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用电设计导则(试行)教材

合集下载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导则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导则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导则英文回答:Guidelines for Developing a Hydropower Station Project Schedule.Introduction: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project schedule is crucial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hydropower station project. This schedule serves as a roadmap, providing a clear timeline for all project activities and ensuring that they are completed in a timely manner.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outline the key guidelines for creating an effective project schedule for a hydropower station.1. Define project objectives and scope:Before developing a project schedule, it is essential to clearly define the objectives and scope of thehydropower station project. This includes identifying the desired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the loc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any specific constraints or requirement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2. Breakdown the project into manageable tasks:Once the project objectives and scope are defined, the next step is to break down the project into smaller, manageable tasks. Each task should have a clear deliverable and a defined duration. This breakdown helps in accurately estimating the time required for each task and ensures that no critical activities are missed.3. Sequence the tasks:After breaking down the project into tasks, the next step is to determine the sequence in which these tasks need to be executed. This involves identifying any dependencies between tasks, such as tasks that can only start once a previous task is completed. Sequencing the tasks helps in identifying the critical path, which is the longestsequence of dependent tasks that determines the overall project duration.4. Estimate task durations:Once the tasks are sequenced,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duration required for each task. This estimat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resource availability, technical complexities, and any external dependencies. It is advisable to involve the project team members responsible for each task in this estimation process to ensure accuracy.5. Allocate resources:Based on the estimated task durations, resources can be allocated to each task. This includes identifying the required manpowe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for each task. Resource allocation should be done in a way that optimizes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minimizes any potential bottlenecks.6. Determine project milestones:Project milestones are key points in the project schedule that mark the completion of significant deliverables or the achievement of important objectives. These milestones serve as checkpoints for monitoring progress and are useful for tracking the overall project timeline. It is important to define clear and measurable criteria for each milestone.7. Develop a Gantt chart:A Gantt chart is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ject schedule, showing the sequence of tasks, their durations, and any dependencies. Developing a Gantt chart helps in communicating the project schedule to all stakeholders and provides a clear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timeline. It also allows for easy identification of any potential scheduling conflicts or delays.8. Monitor and update the schedule:Once the project schedule is developed, it is important to regularly monitor and update it throughout the project lifecycle. This involves tracking the progress of each task, identifying any deviations from the planned schedule, and taking corrective actions if necessary. Regular updates to the schedule ensure that it remains accurate and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oject.Conclusion:Developing a project schedule for a hydropower station project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By following the guidelines outlined inthis article, project managers can create an effective schedule that ensures timely completion of all project activities. Regular monitoring and updates to the schedule are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project execution.中文回答: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4年版)》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4年版)》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4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电网公司•【公布日期】•【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4年版)》的通知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各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工作持续、健康和深入地开展,公司组织编写了《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4年版)》,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该考核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投资、控股、管理的单机容量150MW及以上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

单机容量150MW以下抽水蓄能电站及常规水电站工程可参照执行。

执行中的意见和问题请及时反馈给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部。

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4年版)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达标必备条件4 考核项目5 考核内容和评分规定6 考核程序7 奖励办法8 附则附表1:水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内容和评分规定考核项目一:安全管理考核项目二: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与工艺考核项目三:机电及金属结构工程质量与工艺考核项目四:机组启动试验、特性试验、设备性能试验和工程技术指标考核项目五:工程档案考核项目六:综合管理附表2:水电工程达标投产申报表1、概况2、自检报告3、受检的主要参建单位及承担的主要工作项目4、自检、复检结果汇总表5、考核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附录A:部分条文说明前言为适应电力体制深化改革和电力建设新形势,全面提高国家电网公司抽水蓄能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依法管理,科学规范,以质量为中心,促进水电工程达标投产持续、健康和深入地开展,确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抽水蓄能发电技术培训讲义PPT课件( 39张)

抽水蓄能发电技术培训讲义PPT课件( 39张)

