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简析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使用数量的增加,地下车库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居民和商业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的布局、电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相关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地下车库充电桩的布局地下车库充电桩的布局是影响整体设计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地下车库充电桩的布局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 充电桩的位置:充电桩的位置应该尽量靠近停车位,便于车主使用。

充电桩的位置也应该便于电力配电系统的布置,避免过长的线路和额外的线损。

2. 充电桩的数量:根据车库的规模和停车位的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充电桩的数量。

一般来说,每个停车位都应该有相应的充电桩,尽量避免车主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便。

3. 充电桩的布置方式:充电桩可以采用独立式、墙壁式、地柱式等不同的布置方式。

根据车库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和便利性。

二、电力配电系统的设计电力配电系统是地下车库充电桩的核心,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充电桩的使用效果和安全保障。

电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电方式:一般来说,地下车库充电桩的供电方式可以选择直接引入市电或采用储能电池系统。

采用市电供电需要考虑市电线路的引入和配电,而采用储能电池系统则需要考虑充电桩的接入和电池的安装。

2. 线路设计:地下车库充电桩的电力线路应该合理布置,减少线路长度和线损,保障充电桩的正常使用。

应该考虑线路的敷设方式和防水防潮措施,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配电设备:地下车库充电桩的配电设备包括断路器、接触器、变压器等,应选择品牌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并合理配置,确保供电安全和稳定。

4. 电缆敷设:地下车库充电桩的电缆敷设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该考虑电缆的材质和防火性能,避免火灾和意外事故发生。

浅析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浅析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Building Technology118 防主管部门。

(2)沟通,并按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不建议大容量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在地下室,包括非车载充电机、充电主机系统、42kW 及以上大容量三相交流充电桩等。

7 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谐波问题充电桩对电气设计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谐波干扰。

电动汽车充电时需实现AC/DC 的变换,而充电机的整流环节是最主要的谐波源。

直流充电桩较多采用三相全波整流,整流电路脉动数为6,其特征谐波为6k±1次,即5、7、11、13、17、19、……,谐波次数越低,其谐波幅值越大,谐波幅值与谐波次数成反比。

因此充电桩主要的谐波含量为5、7次谐波。

同时谐波电流的大小与设备工作时施加在其上的电压幅值有关。

系统电压越高,运行点越深入饱和区,空载电流的波形畸变越大,其谐波含量也越高。

由于谐波含量高,中性线电流可能超过相线电流,对此应引起重视。

末端充电设备采用有源滤波将有利于提高整个充电桩供电系统的效率,减少系统损耗,保证电能计量与计费的准确性,保障充电桩通信系统的稳定性,使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更能满足智能电网、物联网通信的发展要求。

另外由于谐波电流与充电机的充电电流相关,充电负荷越大,则谐波电流百分比越高,因此对于集中设置管理的充电桩,还可通过智能化电能管理系统,分组分时启动充电单元,当一部分充电桩转入恒压充电阶段时,其充电电流开始大幅减小,此时可启动另一组充电单元,这样系统最大的充电电流值就小于所有充电设施同步充电时的电流值,相应产生的谐波电流值也较小。

由于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谐波情况无法预测,需根据现场情况监测分析,同时目前有源滤波技术也是治理各级谐波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在电气设计时,建议在带充电桩负荷较多的变电所内预留有源滤波柜的机位,保证后续有可治理实施的措施即可。

8 雷接地(1)充电桩的防雷与接地应满足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并确保安全稳定地供电,需要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

下面是关于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解决方案。

一、总体设计原则1.可行性分析:根据车库充电桩数量和功率需求,评估供电和配电设备的可行性。

2.合理布局:合理安排充电桩位置和配电设备布置,保证供电和配电的便利性和可靠性。

3.安全可靠: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短路、过载等安全事故发生。

4.可扩展性:充电桩数量和功率需求可能会增加,配电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二、电源选择1.供电方式:根据地下车库的供电情况,可以选择接入楼宇的公共配电系统或者单独设置车库专用配电系统。

2.电源容量:根据充电桩的数量和功率需求确定电源容量,确保能满足充电桩的同时使用。

三、配电系统设计1.主干配电:根据总功率需求和电源容量,设计合适的主干电缆及配电柜。

3.接地设计:保证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与充电桩的接地系统相连,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保护措施:设置过载保护器、短路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等设备,确保充电桩和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5.备用电源:考虑到供电系统可能出现故障或停电情况,可以设置备用电源,如蓄电池或发电机组。

四、防火处理1.选用质量可靠的电线电缆,确保防火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设置防火隔离带,将充电区域和其他区域隔离开,避免火灾蔓延。

3.设置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第一时间发现和扑灭火灾,保障充电桩和配电系统的安全。

