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战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知识竞赛题与答案
抗日战争知识竞赛题与答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的伟大斗争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
无论是对于当时的中华民族还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细节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以竞赛题的形式,介绍一些抗日战争的知识点,并带您一一解答。
第一部分: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背景1.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答:抗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全面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2. 九一八事变是指什么事件?答: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侵略,并占领整个东北地区的事件。
这次事变被认为是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3. 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领导者是谁?答:中国共产党是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组织,毛泽东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者。
第二部分: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与事件1. 百团大战是指哪一个时期的重要行动?答:百团大战是发生在1940年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国军民积极开展抵抗,展开大规模的攻势,对日军形成有效打击。
2. 中国“八年抗战”中,最重要的一战是哪一战役?答: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之一。
中国军民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在上海、苏州等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位于哪个地区?答: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山西、晋绥、山东、鲁南等地区,其中陕北的延安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
第三部分: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1. 抗日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答:抗日战争使得日本帝国主义受到巨大打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抗战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为世界树立了一个受到尊重的国家形象。
2.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答: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它使得中国人民在战斗中展现出坚决的意志和英勇的斗志。
同时,抗日战争也为了中国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的建立铺平道路。
3.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有哪些?答: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抗日将领和英雄人物,如赵尚志、杨靖宇、邓小平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抗日精神的伟大。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 抗⽇战争是我们必须铭记的事情,那么关于抗⽇战争有什么知识点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战争知识点,希望⼤家喜欢。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九⼀⼋事变(1931.9.18)--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原因:⽇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蒋介⽯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时间:1931年9⽉18⽇。
借⼝:⽇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向东北军驻地北⼤营发动进攻,并在第⼆天占领沈阳。
这就是九⼀⼋事变。
蒋介⽯的态度:九⼀⼋事变爆发时,蒋介⽯下令不抵抗。
经过:⽇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柳条湖事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营,占领沈阳城。
结果:结果:A、蒋介⽯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B、东北抗⽇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本侵略的⽃争,中国进⼊了局部抗战时期。
影响:全国⼈民反对蒋介⽯的不抵抗政策,中国⼈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中国抗⽇战争知识点⼆、西安事变:(1936.12.12) (1)原因:⽇军进⼀步侵略华北,民族⽭盾上升为主要⽭盾。
(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全国抗⽇民族统⼀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个⼈因素)。
蒋介⽯⼀意孤⾏、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年12⽉12⽇,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通电全国,要求停⽌内战、联共抗⽇。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称 “双⼗⼆事变” 。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针。
(⽬的: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切⼒量抵抗⽇本的侵略。
) (4) 结果: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
) 蒋介⽯被迫接受停⽌内战、⼀致抗⽇。
(5)和平解决的意义: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标志着⼗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民族统⼀战线初步形成。
⼋上第19课全⾯抗战的兴起第20课⾎⾁筑长城第 22课抗⽇战争的胜利 ⼀、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争爆发的标志 (1)卢沟桥事变(⼜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7⽇,⽇本借⼝⼀名⼠兵失踪 影响:标志全国性抗⽇战争的开始 (2)抗⽇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 原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关于抗日战争你了解多少?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内容相对比较繁杂,要记忆的部分非常多,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梳理,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伟大的抗日战争”部分,记得收藏!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日军的军事侵略:(1)原因: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因此制订了“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
②经济:野蛮掠夺。
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中共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中共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
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
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之战争背景对外扩张甲午海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白银中的80%来发展军事,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基本国策。
1900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攻克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
1910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袁世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
1915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张作霖1927年,中国国民革命迅速发展,日本一面策划“满蒙”独立,一面出兵济南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
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有外务省、陆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及有关中国问题专家等人参加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
随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
抗日知识点总结
抗日知识点总结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在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大片土地上肆无忌惮地进行烧杀抢掠,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为了国家的民族尊严、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生存权利,中国人民展开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京沪铁路上的盘古寺附近挑起了事端,引发马关事件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蒋介石发表了《国共合作抗日檄文》,宣布国共两党联合抗日。
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奋起抗战。
三、抗日战争的政治形势1.国共合作为了应对日本侵略,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局面。
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展现了极大的团结和合作精神,共同为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重庆谈判1945年8月14日,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了重庆谈判,代表团就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军事战略以及政府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最终签订了重庆谈判协议,为抗日战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军事形势1.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在侵华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但随着全国人民的抗战号召,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开始进行积极的抗战。
