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成矿系统与多成因矿床研究.

合集下载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引言:矿床是地球内部的宝库,它们是地壳深部成矿作用的产物。

而成矿流体作为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将着重探讨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影响。

一、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地幔、地壳及地下水系统。

地幔来源的成矿流体富含各种金属元素,如Cu、Pb、Zn等;地壳来源的成矿流体则富含稀土元素、钨、砷等。

地下水系统提供了矿床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输运媒介。

二、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1. 温度与压力成矿流体的温度与压力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更容易溶解矿物,形成热液矿床;相反,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成矿流体容易析出矿物,形成富矿物沉积矿床。

2. pH值成矿流体的pH值对金属元素的溶解性起着重要作用。

低pH值环境下,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更容易溶解形成矿床;而高pH值环境则促使金属元素析出沉积。

3. 氧化还原状态成矿流体的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式。

强还原条件下,金属元素以单质态存在或形成硫化物矿物;而强氧化条件下,金属元素则以卤化物或氧化物等形式富集。

三、成矿流体的主要物质成分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包括水、气体、离子以及各种溶质。

其中,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溶解和输运大量的金属元素。

此外,气体成分如CO2、H2S等也对矿床成因起到重要影响。

四、成矿流体对矿床成因的影响1. 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成矿流体的迁移作用决定了矿床的形成位置和类型。

成矿流体在地下岩石中的迁移路径、速度和方式直接决定了矿床的分布模式。

2. 成矿元素的赋存与沉积成矿流体中的金属元素赋存状态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

它们可以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流体中,也可以以矿物颗粒形式悬浮于流体中,最终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沉积形成矿床。

五、矿床成因分析与矿产找矿通过分析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线索。

矿床成因分析是矿产勘探的关键环节,对于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物成 因论 ”2。 由此 可见 , _ J 由于 对 该 铜 矿 床 成 因认 识上 的不 同 , 因而在 各 种 成 因认 识 阶段 找 矿 主导 思 想 、 景 区 的选 择及 矿 体 延 伸 方 向 的预 测 等 问题 上 远 都会存 在 较大 的分歧 , 毋庸 置 疑 , 找矿效 果也存 在 其 着显 著 的差别 。
S r lNo 5 1 ei . 0 a




总 第5 1 0 期 2 1 年 1月第 1 01 期
J n ay 2 1 a u r . 0 1
M 0RDEN I NG M NI
四川 会理 大铜 矿 铜矿 床成 因及成 矿模 式探 讨
杨忠芳 文 海霞 曹华 文
(. 1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 院;. 2 成都理 工大学沉积地质研 究院;. 3 中国地质 大学地球科 学与资源学院)
究 多成 因矿 床 对 提 高预 测 矿 床 的 能 力 是 至 关 重 要
矿作用 : 地质、 流体 包裹体和稳 定 同位 素证 据 [ ] 岩石 学报 , J.
2 0 2 ( ): 1 1213 0 7,3 9 2 3 - 4 .
的, 相信 随着 越来 越 多新 类 型 多 成 因矿 床 和 叠 加改 造 成矿 系统 的发现 和认识 , 于发 展矿 床学研 究 , 对 深
个叠加改造型铜矿 [] 地质 学报 ,0 5 7 ( ) 1613 J. 2 0 ,9 1 :0 —3 .
陈岳龙 , 杨忠芳 , 赵志丹. 同位 素地 质年代 学与地球 化学[ . M]
地 质 出版 社 .0 5 20( ) 696 8 J. 2 0 ,3 3 :7 -8 . [ ] P NGRuMi ,hi u hn , a u Fn ,tMam t yr- 2 E n n Z a Y S eg H nX e eg e. g ai hdo c

广西丹池成矿带锑矿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广西丹池成矿带锑矿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广西丹池成矿带锑矿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锑已经成为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金属,无论是在生物研究、化学研究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能看到锑的影子。

如今,锑已经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金属,所以锑矿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矿物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广西是我国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量多达115万吨。

标签:锑矿成矿特征成矿成因如今,锑也已经成为一种优势矿产开始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医学、航天等工业生产或者其他产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锑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锑矿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

广西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锑矿产地之一,是供应我国锑矿资源的重要地区,为了更好的利用与开发锑矿资源,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于锑矿的研究事业中,为我国锑矿产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1成矿带地质背景丹池成矿带位于桂西北地区,处江南地轴西南边缘的单池褶断带,形成的原因是燕山运动的影响,因为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导致了多种矿石资源的产出。

丹池成矿带除了拥有丰富的锑矿资源以外,还有锡、钨、汞等多种矿物资源,广西的丹池成矿带作为我国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对我国与锑有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锑矿的成矿特征2.1有准确的成矿时代锑矿的成矿时代比较齐全,根据如今显示的资料可知,锑矿在我国东期、印支期以及燕山期等都有产出,我国的成矿期与世界锑矿的成矿期是基本一致的。

经过彭建堂,金荣龙,杨瑞琰等人的研究,锑矿成矿时代的范围不断地缩小,更加确定出了较为准确的时间为燕山期。

广西是我国锑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由于火山活动而产生了多种矿产资源,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成矿区域,包括锡多金属矿带区域等。

