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和结构,掌握操作系统的五大核心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2. 掌握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主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 OS)的特点及应用场景;3. 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等关键技术;4.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行或图形界面进行基本的系统操作与维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操作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2.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系统性能、诊断故障、优化配置等;3.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使其能够编写简单的系统程序或脚本,实现特定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关注操作系统领域的最新发展,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相关领域)的必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可能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尚有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驱动、任务导向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际应用水平,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比较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述2. 进程与线程管理: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状态与转换,进程调度算法,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 进程管理3. 存储管理:介绍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保护机制。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知识;2. 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使用场景;3. 掌握操作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用的调度算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系统性能瓶颈、优化系统资源分配等;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编程能力,如进程创建、线程同步、文件操作等;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计算机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类型及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操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类型- 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2. 进程与线程: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状态、调度算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进程与线程的定义与区别- 进程状态与转换- 进程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分析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技术,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虚拟内存技术- 页面置换算法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存储原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pintos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pintos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通过学习Pintos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够理解操作系统的核心机制,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等。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能够使用Pintos进行简单的操作系统设计和实现,提升编程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培养对计算机科学和操作系统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按照Pintos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包括:1. 操作系统的概述和基本概念;2. 进程管理,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和同步;3. 内存管理,包括物理内存管理和虚拟内存管理;4. 文件系统,包括文件和目录的、文件系统的实现;5. 输入/输出系统,包括设备驱动程序和中断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法,用于讲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概念;2. 讨论法,用于讨论操作系统的实现和应用;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操作系统案例,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4.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现操作系统的核心机制。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 Pintos操作系统的教材和相关参考书;2. 多媒体资料,包括操作系统的教学视频和PPT;3. 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设备。
这些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提问和讨论等,占总评的20%;2.作业,包括理论和实践作业,占总评的30%;3. 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考试内容将涵盖操作系统的原理、概念和实验操作。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本课程计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每周安排2次课时,每次课时1小时。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inux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inux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原理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
2.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方法。
3.熟练使用Linux命令行界面,进行日常操作和系统管理。
4.掌握Linux常用命令、 shell脚本编写和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
5.了解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嵌入式设备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以及Linux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
2.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控制、进程同步和互斥、死锁及其解决方法。
3.内存管理:介绍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内存保护、虚拟内存和分页分段机制。
4.文件系统:讲解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访问控制、文件系统性能优化和磁盘空间分配策略。