东北抗联、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相继成立,开展了游击战争,并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抗战。
2.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发动了对南京的大屠杀,长达一个多月的南京大屠杀造成了30多万名中国人的死亡,伤者数以万计。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中国军民掀起了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狂潮,展开了全面的抗日斗争。
3.国军战场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在进行了数次的反攻作战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太原战役”、“雁门关大捷”、“保卫武汉战役”等,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但在第一阶段的抗战中,国军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4.共军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则在敌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
新四军的刘邓大军在华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抗日斗争,并在东南沿海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抗战历史笔记高考知识点
抗战历史笔记高考知识点抗战历史笔记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而对于我们来说,了解抗战历史,所涉及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必备的内容。
下面就来回顾一下抗战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20世纪的中国充满了内忧外患,国家处于割据混乱的局面。
对外,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着中国的领土和财富,削弱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对内,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
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来重建国家的力量。
二、九一八事变与了望台会议九一八事变是抗战的起点,日本侵略者借口在奉天(今沈阳)的铁路爆炸事件向中国发动侵略。
中国政府的软弱无力导致了这场事变的发生,也让国人认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
在中国民众的抗议声中,了望台会议召开,呼吁团结一致,抵抗日本的侵略。
三、抗战的两个阶段整个抗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国共合作抗日的阶段,这时国共两党在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全面动员对日作战。
期间,中国军民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特别是长时间坚守在抗日前线的人们,他们以血肉之躯抵挡着敌人的进攻。
四、淞沪会战与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战斗,中国军队在上海和南京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
然而,最终战局不利,南京城在日军攻陷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几十万的中国人民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迫害。
五、八年抗战抗战持续了八年之久,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除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伤痛,还有无数的牺牲和付出。
然而,中国军队和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坚决抵抗,最终达到了抗战胜利的目标。
这场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无数,他们是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的象征。
六、抗战的国际背景在抗战期间,中国得到了很多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
英、美、苏等国家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篇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篇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1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122.潘家峪惨案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胜利原因(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2全民族抗战日本的局部侵华——全面侵华的前奏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制定了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可以说日本发动这次侵华真正是蓄谋已久的;②经济原因:从1929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因此出现经济危机,并经历着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③日本国内的条件: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加剧,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广泛群众基础,并最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④有力的时机:中国:从1927年——1937年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无暇顾及日本;世界: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欧洲国家正遭遇_法西斯的威胁,为了避免引火上身,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侵略是持绥靖的态度。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高考抗日知识点总结
高考抗日知识点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其中历史科目的考试也备受关注。
在历史科目中,抗日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抗日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有以下几点:日本军国主义崛起、霸权主义的思想、经济危机和资源需求。
2.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起点。
日本军队以自导自演的方式炸毁了沈阳的东北铁路,并借此为借口,进占了东北三省。
3. 一二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是日本军队在上海制造的一起反抗事件。
当时,中国爱国学生和市民在龙华向日本驻上海的士兵示威抗议,随后双方发生冲突,导致大量伤亡。
4. 盘古第一次全面抗战盘古第一次全面抗战爆发于1933年,以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为目标。
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日浪潮,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抵抗。
5.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是日本军队为侵略中国而制造的一起事件。
日本鬼子突袭了位于北京郊区的卢沟桥,导致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交火。
6. 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至11月,是中日两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斗。
中国军队经过浴血奋战,成功抵抗了日本军队的进攻,并取得了重要胜利。
7.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末至1938年初,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后,对中国士兵和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抢劫。
这一事件是二战期间罪行最严重的之一。
8. 支援白区运动支援白区运动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和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的一系列支援抗日斗争的活动,旨在减轻白区人民的战争负担,壮大抗日力量。
9. 八年抗战八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从1937年开始到1945年战争结束。
这段时间里,中国军民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抗战,在中日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0.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意义抗日战争于1945年胜利结束,为二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中历史知识点抗战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抗战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抗日战争的主要历程、特点、意义及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抗日战争的主要历程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历时八年。
这场战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 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7月-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士兵失踪的事件,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史称“七七事变”。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2. 战略防御阶段(1938年11月-1943年)在这一阶段,日军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中国军队转入战略防御。
1938年,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 相持阶段(1943年-1945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战场进入了相持阶段。
中国军队和民众坚持抗战,不断发动游击战,消耗日军力量。
4. 反攻阶段(1945年)1945年,随着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军队开始全面反攻。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特点1. 民族性: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不仅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参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也在敌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全民族共同抵抗外敌。
