的信息,如对伊利石结晶度,蒙脱石属性,绿泥石类型,混层矿物膨胀度等方面的研究.伊利石的结晶度与湖水中K含量密切相关,而蒙脱石属性则反映湖水pH值,盐度及晶层间吸附的标型离子的差异.4自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湖泊沉积物中各类自生矿物一方面在许多金属和营养盐的动力学方面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记录了特定状态下湖泊环境及化学组成.因此,自生矿物的提取和化学研究已在湖泊的化学和物理过程解释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包括人类的文明活动对湖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湖泊沉积物中自生矿物主要包括硅质岩,碳酸盐,各类硫化物,氟化物, 蒸发岩等.4.1SiO:和硅酸盐湖泊沉积物中很大部分的si0.是硅酸盐溶解的SiO.通过内生过程堆积而成,主要是有机沉积作用,而湖泊直接沉淀的SiO:证据还很少.虽然许多水生生物都存在硅化结构,但是硅藻壳的有机沉积作用是湖泊沉积物中SiO最重要的内生来源.特别是在高生产力的湖泊中,硅藻可以成为快速堆积湖泊沉积的主要成分.硅藻广泛存在于非洲湖泊钻孔岩芯中,它的丰度不仅与湖水的自然地球化学有关,而且还受气温,气候等条件制约[3.硅藻通过迅速吸收SiO可以造成在某些碱性水体中硅元素。
橄榄石的研究现状及其地质学意义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21, 11(4), 459-464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1 in Hans. /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21.114040橄榄石的研究现状及其地质学意义张琦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收稿日期:2021年3月8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16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23日摘要橄榄石是一种镁铁硅酸盐矿物,是基性、超基性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本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归纳总结,阐述橄榄石的发现及命名、结构与性质、分类、共生组合及应用等研究现状。
对橄榄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如粒状结构、反应边结构等的研究,可以获取关于地幔部分熔融、岩浆早期结晶过程及地幔交代作用等的有效信息;对橄榄石的相变过程的研究对于认识地幔不连续面的成因,整个地幔的物质组成和演化、地幔对流、俯冲板片深源地震等地球深部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橄榄石,结构性质,分类方法,共生组合,地质学意义Research Status of Olivin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Qi Zha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Received: Mar. 8th, 2021; accepted: Apr. 16th, 2021; published: Apr. 23rd, 2021AbstractOlivine is a kind of magnesium iron silicate mineral, which is the main rock-building mineral of basic and ultrabasic rocks.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discovery and naming,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classification, sym-biotic comb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eridot were expound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olivine, such as granular structure and reactive edge structure, can obtain effective infor-mation about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early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magma and metasomatism of mantle. The study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process of peridoti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张琦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mantle