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procate协议栈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SIP的B2BUA服务器设计

基于SIP的B2BUA服务器设计

基于SIP的B2BUA服务器设计作者:庄伟胤唐余亮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07期【摘要】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协议,用于在IP数据网络上建立、改变和结束多媒体会话。

SIP服务器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它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种方法是代理服务器Proxy,它只在SIP交互时保存状态,而不是在整个呼叫中维护状态,这限制了代理服务器更大范围的应用。

另一种方法是背对背的用户代理(B2BUA,Back-to-Back User Agent)服务器,它在整个呼叫过程中都维护状态。

文章从SIP 协议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reSIProcate协议栈实现SIP B2BUA服务器并对其做了压力测试。

【关键词】 RFC 3261 SIP B2BUA一、SIP协议SIP是2001年推出的IETF标准(RFC 3261),用于在IP数据网络上建立、改变和结束多媒体会话。

SIP系统采用C/S模型,定义了服务器和用户代理。

SIP系统的端系统称为用户代理(User Agent,UA),包含用户代理客户端(User Agent Client,UAC)和用户代理服务器(User Agent Server,UAS)。

UAC负责呼叫的发出,而UAS负责呼叫的接收。

典型的基于Proxy的呼叫过程为:主叫方向被叫方发出INVITE请求消息,开始建立会话。

Proxy接收到这条消息时会回复一条100 Trying告诉主叫方消息正在处理,然后INVITE 消息经过Proxy路由转发到被叫方,被叫方回复100 Trying 和180 Ringing响铃,被叫方接听回复200 OK,主叫方回复ACK,会话建立。

要结束会话时,其中一方发送BYE消息,另外一方回复200 OK。

二、B2BUA服务器介绍按照RFC 3261中的定义,B2BUA是一个逻辑实体,它就像UAS一样接收和处理请求。

linux tcpip协议栈分析

linux tcpip协议栈分析

sk_buff结构可能是linux网络代码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它表示接收或发送数据包的包头信息。

它在<include/linux/skbuff.h>中定义,并包含很多成员变量供网络代码中的各子系统使用。

这个结构在linux内核的发展过程中改动过很多次,或者是增加新的选项,或者是重新组织已存在的成员变量以使得成员变量的布局更加清晰。

它的成员变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Layout 布局∙General 通用∙Feature-specific功能相关∙Management functions管理函数这个结构被不同的网络层(MAC或者其他二层链路协议,三层的IP,四层的TCP或UDP等)使用,并且其中的成员变量在结构从一层向另一层传递时改变。

L4向L3传递前会添加一个L4的头部,同样,L3向L2传递前,会添加一个L3的头部。

添加头部比在不同层之间拷贝数据的效率更高。

由于在缓冲区的头部添加数据意味着要修改指向缓冲区的指针,这是个复杂的操作,所以内核提供了一个函数skb_reserve (在后面的章节中描述)来完成这个功能。

协议栈中的每一层在往下一层传递缓冲区前,第一件事就是调用skb_reserve在缓冲区的头部给协议头预留一定的空间。

skb_reserve同样被设备驱动使用来对齐接收到包的包头。

如果缓冲区向上层协议传递,旧的协议层的头部信息就没什么用了。

例如,L2的头部只有在网络驱动处理L2的协议时有用,L3是不会关心它的信息的。

但是,内核并没有把L2的头部从缓冲区中删除,而是把有效荷载的指针指向L3的头部,这样做,可以节省CPU时间。

1. 网络参数和内核数据结构就像你在浏览TCP/IP规范或者配置内核时所看到的一样,网络代码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并不是必须的,比如说,防火墙,多播,还有其他一些功能。

大部分的功能都需要在内核数据结构中添加自己的成员变量。

因此,sk_buff里面包含了很多像#ifdef这样的预编译指令。

【6A版】Resiprocate及SDP协议详细分析

【6A版】Resiprocate及SDP协议详细分析

Resiprocate介绍1.前言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感谢Steven的辛苦撰写和resiprocate开源组织的无私奉献以及sip协议的创造者Schulzrinne教授和Rosenberg大师的辛勤工作。

2.从SIP谈起说明:不期待一次就把RFC3261或者其他的协议文档内容及其细节全部记住或者完全理解;把原理性的东西及其脉络厘清也许更重要;在调试程序和看协议栈源码的过程中我的做法是一直把RFC3261(经常的是那份中文文档☺的文档打开;遇到忘记或者不是太明白的概念和内容就在文档中再搜索相关主题及内容来看看;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发个内容给SIPProGy或者SIPServer,可是并没得到我希望的回复或者与期待的回复内容有出入,这时,我的经常做法是再去研读协议的相关定义,看看是不是我哪个细节并没理解深入或者引起注意,导致我发出去的内容与协议标准有出入或者我的流程与协议定义不吻合。