2.2矿床集中且类型多我国是锑资源丰富的国家,而广西丹池成矿带更是我国重要的锑矿产地之一,有较多的锑矿床,包括茶山锑矿床、三排洞矿床、箭猪坡锑矿床等,其中比较重要的锑矿床就是茶山钨锑矿床,位于大厂矿田中矿带南段,分为两种矿体类型。

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研究

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研究

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研究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处江苏省句容市,已被识别为一个重要的金属矿床。

近年来,研究人员积极开展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研究,为发展该矿床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对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更好地发掘和开发此矿床。

一、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1、地质背景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处于江苏句容市地处的汉阴地区句容隆起带内。

此带属江浙西南过渡带,是中国中部特提斯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山距海拔283米,北接隆起带,南接浆江断裂带,形成独特的地质构造。

2、岩矿类型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岩矿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岩、砂岩及黑色碳酸盐岩。

以结晶碳酸盐岩为最主要的矿物结构,其中包括硫酸盐岩、岩棉岩、玄武岩和石英岩。

铜钼矿石以包裹体状为主,呈球状、补状、脉状等,有硫酸盐岩背景和石英脉岩背景之分。

3、铜钼矿的成分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素以微米级岩质脉为主要矿物组成,其中以黄铁矿和磁铁矿为主要组分,富集有铜、钼、铅和锡等轻金属。

其他主要组分还包括金红石、辉钼矿、钛锰矿和金属铜铅钼等。

二、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成矿规律1、成矿深度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地质结构介于汉阴地区隆起带和浆江断裂带之间,矿体所在空间深度约为1000-2500米。

该空间即断裂带的上拱形三角洲,这里的变质岩在热液作用下熔融,形成侵入型热液矿床,从而形成了床体。

2、成矿温度研究表明,句容铜山铜钼矿床经历了三次成矿反应,其中成矿温度分别为400-450℃、350-400℃和300-350℃。

这说明该矿床受岩浆活动影响较大。

3、成矿时代根据地震反射、地质钻探及矿物组成等研究成果,推断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的成矿时代为中元古界早期的自生期,约为208-260Ma。

三、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成因研究1、浆源成因通过对铜山铜钼矿浆源成分的分析发现,其中主要包括钠、钾、铝、铅、锶和钴等元素,这些元素主要来自上部地壳及底部地幔构成的古生界熔融岩浆源。

浅析矿床的成因及研究方法

浅析矿床的成因及研究方法

浅析矿床的成因及研究方法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

研究成矿后变化的基本方法有:地质构造制图、地球化学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要研究和建立矿床的变化、改造模型;将矿床演变作为含矿区域地质历史的一个环节,将矿床个体变化研究与区域成矿系统演变相结合。

标签:矿床;地质;模型法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

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

由于已发现矿床的大多数是在其形成后经过变化而保存下来的,因此矿床学研究应兼顾矿床的形成(成因)和矿床的变化、保存(产出)两个方面,以提高矿产预测的能力。

矿床变化与保存的研究内容包括:(1)控制要素;(2)变化、改造的过程;(3)变化、改造的产物;(4)不同矿床类型的变化;(5)不同时——空域中矿床的变化;(6)矿床保存条件。

研究成矿后变化的基本方法有:地质构造制图、地球化学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要研究和建立矿床的变化、改造模型;将矿床演变作为含矿区域地质历史的一个环节,将矿床个体变化研究与区域成矿系统演变相结合。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的聚集地。

包括地质的和经济的双重含义。

矿床是地质作用的产物,但又与一般的岩石不同,它具有经济价值。

矿床的概念随经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19世纪时,含铜高于5%的铜矿床才有开采价值,随着科技进步和采矿加工成本的降低,含铜0.4%的铜矿床已被大量开采。

确定矿床的基本条件是:①有用元素或矿物的含量要达到最低可采品位,如铜的最低可采品位是0.4%,铁的最低可采品位一般是2.5%。

②矿石工艺性质,包括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

如铝在霞石和高岭石中含量较高,也可分离出来,但加工工艺复杂,成本很高,因此一般只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③矿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有用物质在岩石中是均匀分布,还是在局部集中(如矿脉),对于采矿难易和成本影响很大,因而也对确定矿床的最低可采品位有重要影响。

④矿床规模。

指可采矿石的储藏量。

矿床规模大,矿山建设投资大,但经济效益很高。

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河北省阜平地区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张 星,安亚涛,宋玺权,肖明君,赵文艺摘要:河北省阜平地区位于太行山造山带北段。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该地区矿床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总结出了矿化富集规律,综合矿床产出地质环境等特征,指出矿床类型应为热液脉型矿床。

矿床受隐爆角砾岩、断裂构造共同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成矿。

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研究区内蚀变强烈,矿体受微晶钠长斑岩、隐爆角砾岩控制。

控制矿体为斑岩型矿体的顶部,含矿热液上移沉淀、富集,深部主矿体尚未有工程控制,找矿潜力特别巨大。

为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地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河北;阜平;白石台;矿床成因;成矿规律1 区域地质背景1.1 区域地层河北阜平白石台银多金属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金属矿种主要为金银多金属矿。

该地区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有利。

研究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变质结晶基底高级变质岩系中上元古界地层,以及中生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组成。

阜平岩群宋家口岩、元坊岩组主要岩性为一套灰黑色二长浅粒岩、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灰黑色变粒岩夹伟晶岩脉等组成,局部可见斜长角山岩。

