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简答题的三步突破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导学案四考点突破学案1文言断句——“五法”判断是关键,“三步”分析定答案
导学案四考点突破精准答题学历案1 文言断句——“五法”判断是关键,“三步”分析定答案【文言断句·考势微解】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
题型为“3错1对”型选择题或选三处填涂的选择题。
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或设置迷惑,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②误解词语意思;③误拆连动成分;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文言断句·必备知识】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方法一、标志断句法——断句五法1.凭借名(代)词断句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以断句。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若,表示“你”;彼、其、之,表示“他”; 此、是、斯、兹、夫,表示“这”。
2.凭借对话(引文)断句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备考卡片】“曰”“云”“言”的特殊情况1.曰:①在句首、句中做助词,无实义;②表“叫作”。
2.“云”表“有、为、是”。
3.“言”表“谈论、记载、告诉、问、陈述、说明”等意义,还有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意思是”或“就是说”。
当这三个词出现以上情况时,不具有断句标志的功能。
3.凭借虚词断句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语段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根据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常见典型虚词断句方法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感叹句末尾——哉、夫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于是、岂、岂非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特别提醒]4.凭借句式断句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2024文言文简答题
真题演练 2023新高考卷Ⅰ
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 ,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 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 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 “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 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 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 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 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节选 自《孔丛子·答问》)
考查方向三:概括观点态度题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 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 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 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 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在论说文 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 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 +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2)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岢岚州知 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 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殚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 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 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
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专题10 Ⅲ 核心突破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Ⅲ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突破四 答好三步,用好一法,概括分析文意
【导语】 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它直接考查考生对 文意的理解。如何做到准确理解?除了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文外, 还要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最重要的答题方法——比对法。
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
三步答题 认真遵循
全国卷概括分析文意题有着很强的规律性。选文全为人物传记, 结构大致相同,选项命制特点鲜明。把握住这些规律和特点后,再 遵循一定的答题步骤,用好比对答题方法,拿下该题便相当容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叶味道,初讳贺孙,以字行,更字知道,温州人。少刻志好古学,师
事朱熹。试礼部第一。时伪学禁行,味道对学制策,率本程颐无所避。知 举胡纮见而黜之,曰:“此必伪徒也。”既下第,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 禁开,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调鄂州教授。
参考译文 叶味道,最初名叫贺孙,以字行于世,又改字为知道,是温州人。
少年笃志喜好古学,师从朱熹。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当时伪学 遭到禁行,叶味道考策对时,全都依照程颐的思想学说,无所避忌。 知举胡纮见到他的策对就将他除名,说:“这一定是伪学之 徒。”(叶味道)落第之后,又到武夷山中跟随朱熹游学。学禁解除, 考中嘉定十三年进士,调任鄂州教授。
三京用兵,朝廷的大臣、边境的将帅都进言说这是机会。叶味道呈 上议状,认为:“开边拓疆,接应援助倍加艰难,摊派日益繁重,转运 粮饷一天天地急迫,百姓一旦活不下去,庞勋、黄巢那样的祸端就会立 刻出现,这是先动摇了根本,对于边事无益。”他在经筵上奏事时,没 有一天不重申这些看法,洛阳的军队不久传来战败的消息。于是人们认 为叶味道能见微虑远。
1.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文言文简答题一般方向和作答路径
文言文简答题一般方向和作答路径一、划分句子节奏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
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
二、实词解释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上面一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个词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
古文阅读答题技巧突破提升
古文阅读答题技巧突破提升古文阅读是中学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古文阅读答题技巧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古文阅读答题技巧,并提供一些突破提升的方法。
一、审题准确,理解文意在阅读古文时,首先要确保对题目的准确理解。
要细心研读题目,了解题目所提问题的要求,并结合文段提供的信息进行答题。
对于文中出现的生词、熟词新义或文化背景不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推理、概括等方法去理解。
二、推断意义,细致分析在阅读古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此时可以通过推断意义,进行细致分析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可以根据句子的上下文,推断句子内部内容和整个文段的主旨,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三、归纳概括,总结要点在回答古文阅读题时,可以通过归纳概括的方式,将文中的要点进行总结。
可以把握文段的中心思想,找出重要的关键词,并把握重要的事实细节,从而更好地回答问题。
四、理解提问,考虑角度在阅读古文时,有时会遇到一些含蓄或暗示的句子,此时需要仔细品读,提炼关键信息。
同时,要注意题目的提问方式,包括直接问句、陈述性问句、反问句等。
了解问题的隐含含义,考虑问题的不同角度,可以更好地选择答案。
