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的绘画
郎世宁的《八骏图》
艺术品知识清郎世宁《八骏图》清郎世宁的八骏图纵:139.3公分,横:80.2公分本幅虽然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著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
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1723-1735)的作品。
他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结合西洋画,色彩明暗聚焦透视的绘画手法。
八骏图,是在一棵壮实粗大的柳树下,在境界秀丽视野开阔的环境中,画着色彩不同的八匹骏马,神态各异造型逼真色彩外貌十分准确生动无不栩栩如生。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中国美术——郎世宁《心写治平图》
中国美术——郎世宁《心写治平图》这是《乾隆帝后妃嫔图卷》,长6.8米,宽半米,和乾隆皇帝的肖像画一样绘制于乾隆元年,作者是意大利来的画师——郎世宁。
这幅画里共有13位人物半身像,乾隆皇帝,皇后以及十一位嫔妃。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完成之后,乾隆皇帝给它取了个名字——《心写治平》图。
我们大家听过一句话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乾隆皇帝在它的卷首上用心写治平这四个字来为一幅画做了这样一个名字,我想是乾隆皇帝志得意满,自己志向的一个表露。
我们再来看看这《心写治平图》,乍一看,你是不是觉得怎么这些嫔妃都长一个样,清一色的柳叶眉,丹凤眼。
后来才有人揣测出来假设画出的样貌有大大差异,引起了哪个嫔妃的不满,郎世宁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所以他就把所有妃嫔都画成标准的美人样,为了取悦妃嫔,取悦乾隆皇帝。
这些人像我们看着差不多,一是因为她们的服饰是一样的,都是冬季的吉服,吉服冠;二是她们化妆的时候会有一些比较的一致,就像我们现在流行拉个双眼皮,这种现象可能当时宫里头也会有,眉毛描成什么样,粉要怎么擦,这些都会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你要仔细看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脸的胖瘦,她的皮肤这个郎世宁很能用他的绘画技巧区分出来。
不过说到这里,我们又有一些疑问了,三百多年前的封建王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皇帝的后妃是不能随便为外人所见的,皇帝妃嫔不能为外人所看,只能供皇帝自己来欣赏,原因是他为了防止宫乱,可见汉文化对清朝有着很深刻的影响,那个时期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间是不能够随意相见的,既然如此,郎世宁作为一个男性尤其还是一个外国人,乾隆怎么会允许他给后妃画肖像画呢?原来这个郎世宁啊,是个传教士,按照罗马教廷的规矩,传教士是终身不能婚娶的,他没有后代也没有家人,也就是说,郎世宁是信奉独身主义的,有学者分析,从这一点上来说,乾隆皇帝自然就会把他和其他男性区分开来。
在绘制《心写治平图》的过程中因此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一天,乾隆皇帝带着后妃们来到郎世宁的画室中,看他作画,第二天,乾隆特意召见郎世宁问他,昨天那几个妃子哪个最漂亮?郎世宁说哎呀,陛下在看画的时候我在数地下的瓷砖有多少块,后来乾隆皇帝就叫太监去数了一下,果然跟郎世宁说的完全契合。
郎世宁作品高清全集(125张)
郎世宁作品高清全集(125张)郎世宁,1688年生,1766年逝世,意大利米兰人。
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
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既讲究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效果,注意透视和明暗,重视写实和结构准确的合理性。
由于他能画并精通建筑学,曾参与增修圆明园建筑工事。
擅画肖像、走兽、花果、翎毛尤善画马。
所作大多以西画法入绢纸,略参中法,以写实为工,专注形似。
他将欧洲的绘画品种和方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颇得皇家青睐。
去世后葬于北京阜城门外。
存世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
郎世宁《弘历采芝图轴》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郎世宁《高宗大阅兵图》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一苍水虬》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二斑锦彪》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三苍猊》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四金翅猃》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五蓦空鹊》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六墨玉璃》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七茹黄豹》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八睒星狼》郎世宁《十骏犬图之九霜花鹞》郎世宁《十骏犬图之十雪爪卢》清代郎世宁在宫廷内曾创作了《十骏犬图》轴十幅,画了十条品种高贵的名犬,分别命为:“霜花鹞”、“睒星狼”、“金翅猃”、“苍水虬”、“墨玉璃”、“茹黄豹”、“雪爪卢”、“蓦空鹊”、“斑锦彪”和“苍猊犬”。
