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是指将金属构件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方法。

后锚固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合理运用锚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和国内外技术规范,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二、后锚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后锚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锚固材料和固定方式,将金属构件或设备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以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要。

后锚固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安装、设备的固定以及其他需要锚固的场合。

三、后锚固技术的材料要求1. 锚固材料的强度要求后锚固材料的强度要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并且要满足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振动等力学性能的要求。

通常采用的后锚固材料有锚筋、膨胀螺栓和化学锚固剂等。

2. 锚固材料的防腐要求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环境,后锚固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以保证其长期使用效果和结构的安全性。

四、后锚固的设计与施工1. 后锚固的设计后锚固技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锚固点的位置、数量和规格等,以及合理选择和配置锚固材料。

同时需要考虑锚固杆的接头形式和锚固板的设置等,以确保锚固效果和结构安全。

2. 后锚固的施工后锚固的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检查工作,确认锚固位置和尺寸。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锚固材料的质量检查、施工顺序、力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验证等。

五、后锚固的检测与验收1. 后锚固的检测后锚固的检测主要包括检查施工质量、检测锚固杆的抗拉强度以及锚固板的剪切强度等。

通过合适的试验方法和工具,对后锚固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2. 后锚固的验收后锚固的验收是指在后锚固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正式的验收和评估。

验收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判断后锚固是否合格,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

六、后锚固技术的应用案例1. 桥梁后支撑后锚固在桥梁施工中,常常需要对临时支撑进行后锚固,以确保结构的安全。

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

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

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是针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问题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混凝土钢筋锚固的施工方式、工艺流程、验收标准等方面,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板、墙等构件的钢筋锚固工程。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筋的锚固工程。

3. 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中的钢筋锚固工程。

三、材料选用1. 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

2.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锚具,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粘结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粘结剂,粘结剂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艺1. 钢筋锚固的准备工作1.1 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无松动、积水、油污等污染物。

1.2 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洁无锈蚀。

1.3 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当进行质量检验。

2. 钢筋锚固的施工流程2.1 按照设计要求,在混凝土结构中预留钢筋锚固孔。

2.2 在钢筋锚固孔中注入粘结剂。

2.3 将预埋的锚具插入钢筋锚固孔中,使其与混凝土结构牢固粘结。

2.4 在锚具中插入钢筋,使钢筋与锚具牢固粘结。

2.5 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孔周围涂刷防腐涂料,保护锚具和钢筋。

五、验收标准1. 钢筋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光洁无明显锈蚀。

2. 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变形、裂纹等缺陷。

3. 钢筋与锚具之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部位应无明显脱落、裂缝等缺陷。

4. 钢筋锚固孔周围应均匀涂刷防腐涂料,涂层应平整光滑、无起泡、流挂等缺陷。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施工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安全。

3.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材料应妥善堆放,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一、总则1.1 为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合理地应用钢筋后锚固技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后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3 钢筋后锚固技术的应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术语和符号2.1 术语钢筋后锚固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阶段通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中钻孔、植筋、粘结剂等手段,将钢筋锚固在混凝土中,以增强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2.2 符号三、基本规定3.1 钢筋后锚固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

3.2 钢筋后锚固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后锚固筋的强度、粘结力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3 钢筋后锚固质量验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确保后锚固筋的安装位置、数量、深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四、材料和设备4.1 钢筋后锚固所使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4.2 粘结剂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产品,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钻孔设备应选用适合已硬化的混凝土的设备,以确保钻孔质量和施工效率。

五、设计规定5.1 后锚固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和长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5.2 后锚固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并不得小于规定的数值。

5.3 后锚固筋的锚固角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应考虑到施工方便和结构承载力的要求。

六、施工规定6.1 钻孔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和深度,并应考虑到混凝土中的钢筋位置和间距。

6.2 钻孔时应采用适当的钻头和钻速,以确保钻孔质量和施工效率。

6.3 植筋时应将后锚固筋插入钻孔中,确保其位置正确、牢固。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一、导言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是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从规程的发布背景、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应用和遵守相关规定。

