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1级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钺”原为砍伐工具,后发展成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礼器。
《尚书》在记载牧野之战时曾描述周武王“王左杖黄钺”。
考古发现良渚文化遗址中有7套钺杖礼器,它的柄端都握在墓主人的左手中。
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国家形态趋于成熟B.专制王权逐渐加强C.冶铁技术得到发展D.阶级分化已经出现2.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
”在他看来,一代帝王取得成功并非自己的成功而是上天的旨意。
他在评价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事件时说:“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
”在此,董仲舒旨在( )A.阐释早期国家政权更替原因B.探讨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必然性C.说明汉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推动儒学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3.宋人叶适提出,古时“天下之田,无不在官,民未尝得私有之……唐世虽有公田之名,而有私田之实”。
“唐世”这一土地制度( )A.—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B.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C.大大减轻了民众的租税负担D.放松了对农户的人身控制4.下表为北宋和南宋时期政府纸币发行量情况(单位;万贯)据此可以推断南宋时期( )北宋时期1023年1072年1094年1098年1102年交子发行量125251281377777南宋时期1128年1168年1190—1194年1234年1255—1258年钱引发行量377400070001700026000会子发行量20008000250000640000 A.纸币信誉存在崩溃危险B.财政收入有明显提高C.商品经济发生质的飞跃D.不具备现代货币意识5.下图是明朝《大宁都司卫所分布图》(大宁都司辖区,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部)等地区。
图中“营州屯卫”“广宁屯卫”发挥的作用在于( )A.抵御匈奴南下骚扰B.保障供给稳定边防C.意图防范倭寇进犯D.保证九边军事防御6.1860年,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后,一改以往总督每年可向朝廷举荐任命本省3名府县官员的传统,连续举荐从巡抚到布政史和按察使,直到更低层级官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CBBCA DDDBC ADACC二.非选择题16.(12分)图1:都城长安,对外交往的中心;扬州、广州是重要的海上对外贸易港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时繁荣,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地中海东岸,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波斯湾。
据此可判断为唐朝。
(6分)图2:都城临安(杭州);对外贸易主要以海上贸易为主,东南沿海港口众多;陆上丝绸之路基本阻隔。
据此可判断为南宋。
(6分)图3:新航路的开辟以及美洲的发现,全球范围内的海上贸易兴盛,可判断为15—16世纪。
中国的对外贸易,远及非洲、美洲。
据此可判断为晚明时期(或明朝)。
(6分)评分说明:每一图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作为判断依据(孤证不立)。
17.(14分)参考示例(整体)话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
(3分)说明: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先进技术,率先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并倡导“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御西方的侵略,挽救危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并帮助光绪帝开展了变法运动,但最终失败。
袁世凯统治时期,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以对抗“尊孔复古”的逆流。
早期,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倡导新道德、新文学,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后期,李大钊受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给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
(9分)总之,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层,到制度层,再到思想文化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分)局部话题:可任选一个,阐明话题(观点),说明其背景及意义,简要总结。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A卷

湖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7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这主要说明当时()A .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 . 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 .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 .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2. (2分) (2019高三上·辉南月考) 宋代在官员考试、选拔、任用、督察、奖惩、俸禄、退休等方面,均有详尽的制度性规定。
这些规定()A . 导致了官多为患的困局B . 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C . 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局面D . 使文官政治走向完善3. (2分)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 . 民营丝织业的兴盛B . 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 . 民营制瓷业的形成D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4. (2分)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 . 商品经济繁荣B . 长途贩运发达C . 区域经济发展D . 抑商政策改变5. (2分)“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确切地说,这首歌谣开始流传于()A . 春秋B . 秦朝C . 汉代D . 宋代6. (2分) (2020高二上·应城开学考) 黄宗羲认为:“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
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 .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 .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 .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经世致用D .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7. (2分) (2019高三上·扶沟模拟)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即行规定:除官方印行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三种“真道书”外,“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答案

因为最小正周期为 2 ,所以 = 3 .………4 分 3
可得 f ( x) = cos(3x + ) ,
又因为函数的图象过点
0,
1 2
,所以
cos
=
1 2
,而
0<< 2
,所以
=
3
,
故
f
(
x)
=
cos
3x
+
3
.………6
分
(2)由
x
6
,
m
,可知
5 6
≤
3x
+
3
≤ 3m
+
3
,
因为
e
(2)证明:令 f ( x) = 0 ,解得 x = 2 或 x = −a ,………5 分
①当 a = −2 时, f ( x) ≤ 0 恒成立,此时函数 f ( x) 在 R 上单调递减,
………9 分
∴函数 f ( x) 无极值;………6 分
②当 a> − 2 时,令 f ( x)>0 ,解得 −a<x<2 ,令 f ( x)<0 ,解得 x< − a 或 x>2 ,
∴
f
( x)极大值
=
f
(−a) =
−a>0 , ea
综上,函数 f ( x) 的极大值恒大于 0.………12 分
x
=
x1x2 − x1 + x2
25
4 −5
=
20k 2 − 5
1 + 5k 2 20k 2 1 + 5k 2
− 25 4
−5
=
9 4
………9
分
代入上式可得
y
=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