五、其他设计要点1.通风设计:地下车库内充电桩可能产生热量,需要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避免过热。

2.设备维护: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置应方便维修和检修,确保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保养。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电源,并设计合理的配电系统,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火处理,考虑通风和维护等因素,以确保充电桩和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电动汽车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推广电动汽车需要充电设施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民用建筑需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在设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电负荷评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需要首先进行用电负荷评估。

用电负荷评估是衡量充电设施用电需求的重要指标。

充电设施用电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充电设施的功率和使用频率。

一般来说,民用建筑充电设施的用电负荷很小,但是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电气设计。

二、充电设施类型的选择在进行电气设计时,需要考虑充电设施类型,充电设施类型的不同会影响电气设计方案的选用。

目前充电设施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交流充电、直流快充和无线充电。

交流充电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满电,功率较小,但适用于长时间停放的充电。

直流快充能快速充满电,但是功率较大,要求充电设施在更大的电流下工作。

无线充电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能够实现免除线束连接和操作等方便优点。

三、设计充电设施供电方案在充电设施的供电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充电设施的电源,电源的选择应合理,不应过负载,同时考虑电源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220V或者380V的交流电源进行充电。

对于大功率的充电设施,使用380V更为合适。

四、电缆设计在设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时,需要合理设计电缆线路,包括导线截面大小、电缆长度、电缆材质等方面。

电缆线路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安全因素,确保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五、接地和防雷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中,接地和防雷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接地能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防雷措施能够减小雷击风险,从而保护设施不受损坏。

六、安全措施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中,安全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时需要考虑防止电气短路、过电压、过电流等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小安全隐患。

总之,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涉及多个方面。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作为其重要的补充配套设施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在民用建筑地下车库中设置充电桩,可以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和使用。

然而,充电桩的使用也需要有相应的电力配套设施,本文将介绍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解决方案。

首先,配电系统的容量设计要按照实际需求来确定。

根据国家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有关充电设备的规定,每个充电桩需要单独供电,容量不小于7kW,为确保充电桩的正常使用,需要参考车库使用时间、城市用电负荷情况进行综合计算和判断。

容量过低会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过高则会造成电能浪费,影响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应当针对车库充电桩的使用特点,选用符合特殊需求的电缆和插头。

由于车位有限,车主在充电时可能需要进行拔插操作,在选择电缆和插头时应考虑其质量和使用寿命,防止因为电缆和插头的损坏导致充电失效。

针对充电桩电流较大、电压较高的特点,应选用合格的防爆电缆和插头。

第三,需要合理设置电源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和短路保护开关等电器元器件。

电源开关的设置应当与充电桩布置方式相匹配,以方便车主进行自主控制。

漏电保护开关和短路保护开关的设置可以为充电桩使用提供安全保障,防止发生各类电气事故。

最后,充电桩应该与总电源进行联网,便于电能计量和收费等管理。

所选用的电力电缆和插头应符合规定,使用寿命长、良好的防水、防腐蚀、防震性能,满足民用建筑对能源利用和建筑安全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注意兼顾实际需求和电缆、插头、电器元器件的选择与设置,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充电桩与总电源的联接稳定可靠,并为用户提供便利、安全、高效的充电体验。

新建住宅小区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配电设计的简要分析

新建住宅小区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配电设计的简要分析

新建住宅小区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配电设计的简要分析摘要:结合目前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以及政策,本文主要根据需要系数法对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进行分析以及设计时所要注意的问题等,予以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1 前言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运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新能源汽车现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最近几年来,世界主要汽车行业生产国家都将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首要发展对象,以提升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建设相对较缓慢,严重影响着道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

国办发[2014] 35号及国办发[2015] 73号文明确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

因此,在今后新建的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配电设计时,都应增加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

2 常用充电桩的类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可以按照电流的形式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交流和直流结合一体式充电桩。

其中直流充电桩,即“快充”,适用于大型电动汽车,其占地面积大(例如1台100KW的中型充电桩占地面积约为800mm×800mm),充电电压高(直流输出电压可达700V,充电电流可达400A),充电时间短(一般电动汽车30min可以充满80%以上电量),投资大等特点;而交流充电桩,即“慢充”,其特点基本与直流充电桩相反,占地面积小,可挂墙安装,充电功率低,投资小。

通过对比可得知,住宅小区固定车位适宜采用交流充电桩,一般大型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休息区等需要快速充电的商业区域宜设置直流充电桩。

3 住宅小区充电桩及其设置的技术要求交流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电源应该采用以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为主,输出功率为5~7KW,额定交流电流不能大于32A,适宜运用放射的方式进行供电。

