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最全面(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1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度,在0 度和100 度之间分成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各节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节知识点总结一、力的作用和性质1. 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可以使物体速度改变,也可以使物体形状改变。
力的作用可以分为拉力、推力、摩擦力、重力、弹性力等。
2.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和方向。
大小用牛顿表示,方向由矢量表示。
3.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包括力的平行合成和力的垂直合成。
4.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包括力的水平分解和力的竖直分解。
5. 力的测量力的测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天平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6.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可以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7. 弹簧力弹簧力是单位长度弹簧发生形变后所具有的恢复力,它可以用胡克定律来表示。
8.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一种作用于任何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9.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地球表面的引力加速度g有关。
10.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物体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与垂直受力相反。
11. 滑动摩擦力多为地面与物体接触时的摩擦力。
12. 滚动摩擦力物体在滚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
二、机械运动1. 位移、时间和速度位移是物体由一位置到另一位置的位移,其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位移,其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相等位移的运动。
3. 加速度和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和方向,其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加速直线运动是速度随时间的改变而产生的运动。
4. 自由下落物体自由下落是指物体在没有受到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5.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角度下发生的平抛运动或斜抛运动。
6.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所产生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7.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8.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包括斜面、滑轮组、蜗轮蜗杆、滑轮组等。
(完整版)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1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2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3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4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汇总声学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3、乐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和音色(声音的品质)。
4、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光学5、白光是复色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6、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
8、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应用:水的倒影、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等。
9、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角大。
应用:池水变浅、钢笔错位、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等。
10、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平面镜的作用:①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使物体成像12、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大小相等②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成虚像13、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小孔成像为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14、放大镜、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15、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汇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透镜)。
16、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体的位置(光路的可逆性)。
17、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18、眼睛就是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对于凸透镜,物体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9、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中央。
20、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1X10、Pa 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笆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 35〜42 笆,分度值为 0. 1 笆。
8、焰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焰点即焰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矶、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焰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最全面(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 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 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八九年级专用!第1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声音仍继续传播.2.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相同温度时一般有m>V 液> , 1 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二、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1.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2.人耳能听得到声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发声体振动;②频率在20 Hz~20000 Hz 之间;③有传声的介质;④响度足够大,可以引起人耳鼓膜振动.三、声音特性的辨识及影响因素1.声音特性的辨识及影响因素2.常考乐器(包含自制乐器)类声音特性的影响因素四、噪声及其防治1.噪声的定义(1)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噪声强弱的表示:人们以分贝(dB)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五、超声波与次声波六、声、光、电磁波的对比第2章光现象一、常见光现象辨识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三、平面镜成像特点(1)等大(像与物大小相等)(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3)垂直(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虚像(平面镜成虚像)四、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偏折程度最大的是紫光,偏折程度最小的是红光.五、实像与虚像类型实像虚像原理实际光线会聚形成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特点能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举例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六、红外线与紫外线红外线紫外线特性热效应、穿透能力强荧光效应、杀毒灭菌应用遥控器、红外夜视仪、红外照相、遥感卫星验钞机、灭菌灯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凸透镜与凹透镜类型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对光有发散作用三条特殊入射光线及光路图F③F③②①平行于主光轴——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延长线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方向不变①平行于主光轴——过焦点②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方向不变应用举例放大镜、投影仪的镜头、照相机的镜头、远视眼镜等近视眼镜等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示意图1.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 时(如下图所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v<2f), 应用为照相机.2.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 时(如下图所示):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v=2f), 应用为测焦距.3.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 时(如下图所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v>2f), 应用为投影仪.4.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 时(如下图所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FF为放大镜.