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沈从文的边城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沈从文的《边城》赏析《边城》是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
《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沈从文的《边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摘要: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的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文化女神,爷爷是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
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湘西;文化;传统《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和谐的生命形态。
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他与湘西有割不断的血肉亲情。
湘西这块古老的土地给予沈从文很多的灵感,他把湘西的人和事,详细的风俗人情,湘西的社会环境用笔描绘出来,绘成一幅独特、优美的画卷。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山绿水相环绕的人间美景跃然纸上。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和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
这不能不使读者陷入无边的怅惘。
论及作品时,作者自己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故事中充满了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六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沐浴着湿润与和谐的水边小城,蓬勃着人性的率真与善良。
“文明”社会古旧的礼法与习俗在自然人性面前难以施威。
然而,当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都顺乎自然向前发展时,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与偶然。
因此,小说容纳了现在和过去,生存和死亡,恒久与变动,天意与人为等诸种命题,笼罩在整部小说之上的是一种无奈的命运感。
《边城》是作者努力建构的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世外桃源。
宁静和谐的社会环境与淳朴善良的民风,随着现代文明已渗透进边缘偏僻的湘西,它将难以维系。
沈从文《边城》赏析
沈从文《边城》赏析好句:1、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一点。
也有商人落脚的客店,坐镇不动的理发馆。
此外饭店、杂货铺、油行、盐栈、花衣庄,莫不各有一种地位,装点了这条河街。
还有卖船上用的檀木活车、竹缆与罐锅铺子,介绍水手职业吃码头饭的人家。
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
2、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水手挑绣花抱兜,一面看过往行人,消磨长日。
或靠在临河窗口上看水手铺货,听水手爬桅子唱歌。
到了晚间,则轮流的接待商人同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
3、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
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渡过河东岸去,且跑到那小山头向城里一方面大吠。
4、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7、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
不拘救人救物,却同样在一种愉快冒险行为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使人见及不能不为之喝彩。
9、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
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
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
1.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沈从文《边城》论文
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边城》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一是作品本身具有的抒情意境的诗化特征;二是其诗境中蕴含的悲凉况味;三是在悲凉感怀下凸显的永恒的人性美。
通过层层体味挖掘其作品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人性美。
人性美是永恒的,沈从文先生描绘的这一美好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抒情意境悲凉人性美沈从文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京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京派作家是以人道主义为根基,遵循“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的作家流派,他们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艺术上熔写实、浪漫、记“梦”和象征于一体,多写自然景物、纯真爱情、童心及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就沈从文先生而言,其小说创作大体可分为重叙民间传奇和历史小说、都市讽刺和乡土抒情三部分,其中乡土小说又称湘西小说,是作者对边地山民人情美、人性爱的深情礼赞和讴歌。
中篇小说《边城》就是构筑湘西小说的柱石,也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
《边城》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湘川边境的小山城茶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之间曲折的爱情悲剧故事。
《边城》共二十一节,每一节都充满了诗意,作者以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描画、清丽的语言,给予读者一种悠远质朴的美感。
一、一首具有抒情意境的诗《边城》因其全篇弥漫着悠然袅袅的诗意,而常被人称作“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刘西渭语)。
在沈从文先生的诗化小说长廊中,《边城》无疑是高居其王冠之上的宝石。
首先,作品中的人、事、物皆被镀了一层诗意的光辉。
在故事情节方面,是以翠翠和二老的爱情为诗情的载体,悠然道来二人故事中“爱”与“美”的特质。
翠翠本身就是美的,纯的。
“翠翠在风日里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着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想不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1)沈从文先生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翠翠的纯美与柔和,翠翠像一件带有灵魂的美玉。
试论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情美
