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计划与建议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91fc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6.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文言文阅读一直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像一门外语,难以理解。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复习呢?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一、熟悉课文,掌握重点我们要熟悉课文,掌握重点。
在中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中,课文内容占很大比重。
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语法。
对于课文中的难句、重点句,我们要进行反复研读,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这样,在考试中遇到类似的题目时,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解答。
二、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文言文阅读的另一大障碍就是词汇。
因此,我们需要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文章、背诵古诗词等方式,积累常用的文言文词汇。
对于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我们要了解其词义、词性和用法。
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分析题目类型,掌握解题方法在中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中,题目类型大致可以分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主旨概括等几种。
学生要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对于词语解释题,我们要结合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和语境来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词语的含义、用法和词性都会在文中给出提示。
我们要通过理解词语的前后文,推断出其正确的含义。
2.句子翻译题:句子翻译题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难点。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要注意直译,确保翻译准确、通顺。
同时,我们要注意句子中的特殊句式、省略成分等,确保翻译的完整性。
3.内容理解题:内容理解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言文文章主旨、观点的理解。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通过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等,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同时,我们要注意文章中的转折、并列等关联词,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
4.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要求我们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提炼和概括。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通过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等,我们可以得出文章的主旨。
2024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三篇)
![2024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7944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9.png)
2024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一、新学期开始____月____日开始,复习周数为____周二、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河北省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复习目标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能保持住____语文中考成绩的位置。
今年争取优秀率____%,优秀率、及格率保持区位置前____名。
四、复习原则通过对____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____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的认真研读,我们在____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尤其研究课标和中考说明近三年的异同。
中考命题是遵守课标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
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我们两个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经安中学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文言文中考复习计划
![文言文中考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c0cc52f28ea81c759f57887.png)
文言文中考复习计划文言文中考复习计划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为了搞好本年度的初中语文总复习,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总体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使各项复习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而加强对全体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我们遵照区教研室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精心制定了本复习计划。
在教学中,我们都始终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复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我们的学生整体学习素质都比较低,他们基础差,底子薄,水平参差不齐,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细致,有耐心,讲方法。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于文言文的复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准备工作根据“笨鸟先飞”的道理,复习前我们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形体小、页数足量的笔记本。
学生在寒假期间把三至八册的所有文言文都总结在上面,并留出了适量的空间以供复习时分析总结之用,我们把这个本子称作“掌中宝”。
有了它,学生就可以把知识随身携带,无论是课上、课余都可以看,无形中将平时无意间流逝的时间充分地利用了起来。
这就为以后的文言文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步骤<一>能够准确地背诵和默写是对文言文学习的第一项要求。
文言文要求背诵和默写的篇目较多,以今年的版本为例,古文10篇,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并不容易,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
可是,只有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分几步进行复习:1、大声地读。
诵读是背诵的最好方法,多遍诵读__,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__的再熟悉。
另一方面,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学生对__内容的感悟、体会,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作目的。
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通过总体感知,大致领会了全文的大意,就可以通过文意揣摩那些疑难语句的含义,通过句意把握那些难解字词的意思,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正是中国语言的奥妙所在,阅读文言文的奥妙也在于此。
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策略
![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0ecf3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7.png)
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策略
文言文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也是很多学生头痛的难点之一。
因此,在中考前的文言文复习中,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下面就来浅析一下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的策略。
1.梳理知识点,制定计划
在复习之前,首先要梳理好文言文的知识点,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确定复习计划。
比如,可以根据课本章节、考查频率等制定计划,把时间和重心放在重要的知识点上。
2.学会划重点,多做例题
在学习文言文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字面意思”,而应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意图。