中国抽水蓄能电站
•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4年1月发布的发改 能源[2004]17l号文指出: 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服务于电网, 为了充 分发挥其作用和效益.抽水蓄能电站原则 上由电网终营企业建设和管理. 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要服 从于电力发展规划,作为独立电厂参与电 力市场竞争。
中国抽水蓄能电站
• 到2005年底,我国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共l3 座,装机容量584.5万kW.仅占全国总发电装机 容量的1.15% 。
• 2010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 的比例提高到了2.6%左右。
中国抽水蓄能电站
• 2011年6月,世界在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在广东 惠州全面投产。
•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并列240WkW
抽水蓄能与核电站
• 增强安全性 根据蓄能机组在电网中的静态和动态作用,蓄能 机组配合核电机组运行,避免了核电机组频繁升 降负荷进行电网调峰,基本保证了核电机组长期 带基本负荷稳定运行,减少了瞬时变化,使核电 机组长期处于完好的技术状况,也就大大提高了 核电站的安全裕度。
•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与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
• ① 需要水但基本上不耗水,故其规模不象常规水 电那样取决于所在站址的来水流量和落差,而主 要取决于上下池容积和落差,更主要的是取决于 所在电网可供低谷时抽水的电量.
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
• ② 电站型式很多,适应性强,可视情况选定,在 山区、江河梯级、平原均可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 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择优选择。
• 因为核电站设计适宜带稳定的基荷运行, 如果机组运行频繁地加载和减载,容易引 起操作上的失误,并增加机件磨损,缩短机 组寿命,对安全很不利。
• 核电具有建设成本高、燃料费用等运行成 本低的特点,调峰运行不具经济性。核电 反应堆控制具有较高要求,机组发电负荷 的频繁变动具有一定的技术限制。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具有调峰、储能和提水灌溉等功能的重要能源工程,通过将低谷时段的电能转换为水能进行储存,然后在高峰时段通过释放水能产生电能,以实现能耗平衡和电能供应的稳定性。

因此,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建设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围绕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进行详细阐述。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1项目背景在进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之前,首先需要对项目背景进行详细的阐述。

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电力需求、能源结构等方面的情况说明。

1.2项目目标明确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例如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供给可靠性等。

二、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2.1组织机构设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技术负责人、施工方代表、监理单位等,并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

2.2人员配备根据工程建设管理的需求,合理配置各类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并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三、工程建设管理具体措施3.1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管理环节和流程,包括开展前期调研、编制项目计划、组织施工、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

3.2技术管理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3.3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监督检查、质量验收、质量评估等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3.4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3.5环境保护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工程建设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包括前期准备、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通过项目进度管理工具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

五、工程建设成本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包括进行费用预算、成本管理和资金拨付等,确保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用电设计导则(试行).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用电设计导则(试行).

附件3Q/GDW46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DW46XXXXXXX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供电设计导则(试行)2012-XX-XX 发布2012-XX-XX 实施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1)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2)5. 施工用电负荷 (3)6. 施工供电电源 (3)7. 35kV~110kV/10kV变电站(施工变电站) (3)8. 配电网络 (4)附录A (5)施工用电负荷需要系数法计算 (5)附录B (7)各电压等级的合理输送距离及容量 (7)前言目前在常规水电工程建设中实施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DL/T 5124-2001),虽能基本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但基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特殊性,DL/T 5124-2001标准尚不能完全覆盖,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故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解释;本导则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本导则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姜成海罗成宗项荣华丁光徐文仙赵政费伯军包俊游志刚赵志文付强王新宇曹军靳永卫毛学志张腾超常子阳;本导则首次发布。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供电设计导则1. 范围1.1 本导则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供电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和要求。

1.2 本导则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招标设计阶段的施工供电设计,其它设计阶段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059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173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DL/T 5220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97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3. 术语和定义3.1 35kV~110kV/10kV变电站作为施工用电的供电中心,进线电源为地方电网,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向施工变供电。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利用电力将水从低位转运到高位进行能量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水流以发电的技术。

它具有能量调峰、储能平滑及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等重要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进行介绍,并探讨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是关键的一环。

在设计阶段,需对水电站的整体布局、水源选址、大坝结构、水轮机组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

水源选址需要考虑水头高度、水量及水质等因素,以确保抽水蓄能电站的有效发电。

大坝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抗洪、承载和安全等要求,同时保证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水轮机组的选型和安装要符合项目的发电需求,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施工管理方面,抽水蓄能电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前期,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掌控。

同时,配备合适的施工人员和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高效和质量的保证。

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并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另外,对工程质量的检验与评估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然而,抽水蓄能电站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项目规模较大,设计和施工周期较长,存在时间成本的压力。

因此,在项目管理中需制定科学的项目计划,并加强和监控工期的管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其次,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项目的融资和资金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资金筹集和使用,降低项目资金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另外,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往往涉及到大型水库和大坝的建设,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河流、湖泊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与设计院、施工队、监理单位等主体的沟通协作,确保设计和施工的顺利衔接。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15.3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白莲河乡境内,距武汉市、黄石市、浠水县城的公路里程分别为153km、79km、32km。

在白莲河水库大坝下游的白莲河镇有县级公路分别通往浠水、罗田、英山等县城。

自浠水县城有高等级公路至黄石市接武黄高速公路到武汉市,京九铁路从浠水县城经过,长江流经与之邻近的黄石、黄冈两市,电站上、下库之间己有简易公路连接,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电站建成后,在华中电网中承担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及黑起动的任务。

电站枢纽建筑物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下水库、地面开关站、中控楼副厂房及柴油机房等建筑物组成。

上水库位于白莲河水库大坝右岸的山头凹地,总库容2568.65万m3,蓄能发电库容1663.00万m3,正常蓄水位308.00m,坝顶高程312.20m,上水库调节性能为日调节。

