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可能性教案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重点
能够预测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能用比率准确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
用来做游戏的扑克牌和花卉卡。
教具
扑克、硬币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预习反馈 复习引入
1、生活中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如何预测一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可能性。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分享交流 主动构建
1、出示例3:将下列7张牌和允后倒扣起来,从中任取一张,取到哪一中图形的可能性大?哪一中图形的可能性小?
1张 4张 2张
(1)、请猜一猜,哪一种的可能性大?哪一中图形的可能性小?
生猜。
(2)、交流:并总结:抽出牌的可能性与牌的花色所占的比率有关。如果某种花色所占的比率最大,抽出的可能性就最大,花色所占的比率最小,抽出的可能性就最小。
(6)、这说明了什么?
2、甲、乙两人玩抽牌(4张牌上分别标有1、2、3、4)游戏。约定任抽一张。抽出的数小于3,则甲胜;抽出的数大于3,则乙胜。这样约定公平吗?你会选择谁?
(1)、理解题意,说一说要求是什么?
(2)、交流。
引导学生用比率来说明,让学生明白,小于3的数占3/4,大于3的数占1/4,抽到小于3的可能性大,抽到大于3的可能性小。所以不公平。
3、小结:通过这两道题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巩固练习 形成能力
1、游戏:
(1)出示要求:每组准备1个盒子和8张完全一样的纸条,并在每张纸上分别标上“△、☆、□”中的种,和匀后放在盒子中任抽一张,抽到那种记号的可能性大?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 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转转盘中的可能性大小与圆盘圆心角所对的面的大小有关。
2 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通过试验活动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态度,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守株待兔”动画。
教师:农夫天天等着捡兔子,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可能捡到,可能捡不到。
教师:两种可能都有,但哪种可能性大一些呢?学生:捡不到兔子的可能性大一些。
教师:为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多种理由,例如兔子有经验了,不再来撞树了;或者兔子本来就很少,兔子撞树的事件也非常少见等理由。
教师: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
(揭题:可能性的大小)教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怎么样来判断?依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课后反思:由故事引入可能性的大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本身就是与生活中的事件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启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教学1.转转盘猜测教师:同学们,喜欢玩转转盘游戏吗?学生:喜欢。
图1教师:老师这儿有1个转盘,(多媒体课件出示,如图1所示)如果转动转盘,请你猜一猜,指针可能停在哪儿呢?学生猜测:可能停在红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区域.教师:也就是说有几种可能?学生:2种。
教师:下面,老师准备换1个转盘,多媒体课件出示(如图2所示),如果转动转盘,请你再猜一猜,指针可能停在哪儿呢?有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学生:可能停在红色区域,也可能停在黄色、蓝色、白色区域。
有4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 第一课时 说课稿-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西师大版一、教材分析《可能性》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并能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事件。
2. 让学生能够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用分数来表示。
3. 实践应用通过具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六单元撰写:汪忠授课:汪忠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第六单元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2)通过活动,体验时间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在猜想、验证并通过充分交流过程中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进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可能性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应用价值与乐趣。
(二)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全面、正确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会正确地判断各类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学会设计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案。
2、难点: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能阐述自己的理由。
3、关键:教学中,教师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密切联系他们学习与生活实际作为素材;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教科书分析(含综合应用)本单元在学生知道某些事件发生的随机性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有小,并且辩证地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共安排了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五。
3个例题虽然都是在讨论可能性的大小,但侧重点不同,程度上也有一定差异。
例1以商场有奖促销活动为背景,以转盘抽奖的方法,通过对抽奖转盘的设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科书有意识地将转盘进行等分,并将纸巾、香皂、洗发水、自行车等4种奖品分别放在每一份内,由于每种奖品所占的总份数不同(如自行车占了12份中的1份,纸巾占了12份中的7份等),学生会借助已有的分数相关知识,判断获得哪种奖品的可能性大,哪种奖品的可能性小。
例2在例1直观感受、判断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扑克牌为素材,用了2种不同花色(黑桃和方块)的牌,其中一种有4张,另一种仅有1张,并且与前一种中的一张同符号(都是A)。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可能性 第一课时 说课稿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 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_西师大版说课设计6.1 可能性第一课时(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可能性》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等可能性以及利用等可能性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材没有直接描述等可能性这一概念,而是让学生感受到在一些游戏活动中,所制定的规则对每个队或每个同学,都是公平的。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来感受等可能性的相关知识。
教材在例1中,创设了“哪个班先开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通过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对于比赛双方来说可能性的大小是相同的;教材在例2中,创设了用抽签的方法确定一组同学去游园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了解通过抽签的方法来确定哪个组去游园,对每个组来说可能性的大小是相同的。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判断较复杂的事件有多少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在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物出现的可能性;在中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进一步学习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认识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些内容都为本的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实验、分析、讨论,从而掌握如何根据等可能性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以及如何判断某一事件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2.经历相互交流、质疑、讨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探究、游戏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探究的过程,续抛5次,并汇总各小组的数据,让学生做出判断。
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到动手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初步体验——阅读材料,科学验证,再到反思感悟的过程,同时,也体验了发现知识的过程。
第六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可能性(2)-(教案)2023-2024学年《新征程》五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
第六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可能性(2)(教案)20232024学年《新征程》五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学习《新征程》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第2课时,可能性(2)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重点讲解可能性(2)的概念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可能性(2)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可能性(2)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可能性(2)的概念,掌握求可能性(2)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可能性(2)的概念,掌握求可能性(2)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可能性(2)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可能性(2)的概念,解释可能性(2)的含义及其求法。
3. 例题讲解:出示典型例题,讲解求可能性(2)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可能性(2)概念:求法: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可能性(2)就是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B. 求可能性(2)的方法是将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次数。
