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生态学

合集下载

水域生态学教材外来种和生物入侵

水域生态学教材外来种和生物入侵
水域生态学教材 - 外来种和生 物入侵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外来种的种类和来源 • 生物入侵的过程和机制 • 生物入侵的后果和影响 • 防止和控制生物入侵的策略和措施 • 案例研究
01
CHAPTER
引言
生物入侵的定义
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物种由于种种原 因,如自然扩散、人为引入等,在新 的生态环境中建立种群,并对引入地 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过程。
06
CHAPTER
案例研究
案例一:水葫芦的入侵和影响
总结词
水葫芦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外来种, 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其繁殖能力强 、适应性广,被广泛传播至世界各地。在 中国,水葫芦也成为了外来入侵种之一。 水葫芦的快速繁殖会占据水面,影响本地 水生植物的生长,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此外,水葫芦的死亡和腐烂也会导致水质 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THANKS
谢谢
案例三:巴西龟的入侵和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巴西龟是一种常见的乌龟外来种,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了 较大的影响。
巴西龟原产于北美洲,被广泛饲养为宠物。然而,由于人 们的弃养和放生,巴西龟在中国也成为了外来入侵种之一 。巴西龟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了 较大的影响。巴西龟会摄食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 水生生物,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此外,巴西龟也是一些 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宿主,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威胁。
外来种对本地生态的影响
01
02
03
生态破坏
外来种可能会成为入侵物 种,大量繁殖并对本地物 种构成威胁,破坏本地生 态平衡。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养殖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3.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4.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受限度的法则5.浮游昼夜垂直移动:无论是海洋或淡水水体中,都可以见到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情况6.范霍夫定律:体温决定有机体的代谢强度,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过程的速率加快2-3倍。

即Q10=2-37.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8.周期性变性(季节变异):是指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不同的季节或经过若干个世代以后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9.贝格曼定律: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性成熟的延缓,动物可以活得更久些,故同类的恒温动物,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个体大有利于保存体温,个体小便于散热10.随渗生物(变渗生物):体液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水的盐度高而稳定,并且各种离子的比例稳定且和生物体液相近,不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和额外的能量消耗即可保持正常的体液浓度11.呼吸系数(呼吸熵、RQ):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1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13.阿利氏规律:每一物种都存在着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的具体条件而改变其最适密度,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也是物种的适应特征之一14.r-选择:这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所能负载的最高负荷量–K值。

一般保持在S型生长曲线的上升段。

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15.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但一般扩散能力也较低16.生殖对策(繁殖策略):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种群延续的策略,是生态对策的一部分17.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8.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当所需的环境资源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所发生的相互关系19.物种多样性:指群落是哪些动植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0.红树林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生境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21.鱼产力(鱼产潜力):指在水域中不投饵、不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天然饵料生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2.渔获量: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又称鱼类捕捞量23.水华(水花、藻花):是指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物环境下,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的现象24.赤潮:是海洋或近岸海水养殖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变色并使海洋动物受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5.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生物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过的物种,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二、名词解释或填空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2.饱和光强(饱和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大甚至减弱而至于停止时的光照强度,称为饱和光强3.最适光强(最适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就是最适光强4.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5.窒息点(氧阈):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6.群落演替:这种在一个区域内,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7.高斯原理: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8.共生现象:两个物种在一起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有的是对双方无害,更多的情况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这种两个不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9.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10.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改变。

水域生态学:06 水环境--湿地

水域生态学:06 水环境--湿地
• Vernal Pool (间隙塘): An ephemeral wetland usually in a forested area.
• Wet Meadow (草甸): Grassland with waterlogged soil near the surface but without standing water for most of the year.

