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案例及反思
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3.通过实际例题,培养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并为后续学习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3.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解决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提高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为解决复杂问题奠定基础。
本节课将紧密围绕新教材的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后的内容###”二、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标题标识,再开篇直接输出。
2.逻辑推理:通过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推导,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进行精确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
2.基本概念与性质
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强调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
1.教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2.课件:包含本节课教学内容的PPT。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关于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内容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了较好的理解,但记忆特殊角的函数值还存在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一些记忆方法,如编口诀、画图等,帮助学生记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还需在后续教学中继续巩固。
初中数学_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值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我爱思考”: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摆动的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入新课,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出示一副常用的三角尺,让学生观察,说说其中有几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①观察一副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② 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③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学生探讨、交流,得出 30°角的三角函数值=aCDAD CD,则CD=atan30°,岂不简单. 你能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吗?活动目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我们求出了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还有两个特殊角——45°、6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的?3.请学生完成下表三角函数值αsin αcos α tan α30° 2123 33 45° 22 22 160°23 21 3(1)我们观察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先看第一列30°、45°、60°角的正弦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2)再次观察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从下列两个方面考虑a随着角度的增加,正弦、余弦、正切值的变化情况。
28.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测量和计算,演示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得还算不错。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看来效果挺好的,大家都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但在讲授理论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特殊角的记忆不够熟练,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在新课讲授中,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过,我注意到在解释难点时,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困惑。下次我可以尝试用更多直观的图形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
2.教学难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推导过程的理解。
-运用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问题模型的建立和转化。
-掌握在坐标平面中,如何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来确定点的坐标。
举例:
-难点一:推导sin45°=cos45°=√2/2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图形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理解45°角的正弦和余弦值相等,并且是根号二除以二。
九年级数学《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
福建省漳州市常山华侨中学九年级数学《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能够进行有关的推理,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2、 会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3、 能够根据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说明相应的锐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数学活动,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自信心.教学重点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含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教学难点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三角函数的概念2、复习含30°、45°、6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引出本堂课的课题(二)讲授新课观察一副三角板,一副三角板中有四个锐角,它们分别是30°、60°、45°、45°1.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1)先让学生观察含30°的三角板思考:sin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分析: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A=30°,那么sin30°= sinA =ACBC . 我们知道“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BC=21AC ,即AC BC =21,所以sin30°=21 让学生再思考一下cos30°等于多少?tan30°呢? 分析:如图,cos30°=cosA=AC AB 设BC=a ,则AC=a 2,根据勾股定理得AB=a 3所以cos30°=2323=a a tan30°==AB BC 33313==a a (2)60°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样可以用以上图形,让学生仿照以上做法,试着求出sin60°, cos60°,tan60°的值.(提问)分析:sin60°=sinC=AC AB =2323=a a ,cos60°=cosC=AC BC =212=a a , tan60°=tanC==BCAB =33=a a (3)再让学生观察含45°角的三角板,仿照以上做法,试着求出sin45°, cos45°,tan45°的值.分析:如图,设其中一条直角边为a ,则另一条直角边也为a ,斜边2a.由此可求得sin45°=22212==a a ,cos45°=22212==a a ,tan45°=1=a a [师]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已求出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现在我们把这些值列在一个表格中这个表格中的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需熟记,另一方面,要能够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的大小.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值角∂sin ∂ cos ∂ tan ∂ 30° 21 23 33 45° 22 22 1 60° 23 21 3介绍记忆法:1、结合推理过程记忆2、口诀记忆:正弦分母2,分子开方1、2、3;余弦分母2,分子开方3、2、1;正、余相比得正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包括30°、45°、60°等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2.使学生能够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简化解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实例为导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此外,我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将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实例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入,引发学生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一步深化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和运用。
在案例背景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对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彼此的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28.1.3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如测量家具尺寸、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准确记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如30°、45°、60°等;
2.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4.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2.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强调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本节课设置了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它是体现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教学策略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说课稿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 30°、45°、60°这三个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记忆和运用这些值进行计算。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在解决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必备知识。
同时,通过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探究和记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但对于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为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由于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较为抽象,学生在记忆和应用这些值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来理解和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时通过适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推导并熟记 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2)能熟练计算含有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式的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三角函数值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下28.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由于这堂课题目多、活动大,热热闹闹中,胆大、性格开朗的学生特别活跃,也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对那些胆小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就注意不够.个别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学生,给予他们的帮助还不到位,这些学生课后作业完成将有困难.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形式展开。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序列,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充分展开,力求使学生经历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再创造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同时提升了能力。