C. 可能性(2)的值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2)计算题:求下列事件的的可能性(2)。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执教者:康居西城小学谷英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19页《可能性》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会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有关;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提高分析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交流。
3.通过活动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喜爱数学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有关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四年级我们曾研究过可能性现象,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大小。
二、自主提问目标导向关于可能性的大小,你想知道什么?三、开放设计感悟新知1、体会可能性大小与所占面积有关有奖销售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这不有一家超市准备开业,也想进行购物抽奖的活动。
说明如下:(课件:凡购物满100元,可凭小票参加“幸运转盘”游戏1次,1张小票限参加1次)奖品有:纸巾、香皂、洗发水、自行车。
可能会抽中什么呢?转盘设计有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好?2、体会可能性大小与份数有关(例1)(1)小组合作,设计转盘。
事实上,商家在设计转盘时是很有讲究的。
你们抽奖的时候注意过那个转盘吗?它的奖项是怎么分布的?这是一个商家转盘的初步设计,把这个转盘平均分成12份,各奖项应该如何设置呢?你能帮帮忙吗?活动要求:1、作为商家,你打算怎么设计转盘?小组内商量商量。
2、在转盘贴上奖项:纸巾、香皂、洗发水、自行车。
小组活动(师巡视收集不同方案)(2)集体交流,选择转盘。
转盘设计完毕,各位消费者,排好队,看看这几个转盘,你最想到哪个转盘处抽奖?事实上商家的转盘和这个很相似?看看,在这个转盘中,获得什么奖品的可能性大?哪个最小?(书中转盘)说说你怎么看待这些抽奖活动?小结:商家设计这样的抽奖活动是按一定的比率进行的,如果碰到商家搞这种摇奖促销活动,要学会理性分析,不要为了凑够抽奖钱数而去盲目购物。
五年级数学上册 可能性教案 西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活动,理解可能性、必然性以及随机性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必然性、随机性的概念。
2. 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可能性、必然性、随机性的概念。
(2)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必然性、随机性、可能性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运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抛硬币、抽奖等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必然性、随机性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求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必然性、随机性、可能性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求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
4.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可能性、必然性、随机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扑克牌游戏、骰子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概率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节 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可能性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节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可能性西师大版一、课题名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2节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可能性西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变换方法。
2. 让学生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运用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图形的变换方法和面积计算。
2. 难点:图形的翻转变换以及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圆规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彩纸、剪刀、胶水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变换吗?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基本变换,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2. 课堂讲解课本原文内容:(1)平移变换: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2)旋转变换:将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翻转变换:将一个图形沿某个直线翻折,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分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翻转变换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加深对变换方法的理解。
3. 练习练习题:(1)请将下列图形进行平移、旋转、翻转变换,并画出变换后的图形。
(2)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4. 小组合作(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图形的变换和面积计算为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具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掌握面积计算的基本技巧。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可能性》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可能性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主要教学事 件产生的等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引导猜测、操作、验证,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掷硬币、抽签、转转盘等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体验, 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新知得以生成。学生经历知识发展与变 化的过程,并能结合自己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学习方法,享受游戏中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知识的内动力。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始终保持愉 快的心情,情绪高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分析 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可 能 性》板书
掷硬币——可能性相等
抽 签——可能性相等 事件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得出有4种结果。 指名说一说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学生汇报预测:有4种结 果,即第一组被抽到、第二组被抽到、第三组被抽到或第四组 被抽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可能性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可能性西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可能性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可能性这一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可能性的基本概念,知道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
2. 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3. 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以及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2. 红色和蓝色的小球:用于概率实验。
3. 可能性的相关题目: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案例。
3. 概率实验:让学生进行红色和蓝色小球的概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可能性的题目,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可能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可能性必然事件特点:一定会发生不可能事件特点:一定不会发生随机事件特点: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事件属于哪种类型?(1)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2)太阳从西方升起。
()(3)明天会下雨。
()答案:(1)随机事件(2)不可能事件(3)可能事件2. 题目: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抛一枚硬币,正反面各有一半的概率,求正面朝上的概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2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根据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3. 概率的计算4. 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通过实际案例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概率知识,如掷骰子、抽签等。
(2)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确定发生的?有哪些事情是不确定发生的?2. 探究新知(1)讲解事件的可能性,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的区别。
(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让学生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2)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5.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本节课通过讲解可能性知识,让学生掌握了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可能性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计算可能性的方法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计算可能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讲解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可能性是描述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可能性知识。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概率的计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等。