下水库为60年代初建成的白莲河大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04.00m,坝顶高程111.00m,总库容为12.32亿m3,调节库容5.72亿m3,下水库调节性能为多年调节。

地下厂房布置4台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4×300MW)。

电站主体工程已于2005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首台机组计划于2008年9月底发电,2009年9月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本标段消防系统工程包括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消防设备及其控制、报警系统设备的供货及部分设备的安装。

第二章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及消防工程图纸国家现行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与有关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法规及规定2.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招标文件,以及招标提供的消防工程图纸,进行编制。

对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准备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等在本标书内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对该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具体施工细节方案,待我公司中标后,我们将按工程招标文件要求和建设单位意见,对本组织设计作进一步的补充、修改和完善,作为下一步指导施工的技术性文件。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新源基建〔〕号(DOC)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新源基建〔〕号(DOC)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新源基建〔〕号(DOC)Q/GDW46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DW46×××××××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总体策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 (3)5.1工程概况 (3)5.2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策划 (4)5.3质量管理策划 (14)5.4工期控制策划 (18)5.5工程造价控制策划 (20)5.6工程达标创优策划与控制 (24)5.7工程技术管理策划 (29)5.8科技管理策划 (31)5.9信息管理策划 (33)5.10物资管理策划 (34)5.11档案管理策划 (38)5.12合同管理策划 (41)5.13征地移民管理策划 (43)5.14工程风险管理策划 (45)I5.15设计单位管理策划 (46)5.16监理单位管理策划 (49)5.17施工单位管理策划 (50)II前言本标准是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规范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促进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有序化、规范化。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负责解释。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宋睿枫、葛军强、仝新宏本标准审核人:王洪玉、李富春。

本标准批准人:黄悦照。

III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公司)独资或控股的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和要求。

新源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 新源基建〔2012〕191号 120522

新源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 新源基建〔2012〕191号 120522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发 布 2012-06-01实施2012-05-25发布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 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Q/GDW46×××××××Q/GDW46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总体策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 (2)5.1工程概况 (2)5.2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策划 (2)5.3质量管理策划 (5)5.4工期控制策划 (7)5.5工程造价控制策划 (8)5.6工程达标创优策划与控制 (10)5.7工程技术管理策划 (12)5.8科技管理策划 (13)5.9信息管理策划 (14)5.10物资管理策划 (14)5.11档案管理策划 (16)5.12合同管理策划 (17)5.13征地移民管理策划 (18)5.14工程风险管理策划 (19)5.15设计单位管理策划 (19)5.16监理单位管理策划 (20)5.17施工单位管理策划 (21)I前言本标准是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规范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促进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有序化、规范化。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负责解释。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宋睿枫、葛军强、仝新宏本标准审核人:王洪玉、李富春。

本标准批准人:黄悦照。

II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公司)独资或控股的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和要求。

【VIP专享】新源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 新源基建〔2012〕191号 120522

【VIP专享】新源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 新源基建〔2012〕191号 120522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总体策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 (2)5.1工程概况 (2)5.2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策划 (2)5.3质量管理策划 (5)5.4工期控制策划 (7)5.5工程造价控制策划 (8)5.6工程达标创优策划与控制 (10)5.7工程技术管理策划 (12)5.8科技管理策划 (13)5.9信息管理策划 (14)5.10物资管理策划 (14)5.11档案管理策划 (16)5.12合同管理策划 (17)5.13征地移民管理策划 (18)5.14工程风险管理策划 (19)5.15设计单位管理策划 (19)5.16监理单位管理策划 (20)5.17施工单位管理策划 (21)I前言本标准是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规范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促进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管理进行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有序化、规范化。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负责解释。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宋睿枫、葛军强、仝新宏本标准审核人:王洪玉、李富春。

本标准批准人:黄悦照。

IIQ/GDW46×××××××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源公司)独资或控股的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和要求。

本导则适用于新源公司独资或控股的抽水蓄能电站基建期建设管理单位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抽水蓄能电站培训教材

