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相亲热的经济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前言
1.1 选题背景
婚恋,是指婚姻和爱情。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青年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必然会碰到恋爱、婚姻问题。
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婚恋观都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但无论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婚恋问题对个人、对社会都永远具有着双重价值。
从个人角度来讲,这是人生的一个大事,和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从社会角度来说,婚恋是社会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承载着人类繁衍生息的责任,因此必须用法律和道德规范人们的婚恋行为。
据统计,中国的13亿人口中处于婚恋状态的达3~4亿,中国男女人口比例开始出现不平衡,0~10岁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多1000万,并以每年130万的数量递增;1990年中国有800万人没有婚配,2000年以后更是高达4000万以上;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观念的转变,现代人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
生活的快节奏和社交面的狭窄使得很多青年忽略了情感的需求,大龄单身问题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尽管中国传统的婚介市场规模已高达200亿,但因为相关法规滞后,行业管理混乱等原因,传统婚介市场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因此婚恋交友网站应运而生。
婚恋交友网站是指以婚姻恋爱为主题,以婚介、组织交友活动等服务主题的网上站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指出,25岁至35岁年龄段人群(即适婚人群)整体占到网民的38.5%,这部分人群思想较为成熟,消费能力强,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用户群。
“相亲”、“剩男”、“剩女”、“经济适用男”、“凤凰男”等与婚恋相关的词汇被网民评选为2011年度的“热点词”,这更说明婚恋问题已经成为适婚男女人群首要关注的热点问题[1]。
iResearch艾瑞咨询公司研究表明,截止2011年末,我国网络交友网站己逾1400家,其中有24家网站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风投资金[2]。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各大婚恋网站寻找恋爱对象,与“网恋”对象见面、建立恋爱交往关系甚至结婚。
这种网络婚恋交友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爱情启动模式,突破了传统恋爱方式的时空限制,因而迅速被网民所接受。
它不仅开启了网络时代所特有的男女恋爱交往游戏规则,使人的社会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和发展并已深深影响到了现代人的婚恋情感表达模式。
第二章国内网络相亲的现状
2.1 国内婚恋交友网站的规模
我国婚恋交友网站最早是在1998年开始萌芽的。
从创建时间来看,珍爱网的前身——中国交友中心是国内最早创建的在线交友网站,1998年5月在深圳成立。
2003年龚海燕在复旦大学研究生宿舍创办了世纪佳缘。
2005年缘于偶然目睹数百位父母替儿女相亲的场面,计算机高材生田范江敏锐地判断“商机无限”,随后与钱江、慕岩三人共同集资创建百合网。
同年投资银行出身的李松与创业伙伴收购了中国交友中心,将其改造为电话红娘模式,并重新命名为珍爱网。
至此日后婚恋网站的“三大巨头”相继诞生。
此后,嫁我网、爱情公寓、绝对100、中国红娘网也在2005年如雨后春笋般集体破土而出[4]。
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网上婚恋交友活跃用户达到650万,从2007年开始我国婚恋交友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008年初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显示,在现有的2.1亿中国网民中,55%是年轻的未婚群体,单身网民超过一亿。
这一亿对互联网有相当认同的群体,为婚恋交友网站的的壮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iResearch艾瑞咨询2009年3月推出的《2007-2008中国网络交友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网络婚恋交友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250多万人,多数网站用户规模已经突破千万大关。
2012年仅婚恋交友网站三大巨头的注册会员就有12700万人次[5]。
婚恋交友网站的相亲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在此以世纪佳缘为例予以说明。
从交友匹配模式来看,世纪佳缘主要分为搜索制和推荐制。
世纪佳缘的基本业务是为线上和线下为注册会员提供以婚恋交友相关的各项服务。