接下来的内容是前人的文档整理,只是个大概,如果没兴趣,完全可以跳过不看;协议栈部分基本上是分成DUM与Stack两部份可以先后看,也可以先看Stack部分。

补充说明:文档中的大部分图片都来自网上公开的资料,只有少数几幅是自绘,因此出现内容不清和误导,概不负责☺特此感谢借鉴资料和图片的原创者们,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又误导了一个菜鸟。

2.1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简介最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HenningSchulzrinne教授在1998年初开始发起,1999年3月由IETF的MMUSIC(MultipartMultimediaSessionControl)工作小组制定正式标准成为RFC2543,1999年9月IETF成立新的工作小组,负责SIP新版本2.0的制定,并于20GG年7月释出初版RFC2543bis,于20GG 年发布了RFC3261。

RFC3261的发布,标示着SIP的基础已经确立,随后又发布了几个RFC增定版本,充实了安全性及身份认证等几个领域的内容,例如RFC3262对临时响应做了可靠性的规范。

fc协议栈分析

fc协议栈分析

fc协议栈分析协议名称:FC协议栈分析协议一、引言本协议旨在对FC协议栈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其结构、功能、特性以及相关应用。

通过对FC协议栈的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协议栈。

二、背景FC(Fibre Channel)协议栈是一种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存储网络和计算机网络领域。

该协议栈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灵活的架构,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和拓扑结构。

三、协议栈结构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传输介质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的传输,包括光纤、电缆等。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数据的分帧、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流量控制,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和管理会话,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提供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应用程序的数据交互和处理。

四、协议栈功能1. 数据传输:FC协议栈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功能,支持多种传输速率,如1Gbps、2Gbps、4Gbps、8Gbps、16Gbps等。

2. 数据路由:FC协议栈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如点对点、环形、树形等,可以根据网络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3. 差错检测与纠正:FC协议栈提供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4. 流量控制:FC协议栈支持流量控制功能,可以根据网络负载和带宽需求进行动态调整,提高网络性能。

5. 端到端连接:FC协议栈提供端到端的连接功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顺序交付。

6. 数据格式转换:FC协议栈支持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提供数据表示和交换的标准。

深入解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协议栈

深入解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协议栈

深入解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协议栈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这些节点可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物理量,并将其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给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WSN中,网络协议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管理和协调节点之间的通信,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的高效运行。

一、物理层物理层是WSN网络协议栈的最底层,主要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进行无线传输。

在物理层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等。

此外,物理层还需要考虑能量消耗的问题,因为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电池供电,能量是非常有限的资源。

二、链路层链路层位于网络协议栈的第二层,主要负责节点之间的数据帧传输。

在WSN 中,由于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较近,链路层通常采用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如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和Zigbee等。

链路层还需要解决无线信道的共享和冲突问题,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三、网络层网络层是WSN网络协议栈的第三层,主要负责节点之间的寻址和路由。

在WSN中,网络层需要解决节点拓扑结构的建立和维护问题,以及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问题。

为了降低能量消耗,网络层通常采用分层路由协议,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节点负责转发和处理相应的数据。

四、传输层传输层位于网络协议栈的第四层,主要负责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

在WSN中,由于节点之间的通信距离较近,传输层通常采用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

传输层还需要解决数据包的分段和重组问题,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五、应用层应用层是WSN网络协议栈的最顶层,主要负责节点之间的应用数据交互。

在WSN中,应用层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相应的协议和算法,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物理量的感知和监测。

SIP相关的协议

SIP相关的协议
SIP相关的协议
一、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RFC 3261 二、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RFC 2327 三、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 RFC 1889 四、MEGACO: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ITU-T H.248) : ( ) RFC 3015 其他: 、 其他:tcp、udp、MGCP、rtcp等 、 、 等
SIP相关资料链接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TC1:IP与多媒体 / International Packet Communications Consortium
开源SIP协议栈
sipX
SVN : /viewsvn/
sipX sipX是一个SIP系统,由SIPFoundry开发。 SIP SIPFoundry sipX是从reSIProcate分离出来的,sipX除了 包括SIP stack外,还包括了sipXphone, sipXproxy, sipXregistry等等...,由它们构成了 完整的SIP系统,而且sipx还支持嵌入式系统, 各个模块可以按需取舍。
开源SIP协议栈
ReSIProcate
SVN : /viewsvn/resiprocate/main/sip/
ReSIProcate同样也是由SIPFoundry开发, ReSIProcate最开始起源于Vocal,由于Vocal 开始只支持rfc3254,为了支持最新的 rfc3261,ReSIProcate诞生了,但现在, ReSIProcate已经成为一个独立SIP协议栈了, 它十分稳定,并且很多商业程序都在使用。

osip2协议栈原理分析以及总结

osip2协议栈原理分析以及总结

OSIP2协议栈学习总结1、Osip2协议栈介绍Osip2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sip协议栈,是开源代码中不多使用C语言写的协议栈之一,它具有短小简洁的特点。

