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11 过秦论课件41张
问题研讨
课堂活动
整合建构
如第1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 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对内对外政策,作 者认为是仁义之举。这种仁义之举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然而“九国之师, 逡巡而不敢进”的根本原因。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虽然叙述较多,却处 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更加 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
【任务二】了解论证方法,体会文章语言
1.作者写了陈涉起义时的哪些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
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参考答案:详述了陈涉身份之低下,才能之平庸,财富之匮乏,起义之仓促,
士卒之疲弊,武器之钝劣等。在这样的劣势之下,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
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
攻守之势异也。
问题研讨
课堂活动
整合建构
3.“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 的意思。那么,把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并吞天下之心”似 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
参考答案:采用排比句式,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 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也为后文写孝公 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与后文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 对比,为写秦的灭亡做了铺垫。
预习助读
知识积累
(3)多义词 因遗策( 动词,沿袭 )
①因 因利乘便( 介词,趁着 ) 因河为池( 介词,凭借,依据 )
赵奢之伦制其兵( 动词,统领、统率 ) ②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动词,制服 )
履至尊而制六合( 动词,控制 )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作的序言。
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
文章主题深刻,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文言文难以出彩,容易陷入到对文言知识的梳理,对文意的讲解中,使课堂沦为一言堂。
本篇课文,我想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节课和学生梳理文言常识,翻译课文,第二节课采用问答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活跃他们的思维,探究文本,理解文章主题并将本课与上一篇课文《过秦论》进行阅读比较。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记关于作者欧阳修的有关知识,熟悉文章背景。
2、疏通文意,丰富文言知识积累1、题解:(1)关于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承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
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文作家,如“三苏”、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2)关于《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是“二十五史”之一,《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言。
《伶官传》是一偏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欧阳修作《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为了告诚当时北宋统治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该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3)关于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唐是李存勖(庄宗)建立的,其父李克用因出兵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
2、疏通课文:(1)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翻译全句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②负而前.驱③函.梁君臣之首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补出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①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3)分析文章中的古今异义①从事今义:做某事/进行某种活动古义:一般属官②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引进另一话题古义:到了某某结局③前驱今义: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古义:走在前面/向前跑(4)特殊句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状语后置。
高中语文第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 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历史。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 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优 伶,为伶官所惑。当叛乱四起时,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 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 传》作此序文,就庄宗宠幸伶官而祸国乱政的史实发表感慨,告诫北宋 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呼吁“忧劳可以兴国”,警告“逸豫可以亡 身”,这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
3.亡 (1)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副词,无,没有) (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名词,败逃的军队)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动词,丢失) (4)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灭亡,灭掉) 4.盛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2)请其矢,盛以锦囊(读chénɡ,装)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振作、豪迈)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评价] 欧阳修在散文、诗词创作、史书编撰和诗文评论方面都有 很高的成就,是北宋文坛泰斗。在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中,尤以散文成就 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第一人。
2.探寻背景 “过秦”以“规汉”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 “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 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 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 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 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1《百年孤独(节选)》学案 (2) (1)
《百年孤独(节选)》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全文的情节,着重分析乌尔苏拉这一人物形象。
2.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学法指导1.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初步把握小说的情节内容。
2.在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的主旨。
3.与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两部小说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的异同,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
知识拓展一作者作品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马尔克斯在外祖父家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
他的外祖父是个退役军官,为他讲内战的故事,外祖母博古通今,为他讲许许多多的神魔鬼怪的故事。
他说:“外祖母的魔幻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生活在其中,那是我的天地。
”在童年的马尔克斯的心灵世界里,他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这成为他之后创作的重要源泉。
他的代表作有《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二背景资料“孤独”不仅是《百年孤独》的主题,也是马尔克斯其他一些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是拉美文学共同的主题。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洗礼、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
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
马尔克斯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象征着他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以虚构的世界隐喻现实,不仅探讨了哥伦比亚的孤独、闭塞,同时指出这是拉丁美洲的民族通病。
三知识链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