5.输入/输出系统:介绍I/O设备管理、中断和DMA机制、设备驱动程序和I/O调度策略。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和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Linux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系统安装、配置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Linux操作系统教材,如《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技术博客和在线文档,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实验设备:提供Linux服务器、虚拟机和实验室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及发展历程;2. 掌握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的工作原理;3. 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性能评价标准;4. 熟悉至少一种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技能目标:1. 能够使用操作系统基本命令进行文件管理、系统监控等操作;2. 学会编写简单的批处理脚本,实现自动化操作;3. 掌握操作系统设置、优化及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4. 能够分析操作系统的性能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知识产权;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克服困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操作系统有一定了解,但深入理解不足,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提高认识。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类型及发展历程,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操作系统五大功能模块:- 处理器管理:讲解处理器分配、调度算法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存储器管理:介绍内存分配、回收、地址映射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设备管理:阐述设备分配、I/O调度、缓冲管理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文件管理:讲解文件系统结构、文件存储、目录管理等,对应教材第五章;- 用户接口:介绍命令行接口、图形用户接口等,对应教材第六章。
课程设计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2)掌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3)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流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基本的操作系统使用和维护能力;(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使用观念,提高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作用和分类;2.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概念、进程控制、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等问题;3.内存管理:讲解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等;4.文件管理:讲解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文件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等;5.设备管理:讲解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和DMA传输等;6.操作系统实例分析:分析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讨论法:学生针对操作系统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操作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实例;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UCOSII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UCOSII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UCOSII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包括任务管理、时间管理、通信与同步机制;2. 掌握UCOSII的移植方法和配置过程,学会在不同硬件平台上搭建UCOSII 操作系统环境;3. 学会使用UCOSII提供的API进行多任务编程,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在UCOSII环境下编写多任务应用程序,实现任务间的同步与通信;2.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3. 掌握UCOSII调试技巧,能够运用调试工具对操作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跟踪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实际项目中积极尝试和应用所学知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专业课,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C语言编程基础和嵌入式系统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掌握UCOSII 操作系统的应用与开发。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UCOSII操作系统概述:介绍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场景,引出UCOSII的背景、架构和优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实时操作系统概述2. UCOSII内核原理:讲解UCOSII的核心组件,包括任务管理、时间管理、通信与同步机制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UCOSII内核原理3. UCOSII移植与配置:介绍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移植和配置UCOSII的方法,以实际案例为例进行讲解。
操作系统内核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内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模块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内核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接口进行系统调用和驱动程序开发。
3. 帮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系统调试和优化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操作系统内核源代码的能力,能够阅读和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内核模块。
2. 培养学生具备设计、编写和调试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模块的能力,能够实现特定功能并进行性能优化。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场景提出合理的操作系统内核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操作系统内核技术,树立积极探索、持续学习的信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操作系统内核技术的发展趋势,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
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 操作系统内核基础理论- 深入讲解操作系统内核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设计原理。
- 分析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核心模块的工作机制。
