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桩与等长桩的对比分析
07-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和探讨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分析和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特点、作用机理以及设计计算方法做了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桩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了适用于深厚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等不同地基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如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和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等应用于深厚软土地基上,已取得了显著的工程效益。
特别是在沿海深厚软土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土木工程兴起,给长短桩复合地基带来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长短桩复合地基在工程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深厚软土地基上的应用,虽然现行规范中尚没有其承载力和设计计算,但由于近年来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理论进一步完善,根据工程经验形成半经验半理论的地基处理设计方法和承载力计算。
应用于工程项目中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降,降低造价。
一、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特点在深厚软土地区,按照常规理论设计,即利用统一长度的桩设计,会出现桩数过多、桩距太密,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同时也不利于单桩承载力的发挥。
长短桩复合地基则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能有效地控制地基沉降,减少工程造价。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能能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送,减少压缩土层的变形,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以此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很好的避免了常规桩基设计的一些缺点,也更符合外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应力场和位移场特性。
短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固桩间土,增加桩体的摩擦阻力。
随着桩基技术的应用发展,“桩”不是桩基础的专有,这就使“复合桩基”与“复合地基”区分更为模糊。
随着当今共同作用设计理论的发展,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概念性分析与概念性设计。
(1)刚-柔性复合桩基具有高承载力、低沉降量,工程造价有较大节省,而工后沉降量通常与桩基础是等量的。
可发挥“长桩疏布”的优势,利用刚性长桩控制沉降与承载的双重功能。
利用地基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复合桩基的安全度、可靠度。
形成深、浅两个层面的空间应力状态,发挥地基土的潜在承载力。
地基处理中长短桩的应用计算

分析, 揭 示长短桩联合 工作机理, 不同的 长短桩的数量 、 桩 长和布桩位置等方面对 长短桩的设计进行 了优化和分析. 验证 和评 价长短桩 方案
的合 理 性 和 安 全 性 , 对 此新 型结 构 的 设 计 提 供 理 论 支持 。使 长短 桩 复 合 地 基 的 地基 处理 理 论 进 一 步 完 善 。 关键词 : 长短 桩 ; 地基承载力; 沉 降
1 应用机 理
S = S 1 + S 2 + S 3 V 。 I 【 £ l # ’ ( Z i  ̄ i - Z i _ 1 。 一 t 。 - I -
t ~ 暑 i
= m 1 + B 1 m2 + B 2 ( 1 - m l — m 2 )
^ p l B-
p 2
( 1 )
固区A 、 B 土的
高系 数, 亏 1 =
, 亏 : :
, f k 、 f 。 k 3
I s k l s k 式中m。 、 m 厂—分另 0 是长桩 、短桩的面积置涣率; R R — 别是 分别为长短桩复合地基和长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为桩间他地基承载 长、 短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 A A —— 分别为长、 短桩的横截面面 为基础底面处附加压力; a i 、 a ¨分别为基础底面计算点至 积; b-—— 为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 B ——为短桩 的强度发 力特征值 , 层土、 第i - 1 层土底面范围内的评价附加应力系数; z 。 、 z 。 一 , 分别为基础 挥系数 B =k l ; B 2 ——为桩间土的强度发挥系数 B : =k 。短桩单 第 i 层、 第i - 1 层土底面的距离。 如果长短桩桩 殴 置存隔垫层, 在 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来确定 ,也可以由规范给出的经验公 底面至第 i 计算沉降量时要考虑褥垫层的压缩量日 。 式方法计算。该方法实质是参照等长桩复合地基 的承载力计算 怯 。 4结论 2 2分步计算法。 参照等长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方 汁算长短桩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 地基处理的方法也 日 益多元化。不管是设计还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将短桩与桩问土组成的复合地基视为长桩复合地基 是施工, 都要考虑地基承载力、 变形等诸多因素。根据土质的特点 , 采用不 的‘ ‘ 桩 J 司土” , 通过两次复 寸 算 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同的桩长和材料 , 既能复合工程的要求 , 又可以大幅度减小成本。随着长 第一步: 计算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短桩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用 短桩理沦的完善, 其应用也必然得到更大的推广。 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 参考 文献 f 1 ] g忻声, 龚晓南, 张先明. 长短桩复合地基有 限元分析及设计计算方法探 1 讨I J l 建筑结构学报 , 2 0 0 3 , 2 4 ( 4 ) : 9 1 - 9 6 . 式中 厂 _ _ —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单位 k ; 2 J 马骥 , 张东刚, 张震等.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J I 岩土工程技术 , 2 0 0 1 , £ 『 _ _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单位 k A厂—每根短桩分担的面 I ( 2 ) . : 8 6 - 9 1 . 积, 单位 m ; 3 ] 龚晓 南. 复合地 基设计 和施工指 南呻 北京 : 人 民交通 出版 社 , 2 0 0 3 . A 。 广— 珑明 面面积, 单位 m ;a—— 桩问土强度提高系数 ; 『 『 4 ] 张玉成. C M 长短桩复合基础的设计及应用 建筑技术2 0 0 7 3 8 1 7 o _ B ——桩间土强度发挥度, 对一般工程 B = 0 . 9 1 . 0 , 对重要工程或对变形
长短桩与等长桩的对比分析