2. 长期性: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对外战争之一。
3. 艰苦性:中国在物资、装备上与日本存在巨大差距,战争条件极其艰苦,但中国人民凭借坚强的意志和牺牲精神,坚持到了最后。
三、抗日战争的意义1. 民族觉醒:抗日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促进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 国家统一: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战后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又称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反侵略战争,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下面是对抗日战争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一、背景和起因: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动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动机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和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
在这些战争中,中国失去了台湾、辽东半岛等领土,被剥削和屈辱侵犯,日本崛起为东亚霸主国家。
2.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的导火索。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军队在卢沟桥一带进行军事演习,并与华北军队发生冲突,导致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爆发冲突。
二、战争过程:1.战争的持续时间和地域范围: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涉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等地。
2.武装抗战:中国军队采取了游击战和阵地战的混合战争方式,发动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在敌后建立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形成了有效的打击和牵制。
3.民族团结和民众抗战: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局面。
南京举行过著名的大阅兵式,宣告了全国抗战的开始。
许多知名抗日人物和组织如周恩来、冯玉祥、朱德、董存瑞等成为了革命英雄。
4.地下抗日和游击战争:许多抗日组织和地下党进行地下抗战,在敌后开展间谍活动、破坏敌军、枪毙汉奸等。
游击战和地下抗战成为中国人民对抗日军的重要战略。
三、抗日战争的意义:1.终结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是终结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决定性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努力迫使日本军国主义放弃了进一步侵略的计划,从而保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主权。
2.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抗日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
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对中国的支持,这为中国在日后的国际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必修一抗日战争相关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测试)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抗战时期历史知识点
中国抗战时期历史知识点中国抗战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是指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的这段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阶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
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不断膨胀,企图通过侵略中国来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
国内,中国正处于国共内战的紧张状态,但面对外敌的入侵,国共两党开始寻求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二、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1. 全面抗战阶段(1937-1941):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中国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全面阶段。
2. 相持阶段(1941-1943):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将更多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进入相持阶段。
3. 反攻阶段(1943-1945):随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支持,开始转入反攻阶段。
三、重大战役与事件1.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与日军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虽最终撤退,但展现了中国军民的坚强意志。
2.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3. 百团大战: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大规模游击战,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4. 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在长沙地区多次成功抵御日军的进攻,保卫了华中地区。
四、抗战中的国际支持1. 飞虎队:美国志愿者组成的飞行队,为中国抗战提供了空中支援。
2. 滇缅公路:连接中国云南与缅甸的公路,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
3. 租借法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为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和经济援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1. 民族解放: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屈辱。
2. 国际地位提升:中国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不能忘记,精神不能丢失。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
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2023年高三历史《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知识点总览
2023年高三历史《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知识点总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
其中,战略转折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将为您总览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知识点。
第一阶段:全面抗战的开展(1937年-1940年)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这一阶段,中国军队在抵御日本侵略军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转折。
战略转折一:淞沪会战(1937年8月-11月)淞沪会战是全面抗战初期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
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进行了顽强抵抗,成功地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为后续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战略转折二: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4月)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初期的又一次重要战斗。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采取了巧妙的包围策略,成功地消灭了一支日本军队,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更多胜利积累了经验。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时期(1940年-1942年)战略相持时期是抗日战争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中国军队在此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战略措施。
战略转折三:淞沪抗战的结束(1940年10月)淞沪抗战是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持久战争。
1940年10月,由于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顽强抵抗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日军不得不放弃进攻,淞沪抗战告一段落,标志着中国军队成功保卫了上海地区,为进一步开展抗战艰苦战斗积累了经验。
战略转折四:百团大战(1940年8月-12月)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在战略相持时期的一次重要战斗行动。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采取了积极进攻的策略,组织了多个兵团共同发起进攻,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战斗力,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时期(1943年-1945年)战略反攻时期是抗日战争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中国军队战略转折的重要时期。
战略转折五:百色战役(1944年)百色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战略反攻时期的一次重大胜利。
中国抗战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抗战史知识点总结中国抗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抵抗。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史,不仅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东亚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抗战史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将对中国抗战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抗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1. 日本侵华前的国际形势抗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是一个重要的背景。