二、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工程的日益复杂化,对混凝土结构的牢固连接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整体稳定性,以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必须规范和规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逐步提高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抗风等能力。

三、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包括建筑物、桥梁、水利水电工程、道路、隧道等工程。

本规程为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提供了技术指导和规范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1. 术语和定义: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涉及的术语和相关定义进行了详细解释,准确明确了各个术语的含义,以避免术语误解和使用不规范。

2. 材料和设备:规程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保证了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3. 设计要求: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锚固件的选用、间距和尺寸、锚固深度和预埋长度等,以确保设计合理、稳定可靠。

4. 施工要求: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基础处理、预埋件的安装和固定、混凝土浇筑等,以确保施工工艺合理、施工质量可控。

5. 质量和验收: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质量和验收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方法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五、总结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要求,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锚固技术的相关规程。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锚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一般要求、设计规定和施工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一、背景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而后锚固技术作为一种连接手段,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混凝土易于开裂和渗透性较高,所以后锚固技术的规范性和可行性需要得到保证。

二、目的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后锚固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安全可靠性,有效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后锚固技术。

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桥梁、坝体、地下工程和隧道等。

四、一般要求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应符合以下一般要求:1. 合理选用合适的锚具和锚材料;2. 满足设计强度和稳定性要求;3. 确保锚固部位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4. 提供锚固的便利性和安全操作。

五、设计规定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设计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锚固的位置和数量;2. 确定锚固的尺寸和锚固长度;3. 确定锚固的受力状态和荷载组合;4. 考虑混凝土的材料和强度特性。

六、施工控制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施工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锚固位置准确无误;2. 确保锚固的混凝土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符合规范要求;3. 严格控制锚固材料的使用和质量检验;4. 进行随时检查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的达标。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规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背景、目的、适用范围、一般要求、设计规定和施工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控制,可以确保后锚固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达到安全可靠的效果。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1013:植筋工艺流程:现场清理--放线、验收--钻孔--清孔--钢筋除锈--注胶--植筋--报验植筋锚固基材: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植筋材料: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HRB400级;钢筋全螺纹螺杆钢材等级宜为Q345级。

有机类:改性环氧树脂类,改性乙烯基脂类材料;胶结剂无机类。

温度:锚固区基材的长期使用温度不应高于50℃,;处于特殊环境,除应采取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防护措施外,尚应采用耐环境因素作用的胶结剂并按专门的工艺要求施工。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连接植筋时,应采用A 级胶;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后锚固连接植筋时,应采用B 级胶和无机类胶。

后锚固连接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锚固类型一级很严重重要的锚固二级严重一般的锚固植筋的最小锚固长度min l :对受拉钢筋,应取0.3s l ,10d 和100mm 三者之间的最大值;对受压钢筋,应取0.6s l ,10d 和100mm 三者之间的最大值。

对悬挑构件,尚应乘以1.5的修正系数。

s l :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d :钢筋直径。

植筋基本锚固深度:0.2/s spt y bdl f f α=spt α:混凝土劈裂影响的计算系数,植筋表面至构件表面的最小距离c 大于5d 时,spt α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还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确定锚固深度。

如本工程,受力区要求25d ,构造区15d 。

应取1.0;当c不大于5d时,应按表6.3.2取值。

f:植筋用胶结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查表6.3.3。

bd植筋与混凝土边缘不宜小于5d,且不宜小于100mm。

当植筋与混凝土边缘之间有垂直于植筋方向的横向钢筋,且横向钢筋配筋量不小于 或其等量截面积,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不小于2根时,植筋与边缘的最8@200小距离可适当的减小,但不应小于50mm。

植筋间距不应小于5d。

植筋后养护:锚固完钢筋后,在2小时内不得人为干扰,以保证锚筋质量。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 -2007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7)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技术检验要求。

1、锚固工程设计
锚固工程设计应注意以下因素:
(1)工作应力、受力状态和施加外力的类型及其数值;
(2)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状态;
(3)负荷对用锚固剂的影响;
(4)锚固件的类型、规格、数量和位置;
(5)混凝土结构的孔道的尺寸、位置、数量和处理;
(6)剂量控制;
(7)锚固施工程序及工艺;
(8)技术要求等。