长短桩与等长桩的对比分析【摘要】当在设计桩基础时碰到了含有多层可作为持力层的地基土时,为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通常会考虑承载力较深的持力层,而采用全长桩基础设计,这样不仅浪费了浅部持力层的承载力,而且加大了工程资金的投入。
采用长短桩基础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比较长短桩与等长桩,对桩与地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长短桩;等长桩;有限元长短桩基础就是一种新型的桩基础,与常规的设计方案对比,这种长短桩基础的长桩和短桩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持力土层中,从而能更充分地利用不同土层的承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本文将在上部结构荷载、筏板面积与厚度、地基土层条件相同情况下,对长短桩基础与全长桩、全短桩基础的沉降和受力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说明长短桩基础的应用优势。
1 模型参数的选取本文将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方式进行模拟,对全短桩基础、全长桩基础以及长短桩基础分别进行模拟,对三种形式的基础采用同样的桩体材料,同样的筏板材料,同样参数的土体以及一样的Drucker-Prager土体本构模型。
三个基础模型的四周施加垂直于面的约束,底部采取固定全约束(All DOF)。
对筏板进行荷载施加,所施加的荷载值都统一设为10000千牛。
然后进行计算,得出数据结果。
2 不同桩基础模型对比分析的内容对全短桩基础、全长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三种不同类型的桩基础的最大、最小沉降、差异沉、平均沉降进行分析。
对于沉降分析,选取筏板表面上的节点作为桩基础的总体沉降比较合适,因为筏板表面的沉降量的多少就是上部结构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这些点最具代表性。
3 等长桩、长短桩基础沉降比较分析三种桩基础所分析沉降基础的范围:①在水平方向上:-8米≤X≤8米,-8米≤Y≤8米;②竖直方向上:0米≤Z≤50米。
经过计算得出结果,全短桩基础沉降量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知全短桩基础的沉降不满足沉降控制的设计要求。
长短桩桩基础与其它类型基础的比较分析

长短桩桩基础与其它类型基础的比较分析摘要:长短桩组合桩是近年来出现的基础形式,在国内外的桩夜基站研究领域还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研究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而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的沉降控制原理不仅充分考虑到长桩控制的能力,还综合考虑浅层持力层的承载力,有效减少了长桩的使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本文针对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工作形状以及工程设计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研究,为其安全推广和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长短桩桩基础;其它类型基础;比较分析1前言在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
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桩筏基础能够稳定控制沉降并且能够保证承载力的可靠性,所以在建筑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其设计过程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应运而生,其在整体沉降变形、桩身轴力、桩身侧摩阻力、土中附加应力场、土体位移场以及荷载分担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建筑施工减少投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2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工作性状分析2.1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我们知道,两层或多层可作为桩端持力层出现在地基上的情况,在大部分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遇到。
因其浅层持力层的埋深较浅,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在实际工程设计与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其浅层持力层承载能力良好且埋深不大。
如果上部负载较小,可以利用浅层持力层的短桩基础满足所需的变形需要以及承载要求,但是,当上不负载较大,短桩基础仅能满足承载力的需要,不能保证变心的需要,这是,我们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浅层持力层承载性能来配合沉降计算要求,桩数由下式确定:n=(F+G)/P其中,F是作用干承台顶面的竖向荷载;G是承台和承台上覆土重;P是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这就造成长桩的大量投入,增加成本且加大施工难度。
传统的设计思想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桩基础沉降控制设计思想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设计方法考虑桩与承台共同承担外荷载,综合考虑沉降计算要求,确定桩数,科学有效的控制了基础沉降,并且降低了桩数消耗,规避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教你区分各类桩长及桩的标高

设计桩长、有效桩长、施工桩长、测点下桩长设计桩长:一般设计人员给一个范围值,因为场区各土层不会很均匀,尤其是持力层的埋深不会是一样的,设计一般对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有明确要求。
钻孔和挖孔桩要看持力层土层的土样或岩样决定,打入和压入桩要以入土深度油压或者入土深度、贯入度双控制。
有效桩长:使用时,桩身在土层和岩层里的总长度。
施工桩长:有的要计算超灌部分,有的直接用孔深或入土深度代替施工桩长和委托方结算。
测点下桩长:传感器安装部位以下桩的实际长度。
一般是根据入土深度结合开挖处理深度计算得到。
以上参数,设计人员习惯以来±0.000做参考基准,而以下参数,施工人员习惯以自然地面作为参考。
一般而言,±0.000要比自然地面高几十公分到几米不等。
孔深:从自然地面到挖孔桩或钻孔桩桩底的深度,实际上混凝土的总高度一般要低于孔深。
入土深度:一般预制桩或沉管桩施工用这个概念,也是从自然地面算起的。
层顶埋深:用于描述土层顶板或上一土层地板的深度概念,勘察资料中一般也是从自然地面往下算的。
标高:在垂直方向绝对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的数值。
相对标高:相对于±0.000的值,±0.000以下为负值。
桩顶标高:桩顶相对与±0.000之间的高程差。
实际桩顶标高:可能因施工质量而参差不齐。
超灌了的要截取,不足的要接桩。
设计桩顶标高:比承台底标高高5-10cm,在同一个单位工程中,裙楼、副楼、主楼、电梯井等不同部位的工程桩的设计桩顶标高可能会不同,承台厚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实际有效桩长和测点下桩长会因工程桩位于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承台底标高:比桩顶标高低5-10cmm。
基坑地标高要低于承台底标高10cm左右,因为有10cm作用的素混凝土垫层。
±0.000:基础的最上面,一般比自然地面高几十公分到几米,要看具体情况。
一般上部结构施工时,以此作为参考基准。
而打桩单位,一般参考自然地面进行施工。
浅析长短桩基础工程的应用

