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EAP方案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随着手机依赖问题日益严重化,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我们需要进行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使用,导致了学习和社交能力的下降,身体健康状况的恶化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对于这些问题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我们还需要提供正向的行为支持,鼓励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能力。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问题的认识。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校园宣传活动、发布宣传海报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手机依赖问题的危害和对策,增强其对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限制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和场所。
学校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管理制度,制定关于大学生手机使用的规定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和场所进行合理的限制,避免其过度依赖手机。
三、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问题。
学校可以设置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或者专门的手机依赖咨询服务点,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服务,帮助他们克服手机依赖问题。
一、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大学生多参与校园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讲座、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学校可以建立各种学习小组、学术讨论会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增强对学习的投入和热情。
三、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就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培训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以至于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为了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需要进行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本文将从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通过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测试等方式,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和心理自我调控的能力。
引导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手机依赖的问题,从而主动寻求帮助。
2. 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对于那些出现明显手机依赖问题的大学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引导他们了解手机依赖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方式。
3.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情感和心理关怀。
让大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其他正面活动,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1. 提倡多元化的娱乐活动。
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社团,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2. 加强教育培训。
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适应和处理生活问题的技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增加正面激励措施。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正面激励措施,对于那些减少手机使用,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
要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需要从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调控能力。
也应该提倡多元化的娱乐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培训,并增加正面激励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过度依赖手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影响学习,加剧社交障碍等。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我们需要进行干预和提供正向行为支持。
为了干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意识到手机依赖的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可以通过讲座、辅导等形式,向大学生介绍手机依赖的危害,让他们明白手机应该是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可以采取技术手段来限制手机使用时间,如设置定时提醒、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来限制使用时间等。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减少手机依赖的程度。
还可以开展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其他形式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如组织户外运动、社会实践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可以设置手机禁用区域,如教室、图书馆、寝室等,这样可以限制大学生在特定场所使用手机,从而减少手机依赖的程度。
除了干预,正向行为支持也是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的重要方式。
我们可以提供针对手机依赖问题的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手机依赖问题,改变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合作,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
家长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把手机作为工具而不是生活的中心。
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宣传教育,组织相关的培训,鼓励大学生参与多元化的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以帮助大学生转移注意力,减少手机依赖。
学校可以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和文化,通过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建立正面的网络文化,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络使用规则和技巧,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是我们可以采取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手机依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产生了负面影响。
需要进行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重新找回平衡和健康的生活状态。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1. 提高自我意识和认知。
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手机依赖的危害性和后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否存在手机依赖问题。
2. 建立有效的时间管理机制。
为大学生提供时间管理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减少过度使用手机的时间。
3. 引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兴趣爱好,提供其他替代手机的方式,如读书、运动、社交等,培养大学生的多元化兴趣和爱好。
4.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可以提供安静的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场所,限制或禁止使用手机,有效减少干扰因素。
5. 设立手机使用限制。
大学可以制定规章制度,限制学生在课堂和公共场所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自我控制能力。
正向行为支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手机依赖行为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支持:1. 提供积极向上的榜样。
成立手机依赖问题研究小组,邀请专家、校友等分享个人如何克服手机依赖的经验和方法,激励大学生积极改变自己的行为。
2. 设立奖励机制。
对大学生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的行为进行奖励和表扬,激励他们积极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3. 提供支持性的社交网络。
为大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交网络,通过社交活动和互助小组,帮助他们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增加真实社交的情感满足。
4. 开展大学生互助活动。