这中间的前九条狗都属小头长吻、腰腹收缩、四肢细劲那类品种,均为出色的擅长奔跑的猎手,敏捷强壮,速度耐力惊人,成为皇帝一行围猎时的好帮手;最后那条威猛的大狗,应当是藏獒。
从画面上所题写的字句来看,这些名犬,大都是周遍各个部落的首领或地方官进献给皇帝的。
从画面上看,图中的犬,无疑是由画家郎世宁所绘,因为狗采用的是西方的素描画法,造型立体具有质感,欧洲风味很足;而图画背景部分的花草坡石,讲究皴法、勾勒,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与动物的画法相比较,二者有很大的差异,这应当是由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用传统画法补画的,但署名只有郎世宁一人。
故宫馆藏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与圆明园皇家生活
故宫馆藏郎世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与圆明园皇家生活在故宫博物院的众多馆藏画作当中,有这样一组画作,它的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宫廷洋画师——郎世宁,郎世宁(1688—1766年)是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正月观灯《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二月踏青《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三月赏桃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他历经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其画作作品有《十骏犬图》《百骏图》《乾隆大阅图》《瑞谷图》《花鸟图》《百子图》等可谓是传世经典之作。
但是今天,想要说的却是他的另一组作品——《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四月流觞《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六月纳凉《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正月观灯”、“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冬月参禅”和“腊月赏雪”——分别展现了了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生活的各种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在一年中不同的节令风俗。
这组画作为绢本设色画,单幅纵188.2cm,横102.2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所谓的绢本设色画,就是在绢上作画,用了颜色便叫“设色”。
清 郎世宁《百骏图》长卷高清版【组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长卷高清版【组图】清郎世宁《百骏图》长卷高清版【组图】清郎世宁《百骏图》长卷,绢本,设色画。
纵:94.5公分,横:776.2公分。
《百骏图》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於草原的场面。
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由舒闲,聚散不一;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法中常应用的前重後轻、前实後虚、前大後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草木、山水、人物无不写实精致。
全幅色彩浓丽,构图繁复,形象逼真。
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
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此图绘於雍正六年(1728),堪称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生于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到中国,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
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
郎世宁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目前保留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郎世宁《百骏图》稿本就说明了这一点。
「国画鉴赏」——郎世宁《雪点雕》
「国画鉴赏」——郎世宁《雪点雕》
此图绘于乾隆八年,科尔沁君王诺们额尔图稣图进贡之马,郎世宁奉命绘制,名为《雪点雕》。
郎氏曾奉命写生边疆番臣进贡良马,名叫“十骏图”。
《雪点雕》是十骏中的一匹。
他用和真马相近的大小尺寸来画这些马匹,在中国传统画法中,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所以色彩浓艳,形象逼肖。
观看雪点雕会有一种大气帝王之相的感觉。
