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B.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公有制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
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3.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财政和税收的中央机构是()。
A. 太常寺B. 太仆寺C. 户部D. 礼部答案:C4.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
A. 蒙古B. 日本C. 西方列强D. 东南亚各国答案:B5. 清朝末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清朝的腐败统治D. 列强的侵略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是()。
A. 八路军B. 新四军C. 东北抗日联军D. 国民革命军答案:A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C. 人民万岁D.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答案:A9.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
A. 土地改革B. 农业合作化C. 人民公社化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 建立经济特区B. 实行市场经济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实施西部大开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
答案:和亲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4.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笞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辽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的氏族遗址中心有一条龙,它是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的;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西北部有用不同色彩的河卵石摆塑的巨龙形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了陶盘彩绘龙。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A.各氏族都出现龙图腾B.龙的形象源于神话传说C.已经产生龙崇拜观念D.区域文化交流活动频繁2.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涕(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娣服,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
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垄断诸侯国间的贸易B.区域贸易兼具政治意义C.齐国称霸以经济手段为主D.商人社会政治地位提升3.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
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
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
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B. 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C.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D. 清朝时期实行封建制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思想主张?A. 仁者爱人B. 礼治天下C. 法家思想D. 君子慎独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军事征服B. 贸易往来C. 宣扬国威D. 寻找宝物答案:C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A5. 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意义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 完成了土地改革D. 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B6.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文言文D. 反对帝国主义答案:C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是:A. 台儿庄战役B. 平型关大捷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 1950年土地改革完成B. 1953年三大改造完成C.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答案:C9.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混合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B10.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邓小平提出的B. 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C. 保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D. 允许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2.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进士科、明经科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023-2024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历史2024.1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战国时期,秦将其统治区域称为“夏”。
睡虎地秦简中的户籍制度规定:“夏子”是指秦国人,以及秦国人与周边新征服地区之人所生子女。
这一规定A.标志户籍制度的形成B.有助于秦国统治的稳定和影响力的扩大C.体现阶级关系的变化D.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瓦解和郡县制的确立2.《汉书》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歌谣)”,并命人为其编订音律。
在祭祀仪式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天子和百官)皆肃然动心焉。
”汉代乐府的创立A.目的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C.开创对民间诗歌整理的先河D.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3.下图是隋唐时期政府所设粮仓分布图。
《隋书》记载隋朝“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转相灌注。
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通典》记载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由此判断①粮仓储粮来自江南地区②广设义仓以备水旱赈济③粮仓的分布与漕运相关④仓储建设反映农业发展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4.有学者认为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当时一些士人“斥心性之空谈,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
下列史事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 B.政府行崇文抑武方针C.“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D.朱熹提倡“格物致知”5.下表是清代南昌县乡饮中大宾身份的统计。
乡饮是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饮酒,还要“敦崇礼教,相互劝勉”。
活动由当地官员负责,并邀请德高望重者出任大宾。
由此可见乡饮注:教谕是县学的教官。
①是政府推行教化的重要途径②引导了尚学重教的社会风气③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④体现了国家优抚高年的传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1840年英国照会清廷: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业圣人?a) 孔子b) 伏羲c) 志人d) 齐物答案:b) 伏羲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答案:b) 唐玄宗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近代史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文化大革命答案:a) 辛亥革命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要战争,其中以下哪个事件导致了正式的全面抗战爆发?a) 卢沟桥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南京大屠杀d) 东北地区投降答案:b) 九一八事变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______年。
