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合集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方式除了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6、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和,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9、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三部分内容。

12、语文教学要注重、,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特点。

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A、平等对话B、和谐相处C、努力创造D、互相合作2、()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A、写作B、阅读C、识字D、口语交际3、()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A、综合性学习B、阶段性学习C、总结性学习D、实践性学习4、()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二)

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二)

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1、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2、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1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卷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卷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卷2(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二部分专业知识(总题数:41,分数:76.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 )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A.语言文字运用√B.语言交流技能C.写作技能D.思维理解能力解析: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与人文性的统一。

A.实践性B.工具性√C.政治性D.思想性解析: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 )的整体提高。

A.语文能力B.语文知识C.语文素养√D.语文交流解析: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 )。

A.整体性和发展性B.综合性和阶段性C.整体性和阶段性√D.综合性和发展性解析: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使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从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来设计的。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同时从学习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并形成积极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其实语文的学习就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工整的汉字与老师、父母、同学实行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学好语文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独立阅读的水平和良好的语感实行情感体验。

而面对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语文学科同样也与时俱进,在学生学会常用语文工具的同时,还初步具备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并积极使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

能够说,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引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引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引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三)重视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增进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四)重视语文课程的选择性,增强课程的时代性(五)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中发展(七)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获得发展:(一)文化传承与理解(二)审美鉴赏与创造(三)思维发展与提升(四)语言运用与交流(五)文化视野与探究四、课程内容高中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构建起来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以及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1.(1)找准学生缺什么(2)想清到底教什么(3)落实课上怎么教2. 我认为此观点是片面的。

学生写作水平高低、写作能力的强弱虽然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但其水平高低、能力强弱与老师教的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老师对学生的习作教学有限于对语句段落的安排,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内容的讲解等等。

习作完成水平的高低还应看学生日常知识的积累,学生对老师指导的体悟,对该习作题目理解的深度。

老师只能帮助其辅导其写作,但绝不能代替其写作。

学生如果以不主动求知,不进取学习,不以积累知识的态度去习作,我想即使老师再怎么教也是杯水车薪。

学生习作自己还要付诸行动,学无止境,不要仅限于课堂上老师教的知识,还要扩大课外阅读量,拓展视野,积累更多的知识,有益于自己的习作水平的提高。

因此,学生的习作水平不仅仅只是老师教出来的,还要看自己的投入。

再次,众所周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生习作水平低,习作能力弱,这说明在习作的某些方面学生还是存在欠缺,或是词语积累少,或是段落不明,或是中心不明等等这些都有可能。

这时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理清症结所在,帮助他们重拾习作的信心。

老师应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教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整合、加工、重组、运用。

老师还应在每次写作时还要立足人文,情趣生动,巧妙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度,使学生以自主、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因此,老师在习作中的重要引导作用不可或缺。

另外,我认为一位好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对其进行长期的耳濡目染的熏陶。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生发对习作甚至是写作的喜爱或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充盈自己的心灵,才能写出好文章。

因此,我认为学生写作水平高低、写作能力的强弱并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但其水平高低、能力强弱与老师教的有很大的关系。

3.案例名称: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原稿:教学目标1、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2、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教学重点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学会感动,学会表达感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篇一」最近又一次静下心来读了《20xx语文新课程标准》,感受颇深,特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更新。

1、20xx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学习注重与听说读写和生活相结合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还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目标与内容及评价的新强调(一)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要求变化最大的是识字与写字第一学段(1~2年级)把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减为1600个左右,其中(800-1000)减为800个左右会写。

我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我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我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经过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语文课程性质作出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不管这样的表述会否引起争论,而作为基层的教研员和教师都应该尽量准确地理解它、把握它。

要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课程性质,必须从正确的视角去看:一是要看到过程的阶段性,站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立足点上,不能从“大语文”的角度去看;二是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不宜空对空地作纯理论的探究;三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

这句话的谓语部分有四个定语,对课程性质作出表述的是后三个,其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独具的,“两性”则是其他课程共有的。

理清这三个定语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全面、正确地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核心内涵。

“学习”一词,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

在这之前的学前阶段,他们已经习得母语的口头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会说完整的句子,虽然是低水平的“娃娃腔”,但并不是白纸一张。

义务教育阶段是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母语书面语的起步阶段,因而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是“接受学习”,而不是直接去“运用”。

这就有别于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

新课标把语文明确地表述为语言文字,符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

小学生学习书面语,得从识字、写字入手,并贯穿到整个过程之中。

过去曾把“语文”作过广泛的引申,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运用”包括了理解与表达,过去说的“理解和运用”是累赘的说法。

“运用”与下面的“实践性”,以及“工具性”是一脉相承的。

新课标在课程特点中,再对“实践性”作出明确的解析:“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也就是要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那就很明确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一定要从实践入手,从读、写的实践中培养语感,而不应从语文知识入手,也不应该对课文作繁琐的内容分析。

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详细答案【2022版】精选

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详细答案【2022版】精选

语文新课标测试卷及详细答案【2022版】精选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围绕,体现,反映,确立课程目标。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和语言运用、、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5.任务群的类型: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包括和。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语文教学评价所应具有的功能?()A.检查和诊断B.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C.甄别和选拔D.反馈和激励2.()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A.学业测试B.学业质量C.学业评价D.学业成绩3.“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今天,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总量达到()A.100万字以上B.145万字以上C.200万字以上D.245万字以上4.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