尤其是炯炯有神的眼神,站姿祥而不燥威而不俗,在十骏中无论是外型或是命名雪点雕都堪称是帝王最爱的珍宝,所以雪点雕被称为帝王之星真是恰如其分。
其画风中融合特殊中西笔触,尤其是运用写实画派光影透视技巧,郎氏画作特别讨喜尤受皇帝欣赏。
中国古代最早描绘战争的绘画---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完整十六幅战图
中国古代最早描绘战争的绘画---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完整⼗六幅战图御题格登鄂拉斫营之战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乌什⾣长献城降通古斯鲁克之战库陇癸之战霍斯库鲁克之战呼尔满⼤捷⿊⽔围解和落霍澌之捷鄂垒扎拉图之战拔达⼭汉纳款阿尔楚尔之战平定伊犁受降平定回部献俘凯宴成功诸将⼠郊劳回部成功诸将⼠《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可称《御题平定伊犁回部全图》、《回疆⼀带得胜图》、《乾隆年间准、回两部平定得胜图》、《御题平定西征全图》、《平定伊犁受降图》等等。
实为同⼀组战图。
确切的官式名称为《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六咏并图》。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制作于乾隆⼆⼗九年(1764年),由当时清宫内的西⽅传教⼠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四⼈起稿绘图,第⼆年⼜命丁观鹏等⼈⽤宣纸依原稿作着⾊画,原图稿完成后送⾄法国雕刻铜版。
直⾄乾隆四⼗⼆年(1777年),⼗六幅原稿、铜版、印画才全部完成后并送回⾄宫廷,历时⼗三年之久,花费约204000⾥拉(法旧币制⼀⾥拉约为⼀两⽩银)。
作为战图的四位作者郎世宁、王致诚先后于1766年、1768年去世,安德义于1773年离开清宫,改任天主教北京主教,均未能见到成品。
可见成品的仅艾启蒙⼀⼈。
完整的⼀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包括16幅铜版画,18幅⽂字,⽂字为乾隆御题序、战图诗⽂等,为⽊板印刷。
在最初送⾄法国雕刻铜版完成后即印制了200张铜版画送回国内。
乾隆三⼗七年清内府⼜再印制多分。
较珍贵的200份战图⼤多被乾隆皇帝赏赐给王公⼤⾂,或分藏于各⾏宫园林中。
现可见的战图⼤多为时再版印制。
这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与后来制作的其他6组战图均收藏于西苑的紫光阁内。
直⾄1900年,⼋国联军占领北京,紫光阁悉数珍藏或掠⾄海外,或毁于战⽕。
这组战图现能完整可见的极其稀少,⼤都零散的被各国博物馆或学术机构或私⼈收藏。
⽽战图的原制铜版则⼤多下落不明,现能明确已知的⼤多收藏于德国和欧洲博物馆。
乾隆平定伊犁回部战图的史料价值《平定伊犁回部战图》①是乾隆时期为记述清廷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和天⼭南路维丵吾丵尔⼤⼩和卓部叛乱的战争⽽绘制的⼀组铜版画。
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故宫博物院藏(超高清)
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故宫博物院藏(超高清)
清郎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轴绢本设色 299.5x15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之风,一些欧洲画家开始在清代宫廷供奉。
一方面,他们接受中国传统绘画方式,采用中国笔墨颜料和纸绢作画,另一方面,他们依然坚持西洋绘画技法中的透视原则,在作品中着意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明暗、投影乃至倒影。
此幅虽未署作者名款,实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主绘,中国画家补画山水背景。
画中乾隆皇帝身着汉装,临湖抚琴,远处高山流水,喻其襟怀心境。
作者不仅通过高超的技巧和精准的透视画法成功地表现出水边亭台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而且将建筑整体复杂的结构和各个构件的细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腻的笔触与富于变化的色彩将原木梁柱的木纹和屋顶青石瓦片的肌理与质感描绘得精微而生动。
从此图中可以看到郎世宁运用焦点透视手法,按照一定的规律将所见到的屋宇移于画幅,成功地在二维平面画幅上真实地表现出多维空间,与传统中国界画描绘空间的手法完全不同。
谨严神形:郎世宁《十骏图》
谨严神形:郎世宁《十骏图》
郎世宁《十骏图奔霄骢》绢本设色
根据《石渠宝笈》及《国朝院画录》记载,乾隆八年(1743),郎世宁奉命恭画《十骏图》10轴,画的是蒙古外藩所进贡的骏马。
郎世宁《十骏图》所绘属中小型马类,产于蒙古和新疆地区的马种。
郎世宁《十骏图赤花鹰》绢本设色
郎世宁的绘画风格是以扎实的造型功底、严谨的解剖知识为基础的。
他笔下的十骏,体量饱满,毛色纯净,更为难得的是不仅形态极其写实,而且恰当地表现出了每匹骏马的神态性格。
应该说,在形神兼备上,中西方绘画有着共同的追求。
郎世宁《十骏图大宛骝》绢本设色
《十骏图》为10轴,分别命名为“奔霄骢”、“赤花鹰”、“大宛骝”、“爾云驶”、“红玉座”、“霹雳骧”、“如意骢”、“狮子玉”、“雪点雕”和“自在驈”。
《十骏图》现在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存5轴。