它的核心特性为sip协议数据的解析和事务的管理。

数据包的收发、RTP 流的处理等,并不在Osip2中完成。

应用程序使用Osip 时需要单独去实现这些模块。

Osip2的缺点是没有很好的上层api封装,使得上层应用在调用协议栈时很破碎;只做到了transaction层次的协议过程解析,缺少call、session、dialog等过程的解析,这也增加了使用的难度。

2、Osip2协议栈体系结构OSIP主要由解析模块、工具模块和状态机模块构成,其核心是状态机模块.OSIP结构如图所示.2.1 语法解析器libosip库源码src/osipparser2为解析器源码,OSIP解析模块主要用于对SIP请求与响应进行封装与解析处理,分为SIP解析、URL解析与SDP解析完成对sip协议相关字段的构造和解析。

比如,将紧凑的存储于内存buffer中的sip 数据解析到清晰定义的数据结构体中,每一个字段代表sip协议中有意义的一个头域。

SIP解析主要负责SIP标题头的解析与封装。

SDP解析除了对数据包中SDP会话各类型进行解析外还包含对各类型的初始化和释放操作以及对整个SDP包的一些基本操作。

URL解析主要负责对SIP URI中包含的host,port,username,password等信息进行解析与设置。

2.2 有限状态机SIP状态机模块负责完成对某个事务状态的维持及处理。

并且在特定的状态下触发相应的事件或者回调函数。

OSIP协议栈的状态机主要分为4类:INVITE客户端事务ICT,非INVITE 客户端事务NICT,INVITE服务器端事务IST,非INVITE服务器端事务NIST。

2.3 工具模块OSIP工具模块分为对话管理工具和SDP协商工具。

对话管理工具使用户能够根据RFC3261对dialog进行操作,建立相应dialog结构体。

蓝牙协议栈详解

蓝牙协议栈详解

蓝牙协议栈详解蓝牙协议栈是指蓝牙通信中的软件协议,它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传输方式。

蓝牙协议栈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本文将对蓝牙协议栈的各个层次进行详细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蓝牙通信原理。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蓝牙协议栈中最底层的层次,它定义了蓝牙设备的无线通信方式和频率。

蓝牙使用2.4GHz的ISM频段进行通信,采用频率跳变技术来避免干扰。

物理层还定义了蓝牙设备的功率等级和传输速率,以及通信距离的限制。

2. 链路层(Link Layer)链路层是蓝牙协议栈中的第二层,它负责建立和管理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

链路层主要包括两个子层:广告子层和连接子层。

广告子层负责设备的广告和发现,用于建立连接;连接子层负责连接的建立、维护和关闭。

链路层还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数据包的格式、错误检测和纠错等。

3. 主机控制器接口(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主机控制器接口是蓝牙协议栈中的第三层,它定义了主机和主机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方式。

主机控制器接口可以通过串口、USB等方式与主机连接,主要负责传输命令和数据,以及处理主机和主机控制器之间的事件和状态。

4. L2CAP层(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L2CAP层是蓝牙协议栈中的第四层,它提供了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L2CAP层可以将较大的数据包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

L2CAP层还支持多个逻辑信道的复用和分离,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5. RFCOMM层(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RFCOMM层是蓝牙协议栈中的第五层,它通过虚拟串口的方式提供串行数据传输服务。

RFCOMM层允许应用程序通过串口接口与蓝牙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Resiprocate简介

Resiprocate简介

春节去青岛旅游
春节来临之际,我决定去青岛旅游,远离喧嚣,感受海风的清新。

踏上了征程,一路上,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

抵达青岛,我被城市的美丽景色所吸引。

蓝天白云下,碧海银沙映衬着洁白的建筑,整个城市如诗如画。

我沿着海边散步,不时有海风轻拂而过,使人心旷神怡。

青岛还以它独特而迷人的饮食文化而闻名。

我品尝了当地的海鲜,新鲜出炉的章鱼烧、煎饼果子和炸鱼排等美食让我欲罢不能。

每一口都充盈着海的味道,让人陶醉其中。

除了美食,青岛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一游。

我参观了八大关,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建筑风格,散发着浓厚的欧洲风情。

登上栈桥,我俯瞰着整个城市和壮观的海景,顿时心生敬畏之情。

在青岛的街头巷尾,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

人们正在忙着采购年货,市场上热闹非凡。

我也加入了这个喜庆而热闹的氛围,买了些特色小吃和纪念品,带回家和家人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回顾这次青岛之行,我收获满满。