discontinuity,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whole mantle, mantle convection, subduction plate deep-source earthquakes and other deep earth dy-namics problems. KeywordsOlivine, Structure Properties, Classification Method, Paragenetic Group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橄榄石是一种镁铁硅酸盐矿物,它广泛存在于各类岩石中,是基性、超基性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也是地幔岩、石陨石的主要组成矿物。
成因矿物学

1.深成岩和岩浆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 2.伟晶岩和伟晶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 例:花岗伟晶岩,云母、绿柱石
正长伟晶岩,稀土、稀有元素矿物
岩浆岩及岩浆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
方解石 + 透闪石 + 透辉石 + 钙铝榴石 + 绿帘石 + 斜长石(石 灰 岩、中压)
方解石 + 普通角闪石 + 单斜辉石 + 斜长石 ± 绿帘石(石灰岩、 低压)
变质相 特征矿物
典型矿物组合
夕线石
夕线石 + 铁铝榴石 + 黑云母 + 钾长石 + 石英 ± 斜长石(泥质 岩、中压)
高
夕线石 + 堇青石 + 黑云母 + 钾长石 + 石英 ± 斜长石(泥质岩、
低温热液,Sb、Hg、As,辉锑矿、辰砂、 雄黄、雌黄
化学沉积作用的矿物共生组合
原生岩石的化学风化产物,在水体系中沉 积和成岩过程中的“化学分异”,其化学成分 中的Al、Si、Fe、Mn、P、Ca、Na、K、Mg、 等主要化学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发生分离,并 在水体低部的不同地点分别沉积。这与水动力 学环境、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pH、Eh、胶体 吸附等)相关。
二.晶体化学式的内涵(书写方法)
①阳离子写在化学式的开始,在复盐中阳离子 按碱性强弱顺序排列。
②阴离子写在阳离子的后边,络阴离子则用方 括号[ ]括起来。
③附加阴离子写在主要阴离子或络阴离子之后。
④含水化合物的水分子写在最后,并用圆点 “·”相隔,当含水量不定时,用H2O表示。例:蛋 白石 SiO2·nH2O 或 SiO2·aq (aqua含水缩写)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共生组合及成因

岩墙群 深成杂岩
地幔橄榄岩
OCEANIC SEISMIC LAYERS
LAYER 1 LAYER 2
LAYER 3 Seismic moho Petrological moho LAYER 4
过渡带
洋中 脊地 壳结 构与 蛇绿 岩套 剖面 对比
The Mid-Ocean Ridge System
b 裂谷阶段减压熔 融
c 裂谷后阶段
倒转褶皱
Island Arc Petrogenesis—升温和挥发组分的加入
2 玄武岩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
1源区的物质成分—地幔成分的不均一性;如饱满 型地幔 交代富集型地幔 亏损型地幔
2部分熔融程度—如拉斑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20 30%部分熔融的产物;碱性玄武岩是地 幔橄榄岩<15%部分熔融的产物
MORB Petrogenesis
Generation
• 板块分离
• 地幔物质向上运动进入 扩张带
• 与近底辟上升有关的减 压部分熔融
• N-MORB 熔融起始于 ~ 60-80 km 深度—为亏 损型地幔
碱性和亚碱性系列的划分 ➢ SiO2Na2O+K2O变异图:
Alkali vs Silica diagram for Hawaiian volcanics: Seems to be two distinct groupings: alkaline and subalkaline
产状 形态 成因 矿产
剖面:
产于造 山带中; 沿构造 线方向 成群分 布
圆柱 形
平面: 圆形
深部 分异 和多 次侵 入
VTiMt 矿床 Pt矿床
环状
1 纯橄榄岩;2 二辉橄榄岩; 3 角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石岩;4 辉长岩; 5 围岩接触变质岩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选修课,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矿物岩石学》学时分配表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成因矿物学矿物共生组合

6.3.3 低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组合