2、锚固施工
锚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准备并将标准件安装在指定位置;
(2)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规定范围后,在孔口放入规定数量的锚固剂;
(3)拧紧螺栓,按设计要求调整;
(4)拔下螺钉、清理孔口周围锚固剂余量;
(5)应用专用胶粘剂、涂刷防水或密封剂密封螺栓头;(6)将螺栓头包裹与防锈涂料;
(7)完成工程质量检测及报告。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1. 引言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是工程建设中经常使用的技术,其作用是把构件和钢筋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锚固技术规程操作,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规范和标准。

2. 锚固技术常用术语在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中,经常会用到以下几个术语:1.锚固深度:指锚固件嵌入混凝土中的深度。

2.锚固长度:指锚固件的全长。

3.侧向束缚力:指锚固件与混凝土之间横向传递的力量。

4.预紧力:指锚固件在锚固混凝土前施加的力量。

5.爆炸锚固:一种锚固技术,利用高压气体在孔洞内形成高压,使之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毁坏破碎进而产生高大破坏压力使锚固紧固的一种技术。

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3.1 确定锚固点位置在设计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锚固点的位置。

锚固点应该设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最大的区域,避免出现混凝土的裂纹和破坏。

3.2 确定锚固件的型号和规格在确定锚固件的型号和规格之前,需要了解锚固件的受载状态,包括工作状态和破坏状态,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等。

一旦确定锚固件的型号和规格,就不能随意更改或替换。

3.3 确定锚固件的数量和间距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数量和间距应该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3.4 钻孔在混凝土结构中钻孔时,必须保持严格的垂直度,确保钻孔直径、深度和位置的准确度,避免误差出现。

3.5 清理孔洞在钻孔后,必须清理孔洞内的杂物和灰尘,以保证锚固件充分锚固,不产生裂纹和破坏。

3.6 植入锚固件在锚固固件植入之前,需要进行预紧力的调节,使锚固件顺利进入孔洞,并与混凝土紧密接触。

在植入过程中,需要掌握好锚固件所产生的侧向束缚力的大小和方向,避免出现横向移动和滑动的情况。

3.7 竖向固定及可靠性测试植入锚固件之后,必须进行竖向的固定和测试,以确保锚固件与混凝土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测试时应重点检查锚固件的承载力和侧向束缚力的大小,并进行合理评估,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住建部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住建部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住建部一、前言后锚固技术是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或改造时常用的一种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建筑加固施工中,后锚固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

为了加强我国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本文就该规程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工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纯净混凝土结构等。

三、主要内容1、定义和符号本规程对后锚固技术涉及到的一些定义和符号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其中,后锚固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机械、化学或物理方式,在,表面之下固定某些构件,以达到增加结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后锚固物是指用于后锚固的固定件,包括锚栓、锚套和胶粘剂等。

2、设计和施工本规程重点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规范。

具体要求包括: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锚固作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在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各项工作,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抗剪能力、锚固长度、基础底部清理和角钢等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

3、质量控制和验收本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规定。

其中,质量控制要求各参与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验收标准主要涉及现场勘验、试验报告、锚固深度和锚固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是建筑加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为了加强我国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该规程从定义和符号、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作了全面、细致和实用的规范,对加强我国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规范化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一、前言锚固技术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编制一份详细的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锚固的定义和分类1.锚固的定义锚固是指将钢筋或其他构件通过一定方式固定在混凝土内,使其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2.锚固的分类按锚固力的传递方式分类:(1)粘结型锚固,是指通过锚具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荷载的一种锚固方式;(2)摩擦型锚固,是指通过锚具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荷载的一种锚固方式;(3)扭剪型锚固,是指通过锚具与混凝土之间的扭剪变形传递荷载的一种锚固方式。