要学会划重点,做笔记,整理思路。
同时,也要多做例题,熟悉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掌握考试技巧。
3.背诵重要句子,提高阅读能力
文言文的句式较为复杂,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和用法。
对于这些句子,可以适当进行背诵,熟悉其语境和运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能使自己的写作和表达更加得心应手。
4.多接触名家经典文言文作品
在复习中,除了打好基础和解题技巧外,还应多接触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能够深刻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魅力。
总之,正确的复习策略是成功应对中考文言文的关键。
需要耐心、恒心和努力去巩固基础,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最终取得不错的成绩。
文言文复习的几点建议
![文言文复习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e49beb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a.png)
文言文复习的几点建议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中高考还是日常的语文素养提升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文言文的复习往往让人感到头疼。
以下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几点关于文言文复习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夯实基础,掌握重点字词字词是文言文的基石,只有准确理解字词的含义,才能读懂文章。
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和通假字。
实词方面,如“爱”字,在“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中意为“疼爱”;在“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中则表示“喜欢”。
对于这些一词多义的实词,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记忆。
虚词的用法较为灵活,如“之”字,有“助词,的”“动词,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多种用法。
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总结虚词的常见用法和规律。
通假字也是常考的内容,例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通“拒”,“内”通“纳”。
要将常见的通假字整理出来,加强记忆。
二、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涉及到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了解这些常识对于理解文章大有裨益。
比如官职、科举、礼仪、历法等方面。
官职方面,要知道“太守”“刺史”“尚书”等职位的职责和等级。
科举制度中,“乡试”“会试”“殿试”的区别以及中举者的称呼。
礼仪方面,不同场合的礼节、称谓的讲究等都需要了解。
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观看一些文化类的节目来进行。
同时,在做题和阅读文言文时,遇到不懂的文化常识及时查阅资料,加深印象。
三、多读多背经典篇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文言文能够培养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等,反复诵读。
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字词和句子,还要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通过背诵,能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规律,从而在阅读陌生的文言文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四、注重文言句式的学习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助于正确理解文意。
如何上好中考文言文复习课
![如何上好中考文言文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3805ba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2.png)
如何上好中考文言文复习课文言文是中考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对学生来说,上好中考文言文复习课十分关键。
那么,如何上好中考文言文复习课呢?下面就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前准备1. 掌握教材内容在上好文言文复习课之前,老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教材,掌握每一篇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重难点。
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2. 设计教学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应合理安排文言文复习课的内容和进度。
可以提前列出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保内容的有机衔接和逐步累积,使学生在复习中逐渐提升。
3. 收集教学资源老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教材、教辅书籍、网络等,收集丰富的文言文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课文的翻译解析、名句的注释和解释,也可以是教学视频、在线学习平台等。
这些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课堂教学1. 激发学生兴趣在文言文复习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好处和重要性,引用文言文名句和典故,设计趣味性的小游戏和问答等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 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文言文的学习基础主要包括四书五经的阅读、文言词语的理解和翻译等。
在复习课堂中,老师要重点讲解这些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常用句型,打牢文言文学习的基础。
3. 解析经典文章中考中,一般会选取经典的文言文篇目作为考试内容。
在复习课堂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章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结构和表达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和解读能力。
4. 练习与训练课堂上,老师要设计一些与考试相关的练习和训练。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应用文言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三、课后复习1. 复习方法指导复习课后,老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掌握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2023年初三文言文学习计划
![2023年初三文言文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24d6f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7.png)
2023年初三文言文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2023年初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标是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文章,并能进行基本的文言文写作。
二、学习内容1.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重点学习文言文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了解常用的句式结构和复杂句的连接方法。
2. 学习文言文的常用词汇: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和短语,学习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
3. 阅读文言文文章:选择一些适合初三学生阅读的简单文言文文章,包括古代诗词、散文和小说等,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
4. 文言文作文:通过模仿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学习安排1. 第一学期a. 第1-4周: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
b. 第5-8周:学习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包括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
c. 第9-12周:阅读古代诗词,学习诗词的鉴赏和理解方法。
d. 第13-16周:阅读散文,学习散文的鉴赏和理解方法。
e. 第17-20周:阅读小说,学习小说的鉴赏和理解方法。
2. 第二学期a. 第1-4周: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
b. 第5-8周:阅读古代散文,学习散文的鉴赏和理解方法。
c. 第9-12周:阅读古代小说,学习小说的鉴赏和理解方法。
d. 第13-16周:文言文写作训练,包括模仿和写作练习。
e. 第17-20周:综合训练,包括文言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练习。
四、学习方法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是学习的基础,要注重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和写词义卡片来巩固。