其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它和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
《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锦瑟》《书愤》理解性默写 -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辛勤久,玉箸应啼别()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理解性默写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 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 被困作反衬。
11.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12.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13.《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
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
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
又感人肺腑。
1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 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 美人的歌舞! 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 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 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 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 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屈原列传》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高二语文《屈原列传》【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和文言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的生平。
2.分析屈原的形象,领会其独特的人格风采。
3.分析文章艺术特色,学习叙议结合、虚实相生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一、辨识通假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屈平既绌( )3.齐与楚从亲( )4.乃令张仪详去秦( )5.厚币委质事楚( )二、词类活用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蝉.蜕于浊秽( )4.其后楚日.以削( )5.谗谄..之蔽明也( )6.悲.其志( )7.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8.明.道德之广崇( )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0.正.道直.行( )11.惠王患.之( )1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1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14.同.死生,轻.去就( )三、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3.颜色..憔悴古义: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4.形容..枯槁古义: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今义: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6.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四、文言句式1.“离骚”者,犹离忧也。
( )译文:2.秦,虎狼之国。
( )译文: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译文:4.为天下笑。
( )译文:5.方正之不容也。
( )译文:6.不凝滞于物。
( )译文:7.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译文:8.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 )译文:9.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译文:10.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五、作者简介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内文言梳理+课件
2.古今异义 请写出下列加颜色词语的古义。 ①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_第__二__年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②颜色憔悴 古义:_脸__色__,__面__容__ 今义:色彩 ③形容枯槁 古义:_外__貌__,__模__样__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_委__婉__得__体__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时间或经济)宽裕 ⑤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_相__抵___ 今义:动词,(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 形容词,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 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_对__长__辈__的__尊__称__ 今义:岳父
⑦以货物与常 古义:_财__物___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⑧虚心欲相待 古义:_诚__心__ 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 ⑨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栽__培__,__提__拔__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
⑩兄弟亲近 古义:_亲__近__之__臣___ 今义:(双方)亲密,关系密切;(一方对另一方)亲密地接近 ⑪武等实在 古义:_确__实__存__在__ 今义:诚实,不虚假;的确;其实
活 动 二 重点巩固
1.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1·新高考Ⅰ,江苏)《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 句子是“_屈__平__疾__王__听__之__不__聪__也___,_谗__谄__之__蔽__明__也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 字简练、用词精当的句子是“__其__文__约__,_其__辞__微__”。 (3)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后可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 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_其__志__洁__,_故__其__称__物__芳__。”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04
文学特色
1.引用经典理论 2.典型事例论证 3.立论驳论结合 4.演绎推理 5.思辨论证
21
这篇文章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重大 转变,它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供了理论准备,为改革开 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确立了思想起点。
22
13
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是胡福明,但我们发现文章 的作者署名是“《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为 什么不署作者的姓名呢? 为了充分扩大文章的影响。
1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从文体 来看是什么?高中已学课文中有没有与其文体相 同的文章?
新闻评论。必修上册第2单元第5课,《以工匠精 神雕琢时代品质》(选自2016年4月30日《人民 日报》,略有改动)与本文是同样的文体,同属 于新闻评论。
5
这篇文章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重大 转变,它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供了理论准备,为改革开 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确立了思想起点。
6
本文的主要作者是胡福明,1935年生,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新闻专业,第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6年 毕业后到南京大学哲学系执教,因此他不是一般的新闻评论员, 而是一位哲学工作者,在对时代发展问题把握的时候,他有自 己的独特性。 哲学家运用反思批判的眼光,透过事物的表象解除种种虚假伪 装、掩饰和扭曲所造成的对事实本身所导致的遮蔽,从而引导 人们回到事情本身,并因此推动人们采取合理的行动,以达到 改变世界的目的。这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体现。
1. 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梳理文章2 ,掌握悼词知识点。 3.深入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 语言和厚重的文化。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全目录]