中生界侏罗系髫髻山组为一套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系,岩性为粗面岩、凝灰岩、流纹岩等组成。

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地层为一套滨浅海碳酸盐潮坪相沉积,主要为白云岩、石灰岩夹页岩组成。

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青白口系岩石地层为碳酸盐岩、硅质岩、页岩、碎屑岩,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

1.2 区域岩浆岩变质深成岩在研究区主要有平阳片麻岩、岗南片麻岩、坊里片麻岩、大石峪片麻岩。

岩性分别为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浅色斜长片麻岩、磁铁角闪二长花岗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元古代。

1.3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以断裂、褶皱为主。

区域内的主要断裂构造为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该断裂构造向方向呈北北东向。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1000-0569/2007/023(09)-2085-08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岩石学报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陈衍景1,2倪培3范宏瑞4 FPirajno1,5赖勇2 苏文超6 张辉6CHENYanJing,NI Pei,FAN HongRui, F Pirajno, LAI Yong, SU WenChao andZHANG Hui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3.南京大学壳慢演化与成矿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5.GeologySurvey of WestAustralia, 100PlanStreet,Perth, WA 6004,Australia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1.KLMD,GuangzhouInstitute ofGeochemistry认ChineseAcademyof Sciences, Guangzhou510640,China2. Laboratory ofOrogenand Crust Evolution,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3.Key Laboratory ofCrust-MantleEvolution and }ineraliz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China4. Key Laboratory ofLithosphere Evolu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5. Geology SurveyofWest Australia, 100Plain Street, Perth,W A 6004,Australia6. Institute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of Sciences, Guiyang 550002,China2006-12-30收稿,2007-06-22改回.Chen YJ, NiP, Fan HR,Pirajno F,LaiY,SuWC andZhang H.2007. Diagnostic flui dinclusions of differenttypes hydrothermalgold deposits.Acta Petrologica Sinica.23(9);2085一2108AbstractThis paper, using gold depositsas example, attempts tosetupa scientific linkage between oregeology andfluid inclusions,consideringthat inprevious published works,obs ervations and measurementsof the fluid inclusionscommonlywere not well interpreted. In som ecases, geological data didnot agree with theresultsobtained fromfluidinclusion studies. Inthispaper, we firstreview previousclassifications of golddeposits,andthen,subdivide golddeposits into five classes,based onthe dominant ore-formi ngprocesses:1)intrusion-related hypothermal systems,suchas porphyry-systems, breccia-p ipes,IOCG and skarns; 2)orogenic- or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type;3)epithermal-type,i. c.reworking hydrothermal depositshosted in continental-facies volcanic- subvolcanic rocks;4)fine-grain disseminated type(Carlin-type and/orCarlin-style ),i. e. reworking hydrotherm aldeposits hostedsediments; and 5)hydrothermalmetalliferous sediments related to submarine venting, suchasVMS andSEDEXstyles.Inthiswork we selectdiagnostic geological andfluid-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ive classes ofore-systems,andclarify theirkey differences thatcan be used as genetic markers.Ore-fluid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end-members,namelyreworking, metamorphic andmagmatic fluids. Manyore-systems are knownto formas a resultof multiple fluidsduring multi-stage events; and theirlate-stage of mineralization alwaysbeing caused by fluids with a high-proportion of reworking of theoriginalore systems or by renewedfluid flow.Therefore,thefeatures of late-stagefluids,alterationand mineralization cannot be used to identify theorigin andgenetic type of an ore-system. Instead,wesuggest that only the early-stage signatures can beemployedto determine the origin andtype of anore-system.Reworking fluids are characterizedby low-temperature(<300 0C),low-salinity and low-contentof COZ,and sourcedfrommeteoric and/or sea water;metamorphic fluids by moderate-temperature,low-salinityand high-c ontent ofCOZ;and magmatic fluidsbyhigh-本文受国家973项目(2006CB403500)和I_I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40425006,40730421)的资助。

叠加成矿效应

叠加成矿效应

叠加成矿效应
叠加成矿是造成多成因矿床的重要因素。

代表性的矿床有白云鄂博稀土-铁-铌矿床、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冬瓜山和狮子山铜多金属矿床等。

由于我国特殊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多期多阶段的地质事件和相关成矿作用常出现在同一构造成矿带中,因而生成多成因矿床。

由于多次矿化的叠加,矿质多重富集,所成矿床常呈较富、较大规模,即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

但在某些矿床中,在叠加成矿过程中也可造成某些矿质的流失,从而使矿石的质量降低。

叠加成矿系统中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导致成矿物质的复杂多样,既有早期成矿物质,也有在后期带入的新的成矿物质。

我国金属矿床中伴生组分多、难选治矿石多,叠加成矿是一个重要原因。

多元素伴生,这一方面提高了矿床的综合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矿石选治难度。

叠加成矿系统的结构构造比较复杂,如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矿化分带、矿石的结构构造等。

通常来讲,仅经过一次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其形态产状相对单一,如沉积矿床常表现为层状,而热液矿床最常见脉状矿体。

叠加成因矿床因其成矿作用复杂性导致矿体形态的复杂特征,如大厂锡矿,既有泥盆纪喷流沉积形成的层状矿体,也有与燕山期岩体侵位有关的脉状矿体。

有时叠加成矿作用也会导致特殊的矿化分带,如粤北盆地大宝山矿床、华北地台北缘东升庙矿床等,都是在早期喷流沉积成矿之上叠加了晚期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化,也就造成了矿化水平分带与垂向分带的复合。