2. 操作系统内核编程实践- 介绍操作系统内核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系统调用、驱动程序开发等。
- 结合教材示例,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操作系统内核源代码。
教学大纲安排:1)第1-4周:操作系统内核基础理论2)第5-8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编程实践3)第9-12周: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编程实践3. 操作系统内核优化与调试- 讲解操作系统内核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知识,分析常见漏洞和防护措施。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2、本设计要求用C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
3、通过设计本可以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和先来先服务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项目名称设计一个有 N个进程共行的进程调度程序2、实验设备及环境:软件要求:WINDOWS NT 系列操作系统,VC、VB、TURBO C等多种程序设计开发工具。
硬件要求:P4 2.0以上CPU、256M、40G硬盘。
3、课程设计类型综合设计型4、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1)进程调度算法: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和先来先服务算法。
2)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 PCB)表示。
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行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3)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行时间可以事先人为地指定(也可以由随机数产生)。
进程的到达时间为进程输入的时间。
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4)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 W(Wait)、运行R(Run)、或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
5)就绪进程获得 CPU后都只能运行一个时间片。
用已占用CPU时间加1来表示。
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 CPU 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消该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一级),然后把它插入就绪队列等待CPU。
6)每进行一次调度程序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 PCB,以便进行检查。
7)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进程都完成为止。
5、课程设计方法及步骤1)充分了解各项设计要求。
深入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和先来先服务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安全原理,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核心概念。
2. 学习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等。
3.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漏洞及攻击手段,掌握安全防护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提出有效的安全优化建议。
2. 学会运用操作系统安全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和加固。
3. 掌握基本的安全编程技巧,避免编写带有安全风险的代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操作系统安全的核心概念。
2. 学生能够分析操作系统漏洞,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加固任务,提高系统安全性。
4. 学生能够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了解最新的操作系统安全技术和趋势。
5. 学生能够在团队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提高操作系统安全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安全概述-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常见类型。
- 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风险。
2.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 学习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等核心安全机制。
- 分析各类安全机制的原理和作用。
3. 常见操作系统漏洞与攻击手段- 列举常见的操作系统漏洞,如缓冲区溢出、权限提升等。
- 了解攻击手段,如病毒、木马、拒绝服务和网络攻击等。
4. 安全防护策略与工具- 学习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如最小权限原则、安全配置等。
- 了解并运用操作系统安全工具,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5. 安全编程与最佳实践- 掌握安全编程技巧,避免编写带有安全风险的代码。
- 学习操作系统安全最佳实践,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
网络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
网络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作用;2. 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3. 学会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及维护方法;4.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中资源共享、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安装、配置网络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共享、权限管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网络操作系统中常见问题及故障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计算机网络技术,增强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4. 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关注网络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操作系统应用与管理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发展历程- 常见网络操作系统类型及特点2.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与方法- 常见网络操作系统配置技巧3. 网络资源管理与共享- 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 用户与权限管理- 网络资源共享设置4. 网络操作系统维护与优化- 系统监控与性能调整- 系统故障排查与处理-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5. 网络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 网络存储技术- 虚拟化技术- 网络操作系统在云计算中的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网络操作系统概述第二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第三周:网络资源管理与共享第四周:网络操作系统维护与优化第五周:网络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教学内容进度安排:每周安排一次理论课,一次实验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银行家算法设计)