Conifer (针叶树)Swamps: 白杉white cedar,西方金钟
柏northern white cedar,加拿大铁杉eastern hemlock, 北美白松eastern white pine,北美脂松pitch pine,厚皮 刺果松, 火炬松loblolly pine, 黑云杉black spruce
《湿地公约》中的定义
•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 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 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6 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 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 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 水水体
• 按此定义,湿地包括湖泊、河流、沼泽 (森林沼泽和草本沼泽)、滩地(河滩、湖 滩和沿海滩涂)、盐湖、盐沼以及海岸带 区域的珊瑚礁、海草区、红树林和河口等 类型
4.2 湿地
Wetlands
4.2.1 Definition
Wetland 通常指开阔水域
(open-water habitats) 以及季节性或永久性淹水 的(waterlogged)陆地; 由 于土地使用上的冲突 (conflicting),湿地范围 的界定是有争议的 (controversial)。湿地包 括从永久淹水的区域到生 长季节某些时期阶段性水 饱和并生长有水生植物 (hydrophytic)的地区。

水域生态学PPT课件

水域生态学PPT课件

③分解者 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它们把已死生物的各种复杂物质,分解为可供生产 者和消费者吸收利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而在海洋有机和无机营养再 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本身也是许多动物的直接食物。
④有机碎屑 来源于未被完全摄食或消化的食物残余、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 所产生的一部分低分子有机物以及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颗粒性有机物, 也作为食物为某些动物所利用。
生态循环
水生生态系统在其代谢过程中,能量沿着不同的食物链逐 级传递。由于消费者本身的呼吸作用,每通过一级便有部 分损失。通过食物链的环节越多,能量的损失就越大,生 态效率就越低。死亡的有机物为细菌所分解,释放出的无 机营养物又被绿色植物所重新利用。于是,伴随着能量从 日光到生物体的单向流动,营养物质在环境与生物之间的 循环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往复进行。
水域污染
危害: 1.恶化海洋生态环境 2.造成渔业的减产减收 3.毒害其他海洋生物 4.危害人类健康
防治途径: 1.严控陆源污染 2.优化海洋沿岸带生物群落结构 3.加强有毒赤潮生物的预测预报 4.加强对海运和工程的监督评估
水生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问题面临的严重威胁: 1、过度捕捞; 2、环境污染; 3、生境破坏; 4、生物入侵
生物方式
1、漂浮生物:生活在水体表面膜上或附于表面膜下的生物群。分 布于海水或淡水,尤以海水中为多。有一定运动能力。包括细菌、 单细胞藻类及许多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浮游生物: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游动 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 中灵活游动。,
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a.天然渔业对象的数量保护 b.养殖种类种质资源保护 c. 慎重引种驯化 d.保护栖息地,建立保护区

水域名词解释复习(1)

水域名词解释复习(1)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869年haeckell提出)2.水域生态学: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环境: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4.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要素成为环境因子。

5.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6.光周期现象: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上各地区的日照长短在一年内的不同季节存在着周期性变化。

日照长度的周期性变化,对动植物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地球上的动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光照环境中,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形成了各自对这种周期性变化的适应方式,这就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7.冷害: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是在农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损害,往往又称低温冷害。

冷害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

8.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

即作物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9.生物学零度(发育阈温度):是指生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下限或生物发育的起点温度、即是指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限以上,才开始发育和生长,一般将这一界限称为生物学零度或发育阈温度。

10.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

通常把生物完成其整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发育阶段的积温。

11.有效积温:某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或某一发育阶段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有效温度:是指活动温度(高于物理学零度的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

12.物侯: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果、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

水域生态学绪论

水域生态学绪论
如前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极端复杂的进行环境分析时生态因子也是很多的但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正因为这样生态学家就有可能从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找到可能的薄弱环节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那些可能是限制因子的环境条件上尤其是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例如鹿群一年中的种群繁荣
水域生态学
3. 地球环境是脆弱的,虽然人类能按需求影响或 改变地球环境。但是地球环境是脆弱的,经不 起人类的盲目滥改滥用。古代有发达的人类文 明,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察其消失的原因。
6
一、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和研究意义
(一)定义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 Haeckel于1869年首先提出来的。 “ecology”来源于希腊文的两个词根oikos 和logos,前者表示住所或栖息地,后者表 示学问,因此生态学的一般定义是:研究 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的科学。
22
此外,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 的边缘学科,如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 数学生态学(mathematical ecology)和经济生态 学(economical ecology),等等。这些交叉学科 对推动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
17
Odum(1971)指出,从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和生存的观点看,上述组织层次的“谱”不 可能有明显的断裂,而且每个层次都有自己 的特点。另一方面,下一个较低层次的知识 只能部分地说明上一个层次的特性,但不能 预测后者的所有特性。正如我们只知道氢和 氧的性质却不能推测水的性质一样,不能从 各个分离的种群知识来推测生态系统的特性。 因此,我们既要研究森林(整体),又要研 究树木(部分),Fidleman把这个重要法则 称为“整合层次的理论”(theory of integrative levels)。