关键字:沈从文;边城;人情美
引
沈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出生于行伍世家,我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是30年代“京派”小说代表作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蜚声中外的《边城》、《长河》、《八骏图》、《湘西散记》等,曾经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候选人。
《边城》是沈从文最富盛名的代表作,整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情,是沈从文表现人性美的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部。不少读者被作品中那动人的故事所感动,边城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小说所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边城》讲述了在湘西边境的一个小镇上,老船夫和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以渡船为生。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心属傩送。天保求婚不成意外溺水而死,傩送负疚远走他乡。老船夫担心翠翠的幸福,在无奈和痛苦中死去。最后留下翠翠独自一人等着爱人的归来。作者在《边城》中描写了亲情、爱情、民情三种人情关系,以清新淡雅的笔墨体现边城人的人性美。尤其是作品中纯真的男女之爱、无私的祖孙之爱、真挚的手足之爱,深厚的父子之爱及朴实的乡邻之爱都是边城人民人性美的体现。
论沈从文的《边城》
论从文的《边城》从文先生说:“文学方面我没有资格”,这话对我尤其合适。
但既然被从文先生带进了《边城》,便一同陷入湘西的风土人情之中,更陪同祖父一同叹息,陪同两位弟兄(大老与二老)一同流浪出走,陪同翠翠一同哀哭,一同守候——事实上所陪伴的是从文先生自己,更是我们每一个生在这世界、等候着什么并注定要死去的人。
汪曾祺在《读<边城>》一文中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
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汪曾祺说: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汪曾祺先生的评论很有代表性,另外一种代表性的评论则强调:《边城》展示了苗族文化面对两大强势文化(汉文化与西方文化代表的“现代性”)之间的冲突,从文在那个故事里进行了充满感情的文化自卫。
我想这些评论虽有启发却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我们看到,从文先生从城市这边或现代性这边,走向边城或本土那边,却没有发现真正的乐土或安放灵魂的地方。
他是在寻找家乡,但家乡已经不在了,祖父死了,大老死了,二老出走,翠翠无望地等候着未知的将来。
这些悲剧只在很小的意义上可以归因于文化之间的力,更多的原因则是“未知”的。
这些未知因素表面上是宿命论的甚至是神秘主义的;然而,当从文把这种悲剧意识对象化的同时,也开始寻找答案——翠翠要等这个答案,她在母亲命运的河边,苦苦地等候着。
这样一来,边城也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一个文化概念,而成为一个人性概念,一个概念。
从文以下两处文字可作为理解《边城》的参考:1、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
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浅谈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论文
浅谈沈从文边城中的人性美论文 《边城 》这部小说 讲的故事 比较简单:在湘西茶峒山城一里外有一条小溪 ,溪边住着一个摆弄渡船的老 人,他有一个名为翠翠的孙女,老船夫和孙女两人相依为命,在城内码头上掌事的 龙头老大名为顺顺,他的两个儿子天保与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 ,而翠翠却钟情于 弟弟傩送,老大天保在失望之下驾船下游,结果出事淹死,弟弟由于哥哥的死而内 心非常纠结愧疚;在一个雷雨之夜,翠翠的爷爷死了,虽然傩送也爱着翠翠但始终 没有回来,留下翠翠一人生活。
一、生命的优美、健康 生命的健康与优美一方面指的是体魄和容貌上的自然与美丽,在 《边城》 中, 青年人身体结实强健,充满了生命力。
沈从文为了描写这一特点,常常使用动物来 描写人物的体魄,比如说用“结实的小公牛、 小老虎”来描写天保和傩送,用“一 只天真活泼的小兽物”来描写翠翠。
作者完全没有贬低之意,反而是对这些年轻 人所散发出的自然灵动的气息充满喜爱。
翠翠的容貌也具有自然的美感,沈从文 这样描写到: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翠翠 的这种天然质朴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情趣。
另一方面 是爱情的自然与美丽,在 《边城》 中沈从文描写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非常含蓄: 第一次两人在黄昏时相遇 ,一见钟情;第二次傩送上青浪滩,翠翠并未见到他;第 三次,翠翠与傩送在龙舟比赛中偶遇,两人对视微笑。
当天保发生意外之后,傩送 内心歉疚,黯然离乡,而翠翠早晚等在他离开的渡口。
虽然二人之间的爱情铭心刻 骨,但他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却非常短 ,沈从文也用了非常高超的技巧描写了少女 的矜持和羞涩,这样的爱情是严肃而庄严的,充满了神性的美 。
二、人格品质纯美高尚 小说《边城》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拥有诚实、勇敢、热情、真诚的优美品格, 在这个小城中几乎无人不善。
比如说老船夫将摆渡当作是自己的天职,一辈子任 劳任怨,从未收取过客的财务,偶尔一些不得已而得到的好处,老船夫也想方设法 超量的回报;船总顺顺仗义疏财、正直大气,受到了很多穷人的尊重,比如说船工在水上失事后,他经常赠送财务帮助其周济,而当船工之间产生纠纷时也常常会 让他来做出裁判,顺顺总是可以非常圆满的解决问题。
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沈从文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沈从文声称,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篇1沈从文的《边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性美。
这种力量使人对“爱”和“美”的人性更加珍惜,更加向往。
在《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淳厚、质朴的人性。
《边城》以湘西边境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写了一个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两个儿子傩送和天保与翠翠之间的爱情故事,讴歌了边城百姓淳朴的人性美。
作品通过对男女之间的爱情,祖孙之间淳浓的亲情,兄弟手足之情,邻里之间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乡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
一.通过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表现人性美《边城》中翠翠的形象,是全书的精魂所在,就如山间流淌的一股清泉,从未受到都市文明的污染,成为“边城”里一道最亮丽、最独特的风景。
翠翠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和爷爷相依为命,一不羡贵,二不嫌贫,三不偷懒,幼小的翠翠正是在湘西祥和而又古朴的生活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人性美德。