口诀:(1)凸透镜静态成像规律:一倍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分大小,近大远小;(2)凸透镜动态成像规律(成实像):①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变大;②物远像近像变小——物体远离透镜,像靠近透镜,像变小;③物像异侧——物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三、眼睛的成像原理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四、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及其矫正近视眼远视眼示意图视物特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成因及成像位置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办法配戴凹透镜(发散光线) 配戴凸透镜(会聚光线)记忆口诀近前远后——近视眼光线会聚于视网膜前,远视眼光线会聚于视网膜后近凹远凸——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第 4 章 物态变化一 、常见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 1. 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示意图升华(吸热)熔化(吸热)汽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凝华(放热)注: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 固态是放热过程. 2."白气"现象的辨识:“白气”不是气态,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具体形成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如冬天口中哈出“白气”、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白气”;(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如冰棒周围冒"白气”、深秋湖面出现“白气" .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如:烘干机烘干湿衣服;(2015.5 第 1 空)2.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如:吹风机吹 头发;3.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如:晒粮食、衣服时将其 摊开.三 、熔化、凝固图像的理解晶体非晶体举例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液态固态气态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吸收热量图像T温度/℃DBCt2时间/min温度/℃0 时间/min图像解读AB段:温度升高,为固态;BC段: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态,熔点为T₁;CD段:温度升高,为液态B点:开始熔化;C点:完全熔化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放出热量图像.(温度/℃C BAt t₂时间/min温度/℃0 时间/min图像解读DC段:温度降低,为液态;CB段: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态,凝固点为T₂;BA段:温度降低,为固态;C点:开始凝固;B点:完全凝固持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第5章内能内能的利用一、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1.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如墨水在热水中散开得快,"花气袭人知骤暖"等.T3.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1)常见分子运动现象举例:闻到各种气味;墨水滴入水中后水变色;墙角放煤,日久变黑.(2)常见机械运动举例:风沙飞舞、树叶飘落、PM2.5、霾等.4.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3)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三、比热容的理解及应用举例1.比热容的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如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有关,与温度、吸放热、质量无关.2.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举例(1)做冷却剂,如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等;(2)取暖,如用水作为暖气片、热水袋的传热介质等;(3)调节气候,如人工湖等.四、热值的理解热值是燃料的固有属性,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多少、状态、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五、汽油机冲程辨识及能量转化六、常见能量转化举例( 1)电动机(电动自行车、电风扇等):电能→机械能;(2) 热机:内能→机械能;(3) 火力发电: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4) 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机械能→电能;(5) 光伏发电:太阳能→电能;(6)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内能;(7) 给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8) 蓄电池工作:化学能→电能.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密度的理解1.质量: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物态无关.2.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状态、温度(如水在4 ℃时密度最大)等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第 7 章 机械运动一 、参照物的选取 1. 判断所选参照物2. 参照物选取的原则(1)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将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 、运动状态判断示意图三、 - 1、s-1 图 像 的 理 解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频闪示例s-t 图像s/m0 t/sv-t 图像v /(m · s')0 t/sv/(m · s ⁻ ')0 t/ss/m0 t/s分析 相对对象对象 运动对象 静止位置 改变位置 不变 参照物找个和研究对象有 位置变化的物体找个和研究对象没 有位置变化的物体研究对象运动研究对 象静止 确定研 究对象(1)利用:跳远前助跑,洗衣机脱水,撞击锤柄使锤头套紧等;(2)防范:安全带,安全气囊,保持车距,乘公交车时拉好手环等.四、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五、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判断1.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大小(1)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不受推力),不受摩擦力,摩擦力为0;(2)用力推静止在水平面的物体,物体未动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3)用力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时,摩擦力大小不变.六、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1.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相同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第9章压强一、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实例方法实例增大压强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飞镖的尖头很尖、推土机的铲刀、菜刀刀刃很薄、缝衣针做得很细等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等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铁轨轨道的枕木等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货车严禁超载、现代建筑中采用空心砖等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1.根据公式p=p液gh,当液体密度p液相同时,深度h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根据公式p=p液gh,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p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注:“深度h”是指从液面到该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如下图所示.hn=40cm三、连通器及应用举例1.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等的.2.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举例: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锅炉水位计、船闸、地漏、乳牛自动喂水器等.四、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1.013×10⁵Pa.第11章功和机械能一、做功的必要因素1. 做功的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2. 力不做功的三种情形:(1)没有力,如人没有对空中飞行的篮球做功;(2)有力无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3)物体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如对于水平行驶的汽车,重力不做功.二、功、功率大小的比较1. 功的大小比较:根据W=Fs,F 相同时,s越大,W 越大;s相同时,F 越大,W 越大.2. 功率大小的比较(1)根据,t相同时,W 越大,P 越大;W 相同时,t越小,P 越大;(2)物体在做匀速运动时,根据,牵引力F 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快,牵引力功率P 越大.三、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1. 机械能相互转化示意图(不计能量损失,质量不变)2. 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总和不变,如忽略空气阻力时自由下落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第12章简单机械一、杠杆的分类及举例五、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 忽略绳重及摩擦)滑轮组斜面竖直方向水平方面示意图W看W x=G物h W=fs物Wr=GhW W =Gm h / Wm=fLWa W a=Fs =F ·nh Wa=Fs=F ·ns物W=FL机械效率(η)第13 章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结构如下.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与质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的负电荷二、电荷、电流1. 摩擦起电(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如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2)实质:电荷(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如摩擦后的气球能吸起碎纸屑等.2.