组织学习小组、校友交流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帮助、共同探讨的平台,帮助他们共同面对手机依赖问题。
5.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开设手机依赖问题的心理咨询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理解和应对手机依赖问题。
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努力。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们越来越依赖手机,频繁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虽然智能手机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却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手机依赖问题。
手机依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还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有效地控制手机依赖问题,需要进行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一、问题行为干预在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时,问题行为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对于这种情况,在干预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手机使用时间限制大学生可以通过设置手机使用时间限制,来防止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可以选择在手机设置或第三方应用内设置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间,超出时间之后自动限制使用。
2. 增加休息时间大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应该注意增加休息时间,可以在每次使用一段时间手机之后,找一个舒适的位置休息一会儿,让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
此外,在晚上使用手机时最好提前两小时停止使用以利于睡眠。
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定时设置手机的提醒,可以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时间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适量休息一下,以此来降低手机对身体和眼睛造成的伤害。
二、正向行为支持在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干预完成之后,接下来是正向行为支持。
正向行为支持是指通过鼓励和奖励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在此过程中,有以下几种途径:1. 增加社交活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可以增加社交的机会,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同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降低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需求,从而减轻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
2. 培养兴趣爱好大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或是自己创造活动,增加自己的娱乐时间。
这些兴趣爱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
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团体干预辅导
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团体干预辅导学生手机依赖症指的是学生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无法自控使用手机,以至影响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的一种现象。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手机依赖症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进行团体干预辅导对学生手机依赖症的预防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干预辅导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支持、共同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认识到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团体干预辅导方案:第一阶段:问题阐述与意识唤醒在第一次会议中,辅导员可以向学生介绍手机依赖症的定义、成因和危害,通过现实案例和数据对学生进行问题阐述。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唤醒学生的意识。
第二阶段:互动体验与技巧分享通过小组互动活动,辅导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离开手机带来的不适感,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保持手机平衡的方法和经验。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取启发,了解到除了手机以外的其他娱乐、学习和社交方式。
第三阶段:行为调整与目标设定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个体的行为调整计划,帮助他们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通过设定目标,例如每天限制手机使用时间、设置手机使用规则等,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逐渐改变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第四阶段: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手机依赖症的改善不仅仅是行为层面的调整,也需要学生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管理的技巧,例如呼吸放松法、积极思维等,并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应对挫折和困惑。
第五阶段:定期跟进与持续支持为了保证辅导的效果,辅导员应定期跟进学生的进展,并持续提供支持和鼓励。
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分享改善手机依赖症的心得和经验,促使学生坚持行为调整,为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打下基础。
在整个团体干预辅导的过程中,辅导员应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辅导员也应与学生、学校和家长形成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手机依赖症问题,加强预防和干预力度。
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浅议
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对策浅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日益严重。
他们已经离不开手机,无论
是上学还是在课堂上,甚至连晚上睡觉都离不开手机。
这种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会导致学术
成绩下降、社交关系不良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控制手机依赖。
一、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认识
为了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我们需要先提高他们对手机依赖的认识。
可以通过
宣传和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手机依赖对自己的危害,让他们明白依赖手机不能解决
问题,反而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二、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
三、减少手机依赖的训练
为了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可以采取一些训练措施。
例如,可以通过减少手机使
用时间、在课间时间不使用手机等方式来训练大学生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学生会逐渐养成不过度依赖手机的好习惯。
四、提供更多健康的娱乐活动
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其他内容的娱乐方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
提供更多健康的娱乐活动,比如社交活动、运动会、书法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
大学生脱离过度依赖手机的状态,还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总之,大学生手机依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
些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控制手机依赖,提高他们对手机依赖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减少对手机的依赖训练,提供更多健康的娱乐活动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摆
脱手机依赖的困扰,成为更加自我管理的人。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
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危机分析与主动干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随着现代社交、学习和娱乐方式的不断变化,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工具。
随之而来的是手机成瘾现象的日益严重,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危机。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心理危机,并提出相应的主动干预方法。