养殖水域生态学知识要点

养殖水域生态学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绪论:生态学的概念、提出。

第一章个体生态学环境、生态因子、限制因子、生态幅(广生、狭生)、耐受性定律、最小因子定律、光补偿点、补偿深度、饱和光强、最适光强、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乔丹定律、贝格曼规律、阿伦定律、有效积温法则(计算)、离子系数、适应组合。

水生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机制——渗透压调节水体的光照特点极限温度的对生物的作用机制,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的适应。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种群的结构(阿利氏规律、分布型、年龄分布和性比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存活率)生命表(概念、计算)、存活曲线(概念、类型)和种群增长率(内禀)种内关系的类型及其效应原因和意义(集群)种群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生态对策(概念及差异)种群动态(生态入侵)第三章群落生态学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物种多样性含义、指数及影响水域物种多样性的因素种间关系(类型)、高斯假说、生态位原理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生态系统的功能(初级生产、次级生产、次级生产模式图、生态效率的概念)生态演替(顶级群落、演替系列、水生原生演替系列-湖泊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生态平衡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类型水循环(驱动力、分布特点、收支、生态学意义)氮循环(固氮、收支)碳循环(海洋生物泵的概念、过程及其吸收CO2缓解温室效应的机制)粒径谱、生物量谱、微生物环的概念第六章水域生态系统的天然生产力群落净产量、水柱呼吸量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黑白瓶)决定和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趋势新生产力的概念水体渔产力的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第七章水域富营养化和赤潮水域富营养化(概念、成因、危害、防治)赤潮(概念、成因、过程、危害、防治)第八章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水域生态学——精选推荐

水域生态学——精选推荐

⽔域⽣态学养殖⽔域⽣态学绪论⽣态学的定义⽣态学(Ecology)是研究⽣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述⽣态学的定义是德国⽣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1866(9))⾸次提出的。

⽣态学诞⽣以来出现的三次飞跃:个体⽣态学种群⽣态学群落⽣态学⽣态系统⽣态学养殖⽔域⽣态学(Aquatic Ecology for Aquaculture)就是研究养殖⽔域中⽔⽣⽣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章个体⽣态学1.⽣态因⼦分类及其基本作⽤规律⽣态因⼦: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种或⼏种⽣命有机体的任何部分或条件称为⽣态因⼦。

限制因⼦:在众多环境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物的耐受性极限⽽阻⽌其⽣存、⽣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

适应:是物种的特性,即⽣物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能⼒,也就是说当外界条件变化时⽣物能保持本⾝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最适度:⽣物平均产量最⾼⽽变异系数最⼩时的某环境因⼦的量称为最适度。

⽣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称⽣态价(ecological valence)、耐性限度或适应幅度,是指每种⽣物有机体能够⽣存的环境变化幅度,即最⾼、最低⽣态因⼦(或称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2.光能影响有机体的理化变化,从⽽产⽣各种各样的⽣态学效应。

(1)光对动物和植物的⽣存提供能量的来源。

(2)光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和⾊素的形成。

没有光,绿⾊植物难以⽣存。

⽔环境的光照条件远远不及陆地,即使在⽔的上层,光照强度也较空⽓中⼩得多,在⽔体的深处则是永远⿊暗的。

因此光在⽔⽣植物的⽣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态意义。

(3)动植物对光的刺激都会产⽣⼀定的反应,如视觉、繁殖、发育、⾏为、分布等。

(4)光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是通过植物和影响其他环境因素的动态⽽产⽣的间接关系,另⼀⽅⾯主要起着信号作⽤,对于动物的⾏为和⽣理上有很⼤影响。

在有些情况下光是动物⽣活中所需要的环境因⼦之⼀。

水域生态学资料整理

水域生态学资料整理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内涵变化有机体①不包括人②包括人而且强调人的活动环境①不包括人类环境②重视人类环境生态学的层次1. 个体2. 种群population :栖息在同一水域或环境中放入同种个体的集合体。

3. 群落community在一定空间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组成的集合体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同一体5.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面有生命的部分,包括大气、水域和陆地。