《 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系 别: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2010年7月5日——2010年7月9日)目 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3)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算法 (3)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算法描述 (3)2.数据结构 (4)3.主要函数说明 (4)4.算法流程图 (5)5.运行结果及说明 (7)6.附录清单及分析 (8)四、总结 (14)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了解掌握银行家算法,学会模拟实现资源分配,同时有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系统分配资源的简单模拟程序,观察死锁产生的条件,并使用适当的算法,有效的防止和避免死锁的发生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算法题目:银行家算法设计设计要求: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并检测所给状态的系统安全性。
设进程I提出请求Request[N],则银行家算法按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1)如果Request[N]<=NEED[I,N],则转(2);否则,出错。
(2)如果Request[N]<=AVAILABLE,则转(3);否则,出错。
(3)系统试探分配资源,修改相关数据:AVAILABLE=AVAILABLE-REQUESTALLOCATION=ALLOCATION+REQUESTNEED=NEED-REQUEST(4)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如安全,则分配成立;否则试探险性分配作废,系统恢复原状,进程等待。
上述三个矩阵存在如下关系:Need[i,j]= Max[i,j]- Allocation[i,j]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算法描述设Request[i] 是进程Pi的请求向量,如果Requesti[j]=K,表示进程Pi需要K 个Rj类型的资源,当Pi发出资源请求后,系统按下面步骤进行检查:,便转向步骤2;否则认为出错,因为它所需(1)如果Requesti[j]<=Need[i,j]要的资源数已超过它所宣布的最大值。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完整规范版)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完整规范版)一、设计目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能够:1. 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关键技术;2. 学会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特点;3.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模块或功能;4.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设计要求1. 设计内容:根据课程所学,选择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操作系统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
模块可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
2. 设计规范: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3. 团队协作:本次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35人。
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2):包括所有设计文件、代码及相关文档;(3)演示PPT:汇报课程设计成果,阐述设计思路、实现过程及创新点。
三、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分析所选操作系统模块的功能需求,明确设计目标。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架构,划分模块,确定各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3. 编码实现:按照系统设计,编写代码,实现各模块功能。
4. 测试与调试:对实现的系统模块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5. 优化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7. 演示与答辩:制作演示PPT,汇报课程设计成果,回答评委提问。
四、评分标准1. 设计报告(30%):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表述准确、格式规范。
2. 代码质量(40%):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创新性。
3. 演示与答辩(20%):PPT制作、汇报效果、回答问题。
4. 团队协作(10%):分工明确、协作高效、沟通交流。
五、预期成果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所学的操作系统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2. 技能提升:提高编程能力,掌握操作系统核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技巧。
操作系统的先导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的先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功能、分类和结构;2.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3. 掌握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与组件,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4.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硬件、软件的协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常用命令和工具,进行基本的系统操作与维护;2. 培养分析、解决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的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知识,进行简单的系统优化与调整;4. 掌握操作系统相关软件的安装、配置与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操作系统中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使用道德观念;4.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
本课程设计针对年级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分析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 教材章节: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发展历程。
2. 操作系统的结构:讲解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核心组件及其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2章 操作系统的结构- 内容:操作系统层次结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
3. 进程管理:阐述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进程调度算法、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问题。
- 教材章节:第3章 进程管理- 内容:进程与线程、进程调度、进程同步、死锁与饥饿。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 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2. 课程设计目标《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加深对操作系统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编写和调试操作系统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 学会使用工具和技术进行操作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程管理:学生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进程管理系统,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等功能,并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2. 文件系统:学生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存储和管理、文件的读写等功能,并实现文件的保护和共享。