浅析长短桩基础工程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特点和作用机理,给出了其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相比如传统桩基础,长短桩复合地基,能够大大减小工程造价,具有很大的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长短桩桩基础优化设计工程应用近些年,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已有的工程实例中,在深厚软土地基上使用刚性和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加上现阶段土木工程的发展,可以预见,长短桩复合地基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长短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理论在进一步完善,实际工程中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
在工程实际中,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1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特点及工作机理1.1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特点下面分别介绍刚柔性和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特点:(1)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这种地基是近些年来才逐渐被大家所重视的。
由于在软土比较深厚的地区,刚性长短桩理论下的设计会造成桩数过多,桩与桩之间的距离太近,这样不仅需要较大的工程造价,对于单桩承载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是极其不利的,而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问题,它能够充分地利用桩与桩之间土壤的承载能力,恰到好处的控制地基的沉降,从而节约成本。
(2)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该种复合地基的材料都是刚性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范围,对使用的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两层理想的桩端持力层。
它将短桩、长桩、桩间土这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三元复合地基,长桩所采用的材料为钻孔灌注桩,短桩所采用的材料为预应力薄壁管桩。
长桩能够有效地承受荷载,将压缩层的变形降到最低,短桩是长桩辅助,它没有直接的利用桩间土的承载,而是在短桩的基础上,利用桩间土的深层承载力来补偿承载力。
1.2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周所周知,桩和桩间土在地基承受垂直荷载的情况下会发生相应的形变,由于桩的模量大于土的模量,所以桩的变形要小于土的变形,因此为了能够在变形的过程中,桩依然可以向上刺入褥垫层,在基础的下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褥垫层,这样一来,褥垫层可以不断调整桩与桩间土之间的应力分布,使得在任何一种荷载情况下,桩和桩间土都能够协同工作。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分析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针对高层建筑行业各界人士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的需求。
高层建筑物工程中,桩筏基础的应用概率逐年升高。
桩筏基础有强大的的沉降控制作用和提供可靠的承载力的功能,且对各种施工环境游刃有余。
然而在桩筏基础的设计与应用中会出现长短不一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字: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基础类型;长短桩复合基地;前言:目前,我国工程界已经对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设计思路提起了高度的关注,并逐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
复合地基、桩基础、和桩筏基础的优化分析逐渐加深了深度和宽度。
由于包含有长短桩的桩基础或复合地基在控制基础沉降和节省投资方面体现出极大地优势,成为研究热点。
1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分类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土层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采用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情况,综合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由于桩端持力层的起伏导致的桩长短的不一;(2)由于变刚度调平的需要而布置的长短不一的桩;(3)由于选用两层持力层而导致的桩的长短不一(4)其他由于施工等原因而导致的桩的长短不一。
其中(1)、(4)属于被动使用长短桩,(2)、(3)属于主动使用长短桩。
由于以上事例的普遍性,长短桩经常主动或者被动的出现在工程中,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由于地基土中存在两层或多层土层可作为桩端持力层而采用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情况。
2长短桩组合桩基础适用条件针对地基土中存在多层图层为桩端持力的情况,首先考虑考虑选择支承于较浅层持力层的较短桩基础,当上部结构载荷较小时,选取可以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浅层持力层端庄基础。
但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时采用短桩基础往往会出现承载力满足要求而沉降量过大的情况,尤其当浅层持力层有软下卧层时,这种现象更为显著。
此时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桩长,采用完全坐落于深层持力层上的全长桩基础方案,全长桩基础既可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又能控制基础的变形在许可的范围内。
长短桩与等长桩的对比分析

的持 力层 . 而采用全长桩基础设计 。 这样不仅浪 费了浅部持力层的承栽力 , 而且加大 了工程资金 的投入 。 采用长短桩基础 则能很
好 的 解 决 这 些 问题 本 文将 比较 长短 桩 与 等 长桩 , 对桩 与 地基 土之 间 的相 互作 用进 行 研 究。
【 关键词 】 长短桩 ; 等长桩 ; 有 限元
d e ma n d o f t h e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a n d t h e s e t t l e me n t . Th i s i s n o t o n l y a wa s t e o f t h e 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s h a l l o w b e a r i n g s t r a t u m,b u t a l s o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c a p i t a l i n v e s t me n t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h e u s i n g o f t h e l o n g — s h o t p i l e f o u n d a t i o n c a n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s ・
虽然 全长桩能够满足沉降 的要求 . 时候 由于其所 需的材 料费 、 人工 费、 施工费较多 , 浅部的持力层没有很好 的利用上
形 式 的基 础采用 同样 的桩体 材料 . 同样 的筏板 材料 , 同样 参
数的土体以及 一样 的 D me k e r - P r a g e r 土体本 构模型 。三个基
实为可惜 。 所 以在此采用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长短桩组合桩
长短桩复合地基浅析