两种电荷(1)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运动方向相反.三、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注: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外加正向电压时有电流通过,加反向电压时电流不能通过.四、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同种材料的导体在同一温度下,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3)同一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一般变大,如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第14章 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规律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R₂₂S₂U₂S电压关系U=U ₁+U ₂(串联分压原理)U=U ₁= U ₂电流关系I=I ₁=I ₂I=I ₁+I ₂(并联分流原理)电阻关系R=R ₁+R ₂第15 章 电功率一、电热的利用和防止举例1. 利用: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等;2. 防止:散热窗、散热片、散热孔、电脑的微型风扇等.二、焦耳定律及其理解1.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 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为Q=P²Rt.2. 电热大小比较:(1)串联电路中I 、t 相等,R 越大,Q 越大;(2)并联电路中U 、t 相等,R 越小,Q 越大.R U I R第16章 生活用电一 、家庭电路组成及各元件的使用要点注:(1)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不能随意更换更粗的保险丝,不能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2)试电笔可以分辨火线和零线,使用时金属笔尖接触待测导体,手接触笔 尾金属体;如果氖管发光,说明笔尖接触的是火线;如氖管不发光,说明笔尖 接触的是零线.二 、家 庭 电 路电 流 过大 的 原 因1.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如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或多个用电器同时使用.2. 短路:如改装电路时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电线绝缘皮破损、老化. 三 、安 全 用 电 原 则1.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2.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切断电源开关;3.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4.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如湿手不摸用电器,不在电线上晾衣服;5.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6. 不能将三线插头改为两线插头使用;7. 如有人触电勿直接接触,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使人体与带电体 分离 .火线 零线 地线开关和被控用 电器串联,接在 火线上,各用电器之间并联三孔插座左孔接 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 (左零右火上接地)进户线二接在干路中,串 联在火线上,起 保护电路和用电 器的作用两孔插座左孔接 零线,右孔接火 线(左零右火)00 0螺旋部分接零线 火线通过开关接 到螺口灯泡的尾 部空气第17章 电与磁一 、磁性、磁场和磁感线1. 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实存在的物质.3.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4. 磁感线:是人们假想的、用来描述磁场的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5.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 (北)极出发,回到S (南)极,如下图所 示.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条形磁体蹄形磁体6. 地磁场: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如上图所示. 7.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 、安培定则如右图所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 的 N 极 .三 、电 磁 铁 磁 性 强 弱 的 影 响 因 素1.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2. 匝数一定时,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 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四、电磁继电器1.实质: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2.特点: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通断.五、四种电磁现象的辨识装置图第18章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电磁波的理解及应用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v≈3.0×10⁸m/s, 等于光速.3. 波速(v)、波长(λ)、频率(f) 之间的关系:v=λf.同一介质中(速度一定时),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4.常见的电磁波举例:电磁波按频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等.5.电磁波的应用举例:广播(收音机)、电视、遥控器、移动通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手机、微波雷达、Wifi、4G 网络、对讲机、微波炉等.二、常见的能源分类及举例1.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2.一次能源: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二次能源:电能.3.非清洁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清洁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注: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核能.三、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理解:(1)所有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它涉及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
以下是初中物理各章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理初步- 物理学的定义: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 测量基础:长度、质量、时间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 误差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 第二章:机械运动- 描述运动: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 运动的图形表示: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
- 力的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
# 第三章:力和机械- 力的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本力的性质。
- 杠杆原理:杠杆的种类、力臂的计算、杠杆平衡条件。
- 简单机械:斜面、滑轮、螺旋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效率。
# 第四章:密度和浮力- 密度的定义: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 密度的计算:不同物质的密度比较。
- 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
# 第五章:压强-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连通器的原理。
- 大气压强:大气压力的测量,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 第六章:简单机械(续)- 机械功:功的定义、计算和单位。
- 机械能: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 第七章:热现象- 温度的概念:温度的测量和单位。
- 热传递: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
- 热膨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膨胀规律。
# 第八章: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和曲面镜的成像。
-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的成像原理。
# 第九章:电现象- 静电现象: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
- 电路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图的绘制,电流、电压的分配规律。
# 第十章:电能- 电能的计算: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电能的转换:电热、电光、电声等现象。
- 安全用电:电气火灾的预防,触电急救知识。
(完整版)重点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归纳精华
精心整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1)音调:(2)响度:6.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4.温度计使用:(1);(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5.6.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九年级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每章知识点归纳】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的概念3. 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质量的概念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 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重力的计算、地球表面的重力、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6.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的概念和应用二、电学1. 电荷和静电:电荷的性质、静电的产生和释放2.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元件3. 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4. 电能和电功:电能的定义和计算、电功的概念和计算5. 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和表示、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发电机和变压器6. 