关于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探讨

关于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探讨

关于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探讨设计充电桩已成为了民用建筑中电气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基于此,本文就对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标签: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1充电桩的分类及技术要求1.1充电桩的分类充电桩可以分为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

前者俗称“快充”,顾名思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电压与电流调整幅度较大,充电速度快,但对于汽车上的电池损耗较大,主要由充电机柜和直流充电桩组成,占用面积较大。

民用建筑的停车场主要设置的充电桩为交流充电桩,其特点是系统简单、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但缺点是充电时间较长。

主要适用于住宅小区停车场、大型商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等。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常用的充电桩技术参数如表1。

1.2充电桩的技术要求就民用建筑常用的交流充电桩进行技术要求的分析,交流充电桩应该要具有为电动汽车提供安全可靠的充电能力。

在进行充电时,能显示充电状态、计费信息、充电电量等基本的信息。

具备在进行充电时能够及时的关掉开关,甚至切断电源的能力,具备在发生一些异常的情况时,如漏电、短路等情况,可以进行自我保护及故障报警的功能,具备能够组成监控管理系统的通讯能力。

电源线采用阻燃电缆和护管等材料,通过安装空气开关进行漏电等自我保护,同时其保护接地端必须接地并配备符合其装置的环保材料,即阻电功能,在这一方面可采用TN-S系统等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系统。

2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要注意的问题2.1配置充电桩的位置新建汽车库内配建的分散充电设施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应集中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一,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汽车库的首层、二层或三层当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布置在地下车库的首层,不应布置在地下建筑四层及以下。

第二,设置独立的防火单元,每个防火单元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2的规定。

地下车库配置充电桩的位置应综合考虑电动汽车的类别、进出民用建筑的车流、地下车库的位置、配电设置等因素。

民用建筑充电桩电气设计要点与分析

民用建筑充电桩电气设计要点与分析

民用建筑充电桩电气设计要点与分析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和发展新能源事业,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与日俱增,充电桩作为与之配套的重要载体,也将步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如何合理、安全、可靠的给充电桩的供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供配电系统引言:在2018年,国家颁布了《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要求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一、充电桩类型目前民用建筑车库内的充电设施通常采用的是传导式充电。

传导式充电设施又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是指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通常由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单元、计量单元、安全防护单元组成。

直流充电桩,俗称就是“快充”,它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可以为非车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直流充电桩的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AC380V,频率50Hz,输出为可调直流电,直接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

二、充电桩设置基本原则1.有规律、停放较长时间的电动车,建议设置以交流充电桩为主的充电设备,如家用、办公楼等。

2.停车时间较短的充电、应急充电、运营等,以直流或大功率交流充电设备为主,如超市、商场等。

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负荷等级四、充电桩供配电系统(1)充电桩总电源采用0.4kV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S系统;供配电系统图如下所示:(2)每个防火分区设置充电桩专用配电箱,将低压电源引至充电车位附近。

配电箱至分散充电设施应预留电缆通道;(3)充电桩配电箱向充电桩供电的出线回路均设置短路保护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低压断路器;(4)为避免变压器负荷率太低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充电桩负荷同时使用系数的问题,充电桩供配电需用系数选取如下表所示:充电桩建议选型如下表所示五、充电桩布置要求根据现行国标《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 第4.02条要求,充电设备外廓距充电车位边缘的净距不宜小于0 . 4 m,故充电桩布置如下图所示:六、充电桩监控管理系统(1)充电桩监控系统包括充电监控系统、供电监控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地下车库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对于单个充电桩的电力需求相对较大,为了保证整个充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配电设计。

在对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缆敷设路径的规划根据充电桩的数量和位置,在地下车库中规划出电缆敷设的路径。

在规划路径时,需要考虑电缆跨越的障碍物及障碍物的高度,并保持路径的连续性,避免由于路线繁琐而增加配电成本。

2.电源供给设计充电桩需要大量电力供给,因此需要确定充电桩的供电方式,可以选择接入市电供电,也可以选择独立铺设光伏电池板,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

无论选择哪种供电方式,都需要考虑供电能力的充足性以及安全性。

3.充电站用电设备的选型在充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同时供电给充电桩以及充电站其他设备。

因此,在设备的选型时需要考虑不同设备的功率、电流需求以及充电桩的充电方式。

在选型时需要确保充电桩的电量充足、电流稳定,并能满足不同充电桩的不同充电需求。

4.充电桩与其他设备的保护措施充电桩入站口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充电桩短路、漏流等情况出现。

充电桩的工作时,充电桩本身也需要进行防雷、过载等方面的保护。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设备的安全性并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充电桩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1.充电桩与道路的宽度尽量保持一定比例,以减少电缆走线的长度和配电成本。