春节时节,青岛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海滨风光、美食文化还是年味浓厚的市井气息,都让我感受到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这次旅行让我愉快地度过了春节假期,也为新的一年注入了激励和动力。

linux,ip协议栈源代码分析,pdf

linux,ip协议栈源代码分析,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linux,ip协议栈源代码分析,pdf篇一:netfilter源代码分析详解一、概述filter/iptables框架简介netfilter/iptables是继2.0.x的ipfwadm、2.2.x的ipchains之后,新一代的linux防火墙机制。

netfilter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其重要工具模块iptables连接到netfilter的架构中,并允许使用者对数据报进行过滤、地址转换、处理等操作。

netfilter提供了一个框架,将对网络代码的直接干涉降到最低,并允许用规定的接口将其他包处理代码以模块的形式添加到内核中,具有极强的灵活性。

2.主要源代码文件linux内核版本:2.4.21netfilter主文件:net/core/netfilter.cnetfilter主头文件:include/linux/netfilter.hipv4相关:c文件:net/ipv4/netfilter/*.c头文件:include/linux/netfilter_ipv4.hinclude/linux/netfilter_ipv4/*.hipv4协议栈主体的部分c文件,特别是与数据报传送过程有关的部分:ip_input.c,ip_forward.c,ip_output.c,ip_fragment.c等二、netfilter/iptables-ipv4总体架构netfilter主要通过表、链实现规则,可以这么说,netfilter是表的容器,表是链的容器,链是规则的容器,最终形成对数据报处理规则的实现。

详细地说,netfilter/iptables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filter的hook机制netfilter的通用框架不依赖于具体的协议,而是为每种网络协议定义一套hook函数。

这些hook函数在数据报经过协议栈的几个关键点时被调用,在这几个点中,协议栈将数据报及hook函数标号作为参数,传递给netfilter框架。

resiprocate编译

resiprocate编译

resiprocate编译
摘要:
1.Resiprocate 编译的概述
2.Resiprocate 编译的过程
3.Resiprocate 编译的特点
4.Resiprocate 编译的应用场景
5.Resiprocate 编译的优缺点
正文:
Resiprocate 编译是一种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的编程语言转换工具。

通过将源代码输入到Resiprocate 编译器中,该编译器可以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平台的机器代码,从而实现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程序的目标。

Resiprocate 编译的过程主要包括源代码输入、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Resiprocate 编译器会根据不同的编程语言和目标平台,采用不同的编译策略和优化方法,以提高编译效率和目标代码的执行性能。

Resiprocate 编译具有多种特点,例如: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目标平台、编译效率高、代码可读性强、可进行多种优化等。

这些特点使得Resiprocate 编译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跨平台应用程序开发、游戏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

然而,Resiprocate 编译也存在一些优缺点。

其中,优点包括: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目标平台,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跨平台开发;编译效率高,可以提高开发效率;代码可读性强,有利于代码的维护和调试。

缺点包
括:需要为不同平台编写不同的目标代码,增加了开发难度;编译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多种优化,增加了编译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Resiprocate 编译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编程语言转换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实现跨平台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基于SIP的半分布式PTT系统研发

基于SIP的半分布式PTT系统研发

基于SIP的半分布式PTT系统研发摘要:通信网络全IP化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现实,不仅公众通信网如此,行业专用通信也是这样。

面向指挥调度的无线集群对讲(PTT)通信是专用通信网络的重要应用功能之一,而现今的专用PTT通信网络尚停留在电路承载交换技术阶段,尽管基于公众移动蜂窝通信系统上的PTT通信功能(PoC)得到发展和应用,但由于公众网络的在质量与可靠性能上的缺陷,不能满足专业指挥PTT通信应用的要求,因此,基于IP承载的专用PTT通信系统技术成为一个既符合技术发展要求,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网络技术研究方面。

关键词:SIP;PTT系统;系统开发;引言: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最初用于现有Interuet上实现基于IP的电话业务。

SIP位于应用层,可以实现建立、修改和结束多媒体会话的功能,多媒体会话可以有两个或者多个参与者。

IETF参考了HTTP、SMTP协议后提出了SIP标准,其编码是文本方式的,所以SIP的可扩展性强,十分灵活。

1、SIP协议概述SIP协议是一种应用层的传输控制协议,主要用来发起、修改或者终止一个对话,会话可以发生在一个或者多个用户当中。

SIP协议是一种基于文本编码的协议,很好地借鉴了HTTP、SMTP这两个因特网上最成功的应用层协议,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SIP协议的运行与底层承载网络无关,可以在多种传输层协议上进行传输,包括TCP、UDP等。

2、SIP协议主要功能SIP协议对传输何种业务并不关心,它只负责对会话进行管理。

SIP协议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定位:对通话的参与者进行核实。

2)协商通信方式:对相关编码类型和参数进行确定。

3)检查用户的有效性:确定用户是否接入通信。

4)设置当前会话:定义会话参数和“振铃”等。

5)管理用户会话:对会话进行转移或者终止处理。

3、基于SIP的PTT系统一键通PTT(Push To Talk)借鉴传统对讲机技术,当用户按下PTT键就可以将所说的话发送出去,一个通话组内的用户都可以听到,但是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用户在说话。

oSIP协议栈(及eXoSIP、Ortp等)使用入门

oSIP协议栈(及eXoSIP、Ortp等)使用入门

一直没空仔细研究下oSIP,最近看到其版本已经到了3.x版本,看到网上的许多帮助说明手册都过于陈旧,且很多文档内容有点误人子弟的嫌疑~~Linux下oSIP的编译使用应该是很简单的,其Install说明文档里也介绍的比较清楚,本文主要就oSIP在Windows平台下VC6.0开发环境下的使用作出描述。