(2)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可能性相关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可能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可能性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可能性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参考文献1.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数学[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部分。
这一部分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知识的关键环节,涉及到了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可能性-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可能性-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概述1.1 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可能性大小通常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来表示。
例如,抛硬币的结果只有正面或反面,这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都为50%。
1.2 可能性的表示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数字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某个学生考试得了90分,他有90%的可能性得到A这个好成绩。
1.3 增加或减小可能性增加或减小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大直接发生的情况,例如增加投进篮球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练习增加球技。
2.减小外界干扰的情况,例如减少生病的可能性,可以注意卫生、饮食等。
3.增加帮助的情况,例如增加考试的可能性,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二、教学内容2.1 学习目标1.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方法。
2.2 学习重点1.可能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方法。
2.3 学习难点暂无。
2.4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解、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忆各种日常生活中可能性的例子,例如抛硬币、掷骰子、摸彩票等。
第二步:学习可能性概念和表示方法•定义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描述一件事情的可能性大小的词语。
•介绍用数字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并让学生猜测一些实际例子的可能性大小。
第三步:掌握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方法•介绍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实际行动。
•分别给学生一些实际例子,让他们思考该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然后再进行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思考。
第四步:实践练习•分组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活动,如掷骰子、猜拳等,并让学生在进行活动的同时体会可能性的变化和增加减少可能性的方法。
第五步:总结归纳•通过学习与活动、练习,对可能性的认识进行总结归纳。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和活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掌握一些增加或减小可能性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可能性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可能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根据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介绍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
2.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判断事件是确定性事件还是不确定性事件。
3. 可能性的计算: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进行计算。
4. 可能性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根据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推理。
2. 教学难点:可能性的计算和应用,特别是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含义。
2. 新课导入:介绍可能性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机会大小。
3. 活动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判断事件是确定性事件还是不确定性事件。
4. 讲解计算方法:介绍可能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进行计算。
5. 应用练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可能性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概率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次课程的内容。
2. 预习作业:布置下一次课程的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下一次课程的内容。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0:可能性 第1课时
教案标题: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40:可能性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可能性的概念。
2. 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1. 可能性的计算。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骰子、扑克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骰子,提问:这个骰子掷出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个普通的骰子有6个面,分别标有1到6的数字,掷出的数字有6种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提问:这个立方体掷出的面有几种可能性?2.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立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数字,但我们可以确定它有6个面,因此掷出的面有6种可能性。
3. 教师出示两枚硬币,提问:这两枚硬币掷出的结果有几种可能性?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两枚硬币掷出的结果有4种可能性: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就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结果的种类数。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红、黄、蓝、绿4种颜色球的袋子,提问: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可能取出哪种颜色的球?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可能取出红球、黄球、蓝球或绿球,共有4种可能性。
3.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的袋子,提问: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取出白球和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4.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白球的数量多于黑球,因此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于取出黑球的可能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及其判断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例如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可能性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可能性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概念,能够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2.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2. 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3. 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可能性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红色和蓝色的小球,引导学生思考:从盒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可能抽到红色小球还是蓝色小球?(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情况既有可能抽到红色小球,也有可能抽到蓝色小球,我们称之为不确定事件。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骰子,引导学生思考:掷骰子时,可能掷出哪些数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掷骰子时,可能掷出1、2、3、4、5、6这六个数字,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 讲解可能性表示和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在数学中,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
例如,掷骰子时,掷出数字1的可能性为1/6。
(2)教师出示一个转盘,将其分为8个等份,其中2份为红色,3份为蓝色,3份为绿色。
引导学生计算:转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3)学生计算后,教师总结:转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2/8,即1/4。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5个红球、3个蓝球和2个黄球的袋子,引导学生计算:从袋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抽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2)学生计算后,教师点评并总结:抽到红球的可能性为5/10,即1/2。