抽水蓄能电站培训教材
第十五页,共120页。
3、抽水蓄能电站静态效益?
• 期比常规水电站要短,运行费用比火电站要低。在电 网中缺少调峰电源时,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减少火电 或其它类型电源的装机容量,改变能源结构,减少总 的电力建设投资。
• 2 )能量转换效益:抽水蓄能电站通过能量转换,将 成本低的低谷电能转换为价值高的峰荷电能。
第十九页,共120页。
3、抽水蓄能电站动态效益?
• 2) 调频效益: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灵活,出力变化可
以从0 到100%,可以快速起动,随时增荷或减荷,起到 调整周波的作用,有助于保持频率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调频— — 在电网频率下降至设定值时,蓄能机组会自 动从水泵工况、调相工况和停机状态转为发电工况,把 电网频率调整到设定值。常规水电站自起动到满载一般 需数分钟。而抽水蓄能机组在设计上就考虑了快速起动 和快速负荷跟踪的能力。现代大型蓄能机组可以在一两 分钟之内从静止达到满载,增加出力的速度可达每秒1 万kW,并能频繁转换工况。最突出的例子是英国的迪诺 威克蓄能电站,其6 台300MW 机组设计能力为每天起动 3~6 次;每天工况转换
或在抽水工况,都可以实现调相和进相运行,并且可以在水轮机
和水泵两种旋转方向进行,故其灵活性更大。另外,蓄能电站通
常比常规水电站更靠近负荷中心,故其对稳定系统电压的作用要
比常规水电机组更好。
• (5) 事故备用功能。有较大库容的常规水电站都有事 故备用功能。
• (6) 黑启动功能。黑启动是指出现系统解列事故后, 要求机组在无电源的情况下迅速起动。
量的备用容量,蓄能机组可以作为热备用容量,用以应付 不可预见的负荷需要,这样可以节省火电机组的启动费用, 减少或避免备用火电机组低出力(负荷)时的运行费用。

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内部培训教材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内部培训教材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内部培训教材1抽蓄能电站的作用抽水蓄能电站是水力发电站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兼具有发电及蓄能功能。

抽水蓄能电站有上、下两个水库(池)。

当上库的水流向下库时,就如常规的水力发电站,消耗水的位能转换为电能;相反,将下库的水输到上库时就是抽水蓄能,消耗电能转换为水的位能。

由于机械效率和各种损耗的原因,在同样水位差和同样水流量的条件下,抽水时所消耗的电能总是大于发电时产生的电能。

那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哪里呢?众所周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增加,电网用电负荷的峰谷差愈大。

图1是典型的日负荷曲线。

在上午8:00左右开始和晚上19:00左右开始为两个高峰负荷,此期间电网的发电出力必须满足P max的要求;晚上23:00以后为低谷负荷,电网的发电出力又必须限制在P min。

也就是说,发电出力必须满足调峰要求。

随着电网的发展,大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将增加,用高压高温高效率的大机组来调节负荷不仅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而且对设备的安全和寿命也有影响。

今后核电机组更要求带固定负荷。

因此,电网调峰将更为困难。

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在低谷负荷期间吸取电网中的电能将水抽至上库,积蓄能量;而在高峰负荷期间再将上库的水发电。

亦即在图l中增加了“V”部分的用电负荷,使常规机组负荷不必降到P min。

而在高峰负荷时,“P”部分的负荷由抽水蓄能机组承担,使常规机组的负荷不需要升高到P max塞。

V的面积必然是大于P的面积,在电能平衡上是要亏损的,:然而却减小了大机组的调峰幅度,降低了大机组由于带峰荷而引起的额外的燃料消耗,提高了大机组的利用率。

从全电网来衡量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抽水蓄能电站的综合效率一般在65—75%,这—数字包括了抽水和发电时所损耗的机械效率。

然而,大火电机组利用率的提高即意味着煤耗的降低。

如火电厂在30—40%酌额定工况远行时,其煤耗约比额定工况增加35%,而且低负荷远行可能要用油助燃,厂用电率也要比正常增加1—2个百分点。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新源基建〔〕号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新源基建〔〕号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新源
基建〔〕号
格式正确,信息有效,信息准确,逻辑合理,语句流畅。

一、编制背景
新源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抽蓄电站)是新源市发展电力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序建设、受控运行对新源市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源市抽蓄电站建设管理过程中,应从综合配置、投资投入、项目建设、建设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加强整体性、专业性、组织性管理,把抽蓄电站建设管理工作以安全建设、质量稳定、进度有序等全过程把关的方式实施,保证抽水蓄能电站高质量建成,推动抽蓄电站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为新源市建设抽蓄电站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

二、编制思路
本文档是新源市抽蓄电站建设管理总体策划编制导则(试行),旨在系统梳理新源市抽蓄电站建设管理的总体思路、环节要求,建立有序的管理体系,引导和指导抽蓄电站建设管理,主要内容涉及新源市抽蓄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建设总体规划,配置投资计划,招投标文件设计,建设工程管理总体安排,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新源市抽蓄电站建设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施工验收竣工验收等。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资料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资料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资料一、引言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具有储能特性的发电设备,通过利用电网的峰谷差异来进行发电和储能,以平衡电网负荷,实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旨在规范工程建设过程,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编制导则概述1.目的和依据:指导作业指导书编制的目的是提供详细的工程建设规划,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工程管理规范等制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的各类作业指导书编制。

3.编制原则:既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又符合安全、环保、经济、合理的原则。

三、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1.项目概述: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的背景、目标、规模、位置等进行介绍,使读者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

2.技术方案:详细说明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方案,包括选址、设计参数、主要设备、布置方案等,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项目划分:将整个建设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程项目,明确工程项目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关系。

