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数字成像系统
医院DR设备科普宣传

医院DR设备科普宣传DR是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的简称,也常写作Dr,比传统X光成像具备图像更清晰、辐射量更低、检查速度更快、检查成功率更高等优点。
放射科的工作量大,DR的引进加快了拍片速度。
视频信号经过采样、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D)后直接进入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分析和保存。
X线数字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其影像可以观察对比度低于1%、直径大于2MM的物体,在病人身上测量到的表面X线剂量只有常规摄影的1/10。
量子检出率(detective quantum efficicncy;DQE)可达60%以上。
X线信息数字化后可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通过改善影像的细节、降低图像噪声、灰阶、对比度调整、影像放大、数字减影等,显示出未经处理的影像中所看不到的特征信息。
借助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影像作定量分析和特征提取,可进行计算机辅助诊断。
数字X线摄影包括硒鼓方式、直接数字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摄像机阵列方式等多种方式。
数字图像具有较高分辨率,图像锐利度好,细节显示清楚;放射剂量小,曝光宽容度大,并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等优点,还可实现放射科无胶片化,科室之间、医院之间网络化,便于教学与会诊。
宣传DR设备需要建立好传播内容的话语体系。
活动只是传播支点,你还要利用软文宣传,将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包装等方面的讯息传播出去。
此外,你要注意输出品牌的核心内容,例如企业品牌名、产品名,还有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传播口号、服务等方面价值理念,构成一套有腔调、有态度的话语体系。
制定好话语体系,跟着获得结点,你可以让内部撰稿,也可以让资深媒体人来创作稿件,并做好媒体分发。
医院放射设备申请书

尊敬的院领导:您好!为了提升我院放射科的诊断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临床医疗需求,现向院领导申请购置先进的放射设备。
以下是具体申请内容:一、申请购置的放射设备名称1. 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二、申请购置理由1. 我院放射科现状我院放射科目前使用的设备为2005年购置的X光机,已服役近15年。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放射科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设备在成像质量、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2. DR设备的优势(1)成像速度快:DR设备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成像速度仅需0.125秒,大大缩短了患者检查时间。
(2)图像质量高:DR设备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等特点,可提供更清晰、更精确的图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3)操作便捷:DR设备操作简单,工作人员易于上手,可提高工作效率。
(4)存储方便:DR设备可利用光盘存储医学影像,便于查阅和传输。
三、购置DR设备的必要性1. 提高诊断准确率:DR设备可提供更清晰、更精确的图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2. 提高工作效率:DR设备操作便捷,可缩短患者检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满足临床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对放射科诊断的要求越来越高,购置DR设备有助于满足临床需求。
4. 提升医院形象: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实力的象征,购置DR设备有助于提升我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
四、购置DR设备的资金预算根据市场调研,DR设备购置费用约为人民币50万元。
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院领导的支持,确保设备购置资金落实。
五、购置DR设备的预期效益1. 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
2. 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检查时间。
3. 满足临床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4. 提升我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
综上所述,购置DR设备对于我院放射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恳请院领导批准我们的申请,为我院放射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致敬礼!申请人:[申请人姓名]申请日期:[申请日期]。