? 1 )矿石矿物:主要为辰砂、辉锑矿、雄黄、 雌黄,明矾;其次为银的硫盐、自然铜、冰 洲石(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等。
? 2 )脉石矿物:石英、石髓、蛋白石、菱锰矿、 沸石等。
? 围岩蚀变:泥质岩或碳酸盐常有绢云母化、 白云石化;围岩为酸性喷出岩时,则有明矾 石化和高岭土化;
? 钾长石:反映变质温度较高
6.1 岩浆成因矿物共生组合
? 岩浆作用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矿 物共生组合;
? 各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致使各阶段形 成的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空间 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即不同阶段的矿 物共生组合可以伴生在一起,从而为矿 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
6.1.1 深成岩浆岩和岩浆矿物 的矿物共生组合
? 超基性、基性岩的风化壳: ? Ca Mg -菱镁矿、白云石、方解石、
? 6.2.1 化学成分特点
? 富集碱金属、部分碱土金属、稀有和 稀土元素、B 、C 、O 、F 、P 、S 、 Cl 等。
? 挥发份多、稀有和稀土元素多;主要 造岩元素Si K Na 在花岗伟晶岩中也 较花岗岩富集。
6.2.2 矿物成分特点
? 花岗伟晶岩中约有800 多种矿物,其中硅 酸盐(以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为主,少量岛 状和链状)与氧化物占大多数,其次为磷 酸盐和稀有稀土元素矿物。
? 非金属矿物:绿柱石、黄玉、电气石、磷灰 石、金云母
? 脉石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 锂云母、石榴石、萤石:气成矿物和高温矿物较多。
6.3.2 中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 组合
? 1 )矿石矿物:
? 金属矿物:主要黄铜矿、方铅矿、 闪锌矿;其次有斑铜矿、黝铜矿、 沥青铀矿等。有时也出现黝锡矿、 辉砷钴矿、赤铁矿、黄铁矿、菱铁 矿、自然金、自然银等非中温热液 矿床所专有的矿物。
第15章 矿物的成因

四、矿物的标型性:
2、矿物的标型特征 矿物的标型特征: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 条件的矿物学特征。简称矿物标型。 矿物的空间分布、多成因性及多世代性,决 定了同种矿物在晶形、物性、成分、结构等方面存 在着明显的差异。 形态标型 物理性质标型 化学标型 结构标型
矿物标型包括:
四、矿物的标型性:
例如:等轴晶系矿物(如金刚石、黄铁矿、萤石等)的晶 体形态具标型意义:立方体{100}指示形成于低温条件下, 八面体{111}则为高温条件下形成; 电气石黑色者指示形成温度高于300℃,绿色者系在约 290 ℃条件下结晶而成的,而红色者的结晶温度约在150 ℃ ; 黄铁矿(理想化学式为FeS2)的Fe/(S+As)非化学计量具标 型意义:若Fe/(S+As)值明显大于0.5,指示其属浅部形成, 而当Fe/(S+As)值小于或略大于0.5时,则反映它是深部产物; 变质白云母的晶胞参数b0值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等等。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2、外生作用:地表或近地表处由于太阳能、水、
大气和生物等作用参与的形成矿物 的地质作用。 包括:风化作用、沉积作用。 (1)风化作用:原先形成的矿物、岩石在太阳能、 水、大气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化学分 解,被溶解、粉碎的成分被流水带走,留下的成 分重新组合、改造成新的矿物、岩石。 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不同:硫化物最易被风化,氧化 物、硅酸盐较稳定。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的形成与体系化学组分的活动性
矿物的时空关系
矿物的标型性 矿物的包裹体 矿物的变化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1、内生作用:
地球内部热能所导致的各种地质作用,包括: 岩浆作用、伟晶作用、热液作用、火山作用等。
成因矿物学-1

二.标型矿物
标型矿物是指在特定的形成条件下形 成的矿物。这种矿物可以作为一定温度、 压力、介质条件的标志。以往人们通常把 标型矿物理解为只生成于成岩成矿作用, 即只能有一种成因产状。标型矿物的这一 内涵主要强调矿物的单成因性。
例如:斯石英,它只产生于陨石冲击 坑中,是高压冲击变质成因的标志矿物。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认识 的逐步深入,矿物新的成因不断被发现,使标型矿物 从单成因的指示矿物逐步趋向于标志一定的物理化学 环境的变化趋势,促进了矿物标型学说的发展。
陈光远教授(1981)强调,矿物标型特 征是矿物的成因特征和成因信息在矿物产状、 形态、成分、结构和性质上的全面反映。随 后,他(1987)归纳和总结了矿物标型的普 遍性、特殊性、变化性、相应性、继承性和 分带性等规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标型:标型是 一种地质成因信息的标志,是一种矿物及其 共生组合和组构对其形成环境的表征。这种 表征可以通过标型矿物、标型组合、标型组 构以及矿物的标型特征去实现。