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后,得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通过合作学习找到了运用表格或数形结合来记忆这些特殊值的方法,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这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和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因为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增加与情感沟通,使得教学内容更顺畅、更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即实现了教学的目的;在这充满生命互动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当中,师生双方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即这一过程本身就实现了每个个体当下的生命价值。
总的来说,本节课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还是自己的教?在课堂上是否时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继续关注。
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案例及反思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案例及反思在教学《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一课时,遇到了头疼的问题,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总共有九个,教材中列出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熟记,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要记住九个特殊值,我觉得这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更是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效果的一场检验.于是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来让学生完成目标.一、案例描述首先,我在幻灯片上给出了三个顶角分别为30°、45°和60°的直角三角形,再给出它们的任意两条边长(以1、2、为例,便于学生计算和记忆).让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习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计算这三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但是这九个数值一个一个算起来很费时间,而且班上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于是我决定分小组进行,全班六个小组比赛争当第一名,看看哪一组算得又快又准.同学们听我一声令下,便火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很快便得到了这九个特殊的三角函数值.然后,我让同学们翻开课本看到表格,告诉他们这九个数值是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要马上会背!”学生听见这几个字顿时觉得五雷轰顶,万念俱灰,生活渺茫无望.我不动声色,心中念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还好我早有准备!”学生们见我半天不说话,只看着他们笑,渐渐地也冷静下来,不禁心中也在狐疑着:“不会真要背吧……”“怎么可能背得下来,有方法的吧……”我扬声道:“想知道背诵口诀吗?”学生齐答:“想!”声音极大,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竖起小耳朵等着我报出口诀.“一二三,三二一,前后颠倒中间一,分子根号不忘记!”我一字一句念得极慢,学生们听得十分仔细,边听便点头,到最后恍然大悟,待我念完口诀,几个聪明的同学已经骄傲地说:“我已经会背了!”其他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快速地背诵起来,个别理解力比较差的学生我再给他们解释过后也很快将表格背诵了下来.“这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光‘会背’不行,还要‘滚瓜烂熟’!”我对学生这样要求道.学生们不禁又是一阵唏嘘,但是明显地底气已经比刚才足了很多.我说:“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我起头先说一个特殊三角函数,张三回答,然后张三再出一个特殊的三角函数,点李四回答,依此类推,好不好?”学生们当然很乐于参加,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熟练程度.一开始学生们还有点紧张,速度并不快,后来渐渐地同学之间开始互相“刁难”起来了,出题和点名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某个同学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在旁边干着急,蠢蠢欲动地想要提示他.游戏结束后我表扬他们道:“你们真厉害,只花了十五分钟就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到这个程度了,老师都没反应出来你们就知道答案了,还是年轻人记忆力好哦!”学生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骄傲又自信的笑容.接下来的计算对他们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啦!就这样,我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熟练地掌握了新的知识,也使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起了积极的自信心.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HJ1.1mm]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曾出“兴趣中心论”,他说:“兴趣是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趣的浓烈与能力的大小基本成正比.”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学反思1.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初中阶段的学生人人都怀有一颗好奇的心,他们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上课时教师应注意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数学知识或数学家故事,或者是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2.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消除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而且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增设一些趣味性强,有竞争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不断积累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施展能力的欲望.3.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的教学往往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则人性化许多,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会合理地运用数学的能力.4.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课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增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常让学生以小组为主体,进行问题竞答活动,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成立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总之,学习以兴趣为先,教师多思考多钻研,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帮助学生轻松学习,还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是师生共同进步的好办法.。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习题、实践作业等方式,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态度。
2.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接纳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4.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与普通角三角函数值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殊角,探究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与其角度的关系,并总结出规律。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耐心辅导,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则适当提高教学难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特殊角(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值,并能熟练运用这些函数值解决实际问题。
7.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30、45、60 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学习能
大部分熟记刚学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计算公式。
力分析 少部需要借助图形。
教学策略选
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择与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复习旧知
教学过程
正弦公式
余弦公式
正切公式
(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
,,;
,,。
(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
先复习公式,然后讲解特殊值,再结合常考题型进
课例研究综 行练习。
述
教学中以学生练为主,多做引导。让学生多做思考。
课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结合情况进行辅导。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八章,是中考必考点。也 教材分析
是高中三角函数和其他高数知识点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特殊角 30、45、60 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的
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授法、练习法让学生在听与练的过程中熟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优秀教学案例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地展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意义和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规律。
3.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以及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记忆不牢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内在动机。
2.使学生认识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努力学习三角函数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年级数学上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教学设计
3.课后反思:布置反思性作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
-作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其他学科领域有哪些应用?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展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一座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的建筑。如果我们知道了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如何求出其他角的度数以及边长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特点及记忆方法。
-提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有什么特点?如何记忆这些值呢?”