答案:1949年2.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9年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4. 首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回了被租借给______的山东省。
答案:德国三、解答题1. 请简要阐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结束。
它奠定了中华民国的基础,并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提供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成功启示了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请解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毁灭性影响的政治运动。
它导致了极端的政治混乱、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以及文化和教育体系的破坏。
数以百万计的知识分子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受到迫害,中国社会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不稳定中。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历史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留下了长期的伤痕。
高三期末考试试题(历史)
高三期末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减少世袭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权力逐渐集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见显著。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C.官僚政治确立D.君主专制制度形成2.《管子·八观》中说:“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
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
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这一主张意在强调A.以民为本B.厉行节俭C.轻徭薄赋D.重农抑商3.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
这反映了秦朝A.统治思想发生变化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注重规范伦理秩序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4.魏晋玄学在自然与名教(纲常礼教)的关系上,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于自然。
这反映了玄学A.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尊崇个性自由反对等级秩序C.为理学兴起奠定理论基础D.是儒道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5.韩愈《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作者旨在A.倡导工商皆本B.维护等级秩序C.主张民本主义D.抨击君主专制6.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它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以下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建立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包括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等。
而科举制度是在隋唐时期才建立的,与秦始皇无关。
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对外交往的表现?A. 遣唐使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丝绸之路的繁荣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丝绸之路的繁荣等。
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佛教文化交流的表现,但不是对外交往的直接体现。
4. 明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促进贸易、传播文化等。
而寻找建文帝并非其主要目的。
5.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B. 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了这场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相反,被迫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制度。
2024年黑龙江省高三历史试题(附参答)
2024年黑龙江省高三历史试题(附参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 分封制趋于解体B. 郡县制得以推广C. 井田制遭到破坏D. 宗法制逐渐强化【答案】C2. 下图是汉初藩封历史变迁图。
这一变迁A.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B. 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C. 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D. 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答案】A3. “土河”是唐代一种军事侦察方式,即“于山口贼路,横断道,凿阔二丈,深二尺,以细沙散土填平,每日检行,扫令净平,人马入境,即知足迹多少”。
近年,某遗址出土了一件被认为是体现该侦察方式的纸质文书。
此文书最有可能出土于A. 四川绵竹剑门关遗址B. 广东广州“蕃坊”遗址C. 新疆尉犁沙堆烽遗址D. 陕西西安“西市”遗址【答案】C4. 1125年,宋使许亢宗奉命赴金,途经“契丹东寨”,记录道:“当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迁徙杂处于此……故此地杂诸国风俗。
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
”这表明A. 通用语言具有重要作用B. 民族交往促进语言融合C. 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 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稳定【答案】BB. 生产方式受到地理环境制约C. 历代正史史料来源一致D. 北方游牧民族习俗因袭传承【答案】B6. 1898年粤汉铁路修筑权被美国合兴公司攫取,引起国人不满。
后该公司违约把三分之二的股票出售给比利时,至1904年,修筑权已呈易人之势。
对此,湘人“大动公愤,纷电政府疆吏,立持废约之议,自行筹办”,鄂、粤两省亦有此议。
这反映出A. 保路运动广泛开展B. 列强在华利益一致C. 民主革命思潮兴起D. 民众路权意识增强【答案】D7. 下表是1910年部分官员奏疏中关于清末新政的言论。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政推行官员言论御史赵炳麟百姓困穷至此,若不度量财力,以定新政次序,在上多一虚文,在下增一实祸。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全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全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B. 秦朝实行郡县制C. 汉朝实行科举制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求贸易机会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A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治理做出了哪些贡献?A. 统一台湾B. 开疆拓土C. 编纂《康熙字典》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D.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答案:D5.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答案:C6.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B. 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C.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D.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答案:D7.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表述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B.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市场经济C.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混合经济D.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自由经济答案:A8.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B.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C.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 改革开放使中国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D9.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政策B. “一国两制”的实践在香港、澳门取得了成功C.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一国两制”允许香港、澳门完全自治答案:D10. 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B. 加入WTO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C. 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D. 加入WTO使中国完全放弃了关税保护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1.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目前所见龙山文化最大的城址。