郎世宁《十骏图爾云驶》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红玉座》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霹雳骧》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如意骢》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狮子玉》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雪点雕》绢本设色
郎世宁《十骏图自在驈》绢本设色。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是一幅大型综合性的宫廷书画,以“百骏图”命名,共有一百头马。
这幅作品凝聚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厚重底蕴和传统的审美情趣。
作品以湛蓝的天空为背景,展示了一百头骏马在充满神奇气息的森林里奔腾、翩翩起舞,形成一道壮丽而有力量的景象。
马的头部绘制得栩栩如生,体态各异,肢体活泼,蹄子凌厉,表情深沉,充满动感,宛如生动的现实。
浑然天成的效果使作品更加逼真,观者心旷神怡。
此外,作品上的马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道士的特殊马、骑士的武装马等。
这也显示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多样性,表达了宏大的气魄和精神力量,展示了古代宫廷艺术的风采。
总之,《百骏图》展现了中国古代宫廷礼仪文化的精华,充分体现了宫廷艺术的高超技艺,展现了宫廷文化的华美和魅力。
百骏图赏析
作者简介
郎世宁
688年生,1766年逝世,原名朱塞 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 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 绘制圣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 传教,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 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背景故事
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 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 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郎氏善画马,《百骏图》是其平生百余幅马 作品中的杰作。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全 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
背景故事
陈 金 在 后重二谈来远 爷 话 梁所 的 中 某著 祖 梁请之 上 某琉《曾得璃古经知厂玩在金的谈宫二张旧中爷鉴闻内手轩》务里、一府保阎书上存善(驷有之北 院 郎在京 供 世画出 职 宁卷版 , 《上社 掌 百添, 管 骏上御 图了19马 》“96, 的臣年故 仿郎出而 本世版金 ,宁)二 于恭,爷 是绘” 其 从 相 署中小约款有 爱 到 ,“ 马 金 再仿 , 二 配郎 长 爷 上世大家仿宁了中张的就观照《画赏、马。董百。梁邦骏金某达图二十、》爷分于假临欣敏赛摹 赏 中真完 金 等”以 二 大一后 爷 臣节, 的又 画 题叙由 艺 跋述太 ,有监 提 加关偷 出 盖这偷 请乾件送 他隆作回 为品的宫 自在五 近 中 己 颗代。再印的 这 临 玺,新 一 画按故 卷 两照事 《 卷宫,百《廷颇骏百的有图骏格传》图式奇摹》装色本,裱彩,并,起每共摘先月用要就提了转 在 供三述 金 生年于 二 活时后 爷 费间, 手 三,以 中 十花为 。 元费有 清 ,了兴 亡 三近趣 后 年两者 , 为千了 金 期元解 二 ,,爷 到 《 这 了 等百些期待骏 满 限 时图 族 , 机宗 金 出》室 二 售的没爷。前有按其前了时中后经完的后济成一提来了卷供源两仿相,卷本关家临,的境仿后资很 的 来料快 郎 以。就 世 三据没 宁 千说落 《 元郎了 百 的世, 骏 价宁生 图 格所活 》 卖画潦 , 给的倒 梁 了《, 某 收百于 又 藏骏是 付 家图》 卷 便 给 魏,以金子于 作 二 丹晚 画 爷 。清 摆 两 而光 摊 百 另绪谋元一二生酬卷十。劳仿六民费本年国,则(二算在公十是抗元年了日(结战19公。争00元 时年期1)9,3曾1由经年汪被)精太前卫监后的乘的夫八一人国天陈联,璧军古君侵董 华 商 买之梁去乱 某 ,盗 到 于出 什19宫 刹39外海年,一希由带特一溜勒个达五姓,十金正岁的好生满碰日族到时宗 了,室 金汪画 二精家 爷卫借 ,作来 二为临 人寿摹 便礼了 攀送一 谈往卷 了纳, 起粹这 来德位 。 姓 国金了的 。画家名字已不可考,古玩行的人尊称他为金二爷。
01.郎世宁
宗教信仰 代表作品
《聚瑞图》、 《嵩献英芝图》、《百骏图》、 《弘历及后妃像》等
个人经历
康熙年间
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 酷爱艺术与科学,虽然不赞成郎世宁 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做一位艺术 家看待,甚为礼遇。于是派郎世宁为 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 宫廷画师每日清晨从北京东华门附近 的寓所步行进宫,七时向宫门禁卫报 到。
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来到中国,
雍正年间
《果亲王允礼像》北京故宫博物院 收藏
在雍正年间,郎世宁根据皇帝的旨意,向中 国的宫廷画家传授欧洲的油画技艺,从此,纯 属欧洲绘画品种的油画,在清朝的宫廷内也开 始流行。 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开始大规模地扩建 圆明园,郎世宁画了许多装饰殿堂的绘画作品。 在当时的满洲贵族圈子里,玩赏欧洲风味的 艺术品是一种流行的时尚。