长短桩复合地基浅析长短桩复合地基浅析【摘要】长短桩复合地基是我国土木工程界近年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出的一种新型地基处理形式。
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在减小基础沉降、协调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长短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承载性能;承载力计算随着信息产业时代到来和计算机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新型施工设备和方法更新速度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也日益扩大,加之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对地基基础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长短桩复合地基应运而生,它是我国土木工程界近年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的一中新型地基处理形式,其充分发挥了天然土体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少了沉降,即满足了上层建筑结构要求,又减少了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地基成本。
众多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在减少基础沉降,协调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1.引言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工程经验的积累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以CFG桩复合地基为代表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越来越广,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地基在工程中应用成功与否,设计起着核心作用。
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尤为重要。
通常在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桩长基本为一定值,即桩端落在同一持力层上。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长桩与短桩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进行综合处理,分别发挥其各自特点,在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达到方案合理、节约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本文就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做浅析,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2. 长短桩复合地基性状简述(1)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短桩间隔布置,长桩一般采用强度较高的刚性桩(如CFG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空心管桩等),短桩常用柔性桩(如碎石桩、水泥土搅拌桩等)。
(2)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模量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承载力性状影响不显著,但桩长的影响较大,随着长桩桩长的增加,复合地基沉降几乎线形下降,分担的荷载也有较大的提高,但长桩存在临界桩长,超过临界桩长时,复合地基沉降和荷载分担不再有明显变化。
长短桩复合地基

10
11 12 总计
18
18 18
0
2 4
3
3 3 36
3
3 3 36
3+1
3 3 42
3
3
表2-3 14d无侧限抗压强度
序 号 1 2 3 4 5 6 7
*
14d抗压强度(MPa) 第1组 0.24 0.23 0.33 0.24 0.33 0.179 0.27 第2组 0.16 0.24 0.27 0.16 0.3 0.185 0.23 第3组 0.22 0.24 0.24 0.35 0.26 0.176 0.37
76
3.15 0.61 1.22 0.55 0.46 0.94 1.15
2.4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室内试验的变异系数比现场检测数据的变异系数小,即室内
试验的影响因素比现场小,对分析数据有一定的优越性,但 不能模拟现场的复杂情况。
万环西路4标段现场检测试验数据大于室内试验数据较多,
平均值 (MPa) 0.21 0.24 0.28 0.25 0.30 0.18 0.29
均方差
0.06 0.01 0.06 0.13 0.05 0.01 0.10
变异系数
0.28 0.03 0.23 0.54 0.17 0.04 0.35
8
9 10 11 12
0.32
0.28 0.38 0.28 0.28
表2-1 粉喷搅拌法和浆液搅拌法比较
方法 比较内容 水份 初期强度 搅拌均匀程 度 计量 外掺剂 成桩质量 粉喷搅拌法 (干法) 浆液搅拌法 (湿法)
粉喷法在软土中能吸收较多的 浆喷法从浆液中带进较多的水分 水分有利于地基土密度的提高, 对地基加固不利 对含水量较高的粘土特别适用 粉喷法初期强度较高,对加快 浆喷法初期强度较低 填筑路堤较有利 粉喷法以粉体直接在土中进行 浆喷法以浆液注入土中容易搅拌 搅拌不易搅拌均匀 均匀 粉喷法涉及气固两相流量,计 喷浆法的液态计量容易控制 量粉值不够精确 粉喷法在大量施工中难以加入 浆喷法可较容易加入各种添加剂、 添加剂、外加剂等 外加剂 浆喷搅拌比较均匀,打到深部时 粉喷法成桩的上下部不易均匀, 挤压泵能自动调整压力,在一般 质量难以保持一致 情况下都能注浆液到软土中
不同桩长承台的桩基受力分析