对于任何一个天真纯洁的青年男女来说,爱情都是美丽的,充满理想和幸福。
端午节,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一个戏剧性的相识,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
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
”在后来看划船时无意问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
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
沈从文 边城的分析
沈从文边城的分析《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作家本人有过重要的表白。
他说:这作品所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
作家的表白是切实的。
在小说里,少女翠翠是作家所着力精雕细刻的中心人物。
这是作家理想中的"自然之女',她没有任何都市鄙俗的污染,只有"小兽物'般的天真活泼和"黄麂'般的乖巧善良。
而围绕着翠翠所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秀拔出群的傩送,还是谦和克制的天保,无论是宽厚仁慈的祖父,还是豁达正直的船总,也都无不保持着做人的美德,信守着灵魂的纯洁。
小说正是通过他们相互间的男女之爱、祖孙之亲,父子之情和邻里之睦的描写,生动地层现这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自然的人性爱和人情美。
小说无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描绘人物的内心感情。
整个作品是那样浑朴天成,如同作家笔下的溪水,顺着山势,或急或缓,自然流淌,毫无人为造作之感。
小说的语言也与所表现的内容和谐统一,质朴、清新、自然、含蓄,处处蕴含着浓郁的诗情,字字浸渍着作家的温爱。
《边城》是沈从文长期受压抑的感情的流露。
是他自己唱给自己听,为了让自己的心感动起来的"情歌'。
祖父死了,白塔倒了,未成年的翠翠等待着那个不知回不回来的傩送,稚嫩的生命失去了呵护,充满悲哀和隐忧,但沈从文用抒情的暖和色调把人生的悲剧性包裹起来,使之化为淡淡的哀愁,像黄昏落日一样美丽而忧郁。
命运难以抵抗,但作品却有一丝暖意:杨马兵――翠翠母亲昔日的情人取代爷爷,负起照顾翠翠的责任;船总顺顺伸出热情的手,而离家出走的二老也还有回来的可能,翠翠的等待并非毫无意义一种由沈从文想象中始终追寻的充满人类的爱意的"人生形式',与人生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悲哀调和起来,构成了《边城》的基调。
【精品】浅析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精品】浅析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创作的一部美丽动人的文学作品。
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年苏星河在坐落在河边的边城小镇里童年及青春时期度过的故事。
从《边城》中可看出沈从文对人性美有着深刻的体悟,集中体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作者对家庭的珍视。
苏星河的童年就带有家的味道,母亲对他的温柔照顾、父亲的教诲和弟弟的爱抚,都令苏星河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在苏星河的心里,家既是他的心灵的港湾,也是他感知安全和慰藉的依托。
其次是作者对爱情的缠绵。
苏星河遇到了一个名叫故城的少女,因两人一见钟情而爱上了彼此,苏星河坦诚细腻地向故城表达心中对她的爱意,他多次为故城甘愿冒险,让苏星河在恋爱中经历了求而不得,从而体悟到了真爱的刻骨铭心,他也力图从爱情中获得长久的幸福,体会到了爱情带来的甜蜜风暴。
另外,作者对友谊的重视也是很明显的。
小说中穿插着苏星河与朋友们的温馨友谊,朋友们在斗智斗勇但又带有舶来品般的温馨友谊,在关键时刻他们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令人怀念的时光,满腹诗词,满怀热情。
此外,沈从文还在作品中加入了一种穿越、宿命论的想法。
故城的出现,就像是天意的安排,让其萌生对苏星河的深情。
宿命论让爱情更具有浪漫色彩,苏星河即便在无路可走的时候,也仍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坚信自己的爱情可以真正的永存,他能坚定地迎接未来,走进光明的山洞。
总而言之,《边城》通过苏星河深刻地探索了一种既深情又普遍又及时近乎的人性美。
接受苏星河的升华之旅,可以给我们一些安慰,人生,我们拥有希望,而爱情如果真的存在,也许就有可能实现。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文学赏析
《》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的《呐喊》。
这是沈从文的文化思维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一部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文学赏析[关键词]理想;冲突;湘西风景一、湘西人民的“义”与“利”的冲突湘西小城最初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湘西淳朴人民的重义和轻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老船夫,老船夫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还在每天为摆渡乘船,不收取报酬,而且任劳任怨,文中也有详细的表述,有的乘客心中不安,乘摆渡后会抓一把钱放到船头,但是老船夫会一个钱一个钱捡起,放到乘客的手中,并认真吵嘴般对乘客讲“我有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些”。
但是有些乘客还是不好意思,不受出力不受筹之事,管船之人却耐不住情面,也为了让渡人安心,把这些渡人的钱托人到镇上去换一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将这些上好的烟草和茶叶都放到船边,有需要摆渡的人们需要这些东西,都慷慨提供。
在摆渡时,如果发现渡人从神情上对这烟草有了半分的兴趣,老船夫便即刻拿一小束烟草放到渡人的行囊边,还一面两眼放光的说,你爱吸这个吗?这个味道不错、这个妙、这个好啊,送人也是极好的东西之类的话语,让渡人拿去。
茶叶也是,老船夫将茶叶放到一个大缸内,用水泡开,专门给这些赶路的渡人解渴用,老船夫渡人不收钱,边城人都看在眼里,有时,一些好心人会送一些肉粽、白酒给老船夫、老船夫仍然皱起眉头,一本正经,非要给钱不可,要不就是放下钱拔腿就跑了。
从老船夫和边城人民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边城人民对于“义”的看重,边城人民的美德,不贪图利益,更看重人情,任劳任怨,毫不自私。
更加能体现出边城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中坚守“义”字。
更像童话中所能展现出的生活场景,每个人都过着开心快乐的生活,在一个所谓的美丽家园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边城中人民的生活点滴是对于“义”更加完美的诠释。
随着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利”字逐渐在边城人民的生活中显现出来,并逐渐同“义”字发生了了冲突。
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意境
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意境意境或情境,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
它指的是诗歌或绘画作品中,作者主观体验到的人生情绪,与作品描绘的客观物象融汇交织而形成的审美境界。
沈从文的《边城》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