主要采用“注册、搜索、发信息、约会”模式,即填写详细个人资料成为会员后,世纪佳缘将资料整理成数据库,按地区、性别、年龄、收入等关键词为会员提供搜索服务。
注册时一般要求会员提交各种身份证明资料获得对应的信用等级,用户必须上传身份证之后,才能成为星级会员,填写的真实资料越多,获得的信用等级越高,也更易获得交友会员信任,客服还会人工审核这些资料,利用技术手段屏蔽不良人士和不良信息。
每个会员的资料页面都带有投诉按钮,和他人交往联系过程中,会员可能会发现一些不良人士,一旦某个人被其他异性投诉,网站将记住这个人是从哪一台电脑过来的以及其IP 地址,用技术手段屏蔽他的再次注册,同时这个人的联系方式将被作为过滤词,而且网站还会发信息给他联系过的所有会员,提醒大家注意和他(她)的交往。
婚恋网站核心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线上增值服务(包括会员收费)、线下互动活动、广告。
具体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收费方式可以分为收年费、收月费;会员方式可以分为“分级制”、“统一制”以及“相亲店”等形式。
另外,线下活动可以分为“收费”相亲会、婚庆活动。
十元到百元不等的网络增值服务收费。
线下活动入场费
100元,线下活动的特色是五星级身份信用制度,线上传情达意,线下活动牵线搭桥。
世纪佳缘推出了线上增值服务主要有首页光明榜、玫瑰情书、虚拟礼品、VIP 服务、约会1+1等,这些都需要付费[6]。
线下活动是让参与会员直接面对面交流,只需要半天时间,可以见到上百位异性会员,节省时间和金钱,提高了择偶的效率。
商业广告包括线上网络广告、线下广告。
由于有1500万注册会员、每月20亿PV流量,世纪佳缘本身就是一个广告宣传平台,再加上其会员群体多为中青年消费主力军,不少广告商都看中了这方广告精准投入平台。
同时,世纪佳缘还提供一个第三方婚庆中介平台,使线下传统产业比如婚纱摄影、婚宴预订、婚车预订、珠宝首饰、婚庆礼仪、蜜月旅行等与结婚服务相关的产业全部上线,牵线搭桥让更多婚庆产业公司在婚介平台投放广告,同时给会员提供更好的折扣服务,世纪佳缘则以分成的形式受益。
据了解,目前已有300万人在世纪佳缘成功找到另一半,以每月5万人,每人在结婚过程中所需硬性花费2万元来算,婚庆行业在世纪佳缘每月的潜在蛋糕将达到10亿元。
抓住其中的十分之一,收益就在亿元左右。
目前世纪佳缘每年在全国平均举办670场大型联谊会。
VIP服务主要包括婚姻猎头和定制服务,主要是为“有钱、没时间”的高端客户找对象,分析客户的需求及性格,为其制定寻爱计划和约会指导。
猎婚的起步价在3.98万元~9.98万元不等,向客户推荐4~10个人选,安排见面。
相比而言,定制服务是位列金字塔顶的高端产品,价格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
在我国,1.8亿人的单身和2.6亿人的市场(1.8亿单身人士+23.8%单身者的父母构成了2.6亿人的市场)引发婚恋网络搏战。
现在,婚恋交友网站仍然是一个钱景美好的新兴市场。
全国妇联和婚恋网站百合网联合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亿单身人士,其中,23.8%的单身者的父母正在帮他们四处寻找对象。
这就意味着,全国约2.6亿人正在为择偶而忙碌着。
1.8亿单身者中,有人在托媒婆,有人低调潜入婚介所,有人在大街上搭讪,有人玩网游邂逅,但更大一批人则“潜伏”在婚恋网站上[7]。
2.1.1 婚恋交友网站历年注册人数变化的分布
图2.1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网络交友市场发展比较迅猛,2007年中国网络交友市场规模超过5亿元,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6.8亿元,历经2008年38.4%的高速发展市场规模达到9.4亿元。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发展和成熟,网络交友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至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16亿元。
艾瑞咨询集团(iResearch)是一家专注于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无线增值等新经济领域,深入研究和了解消费者行为,并为网络行业客户及传统行业客户提供市场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
公司旨在通过优质的研究咨询服务及可量化的数据产品,帮助客户提高对中国新经济的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并推动中国新经济行业的整体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婚恋交友网站的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大,宣传和推广让人们逐步接受这一婚恋交友的新形势。
2007年我国网络婚恋交友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250多万人,多数网站用户规模已经突破千万大关;从图2.1中可以看到2007年整体网络交友市场规模达到5.0亿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2004~2006年中国网上婚介市场规模分别为0.2亿人民币、0.7亿人民币、1.8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00%,2007~2011年间网络交友(其中包括校园交友等概念)的年增长率的预期为35%左右[8]。
通过以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婚恋交友网站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庞大的用户规模。