五、多练习,增强技巧要提升古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多做题目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做一些历年的中考、高考真题,了解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和考点。
同时,可以加强对古文文化的学习,增加对古文的理解,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六、多思考,拓展视野除了学校教材中的古文,还可以自主选择一些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培养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化和古代社会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提高古文阅读的水平。
通过以上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大家在古文阅读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当然,掌握古文阅读技巧需要时间和积累,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一、文言文常见考点1.文言字词: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常考的文言实词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考的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于、而、以、其、为、乃、虽、然、焉、则等,它们在句子中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3.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二、文言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实词的理解,将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1)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2)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3)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4)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5)换,即替换之意。
新高考文言文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新高考文言文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理解全文,抓住中心。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的含义,以及上下文的提示和暗示。
圈点勾画,做好笔记。
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圈点出关键词、重点句子和段落,以便在做题时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借助注释,补充材料。
文言文的注释通常会提供一些重要的背景信息和词汇解释,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答题时,可以借助注释来补充材料,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含义可能比较生疏或难以理解,这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和暗示来推断词义。
同时,也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和呼应。
注重结构,分析层次。
文言文的结构通常比较严谨,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段落关系。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涉及的问题和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地分析。
语言准确,表达清晰。
在做简答题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准确,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时间分配合理,掌握答题节奏。
在考试中,时间的分配要合理,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掌握答题节奏。
同时,要注意不要因为追求速度而忽略了答题的质量。
总之,新高考文言文简答题的答题技巧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积累和实践。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复习板块2专题1文言文阅读考点练透5精筛细选按点概括_
考点练透5 精筛细选,按点概括——文言简答要全面高分技法一、文言简答题七种常考题型及备考策略(一)探寻事件原因1.题型阐释:此类题重点考查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的能力。
2.解题思路(1)看“果”。
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
(2)读“因”。
①表示原因的词句集中在某段时,直接提取;②分散在全文中,要全面筛选。
(3)据果索因。
原因肯定多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层次、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据果述因。
转述概括文中带“原因”的词句,要忠于原文;对于表述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要转换说法,以求符合原意和题干要求。
(二)概括主要情节解题思路⇨通读全文理清层次⇨人、事要素的提取⇨根据要求概括情节(三)概括形象特点1.概括人物形象(行为)特点①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②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概括;③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组织答案时,可使用人物形象特点词,如诚实、勇敢、思维敏捷等;要概括出多重特征;语言要简练。
2.概括事物(事件)特点(1)题型阐释:为了考查深入理解其中某一方面内容,命题者会设置关于某事件、某事物特点的题目,这类题有个特点,就是答案散落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
(2)解题思路第一步:精细阅读,精细筛选,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
第二步: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第三步:根据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确定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四)提炼作者观点类型提取的要点记叙类文言文分析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分析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倾向;分析写作意图和主旨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议论类文言文分析论点、论据、论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五)概括情感态度解题思路⇨借助标志词感知⇨结合具体语境揣摩⇨由事件和道理判断文言文中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述,常常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如“耳、耶、焉、岂、其、哉、为”等语气词。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5章文言文阅读第7节文言文简答题课件
[解析]第一步,明确要求。此题要以辩证的眼光分析评价文中主要 观点的思想意义,既要肯定其合理性,又要能看出其局限性。
第二步,理解文意。先要理解语句所要表达的意义,然后再评价。 第三步,辩证思考和客观评价。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推测了陈君 画半野园的目的不是羡慕富贵,而是告诫读书人不要贪图享受,并希望 自己达到半野园主人的功业,这种思想观点在当时社会是比较少见的, 是一种进步思想。
(节选自《明史•熊概传》)
宣宗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 ①前几任官员在江南治水无功,不体恤百姓,还有的欺骗皇上每年都上 报说丰收。②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③有关 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
[解析]要弄清宣宗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就要梳理文中所发 生的事情。(1)洪熙元年正月,熊概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 南畿、浙江。(2)起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左通政赵居代任夏原吉官职, 兼督农务。赵居任不体恤民情,“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向 宣宗谎报丰收,宣宗知道赵居任说的是谎言。(3)赵居任死后,左通政岳 福接任,而岳福也不是个好官,“庸懦不事事”,平庸懦弱,不务政事。 (4)“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这是 仁宗任命熊概的理由之一)(5)布政使周干回到朝廷,说有关部门多任用 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