按锚固的形式分类:(1)机械锚固,是指通过膨胀、挤压或者挤塞等方式实现锚固的一种锚固方式;(2)化学锚固,是指通过注浆或喷涂等方式实现锚固的一种锚固方式。

三、锚固的设计原则1.锚固长度的确定原则(1)钢筋的拉断伸长应控制在0.5‰以内;(2)锚固长度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小锚固长度;(3)锚固长度应考虑到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的直径和等级、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2.锚固埋置深度的确定原则(1)锚固埋置深度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埋置深度;(2)埋置深度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锚固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3.锚固力的确定原则(1)锚固力应大于锚固钢筋的拉断强度;(2)锚固力应满足结构设计荷载要求;(3)锚固力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锚具的性能等因素。

四、锚固的施工要求1.钢筋的清理和加工(1)清理:钢筋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锈蚀、尘土、油污等杂物。

(2)加工: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不得有裂纹、缺陷等情况。

2.锚固孔的准备(1)锚固孔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就预留好,孔径和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锚固孔应清理干净,没有杂物和灰尘等。

3.锚固材料的选择(1)锚固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械锚固应选择合适的锚具;(3)化学锚固应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

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技术规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载构件,连接技术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技术规程,以帮助工程师和工人在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技术中能够更加规范、科学地进行操作。

二、连接方式1. 混凝土梁与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混凝土梁与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1)焊接连接:将钢结构与混凝土梁焊接在一起,连接牢固、刚性好,但需要考虑焊接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开裂。

(2)膨胀螺栓连接:使用膨胀螺栓将钢结构与混凝土梁连接在一起,具有抗震能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但需要注意螺栓的预埋深度和预紧力大小。

(3)锚固螺栓连接:使用锚固螺栓将钢结构与混凝土梁连接在一起,具有与膨胀螺栓相似的优点,但需要注意锚固螺栓的预埋深度和锚固深度。

(4)机械连接:采用机械连接件将钢结构与混凝土梁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牢固、施工方便等优点,但需要注意机械连接件的选用和安装。

2. 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方式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柱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1)端板连接:在梁与柱的交接处设置端板,通过端板与梁和柱的搭接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牢固、施工方便等优点,但需要注意端板的大小和预埋深度。

(2)搭接连接:梁与柱的交接处采用搭接连接,具有连接牢固、施工方便等优点,但需要注意搭接长度和钢筋的预留长度。

(3)抗滑连接:采用抗滑钢筋将梁和柱连接在一起,具有抗震能力强等优点,但需要注意抗滑钢筋的数量和预埋深度。

三、连接材料连接材料包括焊接材料、膨胀螺栓、锚固螺栓、机械连接件、端板、抗滑钢筋等。

在选择连接材料时应根据连接方式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用和检验。

四、连接质量控制连接质量的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连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连接前应先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连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验收焊工的资质、检查钢筋的预留长度等。

确保连接前的准备工作完备,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是指在向混凝土结构施工锚固式构件或增加新的设备、改变结构和减少结构之前,进行锚固以保护或稳定结构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将锚固式构件或新设备施工到混凝土结构、改变结构或结构减少等工作,但不适用于拆除、重建、改建等改变结构的工作中存在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的要求。

一、技术准备1.1熟悉本规范的范围和内容,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特性,锚固式构件的型号、规格,设计中调整和改变的结构以及锚固要求;1.2结构的拆除、改变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拆除、改变规范》进行;1.3对于底板锚法、包应力及自重预应力锚法,应按照各专业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执行;1.4锚固式构件的相关设计及施工要求应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1.5相关新设备的施工要求应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及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参数和规定执行;1.6对原有混凝土结构现场龄期较长,未经过力学试验、检测和调查的,应进行结构检测和力学试验或抗裂试验,确定裂缝程度、抗裂性能,根据健全的设计判断对其完善锚固加固方案;1.7对普通锚法应根据锚柱的规格及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确定各种参数,编制锚固工艺规程;1.8结构受力后,应运用现场应力测量仪、变形测量仪等仪器检测,确保结构的可靠、稳定。