通过艾瑞咨询集团2012年4月的统计数据可知,婚恋交友网站的注册人数图2.1所示:
数据来源:iResearch艾瑞咨询集团统计。
图2.1 2006-2011年中国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据iResearch艾瑞咨询集团统计,2012年4月份到5月6日一个月的婚恋交友网站访问量如表2.1所示,平均每一百万名Alexa安装用户中访问婚恋交友网站的人数,即用户覆盖数中,婚恋交友三大巨头世纪佳缘、珍爱网和百合网的用户覆盖数居于前列,依次为1610、374、323人。
根据婚恋交友网站常年的数据可知,自2007年以来,婚恋交友网站一直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当下流行的相亲交友形式。
表2.1 婚恋交友网站最近一月的访问量
网站名称用户覆盖数用户日均访问页面访问量指数
世纪佳缘1610 20 33942
百合网374 18 6685
珍爱网323 14 5233 Web114结婚网182 13 2248
品啦结婚网144 19 2673
(接上表)
网站名称用户覆盖数用户日均访问页面访问量指数
新娘网123 35 3192 久久结婚网120 4 465 淘男网79 7 1137
数据来源:iResearch艾瑞咨询集团统计。
注1:用户覆盖数= 平均每一百万名Alexa安装用户中的访问人数(人/百万人)
注2:访问量=用户覆盖数*用户平均访问页面(PV数)
注3:月访问量指数=(距上周末为止前三十天的历史数据月访问量指数之和+ 本周访问量指数)/(记录平均数+1) 2.2 参与网络相亲的人员结构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iuserTracker的统计,国内各大婚恋交友网站的用户基本属性: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具体数据如表2.2所示:
表2.2 2012年4月5日-30日婚恋交友服务用户基本属性
用户属性用户覆盖人数(万人)月度覆盖人数比例
性别男2447.9 58.22% 女1757 41.78%
年龄18岁及以下532.2 12.66% 19-24岁1125.5 26.77% 25-30岁985.4 23.43% 31-35岁549.7 13.07% 36-40岁437.1 10.40% 40岁以上575.1 13.68%
收入
无收入513.1 12.20% 1000元以下(不含无收入)456.7 10.86% 1000-2000元1223.1 29.09%
2000-3000元913.6 21.73%
3000-5000元686.5 16.33%
5000元以上411.8 9.79%
职业
在校学生640.9 15.24% 销售人员390.3 9.28% 技术人员940.6 22.37% 专业人士668.8 15.91% 文职/办事人员751.4 17.87% 工人186.6 4.44% 教师309.3 7.36% 其他317 7.54%
数据来源:iuserTracker,2012.4.5-4.30,基于对近20万名样本的长期网络行为监测,代表2.1亿中国家庭及工作单位网名的整体上网属性数据。
iUserTracker 是由艾瑞开发的基于对中国网民的网民行为研究产品,能够还原最真实的中国网民互联网应用。
iUserTracker 能够提供准确的网民形态和使用行为数据,其次通过数据进行的深度分析能够支持网络媒体、广告公司、行业投资公司的战略制定、市场策略制定和竞争对手分析。
iUserTracker 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网络市场客观情况,并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有价值的第三方决策支持数据。
第三方网民样本连续研究是很多发达的互联网国家与地区都采用的调研手段,该手段能够更加公正客观地反映网民的实际互联网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
2.2.1 性别结构
根据第六次(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人口普查登记的数据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
总人口性别男女比为105:100,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适婚男女比例达到135:100比正常比例107:100多出很多!80、90年代出生的男性比女性多2000多万,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相亲热的社会现实。
根据图2.2中显示,在月度覆盖人数中,男性占到2447.9万人,女性占到 1757万人,所占比例分别是男性用户占到58.22%女性用户占到41.78%。
男性用户相对较多,这也符合当今我国男女比例失衡的事实。
2447.9175758.22%
41.78%男性女性
数据来源:iuserTracker,2012.4.5-4.30,基于对近20万名样本的长期网络行为监测,代表2.1亿中国家庭及工作单位网名的整体上网属性数据。
单位:万人
图2.2 网络相亲成员的性别结构
2.2.2 年龄结构
图2.3的数据显示,24岁以下的用户占到38.1%,25~30岁用户占到24.7%。
在图表3中显示,到了2010年19~24岁的用户人数有1125.5万人,占到总体比重的26.77%,接下来是25~30岁的用户人数有985.4万人,占到总体比重的23.43%。
由此可见,接
受并且在婚恋交友网站交友的人群集中在19~30岁之间。
在人类社交行为和社会普遍认知中,这一年龄段的用户对于婚恋有着更多的需求,对于婚恋网站这一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最强,总体呈现适龄化。
数据来源:iuserTracker, 2012.4.5-4.30,基于对近20万名样本的长期网络行为监测,代表2.1亿中国家庭及工作单位网名的整体上网属性数据。
图2.3 网络相亲成员的年龄结构
2.2.3 教育背景