生态学分类按生命层次划分1.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主要研究生物的个体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主要研究同种个体组成的种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研究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和发展方面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4.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研究由群落与周围理化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平衡与调控机制等方面按研究生物分:动物、昆虫、鱼类、植物、微生物等按栖息地分:陆地、淡水、海洋、荒漠、森林按应用方面分:渔业、农业,景观、保护生物学按研究手段分: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①比热;②密度;③表面张浮力;2、光与热:①热:夏;冬;②光3、化学性质:①高度溶解性;② PH为中性水体分类:1、按流动性分:静止水体、流水水体、半流水水体;2、按盐度分:淡水水体、半咸水水体、咸水水体、内陆盐湖河流的水文学特征指标水位、干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流速、径流量、径流深、比降、径流系数、河流的分段1. 河源:河流的发源地,水较浅,比降比较小,水流比较缓慢,底质为冻土层或卵石2. 上游:河谷呈“ V ”字型,比降大,流速非常大,含沙量高,底质多为大小不等的石块3. 中游:水面不叫开阔,河谷呈“U”字型,比降较低,流速减缓,底质多为卵石或石砾4. 下游:水面非常开阔,比降非常小,流速缓慢,底质多为淤泥或细沙5. 河口:河流与海洋的交界处,此处容易形成三角洲和河网湖泊的形成原因1. 构造湖:由于地质运动地壳断裂形成的湖泊,一般湖泊面积比较大,水比较深2. 火山湖:由死火山的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湖泊,面积不大,水体较深3. 堰塞湖:由地震、山崩或火山喷出物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4. 泻湖:本来是海湾,但由于泥沙的淤积作用与海洋分离而形成的湖泊5. 牛轭湖:由于河水改道,遗留下来的旧河曲所形成的湖泊6. 溶蚀湖:在可溶性石灰岩等分布区域,由于地下水溶蚀岩石形成的湖泊7. 冰川湖:由于磨蚀和冰渍物堆积所形成的湖泊8. 风成湖:由风力的作用所形成的浅而水的洼地蓄水所形成的湖泊,随水源的变动而移动,又称游移湖岸线发育系数:湖岸线长度与湖水面积相同的园的周长的比值湖泊的分区及生物:包括水底区、水层区、水面区1、水底区:沿岸带、亚沿岸带、深底带(底栖生物)2、水层区:沿岸区、湖心区(浮游生物)3、水面区:水体与空气交界的地方(漂浮生物)水库分类根据形态分类1. 湖泊型水库:修建在平原区,表面积比较大2. 河道型水库:修建在峡谷之中,形状如同河道3. 分支型型水库:多修建在丘陵山区,具有很多淹没的港湾,支流等突岀部分根据库容大小分类1. 大型水库:库容>1亿立方米2. 中型水库:1000万立方米<库容<1亿立方米3. 小型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米水库分区1. 河道区:水库的上游,水流比较急,水比较浅,透明度比较小,水文性质类似河流2. 过渡区:河道区以下,沉积作用增强,透明度增大,水流变缓,深度增加3. 湖泊区:坝前库区,水比较深,流速非常缓慢或没有水流,透明度较大,水文性质类似湖泊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liebig ' law of the minimum limiting factors )谢尔福德耐受定律:(shelford '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使这种生物种群衰退或不能生存生理有效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的40-50%植物在经行光合作用时,并不能利用所有波长的光能,只有可见光部分的大部分光能可以被植物的色素所吸收利用,通常把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1)影响一般规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度逐渐加快,但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甚至反而减弱,直至停止(2)饱和光强(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直至减弱时的光照强度(3)最适光强(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4)测定方法a.黑白瓶测氧法b.藻类细胞分裂法真光层:补偿点以上的水层无光层:补偿点以下的水层补偿深度与透明度的关系:补偿深度约为透明度的2倍(1.5-2.5)生物的昼夜垂直移动1. 定义:指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在水层上下往返运动的现象,它是种群集中中心的上下移动2. 原因:①光②内在的生物学节律③变温3. 生物学意义:I①白天下沉避敌与紫外线伤害②夜间上浮可提高食物的质量③白天下沉低温可节约能耗与提高消化率④变温有利于生长发育生物按对温度的适应分类(一)按热量来源分类1. 内温动物: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代谢产热2. 外温动物: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外界环境(二)按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分1. 恒温动物:体温基本维持稳定,不随外界稳定变化而变化2. 变温动物:(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稳定变化而变化3异温动物:体温往往受外界环境影响,有昼夜和季节的变化,代谢水平比一般普通动物低,体温与代谢介于两者之间极限温度< 一>低温1耐受冻结:生物体可以耐受机体中水的结冰2超冷:体液温度降到冰点以下而不结冰的现象3低温致死的原因:低温一机体水结冰一形成冰晶一破坏细胞结构低温一酶失活一代谢失调一死亡对极限温度的适应1生理上的适应:①超冷与耐受冻结②驯化适应:驯化不是无限的,驯化会改变下限,驯化不是永久的③外界条件(营养,氧气)2行为上的适应:①冬眠②夏眠③温度性迁徙④集群3形态构造上的适应:①产生保护性构造②假死耐温性的季节变化:夏季更耐高温不耐低温,冬季更低温不耐高温范霍夫定律(Vant Hoff' s law ):在适温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C左右,代谢中的速率加倍2-3倍,也称Q10 定律。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是什么?2、水域生态学的定义什么?养殖水域生态学与水域生态学有什么不同?3、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章:个体生态学1. 解释名词:个体生态学、生态幅、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最适度、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补偿点、补偿深度、真光层、适应性、乔丹定律、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离子系数、临界氧量、窒息点、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2. 简述水体的光照特点。