根据此前《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省份确定将于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新教材!广东、江苏、福建、河北、辽宁、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9省份将于2020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新教材!新教材新课程均为高一年级起使用!其他还未进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最迟将于2022年秋季开始使用统编版高中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全目录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 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探界者”锺扬/叶雨婷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9 芣苢/《诗经·周南》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4 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 劝学/荀子*师说/韩愈11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12拿来主义/鲁迅13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15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 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单元学习任务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经·邶风》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庖丁解牛/《庄子》2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 *鸿门宴/司马迁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4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5 《雷雨》(节选)/曹禺6 *《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屠呦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8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9 说“木叶”/林庚单元学习任务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一认识多媒介二善用多媒介三辨识媒介信息第五单元10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1 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第六单元12 祝福/鲁迅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4 促织/蒲松龄*变形记(节选)/卡夫卡单元学习任务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第八单元15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16 阿房宫赋/杜牧*六国论/苏洵单元学习任务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杜甫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游园(【皂罗袍】)/汤显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2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3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单元研习任务第二单元4 《论语》十章大学之道/《礼记》*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5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庄子》6 *兼爱/《墨子》单元研习任务第三单元7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8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9 *百年孤独(节选)/加西亚·马尔克斯10 *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单元研习任务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学习活动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古诗词诵读无衣/《诗经·秦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将进酒/李白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苏轼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1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2 包身工/夏衍3 荷花淀/孙犁*小儿黑结婚(节选)/赵树理*党费/王愿坚单元研习任务第二单元4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恩格斯5 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7 *修辞立其诚/张岱年*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8 *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单元研习任务第三单元9 屈原列传/司马迁10 *苏武传/班固11 过秦论/贾谊*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单元研习任务第四单元12 玩偶之家(节选)/易卜生13 迷娘(之一)/歌德自己之歌(节选)/惠特曼*“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意思的人……”/叶夫图申科*树和天空/思郎斯特罗姆单元研习任务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高适李凭箜篌引/李贺锦瑟/李商隐书愤/陆游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 氓/《诗经·卫风》离骚(节选)/屈原2 *孔雀东南飞并序3 蜀道难/李白*蜀相/杜甫4*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5 阿Q正传(节选)/鲁迅*边城(节选)/沈从文6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再别康桥/徐志摩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冯至*秦腔/贾平凹8 茶馆(节选)/老舍单元研习任务第三单元9 陈情表/李密*项脊轩志/归有光10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11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12 *石钟山记/苏轼单元研习任务第四单元13 自然选择的证明/达尔文*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14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刘大椿*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单元研习任务注: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
2022-2023学年部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燕歌行(并序)》课件81张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 夹风雨。
【注释】:
〔军前〕战场。 〔半死生〕死生各半,指伤亡惨重。 〔帐下)指统帅的营帐中。
【句译】:
战士们血战疆场半数牺牲半数还,美人们却在将军营帐中又 歌又舞!
【注释】:
〔穷秋〕晚秋,深秋。 〔腓(féi)〕病,此指草木枯萎。
【句译】: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注释】:
〔纷纷〕表示多。 〔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 〔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句译】: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释】:
(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 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 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 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 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句译】: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注释】:
〔飘飖〕随风飘动,形容形容动荡不安。 〔那可〕即“哪可”。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边庭飘飖那可度〕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 〔绝域〕极远的地方。 〔苍茫〕形容荒凉。
【句译】: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注释】:
〔三时〕早、午、晚。 〔阵云〕浓重堆积似战阵的云层。 〔寒声〕凄凉的声音。 〔刁斗〕三足长柄的锅,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夜里巡更敲击的 铜制用具。
——《史记》
【句译】:
【合作探讨】 (1)“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句诗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综合检测(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综合检测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商隐幼能为文。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
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
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
第二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
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
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弟羲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
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所业文干之干:求取B.楚以其少俊,深礼之礼:礼遇C.仲郢坐专杀左迁坐:犯罪D.为当涂者所薄当涂者:糊涂的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楚以其少俊夫夷以近B.李德裕素遇之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C.乃补太学博士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而俱无持操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3.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为当涂者所薄A.夫晋,何厌之有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课件】《过秦论》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 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 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 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 终呢?