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
在日本侵华前,世界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的侵略活动已经开始,法国等国陷入混乱。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英美对华政策英国和美国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英国对中国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英国与日立有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往往处在袖手旁观的态度。
美国在早期对中国政策上采取了一些支持,但并未给予实质性的支持。
这些国际形势为中国抗战提供了一定的背景。
3. 蒋介石的外交政策蒋介石在20世纪初在外交政策上积极寻求外援,努力团结国际力量支持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斗争。
蒋介石通过外交手段尽力争取国际支持,并在13据日本宣战后开启伟大的抗战。
二、抗战爆发前的国内形势1. 东北危机和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东北危机之后,蒋介石对国内报着深恶痛绝孤立他一心拼死抗日的态度。
但长期以来在民国政府内部对抗日政策一直持有差异。
至1937年,一直努力打抗日战争的蒋介石成功的开始了伟大的抗战道路。
九一八事变导致中国国土丧失大片,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造成重大打击。
2. 抗战前的社会形势和政治局面1937年,国内政局开始趋稳。
进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始营造积极的抗日局面。
全国人民为抗战准备充分,力求民族团结。
3. 抗战爆发的导火索:七七事变日本在强制占领淞沪、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后向全国大举进攻。
1937年7月7日,中国东北省发生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三、重大战役与战略决策1. 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卢沟桥,九一八事变爆发。
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
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高一历史的知识点内容因为晦涩难懂而使许多同学感到非常头疼,你想知道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1.百团大战背景:抗战相持阶段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目的: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机。
情况:1940则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大规模作战。
评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最大战役。
打击了日本,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人民抗战信心。
2.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1)“三三制”政权。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土地政策。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这项政策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但又保存了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农民交租交息,但须保障农民的承佃权。
它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3)精兵简政。
为了克服根据地的物资困难,减轻人民负担,根据地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
“精兵”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地方武装,提高主力部队的战斗力;“简政”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财政开支,提高工作效能。
(4)大生产运动。
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号召生产运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军民生活,密切了干群联系,积累了发展生产和管理经济的经验。
(5)整风运动。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提高新党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整风运动。
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一、九一八事变1.原因:_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4.结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二、七七事变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①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总结:防御阶段日军的军事行动主要有哪些?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③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④1937年七七事变⑤ 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进攻南京⑥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三、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1.军事进攻—6次2.野蛮屠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人数超过30万)、潘家峪惨案、三光政策3.生化实验—细菌战和毒气战 (东北“七三一”部队)4.进行殖民统治(表现:a.扶植傀儡政权b.实行殖民统治(以华治华)c.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d.推行奴化教育)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①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国民党态度的变化③中共的努力④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⑤国际因素。
2.过程: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1935年12月中共领导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地点:北平对象:学生意义:兴起抗日救亡运动新④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历史资料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以及大事记,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抗战大事记1931.9.18,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就此展开;1932.1.28,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建立侵华桥头堡;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年在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7.7,日寇于北平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37.8.13,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8.13;;11.12)就此展开;1937年9月至11月,太原会战展开,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并于9.25.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所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忻口之战十万将士壮烈殉国;1937.12.13,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1937年年底1938年5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徐州会战,其中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1938.6.12至10.27,武汉会战展开。
武汉会战后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军主动发起“冬季攻势”,取得一定战果;1940.5月至6月,枣宜会战展开,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1940.8月至12月,百团大战;1942年起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参战,于1945年与美英军队配合初击败侵缅日军;1944年抗战转入战略反攻阶段;1945.8.6与8.9,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1945.9.9,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1948.12.23,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于东京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根据这个大事记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事件去搜索一下就好。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为什么许多抗战老兵都不愿提及过去崔永元和制作团队用8年时间采访3500人最终完成的纪录片《我的抗战》,不是重新书写抗战史,而是反映普通的生命个体在战争中的真实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抗战历史知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家知道多少抗战历史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战历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关于抗战历史知识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自卫战争,是中华民族奋起抵御外侮的民族解放战争。
1868年明治维新后,具有深厚军事封建传统的日本,效法西方,“脱亚入欧”,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在促进近代化发展的同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是其近代历次侵华的继续。
从明治维新开始的70余年间,日本穷兵黩武,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按其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开启侵华战端。
1874年,日本侵犯中国领土台湾,随后又强行将中国的藩属国琉球并入日本版图,从而完成了对华战略试探。
第二个时期,扩大战争规模。
1894年,日本发动了大规模侵华的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
日本迫使战败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占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攫取了巨额战争赔款和一系列在华特权,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急剧膨胀。
第三个时期,伙同列强侵华。