2. 多读多练: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多读不同类型的文言文文章,积累阅读经验;同时,要多做阅读理解题来提高阅读能力。
3. 学以致用:学习文言文不仅在于理解和记忆,更要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考语文文言复习建议
![中考语文文言复习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a86e44f48d7c1c709a1450e.png)
1、背诵、默写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以及文言文(16篇)中的重点段和名言警句。
2、正确理解文言词语(主要是课文下有注解的)意思
(包括:常见的的文言词语、文言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的古今异义)
3、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4、了解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
5、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中的大意。
6、理解文言文中的基本内容。
复习时要注意:
1、准确掌握字词句的含义,重视课文下面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
2、作必要的知识归类,每复习一篇课文就做好一篇课文的知识整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要句子、作家作品等,整理时注明出处,便于查找。
3、理解要深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答题时贵在准确、清晰,一般不需要随意发挥。
5、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熟练。
翻译方法:
1.考查要点主要在文言虚词,文言实词(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即:原文文字要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文字要在原文中有根据。
例如:
原句:十年春,齐师伐我。
│││││││译句: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3.直译时主要应运用“替、扩、留、补、删、调”六字法。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①概括主要事件②分析文章的观点、思想感情③分析人物性格
④分析写作手法⑤划分段落层次。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三篇)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9c49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c.png)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
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
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
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计划再进一步。
专攻背诵默写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____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
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二步:出声背诵。
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
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
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
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二)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
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
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习惯1.做难题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因为:第一,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本来你正准备以正常的自信心态迎接考试,可复习中突然遇到了难题,你不由得变得心中无底了,你会自己吓唬自己,深信考试必出这种难题.实践证明,你所深信的“难题必考”的假定,十有____是不准的.第二,做难题会打乱你的整个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运用.由于做难题使你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场上头脑易发生混乱.第三,做难题会耗费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适当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难题,势必会造成大脑过度兴奋,到了考试时则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了.2.开夜车有些同学在考前拚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常常是挑灯夜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种提前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你思维不清晰.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试期间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熬夜必迟起,而考试则是早晨____点,你勉强起床,毫无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题呢?3.看弱点有些同学在平时复习时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这个公式还没有背上……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进了考场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一走出考场,什么都想起来了,可为时已晚.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反正已复习这么长时间,该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没有掌握的着急也来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会,只要正常发挥,就不会有大问题.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二、科学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复习考前的复习与平时的学习,其策略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考前的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一个短期复习计划制定复习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考试的顺序,即复习的顺序应同考试的顺序一致.有的同学制定复习计划的原则是后考的学科先复习,先考的学科后复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安排无论对先考的学科还是对后考的学科都是不利的.那么,临考前一周的复习计划如何制定呢?假设考试顺序是:____日的考试科目是a、b科,____日的考试科目是c、d科,____日考试的科目是e、f科.那么,复习的安排应是:____日复习a、b科,____日复习c、d科,____日复习e、f科,____日再复习a、b科,____日再复习c、d科,____日再复习e、f科.上述计划的另一特点是分散复习,因为集中复习易使大脑皮层疲劳,而分散复习可以转换皮层的兴奋区,复习的效果比较好.2.确定考前复习的侧重点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所学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复习一遍,所以这时的复习应有侧重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内容;(2)考前老师看重和强调的内容;(3)针对自身的弱点,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复习.3.阅读以前的各科考试试卷通过阅读以前的试卷,可以了解命题的规律,比如说上一年压轴题是二次函数、方程综合题,那么这种题型今年作为大题可能性不大.这样为自己的复习提供一定的线索.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题也是了解题型的过程,对于一个考生来说,熟悉各类题型,可以防止考场上措手不及.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状态考前的临考状态,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要想精神饱满地走进考场,必须身心两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一)保持良好的心态1.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就是要树立一个“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这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可以使人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考前对“能不能考上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这类问题不要想得太多,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3.不要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另外,考试之前,如果你的情绪很紧张,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缓解.(1)找朋友交流;(2)写出自己的担忧;(3)适当地听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人的音乐,能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4)为考试做准备.