1. 心理依赖造成的焦虑和抑郁手机成瘾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超出正常的范畴,在离开手机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适感,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会损害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大学生们长时间与手机紧密相连,社交互动主要通过手机进行,逐渐形成对手机的精神依赖,一旦失去了手机,便会觉得焦虑不安,甚至出现抑郁情绪。
2. 社交能力下降和孤独感增加手机成瘾会导致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社交能力下降,他们愿意和手机上的虚拟社交圈子互动,而对面对面的交流却感到厌倦。
这样会导致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增加,长此以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3. 学习成绩下降和自律能力减弱手机成瘾的大学生们通常容易分散注意力,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中,忽略了学业。
在上课、自习、阅读等学习活动中,由于手机的干扰,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长此以往,会对大学生们的自律能力造成一定的削弱。
二、主动干预方法1. 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大学生应该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认识到手机只是一种工具,而非生活的全部。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手机,明确手机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控制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适当参与体育锻炼、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交际技巧,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建立有效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大学生应该建立科学的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率,避免因为手机成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大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实施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本文将对手机依赖问题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正向行为支持的方案。
为了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1. 提高意识和认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大学生普及手机依赖问题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通过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到自己是否存在手机依赖问题,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 制定规范和限制: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和场所进行限制。
学校可以在宿舍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设置手机使用时间限制,限制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使用手机。
制定相关规定,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和考试期间不得使用手机。
3. 提供替代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替代活动,帮助他们摆脱手机依赖。
可以组织各类兴趣社团、运动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有意义的活动上。
4. 建立个人时间管理机制:鼓励大学生建立个人时间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制定每天的具体计划,并将手机使用时间纳入其中。
为学生提供时间管理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正向行为支持也是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重要手段。
正向行为支持是通过鼓励和赞赏学生的积极行为,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认可,来增强其积极行为的发展。
在正向行为支持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奖励制度:建立奖励制度,对于表现出良好手机使用行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认可,如表扬信、奖学金、荣誉称号等。
这将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减少手机依赖的问题。
2. 社会认可:鼓励社会各界给予手机使用规范的学生更多的认可和赞赏。
可以邀请行业专家、社会学者等参与评选,将规范手机使用行为的学生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这些学生的积极行为。
3. 同伴倡导:培养同伴之间的倡导力量,组织学生代表开展宣传活动,向其他同学传递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和行为规范。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大学生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手机依赖的问题,需要进行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行为干预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改变人的不良行为。
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行为干预包括以下几点:1. 教育识别:向大学生普及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教育他们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编写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
2. 制定规则:制定严格的手机使用规定,限制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交场合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
可以通过学校或班级制定相关规定,并进行监督和执行。
3. 提供替代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替代活动,让他们用更有意义的方式度过时间。
如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提供兴趣班等。
4. 提供心理帮助: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应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识手机依赖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
1. 建立奖励机制:设立一系列的奖励和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提高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如设立手机禁用的时间段,对于遵守规定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引导自我激励: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
让他们认识到减少手机使用对自己的好处,并设立目标和奖励机制来达到目标。
3. 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可以设立手机依赖解决小组,让大学生相互帮助和监督。
4. 让手机成为工具:教育大学生将手机视为工具而不是生活的主导,让他们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大学生手机依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通过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来解决。
教育、规定、替代活动、心理帮助、奖励和激励措施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帮助大学生逐渐摆脱手机依赖,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许多大学生无法脱离手机,成瘾于社交媒体、游戏等手机应用,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解决方法。
行为干预是指利用特定的策略和技术来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可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
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正确的认知。
许多大学生对于手机依赖问题并不自知,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手机使用行为是正常的。
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问题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手机依赖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往往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的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
需要通过规范作息时间、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提供心理辅导支持。
一些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
需要提供心理辅导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减少手机依赖。
建立自我控制机制。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被手机应用吸引。
需要通过建立自我控制机制,比如设定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避免不必要的手机应用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