叠加成矿也常造成多种结构构造矿石同时出现在同一矿床中。

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床叠加成矿:辉钼矿Re-Os年龄和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证据

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床叠加成矿:辉钼矿Re-Os年龄和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证据

2023/039(11):3479 349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18654/1000 0569/2023.11.16索青宇,李昌昊,申萍等.2023.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床叠加成矿:辉钼矿Re Os年龄和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证据.岩石学报,39(11):3479-3490,doi:10.18654/1000-0569/2023.11.16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床叠加成矿:辉钼矿Re Os年龄和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证据索青宇1,2,3 李昌昊1,2,3 申萍1,2,3 赵俊康4 楚翔凯1,2,3SUOQingYu1,2,3,LIChangHao1,2,3,SHENPing1,2,3 ,ZHAOJunKang4andCHUXiangKai1,2,3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4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地质勘查院,厦门 3610001 KeyLaboratoryofMineralResources,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2 College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3 InnovationAcademyofEarth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29,China4 GeologicalProspectingInstitute,ZijinMiningGroupCo ,Ltd ,Xiamen361000,China2023 06 29收稿,2023 09 20改回SuoQY,LiCH,ShenP,ZhaoJKandChuXK 2023 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oftheDuobaoshanCu(Mo)depositinHeilongjiangProvince:IndicatedbythemolybdeniteRe Osisotopicdatingandsulfurisotopecomposition.ActaPetrologicaSinica,39(11):3479-3490,doi:10.18654/1000 0569/2023.11.16Abstract Porphyrycopperdepositscanbedeformedbysubsequentmagmatic tectonic metamorphicevolution,resultingintheconsequent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andtheremobilizationofpre existingores Thisprocessmightpotentiallyincreasetheoregradeand/orresource WefocusontheDuobaoshanCu(Mo)deposit,twomineralizationperiodswereidentifiedwithintheDuobaoshandepositinthisstudy,i e ,theporphyryperiodandthesuperimposedperiod TenmolybdenitesamplesfromthesuperimposedperiodyieldRe Osisotopicmodelagesof435 6±10 5Mato446 1±7 1Ma,andanisochronageof440 1±4 5Ma(MSWD=0 56) Combinedwiththeageofmagmaticactivitydevelopedintheregion,itissuggestedthatthe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andtheLateOrdovicianbasalticandesiteshouldbeformedinaunifiedgeologicaleventintheDuobaoshandeposit Thein situsulfurisotoperesultsofchalcopyriteandpyritefromdifferentmineralizationperiodsshowthattheaverageδ34Svalueofchalcopyriteintypicalporphyryveinsis-2 12‰,whilethoseofchalcopyriteandpyriteinthe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are-1 78‰and-1 03‰,respectively,whichfallintotherangeofamantlesource,indicatingthatthesulfurofthedepositmainlycomesfromthemagma However,previousstudieshavefoundthatchalcopyriteformedduringthe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haslowδ34Svalues(-12 9‰~-5 6‰)asaresultofthemigrationoflightsulfur32Swhichiseasilycarriedbylate stagefluidsanddepositedinareasofalowerstress Theisotopiccompositionsindicatethatthemineralizedelementsinthesuperimposedperiodeitheroriginatedfromnewmagmatismorinheritedfrompre existingrock(ore)bodiesKeywords DuobaoshanporphyryCu(Mo)deposit;Superimposedmineralization;Re Osisotopeage;Sulfurisotope摘 要 斑岩型矿床易受后期岩浆、构造、变质等地质作用影响,使得矿床自身发生改造变形。

矿床成因与整装特征分析

矿床成因与整装特征分析

矿床成因与整装特征分析矿床作为人们从古至今一直关注的对象之一,其成因和特征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了解矿床的成因和整装特征,不仅对于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和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矿床的成因主要与构造运动、热液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构造运动可以产生裂隙和断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裂隙和断层在地质历史长时间的作用下,形成了矿床成矿的通道和储集空间。

热液活动是矿床成矿的关键环节,热液通过地壳的裂隙和断层进入地下,与周围岩体发生反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矿体。

在矿床整装特征分析方面,不同矿床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对于火山岩型矿床,其特征主要体现在矿体与火山岩的密切结合。

火山岩型矿床常常以脉状、块状或矿带状的形式分布在火山岩中。

矿体与火山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接触,矿物成分和结构通常有所差异。

而沉积岩型矿床的特征则主要体现在矿体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上。

沉积岩型矿床通常形成在沉积盆地内,矿体呈层状或点状分布,矿物成分主要来自于沉积物的富集和改造。

除了成因和整装特征,矿床的勘查和评价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矿床勘查是指通过地质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矿床的含矿区域进行详细、系统地调查和研究,以了解矿床的储量、品位和开采条件等,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矿床评价则是指对于发现的已知矿床进行资源量、品位、开采条件等方面的评估,为矿山开采提供可行性研究和科学决策。

矿床成因和整装特征分析在地质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矿床成因的研究,可以了解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和地质过程,探索矿床的形成机制和规律。