包裹体反馈的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是:蓝辉铜矿主要形成于 300~200℃,金矿形成于100℃,成矿流体在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黄 铜矿阶段盐度为8.4~5.3wb%NaCl,蓝辉铜矿-辉铜矿-铜蓝阶段 7.6~3.3wb%NaCl,金-黄铁矿-铜蓝(少量)阶段3.9~0.1 wb% NaCl;成矿压力蓝辉铜矿-辉铜矿-铜蓝阶段为50~37.5Mpa,金-黄 铁矿-铜蓝(少量)阶段为40~28Mpa;成矿酸碱度,铜矿形成时流体 pH=5.47~4.18,金成矿流体pH=4.18~3.64;成矿氧化还原电位 Eh值为-0.975~-0.875~-0.82,铜、金成矿时其Eh值变化不大。在 成矿早期(铜矿形成期),成矿流体属于KCl—NaCl—H2O—H2S 和NaCl—H2O—SO42-与CO2—NaCl—H2O共存的地球化学体系,在 晚期(金矿形成期)则为CO2—NaCl—H2O与NaCl—H2O—SO42-体 系;成矿流体的稳定同位素δD=-48~-78‰,δ18O=+4.8~ 0.3‰~-0.9‰,δ34S=+5.1‰~0.0‰~-5.85‰,成矿体系的 δ34S≈0‰。表明成矿流体是在温度为350°左右、水/岩值为0.3~ 0.1的条件下,由大气水与火山-侵入岩浆岩相互作用形成的,硫的 来源以幔源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3低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组合 6.3.3低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组合
• 1)矿石矿物:主要为辰砂、辉锑矿、雄黄、 矿石矿物:主要为辰砂、辉锑矿、雄黄、 雌黄,明矾;其次为银的硫盐、自然铜、 雌黄,明矾;其次为银的硫盐、自然铜、冰 洲石(无色透明的方解石) 洲石(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等。 • 2)脉石矿物:石英、石髓、蛋白石、菱锰矿、 脉石矿物:石英、石髓、蛋白石、菱锰矿、 沸石等。 沸石等。 • 围岩蚀变:泥质岩或碳酸盐常有绢云母化、 围岩蚀变:泥质岩或碳酸盐常有绢云母化、 白云石化;围岩为酸性喷出岩时, 白云石化;围岩为酸性喷出岩时,则有明矾 石化和高岭土化; 石化和高岭土化; • 特点:以Hg Sb AS等低温矿物为主;矿石 特点: AS等低温矿物为主 等低温矿物为主; 矿物除硫化物外还有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 矿物除硫化物外还有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 矿物组合简单。 矿物组合简单。
6.1.1深成岩浆岩和岩浆矿物 6.1.1深成岩浆岩和岩浆矿物 的矿物共生组合
• 条件:高温、高压 条件:高温、 • 结晶分异作用是造成岩浆岩矿物成分 结晶分异作用是造成岩浆岩矿物成分 不同的重要原因。液态分离(熔离) 不同的重要原因。液态分离(熔离) 形成岩浆矿床的重要因素 的重要因素, 是形成岩浆矿床的重要因素,使Cu Ni等硫化物在液态情态下与硅酸盐分 Ni等硫化物在液态情态下与硅酸盐分 开。
• 非金属矿物:蛇纹石石棉、滑石、菱镁矿、 非金属矿物:蛇纹石石棉、滑石、菱镁矿、 石英等。 石英等。 • 2)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重 脉石矿物:石英、方解石、白云石、 晶石 • 3)围岩蚀变:中酸性火成岩及泥质沉积岩 围岩蚀变: 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硅化; 的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及硅化; 超基性火成岩的蛇纹石化、 超基性火成岩的蛇纹石化、滑石化及菱镁矿 化。 • 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的特点:以铜、铅、锌、 中温热液矿物组合的特点:以铜、 铀等典型矿物为主;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 铀等典型矿物为主;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 脉石矿物以碳酸盐、硫酸盐为主。 脉石矿物以碳酸盐、硫酸盐为主。
6.2.2 矿物成分特点
• 花岗伟晶岩中约有800多种矿物,其中硅 花岗伟晶岩中约有800多种矿物, 800多种矿物 酸盐(以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为主, 酸盐(以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为主,少量岛 状和链状)与氧化物占大多数, 状和链状)与氧化物占大多数,其次为磷 酸盐和稀有稀土元素矿物。 酸盐和稀有稀土元素矿物。 • 花岗伟晶岩: 花岗伟晶岩: • 主要是微斜条纹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 主要是微斜条纹长石、钠长石或更长石、 石英,其次是云母和电气石。 石英,其次是云母和电气石。
