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优化综述
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发展现状

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发展现状1. 引言1.1 概述阀体零件是一种在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组件。
它们扮演着控制气体或液体流动的关键角色,因此其机械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对于保证阀体零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制造的进步,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进行综述。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发展现状、阀体夹具设计发展现状、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总结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这篇文章的目的,并对后续章节进行概括性描述。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当前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相关知识和实践案例的分析,旨在提供对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深入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
最终,我们将对未来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探讨相关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
以上就是本文“1. 引言”部分的内容简介,接下来我们将详细阐述“2. 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发展现状”。
2. 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发展现状2.1 工艺分类与发展趋势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根据加工方式和设备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刨削、磨削等。
而根据设备,可分为传统数控机床加工和高速数控机床加工。
在传统数控机床加工中,车削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旋转刀具对阀体进行切削,实现精度较高的内外圆形表面处理。
铣削则可用于开槽、修整平面等需求。
钻削主要用于阀体内部盲孔或通孔的加工。
而刨削和磨削常被用于提高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速数控机床逐渐应用于阀体零件的机械加工中。
高速数控机床拥有更快的运动速度、更高的转速以及更精细的运动控制技术,能够提供更高效且更精确的加工能力。
机械加工工艺-文献综述-毕业设计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刘启蒙(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s1*******)摘要科技在进步,新技术的应用使新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产品不断更新,竞争日益激烈。
因为生产模式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传统制造业存活越来越艰难。
现就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机械工艺、机械制造、发展趋势、技术特点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dvanc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new theories, new concepts are emergi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lso will continue to change, constantly updated product,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Backward because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survival increasingly difficult. Now for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Keywords:Mechanical Technology;Machinery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rends;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1、前言制造技术已经是生产、国际经济竞争、产品革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有国家都在寻求、获得、开发和利用它。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优化方案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优化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 (3)1.2.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3)1.3.1 研究方法 (3)1.3.2 研究内容 (4)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概述 (4)2.1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基本概念 (4)2.2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组成要素 (4)2.3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分类 (5)第三章现有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分析 (5)3.1 现有工艺流程的优点与不足 (5)3.1.1 优点 (5)3.1.2 不足 (5)3.2 影响现有工艺流程优化的关键因素 (6)第四章工艺流程优化方法与技术 (6)4.1 工艺流程优化方法 (6)4.1.1 系统分析法 (6)4.1.2 对比分析法 (6)4.1.3 实验分析法 (6)4.1.4 信息技术法 (7)4.2 工艺流程优化技术 (7)4.2.1 工艺参数优化 (7)4.2.2 工艺流程改进 (7)4.2.3 工艺设备优化 (7)4.2.4 工艺管理优化 (7)4.2.5 工艺流程智能化 (7)4.2.6 环境友好型工艺流程优化 (7)第五章设备与工艺参数优化 (7)5.1 设备选型与配置 (7)5.2 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8)5.3 工艺参数优化实例 (8)第六章工序优化 (9)6.1 工序划分与合并 (9)6.1.1 工序划分原则 (9)6.1.2 工序划分方法 (9)6.1.3 工序合并原则 (9)6.1.4 工序合并方法 (9)6.2 工序顺序优化 (9)6.2.1 工序顺序优化原则 (9)6.2.2 工序顺序优化方法 (10)6.3 工序优化实例 (10)6.3.1 工序划分与合并实例 (10)6.3.2 工序顺序优化实例 (10)第七章工装夹具优化 (10)7.1 工装夹具设计原则 (10)7.2 工装夹具优化方法 (11)7.3 工装夹具优化实例 (11)第八章工艺路线优化 (11)8.1 工艺路线选择原则 (12)8.2 工艺路线优化方法 (12)8.3 工艺路线优化实例 (12)第九章生产调度优化 (13)9.1 生产调度原则 (13)9.2 生产调度优化方法 (13)9.3 生产调度优化实例 (14)第十章质量控制与优化 (14)10.1 质量控制原则 (14)10.2 质量控制方法 (15)10.3 质量优化实例 (15)第十一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6)11.1 安全生产措施 (16)11.2 环境保护措施 (16)11.3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优化实例 (16)第十二章实施与评价 (17)12.1 实施方案 (17)12.1.1 明确责任分工 (17)12.1.2 制定实施计划 (17)12.1.3 资源配置 (17)12.1.4 风险管理 (17)12.1.5 沟通与协调 (17)12.2 实施效果评价 (17)12.2.1 目标达成情况 (17)12.2.2 项目成果质量 (17)12.2.3 团队协作与沟通 (17)12.2.4 资源利用效率 (18)12.2.5 客户满意度 (18)12.