3. 内存管理:学生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包括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页面置换等功能,并实现进程的虚拟内存。
4. 设备管理:学生需要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的分配和释放、设备的控制和调度等功能,并实现设备的并发和互斥。
4. 课程设计方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学生将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具体方法如下: 1. 项目选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也可以从老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
2. 项目计划:学生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等。
3. 项目开发:学生按照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开发工作,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等环节。
4. 项目评审:学生需要定期进行项目评审,包括项目进展、问题解决和改进措施等。
5. 项目展示:学生需要最后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包括设计文档、源代码和演示等。
课程设计文件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文件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具体包括:1.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3.熟悉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Windows、Linux和macOS。
4.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日常计算机操作。
5.能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6.能够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操作系统的知识和经验。
3.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的状态、进程控制块、进程调度算法等。
3.内存管理:介绍内存的概念、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等。
4.文件管理:讲解文件和目录的概念、文件系统的结构、文件访问控制等。
5.设备管理:介绍设备的概念、设备驱动程序、输入输出控制等。
6.Windows操作系统: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7.Linux操作系统: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8.macOS操作系统:讲解macO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高级功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概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
北航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北航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运作机制。
2. 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工具,编写简单的系统程序。
3. 培养操作系统配置、优化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了解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本课程针对北航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在专业知识与道德素养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进一步研究操作系统及相关领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功能。
2. 进程与线程:讲解进程管理的原理,包括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互斥与死锁等内容。
3. 内存管理:阐述内存分配、回收、置换等策略,介绍虚拟内存和分页机制。
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和目录的组织结构,文件存储、访问控制、磁盘空间分配等。
5. 设备管理:讲解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等内容。
6.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以具体操作系统(如Linux)为例,分析其内核结构、源代码及功能特性。
7. 操作系统安全与保护:介绍操作系统安全机制、权限管理、加密技术等。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合理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各部分内容的章节和进度,如下:第1周:操作系统概述第2-3周:进程与线程第4-5周:内存管理第6-7周:文件系统第8周:设备管理第9周:操作系统实例分析第10周:操作系统安全与保护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山大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山大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及发展历程;2. 理解进程与线程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3. 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虚拟内存和分页/分段存储技术;4. 理解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控制方法;5. 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I/O调度策略和中断处理机制。
技能目标:1. 能够编写简单的进程调度算法,分析其性能;2. 能够运用内存分配算法,解决内存碎片和内存不足问题;3. 能够设计简单的文件系统,实现对文件的基本操作;4. 能够分析设备管理策略,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操作系统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操作系统学科,增强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操作系统发展,增强国家意识;5.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我国计算机事业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培养具备实际操作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的人才。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术。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和发展历程,对应课本第一章内容。
-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操作系统发展历程及现状2. 进程管理: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进程调度算法、同步互斥等,对应课本第二章内容。
- 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 进程调度算法分析- 进程同步互斥机制3. 内存管理:介绍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虚拟内存技术、分页分段存储等,对应课本第三章内容。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完整规范版)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完整规范版)一、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3. 熟悉操作系统调度的基本算法。