与其紧张,不如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例如检查考试的必备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场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最后,不要忘记提前一些时间从家中出发,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况而耽误了考试.2024初三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三)复习考试的背景为了能在____年中考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就以往初三语文总复习的实践与体会,同时借鉴别人成功的复习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复习的办法。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四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974b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9.png)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范文一、复习理念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
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3、注重阅读,培养能力选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切合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4、强化作文训练,积累素材复习要舍得拿出一定量的时间让教师对作文各方面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训练,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材料,积累一点写作素材。
二、复习方法(一)积累与运用1、汉字的正读与书写。
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读写的汉字(或词语)为重点复习范围,着重四字短语,辅之以汉字书写习题进行训练。
2、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跟近期报刊媒体上的热点材料。
考生和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既要认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又要关注生活和社会,关心最新信息,搜集来进行训练。
3、古诗文默写。
关注名篇名家名句,特别是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教师要进行梳理、压缩。
过多学生记不下来,花时过多意义不大。
4、名著导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名著导读”部分的评价性文字,作适当的记诵。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相关名著知识。
5、综合性实践活动。
复习该项内容,教师要以课本中便于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为基点进行,向生活中延伸,开展多样的各角度的题型训练。
(二)阅读与理解1、诗歌赏析。
对课内的古诗词进行全方位的复习,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再次的简单赏析。
2、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短小精悍而具有一定的意趣。
着重考查课本中所学常见的文言词语、句子的理解,立足于读懂文意,对文章内容、章法分析不需作太高要求。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计划与建议-2023年学习资料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计划与建议-2023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5b597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b.png)
结束-谢谢观赏!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计划与建议
三注意点-1、全面:议-1、机械记忆有点累-子、价值在珍珠-功劳在针线
类型-题-数-裸-1、孩子篇-4-《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5-《桃花源记》-《爱莲 》-《陋室铭》-2-2、文人篇-托物言-志-《答谢中书书》-《五柳先生传》《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 -《小石潭记》-3、文人篇-借景抒-情-《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山市》-《三峡》-《观潮》-《湖心亭 雪》-4、风景篇-《满井游记》-5、绝技篇-《口技》-《核舟记》-6、学业篇-《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计-划与建议
一、复习目标:《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层次:b-2、理解重要句 的意思。层次:b-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层次:b、c
二、复习策略-一指导思想:归类和比较-二方法-1、归类:十二板块-2、比较点:纽带作用-3、-知识点:着力 -厨
类型-篇-题-数-课时-7、动物篇-2-《狼》《马说》-5-《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8、寓言神话篇寓言四则》-《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9、圣贤篇-安乐》《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 梁》-3-《<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大道之行也》-10、说教篇-《木兰诗》-《陈涉世家》「《曹刿论 》-11、平民参战篇-4-《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12、政客篇-《出师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教学建议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7f6ef31581b6bd97f19ea51.png)
考查“于”、“以为”、“为”、“其”等虚词的意思。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有很强 的规律性,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们的作用、意义是容易区分的。A 项 的“于水中”、“于地”分别作动词“求”;“置”的补语,“于”作介词“在”解释;B 项的 前一个“以为”作动词“认为”解释,后一个“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应该解 释为“用(它)作为”;C 项的两个“为”都解释为“成为”;D 项的两个“其”虽然都是 代词,但指代的对象却不同,前一个“其”指代“他”(即“老河兵”),后一个“其” 指代“那里”(即“河内”)。所以此题答案是 A、C。 第三题:
第四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本题所选的句子往 往是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能力体现在对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运用 自己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第五题的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把握与概括能力,它包括文 章要点 、 文章中心 、 人物性格 、 作者感情等几个方面。
考查对“之”的正确理解。“之”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法比较多的 一个虚词;此题主要考查“之”作代词时的意义。根据全篇内容可以明确①句的 “之”指的是“在水中寻找石兽而最终没有结果”这件事;②④句的“之”都指代“石 兽”;③句的“之”指代“学者的结论”。所以,此题答案是 C。
第 4 题:
第二步是根据每道题的内容、题干的要求,从已知信息中声找相关的内容, 即解题时的有用信息。然后从全文大意与相关内容出发来推断答案。
我们以 2004 年中考试题《河中石兽》为例
第一题: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准确地理解四 个句子的意思,然作出正确的回答。
但出现频率很高,是考查的一个重点:
03 年考查了“以”、“且”、“虽”、“而”、“之”五个虚词。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4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020b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3.png)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1、梳理字词法。
同学们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
着重对九年级下册到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并听写。
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法。
每册教材复习时古诗文默写都是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
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
抽时间进行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文言文阅读指导法。
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字字过关,句句过关,篇篇过关”,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课外文言阅读篇目浩如烟海,实在难以把握,只有用课内已有知识解决课外问题,因此对于非基本篇目也要通读一遍,然后重点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这样夯实基础,可以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找到解读的钥匙。