宫廷画师 –郎世宁
(Giuseppe Castiglione)
目录
.个人简介 .个人经历 .绘画成就 .绘画贡献 .画作欣赏
姓名
郎世宁
外文名 Giuseppe Castiglione
别名
内
朱塞佩·加斯底里奥
意大利 米兰 1688 1766 宫廷画家/修道 基督教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职业
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雅好书画诗文,在 位期间重视宫廷绘画的发展。 郎世宁身为宫廷画师,将乾 隆一生中的大事都一一入 画——战争的场面,壮观的 狩猎,喜庆宴会等。他最好 的作品之一为“哈萨克贡马 图”,整个绢卷轴中笔触挥 洒自如,景色生动逼真。
《哈萨克贡马图》 现藏
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
郎世宁自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来华,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去世, 在中国共度过了五十一年。他为二百多年前中国与欧洲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重 要和积极的贡献。由于郎世宁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的艺术创作也都 以中国的人和事为题材,所以郎世宁的生平和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美术史的一 个组成部分来加以叙述和评价了。
郎世宁16幅精美绝伦的《仙萼长春册》(组图)
郎世宁16幅精美绝伦的《仙萼长春册》(组图)
这是⼀组令⼈惊艳的⼯笔画,来⾃清朝宫廷的意⼤利画师郎世宁,这组《仙萼长春图册》⼀共
有16幅,每⼀件都堪称精美绝伦。
这套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
郎世宁的《仙萼长春册》⼀共有16幅。
画⾯描绘⼀年四季不同的花卉,以巨⽯、翎⽑、⼩草等
点缀花卉,每幅均宽28.4公分,⾼33.7公分。
16幅依序为:01.牡丹图、02.桃花图、03.芍药
图、04.海棠⽟兰图、05.⽯⽵图、06.黄刺蘼鱼⼉牡丹图、07.虞美⼈蝴蝶兰图、08.樱桃图、09.
罂粟图、10.紫⽩丁⾹图、11.百合缠枝牡丹图、12.翠⽵牵⽜图、13.荷花与慈姑花图、14.⾕花稷
穗图、15.鸡冠花图、16.菊花图。
在清朝的宫廷,当时的皇帝⼤⾂和后宫妃嫔都⾮常喜欢郎世宁的画作,他们都以能拥有郎世宁
的画作引以为傲,⽽这⼀组《仙萼长春册》主要是画给后宫嫔妃欣赏的,因此画⾯⼤多充满吉
祥寓意与物事来烘托画⾯氛围,曾经有⼈说,郎世宁的花鸟画是可以作为⽣物课的挂图,因为
他画的花卉鸟⼉与实物⼏乎没有差别,看到这组作品的⼈应该同意这⼀的说法并不是出于夸
张。
郎世宁的画既有欧洲油画注重写实、明暗和透视关系的功底,⼜有中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
这16幅图也是如此,画⾯⾮常写实,笔触精细⽤⾊鲜艳,⽤的是⼯笔设⾊充分但体现了西⽅绘
画技法的特点。
牡丹图
芍药图
海棠⽟兰图
黄刺蘼鱼⼉牡丹图
虞美⼈蝴蝶兰图
罂粟图
紫⽩丁⾹图
翠⽵牵⽜图
荷花与慈姑花图
鸡冠花图
菊花图。
郎世宁绘画作品《百蝶图》赏析,一个深得康熙乾隆雍正喜欢的老外
郎世宁绘画作品《百蝶图》赏析,一个深得康熙乾隆雍正喜欢的老外
《百蝶图》(局部)
清代,郎世宁《百蝶图》(局部),绢本设色,35×22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百蝶图》(局部)
本幅作品,色彩鲜艳、亮丽,逼真写实的手法将百只蝴蝶描绘的栩栩如生。
《百蝶图》(局部)
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是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
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
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
达50多年。
《百蝶图》(局部)
郎世宁到京城就入宫成为一名专职的画家。
由于郎世宁作品采用明暗画法和写实风格,深受康
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欣赏,故郎世宁创作的作品几乎都留在宫内,民间几乎很难见到,
因而郎世宁的作品弥足珍贵。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
郎世宁《百骏图》赏析清代传奇画师-宫廷画师郎世宁有一幅名作:《百骏图》,此图绘于雍正六年,当时,郎世宁正就职于宫廷画师,这幅《百骏图》也是他早期典型代表作之一,原图绢本纵94.5cm,横776.2cm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是一个传奇画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雍正在位,正是清朝鼎盛时期,郎世宁乃一个外国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五十四年,来到中国,以传教士身份进入宫廷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在中国的绘画时间长达50多年。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意大利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因为他对艺术的向往,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不怕离乡背井,不拍语言障碍,不怕亲朋阻挠执意来到中国。