二、工程准备2.1仔细检查混凝土结构,了解其裂缝状况、抗裂性能、厚度,清楚结构表面及在腐蚀和无效负荷条件下的水平离锚点的距离;2.2根据A类锚固工程设计,检查施工材料,确定施工要求及技术标准,把好操作者与料仓安装处;2.3进行锚柱的安装预拔洞打法,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试验,以确保拔洞位置准确;2.5相关新设备应在混凝土立面及屋面上打洞,并安装枕块以稳定设备;2.6施工前,应根据锚固需求进行调整,如调整获得的结构力学参数不符合设计标准,则须重新设计;2.7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和技术标准执行,不得超出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8进行锚固加固工作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检查,确保安全施工;2.9锚固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锚固设施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是中国建筑工程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技术规范,用于指导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

下面将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概念、材料选择、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简要介绍JGJ145的内容。

首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明确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概念和分类。

后锚固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已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锚固工作,用于固定设备、构件、管道等。

根据不同的锚固方法、要求和工况,后锚固可以分为化学锚固和机械锚固两类。

其次,JGJ145规范了后锚固的材料选择。

对于化学锚固,规程明确了使用化学锚杆进行锚固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化学锚杆;对于机械锚固,规程要求使用符合设计要求且检测合格的机械锚具。

然后,JGJ145规定了后锚固的设计要求。

该规程包括了锚固点的选择与布置、锚固设备的力学性能要求、锚固深度的确定、锚固间距的设计等内容。

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进行合理的力学计算和安全检验。

最后,JGJ145规范了后锚固的施工和验收。

对于后锚固的施工过程,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

对于后锚固的验收,规程规定了验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锚固材料的检验、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等。

通过验收,可以确保后锚固的质量和安全。

总体而言,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规范文件,对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

从选择材料到设计施工,再到最终的验收,规程都提供了详细的方法和要求,能够确保后锚固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中,应严格遵循JGJ145的规定进行操作,以达到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22年学习材料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2022年学习材料

·3.2.4化学植筋的钢筋及螺杆,应采用HRB400级和-HRB335级带肋钢筋及Q235和Q345钢螺杆 钢筋的强度-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采用。-·3.2.5锚栓弹性模量可 2.0×10MPa。
·3.3锚固胶-·3.3.1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 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3.3.2锚固胶按使用形态的不同分为 装式、机械注入式-和现场配制式,应根据使用对象的特征和现场条件合理选-用。
·4.1.3膨胀型锚栓和扩孔型锚栓不得用于受拉、边缘受剪-【c<10hef、拉剪复合受力的结构构件及生命线 程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4.1.4满足锚固深度要求的化学植筋及螺杆,可应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 之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的后锚固连接。
4.2锚固设计原则-·4.2.1本规程采用以试验研究数据和工程经验为依据,以-分项系数为表达形式的极限状态 计方法。-·4.2.2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3材料-·3.1混凝土基材-●】-3.1.1混凝土基材应坚实,且具有较大体量,能承担对-被连接件的锚固和全 附加荷载。-3.1.2风化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结构抹灰层、装饰层等,均不得作为锚固基材 -3.1.3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基材混凝土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取值应根据现场实测结果按现行国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确定。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1总则-·1.0.1为使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 0.2本规程适用于被连接件以及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以砌体或轻混凝土-为 材的锚固。-·1.0.3后锚固连接设计应考虑被连接结构的类型(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锚栓受力情况(受拉、 压、受弯、-受剪,及其组合、荷载类型及锚固连接的安全等级(重-要与一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0.4后锚固 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第一篇: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一、概述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重要技术,通常用于钢结构、支持结构等各种设施的连接与固定。

其作用是让混凝土与钢材等其他结构件紧密连接,增强整体刚度,提高耐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主要内容1.锚固装置的选择与设计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锚固装置,这包括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和不同强度的对接件、锚杆及其固定件等。

在选择锚固装置时,应考虑被连接结构的荷载特性、混凝土的性质和要求、锚固材料的性质和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充分保证锚固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锚固装置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锚固方式和被连接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等要素,进行锚固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和布置方式等方面的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锚固件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锚固的应力状态,避免出现应力过大或空心现象等不良情况。

