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
一、重点词语挖空、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第三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四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重点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二)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词义
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负而前驱
③仓皇东出
④一夫夜呼
⑤乱者四应
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古今异义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①至于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②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③人事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等工作
(四)特殊句式
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翻译句子
①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④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⑤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⑥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⑦盛以锦囊
⑧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⑨还矢先王
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三、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1.本文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从第一自然段可以得知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2.请仔细阅读课文,参看文下注释,从不同的时间点入手,给李存勖编一个履历表,分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过程。
由此,作者得出了怎
样的结论?
李存勖人生大事表
年代岁数事件
结论:
3.前面我们找到了本文的论点、论据,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4.文章写到第三段,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作进一步议论,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词语挖空、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人的作为)哉!原(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与其(和他)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遗憾)也。
与尔三矢,尔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无忘乃(人称代词,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以一少牢(羊、猪各一头)告庙(祭告祖庙),请(表示恭敬、慎重)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名作状,在前面)驱,及凯旋而纳(收藏)之。
(第三段)方其系(缚)燕父子以组(泛指绳索),函(名作动,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
壮哉!及仇雠(与“仇”同义,仇人)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名作状,在晚上)呼,乱者四(数作状,四方)应,仓皇东(名作状,向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抑或,还是)本(考察,探究)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②忧劳可以兴(使…兴盛)国,逸豫(安乐)可以亡(使…灭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四段)故方(当、在)其盛也,举(全,整个)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形作名,极小的事),而智勇(形作名,聪明勇敢的人)多困于所溺(所溺爱的人或物),岂独伶人也哉?
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译文: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出自人的原因吗?
②译文: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③译文:可见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二、重点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同“仇”,仇人)
(二)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词义
①函梁君臣之首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②负而前驱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前
③仓皇东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
④一夫夜呼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夜里
⑤乱者四应数词活用作状语在四方
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的使动用法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智勇的人
(三)古今异义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①至于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相当于“以至于”,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
②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③人事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人的作为今义: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等工作
(四)特殊句式
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翻译句子
①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判断句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判断句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④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命丧国亡,被天下人讥笑
⑤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⑥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状语后置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⑦盛以锦囊状语后置用锦囊盛着(它)
⑧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当他用绳索捆绑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
⑨还矢先王省略句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
⑩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状语后置可见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
三、合作探究,研习课文
1.本文提出的论点是什么?从第一自然段可以得知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立论依据: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2.请仔细阅读课文,参看文下注释,从不同的时间点入手,给李存勖编一个履历表,分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过程。
由此,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李存勖人生大事表
年代岁数事件
908年23岁受父三矢继父遗命
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灭后梁,建后唐)
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结论: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
3.前面我们找到了本文的论点、论据,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晋王临终授矢庄宗,告以遗恨,要庄宗不忘世仇,完成遗志。
庄宗重任在肩,惟恐辜负先人之托,用兵时负矢在前,身先士卒,终于一胜再胜,大获成功。
可他大功告成后,便改初衷,宠幸伶人,贪图享乐,以致政事废弛,衰败继之。
作者以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其败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对比,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显示出成败由人的道理,显得令人信服,发人深省。
(2)举例论证。
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
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
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本文属于史论。
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3)引用论证。
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证明后唐庄宗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增强说服力。
4.文章写到第三段,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作进一步议论,为什么
第四段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