4.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时,可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5.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三角函数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学习将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意义。学生在此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方面: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涉及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实例,如电梯上升过程中楼层与角度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分享实例,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了自身的学习状况,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与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详细且系统,教师从导入、讲授、讨论、总结到作业小结,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精心设计。特别是教师运用直角三角形模型,直观地展示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同探究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规律。
2.教师给予小组指导,帮助小组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小组成员互评、自评,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意义和作用。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了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同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宽了思维,提高了学习效果。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课时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江南学校李友峰【知识与技能】1.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2.让学生经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推导过程,从而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用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让学生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难点】根据函数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复习如图所示Rt△DEC,∠E=90°,DE=6,CD=10,求∠D的三个三角函数值.(sinD=4/5,cosD=3/5,tanD=4/3)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你能否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1.探究3.填表思考:(1)sinα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2)cosα随着α的增大而减小;(3)tanα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例求值:sin30°·tan30°+cos60°·tan60°解:原式1312332323=⨯+⨯=.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直线y=kx-4与y轴相交所成的锐角的正切值为12,则k的值为_______.4.已知,如图,在△ABC中,∠B=45°,∠C=60°,AB=6,求BC的长.(结果保留根号)【教师点拨】第1题的计算,注意理清运算顺序;第2题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再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注意两种情况;第3题先求出α的三角函数值,再根据其值求角的度数.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4.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本节从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入手,提出求解30°角的三角函数值,让学生动手探究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加以归纳总结,并学会应用.在教学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以调动学生的思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素材积累】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2《特殊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2《特殊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特殊的三角函数值》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1.2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包括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值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对于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索并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并能运用这些值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2.教学难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推导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PPT,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2.学习素材:准备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三角板、直尺等工具,以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运动员投掷等,引导学生关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28.1第3课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及教学反思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3课时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1.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重点)2.能够进行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重点)3.能够结合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问题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是怎么定义的?问题2: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各是多少度?设每个三角尺较短的边长为1,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类型一】 利用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计算:(1)2cos60°·sin30°-6sin45°·sin60°;(2)sin30°-sin45°cos60°+cos45°. 解析: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解:(1)原式=2×12×12-6×22×32=12-32=-1;(2)原式=12-2212+22=22-3.方法总结: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4题【类型二】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取值范围若cos α=23,则锐角α的大致范围是( ) A .0°<α<30° B .30°<α<45°C .45°<α<60°D .0°<α<30°解析:∵cos30°=32,cos45°=22,cos60°=12,且12<23<22,∴cos60°<cos α<cos45°,∴锐角α的范围是45°<α<60°.故选C.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三角函数的增减性.【类型三】 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若3tan(α+10°)=1,则锐角α的度数是( ) A .20° B .30° C .40° D .50°解析:∵3tan(α+10°)=1,∴tan(α+10°)=33.∵tan30°=33,∴α+10°=30°,∴α=20°.故选A. 方法总结: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9题 探究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类型一】 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线段的长如图,在△ABC 中,∠ABC =90°,∠A =30°,D 是边AB 上一点,∠BDC =45°,AD =4,求BC 的长.解析:由题意可知△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D =BC ,在Rt △ABC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BC 的长即可.解:∵∠B =90°,∠BDC =45°,∴△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 =BC .在Rt △ABC 中,tan ∠A =tan30°=BC AB ,即BC BC +4=33,解得BC =2(3+1).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求线段的长,如果有特殊角,可考虑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列出式子,求出三角函数值,进而求出答案.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类型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已知△ABC 中的∠A 与∠B 满足(1-tan A )2+|sin B -32|=0,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析:根据非负性的性质求出tan A 及sin B 的值,再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A 及∠B 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解:∵(1-tan A )2+|sin B -32|=0,∴tan A =1,sin B =32,∴∠A =45°,∠B =60°,∠C =180°-45°-60°=75°,∴△ABC 是锐角三角形.