整部作品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展现了湘西奇特风俗人情,这种美又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文艺理论中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一、讴歌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边城》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至善至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韵味隽永的笔墨,赞颂了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优美的人生方式和生命形态,表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取向。
翠翠是《边城》中的主角,她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她有着对祖父很深切的爱与依恋。
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吹曲,对爱和美有着朦胧的向往与憧憬。
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
当她逐渐长大成熟遭遇爱情时,她也表现出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状态,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
她对二佬的感情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梦境状态。
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这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两年后进城看龙舟,恍惚如梦地思念远在六百里外的傩送,而后对情郎更执著地追求。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沈从文特别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一代流传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令人神往,令人惊叹。
加上沈从文运用泥味土香十足的方言土语,这更使他的充满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论沈从文《》的审美内涵。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沈从文《边城》的审美内涵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品。
沈从文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表现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使人真切感受到了湘西自然、人情和人性的美。
本文将从环境、爱情、人性三个方面分析《边城》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边城环境爱情人性审美内涵沈从文是现代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京派”的领袖人物。
沈从文是一富于诗性的作家,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
欣赏《边城》带给读者的美:其一山水美,其二人情美,其三人性美。
作品没有惊心动魄的社会巨变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但风格深远自然、清灵纯朴、和谐隽永,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让读者低徊沉醉,流连忘返,渗透着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
一、精神神庙的湘西美《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
湘西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边城茶垌较少受到现代都市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蚀。
加之那里是少数民族杂居,受过去统治者大汉族主义压迫,增加了少数民族的内聚力和团结性,而民族内的阶级、等级观念相对淡薄。
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桃源。
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居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
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大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而大自然养育出的子民更令人赞叹。
如此自然的神来之笔在《边城》随处可见,文字美传递着环境美。
沈从文的故乡就是湖南湘西的凤凰县,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古朴的民居与青山绿水浑然天成,现已成为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点。
《边城》沈从文的故土情怀
《边城》沈从文的故土情怀沈从文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瑰宝,他的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故土情怀。
而其中一部备受瞩目的小说《边城》更是成为了无数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通过对《边城》的分析,探讨沈从文如何通过描写故土情怀来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边城》这部小说以小说家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为线索,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陕北的农村边城地区。
通过描述这个被岁月封存的乡村小镇,沈从文展现了他浓厚的乡愁之情。
首先,在小说中沈从文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描写的景物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那个特殊的时空里。
比如小说中通过对童年时光的追溯,描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等等。
这些细节,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那种别样的亲切与熟悉。
其次,小说中沈从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陕北边城地区多山且贫瘠,沈从文用他精湛的文字把这片土地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陕北边城的特有景色,包括黄土高坡、苍茫山岳、折柳河等等。
读者通过这些描述可以感受到沈从文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与此同时,小说中沈从文对故土的描绘也体现了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无限怀念。
静谧宁静的乡村社会和淳朴善良的人民形象成为小说中的主题之一。
通过小说中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了封建社会的延续、传统文化的传承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沈从文对故土的无尽情感。
