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世界发展和合作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聚落
重难•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例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是聚落的两种形式,A是 ,
B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什么是城市?城市有什么特点?
(3)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
(4)什么是乡村?乡村有什么特点?
返回首页
思路分析 一般来说,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在 于居民从事生产活动的方式不同,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是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 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然而城市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返回首页
答案: (1)城市 乡村
(2)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人口密集;城市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对周围地区发展起促进作用;城市
居民的居住状况相对拥挤,多高层建筑;交通线密集等。
(3)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污染加剧、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
上升等。
(4)乡村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农村。
返回首页
2.城市聚落与农村聚落相比,其主要差异是( C ) A.人口数量有差异 B.房屋数量有差异 C.从事的生产活动方式有差异 D.人的收入有差异
返回首页
3.某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炉,窗小或有双层玻璃,而且屋顶 大多高耸。这一地区的气候具有的特点是( B ) A.炎热多雨 B.寒冷多雨雪 C.温暖干燥 D.温暖多雨雪
文化习俗
和 环境 特点。
返回首页
4.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新版)湘教版
-小组讨论成果的创新性:观察学生小组讨论的创新性,了解学生对聚落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小组讨论成果的完整性:观察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完整性,了解学生对聚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随堂测试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聚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地理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聚落,了解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实践能力。
3.人地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聚落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地理审美:通过欣赏不同聚落的景观,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3)聚落的景观:通过图片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不同聚落的景观特点,如乡村的田园风光、城市的高楼大厦等。
举例:请学生观察图片,分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特点。
(4)保护文化遗产: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举例:请学生举例说明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聚落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聚落知识。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聚落的景观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为例,分析其特点和形成条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人类的居住和文化。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关于人口的一些说法,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们对于人口的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本章内容共有4个小节,分别是: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中国的人口问题和人类的居住和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这4个小节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认识中国的人口问题,以及了解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这一主题,他们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还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认识中国的人口问题,以及了解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爱地球的观念,提高他们的人地协调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中国的人口问题,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第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和合作】学案讲义
课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和合作】学案讲义考点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 世界的气候;4.居民与聚落;5.发展与合作。
考点常见题讲解与巩固练习【本节课知识点】一、居民与聚落1. 人口与人种:●人口的增长速度: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世界人口的分布:⑴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⑵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①亚洲东部、南部②欧洲③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①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不同的人种⑴类型: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⑵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考点常见题讲解与巩固练习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黄种人亚洲东部黑种人非洲、大洋洲、美国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⑴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⑶主要语言的分布: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俄语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世界三大宗教宗教发源地区经典宗教建筑及特点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的西部《圣经》教堂:高高耸立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古兰经》清真寺:星月照应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佛教古印度《佛经》庙宇:金碧辉煌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乡村和城市:⑴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4)——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共19张PPT)
2
2
24 5
西班牙语 5
5
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六、当堂训练(15分钟)
1、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 并不平等。把各自相对应的叙述填在括号内。
发达国家( bdeg )发展中国家( acfh )
a、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b、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一组是( C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城市——种植
4、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乡村聚落的规模一般比城市聚落的规模小 B.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城市聚落的人们主 要从事工业 C. 乡村聚落的道路要比城市聚落密集 D.乡村聚落的出现要比城市聚落晚一些
A.中国—美国 B.美国—澳大利亚 C.日本—德国 D.中国—巴西
8、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A.乡村和城市 B.工业和农业 C.农田和村庄 D.工厂
和城市
9、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的重要国际组织(WTO)是
A.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甲市:2500人/平方千米 乙市:1250人/平方千米
中低
3.
稠密区
纬度
地区
“四密”
C
世B界人A口分沿布海 不均匀D
平原
A 亚洲东部稠.密区 地区稀疏区
B 亚洲南部 .
C 欧洲 .
D 北美洲东部.