直接数字成像系统

㈠DR的基本结构:
图象监视器
影像接收器
数据采集器
图像处理器
存储器
X线机
系统控制器
㈡成像原理:
A)间接转换型DR系统
间接转换型DR系统是最近几年开发研制出来的新的数字X线 摄影系统,应用到临床仅仅只有3-4年的时间,其发展速度非 常之快。IDR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是获取图像的平板探测器, 它主要由X线转换层与非晶硅光电二极管、薄膜晶体管、信号 储存基本像素单元及信号放大与信号读取等组成。间接数字 化平板探测器亦分两步完成工作:第一步,X射线经过闪烁晶 体(碘化铯或磷)产生可见光;第二步,可见光经光电转换 由TFT或CCD转变为电荷;由于工艺的改进,新一代闪烁晶体 材料制作成“松针”状种植在非晶硅上,比传统整块闪烁体 材料产生的散射要少一些,但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需产生 可见光进行转换,有可见光必然会有光的散射,必然会造成 图像质量的下降。生产这种平板探测器厂家有VARINA、GE、 TRIXELL、CANON等,但在国内用得较多的是VARINA生产 的。图像处理软件也在日趋完善。
在原有的诊断X线机直 接胶片成像的基础上, 通过A/D转换和D/A转换, 进行实时图像数字处 理, 进而使图像实现了数字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X线机的观念, 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模拟X线图像向数字化X线图像的转变。
其特点:
第一,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分辩率高,图像清晰、细腻,医 生可根据需要进行诸如数字减影等多种图像后处理,以期 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1)成像原理:
DR是一种X线直接转换技术,它利用硒作为X线检测器, 成像环节少;CR是一种X线间接转换技术,它利用图像板 作为X线检测器,成像环节相对于DR较多。
直接数字摄影系统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大 飞跃 , 将普 通摄 影 直接 转换 为数 字 图像 。作者 所在 单位 于 2 0 它 0 0年 6月 引进 美 国 HOLOGI C直 接数 字摄 影成 像 系统 使 用 了
[ 键词 】 字 摄影 ; 像 存储 ; 处理 关 数 图 后 [ 图分 类 号 】 8 3 2 中 TB 5 . 1 [ 献标 识码 】 文 C [ 章 编 号 】0 7—7 1 ( 0 2 0 文 10 5 0 2 0 ) 7~0 2 0 9~0 2
26 5 0×3 7 , 据 输 出 1 b t 02数 4 i。
机 ,是 一 种 应 用 内光 热 成 像 的机 器 ,热 使 胶 片 显影 而
不 用 洗 片 机 显 影 、定 影 等 处 理 。 该 打 印 机 可 以连 接 各 种 来 源 的 医 学 数 字 图 像 。控 制 面 板 可 显 示 机 器 的 各种 运 转 状 态 , 障 代 码 等 , 自动胶 片 质 量 控 制 系 统 。每 故 有 盒装 1 4×1 7胶 片 1 5张 , 快 每 小 时 可 打 印 5 2 最 5张 。 2 基本原 理 当摄 影 时 X 线 透 过 人 体 后 ,有 不 同 程
维普资讯
压 力 设 备 秸 墓
直 接 数 字 摄 影 系 统 的 原 理 与 临 床 应 用
董 海斌 , 胡 斌 ( 南 军 区 总 医 院 放 射 科 , 山 东 济 南 2 0 3 ) 济 5 0 1
[ 摘
一
要】 DDR( rc gt l d o r p y 是 在 CR 基 础 上 发 展 而 来 的 近 几 年 用 于 临 床 的 放 射 新 技 术 , 常 规 X 线 摄 影 的 Die tDiia Ra ig a h ) 是
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配置基本要求

附件:DR(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配置基本要求品牌:进口设备预算:110万一、产品总体要求1.设备用途: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采用无线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实现一机多用,可以完成门诊、急诊、住院部患者的全身各部位、各体位、多角度的全面数字X线摄影检查,以满足医院临床和体检工作中的数字化放射诊断需求。
2.设备要求:为保证产品在临床使用中机器的兼容性、稳定性、及图像清晰度,要求所投DR,整机和图像诊断处理软件为同一品牌。
3.设备构成:无线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悬吊式X 射线系统+固定摄影床+立式胸片架二、产品技术参数要求★1、X线高压发生器1.1 产品要求:原装进口高频逆变式高压发生器1.2 输出功率:≥50kW1.3 摄影电压范围:40-150kV1.4 最大输出mA:≥630mA1.5 摄影曝光控制功能:具有多种曝光形式选择★2、X射线球管2.1 产品要求:原装进口X射线管组件2.2 焦点尺寸:小焦点≤0.6mm, 大焦点≤1.2mm2.3 阳极热容量:≥300 KHU★3、限束器3.1 产品要求:原装进口★4、数字化平板探测器4.1 产品要求:为无线/碘化铯/非晶硅平板。
4.2 探测器成像面积:≥14×17英寸4.3 探测器成像介质:碘化铯+非晶硅4.4 像素≥500万,最大空间分辨率≥3.0 lp/mm。
★5、立式胸片摄影架探测器上下运动方式:电动,并能控制高度★6、X线摄影机架6.1 机架结构:井字型悬吊天轨吊架,可纵向横向大范围移动6.2 自动定位功能:具备一键快速定位功能,可实现立位和卧位摄影的快速转换6.3 自动跟踪功能:X线管能自动跟踪平板探测器位置6.4 运动控制方式:电动★7、摄影床7.1 摄影床结构:固定落地式床体7.2 承载固定式滤线栅★8、DR图像采集处理系统8.1 原装进口,系统控制与信息管理、图像采集处理一体化设计8.2 操作系统:windows 7或以上8.3 图像处理功能:整幅图像放大功能,局部放大观察功能,病人资料显示,图像黑白两度调节,窗宽/窗位调节,图像反转,图像排版功能,胶片打印功能等等。