3. 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4. 何谓极限温度? 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那些适应?5. 周期性变温对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为什么?6. 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 对淡水的含义有几种观点?7. 试述水生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机制。

8. 何谓呼吸系数(R.Q.)? 何谓二氧化碳平衡系统?9.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水生生物有何作用?10. 水生生物怎样适应呼吸条件的变化?11. 水中悬浮物有何生态作用?12. 简述水体降氨措施和氨毒性利用。

13. 水中溶解有机质有何生态作用?第二章种群生态学1.解释名词:阿利氏原理、领域制、内禀增长率、生态对策、拥挤效应、环境容纳量、最小种群原则、社会等级。

2.何谓种群?说明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决定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哪些?试予以说明。

4.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什么是存活曲线?它有那几种基本类型?举例说明。

6.简述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效应和生态学意义。

7.什么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试比较两者种群动态特征的区别。

8.什么是内禀增长率?它与周限增长率有何关系?为什么?9.种群数量变动的方式有哪几种形式?什么原因?10.试述北温带湖泊浮游生物种群的季节消长规律。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1.解释名词:高斯原理、边缘效应、共位群、生态等值者、抽彩氏竞争、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锥体、大群落、小群落、Tilman模型、原始合作、优势种。

水域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中文)

水域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中文)

2.3 竞争Competition
• 资源利用性竞争 (Exploitation competition ):
competition in which the actions of one species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or availability of
• Mutualism (互利共生) • Commensalism(偏利共栖) • Facilitation (促进作用) Enhancement
of a population of one species by the activities of another, particularly during early succession.
➢Mutualism: 双方互利的共生合作关系 (The type of symbiosis in which both species profit from the association).
• 专性互利共生obligate when the participating species are fully dependent on one another
➢中间的观点或混合的观点 • 接受个体论的观点:大多数的相互作用是
敌对的,群落是物种偶然的集合; • 接受整体论的观点:群落的一些特性来自
于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协同进化而加 强。
2. 种间关系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积极关系Positive interactions
群落的不同观点
• 整(机)体论holistic concept(Clements 1916,1936) 认为群落是一个超生物体 (superorganism),只有将其作为一个完 整的实体考虑时,才能正确地评价其功能和 组织。只有依据各个物种对整个系统动态所 作的贡献,才能了解每个物种。