电磁波和光学:电磁波的特性和分类、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折射和成像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和计量、热量的传递和测量2. 热能和内能:热能的定义和计算、内能的概念和变化3. 理想气体和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的建立和应用4. 热传导和热辐射:热传导的原理和应用、热辐射的特性和应用5. 相变和热力过程:相变的规律和图示、热力过程中的物理量计算四、光学1. 光的传播和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波动特性、镜子成像和透镜成像2. 光的色散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现象和折射定律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件、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定律4. 光的偏振和光的多普勒效应:光的偏振现象和应用、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和应用五、核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元素周期表2. 放射性衰变和核能:放射性衰变的类型和规律、核能的利用和风险3. 核反应和核能源:核反应的类型和应用、核能源的利用和挑战4. 粒子物理学: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应用以上是九年级物理每章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物理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甚至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组成的微小颗粒。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为负电荷。
3. 原子的核外结构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称为核子,围绕核子运动的电子称为核外电子,电子在原子核的外层云状分布。
4. 原子的量子结构原子的电子是按能级分布的,在不同的能级上有不同数量的电子。
5.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不同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根据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来排列。
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第二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光遇到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光的折射光线由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和折射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折射定律。
3. 光的成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倒立放大虚像;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相反。
第三章:电磁学静电充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正电荷和负电荷相互吸引,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可以通过摩擦、感应和接触等方式产生。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质有关,可由欧姆定律来描述,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是指磁场中的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当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变化磁通量的速率成正比。
第四章:力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位移的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
最全面(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最全面(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1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度,在0 度和100 度之间分成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每一章
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每一章初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性质、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能量的转换等。
以下是初中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理世界的初步认识1. 物质的组成:了解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2. 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和单位。
3. 密度:学习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特性。
#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区分平动和转动,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2. 运动的图形描述:学会用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描述物体的运动。
3. 力的作用:理解力的概念,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第三章力与运动1. 重力:了解重力的来源和计算方法,认识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摩擦力:学习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掌握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3. 浮力: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力的计算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 第四章能量1. 能量的概念:理解能量的定义和守恒定律。
2. 功和功率:学习功的计算公式,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理解功率的概念。
3. 简单机械:了解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 第五章热现象1. 温度与热量:区分温度和热量,学习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2. 热膨胀:理解物质在受热时体积膨胀的规律。
3. 热机: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四冲程循环。
# 第六章声音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声音是如何通过振动产生并需要介质传播的。
2. 声音的特性: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物理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3. 声音的利用: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超声波和次声波。
# 第七章光现象1. 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2. 反射和折射:学习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了解平面镜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3. 光的颜色:掌握色散现象,了解颜色的形成和三原色的概念。
# 第八章电现象1. 静电现象:了解电荷的性质,学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最完整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全集(精华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w ) P= W/tW :功 t :时间 压强 p ( Pa ) P= F/S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p( Pa )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 :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热量 Q ( J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 重力 密度 合力 V (m/S ) v= S G (N ) G=mgρ (kg/m3) :路程 /t :时间 m :质量 g :9.8N/kg 或者 10N/kgρ=m/V m :质量V :体积F 合 (N ) 方向相同: F 合=F1+F2 方向相反: F 合=F1—F2 方向相反时, F1>F2浮力 浮力 浮力 F 浮 (N) F F 浮 (N) F F 浮(N) 浮=G 物— 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F 浮=G 排 =m 排 g=ρ 物体漂浮或悬浮 液 gV 排 G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 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的竖直距离)(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Q=cm △tc :物质的比热容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 L1 :动力臂 F1L1= F2L2 F1 F2:阻力 L2 :阻力臂m :质量△t :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 :热值定滑轮 F=G 物S=h F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 F= (G 物+G 轮)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Q (J ) Q=mq m :质量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I (A ) U (V ) 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滑轮组 S=n h机械功 F= (G 物+G 轮)n :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R (Ω) R=R1+R2+ W (J ) W=Fs F :力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欧姆定律 电流 电压 电阻 I (A ) U (V ) R (Ω)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I=I1+I2+ U=U1=U2= = + + s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 W 有总功 W 总 W 有=G 物 h I= U/R W 总 =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机械效率 功率 Pη= ×100% 电功 W ( J ) U :电压I :电流W=UIt=Ptt :时间电功率 P=UI=I2R=U2/R R :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P :电功率磁感应原理。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以下是初中物理的所有章节知识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定义、物理量、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验和观察方法。
2. 运动和力:速度、位移、加速度、力的定义和计量、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图像和图表、摩擦力、重力、支持力、弹力。