而矿床整装特征分析则能够揭示矿床的空间分布、矿体类型和矿物组合,为矿床的勘查和评价提供依据。

然而,矿床成因和整装特征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矿床形成的过程复杂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难度较大。

其次,矿床整装特征的解释和识别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这对于一些条件有限的地区来说可能不易实现。

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

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

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成矿系统研究的意义可概括为3个方面:(1)推动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成矿系统分析从事物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出发,将复杂万千的成矿作用以系统思路贯穿起来,将成矿的环境、背景、要素、作用、过程、动力、产物、异常和演变等作为一个自然作用整体加以研究,这有利于全面认识成功动力学机制、矿床形成演变历史过程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从而推动矿床学研究进一步从现象到机理,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局部到整体,因而是提高矿床学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利于发挥矿床学对整个地球科学的功能成矿系统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功能是成矿物质的高度浓集。

这种浓集显示了自然作用的神奇,高度成熟的有机质集中在人体大脑中是人类成了万物之灵,而金属、非金属元素的高度富集产生有用性质而变成了贵重的宝藏。

可以认为,成矿系统的发生、演变到终结是更大尺度、更高层次的地质系统(地球系统、岩石圈系统、地壳系统等)的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结果。

每一个成矿系统都发生在一定地质时代和特定的地质环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化石”“地质记录”的作用,可以将某类矿床或成矿系统的出现作为当时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地质事件性质的“指示剂”。

例如,南非古元古代含金-铀砾岩矿中碎屑状黄铁矿的出现可以作为当时大气圈中缺氧的证据。

但在过去,非常丰富的有关矿床和成矿作用的信息和观点多只限于应用在找矿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而忽视了将这些有用信息应用到地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中去,也即忽视了成矿系统与其他地质系统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这对于整个地球科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相信由于矿床学家和其他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上述现象将有所改变。

而加强成矿系统研究有助于辩证认识成矿系统与其他地质系统的关系,有利于矿床学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影响、渗透和促进。

(3)全面指导矿产的勘查和开发研究成矿系统的实用意义在于全面、有效的指导矿产勘查工作,提高成矿预测的精度。

建立了成矿系统的概率,认识了某一个成矿系统的全局,对于可能产生在这个系统中的有关矿床类型、矿床形成过程和控矿因素等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这对于找矿勘探工作可以起到举一反三、有此及彼、驾驭全局的作用。

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

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

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一直是地质学与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矿床成因是指某种矿床的形成机理和过程,而成矿预测则是根据已有的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通过对矿床的勘查、探测和评价,推测其他潜在矿床的分布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方法。

一、矿床成因研究矿床成因研究的核心是探索矿物资源形成的机制与过程。

在地质学中,世界上的矿床大致分为热液矿床、沉积矿床、接触变质矿床、岩浆矿床、剥蚀矿床等几类。

每一类矿床的成因都有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过程。

例如,热液矿床的形成与地壳中热液流体的运动、热变化和岩浆的升华有关。

在这类矿床中,矿物的沉淀和结晶是由于热液中的物质溶解度的变化所导致的。

而沉积矿床的形成则涉及颗粒物质的沉积过程,如河流、湖泊、海洋等环境中的泥沙沉积和有机物的降解。

矿床成因研究的方法通常包括实地调查、野外测试和室内实验。

通过对矿床周围地质构造的勘查和分析,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矿床形成时所处的环境和作用力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矿床附近岩石和矿物的分析,探究其成分和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矿床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二、成矿预测研究成矿预测研究是在已知矿床背景下,通过勘查和探测研究,推测其他尚未开发的矿床的存在和特征。

成矿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技术及数学模型的应用等。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对地下物理场的测量,如重力、磁力、电磁场等,来寻找矿床的隐藏信号。

地球化学勘探则是通过对地壳中成分的分析,如土壤、植物、岩石矿物等的化学特征,来研究矿床的位置与性质。

遥感技术则利用航空、卫星等遥感工具,通过对地表地貌、植被、土壤等的图像信息进行解译,来寻找矿床的痕迹。

此外,数学模型的应用也在成矿预测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如物理模型、地质模型等,预测潜在矿床的位置、形态和规模。

三、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的意义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研究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研究

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研究

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矿床成因研究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位于江苏句容东南部,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新发现矿床,其所含金属元素含量更高,预计矿床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因此,对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的地质特征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是一种中铜、钼矿,其地质特征如下:1、矿体结构特征: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主要呈层状结构,岩石层沉积厚度以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为主,多为横向分布。

2、矿床类型特征: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是属于地壳层底的新生代造山构造中的构造热液型矿床。

3、矿床成矿条件特征: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的成矿是受新生代造山构造的作用,造就了该地区的褶皱、褶皱错移、块芯、断层、山脊和其他构造构造,形成了适宜的成矿条件。

二、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的成矿规律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成矿是受新生代造山构造的影响,其具体成矿规律如下:1、成矿以于构造断层发育部位为首要条件,断层发育部位的活动作用为矿脉的发育提供了重要条件。

2、活动断层切割山脊后,在断层带处发育构造热液型矿脉,矿脉通过断层网络或单独形成微量矿体,有利于金属元素的植入和积累。

3、断裂带内部形成大量构造热液化产物,如洋溢石英、变质花岗岩、营养矿物、沥青状脉石和硫磺化物等,形成良好的助成矿媒介。

三、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的矿床成因1、成因背景条件: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的成矿成因是受新生代造山构造的影响,该地区新生代造山构造活动显著,包括褶皱、褶皱错移、块芯、断层、山脊和其他构造构造。