第三步,汇总信息,归纳整理。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后,用恰当的 语言阐释出来即可。
题型二 形象(内容)概括题 这类题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
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 这种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的具体言行概括其思想行为
特征。 (1)题干对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为人处世”“为学”的特点,
专题19 突破文言文阅读简答题(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19文言文阅读简答题——突破高考第14题文言文考什么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题型,在江苏地区高考中更为常见,此外,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中也出现过这种主观简单题,山东、海南等地2020年新高考模考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也出现了一道主观问答题,算是在题型上对这些地区试卷的一种借鉴。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高考这个题型越来越受重视。
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23年新高考文言文继续考查简答题,对文言文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言文简答题的命题角度与现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的命题角度有着相似之处。
在新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设置简答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从新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这一题型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变,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较多,如:读不懂相关文段,找不准对应区域,分不出答题要点,看不清设问角度,不会用自己的话表述。
文言文怎么考能力考查由识记(A)向理解(B)、分析(C)转变。
文言文阅读设置简答题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从阅读考查的角度来看,这类题“因文设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区分度较好,意在要求学生不是通过取巧,而是通过自身的文言素养读懂文言文。
从教学导向的角度来看,“以考促学”,扭转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言轻文”倾向,更加强调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中“文”的重视,破除文言文教学就是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的弊端,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文言文本内容的理解解读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能力考查。
考情微观考情考向一、概括人物事迹或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一般有两个命题角度,一是概括人物在某方面的主要事迹,二是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
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分散在全文中,需要阅读全文进行筛选/提取/整合。
文言简答题备考策略
文言简答题备考策略
主体部分:
一、深入理解,掌握基础
1.1 文言文基础知识是解答简答题的前提。
考生需系统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点,以便准确解读文意。
1.2 名言名句的积累亦不可少。
考生应广泛阅读经典文献,积累古文名句,为答题提供有力支持。
二、精准分析,提炼要点
2.1 分析题干要求,明确题目考察点。
考生需仔细审题,准确把握题目要求,进而提炼出关键信息。
2.2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考生需透过表面文字,理解作者意图,提炼出关键信息,为准确答题提供依据。
三、合理推断,逻辑严密
3.1 文言简答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推断能力。
考生应依据已知信息,结合常识和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3.2 保证推理过程严密有序。
考生应遵循逻辑规则,确保推理过程严谨,无懈可击。
结尾之语:
备考文言简答题,需从基础入手,逐步提升分析、推断能力。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勤于积累,不断实践,定能在文言简答题中取得优异成绩。
让我们携手共进,探寻文言文的无穷魅力,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一、概述语文文言文考试是许多学生比较头痛的一项考试。
因为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和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的答题能力,本文将介绍文言文的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
二、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在答题时,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已经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规则。
这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阅读文言文的语法书籍,学习文言词汇,尤其是一些常见的词汇和短语。
2.尝试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为了准确地理解文言文,我们需要尝试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它。
当我们能够以此方式理解文言文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回答文言文的问题。
3.注意语句的结构在回答文言文问题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语句的结构。
我们需要准确理解每个词语的作用并将它们整合成一个逻辑清晰的语句。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些结构,我们就可以更轻松地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4.注重细节文言文的翻译需要注意细节。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文言文的语法和结构,并对每个句子注重细节。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并确保我们正确地回答问题。
三、文言文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在回答文言文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
我们需要清楚了解题目中问的是什么,并掌握题目的基本要求。
2.理解文言文的含义阅读文言文并理解其含义是回答文言文题目的关键。
这可能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逐个词语地理解,并将整个句子组织起来,以便我们能够理解其含义。
3.确定答案当我们确定理解了文言文并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题目后,我们可以开始思考答案。
我们需要尝试确定答案,并将其表述清楚。
为了更好地理解答案,我们应尝试简述其含义。
4.检查答案检查答案是文言文答题的最后一步。
我们需要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我们需要确保我们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了答题,并未遗漏任何必要信息。
高三文言专题突破7:“3步走”完胜5类文言主观概括题
简要分析。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 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 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 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 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昔者西汉之书,始于仲舒,而至于刘向,悼礼乐之不兴,故其言曰:“礼以养人为 本。如有过差,是过而养人也。刑罚之过,或至杀伤。今吏议法,笔则笔,削则削,而 至礼乐则不敢。是敢于杀人,而不敢于养人也。”而至于礼,独何难欤?