2.充电桩采用AC供电方式,每个充电桩的额定功率为3.3KW,相邻充电桩之间选用交流电源进行电力分配。

3.充电站其他设备采用单相220V供电方式,根据各设备的功率需求进行线路设计。

4.充电桩入站口进行相应的防护,设置漏电保护器、短路保护器以及数码标准(RS485)保护。

同时在车库顶层巡逻台设置避雷接地线,进一步保护充电桩及其他设备的安全性。

这样设计的充电桩配电方案,既能保证充电桩和其他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又能充分满足充电桩的电力需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文章标题: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导言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充电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而对于民用建筑物来说,如何合理设计电气系统,以满足充电桩的需求,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一、充电桩的定义和分类1. 充电桩的概念和作用提及充电桩作为将电能输送至电动汽车电池的设备,以及在民用建筑中的重要性。

2. 充电桩的分类分别介绍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并在其中多次提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概念。

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重要性1. 从用户角度出发探讨电动汽车用户希望在民用建筑内能够方便地进行充电的需求,并提及相关电气设计标准对用户的重要性。

2. 从建筑业主角度出发分析建筑业主应如何考虑充电桩的设置与安装,以及如何合理布局电气系统以适应充电桩需求。

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发展趋势1. 技术趋势探讨充电桩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电气设计标准的影响。

2. 政策趋势分析政府对于充电桩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对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的影响。

结语总结全文提及的内容,强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并表明对于未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与展望。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规范与发展,将对于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建筑节能减排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电动汽车时代,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必然需要更多地考虑充电桩的布局与设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政府对于充电桩建设的政策支持也将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以上格式,文章既充分涵盖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又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这一主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有需要,欢迎再次咨询。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对于民用建筑物来说,如何合理设计电气系统,以满足充电桩的需求,则显得尤为重要。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居民和车主的充电需求,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负荷计算:首先需要根据车库内充电桩的数量、类型和功率来计算负荷。

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充电桩需求不同,有慢充和快充两种类型,功率分别为3.3kW和7kW以上。

根据车库内预计的充电车辆数量和充电时间,可以计算出总负荷。

2. 供电线路:车库的供电线路需要足够承载整个车库内充电桩的负荷。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截面积,并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 主变配电:为了保证充电桩正常供电,需要将充电桩电源回路与主配电箱相互隔离。

主变配电箱应具备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确保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 充电桩单独回路:为了防止充电负荷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可以单独设置充电桩的回路。

该回路需要设置专用的开关和电路保护器,并与主变配电箱相连。

5. 充电桩桩体安装:充电桩的安装位置需要合理规划,确保每个车位都可以方便接入充电桩,并且减少线路的长度,避免能量损耗。

6. 防雷保护:地下车库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如设置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7. 充电桩管理系统:为了方便管理和监控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可以安装充电桩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充电桩工作状态、消耗量和用户信息等,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满足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的需求,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并保证充电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过充电桩管理系统的安装,还可以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为运营商带来更好的收益。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为电动汽车充电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充电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到使用电动汽车的便利度和用户体验。

一、充电桩配电设计首先需充分考虑建筑物配电线路。

基于民用建筑的实际经济运营需要,充电桩配电设计建议采用独立回路,充分利用现有线路设备,尽可能减少建造新线路的成本。

同时,应充分考虑线路容量及安全保障,使充电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充电桩类型,确定配电线路电流容量。

在充电桩配电设计时,需要根据充电桩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电流容量。

一般来说,交流单枪充电桩需要25A电流,交流双枪充电桩需要50A电流,直流快充需要超过100A的电流。

因此,在选择充电桩类型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电流需求,以确定配电线路电流容量。

三、根据不同需求确定充电桩的数量。

在充电桩配电设计方案中,需根据车位数量、充电桩数量、用户使用率等多种要素来确定充电桩的数量。

此外,还需充分考虑充电桩各自的额定功率及功率因数。

四、确保安全,选用正规厂家的充电桩。

要想确保大众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在充电桩配电设计方案中,选用质量可靠、性能一流、安全无忧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充电桩非常重要。

五、设备防雷及配电线路安全保障。

在充电桩配电设计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配电线路、设备防雷以及安全保障等多方面要素。

此外,还需充分评估设备安全性能,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充电桩及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六、设计防泼水保障设施。

另外,由于在充电时产生的水分可能会影响到充电桩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充电桩配电设计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防泼水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保障充电桩的正常工作。

总之,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配电线路、充电桩类型、充电桩数量、设备防雷及配电线路安全保障、防泼水保障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还需要采用质量可靠、安全性高、性能优异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并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考虑,以确保充电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得广大用户更好地享受到电动汽车的便利和舒适。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随着城市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地下车库充电桩的建设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方案,以便有效地满足车主的充电需求,同时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配电系统的整体规划我们需要对地下车库的配电系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充电桩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以及配电线路的走向和容量。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车库的面积大小、停车位数量、充电桩设备的功率和型号等因素,从而确定最佳的配电系统布局。