2、热液集聚成因:在新生代造山构造的压力下,岩石发生变形,导致岩浆对流,形成大量的构造热液体,以及大量的构造热液化产物,这些构造热液体向低压地带集聚,并最终沿断层网络发育构造热液型矿脉及矿体。

3、成矿组分的来源: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中金属元素的来源主要是构造热液体,构造热液体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在沿断层网络发育构造热液型矿脉及矿体过程中,金属元素被植入和积累,形成江苏句容铜山铜钼矿床。

第二章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分类

第二章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分类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知道矿床是地壳中成矿元素在总体分散的背景下出现的局部富 集状态。这种富集状态是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并保存下来的。有的矿床学家通过 计算一些重要矿产世界探明储量与大陆地壳中该种金属总量的比值得出了成矿作用是一 种概率很低的地质作用的认识,一般富集在矿床中的金属元素只是地壳中该种金属总量的 百万分之几到十亿分之几,如Fe为 8.8×10-6,Cu、Pb、Zn、Mo、Au、Ag大致都为n·10-7, Ti、W为n·10-9。应该指出的是成矿作用也决不是特殊的罕见的地质作用,多种地质作用 中只要包含导致元素迁移富集机制就能成矿,另一方面,矿床的形成当然也需要多方面条 件的有利配合,以使元素富集作用得以发生并得到充分发展。
有成矿物质的来源是矿床形成的前提,成矿物质有多种不同的来源,而且成矿物质聚 集的方式与其成矿物质来源也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重要的金属是岩浆从深部带来的。超基 性岩浆、基性和碱性岩浆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金属是在相应岩浆形成时进入岩浆并在 其冷却过程中通过结晶和分异聚集起来的。花岗质岩浆在其形成过程中也把原岩中的金属 一起带入岩浆,但一般情况下含量少而分散,多在岩浆末期或在岩浆期后聚集在气水溶液 中。岩浆中的金属并不是地壳中热水溶液中所含金属的唯一来源。热水溶液中的成矿金属 既有在岩浆冷却过程中以气液相分出来的,也有熔浆从围岩中同化而来的,还有不同起源 的热水在地壳中循环过程中从流径的岩石中淋滤出来的。
岩浆熔融体冷却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一些矿物如铬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从岩浆 中结晶出来而可在岩浆岩内聚集起来,形成矿床。伟晶岩中许多有用矿物,尤其是早期阶 段形成的矿物也是在富含挥发组分的硅酸盐中结晶形成的。
岩浆来源和非岩浆来源的热水溶液是更为稀薄的水溶液,其中以离子、络离子和分子 状态,也以胶体和悬浮态携带着成矿物质,随着热液活动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这 些物质也可以直接从热液中结晶和沉淀出来,例如热液脉状矿床石英脉中的金属氧化物、 含氧盐和各种硫化物都是这样。能够引起成矿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情况大致有三种,一是 生成沉淀物。二是物质组分间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又有三种类型:①在介质化学性质、温 度压力变化时溶液中不同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包括水解作用、交换反应、氧化 还原作用等;②不同成分的溶液混合时引起的反应;③溶液和围岩物质间发生反应形成交 代矿体。三是溶液中以胶体形式携带的物质发生凝聚。

成矿规律研究(PDF格式)

成矿规律研究(PDF格式)

成矿规律研究成矿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成矿规律研究: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

成矿规律概念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成矿规律既是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从1892年法国的L.德洛内提出成矿规律的概念以后,В.И.斯米尔诺夫、Р.鲁蒂埃等人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全球成矿规律、区域成矿规律、矿区成矿规律以及单矿种为主的专门性成矿规律等不同的分支。

(一)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矿种或矿床常在某一地区的某一地质时代内集中出现。

例如:世界上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世界上80%的钨矿形成于中生代;世界上的盐类矿产主要形成于二叠纪等。

矿产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通常用划分成矿期的方式来表述: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称之为成矿期。

1.我国主要的成矿期划分成矿期是研究矿床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化和分布规律性的有效途径。

地史中一定类型的矿床及其组合的出现往往和一定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有关。

据我国地壳发展的主要构造运动及成矿特征,将我国的成矿期划分为如下六个:1)前寒武纪成矿期, 2)加里东成矿期,3)海西成矿期, 4)印支成矿期,5)燕山成矿期, 6)喜山成矿期前寒武纪成矿期早太古代成矿期(泰山期)(3800~2500Ma):绿岩带及有关矿床;Fe、Au、Cu、P、滑石、菱镁矿、石墨、云母等。

晚太古~早元古代成矿期(中条或吕梁期)(2500~1800Ma):Cr、Ni、Pt、Fe-Ti、金刚石、铜铅锌硫化物、稀土、硼、滑石、菱镁矿、云母等。

中—晚元古代成矿期(1800~600Ma):Fe、Cu、P、石棉、石墨等矿产,在北方产于长城、蓟县、青白口系地层中,在南方则产于板溪群、会理群、昆阳群、神农架群、南沱砂岩层及相应地层中。