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采购项目技术参数汇总

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采购项目技术参数汇总
1.分辨率: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应足够高,能够清晰显示病变和解剖结构。
常见的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分辨率为2-3线对/毫米。
2.感光度:系统的感光度应足够高,能够减少辐射剂量和曝光时间,同时保证图像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的感光度应达到至少2000ASA。
3.动态范围:系统的动态范围应足够宽,能够显示明暗对比差异较大的区域,同时避免过曝和欠曝。
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一般应达到12位以上。
4.快速成像:系统应具备快速成像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一般来说,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的成像速度应达到每秒30帧以上。
5.自动化功能:系统应具备自动化功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查要求和患者体型自动调节曝光参数和成像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操作失误。
6.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应能够将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便于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和病例管理。
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方式一般为DICOM。
7.辐射剂量控制:系统应具备辐射剂量控制功能,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检查要求进行辐射剂量的优化和控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伤。
8.操作界面:系统的操作界面应简单直观,易于操作和学习。
同时,应具备图像处理和测量功能,方便医生进行图像分析和诊断。
9.安全性能: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包括防护措施和报警功能,确保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10.保修和售后服务:供应商应提供合理的保修期和售后服务,包括
设备维修、技术支持和培训等。
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在尺骨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5 讨 论
由生物 电阻抗三元件模 型着 眼去看待人 体 的前 臂组织 , 脂 肪层 的厚度是决定前臂组织等效 电容 C m数值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同时也直 接影 响到前臂 组织的 阻抗 幅值 以及 阻抗 多频 曲线 的相对斜率 。在前面 对模型 的分析 中, 我们 可以看 到用 M tb R a a 对 C三元件模型进行拟合 阻抗多频 曲线 的比较。在 l 频率为 5k z 0 H 段 , H ~10k z 改变模 型参数 C 时曲线是 变化 m 的, 且随 C m增大 , 曲线相对斜率 K值也增大 。通过对人体 右 前臂进行阻抗实测 , 也发现将不 同的个体进行 比较 , 随着 实测 得 到的拟合阻抗模型参数 C m的增大 , 相对斜率 K也 是增 大 的, 反之则 减少 。对 C m与 K的关系研 究实质 反映 了人体脂 肪厚度与阻抗多频 曲线 的相对斜 率 的关 系。在实验 中 , 我们 测量 了每个样本右前臂的皮脂 厚度 , 发现 随人 体皮脂 厚度 等 级 的增加 , 相对 斜率 K也 有增 加 的趋 势。 由于 男女 性 别不 同, 皮脂 、 肌肉、 骨骼等结构 比例均不同 , 故在分析时对男女样 本进行分类讨论。从 上述实验 可以看 出 , 皮脂 厚度等级 较大 的样本 , 其拟合 阻抗模型参数 C m也大 , 相对斜率 K也是增大
参考文献:
[ ] 肖伟. 1 阻抗式人体脂肪测定仪 的研制 [ ] 南 昌大学学报 ( J. 工科 版 )20 ,( 5 :4 45 . ,0 33 2 )4 4 0 [ ] 王华峰 . 2 一种新型人体脂 肪测量仪 的研 制 [ ] 中国仪器仪表 , J.
2 0 5: — 0 0 1. 8 1 .
LI Yu n x a g,S U a - i n UN a — i n Ti n x a g,ZHANG ir n Ha —o g,LENG ng Fe
万东DR-200

应用高端数字设备的 “ 影锐” 图像平台系统 ,实现全 移动式摄影床 ,全面 满足立 卧位、正侧位等各体位、器官
系统集 中控制和 自动控制 。一 键设 定曝光条件及采集协议 , 的摄影检查需要 。精密 电控配 合内平衡机构 ,单键实现位
并 行 图 像 处 理 与 多通 道 滤 波 技 术 缩 短 成 像 时 间 ,提 升 成 像 置设定及转换 ,满足高流量 临床检 查的需要 ,并可轻松实
・
高质量成像 ,空 间分辨率达 11/m,丰富的临床 5pc
应 用软 件 ;
・
数 字化 芯片直 接;
・
全 方 位 的诊 断 引导 方 案 。
8 8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 1 0 0年第 1 6卷第 1 0期
V 1 6N 0 o 1 o1 .