知人论世:
贾谊,西汉洛阳人,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论家、 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18岁时以文才显名, 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 与政事,颇受倚重。
1.明智:明达聪慧; 忠信:忠诚守信 宽厚:宽容仁厚 2.爱:爱护 3.约从离衡:相约为合纵, 击破秦国的连衡策略。 约:结。离:离散 4.兼:同时拥有 5.众:部众,即军队
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 1.于是:在这时;因此 徐尚、苏秦、杜赫之属 2.属/徒/伦/类/辈:表一类 为之谋;齐明、周最、陈 人。 轸苏、厉召、滑乐、毅楼之缓徒、/通翟其景意、; 345...通谋制其:其意兵出:谋:沟划统通率策他军们队的。意图。 吴起、孙膑、带佗、倪 制:统率。兵:军队。 良、王廖、田忌、廉颇、军队:兵、众、师、军、甲、
翻译词类活用,通假现象,特殊句式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够游泳,但是能够渡过长江黄河。
第一段: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 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 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 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贾谊》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 调更是无可伦比。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 惜他不垂询民生,穷究的却是鬼神。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教学PPT课件
第二年,秦国割让汉中之地给楚国以求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 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知道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之地,我请求前往 楚国。”到了楚国,他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让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 前说假话。怀王最终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在原 来的职位上,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 派人追张仪,没追上。
一一.相随属:接连出现
一二.圣君治国:圣明的君主,安定的国家
一三.累世:很多世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宾语前置)
一.立:登基 二.为:担任 三.咎:怪罪,责怪 四.反:同“返”;返回 五.嫉:很 六.冀幸:希望 七.存:保全 八.反覆:回归 九.三致志:再三表达意愿 一○.以此:由此 一一.不肖:不成材,没有出息,
长子顷襄王1.立,以其弟子兰2.为令尹。楚人既3.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3.反也。 屈平既4.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5.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 改也。其6.存君兴国而欲7.反覆之,一篇之中8.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 反。卒9.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10.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 以自佐。然亡国破家11.相随属,而12.圣君治国13.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 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1.以不知忠臣之分,故2.内惑于郑袖,3.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 兰,4.兵挫地削,5.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6.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7.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8.迁之。
1.以:因为 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标志:被 3.兵挫地削:军队遭到挫败,土地被削割 4.亡:逃跑 5.为天下笑:被动句,为:被 6.短:诋毁 7.迁:放逐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1《过秦论》学案
《过秦论》研学案(教师版)班别:学号: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贾谊,学习春秋战国时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
3.熟读并能自主通译全文;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4.了解儒家先贤“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学习重点】自主通译全文。
【学习难点】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文言现象。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导学(一)助学资料1.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
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2.创作背景: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
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
当时,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
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二)基础夯实1.生字崤()函膏腴()陈轸()翟(zhái)景镞()鞭笞(chī)蒙恬()藩()篱瓮牖()()孙膑(bìn)带佗( tuó)倪()良逡()巡漂橹()黔(qián)首隳()名城锋镝()猗(yī)顿蹑()足揭竿()锄耰(yōu)棘(jǐ)矜(qín矛柄)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2.多音字孝公既没()召滑(shào)俯首系(xì)颈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duó)大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 shèng)朝同列()一夫作难()3.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合从缔交(通“纵”)相举为一(通“与”)制其弊(通“敝”)赢粮而景从(通“影”)百有余年(通“又”)二、课堂研读·讨论学习课文第1段,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句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党费》 习题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2_2023学年)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8课党费》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惬.意(qiè)哄.劝(hōng)闽粤赣锣鼓喧天B. 黑痣.(zhì)痕.迹(hén)津帖费冲锋陷阵C. 熨.帖(yùn)凑.齐(còu)先遣队急中生智D. 发髻.(jì)露.水(lù)憋得慌直截了当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回顾过去五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国内外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我国改革发展成就实属来之不易。
B.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
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奏好全省动能转换同心曲。
C. 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崇拜,创作了各种山水画作,优秀的山水作品总能体现出山高水长....、山静水动的特点,蕴含着自然界的无限奥妙。
D.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紧密相连,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3.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和平与发展,是一个铜板的两面:①______,和平保证发展。