养殖水域生态学第四章培训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第四章培训资料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养殖水域生态学第四 章培训资料
目录
CONTENTS
• 养殖水域生态学概述 • 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养殖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 养殖水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 养殖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组成
包括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 生物、鱼类等水生动物。
非生物组成
包括水体、溶解气体、悬浮物、 底质和水生环境因子等。
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
01
02
03
空间结构
包括水体垂直结构和水平 结构,如水深、水层分布、 水流等。
生物结构
包括生物种群结构、数量 分布和营养结构等。
生态链结构
水体。
生活污水排放
城市和农村生活污水未 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船舶污染
船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 油污、生活污水等对水
域造成污染。
养殖水域的环境污染影响
水质恶化
污染物导致水体浑浊、异味, 影响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多样性降低
有毒物质积累,导致水生生物 种群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 低。
疾病频发
水质恶化导致养殖生物免疫力 下降,疾病频发,影响养殖效 益。
养殖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01
02
03
04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 护养殖水域中的珍稀、濒危物
种和重要的生态区域。
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因养殖 活动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补偿
,促进生态恢复和保护。

《水域生态学》课件

《水域生态学》课件

水资源再生利用
水资源再生利用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
未来方向和挑战
技术发展
•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监测、管理 和治理水平。
• 应用数学和计算模型来研究和预测水生态系 统的变化。
综合治理
• 需要全面综合治理水资源,实现环境、社会 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落实环境保护协议等。
浮游植物
• 常见于淡水中 • 可作为放养鱼类的一种有机营养源
浮游动物
• 是淡水和海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食中 的作用
1
碳循环
水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氮循环
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能够固定氮元素,控制生态系统的氮含量。
水质
1
浑浊度和色度
浊度和色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可通过
溶解氧和氨氮
2
人工和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测量。
溶解氧和氨氮水平是生物生存和活动的
关键指标,对于淡水和海水生态系统都
很重要。
3
PH值和电导率
PH水平和电导率可用于衡量水体的酸碱 度和电导性,有助于评估水质。
水生态学基本概念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和海洋交汇处,生态系统复杂。
沼泽
沼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湿地,有助于水 质净化。
水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自养生物
自养生物利用光合作用进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的循环。他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主要是一些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水域生态学

12 水域生态学


生物组成

终生浮游生物种类少,季节性浮游生物种类
多;

底栖生物种类很多,如棘皮动物、软体动物
和特化的鱼类

游泳生物包括龟鳖类、海鸟、鲸、海豹等
大洋生态系统
何为大洋

大陆架之外的整个水体和海底
生境特征

光照:仅表层阳光充足
温度:上层水温有日变化,中层水温低变 化小,底层没有变化

压力:随着水深的增加,压力呈上升趋势 溶解氧:仅水深500-1000m含氧量最小



海草的种类组成:海草属于沼生目,全世界 共有2科12属49种。其中眼子菜科9属,水鳖 科3属。在中国有眼子菜科的大叶藻属、虾 形藻属、二药藻属、海神草属、全楔草属、 叶藻属,水鳖科的海菖蒲属、海黾草属和喜 盐草属,共9属15种2亚种。
海草对海洋生境的适应


具有适应于盐介质的能力
具有一个很发达的支持系统来抗拒波浪和潮汐
库河口和支流河口等。
生境特征

底质是松软的泥质
水温比附近沿岸水域的变化大


盐度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
风浪小,水流平静 河口水浑浊度高 水中含氧量充分
生物种类

生物种类贫乏:入侵性的海洋动物;广
盐性的淡水生物和以适应低盐条件的半 咸水动物
浅海生态系统
浅海

浅海:潮下带到200m深度的大陆架边缘区
第二编 养殖水域生态学
第五章 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和
基本特征
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

海洋水域: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生态系统、
河口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和大洋生态系 统

内陆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沼泽 湿地和盐水水域

水域生态学-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PPT教学课件

水域生态学-各类水域生态系统的特点PPT教学课件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及支流的上游,凡 流速达到1—3米/秒,河底均为卵石和跞石,石上附 生卵形藻、曲壳藻、针杆藻、异端藻、等片藻之类 底生硅藻和一些丝状绿藻,浮游植物主要也由这些 藻类组成,生物量极低;到了中下游的平原河段, 流速大减,底质转为淤泥或细砂,一些真性浮游种 类开始发展起来,绿藻中如衣藻、小球藻、栅藻、 盘星藻等,甲藻中如多甲藻、角藻都很常见,生物 量也明显增高。西江干流在广西江段,上游流速不 高,且水源来自各方面,其中也包括湖泊和池塘等, 带进一些外源性浮游生物,因而生物量较高。
日常管理技术
换水 投饵 通气和搅池 清底和倒池 病害的防治
培育水体的主要环境因子
水温 溶解氧 盐度 光照 PH值 氨态氮 重金属离子 浑浊度
七、稚参培育技术
(一)附着基 (二)稚参培育密度及控制 (三)饵料 (四)稚参培育管理技术 (五)稚参培育环境 (六)稚参敌害与病害的防治技术
附着基

