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件2-货币相关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金交易说-费雪方程式
(1911《货币购买力》,(Equation of Exchange) 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梯。 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 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 交易数量,则有: MV=PT 货币功能的视角: 持有货币 是为了商品交换,货币在 一定时期的支付总额 与商品的 交易总额一定相等。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 交易,在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人们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又 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A 货币需求动机 交易性动机
预防性动机 投机性动机
与收入正相关
与利率负相关
B 货币需求函数 M=L1(Y)+ L2 ( r )
Md L(Y , i ) P
凯恩斯总体上仍属货币数量论者。
(3)评价
具有重要意义:
A 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在货币需求中 的重要性,并通过价值储藏职能把利率引入货币需求函 数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与贡献 B 巩固了马歇尔和庇古开创的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和行 为考察货币需求的新视角,使得微观分析方法成为现代 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的主流 C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货币数量论所未涉及的,是对 货币数量论的完善和发展
2S 2b (最优预防性需求货币平 均持有额) r
基本结论:
影响最优预防性货币的因素有非流动性成本、
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和收入支出平均值 及变化状况。根据方程:预防性货币需求对 净支出的弹性和利率的弹性都为1/3。
(3)投机性需求
Markowitz 和Tobin 的解释
W P 以货币形式持有全部财富: 0, 0 投资者财富总额 以债券形式持有全部财富: ,
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 变量;V,一年内单位货币在商品买卖中的平均使用次数,由于制度 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在充分就业的条 件下,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量也是相当稳定的。只有P和M的关系 最重要: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结论
P=M*V/T P=V*M/T P=1/T*MV M=PT*1/V 物价与货币数量呈正比 物价与货币流通速度正相关 物价与商品数量负相关 货币需求是收入函数,与利率无关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Md 1 dP f (YP , w , rm , rb , re , , u) P P dt Md : 实际货币需求 P YP : 实际持久性收入(代表财富) w : 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 比率 rm : 货币的预期名义报酬率
•财富总量: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 •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人力
三、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一)货币需求理论
经济学家对人们为什么要用货币、货币需求 的数量及决定因素的探究形成了各派不同的 货币需求理论。早期偏重于货币需求的研究, 认为货币供给于需求内生决定论。 包括: 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和资产选择行为
1.费雪wk.baidu.comFisher)为代表古典的货币数量说
产生背景
货币是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休谟。货币仅仅是一 种交易媒介。始于16世纪源于重商主义到20世纪初,经过 休谟、配第、斯密、李嘉图和费雪等人。 基本命题 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货币数量决定货币价值和物价 水平,其中,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评价:人们需要货币为了便利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因此
货币只有唯一交易媒介职能,V和T不受M的影响,货币 是中性的,一般的物价水平和购买力取决于货币的数量 和速度,反映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的简单二分。这过 于片面;另外,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定不成立;费雪
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的影响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论(CashBalance Approach)
无差异曲线(投资者效用函数)
预期报酬率μ
风险:机会曲线(实际投资成本)
预期报酬率μ
I3> I2 >I1 C
I3 I2 I1 B
μ3
r 3> r 2 > r 1
C
B3(r3) B2(r2)
μ2
μ2
B A
σ1
D
μ1
O
A
σ1
风险σ
μ1
O
B1 (r1)
风险σ
σ2
最优货币与债券组合
预期报酬率μ r2>r1
(2)货币及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股票债 券和实物资产。不同形式的财富的报酬是持有货币的 机会成本 (3)通货膨胀率是影响机会成本的因素 (4)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5)价格水平。这里的货币需求考察的是对支配商品和 劳务的实际余额,而不是名义余额,这是新旧货币数 量说的重要区别。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公式
(马克维茨和托宾):解释在投机性需求 以a( 0 a 1 )比例持有债券,以 - a )比例持有货币: (1 中人们为什么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应该 a , a , 是除了考虑利率外还有风险的因素
•风险厌恶者对风险和收益的效用评价: •风险厌恶者资产组合的预期报酬率和
a2 >a1
μ2
I2 B2(r2,a2) A2 I1 B1 (r1 ,a1)
μ1
O
σ1
A1
σ2
风险σ
5、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理论
Friedman1956年《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 载于《货币数量的研究》 ,将货币看做是资产(财富)的一种 形式,因此,人们的货币需求就是考虑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因 此,同样适用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理论,包括三个因素:收入、价 格及替代品、消费者偏好。因此,货币需求同样受这三个因素影 响: (1)预算约束,即总财富,财富以收入为代表,这里引用“恒久收 入”概念,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房屋),人力财富比例越大,财富流动性低,货币需求越大,恒 久收入高,货币需求量高。