4.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2. 进程管理进程的定义、状态和转换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和作用进程同步与互斥进程通信进程调度算法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的目标连续内存管理技术非连续内存管理技术页面置换算法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文件的结构和类型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文件目录管理文件操作5. I/O系统I/O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I/O设备管理I/O调度算法缓冲管理6. 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的定义和类型系统调用的实现机制常用系统调用分析7. 实验与课程设计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和步骤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四、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成绩(30%):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
3. 课程设计成绩(40%):包括设计报告、代码实现和答辩表现。
1. 《操作系统概念》作者:亚伯拉罕·西尔伯斯查茨等2. 《现代操作系统》作者:安德鲁·S·塔嫩鲍姆3. 《操作系统导论》作者:威廉·斯托林斯六、附录1.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2. 实验报告模板3. 课程设计答辩评分标准七、课程安排1. 理论学习操作系统概述(2课时)进程管理(4课时)内存管理(4课时)文件系统(4课时)I/O系统(2课时)系统调用(2课时)2. 实验与课程设计进程管理实验(2课时)内存管理实验(2课时)文件系统实验(2课时)I/O系统实验(2课时)课程设计(8课时)课程考核(2课时)八、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1. 实验指导进程管理实验:通过模拟进程的创建、撤销、阻塞和唤醒等操作,理解进程管理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学 院 工商学院 学 部 信息科学与工程专 业 计算机类学 号 20144229166姓 名 赵林华指导教师 王煜2016 年 6 月 24 日装订线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目录目录 (2)一、引言 (1)1.1课程设计目的 (1)1.2课程设计内容 (1)1.3小组人数及编程语言 (1)二、需求分析 (1)设备管理 (2)2.1设计任务 (2)2.2设计要求 (2)三算法及数据结构 (2)3.1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 (3)3.2 Equipment模块 (3)3.2.1 功能 (3)3.2.2 数据结构 (3)3.3 cpu模块 (4)3.3.1 功能 (4)3.3.2 数据结构 (4)3.3.3 算法 (5)3.4 form1模块 (5)3.4.1 功能 (5)3.4.2 算法 (6)四、程序设计及实验 (6)五、总结和讨论 (9)六、代码 (10)一、引言1.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实现,加深对操作系统工作原理理解,进一步了解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可练习合作完成系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1.2课程设计内容模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的单用户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四部分。
1.3小组人数小组人员:赵林华张铭二、需求分析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
模拟系统中有鼠标、键盘、打印机和视频四种设备,采用安全分配方式。
设备采用设备状态的变化还有设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设备所处的状态,当创建文件是就指明了要调用的设备,让后等进程运行时来知道调用的什么设备,最后颜色和状态的变化来反应调用的设备与每个设备所处的状态。
设备用JButton图标显示,通过灰色和可见色判断是否被调用2.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设备管理分配程序,按先来先服务的算法,对设备进行分配。
2.2设计要求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分配和回收。
(1)模拟系统中有A、B、C三种独占型设备,A设备3个,B设备2个,C设备1个。
(2)因为模拟系统比较小,因此只要设备表设计合理即可。
(3)采用先来先服务分配策略,采用设备的安全分配方式。
(4)屏幕显示三、算法及设计结构3.1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设备管理的功能是按照设备的类型和系统采用的分配策略,为请求I/O进程分配一条传输信息的完整通路。
合理的控制I/O的控制过程,可最大限度的实现CPU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
1.监视所有设备。
为了能对设备实施有效的分配和控制,系统能获取设备的状态。
设备状态保存在设备控制表(DeviceTable)中,并动态的记录状态的变化及有关信息。
2.制定分配策略。
按先来先服务的算法,进行设备分配。
3.设备的分配。
把设备分配给进程。
4.设备回收。
当进程运行完毕后,要释放设备,则系统必须回收,一边其他进程使用。
图3.13.2 Equipment模块3.2.1 功能记录设备的状态及相关信息检查设备是否被调用对设备进行分配进程结束对设备进行回收3.2.2 数据结构一个DeviceTable类、一个DeviceTable函数。
DeviceTable是设备分配表,说明设备的分配状况,是否被占用。
Device类说明了设备是如何使用的。
每个设备是否被使用,哪个进程在使用该设备,哪些进程在等待使用该设备。
3.3 cpu模块3.3.1 功能进程对设备的调用,当进程使用设备时,检查设备是否空闲。
如果空闲,则调用该设备;如果设备正被使用,则将该进程阻塞到该设备的阻塞队列中,等到设备空闲时,再被唤醒,调用设备。
3.3.2 数据结构一个设备的枚举类型DeviceType,一个cpu函数。
Cpu函数中调用Equipment模块中的函数对设备进行检测。
如果设备空闲,就调用该设备;如果设备真在被使用,则该进程被阻塞到该设备的阻塞队列中。
3.3.3 算法通过调用Equipment模块中的函数对设背进行检测:如果设备空闲,则使用该设备;如果设备正在工作,则进程被阻塞。
3.4 form1模块3.4.1 功能界面管理启动进程,如果要使用设备,按先来先服务的算法调用设备。
此模块中有一个设备调用函数public int Allocate(DeviceType type),根据设备的物理名调用设备,并将信息显示显示到界面中。
3.4.2 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ice)分配算法:每一设备有一队列管理,当多个作业或任务对同一设备提出I/O请求时,该算法把请求的先后次序排成一个等待该设备的队列,设备分配程序把设备分配给队列中的第一各作业。
四、程序设计与实验对着目录节点点击右键可以添加执行文件,文本文件和新目录点击新建执行文件,输入文件名称弹出内容窗口,输入内容,然后退出保存,同时也可以用菜单栏编辑选项点击是以后,创建成功,执行文件扩展名为.exe,此时磁盘显示占用:磁盘情况这是创建文件的过程就结束了。
图4-1进程调用设备。
先调用A类设备,A类设备一共有三个,如果有空闲的设备,则进程就可调用;否则将进程阻塞到设备A的阻塞队列中,等待设备,等到A类设备有空闲设备时,就唤醒该进程,在断点处继续进行程序。
再调用B类设备,B类设备一共有两个,如果有空闲的设备,则进程就可调用;否则将进程阻塞到设备B的阻塞队列中,等待设备,等到B类设备有空闲设备时,就唤醒该进程,在断点处继续进行程序。
最后调用C 类设备,C类设备只有一个,C设备是临界资源,如果C设备空闲,则进程就可调用;否则将进程阻塞到设备C的阻塞队列中,等待设备,等到C设备空闲,就唤醒该进程,在断点处继续进行程序。
五、总结和讨论设备管理主要监视所有设备的状态,制定分配策略,完成设备的分配回收,合理的控制I/O的控制过程,最大限度的实现CPU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把并行工作。
通过对这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亲自参与和操作,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只要你想做只要你想学没有弄不懂得事情,工程里面也不能不在乎细节,等等。
感觉很受益匪浅。
懂得了操作系统包括的四部分内容: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加深了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
锻炼了自己在考虑全局也不是细节的能力。
通过这次实验,再一次熟悉并深入掌握了程序设计语言和界面设计。
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同组人的互相鼓励和督促我跟本不能很快的完成任务。
