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预报_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
一、填空
1.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雨)或固态(降雪)(经溶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2.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个等级。
3.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4.按照24小时降雪量等级划分,小雪(0.1-2.4)毫米;大雪(5.0-9.9)毫米。
(1-5题出自《降水量等级
GB/T28592-2012》)
5.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
6.24小时内降温幅度是某日(06时以后24小时内的最低气温)与(某日日最低气温)之差。
7.冷空气划分的原则采用受冷空气影响地区在一定时段内(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来具体划分冷空气等级。
8.冷空气分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9.弱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h)内降温幅度
小于(6℃)的冷空气。
10.寒潮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
等于(8℃),或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h
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
降到(4℃)或以下。
(6-10题出自《冷空气等级
GB/T20484-2006》)
11.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
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12.热带风暴的简写为(TS);STY为(强台风)的简写;
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级(32.7-41.4)m/s。
13.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
风速)为标准。
(11-13题出自《热带气旋等级》 GB/T
19201-2006)
14.沙尘天气的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能见
到划分,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
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15.浮尘天气过程是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相邻(5个或
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的沙
(14-15题出自《沙尘暴天气等级》 GBT 20480-2006)尘天气。
16.雾的预报等级依据当时的(能见度),划分为(轻雾)、
(大雾)、(浓雾)、(强浓雾)、(特强浓雾)。
17.在雾的预报等级中,能见度(1 000m≦V<10 000m)为轻雾、能见度(500m≦V<1 000m)为大雾、能见度(200m ≦V<500m)为浓雾、能见度(50m≦V<200m)为强浓雾、能见度(V<50m)为特强浓雾。
(16-17题出自《雾的预报等级》GBT27964-2011)
18.预警信号的发布(含变更)、解除实行(分级签发制)。
黄色、蓝色预警信号由(气象台台长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橙色、红色预警信号由(分管局领导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
19.《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规定了(14)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20.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21.当受热带气旋影响,同时达到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时,根据服务效果,可以选择(级别较高或者影响程度较重)的一种预警信号发布,同时在发布内容中明确其他灾种的相关预警信息;但是同时达到台风、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应当同时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号。
22.预警信号的发布用语应当遵循“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原则,准确描述(发布台站)、(发布时间)、(灾害种类)、(预警信号等级)、(实况和发展趋势)、(影响
范围)、(防御指南)等。
影响区域应当尽可能明确具体、表述清楚。
2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若灾害状况维持(同一预警标准并且长时间持续),每天只需确认(一次)预警信号,不需连续多次发布预警信号。
24.发布(含变更)和解除预警信号后,应在(十五)分钟内通过灾情直报系统上传中国气象局,供全国共享。
(19-24题出自《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气发〔2008〕476号))
25.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
26.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27.(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28.(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同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防灾减灾机构。
29.高温预警信号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颜色表
示。
冰雹预警信号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是指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25-29题出自《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
30.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工作重点是监测预警(短历时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龙卷)、(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31.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20)毫米的降水,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6省(区),可自行定义短历时强降水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备案。
32.雷雨大风指平均风力大于等于(6级)、阵风大于等于(7级)且伴有雷雨的天气。
33.短时预报是指对未来(0-12小时)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变化状态的预报,预报的时间分辨率应小于等于(6小时),其中(0-2小时)预报为临近预报。
34.县级气象台(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服务),并视情况对上级短时和临近预报产品进行订正预报。
35.(省级及以下气象业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情报、灾情的收集上报工作。
36.短时临近预报可分为上级对下级台站的短时指导预
报和对外发布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对外发布的预报预警根据预报时效和强对流天气影响程度分为(预报)、(预警(警报))和(预警信号)。
(30-36题出自《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气办发〔2010〕19号))
37.天气业务实行(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布局。
38.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效益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优势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39.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与(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体系、(气象人才体系)体系共同构成气象现代化体系,是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40.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主要由(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构成,各业务间相互衔接、相互支撑。
41.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包括(气象灾害防御管理)、(面向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面向社会的公众气象服务)和面向行业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涉及到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生态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42.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主要由以(数值模式业务)为基础的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应用气象(包括海洋、水文、
交通、航运、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环境、空间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等监测分析、预报、预测、预估、预警业务及相应的质量检验,以及(评定业务)、(技术平台)和(业务流程)等组成。
43.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业务包括(地面观测)和(地基遥感系统)、以气球和飞机等为观测平台的(空基遥感系统)、以低轨和高轨卫星为观测平台的(天基遥感系统)。
44.以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观测系统)系统和(移动观测系统)系统为观测业务的主要平台,形成满足宽领域业务需求的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
45.完成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健全国家、省、地、县四级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气象应急队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业务流程),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46.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精细化)(实现公众气象服务高频次发布)(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
47.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发展专项气象服务)(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服务)
(发展能源气象服务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大城市气象服务)(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气象服务)。
48.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任务有(构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加强气象服务机构建设)。
49.改进完善天气业务包括(加快建立灾害天气临近短时预报预警业务)(着力增强灾害性天气精细预报能力)(发展要素精细化预报,延长预报时效)(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
50.发展气候业务包括(加强气候监测诊断业务)(改进和完善气候预测业务,努力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建立健全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加强气候预测技术总结分析和业务指导工作)。
51.建立气候变化业务包括(加强气候变化检测工作)(提高气候变化预估水平)(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建立气候变化适应减缓对策综合分析业务)
52.加强现代化预报预测业务平台建设包括(不断更新完善预报预测平台功能)(加强各类观测资料在MICAPS中应用开发)(建立雷暴生成、冰雹、雷暴大风和龙卷临近预报的综合系统)(开展数据质量控制与误差实时订正业务)