虽然oSIP的开发人员也说明了,oSIP只使用了标准C开发库,但许多人在Windows下使用oSIP时,第一步就被卡住了,得不到oSIP的LIB库和DLL库,也就没有办法将oSIP使用到自己的程序中去,所以第一步,我们将学习如何得到oSIP的静态和动态链接库,以便我们自己的程序能够使用它们来成功编译和执行我们的程序。

第一阶段:------------------------------------------------------先创建新工程,网上许多文档都介绍创建一个Win32动态链接库工程,我们这里也一样,创建一个空白的工程保存。

同样,将oSIP2版本3.0.1 src目录下的Osipparser2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拷到我们刚创建的工程的根目录下,在VC6上操作:Project-AddToProject-Files将所有的源程序和头文件都加入到工程内,保存工程。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编译一下工程,你会得到许多错误提示信息,其内容无非是找不到osipparser2/xxxxx.h头文件之类。

处理:在Linux下,我们一般是将头文件,lib库都拷到/usr/inclue;/usr/lib之类的目录下,c源程序里直接写#include <xxx.h>时,能直接去找到它们,在VC里,同样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oSIP2源码包中的Include目录下的 osipparser2目录直接拷到我们的Windows下默认包含目录即可,这个目录在VC6的Tool-Options-Directories里设置,(当然,如果你知道这一步,也可以不用拷贝文件,直接在这里把oSIP源码包所在目录加进来就可以了),默认如果装在C盘,目录则为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Include。

Resiprocate协议栈分析

Resiprocate协议栈分析
3
式对对象的间接管理是老外的惯用伎俩啦,关于句柄设计从大师 BS 的著作到 <<Effective C++>>的 Handle_Body 论和<<C++沉思录>>的大段描述再到<<C++ Model Design>>都有发挥和外延,感兴趣可以观之。 插播: 源码中的大量 Clone 函数是模仿大师 BS 的虚拟构造函数一说,是原型模式的体现; 源码中对同步的封装值得借鉴,其中有“资源开始即初始化”理论的体现;在 DUM 部分 回调机制所遵循的著名“好莱坞原则”;句柄和代理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载了 operator->、
/// Responsible for routing messages to the correct TU based on installed rules
TuSelector mTuSelector; 把 SipStack 中的 Transaction User 角色独立出来交与一个独立的类管理是个不错的选择。 消息的流向分向两端,一路向下直达 Transport 层而去,一路向上提交 Transaction User 直至 UI。 19
因此 SIP Message 这个概念元素还包括了更多的元素和概念;SIP Message 中我们能抽
2
象出更通用的概念我们暂且叫它 Message; 起始行的概念 E 文 Request Line 以及 Status Line 又包括了很多消息头(这是包容的关系),SIPURL 也包括消息头,等等,还有什 么参数什么的元素呢;当我们在考虑和提炼这些概念和元素的时候,我们思考怎么抽象 他们呢,它们又有什么基本的元素及其共性呢?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组织呢? Resiprocate 的源码告诉了我们如何去设计和封装这些概念的上佳实现。 在 Resiprocate 中一些 RFC3261 中定义元素的对应:

通过Wireshark学习TCPIP协议和分析PS业务

通过Wireshark学习TCPIP协议和分析PS业务

一.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比OSI是一个理论上的网络通信模型,而TCP/IP则是实际运行的网络协议,我们把OSI 七层网络模型和TCP/IP四层概念模型对应,然后将各种网络协议归类。

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和OSI七层模型对应表二.TCP/IP模型各层功能1.网络接口层TCP/IP概念模型的网络接口层(也叫链路层)把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放在一起,对应的网络协议主要是:Ethernet、PPP、FDDI和能传输IP数据包的任何协议。

网络接口层负责数据帧(Frame)的发送和接收,帧是独立的网络信息传输单元。

2.网际层TCP/IP概念模型的网际层对应OSI的网络层,管理离散的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如IP 协议为用户和远程计算机提供了数据包(Packet)的传输方法,确保数据包能正确地到达目的机器。

这一过程中,IP协议和其他网际层的协议共同用于数据传输。

重要的网际层协议包括ARP(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和IP协议(网际协议)。

3.传输层TCP/IP概念模型的传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其功能包括:格式化信息流和提供可靠传输。

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信息,如果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传输层包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们是传输层中最主要的协议。

TCP建立在IP之上,定义了网络上程序到程序的数据传输格式和规则,提供了IP数据包的传输确认、丢失数据包的重新请求、将收到的数据包按照它们的发送次序重新装配的机制。

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类似于打电话,在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明确的连接。

UDP也建立在IP之上,但它是一种无连接协议,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传输类似于传递邮件:消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

fc协议栈分析

fc协议栈分析

fc协议栈分析协议名称:FC协议栈分析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对FC协议栈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协议栈的结构、功能、特性以及相关技术细节等内容。