古城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重结构组成,城防设施完备,规模宏大。
石峁人在修建城墙过程中,将玉钺(兵器)、玉牙璋(礼仪性兵器)等玉器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希望城址安稳永固。
由此表明,当时()A.定居生活出现B.建筑技术明显进步C.私有制已产生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2. 西汉武帝末年,隽不疑任青州刺史。
武帝去世后,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因此,昭帝擢升隽不疑为京兆尹,并“赐钱百万”。
据此推断,西汉刺史制度()A.扩大了皇权范围B.有利于选拔郡国官员C.加强了中央集权D.确保了官员清正廉洁3. 西晋末年,部分中原士人为避战乱,举族迁往河西。
当地相对安定,重视文教,学风蔚然,儒家文化得以存续、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后,河西士人大多被东迁平城,其学说成为北方儒家文化的重要来源。
这说明()A.人口迁移实现了文化传播延续B.人口迁徙推动河西经济开发C.移民提高了迁入地的文化水平D.北魏时期河西成为儒学重镇4. 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历时17年,游历天竺130国。
后晋《旧唐书·玄奘传》里,玄奘“往游西域,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玄奘被塑造为一心求法,历经磨难,最终修成正果的高僧。
这反映了()A.文学作品与史传记载差异巨大B.唐代典籍中玄奘形象更真实C.文学作品完全颠覆了历史真相D.玄奘形象是层累建构的结果5. 陕西省澄城县存有道光元年(1821年)刻立的《合村公议禁条碑》。
碑文列有禁止窝赌、偷谷、偷苗、偷水、折树、“纵放六畜,践踏青苗”等多项规约。
“凡此数条,若能遵而行之⋯⋯数年之间,咸知礼规,仁让成风”。
这表明()A.乡规民约成效显著B.基层治理敦风厉俗C.礼刑并用律令合一D.生态危机日益凸显6. 郑观应曾撰写《盛世危言》《易言》等论著,大谈商战,倡导改良。
2023届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23届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
表中现象反映了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参答】A【解析】材料中反映的观天象授时、战争、工程需要加强和集中公共权力才能得以实现,故选A项。
材料所给不同时期墓葬的差别反映不了贫富差距,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
2.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异于秦始皇无几矣”,但“能尊先王之道……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作者对汉武帝的评价A.肯定其雄主形象以挽时局B.忽略客观效果具有片面性C.说明其治国方略变化的必要性D.体现汉承秦制带来的弊端【参答】B【解析】《资治通鉴》崇古重道,重仁政,批判汉武帝的暴政,但忽略了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带来的秦亡汉兴的客观效果,有片面性,故选B项。
C、D两项材料未体现;材料主旨是对汉武帝暴政的批判,A项错误。
3.下图为著名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对比的示意图。
这反映出A.儒法思想的不同影响造成南北文化差异B.南北思想文化交流受到阻碍C.南北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D.走向统一之路北方将更具优势【参答】D【解析】材料主题是北朝政治复兴,重军功和武力,结合所学可知,北朝创立一系列政治制度,而南方门阀制度腐朽,北方政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故选D项;A项与所学不符;B、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4.隋唐都城均在长安,但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饥荒,隋文帝率百姓“就食”洛阳。
唐末,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其后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并为北宋所沿袭。
这主要是因为A.长期战乱的破坏B.统治者相信风水之说C.经济中心的变化D.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参答】C【解析】“‘就食’洛阳”说明洛阳粮食供应优于长安,再到开封,无疑都是考虑粮食的供应,粮食物资供应反映了经济重心的转移,故选C项。
历史试题——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
鹤岗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历史试题分值:100 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每题2分,50分)1.两汉时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 的追求,这反映了汉代()A.放眼全球的世界视野B.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C.追根究底的史家风采D.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编造胜利的“捷报”,有关敌军伤亡的数字完全是闭门造车;德国则在纽约出版《祖国》周刊,动员德裔知识分子等发表著述、演讲等,进行宣传;英国政府派遣国会议员、小说家吉尔伯特·帕克爵士赴美组织宣传机构。
据此可知()A.美国成为英法争取的重要对象B.舆论宣传决定战争的发展走向C.宣传战成为参战国的重要战略D.夸大胜利成果是各国惯用伎俩3.1932-1934年,湘赣苏区通过立法建立土地税制,在规范税务管理基础上依法征收谷税。
此外,还通过发行革命公债进行公债借谷、行销谷子期票收买谷子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A.冲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确保了抗日根据地的收入C.开辟了民主革命的新道路D.体现了新政权的制度建设4.熙宁年间,河北屯田都监程昉在黄河下游引水淤田,淹没了部分县区的农田、房舍和坟墓民众上访的信件不仅遭到拦截,还被修改为对淤田的赞扬。
真相查明后,神宗和王安石认为程昉为朝廷增加数千顷良田有功,当赏而不当罚。
这说明()A.宋朝以儒家标准评价官员政绩B.王安石变法注重实利与功状C.农田水利法有效增加政府财税D.宋朝政令不通中央集权削弱5.璎珞为传统佛教造像装饰品。
不同于古印度的斜披、腰带式,唐代出现胸式、周身式,且搭配宝冠、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配饰,整套造型和谐统一。
唐代妇女也以佩戴璎珞为风尚。
这主要反映了唐代()A.手工技艺水平高超B.佛教本土化的深入C.中外文化交流密切D.社会风气开放包容6.1840年8月,英人到达天津白河准备赴北京谈判,道光帝指示直隶总督琦善,要英人南返,在谈判中,琦善视此为最重要的使命,最终英人也表示可以赴广州商谈,这被清朝君臣认为是天津交涉的最大收获。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秦朝实行郡县制B. 唐朝设立东厂,加强皇权C. 宋朝推行科举制度D.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答案:B2.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 中国对德国宣战C. 《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答案:C3.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但丁D. 贝多芬答案:D二、填空题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
答案:秦朝5. 唐朝时期,日本曾派遣_______来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答案:遣唐使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_______世纪。
答案:15三、简答题7. 简述清朝康熙皇帝的历史贡献。
答案: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平定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对外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如雅克萨之战,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他还重视文化教育,组织编纂了《康熙字典》等重要文献,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描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答案:美国独立战争起因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高额税收和政治压迫,特别是1765年的印花税法案和1773年的波士顿茶党事件,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情绪。