• 脉石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 脉石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 锂云母、石榴石、 锂云母、石榴石、萤石等 • 围岩蚀变:硅化、大理岩化、硅灰 围岩蚀变:硅化、大理岩化、 石化、蛇纹石化。 石化、蛇纹石化。 • 特点:气成矿物和高温矿物较多。 特点:气成矿物和高温矿物较多。
6.3.2中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 6.3.2中温热液矿床矿物共生 组合
• 1)矿石矿物: •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锡石、辉钼矿、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锡石、辉钼矿、 辉铋矿、毒砂等;其次是镜铁矿、磁铁矿等。 辉铋矿、毒砂等;其次是镜铁矿、磁铁矿等。 可出现黄铁矿、白钨矿及自然金等, 可出现黄铁矿、白钨矿及自然金等,但是它 们并非高温热液作用所特有, 们并非高温热液作用所特有,也可以在中温 热液,甚至是低温热液作用中出现。 热液,甚至是低温热液作用中出现。 • 非金属矿物:绿柱石、黄玉、电气石、磷灰 非金属矿物:绿柱石、黄玉、电气石、 石、金云母
• 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硅酸盐从岩浆中 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 晶出的顺序为: 晶出的顺序为: • 岛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层状硅酸盐 岛状硅酸盐-链状硅酸盐-
6.2 伟晶岩与伟晶矿床的矿物 共生组合
• 6.2.1化学成分特点 6.2.1化学成分特点
• 富集碱金属、部分碱土金属、稀有和 富集碱金属、部分碱土金属、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B、C、O、F、P、S、 Cl等 Cl等。 • 挥发份多、稀有和稀土元素多;主要 挥发份多、稀有和稀土元素多; 造岩元素Si Na在花岗伟晶岩中也 造岩元素Si K Na在花岗伟晶岩中也 较花岗岩富集。 较花岗岩富集。
6.2.3 形态、物性特点 形态、
• 1、矿物颗粒粗大、全晶质,具有文 矿物颗粒粗大、全晶质, 象结构及对称或不对称的带状构造 和晶洞构造。 和晶洞构造。 • 2、常呈脉状、透镜体状及不规则状。 常呈脉状、透镜体状及不规则状。
6.3 热液作用与热液矿床的矿 物组合
• 热液作用具有多阶段性,同种矿物 热液作用具有多阶段性 多阶段性, 不同的世代。 具有不同的世代 具有不同的世代。 • 参加热液作用的主要是亲铜元素, 参加热液作用的主要是亲铜元素, 形成硫化物和部分硫盐; 形成硫化物和部分硫盐;还有一部 分亲铁元素,形成硫化物、 分亲铁元素,形成硫化物、氧化物 和含氧盐;一部分亲石元素( 和含氧盐;一部分亲石元素(Si Mg)形成氧化物及含氧盐。 Ca Ba Mg)形成氧化物及含氧盐。
• 钠质:暗色矿物以霓辉石为主,长石以钠 暗色矿物以霓辉石为主, 霓辉石为主
长石、更长石为主,不含石英。晶洞内有绿 长石、更长石为主,不含石英。 帘石、榍石、钠长石、更长石、铬石榴石。 帘石、榍石、钠长石、更长石、铬石榴石。
• 钾质: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 钾质: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 黑云母为主 霓辉石次要; 霓辉石次要;浅色矿物以微斜长 石为主,含石英与正长石, 石为主,含石英与正长石,二者 组成文象结构。晶洞内有: 组成文象结构。晶洞内有:电气 沸石、石英、正长石。 石、沸石、石英、正长石。
• 正长伟晶岩:几乎全部由碱性长石(条纹长 正长伟晶岩:几乎全部由碱性长石( 组成,有时也出现酸性斜长石和黑云母、 石)组成,有时也出现酸性斜长石和黑云母、 角闪石。 角闪石。 • 霞石正长伟晶岩:由霞石、碱性长石组成, 霞石正长伟晶岩:由霞石、碱性长石组成, 含少量方钠石、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物。 含少量方钠石、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物。副 矿物有:钛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矿物有:钛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 辉长伟晶岩: 辉长伟晶岩:
6.4外力作用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6.4外力作用中的矿物共生组合
• 风作用 •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 沉积作用
• 6.4.1岩石风化壳和金属矿床氧化带 6.4.1岩石风化壳和金属矿床氧化带 的矿物共生组合