通过对FC协议栈的分析,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协议栈。

2. 协议栈概述2.1 协议栈定义FC协议栈是一种用于存储网络的协议栈,它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用于在存储网络中实现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通信。

2.2 协议栈结构FC协议栈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等。

每个层次都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层与层之间的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2.3 协议栈功能2.3.1 物理层功能物理层负责将数据从主机传输到存储设备,包括传输介质的选择、信号调制解调、时钟同步等功能。

2.3.2 链路层功能链路层负责数据的分帧、错误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等功能,确保数据在链路上的可靠传输。

2.3.3 网络层功能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地址解析、拥塞控制等功能,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

2.3.4 传输层功能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分段、重组、传输控制等功能,确保数据在端到端之间的可靠传输。

3. 协议栈特性3.1 可靠性FC协议栈采用可靠传输机制,通过错误检测和纠正、重传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3.2 高效性FC协议栈采用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流控制、拥塞控制等技术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3.3 兼容性FC协议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存储网络协议栈进行互操作。

4. 协议栈技术细节4.1 数据帧格式FC协议栈中的数据帧包括帧头、帧有效载荷和帧尾等部分,其中帧头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帧类型等信息,帧有效载荷包含传输的数据,帧尾包含校验和等信息。

4.2 数据传输流程FC协议栈中的数据传输流程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两个过程。

发送端将数据进行分帧、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处理后,通过物理层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帧、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处理后,将数据传输给上层应用。

sip编程开发基础入门

sip编程开发基础入门

最近在学习SIP协议的相关知识,于是上网搜集了部分内容,主要包括SIP协议的概要介绍,SIP 所涉及到得相关协议,SIP开源软件介绍,SIP基础编程范例。

SIP协议全方位概要介绍转载自:出处:中国电信摘要:SIP协议是NGN中的重要协议,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

本文通过SIP协议的背景、功能、网络元素、实现机制、以及SIP消息的组成等几个方面对SIP协议做了全方位的概要性介绍,以使读者对SIP有初步的概念和认识。

一、SIP协议的背景和功能SIP(会话初始协议)的开发目的是用来帮助提供跨越因特网的高级电话业务。

因特网电话(IP 电话)正在向一种正式的商业电话模式演进,SIP就是用来确保这种演进实现而需要的NGN(下一代网络)系列协议中重要的一员。

SIP是IETF标准进程的一部分,它是在诸如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和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它用来建立,改变和终止基于IP网络的用户间的呼叫。

为了提供电话业务它还需要结合不同的标准和协议:特别是需要确保传输(RTP),与当前电话网络的信令互连,能够确保语音质量(RSVP),能够提供目录(LDAP),能够鉴权用户(RADIUS)等等。

SIP被描述为用来生成,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会话。

这些会话包括因特网多媒体会议,因特网(或任何IP网络)电话呼叫和多媒体发布。

会话中的成员能够通过多播或单播联系的网络来通信。

SIP支持会话描述,它允许参与者在一组兼容媒体类型上达成一致。

它同时通过代理和重定向请求到用户当前位置来支持用户移动性。

SIP不与任何特定的会议控制协议捆绑。

本质上,SIP提供以下功能:名字翻译和用户定位:无论被呼叫方在哪里都确保呼叫达到被叫方。

执行任何描述信息到定位信息的映射。

确保呼叫(会话)的本质细节被支持。

特征协商:它允许与呼叫有关的组(这可以是多方呼叫)在支持的特征上达成一致(注意:不是所有方都能够支持相同级别的特征)。

内核协议栈数据包转发完全解析

内核协议栈数据包转发完全解析

内核协议栈数据包转发完全解析数据包转发涉及多个层次的处理,包括数据报文的解析、路由表的查询、路径选择和接口选择等。

下面我将详细解析内核协议栈数据包转发的过程。

首先,当一个网络数据包到达网卡时,网卡会将数据包传递给内核。

内核接收到数据包后,会将数据包传递给网络层进行处理。

在网络层,内核会对数据包进行解析,提取出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

然后,内核会检查目的IP地址是否为本机,如果是,则会将数据包传递给传输层的相应协议进行处理,如TCP或UDP。

如果目的IP地址不是本机,内核会查询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

路由表中存储了目的网络的信息,包括目的网络的网络地址和下一跳的地址。

内核会根据目的IP地址与路由表中的地址进行匹配,找到最匹配的路由。

匹配过程一般是根据最长前缀匹配算法进行的。

确定了下一跳后,内核会选择合适的接口将数据包发送出去。

接口选择是根据网络配置和路由表中的信息进行的。

内核可能会有多个网卡和接口可选择,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选择。

一旦确定了接口,内核就会将数据包封装到适当的链路层协议中,如以太网协议。

同时,内核会根据接口的MAC地址将数据包发送给网卡进行发送。

接收端的处理与发送端类似。

当数据包到达目的端的网卡时,网卡会将数据包传递给内核。

内核会进行相应的处理,解析数据包,将数据包传递给协议栈的上层,直到传输到应用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描述是一个简化的数据包转发过程,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例如,内核可能会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多个路径进行转发,还可能会对数据包进行一些优化处理,如分片重组、IP地址转换等。