5. 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装有若干个小球的袋子。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从袋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可能抽到哪些颜色的小球?各种颜色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可能性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可能性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符号表示事件的可能性。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3. 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2. 掌握表示可能性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可能性的概念。
2. 解决与可能性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
2. 引入本课时的主题——可能性,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可能性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简单的可能性问题,如掷骰子、抽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和符号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如用分数或百分比表示。
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可能性问题。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的内容,总结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师强调可能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时间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导入、新课导入、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可能性(例3)》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可能性(例3)》︳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3. 可能性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可能性的判断。
2. 教学难点:可能性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探究新知(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3)可能性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实践应用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事件,分析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3. 可能性的计算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可能性(例3)》的教学设计,适用于2000字以内,不含图片、表格、电话号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可能性的计算补充和说明: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的概率。
在数学教学中,可能性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可能性计算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确定事件的可能性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是指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可能性
一、教学内容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出所有的可能。
2.定性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来。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原来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但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理解有困难,并且《标准(2011)》对这部分内容也进行调整,第一学段不再学习概率的内容,将可能性的教学移到第二学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三、编排特点
1.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
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简单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
《标准(2011)》中也提出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加强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使这部分内容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2.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
本单元教材不仅利用丰富多采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以“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例1)、大量的活动(做一做、例2)等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逐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其次,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抛硬币、掷骰子等,这些活动都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更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思考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次,教科书第49页编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整理。
要体验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相关试验活动或游戏活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摸球时不能看着球摸,也不能摸完一次后不摇匀球就接着摸,这样都不能很好地体现随机性。
教材在相关例题及习题中明确提出了“放回去摇匀再摸”“按要求涂一涂”“随意摸一张”等要求,对学生的试验和游戏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主题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还可以利用买体育彩票、抽奖等现实题材来引入可能性的内容。
2.例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由主题图的情境自然引出例题的学习。
原来教材安排的摸球活动,这里的抽签游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体验,可以让学会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
例题通过一次一次的抽签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次,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这里让学生体会有三种可能,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小明抽到跳舞后,剩下的两张,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体会有两种可能,并且不可能是跳舞。
最后只剩唱歌,小雪一定会抽到它。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实践、描述和交流充分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例2:正向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例2和例3都是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分别从正反两个方向体会。
例2编排分两个层次:一是,列出可能发生的结果。
通过摸棋子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试验后列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也可以让学生先猜测后验证。
二是,通过统计规律,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接下来,让学生在收集、分析数据以及讨论交流统计结果的活动中,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试验的情况作出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单次试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但当大量重复试验就呈现一种规律。
比如老师可以提问:再摸一次一定能摸到红色的棋子吗?让学生体会:再摸一次,两种颜色的棋子都有可能,但是摸出红色的可能性大。
4.例3:逆向推理,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同样是通过统计规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这里是根据摸棋子试验的统计结果来推测原来盒子里的球那种颜色的多,通过实际验证,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时可以分小组活动,记录统计的结果,从每次摸出的情况到小组统计的结果,最后到小组汇总的结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试验次数足够多时,实验数据呈现出的统计规律性。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借助观察、猜测、实验等来体验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对于不确定性现象和可能性,第二学段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
在教学中,不管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还是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教师都应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主动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但也要注意一点,虽然在这儿都是借助于实验来验证,但也要逐渐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所呈现的规律性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随机现象“初步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肯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
一、利用的数学知识
1.组合(两个骰子上的数字之和)。
2.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每个骰子上可能的结果是1至6六个数,组成的和可能是2至12的所有数,不可能是1或13等数)。
3.可能性大小(组成的和是2至12中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二、活动步骤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
(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
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
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
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