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
安全生产示范村(社区)创建标准

查阅文件档案资料
二
制度建设好(5分)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宣传制度;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
(四)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和报告制度;
1、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扣1分;
2、学习宣传制度制度不健全,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宣传扣1分;
3、未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扣1分,未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制度扣1分;
4、未建立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和事故报告制度扣1分;
查阅文件档案资料,查阅各项制度建立和落实
三
宣传教育好(5分)
(一)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实地抽查村民用电安全情况
五
隐患整治好(3分)
(一)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1、未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扣1分,未及时发现隐患扣1分,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不彻底扣1分;
查阅档案资料,抽查隐患整改情况
六
基础建设好(5分)
(一)完善安全生产办公条件;
(二)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1、无安全生产办公场所扣1分,无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图扣1分;
(二)突出安全生产宣传重点;
1、未制定安全生产宣传计划扣1分,无安全生产宣传专栏扣1分,有线广播不经常播放安全常识扣1分;
2、学校、清真寺、重点路段、人员聚集场所等缺少安全宣传标语和警示标志各扣1分。
查阅文件档案资料,抽查落实情况
四
日常检查好(2分)
(一)加强用电安全检查
1、农牧民用电不规范扣1分,电线存在私拉乱接、使用裸露陈旧电线扣1分;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制度.doc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制度一、深刻理解创建安全示范村的意义村庄安全是全乡的生命安全、安全生产的基石。
通过创建安全示范村,整合示范村资源,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实现安全生产屏障前移,重心下移,延伸到最基层单位,覆盖面扩大,体现安全生产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
深刻二、创建安全示范村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内容(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安全生产有效纳入示范村建设,以安全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的整体协同作用,提高人们对事故和灾害的感知,提高居民对减灾防灾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确保人民安居乐业(2)总体目标积极开展安全示范村建设,整合和利用各方面监管资源,不断增强自我防御自治、群体防御和应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意识,逐步将安全理念融入居民日常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不断提高防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消除重特大事故,逐步降低事故发生频率,营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3)具体目标建立以县政府为组织领导、乡(镇)、村为主题责任、部门协调、居民参与。
落实安全措施责任的安全责任制,全面调查、识别和掌握各村自身的伤害问题和风险因素,全面掌握各高危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和高危环境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建立安全阵地,营造安全文化提高居民安全知识、信念和行为。
有效管理事故伤害监测和预防、安全宣传、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响应等系统工作项目,进一步整合多种资源,强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意识,降低事故伤害发生概率。
坚持从点到面逐步推进的原则。
年,全乡完成3个项目(4)实施步骤示范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长期化+连续化的过程。
通过学习宣传、营造氛围、建立机构、界定职能、理顺关系、先行试点、加强基础管理,逐步建立运行机制,示范村可实现持续减少伤害、提高安全水平。
的目标1、动员部署制定并发布安全示范村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和工作要求,确定安全示范村。
安全社区评定标准

安全社区评定标准一、安全社区领导机构应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领导机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二、安全社区工作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安全社区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三、安全工作目标计划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社区建设目标计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目标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
四、资金投入保障应确保安全社区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资金来源应稳定可靠,并建立资金使用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社区治安防范应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等多方面措施。
应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提高社区治安水平。
六、治安秩序稳定应保持社区治安秩序稳定,减少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
应建立健全治安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七、专职治安队伍应建立专职治安队伍,负责社区的日常治安巡逻和防控工作。
专职治安队伍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八、禁毒工作落实应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禁毒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应定期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禁毒意识和能力。
九、依法治理深化应依法治理社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应建立健全社区法律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十、矛盾纠纷调处应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社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
应加强对矛盾纠纷的预防和排查工作,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十一、帮教组织健全应建立健全帮教组织,对社区内的重点人员进行帮扶和教育。
帮教组织应具备专业性和针对性,确保帮扶和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十二、安全环境评估应定期对社区的安全环境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文明小区申报等级条件