稀疏区
3
3
2
1
“四疏”
1 沙漠地区 .4Biblioteka 2 高原山地 .1
第四章第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知识清单)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知识清单一.单元知识脉络二.考点清单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从总体看,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加的。
公元1800 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它大于0 时,表示人口增加。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越慢。
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
2. 世界人口的分布(1)表示:人口密度=人口面积。
单位是 人/千米2 。
(2)世界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②亚洲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东部,该地区总体来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
这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3)世界人口稀疏区:A 寒冷的极地地区;B 是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C 是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地地区;D 是干旱的荒漠地区。
上述四个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气候寒冷、气候湿热、气候高寒、气候干旱。
3.人口问题与对策⑴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问题:①衣—需求量大;②食——粮食短缺;③住——住房紧张;④行——交通拥挤;⑤上学、就业、看病难。
⑵人口少→问题: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
⑶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产生加剧一系列问题,例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⑷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不同的人种(1)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2)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
黄种人:亚洲东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美洲的印第安人。
黑种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
第四、五章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单元解读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教学目标
➢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 运用地图,指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归纳其分布特点。 ➢ 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列举主要国际经济组织。
教学重点
➢ 运用资料,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表现。
本条目要求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对城镇与乡 村的景观特征加以描述。一般可以从城镇与乡村的外貌特征与内部 空间结构特征两方面来描述。外貌特征是指它们的整体形态特征, 例如平原地区的城镇和乡村多呈现团块状形态,河谷地区的城镇和 乡村多呈狭长形形态特征。内部空间结构特征是指它们内部各要素 的布局特征,如城镇交通道路网线的布局,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布 局,城镇绿地的规模等。
教学目标
➢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难点
➢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和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特点。
●通过阅读图像、 观看视频或实地考 察等,描述城镇与 乡村的景观特征及 其变化。
1.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
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能够 从多角度分析人口分布和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城乡景观差异的原因与文化多 样性,提升综合思维能力;能够说出城乡景观的典型特征,并对某一地域的语 言、人种、宗教、习俗等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建立区域认知意识;能够设计并 实施人口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搜集不同区域的人口统计信息,调查某一地区 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现象,培养地理实践力。
主题
课标要求
教材内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人口与人种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五章复习(2024版新教材)
山区、河流、河谷地区——条带状聚落
平原地区——团块状聚落
二、知识梳理
分布地区 民居特点 西亚民居 墙厚、窗小
8.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民居形态
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多风沙,防止 热量传导和减少风沙的侵入
东南亚民居
双层木屋 或竹楼
热带地区,气候湿热,防潮、通风、散热
黄土高原
窑洞
使用人数最多
汉语
使用范围最广
英语
二、知识梳理 5.世界的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教
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美洲、大洋洲
发源地
亚洲西部 (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亚洲(阿拉伯半岛)
佛教
亚洲的东部 和东南部
亚洲(古印度)
标志性建筑 建筑特点
教堂 顶部有十字架
清真寺 圆顶
佛寺、庙宇 塔状建筑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二、知识梳理 3.三大人种的分布
根据体质方面(皮肤颜色、头发形状、面部特征等)的特征,人类可以划分为白 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此外还有大量混血人种。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区
黄种人 淡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白种人 较浅
二、知识梳理
10.国际经济合作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
国际经济合作使得差距减小
合作的重要性:全球资源、能源分布不均、优势条件各异;国家间经济息息
相关,需取长补短。
波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24张PPT)
(5)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 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 染,影响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多集中在绿洲上。 材料二 黑龙江省的大庆是在石油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市。 材料三 河北省的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 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材料四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团块装,且规模较大;而山谷 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9. 下列地区中,属于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 )
A.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 高山地区
C. 荒漠地区
D. 极地地区
10. 读图4-3-5,该聚落景观是(D )
A. 北欧的房屋 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C.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D. 西亚的民居
知识点②: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1.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 )
同步训练·能力提升
16. 读图4-3-6,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了__城__市__聚落的特点,图乙反映了__乡__村__ 聚落的特点。 (2)图丙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乡__村___聚落,这三个 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 _位__于__河_流__附__近__的__平__原_地__区__,__交__通_便__利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____B____处,理由是 _位__于__河_流__交__汇__处__,__交_通__便__利__,__有_利__于__人__和__货_物__的__集__散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__乡__村__ (填“城市”或“乡村”)聚落。
湘教版七上地理课3.4世界聚落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 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可以抵御寒风, 保持屋内暖和。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不易积雪,
保护建筑物 。
11
湿热地区的气候 雨水多,所以要 有较完备的排水 系统;墙体单薄, 门窗开得较大, 利于通风散热, 可以保持屋内干 爽。
乡村发展为城市的条件:在干流与
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或出海口,大 的交通枢纽上,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8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
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 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你能解释下面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什么是聚落?
聚落
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
交通
人口
建筑
生产
教育
农村 渔村
牧村 林场大气污染交通阻塞住房拥挤
水体污染
城市在发展 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主要
有:
生活垃圾
乡村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乡村的分布:乡村民居有的集中, 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 山麓或公路、铁路分布。
秦陵兵马俑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文明行为
谢谢!