表2.3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用户占到了全体用户的39.5%,大学专科学历的用户占到了30.7%,这两种学历的用户占到婚恋交友网站用户的绝大多数。
婚恋交友网站不同于以往婚恋形式,它对技术的要求,使得必须是对互联网和计算机知识的一定了解的人才能够使用,因此,婚恋网站的受众呈现出高学历的现状。
表2.3 学历结构对比
单位:%学历整体网民(CHINA) 婚恋交友用户初中及初中以下21.9 3.8
高中(中专)34.2 22.0
大学专科20.1 30.7
大学本科21.9 39.5
硕士及以上 1.9 3.9
数据来源:iuserTracker, 2012.4.5-4.30,基于对近20万名样本的长期网络行为监测,代表2.1亿中国家庭及工作单位网名的整体上网属性数据。
2.2.4 职业背景
表 2.2中关于用户职业的数据显示,在用户月度覆盖情况中,其中技术人员占到940.6万人,是总人数的22.37%,文职/办事人员占到751.4万人,是总人数的17.87%,
专业人士占到668.8万人,是总人数的15.91%。
职业集中在技术人员和文职办事人员以及专业人士。
这些用户,拥有上网的技能和条件。
并且,他们由于工作的原因与外界接触较少,获得恋爱机会的途径也相对较少,他们对婚恋交友网站有着更多的需求。
表2.2中关于用户收入的调查显示,用户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月覆盖人数有,1223.1万人,占到总人数的29.09%,月收入在2000~3000元的月覆盖人数有913.6万人,占到总人数的21.73%[9]。
也就是说婚恋交友网站大部分用户的月收入在1000~3000元,这个收入和他们的年龄、学历以及职业是相符的。
第三章网络相亲热的原因分析
3.1 理性经济人假设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正在谈婚论嫁的80后和90后们,是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代,但也正处于一个经济环境急剧转型、资源及收入分配正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的时代。
想要买房,那就得为摆脱“房奴”而至少奋斗20年。
加之,物价水平的上升使得人们的各项生活开销也随之上升,结婚的开销以及房子、车子成了年轻人不敢去提及的话题。
相比之前,同样处于适婚年龄,现在的年轻男女们要获得舒适物质生活的难度真的更高了许多[10]。
不过,拜金和嫁个富二代,也并不代表了就能让幸福最大化。
经济学有一个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简单点说,效用越大,期望值越小,幸福感就越强。
无疑,嫁个富二代,肯定比嫁个穷二代会获得更多的效用。
诚然,穷小子要变大富翁,勤劳致富固然可以,但不确定性相对而言更高了。
因此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在婚恋观上明显加强了。
同时,由于阶层凝固化,即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
我们知道决定一个人地位有两种因素,一个是先赋性因素,即靠家庭背景;一个是后致性因素,即靠个人努力。
先赋性因素作用太大,这个社会的流动性就小,继承性就大,也就是世袭性强。
从宏观来看,社会流动和多种因素有关。
一是重大制度和政策变革;二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三是个人努力[11]。
归根结底阶层固化是由于社会中缺乏一个更为公平的晋升体系,从而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一些灰色通道摆脱自身的桎梏去寻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财富,而婚姻关系正好是这些灰色通道中看起来更为安全有保障的方式,因此导致人们的求偶标准在经济方面物质化的体现日趋严峻,这种社会现象的普遍性使得婚姻这一神圣的事件变得越来越物质化。
然而,不要忽略的是,富人和美女是社会的稀缺资源,尤其当财富越来越向一小部分人集中,富人就越稀缺,嫁个富人的难度也就变得更高了。
在相亲市场上,美女和富人的供给是相对有限的,然而大多数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致使其对美女和富人的需求是有增无减的,在这种供需极其不平衡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社会上有越来越多剩男剩女的原因。
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由于人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会对自己所做的任何行为进行理性评估,因此在网络相亲过程中会对个人的收益进行预期。
经济学中的预期收益可以很好地说明此种情况,预期收益也称为期望收益,是指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发生时根据已知信息所预测能得到的收益。
预期收益公式见公式(3.1):
π(3.1)
=
C
RP-
其中,π代表预期收益,R代表实际收益,C代表成本,P代表成功的概率。
由公式(1.1)可知,可以通过对传统相亲与网络相亲的成本、实际收益和相亲成功的概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比较两种相亲方式的预期收益的大小,用以解释现今社会网络相亲热的经济学原因。
3.2 成本收益分析
3.2.1 决定网络相亲成本的因素分析
(1)时间成本。
在网络相亲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自己中意的婚恋交友网站进行身份注册,这就需要注册者花时间去查看各大婚恋交友网站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服务。