夫法者,末也。又加以惨毒繁难,而天下常以为急。礼者,本也。又加以和平简 易,而天下常以为缓。如此而不治,则又从而尤之曰,是法未至也,则因而急之。甚 矣,人之惑也。平居治气养生,宣故而纳新,其行之甚易,其过也无大患,然皆难之而 不为。悍药毒石,以搏去其疾,则皆为之。此天下之公患也。呜呼,王者得斯说而通 之,礼乐之兴,庶乎有日矣。
答案: 以农夫不丢弃自己的农具类比读书人想做官,解释孔子去他国要带着见面礼的原
因:谋求仕途。
提分干货 速解技法
换“剖析事理”分析观点目的
1,分清观点或目的。作者的观点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的综合判 断和推理,它是文言文整体阅读中的重点、难点。 写作目的是作者写作文章的 出发。 这种题型多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中。
(节选自《管子·小问》)
材料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
(节选自《论语·为政》)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孔子“为政”强调“德”与“礼”的原因,答题时首先要从文中筛选
3.高考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文意
D.高桢方正严肃。他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在家面对妻子儿女也是端坐终日,不苟 言笑。
解析 “因此遭到权贵的嫉恨”错,“遭到权贵的嫉恨”的原因是“检举官吏的罪状 无所回避”。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尽管他的第五代祖父在辽国做太师,却没有因为可以受荫
第三步:仔细比对,反复推敲 概括分析文意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 逐字逐句地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 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 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 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
Hale Waihona Puke 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汇报,一定区别官 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做中 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 冀国公,高桢于是坚决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 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接受。等到高桢因病 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画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 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 财物。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 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 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 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 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用高考真题例析文言文简答题解答方法
用高考真题例析文言文简答题解答方法摘要: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曾主要在文言基础知识上设置考题,自2020年起全国卷文言文考查试题增设了一道3分的主观简答题,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筛选、分析、概括、归纳后作答,明显扭转了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倾向。
本文通过整理近三年的高考文言文真题,分析这道题的命题特点,探讨解题方法的具体运用,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主观简答题命题形式解题方法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言实词、虚词、断句、文化知识、翻译、概括分析等文言基础知识。
但从2020年起,新高考Ⅰ卷、Ⅱ卷在全国卷文言文考查试题的基础上增设了一道3分的主观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对文意进行分析和概括。
从命题角度来看,题目有文意理解、归纳概括、鉴赏评价几种命题形式。
这道题的设计意味着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注意“文言”的语言形式,还须读懂文言文,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概括与分析,大大扭转了文言文教学中“重言轻文”的倾向,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的考查。
故,在高考文言文复习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概括分析和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现有较多的高三语文复习资料已经针对文言文简答题总结了以下的解题三步骤: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题干重点,找准文本区间。
第二步定向精读,清文句意义,筛选所需信息。
第三步规范表述,编排有序,控制字数。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三年的部分高考文言文真题,依照其命题形式,参照以上解题步骤探讨解题方法的具体运用,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据上表,可见文言文简答题涉及面广,提问形式多变,一般有探寻事件原因、比较异同、内容概括、提炼观点态度等四大命题类型。
现结合以上高考文言文真题逐一探讨解题三步骤的具体运用。
题型一:探寻事件原因[2020·新高考I卷]第14题: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3分)第一步:审准题干,明确题干重点,找准文本区间。