安全文明小区申报等级条件
安全文明小区申报等级条件如下:
1.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居民住宅区,一般以自然区域界线为基础,有居委会管理,300户居民以上,基本实现独立封闭式管理。
2.创建期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无重大不诚信事件和无污染严重、影响重大、影响居民健康生活的事件及明显环境矛盾。
3.必须获得市级卫生村,三室一站一店建设齐备。
4.单位员工无重大刑事犯罪,或其他社会影响恶劣的违纪、违法行为。
精选全国安全社区标准及指标介绍

2.5 安全社区指标的作用
1、对《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诠释和细化,帮助理解安全社区标准;2、供社区实施安全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3、作为现场评定的主要依据4、作为是否推荐命名的主要参考依据
三、安全社区建设标准要素与指标解读
要素一、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标准要求: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社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确保安全社区建设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安全社区创建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a) 组织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工作;b)组织制定体现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和计划;c)组织落实各类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d)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并确保能够顺利开展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 e)组织评审社区安全绩效; f)为持续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保障。
要素三的4条指标
10.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11.辨识的风险符合社区实际情况,资料数据真实。12.分析容易发生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并确定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13.建立了各类生产经营和商贸、服务单位的安全专项台帐,及时掌握其安全动态。
要素四的两条指标
14.根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员的安全需求,制定了事故与伤害预防、控制目标,应有明确的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目标。15.制定了覆盖不同人群、环境和设施的并能够长期、持续、有效进行的事故与伤害预防和风险控制计划,尤其是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问题的安全促进计划。
针对 重点
4.5.2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方案内容应 包括:实施该项目的目的、对象、形式及 方法;b) 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c) 项目所需资源的配置和实施的时间 进度表;d) 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与验证方法及 标准。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制度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农村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设安全、和谐、有序的农村社区,特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要求1.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整体推进、分类指导。
2.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3.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创建目标1. 通过安全文化示范村的创建,推动广大农村居民形成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2. 建设安全、和谐、有序的农村社区,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农村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3. 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四、创建步骤1. 筹备阶段(1)组织成立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小组,确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调查研究,了解村庄的安全问题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方案。
(3)广泛宣传,动员村民参与,提高村民对安全文化示范村的认识和支持。
2. 实施阶段(1)制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宣传活动,提升村民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2)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完善村庄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3)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划定村庄交通安全区域,加强交通巡逻和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
(4)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村民的火灾防范和应对能力。
(5)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农村小作坊和农产品市场,保障村民的食品安全。
3. 考核评估阶段(1)建立安全文化示范村的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对村庄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开展安全大检查,组织专家对村庄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对安全文化示范村进行评奖,充分肯定和激励各村庄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标准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标准一、有一个负责“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以合作、协调为基础,组织社区内的安全事务。
组织机构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有开展工作、活动的记录,有正规档案。
二、有符合社区长期安全建设目标及各种环境状况下的伤害预防短期安全建设计划、保障措施,持续推进社区安全建设。
1、消防安全:在社区街道安置消防箱,内设灭火器、水带、水枪喷头、消防斧等防火用具。
在每排居民楼屋山安置小的消防箱,内置2具灭火器。
消防箱在管理上实行资源共享,社区居民均可使用,一旦发生火灾,居民可以很快地获得消防器具,并利用这些器具有效控制火势。
2、医疗服务:社区建有卫生医疗室,居民看病不出社区。
开展各种生动形象的卫生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
3、反毒品行动:开展反毒品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内无吸毒居民。
4、居家安全:采取措施提高社区居民防电火、防煤气、沼气泄漏中毒、起火、防盗窃防范意识。
5、健身活动:社区有健身场、有相应配套的健身器材。
6、小街巷安全:社区小巷路面平整,无污水冒溢,人行道平整,路沿石完好,宣传牌匾整齐划一;沿街门头整齐,墙壁整洁,路灯明亮完好,综合感官效果优良。
7、道路交通安全:社区主要路口、桥头、学校附近等事故易发地区设置限速标志和警示标志。
社区内的酒店、饭店设置有严禁酒后驾车的宣传展板或警示标志。
8、爱国卫生运动:成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组织,常年为社区经营户、居民提供除“四害”药械和技术指导,定期进行药物消杀,有规范的除“四害”标准,社区投药率达100%。
9、安全生产:社区至少有2名以上安全生产管理员,专门负责社区建筑工地和经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无重特大责任事故发生。
10、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无政治性上访事件。
三、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弱势群体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1、关注社区老年人:定期调查摸底,详细掌握社区内60岁以上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变动情况,把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列为重点照顾、服务对象。
江苏省安全社区建设评定标准(试行)