另外,应尽可能采用通用锚固设备和通用锚固件,避免因为特殊情况而使用非通用设备和非通用件。

2.锚固的施工工艺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作业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施工工艺,包括对被连接结构的检查、钻孔、钢筋网的安装、锚固设备的安装、混凝土灌注等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锚固前,应先进行锚固件的质量检查,确保锚固件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强度等符合要求。

在进行钻孔时,必须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采取安全措施,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钻孔的深度和直径应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充分保证锚固件的可靠性和质量。

在进行锚固设备和混凝土投注时,还应注意对锚固件的定位和水平度进行检查和调整。

3.锚固的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作业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锚固件的质量检测、锚固设备的尺寸、位置和水平度的检测等。

在对锚固件进行检测时,应对锚固件的尺寸、外观、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锚固件质量符合要求。

在检测锚固设备的位置和水平度时,应采用专业的测量器具和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锚固技术规程【前言】本规程作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规定。

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基础和建筑物的锚固技术的设计要求,包括锚固基础、锚固钢材料、锚固配件以及锚固拉力的开孔布置、钢材料施工焊接、尾接处理等。

【一、锚固基础】1.锚固基础是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与其他结构分离的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用于调整和锚定混凝土。

2.锚固基础必须与被锚定混凝土结构安装表面粘接,可以使用垫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mm3.混凝土结构用砂浆结合锚固基础,基础上必须附有锚固孔,以使拉杆可以吻合基础。

【二、锚固钢材料】1.锚固钢材料的材料种类应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其抗拉强度不低于相应的抗拉荷载。

2.锚固钢材料的直径应不低于规范指定的尺寸,并经过正确的拉力调整,满足荷载的冲击值和施工要求。

3.开孔的尺寸应不小于锚固钢材料的直径,允许有一定的补偿量。

【三、锚固配件】1.锚固配件中包括锚固拉杆、垫层、衬套、护木、托架等,其材料应满足抗腐蚀要求。

2.锚固拉杆的安装应牢固锚定在所锚定结构表面,有效分散作用均匀,不能形成截面的滞后。

3.锚固拉杆在拉力的作用下,应形成抗锈腐的外壳,并采用粉末涂层处理。

【四、锚固拉力的开孔布置】1.在锚固点布置开孔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指定的尺寸和孔布置图,锚固点距离应不低于拉力值的计算要求。

2.开孔精度要求严格,控制孔径低于截面尺寸10%以下,安装时孔径不得大于设计尺寸。

3.在开孔周围,不得存在抗拉受力的异物,确保拉杆可以良好的锚固。

【五、钢材料施工和处理锚固】1.拉杆要按照设计图样安装,紧固螺栓应用锤系或液压螺母,紧固拉杆及配件时要留有一定的预留距离。

2.采用MIG焊接拉杆时,工艺、电流、真空度和焊接焊接要求要满足焊接规程的要求。

3.拉杆尾部要按照规定的尺寸定型,应采用头尖、弯角、半圆弧等形状,以确保拉杆的固定。

【六、尾接处理】1.拉杆的尾接处理应按照规范要求,坚持以质保至上的原则,注意采用充足的厚度和正确的夹角,确保拉杆的强度和效果。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一、填空题1、用于植筋的钢筋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不得使用光圆钢筋和锚入部位无螺纹的螺杆。

2、植筋与混凝土边缘距离不宜小于 5 d ,且不宜小于 100 mm。

当植筋与混凝土边缘之间有垂直于植筋方向的横向钢筋,且横向钢筋配筋量不小于Ф8@100或其等量截面积,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不少于2 根时,植筋与边缘的最小距离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 50 mm。

植筋间距不应小 5 d。

d为钢筋直径。

3、锚栓锚固基材可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构件。

植筋锚固基材应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规定的最小配筋率。

冻融受损混凝土、腐蚀受损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等,不应作为锚固基材。

4、化学锚栓的锚固胶应根据使用对象和现场条件选用管装式或机械注入式。

机械注入式锚固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JG/T340的有关规定。

化学锚栓的锚固胶应为改性环氧树脂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材料。

5、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并不宜小于 30 年。

对化学锚栓和植筋,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的时间间隔可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 10 年。