4.施工组织设计:在作业指导书中设计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工期安排、材料供应安排等。

5.施工工艺和方法:对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施工顺序、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要求等。

6.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安全防护措施、环保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

7.工程验收和交接:对工程建设完成后的验收和交接程序进行详细说明,包括验收标准、验收程序、交接材料等。

四、编制步骤1.展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研、论证、选址等。

明确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制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制定项目计划:确定工程项目划分,明确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关系和依赖关系,制定施工工期。

3.编制作业指导书:根据工程项目划分,编制每个工程项目的详细作业指导书,包括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方案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方案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方案1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抽水蓄能电站属于一种有效的电网调峰设施,其运行时的主要特征为:(1)可以迅速地启停,且快速地对急剧发生变化的负荷作出反应,适用于黑启动、系统调频、无功调节、快速对负荷进行跟踪等辅助性的功能中。

(2)除了可以提供给系统峰荷电能,还能帮系统消除低谷电能[1]。

由此可见,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于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抽水蓄能电站以水泵抽水方式把电力系统内多余的电能转成上水库水势能,随后在电力系统需要的时候,经水轮发电机把势能转成电能。

在通常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具备下水库、上水库、高地、高压引水系统、低压尾水系统以及抽水蓄能机组等,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2工程概况以及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供电接入系统设计概述2.1工程概况。

如今某地水电调峰的能力约为2000MW,很多时候都不符合当地需求。

因此,为了确保当地电网可以稳定、安全地工作,亟需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经过深入探讨,当地政府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1座,装设300MW相关机组共4台。

2.2设计方案选择及优化注意事项。

(1)设计方案应当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同时在符合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

(2)方案中供电接入系统需要有科学的潮流流向,以便保证电力在高峰期也能被安全、稳定地输送出去;同时确保低谷抽水灵活简便,能够符合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需求。

(3)方案应保证发电厂可以方便地管理抽水蓄能电站。

(4)方案需要便于对电网接线以及电压等级等进行简化。

(5)方案应当与当地整体电网的发展方向相符合。

2.3设计方案选择及优化主要思路。

有关部门在对各种方案进行比选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总体造价、接入点、潮流、电压等级以及线路整体的路径等。

3方案具体设计3.1选择接入点。

经过实地勘察,此工程周边有5座变电站,规格分别为220kV的变电站2座(A、B站),1000kV的变电站1座(C站)以及500kV的变电站2座(D、E),且每一座变电站都接入间隔供电厂。