没有发展为基础,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②______,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从建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改革开放之初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再到强调并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不仅从来没有动摇过,③______,在发展中创新。
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新教材《过秦论》(精品课件)
问 题 探 究
【思考2】研读第二自然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或句子
孝公既没( 同“殁”,死 ),惠文、武、昭襄蒙( 继承)故业,因( 沿袭 )遗策,南 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膏腴(肥沃)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 谋弱(使……变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相与( 互相援助)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 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贤人)而重士,约从离(使……离散)衡,兼韩、 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 杜赫之属(这一类人 )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 徒( 这一类人 )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 ( 这一类人)制( 统领、统率)其兵。尝以十倍之地,
问 题 探 究
【思考3】研读第三自然段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 而鞭笞天下”,一义重出有何作用? 明确 四句亦只一意,极言始皇之强,非一辞而足也。 2.本段中哪句反映秦始皇的统治方式?请用原话回答。 明确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中心句
问 题 探 究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
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问 题 探 究
【思考2】研读第二自然段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本段总写叙述了五位秦国国君的情况,前三位皇帝怎样统治国家,效果如何?它的强大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实行“仁政”,地域版图不断扩 大,秦国实力又强,引起各诸侯的恐惧,他们开始想策略抵抗秦国。
黔首(qián) 隳名城(huī) 锋镝(dí)
《屈原列传》课件4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明年:第二年 和:求和 当:抵挡 如:前往、到 因:趁机 厚币:币,礼物。名做动,赠送厚 重的礼物 用事:当权 设诡辩:说假话 顾反:反同“返”,回来。
第二次被骗,听信谗言,放走张仪,屈原劝谏,悔之已晚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 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 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 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 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枯槁(gǎo)
哀郢(yǐng) 赵不内(纳nà ) 三闾(lǚ )大夫
温蠖( huò )
汨( mì )罗
汶汶( mén ) 餔(bū )其糟
啜(chuò)其醨
啜其醨( lí ) 皓皓( hào ) 渔父( fǔ )
泥(niè )而不滓
活动环节二:诵读文本,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10-11): 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 的影响(叙议结合)。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法指导
以小见大是人物传记中常见的写作手法,通常是选择人生重要节点的一 个场面或片段着重描写,从而表现出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关系,凸显传记 主人公的重要品格。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本纪》均采用了这一手 法。
以大写小就是以大国的兴亡历史对比个人的人生,具体来说,就是将时 代背景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主人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做出的选择来进行 对比,从而凸显主人公精神品质的一种写法。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 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 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 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 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人应当坚持正义》教学课件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 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家庭,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 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 智者辩论哲学、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 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 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逃跑的建议,饮毒 而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 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相同。
● “助产术”是苏格拉底的论辩艺术,即面对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 过一层层深入的反问和反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思想的影响,从 而放弃自己原来的错误观念,并产生新的观念,这种论辩艺术被称为“助产术” 或“产婆术”。
● 阅读文章,请感受这种论辩艺术!
背景简介:
●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70岁的哲学 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格黎东 是雅典巨富,和苏格拉底是多年的老朋友,他与苏格拉底也是 “师友间”的情谊)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并买通了狱卒, 制订了越狱计划,课文记载的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谈话过程。
自我研习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
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对话集》是柏拉图代
苏格拉底
柏拉图思 想
表作之一,是其对话系列的统 称,记叙了当事人的对话,是
最具特点的散文体裁。选收的
柏拉图
古希腊三哲
亚里士多 德
家、科学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但其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自
然科学、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以及法学,早已经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同步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2022_2023学年)
常见的关联词语
• 并列关系: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接着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假设关系: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谢谢观赏
• 2.这句话有些词语体现了分析的准确性,请按照下 面的提示内容,把相关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从范围上体现准确性: 在……中
②从时间上体现准确性: 有时候、暂时、以后、总有一天
③从程度上体现准确性: 有些 ④从性质上体现准确性: 先进、落后 3.这句话说到了先进势力进行斗争的哪些内容?侧重 点放在哪一点上?
二、如果把第二部分看作一篇独立的议 论文,它的结构层次怎样划分?