还需要考虑到居民或商业楼宇的用电需求,确保整个配电系统能够满足各种用电设备的需求。

二、充电桩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在确定了配电系统的整体规划之后,我们需要对充电桩设备进行精确的选型和布置。

充电桩设备的选型需要根据车主的用电需求和充电设备的功率来确定,一般来说,充电桩设备的功率主要有3.6kW、7kW、22kW等几种选择。

在布置充电桩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停车位的位置和车辆停放的方向,确保每个停车位都能够方便地连接到充电桩设备,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充电桩设备之间的间距和安装高度等因素,以便确保车主能够方便地使用充电服务。

三、配电线路的设计和布线配电线路的设计和布线是整个配电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配电线路时,需要考虑到整个车库的用电需求和充电桩设备的功率,确定配电线路的截面和走向,并合理地布置线路,确保整个车库各个区域都能够得到稳定的供电。

还需要考虑到配电线路的保护和隔离,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地切断电源,以保障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四、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在设计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

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包括过流、过载、短路、漏电等保护,需要通过安装保护装置来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还需要考虑到应急措施,如灭火设备、事故应急照明等,以保障车库内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应急处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关于充电桩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关于充电桩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关于充电桩文章标题: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充电桩在新时代的应用与挑战引言: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电动汽车的普及成为了社会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在民用建筑中安装充电桩已经变得不可或缺。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探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关于充电桩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该主题的全面评估,我们将了解充电桩在新时代所带来的应用和挑战,并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正文:一、充电桩的应用背景及发展现状1.1 充电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充电桩是指用于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供电的设备。

根据不同的充电需求,充电桩可以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大类。

交流充电桩多用于家庭、办公场所等民用建筑,而直流充电桩则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等场所。

1.2 充电桩的快速发展与挑战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充电桩市场也在迅猛发展。

然而,当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对于充电桩的规范和要求还相对较为薄弱。

这给充电桩在新时代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设计师在进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供电安全、装机容量、线路布置等,以确保充电桩能够高效而安全地运行。

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对充电桩的要求2.1 供电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作为民用建筑的一种充电设备,充电桩的供电安全和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设计师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合理选择充电桩的供电电源及配电设备,确保其满足供电要求,并具备过载保护、过压保护、漏电保护等安全功能。

2.2 装机容量和线路布置的规范充电桩的装机容量和线路布置对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充电桩的功率、数量和使用率等因素,合理规划充电桩的装机容量,避免因负荷过大而导致电网过载。

合理的线路布置能够确保供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考虑在当前充电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计师需要考虑充电桩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

首先从充电桩选址原则入手,介绍了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充电桩。

接着详细讲解了充电桩配电线路设计、防雷设计以及配电监控系统设计,以保障充电桩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还介绍了充电桩安全防护措施设计,确保用户和充电桩设备的安全。

文章指出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对于促进电动车普及和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趋向智能化和便捷化。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选址原则、线路设计、防雷设计、监控系统设计、安全防护措施设计、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旨在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动车辆充电需求,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充电服务。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充电桩在民用建筑地下车库中的安装已成为必然趋势。

充电桩的选址原则需考虑车位数量、电源供应、通风情况等因素,以确保充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配电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线路容量、线路长度、线路材料等因素,保证充电桩能够稳定供电。

为防止雷击造成充电桩设备损坏,充电桩防雷设计十分重要,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措施。

配电监控系统设计可实时监控充电桩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在安全防护措施设计中,需考虑防火、防水、防触电等因素,确保充电场所的安全。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充电效率、保障设备安全。

未来,随着电动车辆数量的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民用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将不断完善,为公众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充电服务。

2. 正文2.1 充电桩选址原则充电桩选址原则是地下车库充电桩配电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充电桩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考虑到车主的方便性,充电桩应该尽可能接近停车位,避免车主远行。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繁荣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成为了国家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保护政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成为了急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气设计1民用建筑中充电设施设计原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置应按近远期结合、快慢充结合的总体原则实施。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停车场充电设备安装数量应按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实施,要求按车位总数的10%进行设计,居住建筑停车场充电设备安装数量远期要求按小区总停车数量的100%计算供电变压器的容量,并预留高低压配电装置、变压器等安装位置及线缆敷设路径。

公共建筑充电设备快、慢充相结合,而居住建筑以慢充、自用充电设备为主。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备与直流充电设备配建比例如表1所示。