抽水蓄能电站补水及施工供水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抽水蓄能电站补水及施工供水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3.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3.2.1技术资料准备
1)制造厂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施工安装图纸;
2)设备出厂合格证和技术说明书;设备制造验收资料和质量证书。
3.2.2基准点移交:土建承包商应向安装移交安装基准线或基准点,供设备安装作基准使用。
3.2.3工器具材料准备:
1)安装检测必须选用满足精度要求,并经国家批准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
上述安装工作还包括各项设备的工地接受、储藏、调试、试运行以及试运行所必须的各种临时设备的安装及安装完成后临时设备的拆除。
1.6工程特点
1.6.1设计特点:补水系统主要为电站建设期服务,因此以上内容按临时或半永久性建、构筑物设计。
1.6.2工程特点:
1.6.2.1一级补水泵站:
1)一级补水泵站,以潢潼河为取水水源。水泵从取水池吸水后通过泵房内管道和阀件,以及泵房外长输水管,送至二级泵站的取水蓄水池。
3)施工用电:从业主指定位置接到现场,临建区域设动力盘1块,一级补水泵站内布置动力盘1块,动力电缆采用VLV22—3×70+1×35。二级补水泵站布置动力盘1块,自业主指定处接出。
4)施工通讯:布置外线电话一部,自配对讲机、手机作为辅助通讯工具。
5)施工用气:氧气、乙炔、氩气采用市场上供应的瓶装气,压缩空气采用6m3、0.9m3空压机供应。
h.安装好的埋件,其外露表面均应涂刷防护面漆及焊接接头部分的底漆、面漆。涂漆的要求应符合施工图纸或制造厂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2)质量检查和验收
a.埋件安装前,应对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进行复核检查,并经监理人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b.埋件安装就位并固定后,应在一、二期混凝土浇注前,对埋件的安装位置的尺寸进行测量检查,经监理人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注,测量记录应提交监理人。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ICS 27.140P 59备案号xxx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PT/CEC XXXX—XXXX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planningof Pumped-Storage Power Station(送审稿)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7年第四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2017]279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抽水蓄能委员会组织,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写。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结合了国内已建、在建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经验,邀请了建设运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把关,最终形成标准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施工导流、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主体工程施工、施工交通运输、施工工厂设施、施工总布置、施工总进度。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抽水蓄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目次前言 (I)1 总则 (1)2术语 (2)3施工导流 (3)3.1 一般规定 (3)3.2 导流方式 (3)3.3 导流建筑物级别 (3)3.4 洪水设计标准 (4)3.5 施工期蓄水 (5)4 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 (6)4.1 一般规定 (6)4.2 料源选择 (6)4.3 料场开采规划 (8)5 主体工程施工 (9)5.1 一般规定 (9)5.2 上、下水库施工 (9)5.3 输水系统施工 (11)5.4 厂房系统施工 (12)5.5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 (13)6 施工交通运输 (15)6.1 一般规定 (15)6.2 对外交通 (15)6.3 场内道路 (16)7 施工工厂设施 (18)7.1 一般规定 (18)7.2 砂石加工系统 (18)7.3 混凝土生产系统 (18)7.4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 (19)7.5 压缩空气、供水、供电和通信系统 (20)7.6 钢管加工厂 (21)7.7 综合加工厂、机械修配厂 (21)8 施工总布置 (22)8.1 一般规定 (22)8.2 施工总布置及场地规划 (22)8.3 施工分区规划 (23)8.4 场地排水及防护 (25)8.5 土石方平衡及渣场规划 (26)8.6 施工用地 (27)9 施工总进度 (28)9.1 一般规定 (28)9.2 工程筹建、准备期工程施工进度 (29)9.3 导流工程施工进度 (29)9.4 土石方明挖工程 (29)9.5 地基处理工程 (30)9.6 混凝土工程 (30)9.7 土石方填筑工程 (31)9.8 地下工程 (31)9.9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31)9.10 施工资源配置 (32)引用标准名录 (34)附录A 施工总进度 (36)条文说明 (39)ContentsForeword (1)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Construction Diversion.......................................................................................... . (3)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3.2 Diversion procedure..................................................................................... .. (3)3.3 Classification of diversion structures........................................................................ (3)3.4 Flood design standard (4)3.5 Early-stage water storage (5)4 Material Source Selection and Exploitation (6)4.1 General requirements.......................................................................................... . (6)4.2 Material source selection.................................................................................... .. (6)4.3 Exploitation plan of borrow area/quarry.................................................................. (8)5 Construction Planning for Main Works ........................................................................ .9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9)5.2 Constru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reservoir (9)5.3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veyance system (11)5.4 Construction of powerhouse system.................................................................. (12)5.5 Install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hydraulic steel structures……………………...... ..136 Constructio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15)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5)6.2 External traffic (15)6.3 Onsite access (16)7 Construction Plants and Facilities................................. .. (18)7.1 General requirements.......................................................................................... . (18)7.2 Aggregate production system.............................................................................. . (18)7.3 Concrete mixing system (18)7.4 Asphalt concrete production system (19)7.5 Compressed air, water supply, power supply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7.6 Steel pipe processing plant (21)7.7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plants and mechanical workshops (21)8 General Layout of Construction....................................... (22)8.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2)8.2 General layout of construction and site planning (22)8.3 Construction zoning planning (23)8.4 Site drainage and protection........................................................................... (25)8.5 Excavation-fill balancing and stockpile/spoil area planning (26)8.6 Land for construction.................................................................................. . (27)9 General Schedule of Construction....................................... . (28)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8)9.2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pre-preparatory and preparatory periods.................................... (29)9.3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diversion works (29)9.4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earth-rock excavation works (29)9.5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works (30)9.6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concrete works (30)9.7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earthwork filling works (31)9.8 Construction schedule of underground works (31)9.9 Installation schedule of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hydraulic steel structures (31)9.10 Allocation of construction resources (3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4)Appendix A General Schedule of Construction (36)1 总则1.0.1 本规范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方法和要求。

建筑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极为复杂和耗时的过程,需要详尽的计划和准备。

以下是一个关于建筑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概述,包括项目背景、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施工计划和资源配置。

项目背景: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供电网的峰值负荷能量的设施。

在电力需求不高的时段,电站将水从下池抽出,并利用电动泵提升到高位蓄能池中,以将电能转化为潜在能源。

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期,将蓄能池中的水放空,通过涡轮发电机将潜能能源转化为电能。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确保施工进度符合项目计划,保证项目按时投入运营。

-确保工程质量,满足施工标准和要求。

-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施工经济效益最大化。

-保障工人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合理分工:根据施工任务和工种特点,合理划分工作责任和权责,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协调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部门和人员之间需要密切协作,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综合平衡:考虑到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因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科学决策。

-风险控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施工计划:-施工任务划分:根据工程范围和进度要求,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施工任务,分别安排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施工顺序确定:根据施工流程和各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施工顺序。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每个施工任务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以及关键路径和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

-施工资源配置:根据施工需要,合理配置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根据施工进度,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并安排培训和绩效考核。

-设备资源:根据施工需要,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并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材料资源:根据施工任务和技术要求,确定所需的施工材料,并制定物资采购和供应计划。