一滴水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汇聚成溪流将是美丽的。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是激烈的讨论、相互的鼓励使我们在实践中成长。
感谢和我一起面对的同伴们,因为有你们我才变得勤奋。
更感谢给予我们谆谆教导的老师,在我们犹豫困惑时给予我们指导,谢谢您!通过java的Swing编程,简单的模拟了一下操作系统,部分功能并不完善,希望在之后的日子里可以做的更好;充分的体现的面相对象的思想,简单的通过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算法实现操作系统的进程模块小组成员的充分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团结协作精神六、代码程序代码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namespace OS.ClassFolder{public enum Interrupt{IO,End,No}public enum ProcessState{Block,Ready,Execute,White}public enum DeviceType{a,b,c,no}public struct PCB{public int ProcessID; //进程块的编号(0-9)public string ProcessName; //使用该进程块的进程名public int PageAdress; //页表的首地址public int Sum; //页表的长度public int PC; //各个寄存器的状态public string IR;public int DR;public Interrupt PSW;public int Pri; //优先级public int WaitTime; //要使用设备多长时间public int GetDeviceTime; //获得设备的时间public int ExecuteTime; //开始执行的时间public DeviceType NeedDevice; //申请失败的设备类型public DeviceType HaveDevice; //正在使用的设备类型public int DN; //使用的是哪个设备public string BlockReason; //阻塞的原因public int Next;}class CPU{public int PC;public int DR;public string IR;public Interrupt PSW;public Interrupt PSW1;public PCB[] PCBArray=new PCB[10];public DateTime XTTime;public int XDTime;public int White;//空白public int Ready;//就绪public int Block;//阻塞public int Execute;//执行private DeviceType type;private int time;public OS.ClassFolder.MainRam ram = new MainRam();public OS.ClassFolder.Device Dev = new Device();private void Init(){////初始化PCB块//White = 0;Ready =Block=Execute=10;for (int i = 0; i < 10; i++){PCBArray[i].ProcessID = i;PCBArray[i].Next = i + 1;}////初始化寄存器//PC = 0;PSW = Interrupt.No;PSW1 = Interrupt.No;IR = "";////初始化时间//XTTime = Convert.ToDateTime("00:00:00");XDTime = 0;}////构造函数//public CPU(){Init();}#region cpu类的事件和委托////申请设备的事件和委托//public class DeviceStateChangeEventArgs : EventArgs {private int _Atime;private DeviceType _type;private int _DN;private string _processname;private int _needtime;public int Atime{get { return _Atime; }set { _Atime = value; }}public DeviceType type{get { return _type; }set { _type = value;}}public int DN{get { return _DN; }set { _DN = value;}}public string processname{get { return _processname; }set { _processname = value; }}public int needtime{get { return _needtime; }set { _needtime = value;}}}public delegate void DeviceStateChangeEventHander(object sender, DeviceStateChangeEventArgs e);public event DeviceStateChangeEventHander DeviceStateChange;public delegate void ErrorIREventHander(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public event ErrorIREventHander ErrorIR;public delegate void QueueChangeHander(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public event QueueChangeHander QueueChange;public delegate void FinishIRHander(object sender,EventArgs e);public event FinishIRHander FinishIR;public delegate void ExecuteIsWhiteHander(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public event ExecuteIsWhiteHander ExecuteIsWhite;#endregion////空闲PCB链表的操作//public int GetOneFromWhite(){int a = White;if (a<10){White = PCBArray[a].Next;}return a;}public void InsertOneToWhite(int a){PCBArray[a].Next = White;White = a;}////就绪PCB链表的操作//public void InsertOneToReady(int a){PCBArray[a].Next = Ready;Ready = a;}public void GetOneFromReady(int a){int b = Ready;if (a == b){Ready = PCBArray[a].Next;}else{while (b < 10){if (PCBArray[b].Next == a){PCBArray[b].Next = PCBArray[PCBArray[b].Next].Next; }b = PCBArray[b].Next;}}}////阻塞PCB链表的操作//public void InsertOneToBlock(int a){PCBArray[a].Next = Block;Block = a;}////Creat函数,创建进程//public void Creat(string Name,string str){////申请PCB,a>10,则申请失败//int a = GetOneFromWhite();int b;if (str.Length > 0){int sum = (str.Length + 15) / 16;if (a < 10){if (ram.Judge(sum) == true){////分配内存并加载到内存//b = ram.Allocate(sum);ram.LoadContent(str, b);////初始化PCB//PCBArray[a].ProcessName = Name;PCBArray[a].PageAdress = b;PCBArray[a].Sum = sum;PCBArray[a].PC = 0;PCBArray[a].IR = "";PCBArray[a].DR = 0;PCBArray[a].PSW = Interrupt.No;PCBArray[a].WaitTime = -10;PCBArray[a].Pri = 1024 / str.Length;PCBArray[a].ExecuteTime = 0;PCBArray[a].NeedDevice = DeviceType.no;PCBArray[a].HaveDevice = DeviceType.no;PCBArray[a].GetDeviceTime = 0;PCBArray[a].DN = -1;PCBArray[a].BlockReason = "";InsertOneToReady(a);////是否转向进程调度//int c = JudgeAttemper();if (c < 10){Attemper(c);}}else{InsertOneToWhite(a);MessageBox.Show("内存不足或文件太长,创建进程失败", "消息", MessageBoxButtons.OK, MessageBoxIcon.Error);}}else{MessageBox.Show("PCB块不足,创建进程失败", "消息", MessageBoxButtons.OK, rmation);}}{MessageBox.Show("文件为空,不能创建进程","错误",MessageBoxButtons.OK,MessageBoxIcon.Error);}}////Destroy函数,撤销程序//public