2充电桩的分类和技术参数直流充电桩也为人们常说的“快充”,可为电动汽车提供需要的充电电源,其中包含了直流充电桩与充电机柜。

显著特点为输入的电压应用了三相四线AC380V±15%,50Hz的频率,其输出的是可调节的直流电,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可直接由此进行充电。

其功率较大,有较大范围的输出电流与电压调整,最快1-2小时便可充满,能够充分满足多类车型的充电需求,然而却会很消耗电池,且其装置会占用很大的面积,在高速公路停车场、企业专用停车场、城市交通停车场较为适用,在大型的商业办公停车场通常会少量设置。

“慢充”事实上就是交流充电桩,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车需要依靠它供电,类型有两种,即三相与单相,主要特点为无整流器、安装方便、占场地小、系统简单、要连接车载电机方可充电,然而有较长的充电时间,基本会5-8小时才能充满。

最适合使用的地方为大型商业办公和公共停车场、民用建筑小区停车场,通常交流充电桩会设置在住宅小区停车场,而对于商业办公停车场而言,需要结合停放电动车的出入频率,按照合理的比例去配置相应的交流、直流充电桩,以为广大民众提供最方便的服务。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

民用建筑地下车库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摘要: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发展现状,国家及地区政策的相关需求。

及相关要求对于民用建筑变配电设计系统的影响。

介绍了直流及交流充电桩的技术指标。

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分析,实际设置充电桩的电气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提出针对不同项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方案。

关键字:充电桩;直流;交流;谐波;同时系数0前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

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变得刻不容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现状,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方向,引起越来越多的发展和重视。

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于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动汽车充电桩原理1.1充电桩的简介和分类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根据充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是指采用三相或单相交流电源向电动车提供充电电源的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桩;直流充电桩是指采用输出的可控直流电源直接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桩。

1.2交流及直流充电桩的技术特点交流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社区停车场、居民小区、大型商场、服务区、路边停车场等场所,接入电网,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提供可控的单向交流电源或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

交流充电桩本身并不具备充电功能,其只是单纯提供电力输出,还需要连接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方可起到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的作用。

由于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一般都比较小,所以交流充电桩无法实现快速充电。

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配电设计与探讨

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配电设计与探讨

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配电设计与探讨摘要: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与传统油动力汽车相比,几乎无污染、零排放、低噪声,使用维护相对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也低于传统车辆。

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由自身配备的动力电池为其供能,为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需配备充电桩为其充电。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供配电;设计探讨1充电桩概述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主要分为直流充电桩及交流充电桩两种,俗称“快充”与“慢充”,其中直流充电桩占地面积大,充电电压高,充电时间较短,投资大;而交流充电桩占地小、可挂墙安装、充电功率低,根据相关规定可知,交流充电桩的电压为交流220V,电流≤32A,充电时间较长,投资小。

交流充电桩适合设置在住宅小区等设有固定车位的区域,而直流充电桩通常设置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繁华市区、大型商场周边等需要快速充电的商业区域。

如何合理地进行配电设计使得整个系统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不至于造成浪费就显得尤为重要。

2充电桩的配电设计住宅小区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置应按照近远期结合,快慢充结合、分类落实的原则,以慢充为主,并设置较低比例的快充。

且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通知》建规[2015]199号,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包括区域配电柜和末端配电箱预留、电力管线预埋和电量预留),其含义为:宜单独设专用变电所,近期按20%配置到位,远期45%配置预留,分期建设。

各地对近期配置的规定又各不相同,以北京市为例,近期配置为18%。

以设计北京某保障性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为例,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56978.98m²,汽车停车位总数为1496辆,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某城市新建小区按不低于18%的比例规划和配置充电设施,慢快充配建比例按10:1,充电设施专用变压器容量计算如下:S∑= Kt×Kx×Cn×(Kn×Pn+Km×Pm)/(η× cosΦ)式中:S∑ - 变压器总安装容量(kVA);Kt- 充电桩同时使用系数,充电桩数量(慢充+快充),5-50个,取0.85-0.90;50个以上,取0.6-0.7;Kx-充电桩需要系数,充电桩数量(慢充+快充),5-10个,取0.75-0.85;10-50个,取0.55-0.65;50个以上,取0.4-0.45;Cn- 小区规划停车位数量。

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

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

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摘要:根据国家及地方规范的要求,在充电桩安装比例、充电桩功率、配电系统负荷计算等方面分析了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可为类似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充电桩;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引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汽车尾气排放占很大比重。

同时随着化石能源储量的降低,在能源的使用上一定要寻找一条节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排放;能耗折算成标准煤低于传统汽车30%以上,特别是城市拥堵环境中节能优势更明显。

因此,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发展。

一、适用的国家规范及地方规范近年,国家和地方发布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规划方面的规范及文件。

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比较快,因此推动相关规范的更新也比较快,在设计中须要遵守新的标准。