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8)12.3.1 数据分析 (18)12.3.2 方法创新 (18)12.3.3 流程优化 (18)12.3.4 团队建设 (18)12.3.5 持续跟踪与反馈 (18)第一章引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各个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研究旨在探讨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机械工艺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工艺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机械工艺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对机械工艺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旨在对机械工艺技术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械工艺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二、机械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1.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艺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传统的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
文献综述发现,随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要求的增加,机械制造技术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加工、切削、铣削等手段对工件进行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处理。
文献综述显示,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在材料选择、刀具设计、加工参数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
3. 机械焊接技术机械焊接技术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使焊条与母材融合并冷却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
文献综述发现,机械焊接技术在机械工艺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电弧焊接、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还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4. 机械表面处理技术机械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和耐用性。
文献综述表明,机械表面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涂技术、镀层技术、电化学抛光等,这些技术在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腐蚀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5.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造型美观。
文献综述显示,现代机械结构设计正朝着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结构设计更加高效和精确。
三、机械工艺技术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机械工艺技术正面临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挑战。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综述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综述摘要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线切割等。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综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不同机械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加工方法。
1. 车削车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通过旋转工件,并用刀具将材料去除来达到加工的目的。
车削广泛应用于各种形状的零件加工,如轴、套、齿轮等。
车削的主要特点是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适用于批量生产和精密加工。
1.1 车削的工艺流程车削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刀具;2.安装和夹紧工件;3.调整车刀的位置和切削参数;4.进行车削加工;5.检查零件的加工质量。
1.2 车削的优缺点车削的优点包括:•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适用于批量生产。
车削的缺点包括:•不能加工内孔;•对材料硬度要求较高;•加工效率相对较低。
1.3 车削的应用领域车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特别是需要加工轴类零件和套类零件的制造业。
例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都需要使用车削进行零件加工。
2. 铣削铣削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通过旋转刀具将工件上的材料去除,来达到加工的目的。
铣削适用于各种平面和曲面的加工,可以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铣削的主要特点是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较高。
2.1 铣削的工艺流程铣削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铣床和刀具;2.安装和夹紧工件;3.调整切削参数;4.进行铣削加工;5.检查零件的加工质量。
2.2 铣削的优缺点铣削的优点包括:•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较高;•可以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
铣削的缺点包括:•切削力较大,对机床要求高;•刀具磨损较快;•不适合加工大型和重型零件。
2.3 铣削的应用领域铣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特别是需要加工平面和曲面零件的制造业。
例如模具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都需要使用铣削进行零件加工。
最新-机械加工工艺精度问题研究 精品

机械加工工艺精度问题研究1机械加工工艺相关问题综述在机械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中,难免会加工出不符合精度要求的零件,造成误差的因素诸多,只有从严格控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方面入手,并严格遵守零件加工的规范标准进行加工,才能将零件误差率降到最低。
2分析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21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内在因素。
在实际机械加工过程中,内在因素对零件加工精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在安装机械设备时,没有按安装的流程及步骤进行,安装操作不规范,导致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在运行过程中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精度;另一方面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几何精度误差导致的。
并且这种几何精度误差造成的影响比较难以消除,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难发现,若机械设备本身存在一定误差,那么势必会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
现阶段,加工机械零件的设备基本上都是大型的组合型设备,为最大限度的提高零件加工的精确度,在组装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各组成部分间的契合度。
另外,在机械设备长期运行的情况下,难免会导致机械自身出现磨损,甚至出现细小的裂缝,这些都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存在间接影响。
22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热变形因素。