除了行为干预,正向行为支持也是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重要途径。
正向行为支持是指通过肯定、鼓励等方式来增强个体积极行为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大学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大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提供社交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往往与孤独感有关,因此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社交支持,比如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加强班级团结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关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EAP方案
关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EAP方案一、EAP项目背景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宠儿”,哪怕只是半天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安。
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成瘾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
他们在享受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 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 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 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被手机成瘾所困扰, 他们生理上不仅受到了影响,心理上也受到了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据工信部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3亿。
7月由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
另外,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
据研究资料表明不少学生由于对手机过度依赖而荒废学业。
面临的主要问题1、通过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玩手机的时间长了,会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使用手机过度,对大学生身体上造成了不利影响。
2、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上课玩手机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很高,上课玩手机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大学生通过手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手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
相关研究关于手机成瘾的现象,国内外学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研究专家和行为研究专家已经做出了许多卓越的研究,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以及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手机成瘾做出了不同的界定,由于在当代社会主要拥有手机的群体是大学生,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研究的角度对准学生这个群体,从手机成瘾的研究意义来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手机依赖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需要采取相应的行为干预措施和提供正向行为支持,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一、问题行为干预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行为干预措施:1. 提醒和警示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公告栏、班会、家长会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手机依赖的危害和负面影响,提醒他们注意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
2. 设定限制学校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在上课、考试、晚自习等重要场合禁止使用手机。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商定手机使用时间限制,制定合理的作息规划。
3. 提供替代活动大学校园应该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如体育锻炼、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以吸引学生参与,并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4. 协助建立社交关系手机依赖问题往往与大学生社交能力不足有关。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社交活动、推动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减少手机沉迷。
5. 提供心理辅导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手机依赖问题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并降低对手机的依赖。
二、正向行为支持1. 提供信息教育学校和家长可以加强手机使用和网络安全的教育,向学生传授正确使用手机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自控手机使用。
2. 给予表扬和激励对于那些能够合理使用手机的学生,学校和家长可以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带动更多人改善手机使用习惯。
3. 提供支持和帮助4. 建立正向评价机制学校可以建立一套手机使用评价机制,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评估和反馈,激励他们积极转变手机使用习惯。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大学生手机依赖是指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和沉迷,使其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受到了不良影响。
这是一个日益普遍的问题,需要采取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控制手机依赖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行为干预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使其能够控制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行为干预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疗法来帮助大学生了解手机依赖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从而增加他们对手机依赖问题的认知,提高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评价,并鼓励他们制定和实施改变手机依赖行为的具体措施。
2. 指导和辅导: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到手机的使用一直都在心理和生活质量上对他们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
3. 设置目标:与大学生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手机使用目标,逐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并通过正向激励和奖励措施来提高他们达到目标的动力和兴趣。
4. 时间管理技巧:教授大学生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时间,以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5. 社交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健康、积极的社交活动,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交,增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依赖手机进行社交的行为。
正向行为支持是指通过积极鼓励、赞扬和奖励来支持和促进个体改变不良行为,并树立和巩固积极行为。
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正向行为支持的方法如下:1.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设立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例如设立学习奖学金和社会实践机会等。
2. 赞扬和肯定:及时给予大学生使用手机得当的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保持正常的手机使用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专门的支持机构和互助小组,为大学生提供需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戒掉对手机的依赖。
4. 身体锻炼和健康教育:组织开展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加强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年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范文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篇一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与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然而,过度依赖智能手机所带来的成瘾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并研究有效的成瘾干预对策。
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及其他相关因素1. 冲动性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主要表现为对手机的强烈渴望和无法自控地使用手机。