6、货币需求理论的实证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有活力的研究领域(Goldfeld &
Sichel,货币经济学手册)。 早期Friedman(1956)开始,对各国中央银行的制定和实施 货币政策有重要的影响。如对失踪货币的解释等。 主要变量的选择:货币统计口径包括M1或M2;规模变量指 现期收入或者财富包括GNP、GDP、NNP等;持有货币的 机会成本变量包括利率、资产收益率、物价变动、交易成本 和预期短期外国利率和汇率变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主要模型:局部调整模型(Cordan,1984);缓冲存货模型 (Milbour,1988)和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Coker,1990等)
每人500元,每年生产产品1000个。则: M= 5000元 P= 5元 Cost= 500元/人 若M增加1000元,则:M’=6000元
Cost 充分就业时:Cost=600元/人,P=6元 M 存在失业时:可增员,产出增加,P=5元或4元…
(12人)(15人)
P
M
Cost
P
b.引入利率
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需求上升,从而 就业量上升,产出和收入增加。当然,这一机制可能 会因为流动性陷阱而不起作用。
由马歇尔和庇古(Pigou)等创立,著作 1923年《货币、信用与商 业》,新古典学派。强调人们对货币的主观需求因素,将货币看成 是一种资产,而影响人们持有多少货币余额受以下因素影响:(1) 财富总量;(2)机会成本;(3)对收入、物价等的预期。
M=KPR,(或kPY) •K代表R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P为物价水平,R为真 实资源, R为实际总产量;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K是上 式中V的倒数。
C r bT •交易性需求的收入弹性 2 0 K 2 K •交易性需求的利率弹性 2bT K (使C最小的每次债券的最佳 出售额) r K 1 bT Md (最优交易性需求货币平 均持有额) 2 2 r
以上公式设定的问题 一个经济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获得一定量的收入Y,在获得 收入后全部以货币形式持有,然后这段时间内均匀地将消费 掉,直至到期末全部花完为止。(1)他平均的货币持有额 为多少?(2)由于货币的持有是没有收益的,若利率为i, 则消费者损失掉的利息总收入是多少? (3)为了获得消费收入,消费者可将收入中暂时不用的货 币用于购买生息资产(如:债券),然后在每笔支出发生时 卖出一部分债券。但这样做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假定 每次出售债券交易费用为b。则理性的决策者会选择什么样 的货币持有量?
慧伦Whalen模型
S2 C r L12 2 b L12 C : 持有货币的总成本 r : 债券的利率 L12 : 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 S 2 : 未来某一时间内的净支 X的方差(均值为0 出 b :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损失
立方根公式
C 2S r 3 b 0 L12 L12 Md 3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交易性需求
Baumol-Tobin鲍莫尔-托宾模型
rK bT 2 K C : 持有货币的总成本 C r : 债券的利率 K : 定期出售债券的数量 每次变现额) ( b : 每次出售债券的交易费 用 T : 每隔一定时期的交易总 额
平方根公式(square root formula)
财富和非人力财富 •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少量利息和服务 •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当期所得和资产 价格的变动 •其他因素
货币需求函数
rb : 债券的预期名义报酬率包括债券的资本利得) ( re : 股票的预期名义报酬率包括股票的资本利得) ( 1 dP : 商品价格的预期变化率 即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 ( 报酬率) P dt u : 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 素
基本结论
,
A 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函数,在影响它的变量中,恒久收入最为重 要,利率不是重要的因素。国民收入的变化来自于货币供给,从 而认为货币供给是最重要的政策变量。 B 在货币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上,许多资产是货币的替代物,不仅 包括金融资产还包括房产、耐用消费品等实物资产,通过资产组 合效应,货币的作用直接而迅速。不像凯恩斯需要通过投资乘数 效应诱发,也不能将限定利率和失业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 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又称“简单规则”,保持 4-5%增长。 C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名义收入变化有一个时滞,产量变动在先,物 价变动在后,货币供应变动到物价水平变动约需要12-18个月。 但从长期看,货币数量只影响物价,不影响产量,要增加产量, 靠的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力量。
3、凯恩斯(Keynes)的货币需求理论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凯恩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改造 A 提出“有效需求不足论”导致失业 B 对“价格两分法”的改造
传统数量论认为,个别商品价格受生产成本及供求关系的影 响波动较大,而一般商品价格则仅与货币数量呈正比,与货币流 通速度呈反比,假定T不变。凯恩斯认为并非如此。P与M之间 并不必然成正比,引入成本和利率因素后,物价和货币量之间可 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价格两分法:
个别价格: 取决于成本、供求关系 一般价格: 取决于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
(MV=PT, 假定T不变,得到)
凯恩斯认为:
假定不成立,T是变量。经济并不总是充分就业。 M变化不直接影响P。成本和利率变化对P影响巨大。
a.引入成本
M cost P 例:假定社会只有一家企业,10个工人,工资水平
结论与评价:
在交易性货币需求中引入利率因素,货币被看做是满 足交易动机而持有的存货。为了使持有现金的成本 降到最低,仿照“最优存货控制理论”提出了平方 根定律。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最优需求量与转换成本 b和交易量T之间存在正比关系,与利率负向关系, 其弹性分别是1/2
对货币需求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2)预防性需求
现金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比较评价
前者注重货币的流量,“飞翔的货币”,后者式
存量“栖息的货币”; 前者注重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社会制度等因素, 后者引入了K和边际相等的原理及现金需求,注 重货币需求的研究,探讨货币 及物价和个人动 机欲行为的关系,推动了 货币理论的发展。 两者都是假设充分就业为基础,强调“供给会自 动创造需求”(萨伊定律)长期均衡,忽略了利 率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