• 1、岩石风化壳的矿物共生组合 • 矿物风化速度: 矿物风化速度: • 岛状硅酸盐最易风化,链状、层状和架状硅酸 岛状硅酸盐最易风化,链状、 盐依次较难风化;基性斜长石较易风化,酸性 盐依次较难风化;基性斜长石较易风化, 斜长石较难风化。 斜长石较难风化。 • 气候和母岩成分不同,岩石风化壳内的矿物常 气候和母岩成分不同, 表现为不同的矿物组合。 表现为不同的矿物组合。 • (1)高温条件下形成的风化壳 • 各种硅酸盐岩石在高温气候条件下,通常形成 各种硅酸盐岩石在高温气候条件下, 红土风化壳” 主要组成矿物:铝土矿、 “红土风化壳”。主要组成矿物:铝土矿、褐 铁矿、粘土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氧 铁矿、粘土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氧 化硅矿物(蛋白石、石髓)、硬锰矿、 )、硬锰矿 化硅矿物(蛋白石、石髓)、硬锰矿、水锰矿 及风化残余矿物。 及风化残余矿物。
6.1 岩浆成因矿物共生组合
• 岩浆作用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矿 物共生组合; 物共生组合; • 各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致使各阶段形 各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成的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空间 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 成的不同类型矿物共生组合之间在空间 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不同阶段的矿 上具有连续性 和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即不同阶段的矿 物共生组合可以伴生在一起, 伴生在一起 物共生组合可以伴生在一起,从而为矿 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 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
矿物形成作用、 Chap.6 矿物形成作用、矿物 共生组合与共生分析
• 一个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是由体系中的组分 一个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是由体系中的组分 特定的矿物共生组合是由体系中的 物理化学条件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及物理化学条件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 矿物共生组合是反映形成条件的重要标志, 矿物共生组合是反映形成条件的重要标志, 共生组合是反映形成条件 是成因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是成因矿物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 例如: 例如: 硅线石+堇青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 硅线石+堇青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 钾长石 • 硅线石:为富铝矿物,反映原岩为泥质岩; 硅线石:为富铝矿物,反映原岩为泥质岩; • 堇青石:反映压力偏低 堇青石: • 钾长石:反映变质温度较高 钾长石:
• • • •
2、金属矿床氧化物的矿物共生组合 (1)铜矿床氧化带 FeS2-FeSO4-Fe2(SO4)3 Fe2(SO4)3+H2O-Fe(OH)3-褐铁矿
• 在干热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形成水绿矾和黄 在干热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 钾铁矾 • Cu的硫化物-CuSO4溶液 Cu的硫化物 的硫化物- • 在下渗过程中与围岩中的碳酸盐、硅酸盐矿物 在下渗过程中与围岩中的碳酸盐、 反应:孔雀石、蓝铜矿、矽孔雀石( 反应:孔雀石、蓝铜矿、矽孔雀石(硅酸盐矿 物).
• 岩浆岩及岩浆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岩浆岩及岩浆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 1)岩浆岩的主要矿物大部分是硅酸盐矿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大部分是硅酸盐矿 一部分是氧化物,副矿物以硅酸盐、 物,一部分是氧化物,副矿物以硅酸盐、 氧化物为主, 氧化物为主,极少量硫化物和自然元素 矿物。 矿物。 • 2)岩浆矿床的矿石矿物几乎与相关岩浆 岩浆矿床的矿石矿物几乎与相关岩浆 矿石矿物几乎 岩的副矿物完全相同。 岩的副矿物完全相同。 • 如: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与岩体中的铬 铁矿相对应;钒钛磁铁矿、 铁矿相对应;钒钛磁铁矿、钛铁矿矿床 与所在岩体中的副矿物磁铁矿、 与所在岩体中的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 相对应。 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