void Destory(int a){////回收内存//int p = PCBArray[a].PageAdress;int sum = PCBArray[a].Sum;ram.DeAllocate(p,sum);////回收PCB块//InsertOneToWhite(a);Execute = 10;////显示结果////////}////BlockProcess函数,阻塞进程//public void BlockProcess(int a,DeviceType b,int time){////保护CPU现场//PCBArray[a].PC = PC;PCBArray[a].IR = IR;PCBArray[a].DR = DR;////判断申请设备是否成功,根据不同情况填写BlockReason项bool d = Dev.JudgeDevice(b);if (d == false){PCBArray[a].NeedDevice = b;PCBArray[a].HaveDevice = DeviceType.no;PCBArray[a].BlockReason = "申请" + b + "设备失败";PCBArray[a].PC = PCBArray[a].PC - 4;}else{PCBArray[a].DN = Dev.Allocate(b);PCBArray[a].HaveDevice = b;PCBArray[a].NeedDevice = DeviceType.no;PCBArray[a].GetDeviceTime = XDTime;PCBArray[a].WaitTime = time;PCBArray[a].BlockReason = "等待IO输入输出";if (DeviceStateChange != null){DeviceStateChangeEventArgs e=new DeviceStateChangeEventArgs();e.DN = PCBArray[a].DN;e.type = b;e.processname = PCBArray[a].ProcessName;e.needtime = time;e.Atime = XDTime;DeviceStateChange(null,e);}}////修改进程状态//InsertOneToBlock(a);Execute = 10;////转向进程调度//int c = JudgeAttemper();if (c < 10){Attemper(c);}}////WakeUp函数,唤醒进程//public void WakeUp(int ID,DeviceType device){////唤醒自己//int d = Block;if (Block == ID){Block = PCBArray[ID].Next;InsertOneToReady(ID);}else{while (PCBArray[d].Next < 10){if (PCBArray[d].Next == ID){PCBArray[d].Next = PCBArray[ID].Next;InsertOneToReady(ID);break;}d = PCBArray[d].Next;}}////检查第一个节点//while(Block<10&&PCBArray[Block].NeedDevice == device){int h = Block;Block = PCBArray[h].Next;InsertOneToReady(h);}////检查其他节点//if(Block<10){int a = Block;while (PCBArray[a].Next < 10){if (PCBArray[PCBArray[a].Next].NeedDevice == device){int h = PCBArray[a].Next;PCBArray[a].Next = PCBArray[PCBArray[a].Next].Next;InsertOneToReady(h);}else{a = PCBArray[a].Next;}}}int c = JudgeAttemper();if (c < 10){Attemper(c);}}////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进程的调度,若需要则返回进程块号(0-9),不需要则返回10 //public int JudgeAttemper(){////选出就绪链表中优先级最高//int k;if (Ready < 10){int p = Ready;int a = PCBArray[Ready].Pri;k = Ready; //优先级最高的块号while (PCBArray[p].Next < 10){if (PCBArray[PCBArray[p].Next].Pri > a){a = PCBArray[PCBArray[p].Next].Pri;k = PCBArray[p].Next;}p = PCBArray[p].Next;}}else{return 10;}////跟执行链表内的PCB块进行比较//if (Execute < 10){if (PCBArray[k].Pri > PCBArray[Execute].Pri) {return k;}else{return 10;}}else{return k;}}////进程调度函数//public void Attemper(int a){////保护CPU现场//if (Execute < 10){PCBArray[Execute].PC = PC;PCBArray[Execute].IR = IR;PCBArray[Execute].DR = DR;InsertOneToReady(Execute);}////选择一个进程,初始化CPU中的寄存器//GetOneFromReady(a);Execute = a;PC = PCBArray[a].PC;IR = PCBArray[a].IR;DR = PCBArray[a].DR;}////主函数cpu//public void cpu(){if (true){switch (PSW){case Interrupt.End:{////写入out文件//////撤销进程,进行进程调度//Destory(Execute);int a = JudgeAttemper();if (a < 10){Attemper(a);}PSW = Interrupt.No;break;}case Interrupt.IO:{BlockProcess(Execute,type,time); PSW = Interrupt.No;break;}default:{break;}}switch (PSW1){case Interrupt.IO:{int b = Block;while (b < 10){if (XDTime - PCBArray[b].GetDeviceTime - 1 ==PCBArray[b].WaitTime){Dev.DeAllocate(PCBArray[b].HaveDevice, PCBArray[b].DN); WakeUp(b, PCBArray[b].HaveDevice);PCBArray[b].DN = -1;PCBArray[b].GetDeviceTime = 0;PCBArray[b].HaveDevice = DeviceType.no;PCBArray[b].WaitTime = -10;}b = PCBArray[b].Next;}PSW1 = Interrupt.No;break;}default:{break;}}if (Execute < 10){IR = ram.SendToIR(PCBArray[Execute].PageAdress, PC);PC = PC + 4;bool str = ram.JudgeIR(IR);if (str == true){switch (IR[1]){case'=':{DR = Convert.ToInt32(IR[2].ToString());break;}case'+':{DR++;break;}case'-':{DR--;break;}case'a':case'A':{type=DeviceType.a;time=Convert.ToInt32(IR[2].ToString()); PSW = Interrupt.IO;break;}case'b':case'B':{type = DeviceType.b;time = Convert.ToInt32(IR[2].ToString());PSW = Interrupt.IO;break;}case'c':case'C':{type = DeviceType.c;time = Convert.ToInt32(IR[2].ToString());PSW = Interrupt.IO;break;}case'n':{PSW = Interrupt.End;break;}}PCBArray[Execute].ExecuteTime++;if (FinishIR != null){EventArgs e = new EventArgs();FinishIR(null, e);}}else{Destory(Execute);int b = JudgeAttemper();if (b < 10){Attemper(b);}if (ErrorIR != null){EventArgs e = new EventArgs();ErrorIR(null,e);}}}else{////do nothing//if (this.ExecuteIsWhite != null){EventArgs e = new EventArgs();ExecuteIsWhite(null,e);}}int k = Block;while (k < 10){if (XDTime - PCBArray[k].GetDeviceTime == PCBArray[k].WaitTime) {PSW1 = Interrupt.IO;}k = PCBArray[k].Next;}if (QueueChange != null){EventArgs e = new EventArgs();QueueChange(null, e);}XDTime++;I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