2023年初一语文学习文言文三步走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初一语文学习文言文三步走整理文言文始终是困扰同学(语文学习)的难题。
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由学校没有文言文到学校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中抓不住学习的(方法),往往投入很大,到收效甚微。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一语文学习文言文三步走,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初一语文学习文言文三步走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那么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三步走”的(学习方法),更快速地提取出文言文中的有效信息。
那么,“三步走”毕竟怎么走呢?第一步:不求甚解识大意。
当拿到一篇文言文时,我们要先粗读一遍,把握(文章)的也许意思,遇到不会的字词跳过去,直接阅读下文。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培育同学对于一篇文章信息的提取力量;二是当遇到不会时,同学会纠结在那里,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爱好。
那么,当我们大致读懂了一篇文言文之后还是不能完全地理解文言文的深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其次步。
其次步:咬文嚼字解字词。
第一遍粗读之后,不会的字词就像是平坦路上的小石子一样,把我们的双脚咯的生疼,在这一步中,我们要扫除这些限制我们的障碍,彻底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在这一步中,同学要结合书下解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并积累这些字词,为以后的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深化思索求真意。
我们阅读文言文是为了读懂它,并且明确它告知我们的关于人生的道理。
我们古代的祖先是特别具有才智的,这种才智往往通过文言文和汉字传递给我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握古人的才智,把它应用到(作文)或是生活中去。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言文学习方法:第一步认真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要留意并认真分析文段的标题。
由于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题目可以关心同学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关心题目答题。
其次步结合解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佛殿的菜园原来是一片荒地,草木满地,牛羊践踏,也没有可以住人的房屋。 B.佛法之所以被天下人推重,就在于他们善于注重细节,愿意接受一切赞助。 C.菜园院佛殿主要是僧众们向民间化缘募捐建成的,是菜园院耗资最多的建筑。 D.作者写这篇记,不单表彰了佛家的才智,也反思了儒家之道不再通行的根源。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4 分) 译文: (2)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4 分) 译文: 4.作者认为佛家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参考答案: 1.(3 分) C (登记) 2.(3 分) B (佛法被天下人推重,除了自身经义,还有僧众们的努力推广) 3.(1)(4 分)于是让他的门徒拿着簿册到民间化缘,一有收入就登记在上面,再小的 施舍也没有不接受的。(“乃”“乞”“得”各 1 分,“乞民间”句式 1 分)(2)(4 分)用这样 的思想相互熏染,所以经过了一千多年,即使有贤者出现,也不能在这种环境中实现志向啊。 (“相薰以此”“得志于其间”句式各 1 分,“以此”“作”各 1 分) 4.(4 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认真扎实,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点 1 分,答出其 中四点即可) 参考译文: 庆历八年的四月,抚州有个菜园僧,法名可栖,得到同州人高庆、王明、饶杰等人一起 出资,率領民众在他的院子里建成了佛殿,把佛像安放在里面,然后过来要我写文章来作记 念。 起初,菜园在尚书省有登记,在城南五里有块土地,但是地里长满了草木,牛羊随意践 踏,想找个能住人的房子,都找不到。和尚可栖来到这里,却高兴地说:“这是世间荒废的 土地,世人都不来争抢,我得到这里用来养老,这就足够了。”于是靠行医从世人那里收集 资金,然后靠近这个地方建立起寝庐、讲堂、重门、斋庖等房舍和客房,于是召集他的门徒 住进去。唯独佛殿的工程量最大,他估计自己的力量完不成,于是让他的门徒拿着簿册到民 间化缘,一有收入就登记在上面,再小的施舍也没有不接受的。慢慢积累,满一月后费用凑 够,工程得以完成。从可栖来到这里居住(到现在),一共十年了。 我看佛教徒们,凡是要做什么事情,他们这些人都是勤奋努力,专心致志,不肯马虎完 成,不追求做得快,所以善于由小成大,变难为易,而他们所做的,没有一件不如他们心愿 的,哪里只是他们的说词足以打动人呢?这其中也有智慧使然啊。像可栖这样辛苦经营,一 点一滴详尽细致地选择累积,忘却十年时光的漫长,而达成他的志向,他能做到的原因,难 道不近似这个道理吗?啊!佛法原本正被天下人推重,而学习佛学的人又这样善于耕耘。至 于世间的儒生,学习圣人的道理,他们自以为已经学到了本事,等到他们出任天下之事,却 一点没有勤勉的心志,坚持不懈的节操,老少聚集一起议论:“不过图一时的好处罢了,怎 么能希望传世百年,达到教化的熏陶,获得久远的功效呢!”用这样的想法相互熏染,所以 经过了一千多年,即使有贤者出现,也不能在这种环境中实现志向啊。由此看来,反而比不 上佛家学者坚持长久了。那么他们佛家兴盛的原因,不正是儒家所固守的衰落了的原因吗? 为他们写这篇记,不只是用来彰显他们佛家的才能,也是为我们儒家之道不再通行而惭愧罢 了。曾巩记。