不同桩长承台的桩基受力分析许力弘【摘要】对不同桩长的承台桩顶反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与传统的等桩长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按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短桩桩顶反力结果偏小,应进行修正,同时推导出了考虑桩顶反力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40)012【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不同桩长承台;桩顶反力修正系数;受力分析【作者】许力弘【作者单位】厦门市泛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3.12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在同一承台下的桩往往有不同的桩长,会对桩基受力产生影响。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依据桩基竖向刚度分析桩基的受力。
提出桩基受力公式,并分析相邻桩在不同桩长差的情况下对桩基受力的影响。
在桩基计算时,同一承台下,在受到轴向力和弯矩作用下,传统的方法是按等桩径等桩长条件下得出桩基计算公式(1)。
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在考虑同桩径变桩长情况下,采用同传统方法一致的基本假定:1)承台为绝对刚性,受力矩作用时呈平面转动。
2)桩与承台为铰接连接。
根据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C,桩的竖向刚度为:其中,ρNN为桩的竖向支承刚度;ξN为桩身轴向压力传递系数;l为桩的长度;C0为桩底面地基土抗力系数,C0=m0l,m0为桩底面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A0为单桩桩底压力分布面积,对端承桩为单桩底面积;E为桩身弹性模量,E=0.85Ec,Ec为混凝土弹性模量;A为桩身截面积。
根据前述假定1)长短桩的桩顶反力与其竖向支承刚度呈线性关系。
相同位移下桩顶反力随支承刚度增大而增大。
将短桩的支承刚度ρNN′与正常桩的支承刚度ρNN之比λ=代入等桩径式(1)中求得第i根桩的桩顶反力如下:由式(2)得出λ如下:其中,l′,l分别为短桩和标准桩的长度。
由于:由式(2)得:桩长比:则:从式(5)得出桩支承刚度比是桩长比的平方关系。
大型冷却水塔PHC桩基长短不一的情况分析及补桩处理

·【作者简介】夏广梁(1963-),男,大学,工程师,工程部主任。
联系地址:苏州市望亭发电厂工程部(215155)。
【收稿日期】2010-02-08BUILDING 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32卷第3期Vo1.32No.3夏广梁:大型冷却水塔PHC桩基长短不一的情况分析及补桩处理打桩难以穿越;(2)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曾选用合适的桩架、桩锤锤重、并制定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试打)。
本次工程桩机采用老式步履式桩机,D JB-62型,锤重6t,停锤标准经现场试打后由设计和施工单位确定和确认。
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但仍然有不少桩未能进入设计的持力层。
后在补桩施工中就决定采用锤重8t、冲击能量80kj~100kj、落锤高度1.6m~2m的重锤轻打方式进行。
本工程φ600m m×130m m的PH C桩总的锤击控制在2000击左右,不得超过2500击,最后实行双控制的停锤标准,即桩尖进入设计标高及最后十击贯入度小于3cm~5cm为合格。
4应对方案分析通过本工程实践,我们认为:一般锤击PH C桩在沉桩较为困难时,可相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解决。
(1)对于地质情况起伏变化较大与原勘探点布置不对之处,应补充钻孔勘探,并及时调整重新布桩。
(2)施工前在密集群桩处,即进行有选择的试打,通过试打确定停锤标准,实行设计标高及贯入度双控制。
(3)根据试打结果选择桩机型号,一般砂层比较厚时应选择D80或D100型桩机,落锤高度2m左右,以重锤轻击施打方式进行打桩。
(4)若有多台桩架同时施打群桩时,打桩路线宜遵循采用中间向两边展开施打或基础之间跳仓施打的方式。
(5)控制打桩的速率,以每天每台班施打6根~10根为限(根据桩径及桩长取值),以控制孔隙水压力的急剧上升。
为有利于空隙水压力的迅速消散,应在多排桩之间埋设竖向塑料排水板及井点降水等设施。
(6)对进入砂层或坚硬黏土层之桩,其桩尖部分除加桩靴之外,还应在桩尖部分的管桩端上加设一道高400m m×30m m厚的环箍与桩焊牢,当锤击桩进入砂层时,由于该环箍与桩身隔离有一个30m m的空间空隙,有利于打桩瞬间减少桩侧摩阻力,使打桩进尺顺利。
浅谈长短桩组合桩的设计思想

浅谈长短桩组合桩的设计思想引言:在桩基设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桩端持力层为两层或多层的情况,设计者采用常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往往就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为,这样的地层结构只利用短桩将无法满足建筑的沉降要求。
而只利用长桩则将使桩基设计中出现大量的长桩,继而使工程投资加大,并使工程的施工难度增加。
然而,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的出现,则使该问题得到了解决。
所以,设计人员有必要对这一设计思想进行研究,继而更好的完成桩基的设计。
1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的探讨1.1桩的作用分析就实际情况而言,桩在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既控制变形和提供承载力。
其中,控制变形是长桩的主要作用,而提供承载力则是短桩的主要作用。
在合理的设计中,设计者会根据使用桩基的目的来进行桩的利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将遇到地基土存在两层或多层的情况。
而在地基土的支撑下,桩端的浅层持力层将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所以,在工程上部结构本身的荷载较小的情况下,只需要使用短桩就就能满足建筑的承载力和变形需求。
但是,在建筑的上部结构具有较大的荷载时,短桩基础虽然能够满足建筑的承载力要求,但是却无法满足变形要求。
所以,在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大多数设计人员选择在设计时将所有桩穿过浅层持力层,继而使大量的长桩得到了使用。
而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工程投资得到了增加,还使得工程的施工越加困难。
此外,这样的施工方式,也使得地基的浅层持力层的承载能力遭到了浪费[1]。
因此,只有合理的进行长短桩的利用,并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问题,才能合理的完成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桩基设计。
1.2长短桩组合的基础设计思想在桩端持力层为两层或多层土层时,只使用短桩就能满足建筑的承载力要求。
但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考虑桩基的沉降量过大的问题。
而近年来,随着沉降控制设计思想的普及,设计人员开始考虑使用组合桩来控制沉降。
因为,组合桩基础的设计,可以在满足建筑的多种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用桩的数量。
在完成部分短桩的设置的情况下,建筑的承载力需求就已经能够得到满足。
长、短桩及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特性分析