质量 。开放的采集和背景配置 曲线、完 整的图像 后处理和 现轮椅或担架车等特殊摄影检 查。
・2 mm超宽探测器 ,大大提 高了 x线的接收效率 ; 4
・
・
直观 的流程 图引导操 作 ,方 便快捷 ,增 加病员 流 通量 ,提高工作效率 ;
专 利 的 飞 焦 点 球 管 ,多 项 先 进 技 术 保 证 球 管 的 超 长 寿命 ,支 持 全 临 床 应 用 的扫 描 ;
同 类 产 品 。 采 用 独 特 的 镜 头 熔 炼 及 镀 膜 技 术 ,保 证 影像 信
息无损 传递。复合恒温冷却技术降低系统 暗电流 水平 ,确
保 长 时 间 无霜 工 作 ,提 升 图像 质 量 。 系 统配 备 2k 高 品 质高 频高 压 发 生器 ,减 小 电 源 内 0W
万 东医疗全新 DR一0 直接数 字成像系统可提供 完整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DR的基本结构:
图象监视器
影像接收器
数据采集器
图像处理器
存储器
X线机
系统控制器
㈡成像原理:
A)间接转换型DR系统
间接转换型DR系统是最近几年开发研制出来的新的数字X线 摄影系统,应用到临床仅仅只有3-4年的时间,其发展速度非 常之快。IDR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是获取图像的平板探测器, 它主要由X线转换层与非晶硅光电二极管、薄膜晶体管、信号 储存基本像素单元及信号放大与信号读取等组成。间接数字 化平板探测器亦分两步完成工作:第一步,X射线经过闪烁晶 体(碘化铯或磷)产生可见光;第二步,可见光经光电转换 由TFT或CCD转变为电荷;由于工艺的改进,新一代闪烁晶体 材料制作成“松针”状种植在非晶硅上,比传统整块闪烁体 材料产生的散射要少一些,但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需产生 可见光进行转换,有可见光必然会有光的散射,必然会造成 图像质量的下降。生产这种平板探测器厂家有VARINA、GE、 TRIXELL、CANON等,但在国内用得较多的是VARINA生产 的。图像处理软件也在日趋完善。
直接数字成像系统
(Digital Radiography, DR)
DR(Direct Radiography)数字X线
摄影是利用电子技术将X线信息的其 它载体转变为电子载体,X线照射人 体后不直接作用于胶片,被探测器 (Detector)接收并转换为数字化信 号,获得X线衰减值(attenuation value)的数字矩阵,经计算机处理, 重建成图像。数字图像数据可利用 计算机进行进一步处理、显示、传 输和存储,分辨率比普通X线照片高, 诊断信息丰富,并且能够更有效地 使用诊断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及X 线摄影检查的诊断价值。
4)应用:
CR系统更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其非专用机型可和多台常 规X线摄影机匹配使用,且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 摄影;DR系统则较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 由于单机工作时的通量限制,不易取代大型医院中多机同 时工作的常规X线摄影设备,但较适用于小医疗单位和诊 所的一机多用目的。事实上,CR和DR系统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内将是一对并行发展的系统。
A/D
数字影 像信号
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由于I.I和摄像管中的光散射和电子散射,引入了附加的对比度失损 电视摄像管的动态范围小,不能发现微小的组织差异 I.I的视野小、边缘和中心分辨率不一致
4.2 数字化直接成像的特点
数字化X线机是计算机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X 射线放射技术相结合而 形成的一种先进的X线 机。
机械扫描系统使X射线管、水平狭缝及探测器垂直方向作均匀的 同步运动,到新位置再作一次水平探测记录;如此重复进行,从 头到尾扫描一次就完成一幅X射线图像的拍摄。图像的采集与处 理系统由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缓存器、CPU等组成。
以I.I-TV系统为例,其原理为:
透视
X线 I.I
光学系统
电视摄像机
B)直接转换型DR系统
直接转换型DR系统也是最近几年 开发研制出来的新的直接数字X线 摄影系统,应用到临床不到3年的 时间,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DR系统目前有两种,一种为线扫 描,一种为平板面成像探测器。 线扫描成像探测器,它有两种形 式,一种为多丝正比室,一种是 电离室。从X射线管发出的圆锥扇 形X射线束,经水平狭缝形成平面 扇形X射线束,通过诊断人体射入 水平放置的探测器窗口。
DR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在不少方面优于传统的X线成像, 但从效益-价格比,尚难于替换传统的X线成像。在临床应 用上,DR不像CT与MRI那样不可代替。
4.4 DR与CR的比较
DR与CR的共同点都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