[高考真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 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 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 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 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 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 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 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 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 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 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 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 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 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 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 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9.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 30 个字。(4 分) 第一步:抓住关键,审清题干。 很多同学会重视作文审题,却往往忽略其他题型的审题。殊不知,作文固然要重视审题, 其他题型何尝不是如此?重视作文审题,还出现审题年年有偏差的现象,何况你还不注意审 题呢?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必须重视文言文简答题的审题。 文言文简答题怎么审题?抓住问题关键。这个关键是答题能准确确定区域、明确方向的 所在。例如上题,你要抓住题干中的三个关键:一是“根据第三段”,这确定了答题区域; 二是“治学、为文方面”,这确定了答题方向;三是“不超过 30 个字”,这限定了答案字数。 抓住这三个关键,答题时才不会发生偏差。 第二步:锁定区域,圈划重点。 审清了题干后,就要根据“关键”在相关区域内圈划重点,圈划出“关键”中确定方向 的重点内容,抓住那些重点内容,答题才不会走偏。什么是重点?可以是概括性语言,也可 以是事例性内容,要根据题干作选择。 例如上题,在第三段中抓住两个方向:一是“治学”,二是“为文”。研读文章第三段, 文中有“为文根柢经、史”一句,可知这句话的前面讲“治学”,后面讲“为文”。再研读“治
学”部分,应该明白“治学”是研究学问的意思,那么,“罔不综览”“识议超卓”是概括性 的文字,可以圈劃,“又深于《春秋》之学”是事例性的内容,因为从不同角度说,也可以 圈划。“为文”部分比较简单,一可圈划“取则于古”,二可圈划“卓然成一家言”。
第三步:简明扼要,分条陈述。 圈划的内容只是为答题提供了依据,要拿到分数,还得概括圈划内容,做到简明扼要。 为了便于阅卷老师判卷,最好还要分条陈述。特别像上题,题干中本来有“治学”和“为文” 两个角度,更应该分条陈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答题时不分“治学”和“为文”,是 不给分的。所以,同学们务必要养成分条陈述的好习惯。 如何概括?建议先将圈划内容粗略翻译,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如“治学”方面“罔 不综览”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广泛阅读,用自己的话转述就是“涉猎广泛”“博览群书”等; “识议超卓”的意思是见识观点超凡卓越,用自己的话转述就是“见解独到”“见解非同一 般”;“深于《春秋》之学”的意思是“对《春秋》深入钻研”,概括一下就是“研究深入”。 再如“为文”方面“取则于古”的意思是“从古代选取方法”,用自己的话转述就是“借鉴 古法”;“卓然成一家言”意思是“与众不同,成一家之言”,转述一下就是“自成一家”“独 树一帜”等。如此分析概括后分条陈述——治学:涉猎广泛,研究深入,见解独到;为文: 借鉴古法,自成一家。 最后,不妨看看参考答案: ①治学方面,研究广泛深刻,见解独到深刻。②为文方面,独树一帜。 对照高考参考答案,三步走形成的答案基本可以涵盖参考答案内容,完全可以拿到 4 分。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 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 也。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遂以医取资于人, 而即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 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 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 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若可 栖之披攘经营,捃摭(采取,采集)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 不近是哉?噫!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既 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坚持之操,少长相与语曰:“苟一时之 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 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 守者衰欤?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曾巩记。 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期月而用以足期:整、满(年、月) B.而即其处立寝庐即:靠近 C.菜园有籍于尚书籍:户籍 D.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则:表转折,却
文言文简答题的三步突破 全国高考江苏卷文言简答题是 2014 年出现的新题型,它以主观题的形式取代用客观题
的形式来考查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解答此类题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的。下面 以 2017 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为例,谈谈文言文简答题解题三步突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