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供配电设计需要满足的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主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国家标准GB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发改能源[2015]1454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规[2015]199号)。

全国大部分省市均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结合当地实情的规划,因此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各地的地方标准。

以下仅列举部分省市的地方标准和规范作为参考:北京市DB11/T1455—2017《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上海市《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深圳市SZDB/Z29—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重庆市DBJ50-218—2015《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配套设施设计规范》,浙江省DB33-1121—2016《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与探讨•现代建红电临No.2Sol.10(Serial No.llU)20|9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简析姜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根据国家及地方规范的要求,在充电桩安装比例、充电桩功率、配电系统负荷计算等方面分析了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配电设计,可为类似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充电桩;供配电系统;负荷计算中图分类号:TU8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8417(2019)02-0005-04 DOI:10.16618/ki.1674-8417.2019.02.002姜宁(1985-),男,工程师,从事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工作。

0引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汽车尾气排放占很大比重。

同时随着化石能源储量的降低,在能源的使用上必须寻找一条节能、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排放;能耗折算成标准煤低于传统汽车30%以上,特别是城市拥堵环境中节能优势更明显。

因此,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发展。

1适用的国家规范及地方规范近年,国家和地方发布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规划方面的规范及文件。

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比较快,因此推动相关规范的更新也比较快,在设计中须要遵守最新的标准。

民用建筑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供配电设计需要满足的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主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国家标准GB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发改能源]2015]1454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规[2015]199号)。

全国大部分省市均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结合当地实情的规划,因此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各地的地方标准。

以下仅列举部分省市的地方标准和规范作为参考:北京市DB11/T1455—2017(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21,±海市《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深圳市SZDB/Z29—2010(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⑶,重庆市DBJ50-218—2015《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配套设施设计规范》⑷,浙江省DB33-1121—2016《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⑸。

2充电桩安装比例的确定民用建筑按照建筑性质主要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停车场等,不同建筑类型对充电车位的使用需求也不同,各省市对不同类型規代建紅电礼•研究与探讨•>o,2Vol.10(Serial\o.II0)20l9建筑中充电桩所需要配置的比例均有一定的要求。

(1)北京市对各类场所电动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北京市对各类场所电动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建筑类型充电车位占停车位总数的比例/%直接建设预留条件居住类^18至100%办公类M25至设计比例商业类M20至设计比例其他类M15至设计比例公共停车场工20至设计比例游览场所N15至设计比例(2)上海市对各类场所电动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如表2所示。

表2上海市对各类场所电动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充电车位山停乍位总数的比例/%建筑类型一类二类三类办公、商业、公建停车场151210停车换乘(P+R)停车场151515道路停车场151210上海市对市域的所有住宅建筑均要求100%建设或预留充电车位安装条件。

-类地区包括内环以内、市级副中心、世博地区及新能源重点发展地区,二类地区包括除一类地区以外的内外环间、郊区新城、闵行区、嘉定区、浦东新区,三类地区包括除上述两类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3)浙江对各类场所电动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如表3所示。

表3中,其他类民用建筑包括商业、餐饮、娱乐、影(剧院)、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游览场所等功能性建筑。

(4)其他场所。

各地除了对一般民用建筑内的充电桩安装比例作岀要求外,对一些特殊场所也有相关规定。

例如,高速公路服务区要求设表3浙江省对各类场所电动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建筑类型充电车位占停车位总数的比例/%I n in住宅101214办公101012旅馆101212医院、疗养院101214社区卫生站101010大、专院校101012中小学、幼儿园101010其他类民用建筑101012公共停车场101215置不少于4个快速充电桩;加油站宜设置不低于4个电动汽车停车位及快速充电设施;公交、环卫等专用电动汽车停车场内根据需求建设充电站或设置充电桩。

3快速充电桩安装比例的确定为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快速充电需求,建筑内还需配置部分快速充电设施。

住宅小区、办公场所以自用、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公共停车场、独立充电站等以公用充电设施为主体。

设计时应考虑自用充电设施以慢充为主,专用充电设施采用快慢结合方式,公用充电设施以快充为主。

各类建筑的快充停车位配置数量可参考浙江省的标准设计。

浙江省对快充停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如表4所示。

表4浙江省对快充停车位配建指标的要求建筑类型快充停车位占充电停车位总数的比例/%I n in住宅223办公101014旅馆101012综合医院、疗养院101418大、专院校101010其他类民用建筑101215公共停车场505050規代建妮电九•研究与探讨•No.2Vol.10(Serial No.ll0)20194充电桩功率的确定充电桩根据输出电流不同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类。

交流充电桩通过车载充电机对电能进行处理后向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由于车载充电机一般充电功率相对较小,又被称作“慢充”。