息,其曝光宽容度相对于普通的增感屏-胶片系统体现出 某些优势:CR和DR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都 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因而允许照相中的技术误差,即使 在一些曝光条件难以掌握的部位,也能获得很好的图像; CR和DR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如各种 图像滤波,窗宽窗位调节、放大漫游、图像拼接以及距离、 面积、密度测量等丰富的功能,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 前后对比、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对两者的性能比较如 下:
数字化图像对骨结构、关结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优于传统的X 线成像,还可行矿物盐含量的定量分析。数字化图像易于显示 纵隔结构如血管和气管。对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 线成像,但显示肺间质与肺泡病变则不及传统的X线图像。DR 在观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X线图像。
用数字化图像行体层成像优于X线体层摄影。胃肠双对比造 影在显示胃小区、微小病变和肠粘膜皱襞上,数字化图像优 于传统的X线造影。
4.1 DR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DR(Digital Radiography),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 成,是直接将X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是 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而狭义上的直接数字化 摄影即DDR(DirectDigit Radiography),通常指采用平板探 测器的影像直接转换技术的数字放射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1)成像原理:
DR是一种X线直接转换技术,它利用硒作为X线检测器, 成像环节少;CR是一种X线间接转换技术,它利用图像板 作为X线检测器,成像环节相对于DR较多。
2)图像分辨率:
DR系统无光学散射而引起的图像模糊,其清晰度主要由像素 尺寸大小决定;CR系统由于自身的结构,在受到X线照射时, 图像板中的磷粒子使X线存在着散射,引起潜像模糊;在判 读潜像过程中,激光扫描仪的激发光在穿过图像板的深部时 产生着散射,沿着路径形成受激荧光,使图像模糊,降低了 图像分辨率,因此当前CR系统的不足之处主要为时间分辨率 较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
4.3 数字直接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
数字化的图像质量与所含的影像信息量可与传统的X线成
像相媲美。图像处理系统可调节对比。故能达到最佳的视 觉效果;摄照条件的宽容范围较大;患者接受的X线量减 少。图像信息可由磁盘或光盘储存,并进行传输,这些都 是数字化图像的优点。
数字化图像与传统X线图像都是所摄部位总体的重迭影 像,因此,传统X线能摄照的部位也都可以用DR成像, 而且对DR图像的观察与分析也与传统X线相同。所不同 的是DR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的象素所组成。
在原有的诊断X线机直 接胶片成像的基础上, 通过A/D转换和D/A转换, 进行实时图像数字处 理, 进而使图像实现了数字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X线机的观念, 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模拟X线图像向数字化X线图像的转变。
其特点:
第一,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分辩率高,图像清晰、细腻,医 生可根据需要进行诸如数字减影等多种图像后处理,以期 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
第四,由于它改变了已往传统的胶片摄影方法,可使医院放 射线科取消原来的图像管理方式和省去片库房,而可采用计 算机无片化档案管理方法取而代之,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和场 地,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数字化X线图像的出 现,结束了X线图像不能进入医院PACS系统的历史,为医院 进行远程专家会诊和网上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该 设备还可进行多幅图像显示,进行图像比较,以利于医生准 确判别、诊断。通过图像滚动回放功能,还可为医生回忆整 个透视检查过程。
3)前景:
DR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而言,DR电子暗盒的结构 14 in×17 in(1 in=2.54 cm)由4块⒎5 in ×8 in 所组成,每块的 接缝处由于工艺的限制不能做得没缝,且一旦其中一块损坏 必将导致4块全部更换,不但费用昂贵,还需改装已有的X 线机设备,而CR相对费用较低,且多台X线机可同时使用, 无需改变现有设备
第二,该设备在透视状态下,可实时显示数字图像,医生再 根据患者病症的状况进行数字摄影,然后通过一系列影像后 处理如边缘增强、放大、黑白翻转、图像平滑等功能,可从 中提取出丰富可靠的临床诊断信息,尤其对早期病灶的发现 可提供良好的诊断条件。
第三,数字化X线机形成的数字化图像比传统胶片成像所 需的X射线计量要少,因而它能用较低的X线剂量得到高 清晰的图像,同时也使病人减少了受X射线辐射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