4、现代文阅读指导法。
复习时采取划分文体归类的方法,以教材课文作载体,对其相应的知识能力点逐点复习。
首先将课本中现代文有代表性的讲读课按文体大致归类,教师先教学生掌握这类文体相关的阅读常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篇文章确立一个阅读方法的切入点,精练内化,融会贯通。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明确中考语文____分的分值分配,按照我们语文中考试题的板块进行复习:1、语言积累与运用:①字音、字形及书写;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③标点;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学常识、名著;⑦古诗文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
对这一版块的复习采用以练促讲的方法。
2、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们首先给学生明确考点,然后进行专项训练。
散文复习、小说复习、议论文复习、说明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古诗复习,抓住每种文体的性质,从特点、修辞、词语、句子分析等方面结合文章讲解复习。
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策略
![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c5c0f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a.png)
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策略随着中考的临近,文言文作为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考生关注。
文言文考试涉及古代经典文学和历史文化知识,对考生的语文功底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复习策略,才能在文言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浅析中考文言文考前复习的策略,希望对广大中考考生有所帮助。
一、系统复习古文课文和词语考生要系统复习古文课文和古文词语。
中考文言文通常考查的是课文中的名句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考生要将古文课文通读几遍,熟悉其中的名句和句法结构。
并且要对古文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进行分类整理,弄清含义和用法,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来巩固古文的基本功。
二、掌握古文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古文有其独特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掌握古文的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对于阅读理解和古文翻译都是至关重要的。
考生要熟练掌握古文中的各种句型,如“主谓宾”、“主谓”、“定语状语”等,理解古文句子成分的使用和运用规律。
还要加强对古文中的“宾语补语”、“状语补语”等特殊句子成分的掌握,这对于理解古文句子的含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多做题型分类训练考生要根据中考文言文试题的题型和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中考文言文试题通常包括词语理解、名句赏析、句子翻译等题型,考生要根据这些题型的特点,多做题型分类训练。
可以根据古文课文的内容和题型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按照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
做题时要注意审题细节,理解题目要求,逐一分析,认真作答,检查核对,养成严谨的解题习惯。
四、注重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古文阅读考试不仅考查考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应用,还会涉及到历史文化知识。
考生在复习中要注重积累历史文化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化书籍,或者通过网络资源来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和经典著作,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只有对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名句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完成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
2024最新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学习建议
![2024最新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学习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2cc76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2024最新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及学习建议一、前言语文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其复习效果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
为了帮助广大初三学子更好地备战2024年中考,我们特制定了一份最新初三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学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中考语文复习计划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巩固(1月-3月)(1)重点复习语法、修辞、句式等基本知识,确保基础知识扎实。
(2)阅读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把握文章结构。
(3)积累成语、俗语、名言警句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阶段:能力提升(4月-6月)(1)开展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快速阅读和准确理解能力。
(2)加强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提高写作水平。
(3)练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掌握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
3.第三阶段:模拟考试(7月-8月)(1)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增强考试信心。
(2)分析模拟考试中的错误,查找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三、中考语文学习建议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
(1)养成阅读的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书籍。
(2)做好笔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3)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3.注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1)学会抓重点,关注语文学科的关键知识点。
(3)主动寻求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4.积极参与课堂活动(1)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
(2)主动发言,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5.拓宽知识面,丰富学习内容(1)关注时事,了解国家大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
四、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时间紧迫,希望广大初三学子抓住的时光,按照我们的复习计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努力提高,相信在中考中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方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344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8.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方案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方案文言文是中考必看内容,所以,掌握文言文很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方案,欢迎大家参考。
考前练兵复习有法文言文阅读多选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因而最可靠的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要注重考前复习方法的选择。
建议同学们复习应做到:眼中有文,分类归纳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很有必要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
首先要学会梳理知识。
初中三年学了不少知识,知识是具有系统性的,梳理知识结构是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
(一)实词实词中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中的“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
2、一词多义。