总结起来,内核协议栈数据包转发的过程包括数据包的解析、路由选择和接口选择等。

在转发过程中,内核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查询路由表,选择合适的下一跳和接口,并进行相应的封装和发送。

这个过程涉及多个层次的处理和多个协议的协同工作,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Resiprocate及SDP协议详细分析

Resiprocate及SDP协议详细分析

Resiprocate介绍1.前言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感谢Steven的辛苦撰写和resiprocate开源组织的无私奉献以及sip协议的创造者Schulzrinne教授和Rosenberg大师的辛勤工作。

2.从SIP谈起说明:不期待一次就把RFC3261或者其他的协议文档内容及其细节全部记住或者完全理解;把原理性的东西及其脉络厘清也许更重要;在调试程序和看协议栈源码的过程中我的做法是一直把RFC3261(经常的是那份中文文档☺的文档打开;遇到忘记或者不是太明白的概念和内容就在文档中再搜索相关主题及内容来看看;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发个内容给SIP Proxy或者SIP Server,可是并没得到我希望的回复或者与期待的回复内容有出入,这时,我的经常做法是再去研读协议的相关定义,看看是不是我哪个细节并没理解深入或者引起注意,导致我发出去的内容与协议标准有出入或者我的流程与协议定义不吻合。

接下来的内容是前人的文档整理,只是个大概,如果没兴趣,完全可以跳过不看;协议栈部分基本上是分成DUM与Stack两部份可以先后看,也可以先看Stack部分。

补充说明:文档中的大部分图片都来自网上公开的资料,只有少数几幅是自绘,因此出现内容不清和误导,概不负责☺特此感谢借鉴资料和图片的原创者们,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又误导了一个菜鸟。