热液成矿作用机制及矿床成因研究

热液成矿作用机制及矿床成因研究

热液成矿作用机制及矿床成因研究矿产资源是地球所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热液成矿作用作为一种常见的矿床形成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热液成矿作用机制和矿床成因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热液成矿作用机制热液成矿作用是指由于热液对岩石的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形成矿石的过程。

热液成矿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溶解-沉淀作用,二是渗流-替代作用。

在热液成矿作用中,热液通过与地壳中的岩石发生接触,使得岩石中的矿物发生溶解。

当热液中的成分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引发矿物的沉淀,形成矿床。

这个过程被称为溶解-沉淀作用。

另一种机制是渗流-替代作用。

热液通过脉管或岩石的裂隙渗入到固体岩石中,从而使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变质和替代。

这个过程被称为渗流-替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热液成矿作用的机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实际成矿过程中,溶解-沉淀作用和渗流-替代作用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促进。

研究者们通过对热液成矿作用的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矿床的形成过程,还能为寻找和探测矿产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二、矿床成因研究矿床成因研究是研究矿床形成的过程及其相关因素,旨在揭示矿床的起源和演化。

通过深入研究矿床的成因,可以为矿床资源的勘探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热液成矿作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

研究者通过分析矿床中的矿物组成、地质构造以及热液流体特征等来探讨矿床的形成过程。

以金矿床为例,热液成矿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在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热液成矿作用主要通过高温、高压的热液流体对岩石的化学作用以及渗透作用发挥作用。

热液中富集的金属元素在流体的携带下进入到固体岩石中,发生溶解、沉淀和替代作用,最终形成金矿床。

矿床成因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还能为找矿者提供重要的勘探指导。

研究者们通过深入探索不同类型矿床成因,不断提高矿床勘探效率,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矿系统简介》PPT课件

《成矿系统简介》PPT课件

PTP课件
14
• 两者的关系:
– 从前述成矿系统的定义看,成矿系统是由矿 质来源、控矿因素、成矿过程、成矿产物 (矿床组合及有关异常)和成矿后改造保存 等一系列要素组成的一个自然作用体系。因 此,从研究对象看,成矿系统应包括成矿系 列,或至少比成矿系列有更广阔的研究对象。
PTP课件
15
– 在研究内容上,从已发表的有关成矿系列的文献看, 成矿系列着重研究在成矿区带中由一个主导地质作 用形成的诸矿床(类型)之间时、空、成因联系, 重点在事实的概括、总结和分析。而成矿系列则主 要从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成矿作用动力学去 研究成矿的总体特征,包括矿床组合及有关地质异 常之所以形成的原理,即研究成矿系列的成因、动 力和过程。显然,成矿系统在理论内容探索上更为 全面。
– 成矿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地 质历史上,成矿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成矿系统 的类型、数量随时间增长并有复杂化的趋势。例如, 在前寒武纪控矿因素和矿床类型比较简单;而显生 宙的控矿因素和矿床类型明显增加,如普遍而强烈 的生物成矿作用和风化成矿作用等。
PTP课件
11
• 四、成矿系统研究意义
PTP课件
7
• 二、成矿系统结构
• 成矿系统的内部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 控制成矿因素:包括沉积、构造、岩浆、变 质、流体、生物、大气、地貌、风化、热动 力等作用;
– 成矿要素:包括矿源、流体、能量、空间、 时间等;
– 成矿作用过程:包括成矿发生、持续、终结 以及成矿后的变化和保存等;
– 成矿产物:包括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成矿 系统的基本结构可表示如图2-1。
成矿系统及演化是在矿床研究和矿产
勘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观念,是用系 统论和历史观研究区域成矿学和矿床学的 一种尝试。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

内蒙古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探讨及成矿模式作者:***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关键词]别鲁乌图、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床发育在苏尼特右旗南部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包尔汗图—白乃庙陆缘弧,三级构造单元为镶黄旗—正蓝旗二叠纪陆缘弧。

南以白云鄂博—化德断裂为界,北以索伦—西拉木伦河断裂为界的一近东西向展布的条带区域[1]。

近些年来,在该构造带内发育了较多的重要矿产地,如白乃庙铜矿、白乃庙金矿和别鲁乌图铜多金属矿等[2-3]。

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学者开始对别鲁乌图铜矿床进行过研究,主要围绕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研究较多[4-6],个别学者也曾经对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所涉及[7-9],但关于别鲁乌图铜矿床的成因机制尚还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迄今为止,对于别鲁乌图铜矿的成因类型,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种观点是认为别鲁乌图铜矿床为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别鲁乌图铜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

本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矿物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将为该区研究海相火山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1.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中—新元古代白云鄂博群板岩和千枚岩(其为逆冲推覆体);早古生代白乃庙组绿片岩夹少量绢云长英岩以及志留系具有弧后盆地特征的徐尼乌苏组碎屑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及西别河组碎屑岩;晚古生代出露的一套石炭—二叠系火山—沉积岩,有阿木山组、三面井组等,主要由浅海相碎屑岩和少量火山碎屑岩组成。

早古生代岩浆岩和晚古生代岩浆岩同时发育,以中酸性岩体为主。

区域上断层发育,主要有NNE向和EW向两组断裂,断层具有挤压推覆、多期活动的特点,控制着区内地层分布、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床位于著名的白乃庙铜矿东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包尔汉图—白乃庙—翁牛特旗陆缘弧。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思路、步骤和实践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思路、步骤和实践