方法总结:一个数的绝对值和偶次方都是非负数,当几个数或式的绝对值或偶次方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类型三】 构造三角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要求tan30°的值,可构造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作Rt △ABC ,使∠C =90°,斜边AB =2,直角边AC =1,那么BC =3,∠ABC =30°,∴tan30°=AC BC =13=33.在此图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探究tan15°与tan75°的值.解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首先求出CD 的长,进而得出tan15°=CD BC ,tan75°=BC CD求出即可. 解:作∠B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BD 平分∠ABC ,CD ⊥BC ,DE ⊥AB ,∴CD =DE .设CD =x ,则AD =1-x ,AE =2-BE =2-BC =2- 3.在Rt △ADE 中,DE 2+AE 2=AD 2,x 2+(2-3)2=(1-x )2,解得x =23-3,∴tan15°=23-33=2-3,tan75°=BC CD =323-3=2+ 3.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含有15°和75°的直角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15°和75°的三角函数值.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2题三、板书设计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应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问题.课程设计中引入非常直接,由三角尺引入,直击课题,同时也对前两节学习的知识进行了整体的复习,效果很好.在讲解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时讲解的也很细,可以说前面部分的教学很成功,学生理解的很好.。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教案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初级中学马吉利学习目标一知识1.能推导并熟记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2.能熟练计算含有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二、方法讨论比较分析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及求实精神学习重点熟记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过程教学流程【创设情境点燃激情】三角尺是我们熟悉的数学工具,请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学习工具,衣服三角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仔细观察,这幅三角尺各有几个锐角,他们分别等于多少度?(2)若设每块三角尺的较短的边长为1,那么你能说出三角尺中其它边的长度吗?根据这些长度,你能求出30º、45º、60º的三角函数吗?(板书课题)【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活动:分组合作,根据上面的提示,分别求出30º、45º、60º的三角函数,交流合作,有学困生说出方法和答案。
2.明确自探目标:(1)在计算过程中,你用到了以前学到的哪些知识?(2)探究82页表格中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3)例3中提到的sin260º表示什么意思?(4)从sin260º + cos260的结果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多元互动合作探究】1.对于上述问题,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在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哈做,让学困生先回答,中等生补充。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并使学生明白:(1)再求三角函数值时,常用到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
(2)对于锐角。
正弦值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教学《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一课时,遇到了头疼的问题,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总共有九个,教材中列出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熟记,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要记住九个特殊值,我觉得这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更是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效果的一场检验.于是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来让学生完成目标.
一、案例描述
首先,我在幻灯片上给出了三个顶角分别为30°、45°和60°的直角三角形,再给出它们的任意两条边长(以1、2、为例,便于学生计算和记忆).让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习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计算这三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但是这九个数值一个一个算起来很费时间,而且班上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于是我决定分小组进行,全班六个小组比赛争当第一名,看看哪一组算得又快又准.同学们听我一声令下,便火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很快便得到了这九个特殊的三角函数值.
然后,我让同学们翻开课本看到表格,告诉他们这九个数值是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要马上会背!”学生听见这几个字顿时觉得五雷轰顶,万念俱灰,生活渺茫无望.我不动声色,心中念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还好我早有准备!”学生们见我半天不说话,只看着他们笑,渐渐地也冷静下来,不禁心中也在狐疑着:“不会真要背吧……”“怎么可能背得下来,有方法的吧……”我扬声道:“想知道背诵口诀吗”学生齐答:“想!”声音极大,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竖起小耳朵等着我报出口诀.“一二三,三二一,前后颠倒中间一,分子根号不忘记!”我一字一句念得极慢,学生们听得十分仔细,边听便点头,到最后恍然大悟,待我念完口诀,几个聪明的同学已经骄傲地说:“我已经会背了!”其他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快速地背诵起来,个别理解力比较差的学生我再给他们解释过后也很快将表格背诵了下来.
“这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光‘会背’不行,还要‘滚瓜烂熟’!”我对学生这样要求道.学生们不禁又是一阵唏嘘,但是明显地底气已经比刚才足了很多.我说:“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我起头先说一个特殊三角函数,张三回答,然后张三再出一个特殊的三角函数,点李四回答,依此类推,好不好”学生们当然很乐于
参加,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熟练程度.一开始学生们还有点紧张,速度并不快,后来渐渐地同学之间开始互相“刁难”起来了,出题和点名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某个同学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其他的同学在旁边干着急,蠢蠢欲动地想要提示他.游戏结束后我表扬他们道:“你们真厉害,只花了十五分钟就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到这个程度了,老师都没反应出来你们就知道答案了,还是年轻人记忆力好哦!”学生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骄傲又自信的笑容.接下来的计算对他们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啦!就这样,我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熟练地掌握了新的知识,也使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起了积极的自信心.
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曾出“兴趣中心论”,他说:“兴趣是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趣的浓烈与能力的大小基本成正
比.”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反思
1.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初中阶段的学生人人都怀有一颗好奇的心,他们敢想敢说、求新求异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上课时教师应注意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数学知识或数学家故事,或者是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小游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2.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学的过程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消除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而且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增设一些趣味性强,有竞争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使
学生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不断积累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施展能力的欲望.
3.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往往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则人性化许多,教师应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会合理地运用数学的能力.
4.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课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
于实际,使学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增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常让学生以小组为主体,进行问题竞答活动,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成立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习以兴趣为先,教师多思考多钻研,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帮助学生轻松学习,还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是师生共同进步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