第一层(“人们的社会存在”到……物质力量”)总论物 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存在到思想(即由物质到精神, 由实践到认识);思想到存在(即由精神到物质,由 认识到实践)。这是下文论述两个飞跃的纲。
第二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此外再 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第一个 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个飞跃是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可以分为两层)
•3.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例如:
• (5)他的发言在会议上引起强烈反应。
• (6)这个新规定群众的反应还是比较好 的。
•4.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例如:
• (7)发生热核反应时会释放出巨大的 能量。
• (8)这两种物质放在一起,会发生化 学反应。
• “反映”常见的用法是: 1.比喻把客观事物的面貌或实质表现出来。如: • (9)这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 • (10)这个事件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例如: • (11)我们已经把旧街区拆迁中的情况反映给上级有关部门。 • (12)这几位同志反映的意见是有道理的,应当引起重视。
11.1《过秦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过秦论》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归纳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和对比论证的写法,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和对比论证的写法,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归纳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一代叱咤风云的帝王在君临天下后顿时身败名裂,一个庞大的王朝在成就霸业后顷刻间土崩瓦解,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楚汉战争后诞生的汉朝是否会像秦朝那样短暂易逝?怎样才能保持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许多有志之士在苦苦思索着,总结着,探索着。
《过秦论》就是这样一篇意在总结秦王朝政治得失以警示汉政权的文章。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
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
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二、知人论世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伶官传序》复习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二、理解《伶官传序》的思想情感倾向及其影响意义,提高写作水平。
【导入学习】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伶官传序》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自主学习】一、作者: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宇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续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
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文作家。
如“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皆出其门下。
欧阳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一代文风。
二、【解题】1.五代。
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唐是李存勖(庄宗)建立的,其父李克用因出兵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
所以,依史家惯例,李存勖继位死后应被谥为“庄宗”。
2.《新五代史》,“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为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称《新五代史》3.《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
【合作学习】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 )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 )恨.( )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 )而前.( )驱,及凯旋而纳之。
③方.( )其系.( )燕父子以组.( ),函.(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 )呼,乱.( )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 )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④故方其盛也,举.( )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 )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应用学习】四、字词+常识(一)解释下列多义词。
解释下列多义词。
1.盛①盛.衰之理②请其矢,盛.以锦囊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④方其盛.也2.遗①此三者,吾遗.恨也②使人遗.赵王书③路不拾遗.④小学而大遗.3.告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②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③而告.以成功4.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何其.衰也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二)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B.伶官,即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C.《书》即《尚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D.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他编写了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编撰)、《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不在正史之列。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涸辙以犹欢”化用的是《庄子》中“涸辙之鲋”的寓言故事;李白诗“长风破浪会有时”化用的是西汉终军的典故。