最后,小说中的情感世界也在无形中唤起了读者对沈从文所在故乡的向往。
小说中沈从文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与单纯,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油然而生出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边城》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感受得到沈从文对故土情怀的真挚与深沉。
他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出陕北乡村的独特韵味,将读者带入一个仿佛置身其中的世界。
通过对自然环境、乡村生活、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描绘,沈从文传递出了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沈从文《边城》的分析
沈从文《边城》的分析沈从文《边城》的分析《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作家本人有过重要的表白。
他说:这作品所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
作家的表白是切实的。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沈从文《边城》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沈从文《边城》的分析《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
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
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
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
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一、山水美《边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沈从文是中国现代独具风格的作家。
《边城》是享誉世界的艺术珍品。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生于1902年。
抱着“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的决心,二十岁时只身来到北平,开始他的“习作”生涯。
从1924年到全国解放,他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成就斐然,尤以小说为最。
沈从文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倾向,它表现在作家对生活中美丑关系的认识与取舍上,倾心于从生活中感受到的美。
他说:“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是罪恶,可是总不能令人愉快。
”(沈从文:《水云》)于是作家努力去捕捉美,表现美,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一点在其代表作《边城》中显得格外突出。
《边城》写于1934年,这部六万多字的小说,倾注了作家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乡亲的挚爱,写出了湘西醇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和自然古朴的风俗习惯。
人性爱,人情美,是作品的基本内容,爱和美融合在全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
少女翠翠和她的祖父老船夫相依为命。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翠翠也爱着傩送。
天保自知无望,毅然外出,途中遇难。
傩送也在哀伤中出走了。
经不住这打击的老船夫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长逝,留下孤独的翠翠。
曾追求翠翠母亲而遭拒绝的杨老兵担负起照顾这孤儿的责任。
翠翠思念傩送,傩送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作者的用意不在讲述故事,而是在表现一种情绪,以宣泄“某种受压抑的梦”(沈从文:《水云》)即作者所憧憬的美好而纯真的爱情。
为使这个“受压抑的梦”充分得到宣泄,作者用他业已练就的笔,调动其所擅长的艺术手段,创作出一首令人心颤的抒情诗,一幅使人向往的风情画。
一“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
”(黑格尔:《美学》)沈从文是抒情能手,但他的情感表达极少采用直抒胸臆的形式,而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对人物和景物的描写,将情感寄寓在人物命运的演变之中。
在清淡自然中追求诗情画意,在客观冷静的叙事描写中灌注情感,主观情感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相交织,是作品显现出鲜明突出的艺术意境。
论沈从文《边城》的人性美
论沈从⽂《边城》的⼈性美论沈从⽂《边城》的⼈性美概要:沈从⽂先⽣的《边城》,是⼀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特质的经典⽂本。
其中寄寓着沈从⽂的审美追求,是对湘西苗族赖以⽣存的湘西世界的完美构建;是对湘西这⽚神秘⼟地上蕴育的⼈性美、⼈情美的⼈⽣形式的挖掘。
沈从⽂⼩说创作主要有两类,⼀种题材是以湘西⽣活为中⼼,⼀种是以题材都市⽣活为中⼼,第⼀种是展现湘西苗族⼈原始、⾃然的⽣活形态和⽣命状态,对故乡⼈民怀有不可⾔状情感与关爱,歌颂⼈性美;第⼆种展现都市⽣活的腐化堕落,揭⽰都市⾃然⼈性的遗失。
作为⼀个离开湘西,对湘西这⽚热⼟有着深深眷恋的湘西⼈,在他的内⼼当中,湘西与都市,彼此观照,互为参照,因⽽,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与都市社会对⽴总体框架中获得表现,⽽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性的扭曲是在他⼈⽣理想的观照下获得显现,构起了沈从⽂笔下的都市⼈⽣与乡村世界的桥梁,加上作者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写出了⼈性美的赞歌。
《边城》中不仅仅是对理想、对主体的审美追求,也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愁和寂寞,也有⼈在命运变数⾯前的⽆助与⽆奈,隐伏着很深的悲剧。
关键词:沈从⽂湘西世界⼈性美⼀沈从⽂创作《边城》的初衷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到⼤都市的北京,沈从⽂逃离了愚蠢、残暴的卒伍⽣活,迎来的却是另⼀个更加丑恶的现实,更加耻辱的⽣活。
于是,⼀⾯细致⼊微地描画都市上流社会庸俗⼩⽓⾃私市侩的众⽣相,⼀⾯回过头来把⽬光投向早年⽣活过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民怀有的那份“不可⾔说的温爱”①之情,⽤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的风⼟⼈情唱出⼀曲⼜⼀曲⼼灵的恋歌,⽽《边城》正是这些恋歌中最优美动听的⼀⽀。
沈从⽂是⼀位歌者,虽然他⽤的是笔,但他是受到湘西⼭歌的熏陶和滋养,写下的是⽂字,流淌在⼼中的是恋歌。
他以他的敏感、情绪、幻想编织⼀种与现实迥然不同的“优美、健康、⾃然,⽽⼜不悖乎⼈性的⼈⽣形式”②。
同时,他⼜为⾃已未能为民族找到⼀路摆脱堕落趋势的路途⽽痛苦、寂寞,这种⼼绪⼜不可避免地辐射到他笔下的⼈物⾝上,于是在作品中就有⽼船夫“⼀切要来的都得来”③的⽆奈,就有了翠翠“这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④的不确定的等待。
沈从文边城的解读
沈从文边城的解读对于《边城》,只有当作诗来读才能体会其魅力,现在请欣赏店铺带来的沈从文边城的解读。
沈从文边城的解读一沈从文创作中所关注的是人类发展中的本质问题——人本身的健全性。