第27卷增1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27 Supp.12008年6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ne ,2008收稿日期:2006–12–26;修回日期:2007–06–12长、短桩及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特性分析马海龙1,王迪海2(1. 浙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18;2. 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在典型工程的地基加固方案优化设计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短桩加固、长短组合桩加固、长桩加固等方案进行系统计算与分析。
作用相同荷载时,短桩加固地基的荷载水平–变形曲线接近天然地基,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的荷载水平–沉降曲线接近长桩加固地基。
基础中心剖面上土体的沉降分布及5 m 深处平面上的沉降分布也是短桩加固地基接近于天然地基,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接近于长桩加固地基。
短桩加固地基与天然地基具有相似的塑性开展强度及范围,且集中在上部土层。
长短组合桩加固地基则与长桩加固地基相似,塑性点往深部传递到桩端持力层。
长短组合桩与长桩加固地基的反力分布及大小接近。
关键词:桩基工程;地基加固;长桩;短桩;长短组合桩;荷载水平–变形曲线;塑性区中图分类号:TU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8增1–3110–06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FOUNDATIONS REINFORCED BY LONG AND SHORT PILES AND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SMA Hailong 1,WANG Dihai 2(1.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Sci -Tech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2. Zhejiang Zhongl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China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optimal design of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for the typical project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tical method ,systematic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 aiming at raft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s reinforced by short pile ,long pile ,and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ame loading condition ,the load-deformation curve of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short piles approximates to that of natural foundation ;and the load-deformation curve of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s is similar with that of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long piles. The changing rules of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at central cross-section of foundations and at depth of 5 m are same as those of load level-settlement curves. The intensity and range of extensive area of plastic points ,which centralizes in the upper soil layers ,of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short piles is similar with those of natural foundation. For the foundations reinforced by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s and long piles respectively ,the plastic point develops further down to bearing layer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foundation counterforce in the two cases are similar.Key words :pile foundations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long pile ;short pile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s ;load- deformation curve ;plastic zone1 引言在工程中,常遇到在同一剖面沿深度上存在两个硬层情况。
双排长短组合桩研究20170825

前排桩 后排桩
m) 最大弯矩/(kN·
前、后排桩桩身最大弯矩变化
沉埋深度/m
5000 4000
前排桩 后排桩
最大剪力/kN
3000 2000 1000 0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前、后排桩桩身最大剪力变化
沉埋深度/m
双排长短桩与悬门架式双排桩的计算结果对比
类型 前排桩 门架式 双 排桩 后排桩 悬臂桩前后排桩之和 前排桩 双排长短 组合桩 后排桩 长短桩前后排桩之和
10000 8000 6000
最大弯矩/ (kN· m) 7562 9685 17247 9758 9761 19519
反向弯矩/ (kN· m) 5151 5494 10645 0 0 0
前排桩 后排桩
5000
前排桩 后排桩
最大弯矩/(kN· m)
最大剪力/kN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前排桩 后排桩 滑坡体 滑动带
变形、受力: 后排桩>前排桩
滑坡床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攀枝花机场滑坡
后排抗滑桩 中部抗滑桩 前排抗滑桩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失效原因分析
滑坡推力集中于后排 后排桩破坏后,滑坡 中部抗滑桩破坏后, 桩,后排桩因桩身内 推力集中于中部抗滑 滑坡推力集中于前排 力及变形过大而破坏 桩,中部抗滑桩因桩 桩桩,最后前排桩也 身内力及变形过大而 因桩身内力及变形过 破坏 大而破坏
常用桩基础经济对比分析