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思路、步骤和实践陈正乐,陈柏林,吕古贤,杨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及其组合和叠加.改造关系的总和。

它既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的组构特征,又包括构造力对成矿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影响机制和发展历史。

1、研究思路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将构造研究与矿床成因研究相结合。

在研究矿田构造的基础上, 研究成矿构造体系的控矿作用,强调构造控矿的重要性,但认为构造并不是唯一因素, 需要其它成矿要素的结合(包括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能量、成矿空间等), 立足对矿床成因的整体研究。

强调构造活动贯穿成矿系统的全过程,认为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基本因素,构造控矿功能包括了构造背景、动力驱动、矿液通道、矿体就位、成矿阶段(分带、类型)、构造动力成岩成矿、成矿后变化。

由于在区域成矿过程中,在具备成矿物质的前提条件下,构造和流体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基本控矿要素,因此只有将构造研究与成矿物质研究(流体)过程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全面认识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进而开展找矿预测。

强调研究在构造动力作用下,成矿流体的来源-运移-聚集-成矿过程,研究动力成岩成矿和动力驱动流体成矿过程,探讨隐伏矿产的定位预测。

2、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及隐伏矿产找矿预测研究步骤在区域成矿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矿田构造应力场、构造流体动力学研究,综合提取各种成矿条件,进行区域构造应力场模拟分析,总结区域(矿区)成矿规律,建立构造控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从单个控矿模型到区域控矿模型),开展隐伏矿产找矿预测。

2.1 区域成矿背景和构造环境:a.建造及大地构造的背景,b.不同尺度的构造研究:针对全球性成矿域,研究全球成矿构造(中亚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进行全球成矿分析;区域成矿预测和资源潜力评价则需要开展区域成矿构造体系研究;2.2 控矿构造解析矿田控矿构造解析可以直接为找矿、勘探和采矿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关于青海门源县松树南沟金矿矿床有关问题探讨

关于青海门源县松树南沟金矿矿床有关问题探讨

关于青海门源县松树南沟金矿矿床有关问题探讨本文对青海门源县松树南沟金矿成矿阶段、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松树南沟金矿成礦阶段矿床成因成矿模式青海松树南沟金矿位于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嘴镇内,矿区最高海拔3900m,一般在3450~3800m。

1成矿阶段划分根据矿床中矿石类型分布特征、矿物形成先后及成矿温度、矿物共生组合、载金矿物特征、自然金赋存状态,结合矿石中硫、铅同位素分布特征,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期,五个成矿阶段。

具体是火山喷发期(包括成岩变质作用期);高、中温热液期,本期大致可分为磁铁矿—自然金阶段、黄铜矿—自然金成矿阶段两个成矿阶段;中低温热液期,本期分为石英——自然金阶段、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三个阶段。

矿床主要金属矿物生成顺序依次为:东矿段: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

西矿段: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斑铜矿。

2矿床成因分析松树南沟金矿床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中朝板块北祁连板段北祁连洋壳沉积带南缘,达坂山深大断裂带北侧。

由于早古生代(晚奥陶世)大洋盆地的演化,北祁连地区发生了强烈的中基性火山喷发(溢)活动,区域上富含金、铜等成矿元素的火山沉积岩就形成于这个时期。

对矿床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是加里东及其以后的造山活动,其中发生于海西晚期—印支期(275~161Ma)的陆内碰撞造山活动与矿化关系尤为密切,这个时期有规模较大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形成于达坂山深大断裂带旁侧,成矿元素活化的驱动力是其中的中基性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并产生变质热液成矿流体;与此同时,碰撞加厚的高原下地壳在碰撞造山作用下,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熔体,并与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熔浆组分发生相互作用,大量的金、铜和其他金属以及硫进入埃达克质熔体,使得埃达克质熔体熔载金属和硫的能力大大提高从地壳深部向上侵位过程中,经岩浆分异和重熔形成许多小规模的中酸性岩浆,并从途经围岩中萃取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并混合变质热液成矿流体,形成了富含金、铜的成矿热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加成矿系统与多成因矿床研究
2010-10-27
漫长复杂成矿地质过程中多次成矿事件的叠加常形成叠加成矿系统,它是产生多成因矿床的主要原因.中国大陆独特的大地构造时-空特征和特殊的结构组成,造成了中国叠加成矿系统的发育,是中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文章回顾了叠加成矿研究历史,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等地的叠加成矿作用,探讨了叠加成矿的效应(形成大矿富矿、复杂成分矿石等)、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稳定的`地球化学场、重叠的构造带、同生断层多期活动、早期矿层的地球化学障作用),提出了叠加成矿系统的组合类型,其中以广义沉积型-岩浆热液型二者的叠加最为常见,且多形成大矿.随着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的深入将可能发现更多叠加成矿现象.叠加成矿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区域成矿特征和指导找矿勘查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翟裕生王建平彭润民刘家军 Zhai Yusheng Wang Jianping Peng Runmin Liu Jiaju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刊名:地学前缘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卷(期):2009 16(6) 分类号:
P611 关键词:叠加成矿系统成矿事件多成因矿床形成机
制时空分布superimposed metallogenic system ore-forming event polygenetic mineral deposit ore forming
mechanism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