然后再花时间通过婚恋交友网站的推荐制去查看网站推荐给自己的异性的基本情况,也可以主动在网站数据库中,按地区、性别、年龄、收入等关键词选择性的进行自动搜索,再查看对方的基本资料是否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
再者注册者需要花时间去鉴别自己中意的任意多个对象并选择性地与其进行网络交流,这部分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是由于同时可以和几个异性进行交流,平摊后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的。
最后,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可以在线上约定进行线下的面对面的交流,这部分的时间包括选择见面地点花费的时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以及相关约会活动的时间。
(2)金钱成本。
由于婚恋交友网站在国内的注册等环节不同于国外的交费注册,国内对网上付费的相亲模式在初期还不太接受。
但随着婚恋交友网站的快速发展,线上增值服务和VIP服务等开始进行付费,这部分的金钱成本以集体的情况而定,比如世纪佳缘的线下活动是让参与会员花费相应的费用再进行面对面交流,只需要半天时间,可以见到上百位异性会员,虽然这些环节会员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成本,但是从择偶的效率上讲是很划算的。
同时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结婚成本大幅度提升。
在《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中有一个关于相亲谁买单的小调查,大致情况是,男方买单的占70.8%,而女方买单的是3.8%(赞成AA制的有23.1%,另有2.3%的人认为应该让媒人买单)[7]。
可见,在相亲的投入上,女方除了买化妆品或者衣服外,就打扮而言,需要花费的成本就比男性高出很多,比如,涂指甲,买洗面奶,做面膜,做头发等等。
而男方就不一样,除了西装或休闲服,其他最多就是打打摩丝。
所以虽然女人很少在相亲时买单,但其实花费也不少,这样一来,男人和女人在相亲的经济开销基本持平。
(3)感情成本。
在择偶过程中,有些人会因为自己的性格内向、不想被旁人知道个人隐私、所在地男女比例极其失调,或人口流动过大等原因而不敢谈恋爱或相亲。
然而
网络相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那些尴尬的的问题。
你可以轻松地在网上选择自己中意的异性并进行线上交流。
在网上相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来自亲人或朋友的干涉,两人可以更好地进行自由的交流,这样就避免了类似朋友或家人对相亲对象意见不合等感情纠葛。
退一步说,即使网上相亲不成功也不会被身边的人察觉从而避免丢面子情况的出现,个人隐私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4)信息成本。
完全陌生的相亲双方对彼此的信息掌握几乎为零。
假设所有人都把寻找配偶看作人生重大选择,那么收集信息与公开信息便对自己至关重要。
理性人会在这一过程中最大化自己的优点,同时最小化自己的缺点,甚至把缺点包装成优点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这种信息不对称也可以说是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
所有被公开的信息并非一定是全面真实的,收集信息的成本便十分高昂,比如时间、喝咖啡的成本、逛街磨损的皮鞋。
相对于这些人的单位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来说,相亲意味着很高的机会成本。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仅仅在单位时间价值与相亲之间做权衡。
事实上,对家庭的强烈渴望等心理因素确实可以改变这种动机。
而我所强调的是在一般意义上,人们偏好相对稳定时,理性权衡在其中发挥决定作用。
所以考核评估相亲方难度很大,且该成本一直贯穿于整个相亲过程乃至结婚以后的生活之中。
(5)机会成本。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后所失去的在另外其它方面的投资获得最大利益的机会。
拿到网络相亲上来说,一次相亲失败后放弃对方A的机会成本就是在你急着物色其他人选的过程中,A可能找到比你更好的而你最终找不到比A更好的,而遗憾的是那时你才发现A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却最终失去了被A选择的机会。
但根据经纪人的假设,人总是贪心的动物,绝不可能在经过一次相亲或一次邂逅之后就“善罢甘休”,停止猎取,拒绝选择与被选择的机会。
买商品都要货比三家,何况找对象这种关系到一生幸福的大事。
在网络相亲过程中,选择的机会很多从而可以满足人们这一心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会成本。
(6)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相亲亦如此。
一个人在相亲时不应该再想着以前的相亲经历或沉没成本,而应全力以赴地把握之后的每一次相亲机会。
在每一次相亲过程中的那些金钱开支、时间消耗以及绵绵无休止的情话,一旦一方或双方决定分手,这个成本就无法回收,而变成了沉没成本。
这种沉没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打击到单身人士的相亲热情,但如果一直沉溺在此事上就会失去长远收益,根据经济人假设,任何一个理性人都不会如此去做。
在网络相亲中,由于所花费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等都是相对有效率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