种类
在制定上述模型中,Pomeroy假定各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如下:
细菌50%(DOM为浮游细菌和底生细菌均分)
小型浮游动物17%
食腐屑底栖动物33%
大型浮游动物19%
肉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10%
肉食浮游动物13%
Pomeroy所估算的鱼产量和鱼现存量较实际为低。其他研究者认为原因 可能是:1.用14C测定的初级生产力偏低,特别是当微型浮游植物为主 时,可能偏低一个数量级;2.所采用的能量转化效率也可能偏低。
(九)两个重要的生态学特性
排脏与再生 夏眠
第二节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
一、基本设施及要求
(一)育苗室及饵料室 (二)培育池 (三)沉淀池 (四)砂滤池 自然砂滤过滤池

藻类栽培和水域生态学

藻类栽培和水域生态学

藻类栽培和水域生态学藻类栽培和水域生态学一、藻类栽培1. 藻类的定义和分类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水生植物,包括绿藻、红藻、棕藻等。

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

2. 藻类栽培的意义和应用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农业已经面临着诸多挑战。

而藻类栽培则被视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藻类可以作为食品、饲料、化妆品原料等,也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和能源生产等领域。

3. 藻类栽培技术(1)光照:光照是藻类生长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藻类对光照强度和波长有不同的适应性。

(2)温度:温度对藻类生长速度和营养成分含量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20℃-30℃是大多数藻类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

(3)营养盐:藻类需要一定的氮、磷等营养盐才能生长。

过多或过少的营养盐都会影响藻类生长。

(4)水质:藻类栽培需要使用纯净的水源,否则会受到水中杂质和污染物的影响。

二、水域生态学1. 水域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水域生态系统是指由水体、岸线和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如浮游植物、底栖动物、鱼类等。

2. 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水域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提供饮用水、食品资源和旅游景点等,同时还可以调节气候和保护环境。

3. 水域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增加,许多化学物质被排放到水中,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如破坏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

4. 水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等。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水域,还需要进行修复和恢复工作,以恢复其生态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解释


对于一般产量模型的结果可以有这样的生物学解释:① 接近种群最大密度时,繁殖效率减小,实际补充个体数 小于小密度群体的补充个体量,在这种情况下减少了的 群体将增大补充量;②食物补充受限制时,大群体比小 群体食物转变为鱼肉的效率小,大群体的每一个体获得 食物少,大部分用来维持生命,小部分用来生长。 一般产量模型只在资源处于平衡的条件下才成立,而 生产实际中很少能这样。在计算产量时没有鱼体大小的 差异,没有季节的差异,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为捕 大鱼与捕小鱼,产卵前捕和产卵后捕效果肯定是不一样 的。所以一般产量模型在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较大,具体 应用时主要是后面叙述到的一些模型。
4.渔业资源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渔业资源作为一种群体,其增长形式符合种群的 一般增长模式。一种是J型增长,即dN /dt=rN。 另一种是S型增长,即dN/dt=rN(1-N/K)。一般情 况下,如果没有人为对自然资源的干扰,资源量 将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呈平衡或围绕此限度上下 波动。

二、渔业资源管理的模型

2.渔业资源的特点
(1)新旧更替和自身调节能力 可以通过繁殖、生长、死 亡而进行更替。 (2)游动性 一般来说,渔业资源不象农产品固定不动, 而是游动的。 (3)波动性 由于环境的影响,渔业资源量是波动的。 (4)生产潜力较低 和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相比,水生态 系统初级生产力低,食物链损失大。 (5)产量的有限性 渔业资源的产量是有限的,这是水 环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3.渔业资源的基本单位