这种精神,注定他会成为艺术上的一座丰碑。
1715年,刚来中国的郎世宁,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诏入宫中,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郎世宁融通中西的技法,将西方油画明暗层次绘画技法加入传统国画中,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这种新的画风,而备受康熙,雍正,乾隆的器重。
由于,郎世宁的到来,也给清宫的绘画,带来一股西洋风,这种“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郎世宁--《百骏图》在中国从事绘画的这50多年里,他先后有很多知名画作流传出来,如他的代表作《百骏图》,《聚瑞图》,《平定西域战图》等等。
他的一生共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他平时除了绘画,还要花时间学习汉字和满文。
传教士身份的郎世宁,由于受到宫廷的庇佑,而得安宁,然而,当时清政府对西方传教士甚是不满,三朝在位期间,郎世宁也是在宫中,小心翼翼,绘画也完全按照皇帝的要求来画,先做稿本,后才能在绢上作画。
郎世宁百骏图细节图郎氏,擅长画马,这幅《百骏图》正是,正体现了郎世宁画马的真正水平。
《百骏图》作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其内容,是近百匹马,姿态各异,放牧游息于草地的场景,或立或躺,或行或停,或嬉戏,或饮水,或觅食,或求偶。
手法上,郎世宁采用西洋画法中常用的前轻后重,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的写景方法。
清朝有幅名画《大阅图》,里面画了1.6万人,画中藏着三个秘密
清朝有幅名画《大阅图》,里面画了1.6万人,画中藏着三个秘密展开全文郎世宁是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他是欧洲人,因而画作中多有中西结合的风格。
郎世宁一生作画无数,个个称得上是精品,可是有一幅画却是他晚年的巅峰之作,这幅画便是乾隆《大阅图》,而在《大阅图》中居然还存在三个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大阅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阅兵的场景,这是郎世宁的纪实性画作。
谈到金戈铁马的阅兵,确实是个令人热血贲张的话题,其实“阅兵”仪式,古已有之,相传在夏朝建立时,大禹就曾举行过阅兵仪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阅兵的次数也逐渐增多,渐渐形成了一种规制,为后世王朝所效仿。
清代阅兵仪式最为隆重,皇太极、康熙、乾隆都举行过规模较大的阅兵仪式,用以振奋军心扬威海外。
乾隆皇帝曾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八年(1743年)、十六年(1751年)、二十三年(1758年)、二十六年(1761年)和二十八年(1763年)进行过六次大阅兵,而乾隆四年时的第一次大阅兵最为盛况空前。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对自己颇为自负,如此大的场面,当然要如实记载下来。
为此,他特意命郎世宁带领着众多的宫廷画家,对大阅兵场景进行实时记录,将如此盛大场面永远留在画卷上。
其实在细致观察下,《大阅图》中的三个谜团也尤为凸显,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谈谈这三个谜团。
1.大阅甲究竟长什么样?既然是阅兵仪式,就必须要展现军人的荣光与热血,接受检阅的士兵所穿的衣服也都为戎装。
在古代,军人的戎装基本都是盔甲,这些盔甲在战场上会对士兵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是,出席阅兵这样盛大的仪式时,全副武装反倒显得有些笨重与累赘,甚至会让人产生“死气沉沉”的感觉。
为了避免此类尴尬,乾隆皇帝特旨内务府,赶制了18,000余套完全不添加铁叶的“绸面金钉”盔甲,并将其选定为大阅兵专用甲胄,即“大阅甲”。
“大阅甲”分为多种颜色,八旗军兵们可以根据自己属旗,领取相应颜色合身的“大阅甲”,并在阅兵结束后将其归还,以便下次阅兵时继续使用。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故宫博物院藏(高清)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故宫博物院藏(高清)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绢本设色332.5x2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帝大阅图》是郎世宁在宫廷的重要作品之一。
此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
乾隆皇帝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尚武精神。
画中出现的骑马形象,除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外,还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
《乾隆皇帝大阅图》中骑马者就是乾隆皇帝,他头戴金盔、身穿铠甲,骑在骏马上,精神抖擞,表情中既带有帝王的威严,又充满着自信。