机械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在摩擦热、辐射热、切削热和环境温度等热源的作用下,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会产生热变形,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精度,主要包括刀具热变、工件热变形、机床本身以及自身结构的热变形。
在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刀具热变形主要是由于多数刀具热容量较小,零件在受到刀具反复切割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刀具可能会出现变形的情况,从而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在长度较长的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工件热变形,其根本原因是较长的机械零件在加工期间会受到更多的切削和摩擦,而切削和摩擦会使得零件表面的温度升高,增大零件的内外温差,从而导致工件热变形;机床本身及其结构的热变形,是因为机床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整体或局部温度升高变形的现象,直接影响机床各结构间的高契合度,同时影响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减速器壳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文献综述

减速器壳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文献综述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作者:童庆指导老师:王坤发一、前言制造工艺是制造技术的灵魂、核心和关键,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其过程是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及其他加工方法来加工工件,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从而生产成为合格零件。
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床夹具是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使用夹具可以有效的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等,因此,夹具在机械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考虑到机械加工工艺安排及夹具的使用在减速器壳体的生产中直接影响到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所以对减速器壳体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减速器壳体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镗夹具的工装设计。
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处理好生产中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本课题设计说明书分三个章节写:第1章绪论;第2章减速器壳体工艺规程设计,第3章镗床夹具设计。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题,拓展关于设计的有关知识面,我通过图书馆书籍的借阅以及网上的相关资料的搜索等方式进行设计资料的收集。
主要查阅的资料和书籍有:《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床夹具图册》《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公差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应用本科)》《金属工艺学》等。
二、文献资料综述一(工艺规程部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
在目前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综述机械加工制造技术

综述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引言:机械加工是一个利用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对工件的几何参数或性能进行改造的过程,为社会生产提供必需的元件,其精确度和优质度决定着产品的实用价值,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纵观时代发展,机械加工的发展必将走智能化与生态化的道路。
?一、机械加工模式1、机械加工技术向着高速和超高速加工方向发展。
最常见的机械加工技术是切削加工技术,高速和超高速加工是切削加工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高速和超高速加工技术包括高速软切、高速干切削和大进给切削等。
目前,高速和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促进了机械加工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CAD/CAM 技術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CAD/CAM技术比较适合机械产品的模具加工,主要以单件加工、多种类小数量加工产品为主,该项技术在我国还不太成熟,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推广;二是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激光束加工技术已经是现代机械工业加工的主要手段,将计算机激光加工技术机械人工操纵的导光系统联合在一起,构成高性能激光复合灵活加工系统;三是机械视觉装置的应用。
自机械视觉系统产生以来,一直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视觉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性能方面得到很大的完善;四是电火花加工技术应用。
电火花机床加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受到加工材料的硬度、柔韧性、和精度的限制,而且要考虑产品的几何形状、曲率半径。
?2、机械加工朝着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先进的机械制造与加工技术离不开自动化的操作,从单机加工到生产线加工,再到系统加工,从工人操纵机器到高度自动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
机械加工的数字化技术是机械加工发展的趋势,这一技术将数字化与产品、模型和生产控制技术相结合发展,数字化技术加快了产品的流通速度,应用范围也扩展到民用产品,如数字电视、数码产品等。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对机械加工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现状Cus和Zuperl[1]应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确定最优切削参数,这种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了表面粗糙度最小加工成本和最短时间等因素。
OKtem[2]、Amiolemhen[3]、Shunmugam[4]建立了以粗糙度和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Guzel[5]等人基于减少雕刻曲面的时间,提出了使用球头铣刀加工雕刻曲面时将加工过程物理仿真与分段进给速度优化的方法。
伊朗谢里夫科技大学的M. Sanjari等[6]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田口方法(Taguchi Method)对径向锻造法进行了优化,并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日本广岛大学的Ryutaro Hino等[7]将数值优化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建立了减少锻压工艺步骤的新算法,并得到了最优的工艺路线。
国内现状苏州大学韦宏[8]用激光投射焊接热塑性塑料取代传统的塑料焊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美国的波音公司联合密歇根大学等若干大学共同研究和开发能够有效抑制薄壁零件有效变形的工艺路线优化理论和有限元模拟软件。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王乐[9]利用ANSYS软件仿真铣削以及使用POWERMILL模拟铣削,对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因素分析,应用铣削理论对直接影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的刀齿分布和每齿进给量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单齿动态铣削力模型、多齿动态铣削力模型、均匀分布多齿动态分析模型,进而分析影响各个分力的因素。