这种冲动性往往与个体的心理需求、社交压力和娱乐需求等有关。
2. 相关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自我控制能力、家庭环境等。
例如,内向、焦虑的大学生更容易成为智能手机成瘾的受害者。
(2)社会环境因素: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游戏的盛行等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方式,而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成瘾。
(3)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也会影响孩子的手机使用习惯。
例如,过度溺爱或忽视孩子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孩子更易产生手机依赖。
三、成瘾干预对策研究针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干预对策: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智能手机成瘾的危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娱乐方式。
2. 家庭支持与引导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例如,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监督孩子遵守规则等。
3. 增强社会监管与引导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的监管,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4. 提供替代性活动学校和社区应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运动场所,如体育俱乐部、文艺社团等,以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5. 心理干预与治疗对于已经成瘾的大学生,应提供心理干预与治疗服务。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多种方法,帮助其戒除手机成瘾,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会对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和提供正向的行为支持,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问题,以更加健康地度过大学生活。
一、问题行为干预:1. 增加意识和认知:在校园内举办手机依赖问题的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问题的意识和认知。
向大学生介绍手机依赖问题的危害,例如影响学习效果、减少面对面的交流等。
通过增加意识和认知,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手机依赖行为的不良影响,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2. 提供合理的时间管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往往没有明确的规划和安排。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时间管理的课程或提供相关的培训,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使用手机的时间,避免过度依赖手机。
学校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定,限制大学生在特定时间或特定地点使用手机,以减少手机依赖。
3. 建立互助小组:建立手机依赖的互助小组,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辅导员担任指导员的角色,引导大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和支持。
互助小组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手机依赖经历、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的困扰。
互助小组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4. 设计有效的禁用策略:学校可以制定一些有效的禁用策略,限制大学生在特定场合或特定时间使用手机。
可以在教室内设置手机信号屏蔽器,以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学校也可以规定在特定时间段内禁止使用手机,例如晚上10点至早上8点之间。
通过制定有效的禁用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降低手机依赖的程度。
二、正向行为支持:1. 增加社交活动和社团组织: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和社团组织,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
开展运动竞赛、音乐比赛、志愿者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且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手机依赖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控等问题行为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帮助大学生改变不良行为,健康合理地使用手机。
问题行为干预1. 意识教育我们需要教育大学生要意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
通过课堂讲解、专题讲座、宣传栏等方式,让大学生了解手机依赖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激发他们改变的动力和信心。
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调控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2. 健康生活教育除了意识教育,还应加强健康生活教育。
大学生需要明白手机依赖对其学习和生活的消极影响,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他们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正常的生活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向学生宣传科学的作息规律、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等信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行为。
3. 心理疏导对于那些沉迷手机、无法自控的学生,学校需要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
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心理专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心理疏导,学生可以了解自身情况,找到改变问题行为的途径,并且获得必要的支持和鼓励,渐渐摆脱手机依赖的困扰。
正向行为支持1. 提供健康娱乐活动为了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健康娱乐活动,比如开展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登山活动、文艺表演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拓宽生活圈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2. 提供支持和激励在学生面临问题行为时,学校应该及时给予支持和激励。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在积极的班级氛围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改变消极的行为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评选“手机依赖改变之星”等方式,表彰那些积极参与改变的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向积极的行为方向发展。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手机依赖,特别是大学生手机依赖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进行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的方法。
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行为干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制定一些规定和管理机制,限制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所。
可以规定在上课、学习和就寝时间等禁止使用手机,或者规定在特定时间段内只能使用手机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2. 提供其他丰富多样的活动。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其他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
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一系列的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体育运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以吸引大学生参与降低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3. 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生时常因为使用手机而无法自控,这涉及到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问题。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觉地进行行为选择的能力。
4. 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大学生手机依赖无论是出于生活、学习压力的缓解,还是出于社交需求,都透露出他们对情感和心理上的依赖和渴望。
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寻求其他适合的应对方式,对减少手机依赖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正向行为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正向行为支持,可以增强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意识和能力,进而降低手机依赖的程度。
1. 提供相关教育和培训。