3.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物质的三态、密度、表面张力、粘性、热量和温度。
4. 波动和声音:波的定义和特性、机械波和电磁波、波的传播、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
5.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物体、光的色散、光的成像。
6. 电学:静电、电荷和电场、电势差和电压、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电路的连接、电功和功率、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磁场的概念。
7. 热学:热量和温度、热传导、热辐射、热膨胀、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热量的转化。
8. 功和能量:功的定义和计算、机械能和能量转化、动能和势能、能量守恒定律。
9. 最后,也是重要的一个章节是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的步骤、科学实践和科学伦理。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初中物理的各个方面,并且是学习物理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将逐渐扩展和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更复杂的物理问题。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可能会超过文本限制,请见谅。
以下是继续写的内容:10. 核能与原子物理: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同位素、放射性衰变、核能的利用与应用。
11. 力学:功、机械效率、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滑轮、倾斜面、能量转化的因素。
12. 电磁学: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电磁波、电磁谱、电磁感应、远离的电荷相互作用、电场力线、电路中的等效电阻。
13. 材料与磁学:纯净材料和混合材料、磁场和磁性、磁场对物质的影响、磁场的应用、电磁铁。
14. 工作学科、能量资源:电能、热能、能量转换、能源消耗与可再生能源。
15. 泉涌:涡旋、漩涡、喷射、涡流。
物理每章知识点总结初中
物理每章知识点总结初中第一章机械1. 机械基本概念机械是物体相对运动时,随时间所发生的现象的一种总称。
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通过这些概念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分别是惰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定律。
4. 力和力的计算力的概念和计算是力学的基础,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状态的原因,常用单位是牛顿。
5.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第二章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在自然界中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反射是光线遇到表面发生改变的现象。
2. 光的折射和色散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色散现象。
3.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主要包括凸透镜、凹透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
4.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光学的一个重要特性。
第三章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运动的平均程度,热量是一种能量的形式。
2. 物体的热传导物体的热传导是热学的一个重要现象,热传导可以通过导热系数和温度差来描述。
3. 物体的状态变化物体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状态变化,包括凝固、融化、汽化和冷凝等过程。
4. 热机和热力学定律热机是利用热能做功的装置,热力学定律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第四章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属性,它可以产生电场,电场是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状态。
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力。
3. 电压和电功电压是描述电场的强弱程度,电功是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做的功。
4. 电路和电磁感应电路是电流的路径,电磁感应是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
第五章原子物理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主要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引力和物质的结构引力是宇宙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物质的结构主要包括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 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亦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 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一→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21.液体沸腾的条件: (1) 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2.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一-液化(2)雪、霜一-凝华23.使气体液化的途径: (1)降低温度(2) 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X 108m/s。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精华版)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等。
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测量结果由三部分组成:确定值、估读值、单位。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v=s/t 平均速度: v=s/t 1m/s=3.6km/h 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通常情况:固体>液体>气体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4.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至20000Hz,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即人距离障碍物17m以上。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每一等分为1℃。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100 度,在0 度和100 度之间分成100 等分,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6.7.8.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而非晶体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 上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AB 段处于固态,在 BC 段是熔化CD 段处于液态;而 DG 是晶体凝固 曲线图, DE 段于液态, 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FG 处于固态。
13. 要吸热。
14. 15.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沸点 )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 (2)液体表面积; (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 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8 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 米/秒。
3×10 8 3×10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 ,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视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 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3 -1米; 1 分米 =0.1 米=10 米米; 1 毫米 =0.001 米=10 米 1 千米 =1000 米=10 -2 -3 1 厘米 =0.01 米=10 1 米=106 微米; 1 微米 =10-6 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 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 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 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 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 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乓球直径;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 测量。
如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写出来) ?(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 (4)估测法 :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的物体 )叫参照物 .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 运动。
11. 12.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 /秒;千米 /小时。
1 米/秒=3.6 千米 /小时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 13. 14. 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 (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 毫克(进率是千进) 1 吨=103 千克 =106 克=109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 ,状态 ,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 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 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 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 6.使用天平应注意: (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 (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