交流充电桩主要规格有输入电压为220V,功率为7kW、14kW;输入电压为380V,功率为28kW、42kW等。

直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是指经过充电桩处理后,直接向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输出直流电进行充电的供电装置,其功率相对于车载充电机大很多,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又被称作“快充”。

直流充电桩输入电压一般为380V,输出功率为30kW、45kW、60kW J20kW等。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电动汽车可利用的充电时间,合理选择充电桩的功率。

如住宅和办公场所车位比较固定,停车时间较长,充电设施选用7kW的交流充电桩;商业建筑内人员逗留时间不固定,可采用7kW的交流充电桩和30kW的直流充电桩搭配布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电动汽车在市区内通勤的需求;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加油站则需要尽快使电动汽车满电,充电设施因此选用输出功率最高可达120kW的直流充电桩。

5充电设施的负荷计算(1)方案设计阶段。

充电设施的负荷宜根据电动汽车停车位的数量按单位指标法进行计算。

交流充电桩单位指标每台功率为7kW,直流充电桩单位指标每台功率为30kW o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如表5所示,K*为需要系数,n为充电设备台数,是指单相配电时接于同-相上的台数,按三相配电时充电设备台数应乘以3。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充电停车位的平面位置已经排定,宜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

充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人为0.5;—般情况下,有功功率同时系数K*为0.8~1;无功表5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n K t n K*31160.5540.95180.5060.80210.5080.7025〜1000.45100.65125〜2000.35120.60三2600.30140.55功率同时系数K r为0.92~10当充电设备数量特别大时,同时系数下限值还可取小些。

具体计算方法参考文献[6]的相关内容。

6充电设施的供配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除公安巡逻车、救护车、公交电动车的非车载充电机按不低于二级负荷设计外,其他居住小区、商场、办公等安装的快、慢充设施均按三级负荷设计。

充电设施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当充电设施布置相对集中且总安装容量在250kW及以上或变压器安装容量在160kVA及以上时,可采用10(20)kV电源供电,设置专用变压器。

当建筑内变压器容量有冗余时,充电设施可采用交流220/380V电压等级供电。

充电设施的低压配电系统通常为两级配电,根据需要也可选用三级配电。

(1)低压一级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第一级配电,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区域配电箱提供电源。

一级配电柜为变电所的低压出线柜。

(2)低压二级配电:由低压一级配电提供电源,并向功率较大的充电设施或二级配电箱提供电源。

二级配电箱一般安装在电动汽车停车区附近的配电间。

(3)低压三级配电:由低压二级配电箱提供电源,并向充电设施提供电源。

充电设施的三级配电需根据工程情况选择设置,主要用于数量较多且较集中的单相交流充电桩。

三级配电箱一般安装在电动汽车停车区的立柱上,每个三级配規代建红电气•研究与探讨•No.2 X ol.lO (Serial No.110) 2019电箱为两侧共计不超过6个充电设施配电。

7其他注意事项(1) 向充电桩供电的电源侧低压断路器 宜具有短路保护和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其剩余电流保护额定动作电流为30 mA,动作时间W0. 1 s o(2)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区地面照度标准值为75 lx,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W3 W/m 2o(3) 配电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充电设施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

(4) 民用建筑停车库(场)电动汽车停车位 应集中布置成电动汽车停车区,集中充电区充电 停车位数量不得大于50辆,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按GB 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 防火规范》执行。

(5) 充电设施的布置应靠近电动汽车停车 位以便于充电,宜靠墙或柱布置,当无墙或柱时 布置在相邻车位中间。

交流充电桩外轮廓不应占用电动汽车停车位,非车载充电机外轮廓距电 动汽车停车位边缘净距不应小于400 mm 。

8结语电动汽车对促进节能减排、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电网起到削峰填谷,优化电网配置等重要作用。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所需用电量比较大,因此设计人员应结合项目实 际情况,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充分考虑到后期扩容需求。

考文献I[1]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 50966—2014[S].[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DBU/T 1455—2017[S].[3]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SZDB/Z29—2010[S].[4]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配套设施设计规范:DBJ 50-218—2015[S],[5]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DB33-1121—2016[S],[6]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M].4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收稿日期:2018 12 08Brief Analysis of Power Distribution Design for Electric VehicleCharging Piles in Civil BuildingJIANG Ning[Tongji Architechctural Design ( Group) Co. , Ltd. , Shanghai 200092 , China]Abstract :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and local codes , the power distribution design of electricvehicle charging piles was analyzed in civil building, including installation ratio of charging piles , power of chargingpiles ,load calcul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etc.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piles in civil building.Key words : civil building ; charging pile ;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 load calculation【编辑部声明】本刊已许可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其网站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