()A.学习习惯;价值观B.学习能力;政治立场C.学习态度;价值观D.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价值立场5.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A.整体性B.发展性C.连贯性D.实践性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核心素养,下列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包括真实的语文情境、丰富的文化积累、典型的实践活动。

B.主要包括臆造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多彩的社会活动。

C.主要包括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

D.主要包括真实的语文情境、丰富的文化积累、多彩的社会活动。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版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关于新课标的变化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新增主题与载体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2011年版)一、填空题(30分每小题1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8、(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9、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0、朗诵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1、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简答题:(20分每小题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观,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的一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语言文字运用,下面谈谈我的想法:“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用语言文字。

教材中的文章,都有可供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学会语语言表达。

“运用”一是能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二是能有方法、有创意地运言文字运用,首先应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悟和挖掘出语言表达的方法,再重点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然后进行方法迁移运用,学生可逐步学会表达。

一、领悟语言表达方法一篇课文会有多种写作方法,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可引领学生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又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从中感悟出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方法。

如学习《草原》一文,首先引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蒙汉情深这一情感。

在此基础上,默读思考,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出这一情感的,哪一方面写得特别好。

引导学生抓住“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的“飞”字,体会蒙古族人民来迎接我们的速度很快,如此急着迎接我们,可看出热情好客。

而这段中连续运用几个“飞”字,“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欢呼着,飞驰着”“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抓住“飞”字,通过前后联系、对比,引导发现,开始我们的车是“走”的,现在是“飞”了,由此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我们急于到蒙古包和他们联欢的急切心情,进一步体会蒙汉情深。

透过三个“飞”字,学生就能触摸到文章的情脉,这就是语言文字能传情达意的魅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引领学生结合文章的意脉和作者的情脉,通过着力理解感悟“飞”多次重复使用的动词,从而领悟作者巧妙运用动词传情达意的方法和奥妙,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显然,这一慎重研究、修改后的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课千变万化,语文教师千千万万,但都必须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

课标《修订稿》又坚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特点”。

这样的表述,我以为,就会把大家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又引导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关注和研究语文的特质。

叶圣陶先生早就揭示了语文的特质。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两个观念,其一便是“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尤其应当注重”。

他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和方法”。

语文课程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实践中学习。

语文课程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教材是什么,就要学什么。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一片片文质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能够准确的明白(听或读)对方的意图,同时还能够恰当、充分的表达(说或者写)出自己的意图。

阅读是过程,写作是结果,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不管是阅读、说话、写句,都要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写结合,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服务。

文章所呈现的内容、思想、情感,不需要强加给学生,而是需要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涵泳,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

正如人们品尝美食一样,我们需要的是用心的感受食物带给我们的享受,而食物带给我们的营养,是在我们品尝时自然而然的被我们吸收了。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始终围绕学习语言运用这个核心,在这个基础之上来达到其他目标的渗透。

2022版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解读

2022版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解读

2022版课标语文课程性质解读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三、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四、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五、课程实施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性质被定义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17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此,最新版课标(《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方案"测试卷一、填空(20分,1分/空)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根底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开展奠定根底,为传承和开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达。

4.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开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5.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开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7.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安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8..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升阅读品位,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因此,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

9.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应、鼓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10 地方和学校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时应引导和鼓励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变革(教学方式),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这句话很重要。

通过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学生到底该实实在在的得到些什么。

一节课习得一种方法足矣,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教学思路简简单单,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比如学习课文《新型玻璃》时,我班召开了新型玻璃展销会,各小组自行设计展销词,推广自己公司的产品,同学们签单,当场向推销员提问,以此来选择产品。

学生非常投入,有的小组制作了玻璃本子,边展示边让学生翻看,有的小组制作的广告牌子,很有新意,小组四人每人举着一个牌子,每个牌子上写着一个大字,正反都有字,四个人走在一起,就成了一行广告语。

介绍维多姿新型玻璃的小组,还表演了情景剧,父亲带着儿子看到新型玻璃展览,拉着父亲要买维多姿新型玻璃,学生边展示教师边评价:“想买维多姿新型玻璃的同学请举手。

”教室里小手林立,有的还站起来大声喊:“我买,我买。


“你为什么想买这种玻璃?”
“这种玻璃非常好,可以看世界各地的风景,买了这种玻璃就不用去旅游了。


展示玻璃城堡的小组则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画了一个大城堡,里面有各种新型玻璃制作的产品,学生大开眼界,了解了多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

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有的组还表演了快板:
新型玻璃功能多,现代生活用途广。

夹丝玻璃质量好,坚硬无比打不破。

变色玻璃颜色多,五彩缤纷满世界。

吃音玻璃防噪音,心烦意乱都乱逃。

防盗玻璃能报警,小偷见了吓破胆。

玻璃世界真奇妙,你要用了准说好
一个小组介绍的时候,其他小组的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对“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耐心解答,顾客和推销员互相交流着,学生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我们跳出成绩的圈子,去看学生时,一定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惊喜,听过易忘,看过易记,做过才会,“删繁就建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给每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不求全责备,多鼓励表扬,“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活动我精彩”,牢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片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