附件二
江苏省安全社区建设评定标准(试行)
- 1 -
- 2 -
注:
1.《评定标准》中共11个项目类别,35项评定内容,满分160分(其中基础分150分,加分项10分)。
2.评分办法:第1-10个项目类别,每项评定内容评定分数为0-5分。
5分:该指标已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实施情况好;
4分:该指标已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实施情况较好;
- 3 -
3分:该指标已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但实施效果一般;
2分:该指标已部分完成落实;
1分:该指标已经部分完成落实,但存在严重缺陷;
0分:该指标空白。
第 11加分项中,具有评定内容的一个子项得1分,每个项目的最高分为2分。
3.考核办法
(1)第1-10个项目类别,共30项评定内容,任何一项评定内容分数为0,安全社区评定视为不合格。
(2)第1-10个项目类别,每个项目类别评定均分为4分(不包含4分)以下,安全社区评定视为不合格。
(3)居民安全满意度<60%,安全社区评定视为不合格。
(4)总分未达到120分,安全社区评定视为不合格。
(5)按评定内容得分总和依次排序,高分的优先申报。
- 4 -。
安全社区评定指标(标准)

附件3:
关于安全社区评定指标的说明:
安全社区评定指标共设有12个一级评定指标,43个二级评定指标。
每一个二级评定指标评定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
A:该指标制度化或实施过程符合要求,实施情况好;
B:该指标制度化或实施与指标要求存在部分缺陷,但不影响整体安全;
C:该指标制度化或实施方面属空白或存在严重缺陷。
对安全社区评定指标的判定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43个二级评定指标中:A级指标个数≥28个的评定为合格。
(二)B级指标缺陷经整改、并经专家组两个月内复审达到A级后且满足(一)要求的,评定为合格。
(三)出现C级指标评定为不合格;(四)若某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评定均为B,则安全社区评定视为不合格。
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标准

社区及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完全达到省政府《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和《四川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川办发[2011]20号)文件要求,加2分。
查阅记录,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有奖有罚并落实到位的加2分。
发现代签、漏签或其它不符合要求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扣2分;随机抽查发现1人不能正确表述安全职责,扣0.2分,直至扣完4分。
4
规章制度
(8分)
1、建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委会工作制度、安委会办公室工作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事故应急救援与报告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4分)
9
应急救援(12分)
1、对社区内潜在的各类危害和突发事件,制定有完善的应急预案;(4分)
2、设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建有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4分)
3、配备有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并保存完好;(4分)
4、每年至少组织2次应急预案演练。(4分)
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图和应急救援网络图加2分。
发现没有应急预案体系的扣2分;每年预案演练少于2次的扣2分。
查阅有关财务帐表,资金不到位酌情扣分。
6
物质保障
(8分)
1、社区安全管理部门有固定办公场所,配备有电脑、照相机和公务用车等必要装备,满足实际工作需要;(4分)
2、社区内企业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4分)
高危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100%、其它企业达到50%以上加1分。
最新-旗(县)安全示范苏木乡镇社区标准 精品

旗(县)安全示范苏木乡镇社区标准1、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把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绩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
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部署,有检查,并明确相关责任,落实奖惩措施。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配备专抓副职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所属嘎查村(居)委会党支部、嘎查村(居)委会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治保会、调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工作规范,群防群治网络延伸到村(居)民小组,入户见人。
综治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群防群治队伍和创安经费保障到位。
3、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基层安全创建活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复杂(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并取得明显成绩。
4、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达到九无。
近年来无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无“×××”、“门徒会”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等影响全旗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无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越级上访事件和在全市造成重大影响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无交通事故、火灾、安全生产等在全市造成重大影响的群死群伤恶性安全事故;无在全市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爆炸、重大盗窃和重大经济犯罪(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等恶性案件;无严重损害党和政府以及政法机关形象的干警违法违纪现象;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违法犯罪;无涉法上访案件,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良好,人民群众普遍有安全感,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安全社区基本条件