独立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赢得了独立,1783年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这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主要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增强国力。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和工业,如江南制造局、北洋舰队等,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同时,洋务运动也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综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综合考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1.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 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
这一趋势表明了()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2.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C.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3.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
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4.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至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模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儒学体系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5.1670年,康熙颁布十六条箴言,意在总结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
2023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
周襄王接受晋侯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
周简王时期,晋国的大夫与周王室争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在晋侯的支持下,周王室获田。
据此可知,当时A.奴隶社会土地经营方式确立B.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C.权力和财产的分配制度缺失D.天子与诸侯经济关系紧密2.汉高祖推行了“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赋税政策;汉文帝即位之后,“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减轻刑罚,化行天下。
可见,与秦朝相比,汉初统治集团A.施政方针出现重大调整B.注重政治经济制度创新C.追求盛世的恢宏与壮美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唐朝时期官员统计表(部分)上表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唐朝A.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B.民族政策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C.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初步显现D.统治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4.1270年,忽必烈将国内商税定为“三十分取一之制”,以银四万五千锭为额。
到1289年,腹里商税增为二十万锭,江南商税增为二十五万锭。
元武宗更是直言:“海道里官粮交运将大都里来的,(是)最打紧的勾当。
”这侧面反映出元朝时A.海外贸易获得长足发展B.全国性道路网初步形成C.南方经济占有重要地位D.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5.徐光启认识到数学是一门“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学科,便决定与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免费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免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B.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C. 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D. 唐太宗是唐朝的开国皇帝2. 明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建文帝D. 建立海外殖民地3.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C.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完全的民主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鸦片战争D. 抗日战争5. 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场政治运动B. 持续时间长达十年C. 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荡D.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C. 完成了土地改革D. 鞍山钢铁公司建成7. 下列关于“大跃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提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 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C. 是一场经济建设运动D. 提倡“实事求是”8. 下列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 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 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9.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始于1978年B. 由邓小平提出C. 旨在加强计划经济D.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0.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B. 旨在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C. 香港、澳门已经成功实施D. 台湾尚未实施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请简述“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历史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2025届高三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试卷及答案
湖州、衢州、丽水2024年11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策》云:“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
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持有与此相近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邹衍D.商鞅2.汉宣帝诏曰:“朕既不德,不能附远,是以边境屯戍未息。
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
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
”该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是A.休养生息B.锐意开边C.怀柔远人D.因俗而治3.北魏时,大臣钳耳庆时因触怒孝文帝,失去了改汉姓的资格。
后来宣武帝在位期间,由于建筑才能,求得宣武帝同意;改为王氏,成功跻身世家大族行列。
杞氏家族由于过错,被统治者剥夺汉姓,恢复旧姓。
材料体现了A.孝文帝改革受到鲜卑旧贵族的阻挠B.北魏皇帝通过汉姓的授夺控制贵族C.姓氏汉化客观上巩固了封建秩序D.民族交融减轻了姓氏汉化的阻力4.唐朝时,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下图中所列国别序号,与该国受唐文化影响发展而来的文化成就对应正确的是A.①—茶道B.②一喃字C.③一和服D.④一法隆寺5.有学者认为,台谏合一后,台谏往往成为宰相政治势力的鹰犬,至于说宰相畏惧台谏,也只是宰相不希望与台谏处于对立状态,防止敌对势力的攻击。
而在明代,随着宰相制度的废除,六科给事中对官员整体的控制力显著增强。
该学者旨在强调A.中央权力结构变动影响监察系统的作用B.谏官是独立于皇权与相权的第三方势力C.古代中国缺乏对地方官员有效监管监察D.宋明两代官员监察体系的阶级本质不同6.1876年中国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的主要展品是绸缎、雕牙、银器、漆器、铜器、景泰器、玉器、古玩、绣货、瓷器、丝、茶、六谷、药材等土特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请将作答内容写到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个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