渔业资源的基本单位一般是群体(stock)。 人对于群体有各种定义,费鸿年等将群体的定义 综合为:鱼类群体是可充分随机分配的个体群所 组成的,具有时间或空间的生殖隔离以及独立的 洄游系统,在遗传离散性上保持着个体群的生态、 形态、生理性状的相对稳定,是水产资源研究和 管理的基本单元。
动态库模型(dynamic pool mdel)
是在一般产量模型基础上认为鱼类种群是个体的总和。一年中可捕的 鱼群是进人可捕年龄后所有各龄鱼中生存部分的总和。 对于每一龄鱼,t时间后剩下的数量可用关系式表示为: Nt=Re-(F+M)t 式中Nt为存活到t时间的补充量,t为补充量进人渔捞范畴后的时间,R 为进人捕捞范围时间的补充量, F为瞬时渔捞死亡率, M为瞬时自 然死亡率。 假设补充量,自然死亡率和外界条件恒定,则产量可以表示为各龄组 的总和∑Nt。 如果假设R=1,则 Nt为存活到t时间的补充量R的分数,对于某一特定 年龄组 Yt=Nt×Wt×F 式中Yt为t时间的产量,Nt为活到t时间的补充量,Wt为存活到t时间补充 量的平均体重,F为渔捞死亡率。
动态库模型
所有年龄组加起来即可得到总的产量 Y = ∑ Nt×Wt×F 式中Y为1年的总产量,tc为进人渔捞的年龄。
如果对鱼类的自然生活情况有所了解,知道最初 的补充量,自然死亡情况和体重的增长,可以对 不同渔捞强度下将获得怎样的产量进行预测。
第二节 渔业资源的管理

一、渔业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渔业资源管理的模型 三、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四、渔业资源现状的评估
1.渔业资源的定义
渔业资源指水域中蕴藏的具有经济、社会、美 学价值,在现在或将来可以通过渔业得以利用的 生物资源(费鸿年、张诗全,1990)。按栖息 的水域,渔业资源可以分为江、河、湖、海的资 源。按生物的分类系统可以分作鱼类、甲壳类、 软体动物、藻类、哺乳动物等资源。按栖息的水 层可以分作上层、中下层、岩礁渔业资源等等。
渔业资源的管理是从渔业资源变动的生物学特点 出发,经过具体的模型模拟,通过对捕捞活动进 行控制来实现的。 1.量模型
一般产量模型(general production model)是从种群增长的逻辑斯 谛模型出发,假设种群处于平衡状态,希望取得最大鱼产量的同时能 维护资源量的现状而不衰减。其基本原理如下: 对于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来说,种群生物量 (B)的增长为Δ B; Δ B=dB/dt=rB(B∞-B)/B∞ 式中r为内禀增长率。如果为了种群的稳定和延续,在捕捞时只捕捞增 长的部分则种群仍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产量Y=Δ B=rB(B∞一B)/ B∞。对于这样一个方程,产量Y有最大值 Y=rB∞/4 。由于此时仍可保 持种群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因此,此时 Y 称最大持续渔产量 MSY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这时的生物量最合适,为:Bopt = B∞/2。 如果产量Y=F· B, F为渔捞死亡率,则F=r/2。
三、水生生物资源
按照上述对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来理解水生生物资源 的含义,则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水产 品或者说是渔业产品,某种程度上它属于—种量的资源, 另—部分是水体的生物物种资源,即生物多样性资源。 因此水生生物资源的含义是水体中的 鱼、虾、贝、藻 等各类群的生物物种,和它们的生物量(渔业产品)资源。 本章节的内容也将按这两部分来展开。其中,渔业资源 主要侧重于管理,生物多样性资源主要侧重于保护。

二、资源分类
1. 不会用尽的资源(inexhaustible): 如原子能、风力、太阳 能等 2. 会用尽的资源(exhaustible) (1)可更新的资源(renewable) a.农业土壤 b 土地上的产品,包括农产品、森林、动物等 c.水体的产品,如渔业产品 d. 人类产品,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 (2)不可更新的资源(nonrenewable) a.化石燃料; b.生物物种
水域生态学
第十六章 应用生态学 问题03 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第一节 资源概述

一、资源的定义 二、资源的分类 三、水生生物资源
一、资源的定义
资源一般情况下指自然资源。Owen认为:自然 环境中的任何部分,土壤、水、陆地、森林、野 生生物、矿物或者人口等.所有人类可以利用来 改善其生活的东西都可以称作自然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