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画中的乾隆皇帝五官凹凸有致,立体效果明显,他身上的盔甲也描绘得十分细致,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
大阅之日,八旗营伍既成列,兵部堂官奏请上御帐殿。
武备院先期设黄幄帐殿于凉鹰台。
上自行宫具吉服,御万吉骦。
乾隆四年(1739年)十一月,皇帝即位后首次在南苑检阅八旗兵将。
本幅是乾隆皇帝弘历29岁时的戎装像,头戴盔、身着铠,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尚武精神,应该是郎世宁的盛年佳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幅形神毕肖的“御容”肖像画,也是一幅非常成功的新体肖像画。
作品十分写实,人物相貌凹凸分明,富有立体感,盔甲亦描绘细腻,金属质感逼真。
全图画法细腻,色泽华丽,基本上以色塑形,不显线条痕迹,具有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
这类纪实性质的绘画作品,是清代宫廷绘画中最富有特色的画幅,它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可靠、不可替代的历史形象资料。
郎世宁的作品采用西洋画法,又适当揉合了中国的技法,并注重解剖结构和立体感,很受皇帝的赞许。
郎世宁不但自己绘制了大量画幅,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既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又不同于文人绘画和民间绘画的新颍面貌。
《乾隆皇帝大阅图》是郎世宁在宫廷的重要作品之一。
此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
乾隆皇帝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尚武精神。
画中出现的骑马形象,除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外,还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
《百骏图》:中国绘画艺术的极致之作 - 副本
《百骏图》:中国绘画艺术的极致之作《百骏图》是明代著名画家郎世宁所绘制的一幅巨幅卷轴画,描绘了一百匹奔驰的骏马,每匹马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这幅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珍品,已经流传了数百年,至今仍被视为中国画史上的极致之作。
《百骏图》的画面非常庞大,总长度达24米,高1米,是中国古代卷轴画中最大的一幅之一。
画面上展示了一百匹骏马在各种不同的动态下奔跑、嬉戏、互动的情景,每一匹马都栩栩如生,使人不禁想起当时的画家是如何巧妙地捕捉和描绘这些马的。
画家郎世宁用了许多细节描绘来表现每一匹马的特点和个性。
每个马头、耳朵、眼睛、鼻子、口吻、蹄子都独具特色,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低头弯腰,有的伸展四肢,有的展翅欲飞,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极为生动。
画面的构图也非常出色,画家利用透视法和层次感来表现马群的深度和远近,使画面更加立体。
此外,画家运用色彩也非常出色。
他选用鲜艳的色彩和绚烂的笔触来表现每一匹马的毛发和肌肉线条,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纸张的质感和墨水的浓淡来表现每个细节和每个马的个性特点,使画面更加具有魅力和艺术性。
总的来说,郎世宁的《百骏图》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极致
之作,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
这幅画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珍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他之后的西洋传教士画家有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艾启蒙(Ignaz Sichelbarth)、 贺清泰(Louis dePoirot)、潘廷章(Giuseppe Panzi)等。 今日郎世宁的画作在中国画拍卖 市场中是相当高价的作品,2000年他的《苹野秋鸣》卖出价是1765.5万港币,是当时第二高 价卖出的中国画。
• 郎世宁还不死心,又试了一次。1746年有5名本笃会传教士判处死刑。一日乾隆命郎世 宁呈一幅新画的画稿时,他又跪下说:“求陛下对我们忧伤戚戚的宗教开恩。”乾隆面有愠 色,不置答复,皇帝的决定是不能更改的。
• 不过郎世宁在宫中也有轻松的时刻。某日乾隆见妃嫔环绕左右时郎世宁颇感局踀不安, 就问他:“卿看她们之中谁最美?”郎世宁答道:“天子的妃嫔个个都美。”乾隆又追问:“昨天 那几个妃嫔中,卿最欣赏谁?”微臣没看她们,当时正在数宫殿上的瓷瓦。“瓷瓦有多少 块?”郎世宁回答:“30块。”皇上命太监去数,果然不错。
• 郎世宁教士1715年七月抵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 虽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 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பைடு நூலகம்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 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 是各得其时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