安全社区基本条件为推广社区安全促进理念,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逐步提高社区事故预防和伤害预防水平,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十二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和本市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在总结“十一五”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特编制修订《***市安全社区基本条件》(以下简称《基本条件》)。
一、社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具有一定共同利益和心理因素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具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或特征:(一)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二)有一定的地域界限;(三)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经济生活,居民按一定的方式和结构分布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安全社区安全社区是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安全社区创建的范围,以一个街道或镇为宜。
三、***市安全社区评定指标(一)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保障1.有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成员组成符合跨部门合作的要求,涵盖了辖区内主要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
2.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安全社区工作机构,成员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组织代表、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等。
3.有必要的资金投入,保障安全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二)创建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4.建立和健全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创建工作责任制。
5.建立和健全安全社区建设领导机构的定期协商议事制度。
6.建立和健全事故与伤害监测制度。
7.建立和健全安全检查制度。
8.建立和健全事故与伤害记录的管理制度。
9.建立和健全事故与伤害预防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
10.建立和健全绩效评估制度。
11.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三)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评价及其目标和计划12.选择并运用适用的方法(如隐患排查、安全检查表、社区调查、伤害监测、专家经验等)对社区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辨识与分析。
西咸新区安全社区创建评定标准

5、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
①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方面,对社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告诉社区居民应该怎样做;
①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宣传活动,有方案、有总结;
②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应急演练活动和风险(隐患或危险源)辨识活动。
2、宣传教育的设施和资源是否充分;重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机制是否完善,利用率情况如何;对培训及考试的要求是否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学时、持证上岗情况;不同类型的人群的安全知识和能力如何等。
17、有针对性的组织应急知识宣传、应急技能培训和必要的应急演练,社区成员具有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查文件:
1、应急知识宣传活动记录;
2、应急技能培训记录;
3、应急演练计划书;
4、应急演练记录;
询问:
社区成员是否具备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18、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社区建设整体工作的安全评审和报告。
查文件:
1、社区风险辨识制度;
2、危险源辨识方法符合性评价表;
3、社区内重大危险源辨识台账;
4.查看现场:
现场是否存在安全标识;
1、隐患排查制度的完备性和可操作性。
①能够识别辖区内所有的事故与伤害风险或居民的安全需求;
②做好伤害登记工作,主要是监测各类伤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伤害记录、统计,以掌握社区内各类伤害发生的根源及变化趋势,加强伤害监测信息反馈;
③定期召开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制定针对性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社区创建做到有决议、有督查、有落实。
安全文化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

安全文化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安全文化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特别是行政村和社区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文化引入到乡村、社区,在基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制定本标准。
一、组织机构建设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必须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相应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建立适应本辖区生产现状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一定数量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行政村、社区要设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区(村)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安监员的责任和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有完善的考核办法和考核记录。
三、安全基础工作乡镇、街道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总结。
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安全生产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
对本辖区存在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并有决议、有检查、有落实。
建立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基本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四、安全文化建设制订有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计划,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并落实到位。
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全社会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得到明显提升。
五、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
运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科普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积极探索、创新符合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可建设安全知识展示馆。
关于印发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紫安委会发…2012‟16号紫阳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现将《紫阳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1、安全文化建设示范镇评价标准;2、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社区评价标准;3、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价标准;4、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五日送:市安委会办公室,县政府办,本局各领导。
档(二)紫阳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7月15日印发陕西宝隆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紫阳分公司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我矿安全管理体系和创造自我约束机制的环境,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我矿安全管理水平和层次,建立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树立矿山良好的企业形象,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活动的开展,根据:紫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安康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为指导,以安全标准化为主线,大力开展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能力、强化安全责任、端正安全态度、规范安全行为、创造安全环境”为主题的安全文化建设,真正实现育力度,大力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懂安全、要安全、会安全、保安全”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水平,努力为全面建设美好紫阳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2012年全县完成创建达标市级文化建设示范镇2个、示范社区1个、示范学校3所、示范企业3家。
三、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7月底前)。
各镇、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动员各单位、各企业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8月1日- 11月30日)。
各镇、县安委会各相关成员单位组建创建活动指导组,指导和帮助各创建单位制定创建工作计划,明确创建任务、责任、措施和时限,确保创建活动有力有效推进。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城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评价标准》的通知
【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陕安委办发[2012]40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09.07
【实施日期】2012.09.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评价标
准》的通知
(陕安委办发〔2012〕40号)
各设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陕西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12〕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2〕34号)和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创建安全文化示范县的通知》(陕安监发〔2012〕8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评价标准》、《陕
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镇(街道办事处)评价标准》、《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村(社区)评价标准》和《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评价标准。
2、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镇(街道办事处)评价标准。
3、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村(社区)评价标准。
4、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9月7日
附件1:
陕西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城市(县)评价标准。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制