水电站 设计 导则

水电站 设计 导则

水电站设计导则
水电站设计导则
1. 地点选择:应该考虑水电站建设地点的水利资源、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2. 水源调查:必须对水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监测,包括水流量、水位、水质、水力资源等指标,以确定水电站的规模和技术方案。

3. 设计规模:应根据水力资源、调水能力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确定水电站的规模和总装机容量。

4. 坝型选择:根据水库容量、水位、河流特征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坝型,包括拦河坝、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类型。

5. 水轮机选择:应根据水电站的尾水压力、出力、水流量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水轮机类型,包括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涡轮发电机组、混流式水轮机等。

6. 电站布局:应根据场地条件,确定水电站各设施的布置,保
证设施之间的协调和互联互通,包括电站厂房、发电机组、主变电站、办公区等。

7. 施工方案: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工期进度。

8. 环保措施:应考虑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环
保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9. 运行维护: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水电站运行维护计划,确保水
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发电效率。

以上是水电站设计的一些导则,实际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灵活处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和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Q/GDW46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GDW46XXXXXXX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供电设计导则(试行)2012-XX-XX 发布2012-XX-XX 实施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1)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2)5. 施工用电负荷 (3)6. 施工供电电源 (3)7. 35kV~110kV/10kV变电站(施工变电站) (3)8. 配电网络 (4)附录A (5)施工用电负荷需要系数法计算 (5)附录B (7)各电压等级的合理输送距离及容量 (7)前言目前在常规水电工程建设中实施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DL/T 5124-2001),虽能基本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但基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特殊性,DL/T 5124-2001标准尚不能完全覆盖,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故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解释;本导则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本导则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基建部;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姜成海罗成宗项荣华丁光徐文仙赵政费伯军包俊游志刚赵志文付强王新宇曹军靳永卫毛学志张腾超常子阳;本导则首次发布。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供电设计导则1. 范围1.1 本导则规定了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供电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和要求。

1.2 本导则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招标设计阶段的施工供电设计,其它设计阶段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50059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173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0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DL/T 5220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97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3. 术语和定义3.1 35kV~110kV/10kV变电站作为施工用电的供电中心,进线电源为地方电网,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向施工变供电。

3.2 开闭所作为施工用电的供电中心,进线电源为地方电网,所内只有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

3.3 施工变在施工点附近建立的10kV/0.4kV施工变,进线电源来自施工变电站或开闭所,电力变压器变压后直接向用电设备供电。

施工变包括变压器、开关或熔断器、用电计量设备等。

3.4 施工供电专用线路从地方电网变电站到施工变电站(开闭所)的供电线路,专用于电站的施工用电。

3.5 施工用电线路从施工变电站(开闭所)向施工现场供电的线路。

3.6 配电箱从××号施工变接出的配电装置。

4. 总则4.1 为规范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用电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以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导则。

4.2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供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施工用电负荷确定、电源选择、供电方式选定、变电所(或开闭所)所址选择、主要设备选择及主线路布置设计等。

4.3 施工供电范围包括:施工机械、照明、供风、供水、通风、排水等施工用电,砂石混凝土生产、修配厂及其它施工工厂设施的生产用电,生活基地的生活用电等。

不得将附近居民的生活用电和其他与施工无关企业的用电接入施工用电的供电范围。

4.4 供电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DL/T 5397及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

5. 施工用电负荷5.1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用电按区域划分通常为:上水库工区、下水库工区、地下厂房及地下洞室工区、地面开关站工区、建设管理区及生活营地工区等。

设计时应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施工布置特点及施工进度计划,计算出各工区及整个工程的高峰用电负荷。

5.2 施工高峰用电负荷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确定。

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见附录A。

当缺乏有关资料时,施工用电高峰负荷也可用总同时系数法估算,施工用电高峰为用电设备总功率乘以总同时系数。

总同时系数一般可取值0.30~0.45,工程规模较小、用电设备数量较少时宜取大值;工程规模较大、用电设备数量较多时宜取小值。

5.3 当有条件时,施工用电高峰负荷应优先采用负荷曲线法计算。

计算步骤为:(1) 先计算出各类用户用电高峰负荷(需要系数法不计裕度)和单位强度用电负荷;(2) 再根据各类用户强度曲线计算出用电负荷曲线数据;(3) 最后把各类用户用电负荷曲线数据同时段叠加,叠加后的高峰值再乘以1.1~1.2的裕度系数即为整个工程施工用电的高峰负荷。

5.4 当需要估算各年度用电量时,可采用负荷曲线法求得的各年分月度用电负荷与月有效工作小时数确定。

6. 施工供电电源6.1 施工供电电源选择应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电网供应状况和工程施工特点,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6.2 施工供电电源总容量应满足施工生产、生活用电高峰负荷需要。

当工程附近电网容量满足要求时,应优先利用电网供电。

若以当地电网作为电站永久备用电源时,施工电源容量宜结合永久备用电源负荷配置。

6.3 施工供电系统宜采用相互独立的双电源供电,其中一回可作系统备用电源;无条件时也可考虑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系统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可根据一类负荷确定。