“处处志之”的“志”意为“做了标记”;“寻向所志”的“志”意为“做下的标记”。
3、古今异义。
“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现在是“交通运输”的意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离开”,现在是“男方的配偶”的意思。
4、词性活用。
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尽的意思。
“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异。
当然归纳时不—定局限于某一篇课文,在复习时遇到新的解释不妨就记录下来。
(二)虚词文言虚词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
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
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
以“之”为例:1、作代词,代指人、事、物。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代人,代指郭攸之、董允他们。
(《出师表》)肉食者谋之:代指迎战齐国一事。
(《曹刿论战》)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指这篇。
(《捕蛇者说》)2、作助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表修饰限制关系,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作“的”。
文言文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九年级)
![文言文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fee4c03102de2bd970588cf.png)
文言文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园林三中任桂华我市语文中考试卷分五大板块,第二板块为“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 70分的基础分中,就占了20分。
这一块又分为三部分:古诗赏析、默写与文言文阅读练习。
其中文言文阅读练习分值一般在10至12分之间,可谓份量不轻。
如今中考复习时间不到三个月,初中语文六册书本中所选编文章除诗歌外,文言文就有38篇,还要涉及课外文言文练习,这样看来文言文内容多、考点杂、时间紧,该如何有效进行复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以考纲为指南,定范围,明考点,使复习有的放矢。
三市一企中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考查范围有明确说明:课内文言文篇目限于人教版和语文版课标实验教材(7-9年级)中的相同篇目(27篇),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这27篇市教研室早已列出具体篇目,其中有17篇要求背诵。
《考试说明》中关于文言文考点主要说了四个方面:实词、虚词、内容理解、句子翻译。
其实还有两个方面,即默写与文学常识。
这五个方面题总分值大概在15分左右。
在详解考纲的基础上,再在市复习备考会上认真听取教研员的指导,以便进一步核实范围、考点。
二、以历年试卷为蓝本,研考题,晓重点,使复习重点突出。
《考纲说明》中关于文言文的范围、考点的说明对中考起了导向作用。
但它几乎涵盖了文言文教学中所有要注重的地方:字、词、句、篇。
那么怎么抓重点呢?研究近几年潜江中考语文试卷相关题,不难发现出题重点、考试题型。
拿近三年中考题为例,题型主要分五种:实词、虚词、文学常识、课内文言文内容理解为选择题;课外文言文内容理解题有两种形式,即判断题、简答题;句子翻译只有一种形式,即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默写题为填空题。
实词重点考查类型为:一词多义类、古今异义类、通假字、词语活用类。
虚词考查范围在《考纲说明》明确定为“之”“其”“而”“以”“于”“乃”“则”。
句子翻译,我觉得要求全篇能译。
文学常识题包括作者、作品、朝代、文体;课内文言文内容理解题包括主要内容、写法、情感。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例(五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67571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范例为提升我校初中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成效,确保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全体语文备课组教师经过深入讨论和全面的课程及考试标准分析,特此制定以下复习策略。
一、总体策略鉴于语文学习的阶段性与渐进性,新知识不断涌现,旧知识逐渐积累。
知识间的联系可能因教学的阶段性而出现断裂。
因此,我们的复习策略将着重于梳理知识脉络,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复习,旨在建立知识网络,实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具体措施(一)课本知识复习阶段本阶段旨在回归教材,帮助学生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和技能。
鉴于复习时间有限,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精挑细选复习内容,摒弃逐册复习的传统模式,确定核心教材,再按文体进行深入复习。
在文体复习中,明确重点单元、重点课文及关键语文知识点,引导学生明确复习目标,避免盲目性。
同时,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考试形式,培养其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二)知识点分类复习在课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将初中阶段的知识点归纳为几大类别进行复习:1、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涵盖众多知识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造句、对联、提炼观点等。
2、阅读训练:(1)现代文阅读:涵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我们将精选阅读材料,设计多层次问题,强调对文章整体感悟的培养,同时注重阅读策略的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创新能力。
(2)文言文阅读:强调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同时注重对学生文意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3、作文训练:专注于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加强限时写作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综合强化复习阶段本阶段旨在通过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包括:1、阅读训练:整合前期的复习方法,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2、写作训练: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专项训练,提供指导,强化限时写作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c7267efb9f3f90f76c61ba9.png)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复习计划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幺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
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
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
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注意点 1、全面:课文、知识点
2、突出:迷惑性的词语和句式 3、练习:中考真题
(四)建议 1、机械记忆有点累
2、价值在珍珠 功劳在针线
类型 篇
题目
课
数
时
1、孩子篇
4 《童趣》《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
《伤仲永》
5 《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
2
2、文人篇 (托物言 志)
《答谢中书书》《五柳先生传》《与朱
1
8、寓言神话篇
5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寓言四则》
1
9、圣贤篇
5 《公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 2
安乐》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豪梁》
10、说教篇
3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大道之行也》
1
11、平民参战篇 3 《木兰诗》《陈涉世家》《曹刿论战》
2
12、政客篇
4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 2
《出师表》
元思书 》
3、文人篇 (借景抒 情)
4
《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 观潮》 《湖心亭看雪》 2
《满井游记》
5、绝技篇
2 《口技》《核舟记》
1
6、学业篇
2 《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
1
类型 篇
题目
课
数
时
7、动物篇
2 《狼 》《 马说》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计 划与建议
一、复习目标:《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 试说明》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层次:b 2、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层次:b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 或思想内容。层次:b、 c
二、复习策略
(一)指导思想:归类和比较 (二)方法
1、归类:十二板块 2、比较点:纽带作用 3、知识点:着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