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对策略
作者:通和咨询总经理郑峥嵘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从未真正经历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循环的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冬天。企业如何应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企业必须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本次经济调整的性质、严重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也曾出现过几个“冬天”,当时的许多人氏也高呼“狼来了”,但那毕竟只是几个“暖冬”;而这次“狼”是真的来了。企业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能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指望危机很快过去,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各项准备。
当然,同时企业也应认识到:“危机”既有“危”也有“机”,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企业要善于“转危为机”。应该看到,对企业而言,目前的“危机”其实蕴藏着以下这些机会:
、产业转移的机会。在这次危机中,优秀的企业能够快速抓住危机背后的机遇,其中需要密切关注产业转移的机遇。从国际来看,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形势持续恶化,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不景气,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从国内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降低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也将加速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比如就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月份,河南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家,虽然同比下降,但是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高达。因此企业要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
、行业整合的机会。大企业集团能够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在风险面前,大企业因为信誉高、融资能力强而更具抗风险能力。不少中、小企业却在金融风暴下破产和倒闭,其资产价格被低估,这给行业的整合和升级创造了机会,行业的并购重组正当时。此外,在危机下,很多中小企业减产、停产,市场需求渐渐向大企业集中,从而导致大企业在行业中较之于以前具有更大的优势,行业秩序的重整和规范机会难得。由此可见,强势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着一些新机遇。
、企业变革的机会。在经济增长时期,由于赚钱较容易,企业内部变革的压力和动力不足。但在当今全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时刻,企业要实现成功“突围”,就需要“多管齐下”,通过变革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企业要主动在战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完善和创新。
、政策转型机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全球政府联合“救市”,不断推出一些新的政策。其中必然孕育着不少机会。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冬天来了,企业不能像“狗熊”那样通过“冬眠”的方式消极逃避,而应该积极加强“身体锻炼”,炼好“内功”,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争取尽早发芽,争取早春的第一缕阳光。
对于企业应对本次危机的具体策略,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来看。
(一)短期策略:做减法、快周转、保现金、细耕耘
短期策略是一种被动应对,其目标是:“精打细算、留够粮草,争取能熬过漫漫寒冬,活到春天到来的时候”。具体措施比如:
、压缩人工成本,从高管做起,慎重裁员。美国的次级债券问题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开始陷于衰退。中国尽管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此次也未能幸免于难,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最艰难的时刻。经济不景气,产品滞销,融资困难,人力成本突显,裁员于是成为企业抗击危机的“首选”。但实际上裁员并不是一条真正的明智之举。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增强员工劳动效率,着眼于长远发展提高员工“战斗力”。
、减少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出售部分资产。减少非主业和非紧迫性的投资,尤其是要谨慎对待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甚至可以考虑适当的压缩产能并将闲置资产进行出售。毕竟目前保证充足的现金流,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是至关重要的。
、不要瞎折腾,尤其是不要乱抄底,不要囤积原材料,要加速周转,快进快出。现阶段,有不少企业存在投机心理,认为今后原材料还会继续上涨,所以在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时候拼命囤积原材料,希望下次原材料再涨价的时候,能弥补这次的损失。实际上,现在不少企业就“死”在囤积存货上,因为在经济低谷中周转率比利润率重要。在以前的经济危机中,国内外就有不少企业在微利的条件下,通过加速周转,“熬”过了“漫漫长冬”。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公司——新鸿基。新鸿基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到年的年间公司一直保持正的经营现金流,年均可以产生亿港元的现金,而且从未出现过融资前的现金流为负的现象。即使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房价下降六成多,但是新鸿基仍然保持每年将近四百万平方米的新盘推出。通过不断消化开发物业的土地存量,加速周转。
、保证债务安全和现金流的持续。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效益急剧下滑,亏损企业增多;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流动性下降;销售不畅,库存增大;资金占用的比重加大。因此,当前必须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缩短甚至取消账期,加强现金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