使用解析方法优化加工参数,通过确定参量模型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优化策略进行参数优化。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10]的研究学者利用控制侧壁加工变形的过切倾斜控制工艺和分层对称铣削工艺来加工薄壁零件。
浙江大学黄志刚[11]等人从加工顺序对加工变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奇偶加工顺序法对框体结构进行加工来减小加工变形。
武美萍[12]等人提出变搜索域遗传算法,该算法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能自适应自动化制造系统对优化切削数据快速响应的要求,并在切削参数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数控加工切削参数管理和优化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林东[13]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机床、刀具、工件等在切削力、位移、加速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计算机仿真,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等技术,对数控加工进行动力学建模、仿真、优化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优化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宋健[14]应用金属塑性成形仿真软件DEFORM-3D对某型号的汽车发动机缸体的钻削工步进行了仿真实验。
通过对钻削载荷公式的推演,建立了钻削载荷和钻削参数的线性模型,简化了函数关系。
选择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算法,并在MATLAB中编制出简洁高效的切削参数优化程序,可使钻削工序时间节省44.32%。
武凯等[15]人对不同切削参数下铣削力变化规律以及因铣削力引起的加工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给出了优化的切削参数。
吴彦骏等[16]对多工位高速锻造工艺进行研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并延长了模具的寿命。
朱春东等[17]利用DEFORM软件,模拟了汽车半轴套管锻造工艺,并根据分流法原理,对带法兰汽车半轴套管近净锻造工艺进行了优化。
国防科技大学冯宗杰[18]针对现有伺服刀架加工复杂活塞频响不足、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改进策略并给出了实现流程。
通过MATLAB 数值仿真证明了迭代学习算法应用于活塞加工的可行性。
利用迭代学习控制对复杂活塞进行数控车削,最大误差由0.0248mm降至0.0086mm。
除此之外控制算法简单、实用、可行性强。
湖南科技大学陈雪华[19]基于LabVIEW8.6编程软件和响应面方法设计了铣削工艺参数优化系统,这为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燕山法大学耿鹏飞[20]利用遗传网络和神经算法相混合的优化方法对磨料水射流切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1]Fanci Cus, Uros Zuperl.Approach to optimization of cutting conditions by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 works[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 173(3): 281-290[2]H.Oktem, T.Erzurumlu, H.Kurtaran. Application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utting conditions for surface roughness [J]. Journal of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 2005, 170(1-2):11-16[3]P.E.Amiolemhen. 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s-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machining parameters in the conversion of a cylindrical bar stock into a continuous finished profil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Manufacture, 2004, 44(12-13): 1403-1412[4]M.S.Shunmugam. S.V.Bhaskara Reddy. T.T.Narendran. Selection of optimal conditions in multi-pass face-milling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Manufacture, 2000, 40(3): 401-414[5]Guzel B.U, Lazoglu I.Increasing productivity in sculpture surface machining via off-line pecewise variable federate scheduling based on the force system mod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Manufacture, 2004, 44(1): 21-28[6] M. Sanjari, A. Karimi Taheri, A. Ghaei, Prediction of neutral plane and effects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in radial forging using an upper bound solu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V olume 186, Issues 1–3, 7 May 2007, Pages147-153[7] Ryutaro Hino, Akihiko Sasaki, Fusahito Yoshida, Vassili V. Toropov, A new algorithm for reduction of number of press-forming stages in forging processes using numerical optimization and FE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V olume 50, Issue 5, May 2008, Pages 974-983[8] 韦宏. 基于模拟的聚合物激光透射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12[9]王乐.发动机缸盖高速铣削工艺参数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0] 武凯;,何宁,廖文和,姜澄宇;基于变形控制的薄壁结构件高速铣削参数选择[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7) 788-791[11] 黄志刚,柯映林,王立涛,许德;基于正交切削模拟的零件铣削加工变形预测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4,40(11)117-122[12]武美萍,翟建军,廖文和. 数控加工切削参数优化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3):235-237[13]林东数控铣削加工过程仿真及优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4-5[14]宋健,基于DEFORM-3D的发动机缸体钻削仿真及切削参数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15]武凯,何宁,张平等.APDL在立铣受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J]. 机械科学与应用,2002,21(6):885-887[16] 吴彦骏; 赵震; 梁艳迁; 胡成亮; 高崇晖,基于近似替代模型的多工位高速锻造预锻模具优化,塑料工程学报,2009,4(16):79-84[17]朱春东; 史双喜; 华林,汽车半轴套管近净锻造工艺优化,热加工工艺,2009,1(38),98-103[18]冯宗杰. 迭代学习控制在活塞异型加工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10[19]陈雪华.基于LabVIEW的铣削工艺参数优化系统[D]. 湖南科技大学,2011[20]耿鹏飞. 高压水射流切割参数工艺的研究[D]. 燕山大学,2011国内现有技术基础国内在优化工艺这一块主要还是集中于理论研究,实验模拟阶段,真正投入实际加工过程的不多。
应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口田法,解析法,以及有限元模拟。
将来的趋势应该是将优化方法逐渐推广应用。
而知识反馈的研究几乎还在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