常用桩基础经济对比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常用桩基础经济对比分析桩基础对比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各类建筑拔地而起,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对于确保安全,节约投资,降低造价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勘察报告、结构类型、荷载情况等进行仔细分析,选择一个最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下面主要对桩基础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一、桩基础的类型近年来由于建筑施工能力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桩基础在建筑结构领域被广泛采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桩基础的类型不断增多,目前本地区常用的桩型为:高强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以及上述各种桩型的改进,如扩底,注浆等。
二、桩基础的功能及适用条件1、桩基础的功能桩基础的主要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至地下较深的密实或低压缩性的土层中,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桩基础也可用来承受上拔力、水平力,或承受垂直、水平、上拔荷载的共同作用以及机器产生的振动和动力作用等。
2、适用条件桩基础的适用条件主要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及施工条件等而定。
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选用桩基础方案(基础设计应优先考虑浅基础方案):(1)基础持力层较深,不适合做浅基础。
(2)高、重建筑物下的浅层地基土承载力与变形不能满足要求时。
(3)地基软弱,而采用地基加固措施在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上不合理时,或地基土性特殊,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等特殊土时。
(4)除了存在较大的垂直荷载外,还有较大的偏心荷载、水平荷载、动力荷载及周期性荷载作用时。
(5)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相当敏感,或建筑物受相邻建筑或大面积地面荷载的影响时。
(6)对精密或大型的设备基础需要减少基础振幅,减弱基础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或应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时。
短桩桩长对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短桩桩长对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作者:徐玉芬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10期[摘要] 文章基于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优化设计的前提,运用ANSYS 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短桩桩长对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应力和沉降的影响。
研究成果可为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短桩桩长;沉降[作者简介] 徐玉芬,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江苏南京,210012[中图分类号] TU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74-0003近年来,长短桩复合地基以高承载力、低造价和短工期的优点在岩土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来讲,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多为刚性桩,它通过桩身将荷载传递到地基深处以减少基础沉降;而短桩则可采用刚性、半刚性或柔性的桩体,这样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浅层的应力集中。
目前在一些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形式,长短桩复合地基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该理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本文将运用ANSYS 有限元软件分析短桩桩长对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对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的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一、计算分析模型由于刚性长桩-柔性短桩复合地基桩数较多且桩型不唯一,如严格按照实际的情形来模拟研究会比较复杂,因此,本文取一5×5的刚性长桩与柔性短桩相结合的复合地基模型进行分析,桩身、桩间土以及桩侧土单元采用8结点等参单元。
长、短桩均为500mm×500mm的方桩,桩间距为2.5m,短桩桩长为10m,长桩桩长为 20m。
本文在分析中,假设基底压力均匀分布,大小为100kPa。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桩体外边缘至基础边缘的距离取为0.5m。
桩芯长度对组合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35期 141桩芯长度对组合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徐安全 岳建伟 陈艳敏 王振峰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组合桩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却鲜有提及不同长度的桩芯对组合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不同长度桩芯的组合桩桩芯轴力的实验对比,得出相关结论:长内芯的存在可以使荷载得以有效的向下传递,在同等荷载下,长内芯桩的沉降要小于短内芯桩;在水泥土外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长内芯桩的承载力相对于短内芯桩可以提高50%~80%。
关键词:组合桩;不同长度的桩芯;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47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35-0141-01组合桩[1]作为一种新型的桩,虽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且试桩检测承载力高于设计值,但是鲜有提及混凝土桩芯长度对组合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
本文通过不同混凝土桩芯长度的单掺水泥类组合桩竖向载荷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对荷载作用下组合桩的工作性状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该桩的设计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概况该工程地貌类型属河流冲积、海积平原,第四纪以来堆积了巨厚的松散堆积物。
实验采用该地区粉土,其性质如下:含水率26.80%,干重度15kN/m 3,比重Gs=2.7,孔隙比0.765,塑限19.50%,液限28.80%,塑性指数9.30,液性指数0.785,粘聚力8KPa ,内摩擦角20°。
采用新乡同力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主要性能指标如下:初凝时间95min ,终凝时间185min ,安定性合格,3天抗压强度13.4 MPa 抗折强度3.2 MPa ,28天抗压强度37.2 MPa 抗折强度6.6 MPa 。
2 实验概况[2]试验的组合桩依据混凝土芯的长度分为短桩和长桩两种。
外侧的单掺水泥类搅拌桩水泥掺量为14%,桩径60mm ,桩长1000mm 。
浅议长短桩复合地基