上述观点不能表明()A.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B.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C.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合适借口 D.这种行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xx·西安月考)据说德黑兰会议期间,在一天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我今天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的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的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三国争霸的意图显现3.(xx·抚顺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项,在二战后“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的应是()A.欧洲共同体 B.杜鲁门主义 C.美苏冷战 D.马歇尔计划4.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二战后德国与朝鲜半岛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图一对德国分区占领图二对朝鲜分区占领A.二战后德日法西斯战败投降 B.美苏相抗衡,争夺世界霸权C.国内内战,长期矛盾和冲突 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5.(xx·镇江调研)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局面开始出现6.日本前首相小泉谈到安理会改革问题时指出,“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六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六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卿大夫在家内盛行家臣制,家臣领有封地。
到了春秋末年前后,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
这种变化A.表明分封制度逐渐解体B.奠定封建官僚制度基础C.说明诸侯控制土地减少D.反映家臣社会地位降低2.汉朝时期,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
由此可知当时A.农村大量农民弃农从商B.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C.汉朝商业政策较为宽松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3.孝文帝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进行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皇权的集中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促进了民族间交融4.表1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由此可知表1——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A.隋唐时期儒家伦理不受重视B.隋唐时期女性社会地位较高C.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社会生活D.政府政策影响女子婚姻观念5.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
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
这一现象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B.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D.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潮流6.表2是1865~1905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两)。
据此可推知表2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稳步发展B.对外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的局面C.近代中国工业之路任重道远D.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7.1915年5月9日,日本政府强迫中国接受了二十一条。
13日,陆征祥以中国外交部的名义,全文发表了顾维钧起草的声明,向中外宣告了中日交涉的始末。
同时,北京政府制定了国耻纪念日,将国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附详解)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春秋时期的霸主大都需要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来凝聚诸侯,同时号令诸侯。
战国初期,不论是田氏齐国还是赵、魏、韩三国,虽然获得了实质性的自立,但也需要周王室的册封。
这表明当时()A.血缘纽带关系加强B.王室己经形同虚设C.诸侯被迫臣服周王D.周王影响依然存在2.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一样。
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
据此可知,当时()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3.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
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
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
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这一规定有利于()A.减轻百姓负担B.维护士族特权C.防止官员腐败D.遏制土地兼并4. 如图为唐代丝绸之路上发现的波斯银币。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A.唐朝国力强盛且经济发达B.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联系D.中西之间贸易往来频繁5.宋代地方官对于贫富两个群体都要进行引导,对于富人要引导其清楚自身的需求,善待贫农,而对于贫农则是引导其及时交租,避免因为双方矛盾加剧从而影响到地方社会的和谐。
据此可知,当时()料主旨的能力。
3.【答案】B【解析】西晋明确规定官员有权占田,官位越高可占田越多,这在当时对于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士族显然极其有利,故B正确;该规定维护贵族官僚特权,不会减轻百姓负担,排除A;保护官僚贵族经济特权不会解决腐败问题,也不会遏制土地兼并,排除CD。
故选:Bo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10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联考历史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如图分别为四川三星堆遗址和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所出土的文物。
这主要反映了( )A. 手工业生产水平领先世界B. 古代先民重视祭祀和生产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D. 华夏文明起源于四川地区2.如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的部分记载。
从中可以看出汉代( )记述出处汉文帝前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史记•高祖功臣者年表》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贷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救,免”《汉书•王子侯表》汉戍帝建始四年,陵乡侯刘诉“坐……贷谷息过律免”《汉书•王子侯表》A. 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 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C. 政府重视规范社会上借贷行为D. 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缓解土地兼并3.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隋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汉代。
这说明( )A.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始于汉朝B. 接触交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C. 隋唐时期中外交往交流达到顶峰D. 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社会创新发展5.某位思想家的年谱中有下面这样一段文字:“先生三十七岁,始悟格物致知。
……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
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 )A. 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B.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C. 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 突出反对君主专制6.7.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揭露日本有意“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太平洋帝国主义战争”,要求全党“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