他将湘西世界与都市商业社会相对照,通过湘西世界来审视和健全人生。
沈从文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30年代,将自己拉离那个时代,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构思和创作,使作品具有“浓浓的地方风貌,淡淡的时代色彩。
”《边城》就是最能体现他这一创作思想的作品。
《边城》以二男一女的爱情悲剧为基本框架,讲述了一个哀婉曲折的动人故事。
掌管码头的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
最终兄弟俩却一个身亡,一个出走,老人也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死去。
小说除了小儿女爱情之外,还拓展情节容量,讲述了少女和老人的故事以及翠翠已逝母亲的故事。
其中描写了人与人的冲突,但冲突中格外和谐。
翠翠在一系列冲突之后仍保持安然。
安然地摇着老船公留下来的渡船,等着那可能明天会回来,可能永远不回来的情人傩送。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意蕴的定位。
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一部证明人性皆美的著作。
被称为是“歌颂人性的至善之美”,“人性美的赞美诗”,“表现人性美的力作”,类似的论述我们可见于许多相关的论文中。
安徽大学中文系的刘永泰认为《边城》中的人性并非优美健全反而是一种人性贫困的体现。
认为《边城》中太看重“原始的丰富性”,这是一种人性诸多要素没有充分展开前的原始的的充满、原始的丰富,沈从文无法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想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
无法看到人性的扭曲比人性的贫困更好,仅仅看到既有的社会形式对人性的压抑,缺乏足够的历史眼光。
现代文学重要评论家凌字在《从(边城)走向世界》中提出,《边城》是现实的。
提出《边城》中存在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描写了很现实的东西:翠翠母亲故意饮大量江水而死,表明这个边城中仍存在某种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再如团总顺顺先给大儿子天保提亲,有很浓的宗法印记;而大段对傩送的对象送来的丰厚陪嫁的描写,则有一种利益取舍关系在其中。
浅谈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
浅谈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描绘湘西风土人情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形象鲜活独特,展现出湘西世界的朴实与自然。
本文将探讨《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行为以及言语特点,并阐述人物之间的关系。
《边城》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傩送的年轻人,他勇敢、善良,对生活充满热情。
他具备湘西人的淳朴与真诚,对待自己的感情认真负责。
当傩送爱上船家女翠翠时,他并没有因为门户之见而放弃,而是选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然而,在面对哥哥的死以及种种家族纷争后,他最终选择了离开故乡,去寻找一个没有世俗纷扰的地方。
翠翠是船家的女儿,她美丽、纯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自幼便失去了父母,但却在爷爷的陪伴下长大,继承了父母的善良品质。
翠翠与傩送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但由于家族的矛盾和现实的残酷,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边城》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
傩送与翠翠虽然相爱,但因家族纷争而无法在一起。
傩送的哥哥天保因爱慕翠翠不成而离家出走,最终在水中溺亡。
这给傩送和翠翠的爱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另外,船家爷爷与傩送父子之间也有着微妙的关系,他们互相尊重、理解,却又暗中较劲。
这些复杂的人物关系为故事增色不少,展现了湘西世界的真实与多彩。
《边城》的主题探讨是一个多元的过程。
作品表现了湘西世界的淳朴与真诚,通过对主人公和翠翠的描绘,呈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沈从文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品还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复杂性。
虽然主人公和翠翠的爱情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但在面对家族纷争和现实压力时,他们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种坚韧和执着令人敬佩。
《边城》还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束缚,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感情。
《边城》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点,生动地展现了湘西世界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主人公和翠翠以及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沈从文的这部经典之作将永远留在读者心中,让我们感受到湘西淳朴与自然的魅力。
多角度赏析沈从文的《边城》
多角度赏析沈从文的《边城》沈从文的《边城》无不透着一种美好、宁静、纯朴的气息,有着桃花源牧歌式的纯美生活图景。
他把自己主观的情感用客观景物具体地表达出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在看沈从文的《边城》时,我总会流露出对生活在湘西的那群可爱的人民的倾慕,因为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了《边城》景物、人物身上,所以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景物、人物不在是死的、静的,而是活跃的、跳动的,是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律动的生命之歌,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沈从文在小说中追求一种意境美。
沈从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达到营造美好意境的目的。
记得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情景想和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因而,沈从文在作品中描写的就是本身富有牧歌因素的爱情,而不是“一摊血一把眼泪”,他喜欢用微笑来表现人类的痛苦。
而且,在描写这类题材时,他又从“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泛神论思想出发,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法去抒写自然美。
如《边城》对酉水岸边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绳渡,碧溪的竹篁、白塔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精心地勾画出了一幅湘西风景图;对湘西乡下的婚礼嫁娶、端午节的赛龙舟、捉鸭子、吃粽子,求亲方式等都作了一番介绍,细心地描绘了一幅湘西的风俗画。