2.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简介最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Henning Schulzrinne 教授在1998 年初开始发起,1999 年3 月由IETF 的MMUSIC(Multipart MultimediaSession Control)工作小组制定正式标准成为RFC 2543, 1999 年9月IETF 成立新的工作小组 ,负责SIP新版本2.0 的制定 , 并于2000年7 月释出初版RFC 2543bis,于2001 年发布了RFC 326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也许是事务用户层 13
DialogUsageManager 是 sip 事务层管理类, 是一个大总管的角色; 看其 Makexxx 系列的 函数能明白它能发起一系列登陆、会话邀请的动作及其回复。
Dum 定义了很多句柄管理类,通过它我们能得到真实的对象,从而完成操作,这在事件 响应中非常有用。 在 Dum(DialogUsageManager)的类中基本上这样一条线(以 INVITE 为例): DialogUsageManager 产生 Dialog Set, Dialog Set 产生 Dialog, Dialog 产生 InviteSession; InviteSession 又分 Client InviteSession 和 Server InviteSession。 而上面的各个对象的 PROCESS 或者 DISPATCH 函数产生的各种状态的变化并触发相应事 件。 在 DUM 的 IM/PRESENSE 部分广泛使用 SUBSCRIBE/NOTIFY 的模式,目前协议的定义似乎 参照成熟的设计模式。 个人一直比较喜欢这段论述: session 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 RTP 会话,一种是信令意义上的会话。SIP 中的会话指后一种,在层次上它在 dialog 之上,也就是 dialog 可以看成 session 的组 成单元。二者的分别主要基于目前出现的 subscription 应用,对于 session 和 subscription 可以共享一个 dialog,dialog 由基本的会话标识组成,如 Call-ID,From-Tag,To-Tag,以及一些目的 target 等共性单元组成。而 session 除了具 备这些单元外,包含 INVITE 建立起的会话其他内容,例如 INVITE 引起的状态机处理内 容、PRACK 处理记录等内容。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别是:Session 是完成了 SDP 的 Offer-Answer 过程,也就是此时双方可以进行双向的 RTP 传输了。而 Dialog 只是双方 建立了联系,这个联系是通过 Dialog Context 来记录的。在 Dialog 状态下双方不一定 可以作双向的 RTP 传输。所以必定是 Dialog 在前,而 Session 在后,但两者可以同时 一起建立。 Session 是基于 SDP Message 的交互,没有 SDP 的交互,就没有 Session。 而 Dialog 是基于请求消息中的 Header Field 进行交互。因此两者在层次上也是不一样 的。
协议栈的层次
SIP 为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的协议,所以不需要改变操作系统便可以支持。SIP 已经获得 3GPP (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2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Number 2)等机构认证,成为未来第三代行动通讯 (3G) 的标准。 下面是 SIP 的分层图示,IETF 坚持分层,不同模块功能相对独立,各层之间松散耦合。
operator*等;源码中也非常注重效率如
Sip Core 部分中大量 Hash 表的建立。
T* operator->() { return get(); }
const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get(); }
T& operator-> () { return *get(); }
事务用户层(Transaction User)
事务层(Transaction )
传输层(Transport)
语法与编码层(Syntax and
Encoding)
1
关于 Resiprocate 设计
首先祭出这面大旗,”类是对概念的描述,面向接口编程;封装变化的概念。”---这 不是我讲的,是大师们的口水。 Resiprocate 中大部分类就是对 RFC3261 各种 SIP 元素、 组件的封装, 并且也体现了 RFC 协议设计的层次。 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就要厘清问题域的所在; SIP Stack 的设计就是要充分 考虑完整展现 RFC 定义的各种元素和概念以及让这些独立而又关联的元素互动起来成为 一个活的系统。 可以这样来考虑,比如我们知道 RFC 定义了一个 SIP MESSAGE 的概念;下面是从 RFC 文档拷贝的内容: SIP 消息 = 起始行 *消息头部 CRLF(空行) [消息体]
3
式对对象的间接管理是老外的惯用伎俩啦,关于句柄设计从大师 BS 的著作到 <<Effective C++>>的 Handle_Body 论和<<C++沉思录>>的大段描述再到<<C++ Model Design>>都有发挥和外延,感兴趣可以观之。 插播: 源码中的大量 Clone 函数是模仿大师 BS 的虚拟构造函数一说,是原型模式的体现; 源码中对同步的封装值得借鉴,其中有“资源开始即初始化”理论的体现;在 DUM 部分 回调机制所遵循的著名“好莱坞原则”;句柄和代理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载了 operator->、
HandleManager::create(Handled* handled) { mHandleMap[++mLastId] = handled;// typedef HashMap<Handled::Id, Handled*> HandleMap; //HandleMap mHandleMap; return mLastId; }
建议:利用 CRC 卡片的方式去记录理解 Resiprocate 中的大量的类及其关系。CRC:类、 职责、协作。
部分设计的理解
OBSERVER/VISITOR/COMMAND/ITERATOR 模式,工厂模式(大量容器的使用也是一种变体 如:DialogSet),代理类句柄类(界面实现分离,隐藏实现…),…… 大量的界面类(如 AppXXX 系列)是遵循大师 BS“界面和实现分离”的原则吧;而句柄方
receiveAny, the SipStack will call postToTu on the appropriate Tu. Messages not associated with a registered TU go into SipStack::mTuFifo. */ void registerTransactionUser(TransactionUser&);
下图是 DUM 中各种对象实例间的关系表示:14DUM 中几个要的类图:1516
17
18
3. RESIPROCATE SIP Core 重要模块的简单 介绍
SipStack 模块
SipStack 是 Sip Stack Core 的面向外界的接口; 可以说它是 Sip Stack Core 的外覆类(wrapper) 或者是界面类(以大师 BS 的观点来看),它是和外界交互的窗口和协议,具体的实现又分散到更 具体的实现类和层次。
1. SIP Stack 分析
5
1.1 Resiprocate SIP Stack 系统架构图示
6
7
8
1.2 FIFO 流的走向图
9
10
1.3 Sending datagram
11
1. 4 Process Incoming UDP
12
2. Application/DUM
设计浅析
抽象接口:CLASS HANDLED ,CLASS InviteSessionHandler(诸如此类) …… 对象之源:CLASS HANDLED(多态和控制的基础)…… 交互控制: CLASS Handle,CLASS HandleManager…… 概念封装成类典型:CLASS Dialog, CLASS DialogId, CLASS DialogSet, CLASS DialogSetId, CLASS InviteSession….. Utility 工具类:CLASS BaseCreator , CLASS DestroyUsage, CLASS Profile…… 流动之源:DialogUsageManager::process(),Dialog::dispatch(const SipMessage& msg)…… 状态机的位置:DialogUsageManager::incomingProcess,DialogSet::dispatch,Dialog::dispatch 在整个 Resiprocate 大家族中事务层概念1的体现是 TransactionUser 类, 而其真正的实 现和管理类就是 DialogUsageManager;从其: class DialogUsageManager : public HandleManager, public TransactionUser 能看出来; HandleManager 点出了 DialogUsageManager 的管理功能的本质, 并且管理各 种对象(Handle 是各类对象的句柄)。 在整个 Resiprocate 系统中不管是我们发出或者收到的 SIP Message 都是放进了先进先 出的队列然后不断轮询处理,这有点象 Windows 的消息系统,对应收发的消息 DUM 提供 事件通知的机制。 DUM 利用事件回调模型, 事件响应可以选择继承系列 XXXHandler 抽象 接口,并向 TU 注册,以实现 VISITOR 模式;我在另外的文档里也提到这是 Reactor (Dispatcher,Notifier)模式,应用程序开发者只负责实现具体事件处理程序,并在 反应器上注册它们 ----“好莱坞原则”。
/// Responsible for routing messages to the correct TU based on installed ru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