• 宫廷画师每日清晨从北京东华门附近的寓所步行进宫,七时向宫门禁卫报到。
• 在一所座落于庭院与御花园之间的画室内作画,直到下午五时为止。这间屋子夏天炎热, 冬天严寒,画师必须把一缸缸颜料放在小炭炉上烘着以免凝结。除绘画外他们还得修习 汉文与满文。
• 康熙不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变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 师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笔,也不容修改 润饰。笔触偶有踌躇,或下笔太重,那幅画就毁了。
• 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竟没有机会 传教。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馆 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 1688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 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 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
• 此后郎氏就没再受作弄。不过他还是奉命描绘一幅帝后及11名妃嫔在一起的图像,画题 是:“心写治平”。这是郎世宁所绘二百幅人物中最著名的一幅。乾隆仅在该画完竣、七 十万寿及让位时看过此画三次。随即将画密封于盒内,旨谕有谁窃视此画,必凌迟处死。
• 雍正在位13年,由乾隆继承大统。乾隆登基时年24岁,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这时 郎世宁已47岁,谙习内廷事务,于是教会高级人士令他向皇帝呈递奏折,此举很危险。某 日乾隆照常来看他作画,郎世宁匍匐跪下,说了几句有关“我们的神圣教律”遭受谴责之 类的话后,就从怀中掏出一卷用黄绸包裹的耶稣会奏折呈上。当时内廷太监看见郎世宁 的大胆举动,都吓得心惊胆战,乾隆却温和地说:“朕并没谴责你们的宗教,朕只是禁止臣民 皈依罢了。”从此以后,郎世宁每晨入宫必受搜查,以保证他的确没有怀带什么奏折。
郎世宁简说
•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7月19日-1766年7月16 日),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中国宫廷画家,以西洋写实画风纪录了清朝初期的中 国宫廷人物与景色。
• 郎世宁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圣马塞兰诺(San Marcellino),青年时期随卡洛科纳拉(Carlo Conara)学习绘画与建筑,并在1707年左右加入了热那亚耶稣会。刚开始只为意大利的教 堂画壁画,1714年居往在葡萄牙里斯本及科英布拉。几年后对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兴 趣,1715年前往中国。期间曾于澳门学习中文、并以「郎世宁」作为汉名。
• 郎世宁在一生大半待在中国,历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计约有50余年。1715年到中国时, 被康熙帝以艺术家的身份召进宫中,曾协助圆明园的规划设计,他引进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 创的明暗写实画法,并改用胶状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也就是今日的胶彩画作法,他曾试图要求 康熙帝开办学习用西方透视原理来绘画的绘画学校,但不被采用,后来与中国学者年希尧一 起出版了一本《视学》,是中国第一部透视学专著。
• 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 分之一寸。”并行线条就是不折不扣地平行下去。在郎世宁看来,中国绘画的远近配合 观念彻底错误。他向康熙建议设立一所绘画学校,不获采纳。后来他出版了一本《视 学》。
• 不过,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用几何学的透视原理来处理空间问题,是虚伪的,非艺术化的。 中国画中对物的视点不止一个而是几个,视线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所以画家在同一幅画中 能对山水或庭园表现不同的视点与角度。郎世宁的作画题材由皇帝指定。人像必须画 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画阴影,人们以为像上的阴影“好似脸上的斑点瑕疵”。 1722年康 熙驾崩,雍正继位,传教士皆逢厄运,唯有在宫廷服务的教士受到特殊礼遇。
• 郎世宁虽然以传教士的身份来中国,但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基督宗教的压制中,他 并没有被逐出紫禁城,反而极受礼遇,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在清朝宫中仅有宫廷画师 的职位,凡是有任何企图传教的举止,都会被禁止,因此在中国,多称他为宫廷画师,而少称 他为传教士。 郎世宁的代表作品有《八骏图》、《聚瑞图》、《嵩献英芝图》、《大 阅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城战图》等。后世艺评家认为他 画马最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