加上沈从文在描写时又喜欢用一种温柔的笔调出之,这就创造出了独特的审美意境,酿就了他的小说的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
但是这种牧歌情调是对应于理想的人生形式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朴素的人性美正在日渐泯灭,因此在歌唱这些牧歌的同时,又渗进了一丝沉郁、一缕隐痛,致使其温柔平和的牧歌中又混合着一层淡淡的哀愁与悲伤。
意境是虚实结合,生于象外的产物,蕴含着令人咀嚼不进的韵味,可让读者通过意象去领略作者更深层的情思意蕴。
对此宗白华有过这样的阐述:“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管的生命情调与的管得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沈从文的《边城》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的解读都倾向于“人性美”的一面,认为《边城》是一幅描绘人性美的风俗画,一首讴歌人性镁的赞美诗。
本文将同样对沈先生的《边城》进行论述,但论述的重点主要是换个角度去解读《边城》,探寻其“人性美”光环下的真正内蕴。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内蕴正文:《边城》自问世以来,就被称为是“歌颂人性的至美”、“表现人性美中的力作”,是“人性美的赞美诗”。
阅读《边城》,可以确实的感受到,书中的人生形式是那么诗意盎然,田园牧歌的情调令人心驰神往,淳朴自然是优美人性的表现,主人公翠翠的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也着实令我们感慨万千,可以说翠翠美好的灵魂是人性美的盖世范本。
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曾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然而,《边城》真的纯粹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吗?《边城》中的人性真的是优美而健全的吗?我觉得执有这种看法的人,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
事实上,当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蕴作进一步的探究,就会发现在人性美光环的笼罩下,却有着人物非正常死亡、离家出走、爱情破灭等一系列极度不协调的事件。
沈先生曾经争对读者自己这部作品的评价时这样说过:“我作品能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卖椟还珠。
你们能够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的热情却忽略了。
你们能够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显然,沈先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并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所完全理解。
的确,很多读者对《边城》的解读只停留于文字优美,故事动人这一层面上,缺乏对其内在意蕴的探究。
那么沈先生为何要将不完美写进优美的《边城》?又为何故意将《边城》中美好爱情设置成悲剧,让整部作品总是笼罩于一片淡淡的忧郁之中呢?作品的背后为何有作者隐伏的悲痛呢?沈先生是京派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作为京派作家的他在写作观念上注重表现对淳朴、原始人性、人情的赞美。
沈先生之所以重视讴歌淳朴、原始、美好的人性,重要的根源就是他对近代中国特别是都市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人性异化现象的憎恶与不满。
他看到大都市生活的丑恶和腐败的一面,看到资本主义金钱势力对一切的腐蚀和扭曲,因而更加怀恋和向往较多保留着古朴民风的内地农村,尤其是湘西一带留存着不少原始风俗习性的农村。
当年,青年的沈先生因为不满当时现实湘西社会黑暗、罪恶的统治,忍受不了家庭既定的生活道路,所以他怀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从荒僻、闭塞、落后、黑暗的湘西来到大都市的北京。
然而,欢迎他的并不是一个明媚和谐的世界,而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集团共同统治的黑暗天地。
都市的一切更令沈先生感到深恶痛绝,他开始转而怀念起湘西那还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污染的人性美、人情美和未被完全摧毁的淳朴民风。
沈先生的社会理想是希望用古老的湘西文化给这个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一种蓬勃的原始生命力。
但是,当他回到湘西却又痛苦地发现湘西社会的隐患和烂疮:湘西文化已不像过去那样纯净,它正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内心深处已产生了唯实唯利的价值观;统治者残害无辜,人民活得糊涂而悲惨;湘西人民与自然妥协,结果终将不适应潮流,被赶出历史舞台。
回到家乡的所见令沈先生十分心痛与失望。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沈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在渲染湘西人民朴素敦厚的风情人情的同时,在其中又或明或暗地挑剔湘西社会的隐患和烂疮。
好在五四运动的精神给沈先生巨大的思想鼓舞,使他愈来愈相信要脱离目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型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
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他文学创作最热切、最坚定的追求,接着发生的大国难更加加深了他以创作经典去改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的信念。
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了热情的描绘和歌颂。
从而体现作者“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是其美好的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涵。
事实上,《边城》的结尾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这个悲剧显示人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
作品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不“确定性”。
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深藏于民族心灵中的瘤疾。
正是这种瘤疾,在关键时候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
沈先生明了故事的全部原因,但他对“人性向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过于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不忍心将主人公的命运推向悲剧的结局,他渴望笔下的人物都会有一个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他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人情美的一面。
然而,即使他使人物越过了现实的障碍,漠视封建宗法和金钱势力而追求自由爱情,却无法拭去传统天命思想投射在淳朴人性中的阴影。
正是由于这阴影,才造成了优美人性的不健全,演出了一场不知归期的悲剧。
一、人物缺乏主体意识让我们走进《边城》,去认真地考察《边城》中人物的行动,就可以发现他们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明显缺乏,缺乏现代人所具有的那种主动追求,积极沟通的性格。