若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电网供电时也可采用单电源供电。

6.4 对工地因停电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事故,引起国家财产严重损失的一类负荷必须保证连续供电,不应少于两个相互独立的施工电源。

若采用单回路电网供电,则必须另设发电厂作备用电源。

6.5 电网供电时,需从电网的发电厂或枢纽变电所,架设10kV~110kV专用线路至工地。

专用线路的电压为10kV时,宜在工地兴建10kV开闭所,向生产、生活各用户供电;专用线路的电压为35kV~110kV 时,需在工地兴建35kV~110kV/10kV变电站,向生产、生活各用户供电。

6.6 施工供电应满足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7. 35kV~110kV/10kV变电站(施工变电站)7.1 施工变电站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电压等级变电所的设计规范和地方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

7.2 施工变电站尽可能采用永临结合方式,在施工结束后继续作为电站的厂用电备用电源,并考虑以后扩建的可能性和便于管理。

7.3 永临结合施工变电站的控制系统应留有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接口,以便在条件成熟时,接入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7.4 永临结合施工变电站的土建、采暖通风、照明设计、消防设计、防雷设计,应按照永久设施标准进行设计,消防系统设计宜与电站整体消防系统结合起来,在施工期留有与电站消防报警系统的接口。

7.5 施工变电站位置的选择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基于接近施工用电负荷中心或配电中心、便于各级电压线路引进和引出、减少施工干扰、避免地质灾害和洪水的影响、节约用地等的原则,抗震要求按GB50260标准执行。

7.6 施工变电站变压器应根据下列原则选择:(1)变电所内变压器的总容量应大于该变电所承担的全部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2)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宜装设两台。

(3)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宜采用三相有载调压变压器。

7.7 施工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对用户的供电方式及与电网的连接方式来确定。

对于有两路进线的变电所可采用内桥接线或单母线分段等接线方式。

7.8 施工变电站采用两台主变压器时,10kV母线分两段,每台主变压器分别接一段母线。

通往同一施工区域的两条线路,分别接入两段不同母线上。

7.9 10kV配电出线设计应根据负荷分配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原则上部分一类负荷考虑互相独立的双电源供电,出线总回路不宜大于10回。

7.10 施工变电站/开闭所进线的计量装置,应与地区供电部门协调决定安装位置。

10kV配电出线应装设计量装置,包括有功电度表和无功电度表。

7.11 施工变电站应按要求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应设计为自动投入方式。

用电设备(工厂)的功率因数K c参见表1。

7.12 施工变电站的控制系统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设计,或将控制系统接至电站中控室,实现远方监控;有条件的可以建成智能变电所。

8. 配电网络8.1 施工用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采用10kV。

配电变压器采用10kV/0.4kV级。

如有对用电电压有特殊要求的施工设备,可采用专用的变压器。

8.2 施工用电线路至施工工作面施工变及供电设计,原则上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设计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规定。

8.3 各施工工作面施工变及供电应设置就地无功补偿装置,保证用电功率因数满足地区供电局的供电要求。

用电设备(工厂)的功率因数K c参见表1。

8.4 根据施工区域的划分及划分后各分区的用电负荷确定输电线路的回路数及线径。

施工变电站至各分区的施工用电线路宜采用辐射式出线。

当单回线路上负荷小于2000kW时,同方向用户可在同线路上“T”接。

当上/下水库区施工范围较大或施工用电负荷较大时,可分别采用两回线路供电。

地下厂房及地下输水系统等地下工程施工区应采用两回线路供电。

当受电源条件限制无法满足2回线路供电时,宜采用自备电源,以确保供电安全。

当施工工厂和施工营地集中布置时,宜分别供电。

若混合供电,则应在0.4kV侧的出线回路上分开。

8.5 施工用电线路宜采用架空线路。

线路的路径、走向和施工变的位置应避开施工开挖危险区和永久建筑物,并满足防雷要求。

8.6 永临结合的施工用电线路应按永久线路架设。

8.7 施工供电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经济适用和节能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

8.8 施工用电线路和施工配电站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电压等级线路的设计规范和地方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

附录A 施工用电负荷需要系数法计算计算公式:P=K1K2K3(ΣKcPd+ΣKcPm+ΣKcPn)式中:P――用电高峰负荷(有功功率),kW;K1――考虑未计及的用户及施工中可能发生变化的裕度系数,一般可取1.1~1.2;K2――各用电设备组之间的用电同时性系数,一般取0.6~0.8;K3――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的损耗补偿系数,一般取1.06;Kc――需要系数,参见表1;Pd――各用电设备组的额定容量,kW;Pm――室内照明负荷,kW,单位负荷值参见表2;Pn――室外照明负荷,kW,单位负荷值参见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