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制作为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的农业大国,农村安全问题一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乡村发展和乡村旅游兴起,给农村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推动农村安全工作,建立起一种安全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安全文化示范村是必要的。
一、创建安全文化示范村的意义1.倡导安全意识。
通过创建安全文化示范村,可以增强农村居民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意识,提醒他们时刻注意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养成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
2.提高安全素养。
安全文化示范村不仅仅是在农村推广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农民的安全素养,培养他们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互救能力,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
安全文化示范村的创建不仅仅是对农村安全工作的推动,更是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助力。
只有安全有保障,农村经济才能稳定发展,农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福利。
4.提升乡村形象。
通过创建安全文化示范村,可以提升乡村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二、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
每个村庄的安全问题都有其特点,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文化创建方案,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全员参与。
安全文化的创建需要得到全体村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形成全民共建的氛围,才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
3.综合治理。
安全文化示范村的创建不仅仅是对某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的关注,更要综合考虑村庄的各种安全问题,做到综合治理。
4.长期持续。
安全文化示范村的创建不是一时的工作,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和努力,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保持文化活跃度。
三、安全文化示范村创建的主要内容1.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制作安全宣传画册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安全设施建设。
加强对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修建安全通道、设置消防设备等,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
3.安全防范措施。
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建立村庄安全巡查制度、报警制度等,加强对危险品、消防设施等物品的管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文化示范创建镇乡、村(社区)、企业附件

安全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2、督促矿主、业主、车主、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专业安全培训,并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3、以乡镇机关、村、组为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版报(墙报),积极创造条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定期播放安全生产宣传片、安全生产典型案例,努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4、建立乡镇、村安全生产责任分工表、乡镇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登记表(工矿企业情况、道路状况、水运情况、集贸市场、客货车辆、农用机械、摩托车、船舶等情况)及事故统计表,实行台帐化管理。
建立安全产目标考核奖惩制度并落实到位。(3分)
2
安全生产管理理念(10分)
企业安全理念内容完整、明确,安全目标清晰,切合企业实际,并做到本单位职工人人皆知。(4分)
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4分)
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成效显著。(2分)
3
安全文化建设措施(15分)
有安全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4分)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备注
1
组织建设
1、建立以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的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并设立专门办公室,落实专人具体负责。
2、建立健全乡镇安全监管机构。配备足够与安全生产任务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集贸市场等安全生产管理任务较重的乡镇,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管力量。
制定有责任明晰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文化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特别是行政村和社区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文化引入到乡村、社区,在基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制定本标准。
一、组织机构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必须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相应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建立适应本辖区生产现状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一定数量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行政村、社区要设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有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区(村)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安监员的责任和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有完善的考核办法和考核记录。
三、安全基础工作
乡镇、街道应当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总结。
乡镇、街道和
社区(村)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安全生产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
对本辖区存在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并有决议、有检查、有落实。
建立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基本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四、安全文化建设
制订有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计划,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并落实到位。
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全社会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得到明显提升。
五、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
运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科普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积极探索、创新符合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可建设安全知识展示馆。
六、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
定期排查事故隐患,对事故隐患实行“三定”(定计划、定措施、定责任人)。
排查危险源(点),推行危险源(点)监控法,落实监控措施、监控责任。
七、安全监督检查
乡镇街道、社区(村)要有安全生产重点企事业单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社区(村)每季检查不少于一次,有完整的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加强本辖区内交通、公众聚集场所、学校、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矿山等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管理,按规定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有治理工作方案和总结。
八、事故控制目标
辖区内杜绝一次死亡1人以上的各类事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
事故统计报告准确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