浅议长短桩复合地基
王玉银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0(036)024
【摘要】阐述了复合地基的定义,同时分析了其与桩基的区别,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特点作了论述,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在减少基础沉降,协调地基承载力与变形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总页数】2页(P150-151)
【作者】王玉银
【作者单位】太原王孝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2
【相关文献】
1.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试验探究 [J], 李鹏飞;梁仁旺;蔡璟珞
2.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桩长变化对基础沉降影响分析 [J], 马睿;
3.长短桩布桩方式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影响研究 [J], 刘彬
4.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试验探究 [J], 李鹏飞; 梁仁旺; 蔡璟珞
5.循环荷载下长短桩桩网复合地基变形试验研究 [J], 杨以国;刘开富;谢新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短桩与等长桩的对比分析
【摘要】当在设计桩基础时碰到了含有多层可作为持力层的地基土时,为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通常会考虑承载力较深的持力层,而采用全长桩基础设计,这样不仅浪费了浅部持力层的承载力,而且加大了工程资金的投入。
采用长短桩基础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比较长短桩与等长桩,对桩与地基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长短桩;等长桩;有限元
长短桩基础就是一种新型的桩基础,与常规的设计方案对比,这种长短桩基础的长桩和短桩端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持力土层中,从而能更充分地利用不同土层的承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本文将在上部结构荷载、筏板面积与厚度、地基土层条件相同情况下,对长短桩基础与全长桩、全短桩基础的沉降和受力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说明长短桩基础的应用优势。
1 模型参数的选取
本文将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方式进行模拟,对全短桩基础、全长桩基础以及长短桩基础分别进行模拟,对三种形式的基础采用同样的桩体材料,同样的筏板材料,同样参数的土体以及一样的Drucker-Prager土体本构模型。
三个基础模型的四周施加垂直于面的约束,底部采取固定全约束(All DOF)。
对筏板进行荷载施加,所施加的荷载值都统一设为10000千牛。
然后进行计算,得出数据结果。
2 不同桩基础模型对比分析的内容
对全短桩基础、全长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三种不同类型的桩基础的最大、最小沉降、差异沉、平均沉降进行分析。
对于沉降分析,选取筏板表面上的节点作为桩基础的总体沉降比较合适,因为筏板表面的沉降量的多少就是上部结构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这些点最具代表性。
3 等长桩、长短桩基础沉降比较分析
三种桩基础所分析沉降基础的范围:
①在水平方向上:-8米≤X≤8米,-8米≤Y≤8米;
②竖直方向上:0米≤Z≤50米。
经过计算得出结果,全短桩基础沉降量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知全短桩基础的沉降不满足沉降控制的设计要求。
当作用于浅层持力层的全短桩基础不能够满足沉降量的要求的时候,人们一般会采用全长桩基础设计,将长桩作用于更深层的持力层。
全长桩基础沉降量值如表2所示。
虽然全长桩能够满足沉降的要求,时候由于其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施工费较多,浅部的持力层没有很好的利用上实为可惜。
所以在此采用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方法,该方法充分的利用了持力层,很好的调节了地基土体的沉降,让筏板更均匀的沉降,并且大大节约了材料、人工等费用。
经过计算得出结果,长短桩基础沉降量如表3所示。
经过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全短桩基础、全长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的沉降量如表4所示。
长短桩基础平均沉降量对比
根据数据显示采用的全短桩基础的模式沉降量太大,以致发生了严重的变形,而全长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的沉降量较小并且相近。
因此短桩基础模式的设计不满足沉降量的要求,而长短桩基础和全长桩基础则满足此要求。
但是由于全长桩基础的所需要的建筑材料量远大于长短桩基础,其施工难度也大于长短桩基础。
综上所述,在考虑沉降量的方面上,相比等长桩来说,长短桩基础不失为一种优化的设计模式。
4 等长桩、长短桩基础桩土轴力比较分析
对全长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全短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同样位置桩的轴力进行对比和分析。
对于全长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选取坐标点(2m,6m)的长桩,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黑色圆点表示短桩,圆圈表示长桩,下同。
全长桩基础与长短桩基础所选长桩的桩身轴力沿土体深度的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
对于全短桩基础和长短桩基础,选取坐标点(4m,2m)的短桩,如图4和图5所示。
全短桩基础与长短桩基础所选短桩的桩身轴力沿土体深度的分布曲线,如图
6所示。
从桩身的轴力分布图中可以看到,相对于全短桩基础而言,长短桩基础的长桩将一部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持力层中,其大大减少了短桩的桩顶反力。
相对于全长桩基础而言,长短桩基础由于搭配了短桩,使得长桩在有短桩存在的土体深度范围内其自身的轴力变化不大,而且在短桩以下的土体深度范围长短桩基础的轴力和全长桩基础的轴力大小也相差不大。
从图3中可以看出,长短桩基础中的长桩所承受的荷载要比全长桩基础中的小一些,这其中短桩在长短桩基础中起到了分担总体荷载的效果,很好地利用到了浅层持力层的资源。
在此,明显可以看出在遇到多层持力层情况下的地基土时,用桩量更少的长短桩基础方案明显要优于全长桩,使得长短桩基础中的长桩承载力更小些,提高了承载安全。
在此对三种不同的桩基础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主要是从沉降量和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所得的结果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显而易见,从基础的承载能力、基础的变形沉降量、桩身的轴力等综合进行比较,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相对于全长桩和全短桩而言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设计方式。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长短桩组合桩基础的工作性状,接下来对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中桩与桩之间的影响系数作进一步分析,以及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更细深入的分析。
5 等长桩、长短桩基础建筑材料用量对比
三种不同形式的桩基础,分别使用了不同量的建筑材料,对此将对它们进行一个大概的工程造价对比。
单对桩体材料用量作比较,不考虑地基土桩孔开挖,以及土方的运输等其他的工程费用。
对于三种不同的桩基础形式作工程话费的大概估算,都以所用建筑材料的体积来进行预算,短桩截面积0.25平方米,桩长20米,长桩截面积0.4225平方米,桩长50米。
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中的数据中可以知道,采用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比采用全长桩基础更节约工程材料,全短桩基础虽然用料更节省,但是沉降量过大。
6 小结
对比分析后得出全短桩基础沉降量相比长短桩基础要大很多,全长桩基础虽然在承载力和沉降量和长短桩基础的差不多,但是在建筑材料用量方面,全长桩基础却没有长短桩基础的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伟,杨敏,王红雨.竖向受荷长短桩基础的侧端阻力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6(11).
[2]王伟,杨敏,等.竖向受荷长短桩基础的位移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5(11).
[3]刘彦博,宁贵霞,谢志勇.长短组合桩基础的竖向承载性能探析[J].太原科技,2009(2).
[4]刘金砺.桩土变形计算模型和变刚度调平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