秦汉以前的中国,只能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2.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3.“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这反映出()①明清时期科举制与现实需要脱节②唐朝科举制以门第为录用标准③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④科举制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方式A ①③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4.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A.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B.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C.明朝六部超越君权的权力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5.《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
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6.公元前436年,罗马共和国平民米奥尔因田里的种植物被贵族卡西践踏而将之告上法庭,法官的判决可能是()A.依据习惯法判卡西无罪B.依据《十二铜表法》判卡西无罪C.依据《十二铜表法》判卡西赔偿米奥尔的损失D.依据万民法判卡西赔偿米奥尔的损失7.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
下列关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国会由两院组成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8.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9.下列太平天国事迹,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北伐和西征D.颁布《资政新篇》10.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中心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充当领导 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1.《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②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为此,中共“二大”时进行了修正,其表现是()A.确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B.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D.决定发动工人运动13.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
这次“大撤退”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为西南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B.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奠定基础C.为迁都重庆奠定基础 D.为日后发动内战奠定基础14.1945年8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中,张治中将军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双十协定》的签署做出了贡献;1949年4月,又率领国民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次谈判的结果说明国民党无意和平B.为实现民主建国,中共都作出积极回应C.张治中将军为国内的和平作出了贡献D.国共两党在谈判中达到协议并签字生效15.1949年成立的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6个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个;56个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个;15位政务委员会委员中,党外人士有9个。
中共在当时还特别强调:“党外人士既然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即应享有与职务相当的权力,履行与其职权相当的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A.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一致拥护B.中共与各党派真诚合作,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政治协商、多党合作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得到很好贯彻D.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一个民主联合政府16.《告台湾同胞书》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
这主要是因为它()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17.“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A.标志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D.美国蓄意制造柏林危机1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A.“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群雄并起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19.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中,最能证明中国彻底改变了半殖民地地位的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团结世界各国人民”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0.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
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21.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B.生产不计成本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D.国家权力的支持22.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3.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24.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火炮称佛郎机,由“佛郎机夷”于正德年间(1506至1521年)率先传入东南沿海。
这里的“佛郎机夷”最有可能是指()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荷兰人D.英国人25.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后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 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26题共18分,27题共18分,28题共14分26.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礼法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明确规定:年满20岁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人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这项原则否定了封建特权制,消除了等级差别。
这就废除了旧法律加之于广大人们的各种政治歧视、人身束缚和苛捐杂税等。
材料四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五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复查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199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
普通老百姓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民告官”诉讼中老百姓赢得胜利,更是一件令人欣慰而又值得赞赏的事情。
依据材料作答:(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6分)(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有何进步之处?(4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哪些国家组织原则?(2分)并指出该法律文献在中国法制建设历程中的地位?(2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材料五现象出现的法律制度和民众意识方面的因素。
(4分)27.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
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也有人认为它不是一场意外,而是19世纪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