学校和社会可以组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向大学生们宣传手机依赖的危害和风险,同时介绍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增加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
2. 打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电子设备限制服务,在图书馆等学习场所限制使用手机,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手机依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压力增大、生活积极性降低、人际关系疏远等。
因此,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首先,行为干预是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一种干预方法。
在行为干预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设定手机使用时间限制的方式来减少手机依赖。
例如,制定一个每天只能使用手机一定时间的规定,并根据需要进行适量的放松。
此外,还可以设定离线时间,在需要专注学习或其他活动时将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或关机状态,避免手机带来的干扰。
此外,建议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其他能够替代手机的活动,如读书、健身、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等,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充实自己的生活。
其次,正向行为支持也是对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一种干预方法。
正向行为支持可以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鼓励和支持来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
例如,当大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而减少了手机使用时间时,家庭和朋友可以表达赞赏和鼓励,以增强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的积极性。
此外,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可以在大学生课堂和辅导活动中,提供更多与手机依赖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并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帮助他们意识到手机依赖的问题,并培养他们改变和转变的能力。
最后,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干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环境都应提供一个有助于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的良好环境。
家长可以与孩子更多地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手机依赖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健康的休闲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总之,在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时,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限制手机使用时间、寻找其他替代活动以及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逐渐减少手机依赖并重塑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大学生出现了手机依赖的问题行为。
手机依赖不仅会影响学业和社交生活,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为干预和正向行为支持来帮助大学生减少手机依赖,建立健康的用手机习惯。
一、行为干预1.自我监控大学生应该开始记录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并对其进行审核。
这有利于他们了解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和时间,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他们的习惯。
可以利用手机应用程序,例如时钟和计时器,来帮助自我监控。
2.时间管理大学生可利用时间管理软件,例如“番茄工作法”应用程序,将时间分配给相关的任务和活动,从而减少在手机上的使用时间。
推荐一些经典的时间管理技巧:试着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日期,避免无限期的拖延;利用时间点的设定,如每天早上练习瑜伽;试着对参加会议和阅读工作文件进行提醒,以避免忘记重要的工作。
3.沉浸式娱乐许多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玩游戏或浏览网站。
通过沉浸式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体验游戏或电子书,从而减少他们在手机上的浏览时间。
这样会有助于让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更加有意义,更加有计划地使用时间。
二、正向行为支持1.社交媒体的利用大学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来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并与其他人相互交流、学习。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支持系统和保持积极的情绪。
2.健康饮食大学生应该在饮食方面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使用手机时。
饮食健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从而减少他们依赖手机的问题行为。
3.身体锻炼身体锻炼有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有效地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运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EAP方案一、EAP项目背景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宠儿”,哪怕只是半天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安。
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成瘾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
他们在享受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 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 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 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被手机成瘾所困扰, 他们生理上不仅受到了影响,心理上也受到了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据工信部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3亿。
7月由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
另外,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
据研究资料表明不少学生由于对手机过度依赖而荒废学业。
面临的主要问题1、通过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玩手机的时间长了,会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使用手机过度,对大学生身体上造成了不利影响。
2、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上课玩手机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很高,上课玩手机导致大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大学生通过手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手机产生了过度的依赖。
相关研究关于手机成瘾的现象,国内外学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研究专家和行为研究专家已经做出了许多卓越的研究,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以及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手机成瘾做出了不同的界定,由于在当代社会主要拥有手机的群体是大学生,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研究的角度对准学生这个群体,从手机成瘾的研究意义来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1、国内对于手机成瘾的研究:我国对手机成瘾的含义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手机成瘾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际关系的非生化行为成瘾,这类成瘾分为消极和积极,并往往具有助长成瘾倾向的诱导和强化的特征,例如,手机尤其是安卓系统的出现使用智能手机在世界范围内变得铺天盖地,新技术的出现让人们对手机逐渐变得爱不释手,逐渐沉迷在手机的新应用中,乔布斯的那句“不是让人们来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而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就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手机技术成瘾的现象。
其二、据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主任说,手机依赖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对手机过分依赖。
手机使用多不一定就是手机依赖,关键要看是不是在健康地使用手机。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有它的好处,也有一个依赖成瘾的问题,它是一把双刃剑。
就像毒品,它可以用于止痛,也可以使人成瘾堕落。
因此,我们可以把手机成瘾症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