(38-52题出自《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
53.现代天气业务以(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标志,精细化的预报是指(准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不同天气现象)、(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预报。
54.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预报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支撑,以(建设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队伍)为关键因素。
55.现代天气业务包括(数值预报)、(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以及(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
56.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
57.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重点(围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专业化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系统研发)、(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与完善)以及(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建设。
58.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尚未形成);(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59.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
(53-59题出自《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60.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是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社会管理能力)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基层气象现代化)的基础工作。
61.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气象
发展方向,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等中心任务,坚持(适应需求、集约高效、科技支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先进、综合、稳定、实用、便捷、开放)的技术路线,以(提升基础业务能力)为目标,以(优化业务布局、调整业务分工、完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发展综合气象业务、建设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改革气象业务体制、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重点,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重复劳动,形成(业务一体化、功能集约化、岗位多责化)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全面推进基层气象业务现代化,不断增强县级气象机构综合实力、气象创新活力和气象工作影响力。
62.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是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气象观测)和(综合气象保障)等各项业务综合化、集约化,国家、省、市、县(业务布局)、(业务分工)、(业务流程)科学化、规范化,县级气象机构业务功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综合配置,硬件软件建设、组织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统筹协调推进。
63.按照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发展要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是(统一部署在县级气象机构)、(集中各类软件和硬件及物理环境)、(以统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为支撑)、(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运行操作),(统筹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气象预警预报业务系统、气象观测业务系统、气象信息网络
系统)的集约化平台。
64.由(省级)建立统一框架的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
基于(SWAN和MICAPS)框架,集成(SWAN)产品应用,建立县级预警预报业务系统。
由(国家级)组织,建设县级局域网络支撑系统,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系统提供网络资源、运行设备、实时监控和数据保障。
65.通过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调整(省、地(市)、县三级业务分工),完善(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流程),增强(省、地(市)两级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支撑能力),提高(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管理水平)。
66.(科技)和(人才)是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始终是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关键因素。
(60-66题出自《中国气象局关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二、单项选择
1.“6小时内可能受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这段文字是对雷雨大风(B)预警信号含义的正确描述。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2.浮尘天气是指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
平能见度(A )的天气现象。
A、小于10公里
B、 1-10公里
C 、小于1公里
D 、小于500米
3.沙尘暴天气过程是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 B)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A 、 2个或2个以上
B 、3个或3个以上
C、 4个或4个以上
D、 5个或5个以上
4.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 A )为热带风暴。
A、 17.2m/s-24.4m/s
B、 24.5-32.6m/s
C、 32.7m/s-41.4m/s
D、 41.5-50.9m/s
5.强沙尘暴是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C )的天气现象。
A、10000 m
B、 1000 m
C、500 m
D、50 m
6.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 B )级。
A、8-9
B、10-11
C、12-13
D、14-15
7.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C)。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是未来3小时降雨
( B )。
A、≥50毫米 B 、≥100毫米
C 、≥150毫米 D、≥200毫米
9.寒潮预报发布标准是指未来48小时责任区内最低气温下降( A )。
A、8℃以上,最低气温≤4℃
B、10℃以上,最低气温≤4℃
C、12℃以上,最低气温≤4℃
D、14℃以上,最低气温≤4℃
10.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 B )
A、 6-7级
B、 8-9级
C、 10-11级
D、 12-13级
11.超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D)。
A、 10-11级
B、 12-13级
C、 14-15级
D、 16级或以上
12.“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是对大雾( B )预警信号含义的正确描述。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13.根据蒲氏风级表,风速达到12.6秒米是指( B )风。
A、五级
B、六级
C、七级
D、四级
14.中等强度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A)的冷空气。
A、8 ℃
B、10℃
C、12℃
D、14℃
15.气象观测系统按照传感器所处位置可分为( A )系统。
A、天基观测、空基观测和地基观测
B、观测、探测和遥测
C、人工观测和自动探测
D、地面观测、高空观测和卫星遥感监测
三、多项选择
1.针对沙尘天气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B D )
A 浮尘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天气;
B 扬沙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扬沙天气;
C 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
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D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
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
2.针对沙尘天气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
A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
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B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
能见度在1-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C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D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3.霜冻预警信号包括以下哪几种?( A B C )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 A B D F )组成。
A 图标
B 名称;
C 等级;
D 防御指南;
E 时段;
F 标准
G 区域
5.下列对福建省大雾预警信号描述正确的是:
( AC )
A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
示。
B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标准是: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C 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标准是: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D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标准是: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1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100米的雾并将持续。
6.请选择下列正确的预警信号级别:( C、D、E )
A、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B、高温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C、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D、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E、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F、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
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ABCD)组成。
A、名称
B、图标
C、标准
D、防御指南
8.预报预测体系技术路线是:以数值模式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预报预测技术方法和监测资料,加强雷达、卫星等遥感应用产品对多轨道业务的支持,充分发挥预报员作用,发展(ABD)预报预测业务。
A、多轨道
B、无缝隙
C、开放式
D、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