自然环境: 比较干燥 冬冷夏热 黄土深厚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 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 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 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 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 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 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 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 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 于世界遗产范畴。截止到 2016年7月中国已拥有世界 文化遗产30项。
七年级地理上册《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中考清单PPT课件
课件目录
首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末页
8.国际经济合作 (1)经济全球化: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 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 (2)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联合国 (UN)、世界贸易组织 (WTO)、二十国 集团(G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欧盟(EU)、东盟(ASEAN)、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IMF)等。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疑课 难时 突作 破业
重点一: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分布
主要 人种
体质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 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头发黑而直,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
人种 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南美洲北部
白色 人种
皮肤、眼睛、头发的颜色都较浅, 头发波状弯曲,鼻梁高,嘴唇薄, 体毛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西 部和南部以及非洲北部
黑色 皮肤黑,头发黑而卷,嘴唇厚,体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和美国
人种 毛较少
境内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重点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及分布
主要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中国、新加坡等
英语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巴西使用葡萄牙语)
法语
法国、加拿大等及非洲部分国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 合作》中考清单PPT课件
架课构时 作 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考课 点时 清作 单业
1.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数量:到2011年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 (2)世界人口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发展与合作
非洲的农村
非洲的市场
原始的种植业 咖啡生产
印度的公路运输 印度的农业生产
印度农村的交通工具
美国纽约
欧洲航空运输 欧洲铁路交通
美国农业的机械化收割
日本的汽车生产线
瑞士的葡萄园
欧洲小镇 英国乡村
发
发达国家
展
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
水
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 …
平
差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与合作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比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在地图上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
分布特点; 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地域发展差异
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家园
自然条件 优 劣
不
同 地
开发历史 早 晚
区 经济水平 高 低
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局部放大
下面的几组图片说明了世界不同地区怎样的发展差异? 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简单分析一下。
异
中国、印度、巴西、埃塞俄比亚、墨西哥、
埃及、南非、土耳其、泰国、智利、阿根廷… …
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农业对比
发达国家 机械化农业生产
发展中国家 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南北之差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南北对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 济商谈等。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想一想
为什么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成为“南”,“北”? 能否从世界政区图上找出答案?
三、国际经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分布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 着密切的关系,据此回答:
• 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B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三、人 口 问 题
思考 两类国家的人口 问题及影响、措
(1)、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开始的标志:死 亡率的下降
(2)、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的根本原因:生 产力的发展
出生率
原始型 高 传统型 高 现代型 低
逐步过渡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
低
低
高
低 低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人口增长特征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小结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出生率是一 年内出生的 婴儿数占总 人数的比率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 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 长率大于0,表示增加。
死亡率是一 年内死亡的 人数占总人 数的比率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两级台阶
农业革命之前增长极其缓慢、农业文明时期加速、工业文明时期迅猛 增加、二战后空前增加
思考: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措 施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并适量接纳移民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七经年级济上:发第三展讲相世界适居民应和,聚落与、 环境、资源相谐
调
世界发展和合作
高山高原地带 高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思考: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1) 人口稠密区及其形成原因
密 四 亚洲东部 区 大 亚洲南部
人 口 欧洲 稠 北美洲东部
原因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 平原面积广阔 ③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不断发展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生产力水平 生产活动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 文化教育科技 政治因素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素的影响在 减弱,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影响最为显著。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为什么巴西、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集 中在其国土的东南部?
答:巴西、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形平坦, 气温降水适宜,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开发 早,工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
大洋洲、 欧洲、 北美洲
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较快 的大洲:
非洲、拉丁 美洲、亚洲
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
欧洲、北美、 大洋洲 (3)世界人七年口级上增:世第界长三发讲展在世和界合空居作民间和聚上落、的不平衡性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国 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英 国 1.20
1.08
0.12
巴 西 2.03
0.73
1.3
德 国 0.97
1.04
-0.07
尼日利亚
4.01
1.23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2.78
活动3 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
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施?
• 1、发达国家: 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影响:劳动力、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和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 2、发展中国家: 问题:出生率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大。
影响:经济、资源、环境、就业等社会压力过大,经济发展速度降低, 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青少年及儿童 比重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总之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造 成许多社会问题
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2007):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计算下表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 率和自然增长率。 (1)按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给这些国家排 队,看看哪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 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第三讲世界的居民 、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增长 2011年10月31日,地球村第70亿居民诞生。
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
世界人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2)人口稀少区
疏四 区类
人 口 稀
①高纬度地区: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 广大 的亚寒带针叶林(寒冷)
②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湿热) ③干旱的沙漠地区(干旱) 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寒)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自然 因素
影响人口
分布的地
理因素
社会
经济
因素
地形 气候 水资源 土壤 矿产资源等
中低纬度
近海地带
人口
密度:
一般
是指一平方千米内源自的居民人数
(人/
平方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
千米)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分和聚位落、于_,原因是?
世界发展和合作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地区的面积(平方千米)
密 四 亚洲东部 疏 四
区 大 亚洲南部 区 大
人
人
口 欧洲
口
稠 北美洲东部 稀
高纬度地区
• 1、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高低 • 2、社 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 3、政治制度与国家政策 • 4、人口基数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一平方千米 内的居民人数(人/平方千米)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世界发展和合作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 3、人口向城市过度迁移带来的问题: • 交通拥挤、治安恶化、就业困难、环境
非洲人口数/亿 1950年:2.2 1960年:2.8 1970年:3.6 1980年:4.7 1990年:6.3
人口/亿
8 7 6 5 4 3 2 1
2000年:7.8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七年级上:第三讲世界居民和聚落、
年份
世界发展和合作
3.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