6、后锚固连接设计应考虑被连接结构的类型、受力状况、荷载类型及锚固连接的安全等级等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用于植筋的热轧带肋钢筋和全螺纹螺杆钢材的等级分别宜采用( C )。

A、HRB335 Q345B、HRB335 Q235C、HRB400 Q345D、HRB400 Q2352、锚栓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 A )且不应少于()套样品,检查外形尺寸、表面裂纹、锈蚀或其他局部缺陷。

A、5% 10B、10% 5C、5% 5D、10% 103、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并不宜小于( D )年。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东锦内部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东锦内部
浇筑混凝土前或在已有混凝土结构上埋入所需的构件。 • 1.2建筑埋件分类
根据施工的时间大体可分为预埋件和后置件(后锚 固件),后置件如化学植筋、化学锚栓、膨胀型锚栓、 机械卡槽螺栓、扩孔型锚栓等。因工艺简单,锚固快 捷,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补强、新 老结构连接、补埋钢筋、幕墙后埋件、后埋钢构件等 方面。
1. 膨胀型锚栓:smin≥10dnom;cmin≥12dnom; 2.扩孔型锚栓:smin≥8dnom;cmin≥10dnom; 3.化学植筋:smin≥5d;cmin≥5d。
其中 dnom 为锚栓外径。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5.3 锚栓不得布置在混凝土的保护层中,有效锚固深度 hef 不得包括装饰层或抹灰层。
• 4.4 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 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 4.5根据锚固连接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后锚固连接划 分为二个安全等级。
• 4.6 后锚固连接承载力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P18 页)进行验算 。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4.7后锚固连接设计,应根据被连接结构类型、锚固连接 受力性质及锚栓类型的不同,对其破坏型态加以控制。对 受拉、边缘受剪、拉剪组合之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 构构件的锚固连接,应控制为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不应 控制为混凝土基材破坏;对于膨胀型锚栓及扩孔型锚栓锚 固连接,不应发生整体拔出破坏,不宜产生锚杆穿出破坏; 对于满足锚固深度要求的化学植筋及长螺杆,不应产生混 凝土基材破坏及拔出破坏(包括沿胶筋界面破坏和胶混界 面破坏)。
• 5.4 处在室外条件的被连接钢构件,其锚板的锚固方式 应使锚栓不出现过大交变温度应力,在使用条件下, 应控制受力最大锚栓的温度应力变幅△σ=σmax σmin≤100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一、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

其作
用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连接,并承受结构荷载。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的施工和验收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材料准备
1. 粘结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

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超过保
质期使用。

2. 粘结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锚具,如粘
钢筋套筒、齿形管、锚具板等。

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使用外观有明显损伤或变形的锚具。

3.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钢筋,应满足结构设
计和施工要求。

在粘结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4. 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混凝土,应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

在粘结锚固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

三、工艺流程
1. 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应在粘结锚固前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

2. 粘结剂制备: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将粘结剂进行配制。

3. 锚具安装: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安装锚具,确保锚具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4. 粘结操作:将粘结剂涂刷在钢筋表面,使其均匀覆盖,然后插入锚具内,使其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5. 固化时间: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对粘结剂进行固化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

6. 验收:对粘结锚固后的结构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施工要求
1. 粘结剂: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严禁超过保质期使用。

在施工中,应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气泡和凝块。

2. 钢筋:在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在粘结后应保持钢筋的位置和方向不变。

3. 混凝土:在锚具安装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

在粘结后应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和强度。

4. 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锚具,在施工中应注意锚具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5.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粘结剂受到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粘结效果。

6. 固化时间: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固化处理,严禁提前进行验收和使用。

五、验收标准
1. 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粘结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3. 锚固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粘结剂涂覆均匀度: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要求。

5. 锚具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人员和设备受到伤害。

2. 粘结剂应放置在防火、防潮、防破坏的地方,避免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

3.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4. 施工中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七、总结
粘结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同时,应注意安全事项,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