翠翠是个带着童稚气的纯情少女,她常常“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没有人能体会一个少女的感情,她也从不主动地向他人倾诉,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而翠翠在感情的表达上也是羞涩的、含蓄的,在爱情的追求上更是不勇敢、非主动的,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对于爱情她始终消极等待甚至回避状态,因而现实离她更加遥远,尽管她和傩送两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但最终却有情人难成眷属。
翠翠自始至终从没有采取能代表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主体性的行动,相反,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她却把它放走了。
翠催对待爱情的所有表现,很大程度上说明,翠翠是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是不小心失足滑入爱河中而不是奋不顾身地跳入爱河中。
由于她性格上的缺陷,决定了她没有能力抓住属于自己的爱情,是她自己亲手葬送了本该属于她的幸福。
或许我们不能这样苛求翠翠,她不过是一个才十六岁、情窦初开的怀春少女,但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何曾与人主动地交流过自己的情感,敞开过自己的心胸?勤劳朴实、任劳任怨、乐善好施的老船夫,对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选择,他一直没有明确告诉过翠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翠翠爱情的顺利进展。
老人在抑郁而死之前仍在争取翠翠的幸福做最后的努力,但他无能为力,却也从未向任何人求助和诉说。
在他撒手人寰的瞬间明白让翠翠幸福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他只能带着无比的遗憾和对翠翠的依依不舍永远的离去了。
再看寄寓着沈先生理想的人物,勇敢、豪爽、英俊、热情、勤劳的傩送,他对爱情也缺乏主动追求的意识和精神。
为了爱情和哥哥“决斗”,夜半上山在月光下为翠翠歌唱,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面对向竹林里跑去的翠翠和老船夫那“畏畏缩缩”“极不得体”的说明,明白自己“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的他,居然就只是感到“有一点愤愤不平,有一点气恼”,从未向翠翠和老船夫直接表明过自己的心意,致使“有边”的事情变得“无边”,他最终也负气离家出走,不知漂泊到何处………在作者看来,不管是翠翠,老船夫还是傩送,他们都没有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里建立起积极交流互动的社会关系。
事实上,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主体意识增强一些,在他们性格中多那么一点主动追求、积极进取的现代因子,相信翠翠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
二、可怕的宿命思想茶峒地区边民的生活环境也不总是美妙并富有诗意的,他们一直生活在闭塞的空间,缺乏坚实的生活依靠。
小说一开始对茶峒这个小城的介绍就让读者感到浓郁的孤独感。
这种浓郁的孤独感弥漫在整部小说之中,挥之不去,紧随而来的,自然就是寂寞。
因此,在边民们流动的血液里充满了孤独和寂寞的因子,这些因子必然会造成边城人民过于内倾的性格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会导致他们感到人生的渺小,进而产生认为天命难违的宿命思想。
面对自然灾害,他们只知道消极地顺应,无助地呆望,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从不积极应对。
比如,“河中涨了春水,……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延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
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的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
”边城人的宿命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人事的不幸,他们也似乎只会默默地把悲伤深埋心底,强迫自己平静地接受不幸的事实,而把一切的根由都归因于“天意”。
比如,翠翠的母亲“到未了丢开老的和小的,却陪那个当兵死了。
这些事从老船夫说来谁也没罪过,只应天去负责。
翠翠的祖父口中不怨天,心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
摊派到本身的一份,说来实在不公平!说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的一件事!”在老船夫眼里,女儿的殉情和自己中年丧女的不幸,全都是上天事先安排好的,是自己的宿命,是无法抗拒和逆转的。
边城人民淳朴美好的人性下深藏着严重的天命迷信思想,这种消极的宿命思想,致使他们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外在环境,他们认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天数”,是一种报应,是自己的命该如此。
它不仅仅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还致使人们遇事消极对待。
长此以往,人的个性更加内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各怀心思,因为误会、猜疑而导致隔膜,从而感到与他人交流的困难,惟独缺少对自己生命的真正体验和内省,往往导致了事情的发展愈加劣化。
可见一切的“不凑巧”和“不如意”,其实是由宿命思想这只无形的手拨动的。
如果边城人没有这种可怕的宿命观,如果他们可以积极应对所有事情的发生,相信所有的悲剧都可能不会发生。
三、阶级分化和唯实唯利说到《边城》,大家自然都会想到朴实憨厚的边城人民、仁厚淳朴的土性风情、青山绿水的江南美景……一幅美妙的画卷,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但当你走入边城深处,就会发现这儿并非真正的世外桃源,因为在边城人民中已有了贫富差距而导致的阶级分化,以及唯实唯利的思想观念。
首先,我们可以从船总顺顺和老船夫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出贫富差距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的不平等。
顺顺一出场,作者就赋予了他爽朗大方的秉性,但是,他在茶峒有着明显的优越地位和不同于普通人的高贵身份,每一次老船夫与顺顺碰面交谈或是宴请,都能明显感觉到面对船总的老船夫是多么的小心翼翼、卑躬屈膝和受宠若惊。
其次,我们可以看出导致翠翠婚姻道路崎岖坎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碾坊”对“渡船”的挤压。
茶峒的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管理一个碾坊比管理一个渡船有趣味,一看也明白。
但一个撑渡船的想有一座碾坊,那是不可能的妄想。
凡碾坊照例是属于当地的小财主的。
”边城人民对那座碾坊都是羡慕不已,这说明拥有财富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十分重要,不再是所谓的“粪土”了。
就连老船夫自己看到碾坊,也是“转着那双小眼睛,很羡慕的去欣赏一切,估计一切,把头点着……”并且以十分欣赏的口气向翠翠描述他所欣羡的碾坊,这固然是庄户人出身的“老船夫对于水碾子原来就极有兴味”的生动表现,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老船夫潜意识里对财富的羡慕和渴求,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世俗功利的阴影。