1900年,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的日本作为主力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京、津等地的驻兵权。
1904年,日本为同俄国争霸东亚,在中国东北发动了历时19个月的日俄战争,夺取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权益。
第四个时期,蓄意独霸中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1915年日本公然提出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炮制“田中奏折”,制定了独占中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构想。
为加快实现独占中国的既定目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动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旨在变全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在十四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大地,大肆残杀中国同胞,疯狂掠夺中国资源,蓄意摧残中国文化,犯下罄竹难书的法西斯暴行。
日本是近代历史上给中国造成灾难和伤害最大的国家,日本的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抗击外来侵略战争的继续,是一场反对日本侵略、奴役和掠夺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奋起救亡的民族解放战争。
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中,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以其辉煌的胜利载入了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册。
这场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
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抗战历史知识二艰难曲折的十四年抗战20世纪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过了十四年艰难曲折的历程。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包括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
其中1931年至1937年是六年局部抗战,虽然军事行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却是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它既是抗日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对发动全民族抗战产生重要作用;而1937年至1945年是八年全国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的一次决死的战争,其广度、深度、范围和影响都是空前的。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准备,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发展。
局部抗战时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局部抗战兴起阶段(1931年9月至1932年12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
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直接领导和推动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而这一时期,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侵犯上海,并炮制伪“满洲国”。
在民族危亡面前,东北和上海等地区的爱国军民奋勇抗战,推动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局部抗战发展阶段(1933年1月至1937年7月)。
1933年1月1日,日军开始进犯山海关,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
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部分国民党军及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为挽救民族危亡,促成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为全国抗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全国抗战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全国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抗战比较积极,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战场,国民党军在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中顽强抗敌,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作战的胜利。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抗日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了首战平型关等作战的胜利;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大胆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独特的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粉碎了日本的图谋。
第二个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1938年10月下旬广州、武汉失守以后,全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鉴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实行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长期战”的战略方针。
随着日本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诱降方针的实施,中国国民党一方面坚持了继续抗战,其军队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并组建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但其抗战在总体上逐渐趋向消极;另一方面实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磨擦事件,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抗战,继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维护了团结抗战的局面;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并发动了百团大战,抗击了日军主力,承担起全国抗战主战场的重担。
在日军残酷的“扫荡”、“蚕食”和“清乡”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实行对敌斗争等“十大政策”和“敌进我进”方针,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胜了严重困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和中国战区的建立,长期坚持独立抗战的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和日军逐渐失去战略主动权的形势下进行的。
中国对日战略反攻包括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两个阶段。
从1943年7月开始,八路军揭开了局部反攻的序幕。
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也开始反攻作战。
1944年春,日军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的颓势,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
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继续奉行消极抗战及保存实力的避战方针,致使正面战场严重失利,造成豫湘桂作战的大溃败。
为了“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其后亦称解放区战场)广大军民向日、伪军连续发起局部反攻作战,大量消灭敌人,收复了大片国土。
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反攻作战,收复了滇西、缅北广大地区。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后,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苏联随后声明加入),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的情况下,从8月9日开始,中国解放区战场对日、伪军展开大规模全面反攻,取得了辉煌战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同盟国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9月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收复被日本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中国抗日战争,以中华民族的完全胜利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关于抗战历史知识三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决定抗日战争成败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组织与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始终奋斗在抗战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一是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侮。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实现了近代以来不曾有过的全民族共同抗敌的崭新局面。
二是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实行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
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分析中日战争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基础上,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部纲领性文献中,以极富前瞻的战略眼光,勾画出全国持久抗战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尤其阐述了中国在战略相持阶段转弱为强、准备反攻的重要意义。
这一持久战思想,指引全国军民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来、武装起来,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三是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有利于全国抗战的战略格局。
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制定了一整套开辟敌后战场、开展大规模游击战争的纲领、原则和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与正面战场相互策应,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创造出一系列巧妙战法,有效地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敌人,并逐渐成为抗战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