国内的学者或机构在研究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多是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研究角度普遍都是大学生的群体,通常的做法就是在一所或者多所大学中发放问卷进行调研,主要针对手机功能的使用,使用手机的原因,使用手机的场所,使用手机的时间,以及使用手机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最后通过研究定义判定学生是否存在手机成瘾的现象,但是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行为过度依赖,从心理依赖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
山西大学本科生的手机依赖研究中王芳等人为,通常具有内向性格的人更容易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但这样的研究假设却和研究结果相悖,研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和性格无关,孤独和手机依赖呈低度相关,这样的结果与大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都是相互背离,这一与众不同的结果不得不令我们进行反思,对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社会研究者,是否存在这样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些不善言谈、不善交际的人是手机成瘾患者?这一类人由于交际圈的狭窄,便逐渐开始开始沉迷在手机这样的虚拟世界之中,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而这样的研究结果和宁夏大学教育学院的孙玲和汤效禹的研究不谋而合,在他们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中,显示,内外向、低分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差异不显著,这样的调查结果同样发人深省。
同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差异并不显著。
2、国外对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在手机给人无与伦比的体验时,类似的手机成瘾问题逐渐与日俱增,在韩国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表75%韩国大学生认为手机是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没有手机在身边就会感到心里不安、思维迟钝、脾气变化,呈现出“手机中毒症候群”,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来自美国贝勒大学的研究者指出,对手机和即时短信过分依赖的背后,是物质主义与易冲动性在作祟,其机理类似于冲动消费和滥用信用卡。
在这项发表于《行为性成瘾期刊》的研究中,该研究作者、贝勒大学汉卡盟商学院詹姆斯·罗伯茨教授与其合作者、西东大学营销系副教授史蒂芬·皮罗格发现,“手机控”们受到物质欲望和易冲动性的驱策,将手机作为其引人注目的消费仪式的一部分,同时,手机也扮演着安抚其冲动的物品。
调研中,研究者向来自两所美国大学的191名商学院学生发放了自陈式问卷。
统计结果显示,他们中约90%的人使用手机,而且“除了正经事还用它干点别的”。
罗伯茨介绍说,受访学生的手机在任何时间都处于开机状态,包括上课期间。
手机功能繁多而强大,学生对它的消费冲动也水涨船高。
大多数年轻人甚至声称,如果手机遗失,他们的社交生活也就“机”飞蛋打了。
先前的研究发现,美国成年受访者平均每人每天发出109.5条短信,月短信量达3200条。
通常情况下,他们每天会收到113条短信,其间要查看手机60次。
大学生平均每天花费7小时,与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互动。
罗伯茨博士总结道:“乍一看,很多人都会认为这种反常的手机依赖不过是年轻人脑袋发热做出的荒唐事,然而,越来越多的文献已经将这种现象界定为行为性成瘾。
”罗伯茨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物质主义在手机成瘾中的作用。
他告诉人们:物质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消费价值观,对人们的购买决策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手机是我们消费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们不只是一种消费工具,还常被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并悄然侵蚀着我们的人际关系。
对手机的普遍使用甚至过分依赖,使人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类“技术成瘾”背后的机制。
3、国内外对比相比起国外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国内研究显得相对浅显,通常通过粗浅的社会调查并以总结方式得出共识性结论,很少经过科学检验,同时,在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国内的研究普遍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会对调查结果不免产生不理影响,而在国外的研究中,有的研究者顺应手机依赖的趋势对调查结果做了一个正向的对策分析并付诸实践,国外学者尤西比奥·斯科瓦纳卡尔在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阐释了新思路。
相关理论手机作为一种通讯的工具,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手机能满足人们的很多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求。
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
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求。
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求。
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求。
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正因为手机能满足人们这些需求,导致人们离不开它,需要用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从而形成手机成瘾,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弗洛伊德将人体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在人格中,本我是最难接近且最强有力的部分,本我是以立即满足本能的需求为主,手机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手机成瘾是“本我实现”。
“本我”代表人类的本能需求,手机成瘾是不成熟的精神防御机制的积累。
成瘾者往往否定自己手机成瘾,把玩手机看作自我调节。
二、需求评估及服务目标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人群都在使用手机,在这一群体中, 大学生是使用手机人口中的新生主流。
他们在享受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 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 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开始被手机成瘾所困扰, 他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依赖手机,使他们的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他们出现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需求评估方法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对大学生对手机的需求做了评估。
1、自填式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档的方式进行问卷填写,选取调查样本的时候,对象各校在校大学生,抽样方法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分层抽样中,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我们把样本群体分为理工科类和文科类;根据年级的不同,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这四类。
再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给各个年级和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
按照上述方式,本次调查确定了250个各校在校大学生为最终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确定22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
2、本次研究辅助以半结构化访谈法。
社会调查能够给予的数据是客观的,冰冷的数据,这样的结果是忽略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部分同学进行个案访谈,了解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段、玩手机的地点以及手机在身上和不在身上时个人的心理状态,还有玩手机过后个人的精神状态,分析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
3、实地观察法。
分别在教室、图书馆、食堂三个地方对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男女比列、还有使用的次数。
目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需求进行评估,本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如下:1、减少手机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2、使大学生的生活步入正轨化。
3、减少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4、帮助大学生的需求能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而不只是依靠手机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三、主要的服务方向和服务内容服务方向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出发,针对大学生对手机的需求,找出能满足学生各种需求的其他途径,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使大学生的生活趋于正常化、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使大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更加健康化,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EAP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