B.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
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
C.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D.“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
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应用学习】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德用,字元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公年十七,自护兵当前,及归,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于是至隘而阵。
令之曰:“至吾阵而乱行者斩。
”至阵,士卒帖然以此行。
继迁兵相随属,左右望公,莫敢近。
大中祥符元年,男子张鸿霸聚党界中为盗,朝廷以名捕,久之不得。
公以毡车载壮士,伪服为妇人,诱之于野。
于是鸿霸与其党三十二人皆得,朝廷以为能。
天圣三年,知康信军。
城坏,公使禁军为筑,筑者久之,而无敢窃言望公使己以非其事者。
城成,天子赐书奖谕。
公于朝廷临义慷慨信无所顾计至于亲戚故旧待之亦皆当理而有恩故人为人求官于公公问其得谢几何故人辞穷以实对公亦不拒也归而使家人以银与之,曰:“尔所求者在此矣。
官非吾有,不可得。
”明道三年,同知枢密院事。
宝元元年,李元昊叛,公尝请将以捍边,天子不许,曰:“吾以公谋,可也。
”卒所以镇抚捍治者,亦多公计策。
庆历二年,契丹使使求周世宗所取三关故地,聚兵幽、蓟,为若侵边者,移公判定州,兼三路都部署,听以便宜从事。
公至定州,则明赏罚以教战。
契丹使人来觇,或以告,劝公执杀。
公置之不问,曰:“吾视士卒皆乐战,可用矣。
使彼得归,以告其主,是伏人之兵以不战也。
”明日,大阅于郊,公提梓鼓誓师,进退坐作,终日不戮一人而毕。
乃下令:“具楼粮,听鼓于中军,将尽以汝行,唯吾其所向。
”契丹闻之震恐。
已而天子密诏,问公方略,公上书,论近世用兵之失与今所以料敌制胜之方,甚备。
会兵署,徙公知陈州。
皇祐二年,进封冀国公。
公威名,虽老矣,尚为四夷所惮。
而天子亦贤公,以为可属大事也。
嘉祐九年,进封鲁国公。
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天子至其第,为之罢朝一日。
又为之素服,发哀苑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于朝廷临义慷慨/言无所顾计/至于亲戚故旧/待之亦皆当理而有恩/故人为人求官于公/公问其得谢几何/故人辞穷/以实对/公亦不拒也/B.公于朝廷临义慷慨/言无所顾计/至于亲戚故旧/待之亦皆当理而有恩故人/为人求官于公/公问其得谢几何/故人辞穷/以实对/公亦不拒也/C.公于朝廷临义慷慨/言无所顾计/至于亲戚/故旧待之亦皆当理而有恩故人/为人求官于公/公问其得谢几何/故人辞穷/以实对/公亦不拒也/D.公于朝廷临义慷慨/言无所顾计/至于亲戚/故旧待之亦皆当理而有恩/故人为人求官于公/公问其得谢几何/故人辞穷/以实对/公亦不拒也/1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枢密院,古代掌管军国机务和兵防边备等事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枢密使、知院事,辅佐皇帝执掌兵权。
B.路,古代的行政区域名称,宋代在州和县两级行政单位的基础上设置,是比“省”更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C.誓师,一般是统帅在军队出征前或作战时为激励将士战斗意志举行的,文中则是在阅兵操练时举行的。
D.国公,封爵名,被封者一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位次于王而高于郡公;“国公”前面所冠的多是封邑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德用善于治军。
他在讨伐叛军的归途中严军纪,肃军容,避免祸乱;他在定州大阅兵,亲誓师,威慑敌国。
B.王德用足智多谋。
他令人乔装引诱张鸿霸等人并将其抓获;镇守边关时,皇帝下发密诏向他请教御敌方略。
C.王德用关心国事。
李元昊叛乱时,他主动请缨,虽未能成行却仍积极为捍边出谋划策,深受戍边将领称赞。
D.王德用威盛德高。
纵使到了暮年,四方蛮夷依然畏服他,皇帝依旧认为他可堪重用;他去世后,皇帝停朝哀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迁兵相随属,左右望公,莫敢近。
(2)公上书,论近世用兵之失与今所以料敌制胜之方,甚备。
14.明知契丹派人前来刺探军情,王德用为何置之不理?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原.(名词作动词,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箭)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遗留)恨.(遗憾)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古义是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背着)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③方.(当)其系.(缚,捆绑)燕父子以组.(指绳索),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同“仇”,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呼,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至于誓天断发,泣.(动词作名词,眼泪)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或者)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自然之理也。
④故方其盛也,举.(所有的,全)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使动用法,使……陷入困境)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岂独伶人也哉?四、(一)解释下列多义词。
1.盛①盛.衰之理(名词,兴盛)②请其矢,盛.以锦囊(动词,音chénɡ,装)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形容词,旺盛)④方其盛.也(形容词,强盛)2.遗①此三者,吾遗.恨也(动词,遗留)②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音wèi,送给)③路不拾遗.(作名词,遗失的东西)④小学而大遗.(动词,遗失、丢失)3.告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动词,告诉)②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③而告.以成功(动词,禀告)4.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语气,应当,一定)②何其.衰也(与“何”一起组成固定结构,多么,表程度)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二)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D 解析《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在正史之列。
2.A 解析“长风破浪会有时”化用的是南朝宋人宗悫(què)的典故。
【应用学习】五、10.A 【解析】句意:王德用在朝廷里经常面临大义就意气慷慨。
说话也什么都不顾计。
对于亲戚和朋友,对待他们也都合理且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